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孕连连-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的杜明月,最怕的就是唐国公府的事情,再一次上演了。
  箓哥儿伤的是脑袋啊。
  如果,那伤势严重些?又或者,下手的人,不是小孩子,而是力气特大的成年人呢?
  那时候,儿子会怎么样?
  是死?
  还是活?
  若是就算活着,却是伤了脑袋,成了傻子的话,又应该如何办?
  趋吉避凶啊,人的本能。
  杜明月想的,就是大儿子能解放了,这点小小的生物本能。
  “做活着的大英雄。”
  “娘,我要做活着的大英雄,成为很利害,很利害,很利害的大人物。”赵箓小盆友的嘴里,很利害三字,他是重复的说着。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Amanda ,打赏的一颗地雷。
  ……
  谢谢小天使的打赏哒
第93章 
  开平二年; 八月中秋节。
  这个月圆人团圆的时刻; 金陵城在庆贺。
  因为; 唐国公府的主人,唐国公刘元瑞又打了一回大大的胜仗。扬州南部山区的本地闽黎蛮人; 是举部落投降了。
  这等武功; 自然是要夸赞的。
  徐州、扬州之地的心腹大患闽黎人的投降,也是标志了。在这二州之上; 唐国公府的权威,到达了一个统治者的顶峰。
  连连的胜利啊,让依附着唐国公府的将领们; 让依附着唐国公府的官员们,人人都是喜上楣稍。毕竟; 这意味着; 士途之上的前程,这些达官贵人们; 人人俱是无量光明嘛。
  国公府内; 唐国公刘元瑞的归来。更是让整个国公府张灯结彩。
  举府上下的仆人; 也是换了新衣裳; 人人跟着表示了高兴。毕竟,主子开心; 仆人就是死了老子娘,也得跟着笑了起来。
  “公爷,辛苦了。”
  国公夫人闵氏,是领着满府上下的女眷和子嗣们; 迎接了归来的唐国公刘元瑞。
  “进府吧。”
  一身戎装的唐国公刘元瑞,沉稳的说了一声。
  尔后,自然是当先进府内。
  接着,国公夫人闵氏就是开口,唤了诸人随她一起进了公府的正院。
  作为两州的主人,作为公府的最高决策者,唐国公刘元瑞哪怕是回了自己的府中,也是没得喘息之机的。
  因为,除了给亲娘请了一回安,然后,见见妻妾和子嗣外。他更需要进了书房里,处理了一些两州之地堆积的公文。毕竟,事有大小,就算有幕僚和佐阁官员们帮忙整理州府大事。
  但是,在行军途中,一些重要的地方治理之事,还是要唐国公刘元瑞回来后,亲自查看批复的。
  于是,一翻洗漱,去了尘土之气。
  唐国公没用了一口饭食,就是去了书房,招见了他的幕府佐阁官员们。
  等着两州之地的公文,捡着重要的处理完了后。
  这一天,已经到了掌灯时分。
  “来人,传饭吧。”
  这顿迟来的夕食,除了唐国公本人外,自然就是留下来陪他加班的一杆子官员们了。
  等着用罢后,唐国公刘元瑞就是借着机会,又是赏了诸人一回。然后,才是留了幕僚问话。其余诸人,自然就是散了,回各自的家中。
  “青莲,京城那边可有消息?”
  李学昌是唐国公刘元瑞的心腹,这一回,他出战了,这位幕僚仍然是随着上了战场。而留在了府中的幕僚嘛,就是剑盟的沈青莲。
  当然,佑大个唐国公府,唐国公刘元瑞自然是留了暗卫守护的。
  可以说,这公府里的一举一动,唐国公刘元瑞本人是了如指掌的。
  这一问,表明了唐国公本人哪怕在千里之外的扬州,对于雍州的长安城,这个天下中心的地方,还是非常关注的。
  “回公爷,京城将要发生一件大事。”
  沈青莲躬身回道。
  “何事?”
  “说说吧。”
  唐国公刘元瑞着一碗茶盏,优雅的在手中把玩着,语气淡淡的问道。
  “圣上是准备通过亲信禁卫们,暗中发出衣带祒。一门心思的要聊络天下的有识之士,共击周、郑二贼。”
  沈青莲这话一出后,书房内一片寂静。
  良久后,唐国公刘元瑞是哈哈大笑起来。
  “咱们的圣上,糊涂了啊。”
  这句评价,从唐国公刘元瑞的嘴里说出来,可是没有半点尊敬了傀儡一般的开平帝之意。毕竟,以唐国公府二州主人的身份,还真是看不上那位帝王位上坐着的前五皇子啊。
  谁让这位开平帝朱友贞啊,是庶子出身。而且,还是景泰帝偶然幸了一回宫婢,才是生出来的一个母族低贱的皇子。
  可以说,如果不是四王会盟,诸侯们的小心思太多了。
  那帝位谁继承了,也是轮不到这位五皇子朱友贞的。
  “主公,在下看来,这衣带祒嘛,咱们不妨响应。”李学昌拱手一礼后,提了建议道。
  “响应,是必然的。”至于响应的理由嘛,就更简单了。大梁朝是正统,在大梁朝的威信,没有完全的被践踏光之前,这忠贞之士的名头,还是非常需要的。
  世间的诸侯,那就是当了□□,也要把贞洁的牌坊,立得高高的。
  世间的诸侯,就是与乌鸦一般黑了,也一定要指责了野猪更黑。他们啊,是一群白色的高贵乌鸦嘛。
  “我刘氏享受的百多年荣耀,全耐太(tai)祖皇帝的恩赐。”
  “不管苍海桑田,不管时势如何,大忠与大义的旗帜,就是唐国公府绝不能丢掉的本心。”
  唐国公刘元瑞说话时,嗯,这牌坊啊,就立得够正义。
  “主公英明。”
  李学昌附合了话道。
  “哈哈哈……”
  唐国公刘元瑞是大笑了起来。
  “学昌,既然青莲讲了,京城将要起风。”
  “你便协助青莲,把长安城那边盯紧了。”
  唐国公刘元瑞这么交待了,李学昌自然是慎重的应下了事情来。
  得了亲信的回话,唐国公刘元瑞又是问了沈青莲,道:“青莲,你没有异议吧?”
  “属下领命。”
  沈青莲很恭敬的应了话道。
  “嗯,这便好。”
  对于幕僚们表面上的和平,唐国公刘元瑞点点头,示意今日之事,到此为止。
  尔后,幕僚们退下,唐国公刘元瑞嘛,自然是歇了国公夫人闵氏的屋内。
  晚间,国公夫人闵氏将刘二少爷把伴当脑袋打破一事,讲述了一遍。
  她道:“祈哥儿有不当之处,这伴当似乎脾性也够倔性的。我瞧着他二人不似合得来。所以,赔偿了一笔银子,请了缘大师亲自送了那孩子回家。”
  “至于留了祐哥儿身边的伴当,祐哥儿觉得人不错。”
  “我想着,一对兄弟,留有一人在府中,应该也是足了。”
  “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坏了公爷您的事儿?”
  听得夫人的话,唐国公刘元瑞笑道:“那赵家二子,有一人留在公府内给祐哥儿作伴当,足矣。”
  在唐国公刘元瑞的心底,留了这么个跟剑盟有血海深仇的赵家子,也是不错的。
  这是一颗刺啊。
  有赵家子这颗刺在,剑盟与蓬莱仙门的释宗之间,必然是隔阂渐生的。
  就算暂时不生出隔阂,唐国公刘元瑞也会想法子,让两派之间的猜疑,是攀岩而上,郁郁葱葱嘛。
  “只是祈哥儿的性子,需得好好磨一磨。”
  “我与你膝下唯有这二子,祐哥儿沉稳有佳,我这心中不担心他犯何错。”
  “独有祈哥儿,必要好好教导了。”
  听得唐国公刘元瑞的话,国公夫人闵氏自然是同意了。
  哪怕在心中,国公夫人闵氏是不舍得二儿子吃苦头,可对着威严越发重的夫君,她有时候也是有心里话,却是不敢开口了。
  “一切听公爷的安排。”
  有了夫人此话,唐国公刘元瑞自然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开平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日,是赵家的简哥儿的两岁生辰日。
  整个赵家宅子里,还是非常热闹的。
  赵箓倒是有些失落,对姐姐赵茵道:“二弟没归来,三弟许是会失望了。”
  “是啊。”
  赵茵也是微微失落的,毕竟,她也是许久没有见到策弟弟了。
  “今天是三弟的生辰,咱们得多笑。”
  “大姐,你也得笑,像我一样。”赵箓说着话时,还是挤出了一个大大的古怪笑脸来。
  赵茵看着大弟的搞怪笑容,噗呲一声,真的笑出了声来。
  “我去三弟那儿,不理你了。”
  赵茵觉得她的淑女形象受损了,挺不好意的溜达走了。
  赵箓望着大姐离开的背影,便是转念想了一些事儿。然后,他是招手,唤了狗蛋、狗剩兄弟,道:“狗蛋、狗剩,你们的名字,是小名儿。”
  “你们有没有想过,取什么大名啊?”
  “瞧瞧,上个月兴安都有大名了。”这赵箓小盆友嘴里的马兴安,就是马栓儿和杨兰花的儿子。比三哥儿赵简大一月的小男孩儿。
  “要不,箓少爷你给起吧。”狗蛋说道。
  “是啊,箓少爷你给起,一定起个响亮的好名字。”狗剩也是如此说道。
  狗蛋、狗剩兄弟啊,这些日子里,就是一直跟了赵箓小盆友的身边,作了他的小伙伴。
  至于马兴安嘛,这小孩儿就是常常陪着三哥儿赵简小盆友玩儿。说是玩儿也不对,是一人睡啊睡啊,一人在旁边唠唠叨叨啊,两人可谓是绝配,谁都不担搁了谁的爱好。
  “我想想啊。”
  赵箓小盆友是摸了摸自个儿肥肥的小下巴,想了许久后,道:“要不,狗蛋你就叫举安,狗剩你就叫荐安。”
  “任举安。”
  “任荐安。”
  这狗蛋、狗剩兄弟俩是念叨了各自的新名字后,齐刷刷点了头。
  “箓少爷的名字,取得真好。”
  “是啊,是啊,小的和哥哥,往后就叫这名字了。”
  新出炉的任举安、任荐安高兴着,他们终于有一个响亮的大名了。
  “好啊,你们同意了。”
  “我一会儿跟爹娘讲了,你们往后啊,就都用大名了。”
  赵箓对于他取得名儿,这般受欢迎了,也是非常高兴的。
  作者有话要说:  求小天使们的正版订阅支持哒。
  求小天使们的正版订阅支持哒。
  求小天使们的正版订阅支持哒。
第94章 
  重阳节; 赵家宅子里宴了宾客; 满院子的喜庆味儿。
  三哥儿赵简是主角儿; 这一日,他收的生辰礼物自然是多多。至申时; 这来了赵家做客的宾朋们; 才是散了场,各回了自家。
  杜明月在强打起了大半天的精神后; 这会儿,人也是倦了。
  毕竟,这几个时辰啊; 她除了招呼女眷们,安排了宴席外。也是在担心了; 唐国公府里的二儿子策哥儿。
  亲弟弟过生辰; 那做哥哥的都没有归来。
  想想,杜明月也是挺愁的。只不过; 因为是简哥儿的生辰; 杜明月生为孩子们的娘啊; 这一日; 自然是要多笑多笑,而不能染了愁思上眉间的。
  约在申时要过了时; 赵家宅子的院门,又是响起。
  待来人进院后,赵家人都是欢喜了起来。
  因为,归来的人; 正是赵策。当然,与这孩子同行的,还有了缘大师。
  许久未回家,赵策回来了这一趟,杜明月夫妻自然是关心了孩子。赵茵和赵箓,就是拉着弟弟叽喳了许久。
  倒是赵策笑得挺开心,还是送了简哥儿一套九连环,作为了生辰礼。
  “这是哪儿来的?”
  虽然,瞧着简哥儿似乎蛮喜欢的。
  不过,杜明月还是问了二儿子,九连环从何处得来的。
  “世子爷要赏我,问我要什么?”
  赵策摸了摸脑袋,呵呵笑道:“我就想着三弟过生辰了,便要了一套九连环。”
  “哦,是为什么要赏你啊?”
  对于亲娘的这一问,赵策回的挺直接,他道:“就是我过生辰的时候,要了这份礼。”
  听得这话,杜明月搂了二儿子,是夸赞道:“策哥儿,真是一个好哥哥。”
  “只不过啊,你年纪还小。这礼物什么的,有或没有,都无所谓。咱们全家人,就盼着你在国公府里,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其它的外物,全不重要。无论什么,都不及了你平平安安的。”
  说到了这里时,杜明月还是凑近了二儿子的耳边,道:“可别学了你大哥,在国公府里还受了伤。那不是让爹娘伤心嘛。”
  “策哥儿,可记下了?”
  赵策望了大哥一眼后,对亲娘也是小声的回道:“娘,我会乖乖的。不会惹事,一定就平平安安啦。”
  对大哥在国公府里,为什么受了伤?
  赵策知道的并不是特别的清楚。
  不过,赵策倒也是知道的,爹娘见一回面啊,总是叮嘱了他一回,一定不能学了大哥,受了伤回家。
  平平安安,就是最好了。
  “乖,你先去和弟弟玩耍。”
  “娘给你做喜欢吃的水果奶酪糕点。”
  这边,杜明月哄了儿子时。
  那厢,赵子殷在和了缘大师说话。
  当然,在话语间,赵子殷自然是谢过了缘大师对儿子的照顾。
  于是,就是你来我往里,二人聊了一些国公府内的小事儿。
  倒是赵箓,凑了旁边。他跟了缘大师求道:“先生,举安、荐安是我的小伙伴。”
  “他们也想学武。可是,当初先生说了,没有你的同意,不能把我和弟弟学的武功交给别人。我能求求你,让我把学会的教给举安、荐安吗?”
  每天,赵箓小盆友的日子啊,就是读书,然后,练武。除了吃饭和睡觉外,他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读书和练武之上。
  对于学习的热枕嘛,赵箓小盆友是空前的强大。
  而赵箓小盆友的两个小伙伴任举安、任荐安嘛,也是望着箓哥儿习武时,巴巴的羡慕着。
  这不,赵箓就想到了,求了缘先生开恩。
  “是你身后的那两位小施主吗?”
  了缘大师望了一眼赵箓小盆友身后的任举安、任荐安兄弟,是问话道。
  赵箓点头。
  “你既然已经学会了呼吸法,也已经练出气感。”
  “若你愿意的话,这门功夫。贫僧做主,你是可以教会二人。”
  了缘大师这会儿,倒底还是心软了。毕竟,他想到了赵箓在唐国公府的遭遇。此时,真是不忍心拒绝了面前的这个学生啊。
  “谢谢先生。”
  “举安、荐安,你们还不快给先生磕头,谢谢先生的大恩。”
  赵箓小盆友自然谢了话,然后,还不忘记给任举安、任荐安兄弟俩招招手。示意他二人啊,上道些,赶紧利落的谢过了缘大师。
  “谢谢先生。”
  任举安、任荐安兄弟俩是实成人,这会儿,就学了赵箓小盆友的话,跟着感谢了先生。结果,了缘大师摆手,道:“贫僧收下两位学生,分别为赵箓、赵策。”
  “两位小施主,你二人今后学武,是与贫僧的学生赵箓学习。你二人嘴里的先生二字,贫僧受之有愧。”了缘大师念了一声佛号后,如此说道。
  这话一出,任举安、任荐安兄弟愣神在了那儿。
  赵箓小盆友忙提醒了话,道:“举安、荐安,你们要谢过大师。”
  “谢谢大师,谢谢大师。”
  得了提点,这会儿的任举安、任荐安兄弟,也是开了窍,忙学了话儿的感谢着。
  当日,赵策和了缘大师在赵家用的夕食。
  夕食罢,二人是离开,去往唐国公府。
  晚间,杜明月一个人藏了卧室里,心情很低落。
  直到赵子殷进屋后,才是发现了黯然神伤的妻子。
  他走上前,问道:“可是担心策哥儿?”
  杜明月点点头,算是同意此话。
  “你啊,莫太担心。了缘大师讲了,箓哥儿那事,背后面是有剑盟插手的痕迹。如此,才会闹得大些。”赵子殷叹了一声,又道:“总之,唐国公府是一定会留一名蓬莱仙门的入室弟子在府中,作为质子的。”
  “至于,咱们赵家与剑盟是仇敌。想来,唐国公府是巴不得,暗里多挑些矛盾。好让剑盟与蓬莱仙门之间生起隔阂重重。”
  杜明月握住了夫君的手,说道:“这等事情,我虽然不知。”
  “可你这么一说后,我就是更担心策哥儿。他啊,还那般小。”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且走一步,看一步吧。”赵子殷回握了妻子的手,如此安慰道。
  这话,当然是嘴里说说,自己哄骗了自己。
  在赵子殷的心底,还是非常恼恨他自己的无能为力啊。
  在九月下旬时,赵茵在金陵城北区的一家书院里,进了学堂读书。
  赵子殷就寻问了长子箓哥儿,道:“你大姐去书院里面上课了。”
  “箓哥儿,可愿意去学堂,跟许多的同窗一起念书啊?”
  这事情,还是杜明月跟夫君提点过的。
  在杜明月看来,小孩子们还是在学堂里读书更好。至少,能扩大了交朋友的小圈子。毕竟,闭门造车的话,真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在家里,跟爹爹学也一样。”
  “这样就可以省下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