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孕连连-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礼。”
  赵茵对于这位头一回来她家的大姑姑,还是陌生的。
  不过,杜明月开口了,她知晓了对方的身份,自然不会失礼。于是,赵茵拉了两个弟弟,一起给赵婉仪见了晚辈礼。
  赵婉仪笑得叫一个和蔼啊,唤了三个孩子起来。
  红包是要给的,不光如此,赵茵、赵箓、赵策姐弟三人,还是一人得了一块玉佩。
  “大姐,都是些小孩儿,你来家一趟就是高兴的事情。这些礼太贵重了,给些小孩子们使,实在是太浪费了。”杜明月的回话,赵婉仪却是摇头,回道:“一些身外物,给自家的侄女侄儿们,做个小玩物儿,哪算得了什么。”
  看了眼姐弟三人手中的礼,杜明月就是招呼了赵箓、赵策到身边,哄道:“箓哥儿、策哥儿,你们哥俩年纪小。大姑姑给的礼啊,你们玩儿容易丢了。不如由娘帮忙你们收着。等你们长大了,给你娶媳妇用啊。”
  望着杜明月伸出来的双手,哥俩是对望了一眼。
  旁边的赵婉仪则是饶有兴趣的望着,也是一幅看戏的模样。
  “娘,媳妇能吃吗?”
  二哥儿赵策抬头,双眼笑眯眯的问道。
  那问话的小模样,真是萌萌的,像极了好奇的小松鼠。
  “是不是甜甜的,酸酸的,就像糖葫芦一样好吃?”
  嘴巴觉得馋馋的赵策小盆友,还是用他嘴里的美味儿,打了一个比喻。
  这话问的杜明月哑口无言。她在想,她应该怎么回答,面前的儿子才能听懂呢?
  “娘,不用长大了,再给咱们买好吃的。”
  “都给你,今晚就买肉肉,做红烧猪蹄。”赵箓不等弟弟继续蠢萌蠢萌的问话,直接抢过了弟弟手中的红包和玉佩,然后,是和他自己手中的红包、玉佩一起,全部塞了杜明月手里,理所当然的说道:“长大后,时间太久了。”
  “娘,今晚就弄好吃的。”
  “对,大姑姑来了,是请大姑一起吃肉肉。”
  赵箓指着做客的赵婉仪,挺得意的小模样,道:“大姑姑吃肉肉,就会笑哈哈。”
  在赵箓眼中,吃肉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如果是炖得酥酥香香的红烧猪蹄,那就是天下最美味的东西。
  什么糖葫芦?那就是弟弟一个人喜爱的。
  赵箓小盆友表示,他喜欢吃肉肉。
  “哈哈哈……”旁边的赵婉仪是看着两个小侄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话儿,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道:“真是两个开心果。”
  “母亲,茵姐儿的也给你保管。”
  这会儿,赵茵也是走上前,把手里的红包和玉佩,一起递给了杜明月。
  本着一碗水端平,杜明月笑道:“好啊,都给茵姐儿好好收着,将来作嫁妆。”
  赵茵一听这话,脸瞬间红了。站那儿,她整个人都是害羞的不好意思开口了。
  于是,赵婉仪给四个孩儿的礼,全是落在杜明月的手中收着了。
  这会儿,杜明月看着旁边鼓了嘴,还是闹嚷嚷,叫着要吃肉肉,吃糖葫芦的兄弟俩,又开始头疼了。
  因为,本来刚刚还是叫嚷嚷的哥俩,这会儿,是你追我赶的打闹起来。
  不外乎,就是赵策小盆友讲:“糖葫芦好吃。”
  “不要,吃猪蹄。”赵箓小盆友是抬起小下巴,反驳道:“肉肉,香。”
  “哥哥,讨厌。”赵策望着比他个头高,最爱仗着力气大,用实际行动反驳他的大哥,嘴里嚷嚷叫道。
  “弟弟,听话。”赵箓小盆友很有哥哥范儿,还是用小手,拍拍弟弟的小肩膀,道:“听哥哥话,才是乖孩子。”
  这不,争了许久,两个破孩子,就一起跑了杜明月跟前。
  赵策道:“娘,买糖葫芦。”
  赵箓道:“娘,做肉肉吃。”
  “娘,买糖葫芦。”
  “娘,做肉肉吃。”
  “……”
  双重合奏,似乎是永无止境,杜明月头疼了,忍不住指了屋门,道:“去院里玩儿。”
  “娘……”两个小盆友一起伤心了。
  “糖葫芦没了,这时节,县城里哪还有卖糖葫芦的。”杜明月摇摇头,不得不打消掉,她家二儿子的不切实际的想头。
  “红烧猪蹄也没有。”在赵策小盆友脸上表情垮下来后,在赵箓小盆友的得意中,杜明月又是说道:“外面有坏人,屠夫都去守城了,没卖猪蹄的人了。”
  “娘,不疼窝们了。”赵策哗啦啦一下子,干嚎着哭嚷道。
  “弟弟,窝们是苦命的孩子。”赵箓跟着补充了一句道。
  两破孩子的一唱一合,让杜明月感觉到,她脑仁疼啊。
第45章 
  从未曾有过的;杜明月想起身给两个熊孩子一人两下爱的啪啪。那是在他们的小屁股上,狠狠给两下;让两个假哭的熊孩子,真正的哭上一回。
  “箓哥儿、策哥儿,这是怎么了?”
  杜母端了刚刚蒸熟的点心;送到桌上。
  一边请赵婉仪尝尝自家做的桂花糕,一边关切的问了话。这关心的对象嘛,自然是假哭着的赵箓、赵策兄弟俩。
  “大姐;别理两孩子;这点心是我娘专门做的。你尝尝,看看可喜欢吃?”
  杜明月招呼了赵婉仪;对旁边用小手捂脸;一直没放弃了假哭的赵箓、赵策兄弟俩,是视若无睹了。
  “弟弟啊;先别哭了。”
  赵箓先收住哭声,他望了望正捏着一块小小桂花糕儿;是小小尝了口的大姑姑。口头有点干,赵箓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然后;拍拍弟弟的小肩膀,说道:“咱们吃了桂花糕,再继续哭啊。”
  “肚肚饿了,要吃饱了,才有力气哭。”
  赵箓小盆友脸不红,气不喘,很有自我安慰范儿,然后,就是上前抓了点心。
  “大姑姑,吃。”
  给了赵婉仪一块桂花糕,赵箓小盆友认为他做足了主人家的派场。接着,就是又拿了两块桂花糕,把一块给姥姥杜母,再把一块给亲娘杜明月。
  “姥姥吃,娘吃。”
  赵箓小盆友的礼貌,让赵婉仪看着高兴,满口赞誉。
  于是,当弟弟的赵策小盆友撅起嘴,哼哼两声后,也是收了哭声。
  赵策小盆友直接拿了三块桂花糕,学着他哥的样子,给大姑姑一块,姥姥杜母一块,亲娘杜明月一块。最后,还是不忘记把最后的两块给抢了,然后,跑到他姐赵茵跟前,道:“姐姐,给你吃。”
  递了他姐一块,赵策就是一口咬住了他小手中,剩下的最后一块桂花糕。
  望着弟弟那急烘烘的动作,再望望空空如也的点心盘子,赵箓小盆友怒了。他走上前,一把抢过了被弟弟赵策已经咬掉了一小口的桂花糕,说道:“你一口,我一口,弟弟不能吃独食。”
  话落,赵箓是狠狠一口下去,那剩下的大半块桂花糕,直接全入了小盆友的嘴巴里。
  小嘴鼓鼓的,像是偷食的小动物,赵箓是嘴里含了点心,慢慢的咀嚼着。
  许是因为大半块桂花糕,对于小娃娃的小嘴巴而言,太大了一点。所以,赵箓小盆友是嚼啊嚼……
  赵策看着得意的嚼着点心的哥哥,小心肝儿疼啊。
  “我的桂花糕……”赵策哭述。
  “窝帮弟弟吃完了。”赵箓含着咀嚼的点心,开开心心的回道。
  “来,大姑姑的还没吃,给策哥儿。”赵婉仪望着哭得一个小可怜样的二哥儿,忍不住是安抚起小娃娃来。
  “我的也给弟弟。”赵茵上前,准备把手中的点心,也给了弟弟赵策。
  “茵姐儿是好孩子,懂得谦让弟弟是好事。”杜明月先赞了赵茵,然后,笑道:“不过,母亲这儿有多余的点心,母亲不爱吃。你的,你留着吃了。那是弟弟们孝敬给姐姐的。你不收了,岂不是让弟弟的心意,白白浪费了?”
  “箓哥儿、策哥儿,娘这儿还有点心,娘不爱吃,都给你们。”
  杜明月这么一说后,赵茵倒没有再说什么。毕竟,杜明月的意思很明白了,赵茵也知道母亲一直在教导弟弟们,要懂得礼貌。
  “快来娘这个儿,若不然,箓哥儿、策哥儿在家中,往后不许再吃零嘴儿。”
  杜明月唬了话道。
  有这话,赵策挺有小眼色,留恋了一眼大姑姑手中的桂花糕,然后,还是乖乖跟哥哥赵箓一样,小跑到了亲娘杜明月身边。
  “来,你们兄弟二人,一人一块。不许再争执了。”
  杜明月把得了兄弟俩给孝敬的两块桂花糕,分给了两个小胖墩。
  胖乎乎可爱的赵箓、赵策兄弟俩,得了桂花糕之后,小脸蛋上也是开心的笑起来。
  这有好吃的,小孩儿也是欢喜了。
  杜母瞧着,就是招呼了两个小孩儿,准备把手中的桂花糕,也是要给出去。杜明月摇摇头,阻止了话,道:“娘,箓哥儿、策哥儿不小了。不能他们哭了,一家子有什么好吃的,都依了他们。”
  “既然是两孩子孝敬姥姥的,娘啊,你就好好尝个味儿才是。”
  “不能一盘子点子,要娘你端来了,结果,还一口都没尝过。那样的话,成什么事儿?”杜明月一席话说下来,杜母也就不再多话了。
  尔后,一屋子人又是说笑了好会儿,赵箓、赵策两个活泼好动的小家伙,就是坐不住了。杜明月也不掬紧了他们。在杜明月看来,男孩子嘛,调皮捣蛋些也是正常的。
  文静这些词儿,真不属于小小年纪的男孩儿应该有的。
  这日,赵婉仪在赵家待了有半个时辰,才是告辞离开的。
  杜明月留了赵婉仪用饭,不过,让赵婉仪这位婆家的大姐给婉拒了。
  当晚,杜青云下差时间很晚,不过,得知了亲姐生了个小外甥,他还是高兴极了。
  “外面情况究竟怎么样了?”
  “青云,别瞒着。若不然,姐在家里,心中也不踏实。”
  杜明月跟弟弟就是直接问了话。她道:“往日你含糊些,我也认了,那会儿,我毕竟挺着个大肚子。是得以腹中的孩儿为重。”
  “现下,你却是不能再瞒着。县城中的情况危险不危险?多个人商量着拿了主意,也是好事。万一……”
  杜明月说到这,一声叹息。听着这一叹,杜青云的神色凝重了起来。
  “姐,也不瞒你。”
  杜青云想了片刻后,才道:“事实上,我连爹娘都没说。”
  “你知道了,口风也得紧些。不能让咱娘知道了,咱娘知道了,爹也一定知道了。”
  见弟弟慎重的表情,杜明月肯定的点头。
  杜青云继续说道:“杜家村出事儿了。”
  “什么?”杜明月惊呼。
  “那……”话到嘴边,杜明月却又是吞吞吐吐起来,道:“祖爷、祖奶,还有堂伯他们……”
  “都逃出来了吗?”杜明月最后,问了一句话道。
  杜青云摇头,神色黯然,回道:“四里八乡都出了乱子,就咱们村中的土围子。平日防防小贼还成,真是大片的流民来,那能顶什么事儿?”
  “我是从逃进灵安县城里的大户管事那儿,掏来的消息。”
  杜青云讲了他消息的来源,又道:“听说,除了县城有城墙的防护,还算能平稳些。郡里的什么村子镇子之类的,全给流民当征粮糊口的粮垛子般,全攻破了。”
  攻破村子镇子后,会是什么样?
  杜青云不再讲,杜明月也能想像得到的。
  姐弟二人间,一时沉默无语。
  有好一会儿后,杜明月说道:“这事情是得瞒着爹娘,至少,暂时别让他们知道了。”
  “要不然,爹的病情没好,许是会再加重些。”
  杜父病了,在入秋时,晚上打更受了一场凉。
  杜青云在灵安县城当白役,一家子吃喝自然是靠他养着。只是,杜父觉得他一个大男人,有手有脚着,也不能全靠着儿子养家糊口。这不,托人走了路子,补了城中的更夫一职。
  这个职位,工作活不算太累。至少,在杜父眼中,比地里刨食轻松多了。就是上差的时间嘛,得晚上。
  当然了,要说实话。杜父这一寻了份差事,杜青云身上的担子,也确实是轻松了不少。
  只不过,杜父病了后,就不得不在家中休养了。而这也是杜明月怀孕那会儿为什么担心,她娘家的家用紧张的原由。
  “姐放心,我都晓的。”
  “我这回跟你讲了,也是免得你再打听时,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让咱娘得到了消息。”杜青云的话中,也有叮嘱。
  姐弟俩串通了话,杜母一个内宅的妇人,杜父一个病人。这两个长辈嘛,自然是对隔了一个县城那么远的杜家村,便是消息真正的闭塞掉。
  第三日,三哥儿的洗三。
  整个灵安县城还在守城保护卫中呢,所以,这个洗三是没什么气氛的。不过就是一家子人,聚着吃了顿稍稍丰盛些的席面。
  时间也就是如此慢慢过去了。
  等着天气慢慢转凉了,要换了厚些的秋衣时。
  九月下旬,杜明月还在坐月子。
  就在九月二十日,灵安县城外,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兰花,去瞧瞧门可锁实了?”
  杜明月唤了这话,杨兰花应承了。
  稍倾,赵茵带着赵箓、赵策是进了她屋中。看着脸带惊慌的三个小孩儿,杜明月告诉自己要镇定。实则,在被中的手,还是有些发颤的。
  那振耳的喊杀声,那等气势,就是在屋中,杜明月也能清晰感觉到的。
  因为,灵安县城太小了,它只是英德郡中,一个小小的县城罢了。
  “茵姐儿、箓哥儿、策哥儿,来,陪娘坐会儿。”
  “你们都是乖乖孩子,勇敢孩子,对吗?”
  看着赵箓、赵策两个孩子是利落的蹬掉鞋,然后,是爬了榻上往杜明月的身边挤来。
  杜明月搂了两个儿子一把,然后,还是招呼了立那儿,依然带着惊慌神色的赵茵,说道:“茵姐儿,来,也坐这儿。”
  杜明月的拉扯下,赵茵是顺着她的动作,坐了榻上。
  这时候,杨兰花抱着孩子来了,就是狗蛋娘也带着狗蛋、狗剩进了屋中。
  这屋内,妇幼们都是满面恐慌色。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杜明月知道,外面的喊杀声,一定是一场守城战的开幕。而屋中的众人,只能等待结束。
  他们都是无力之人,等待着城破后,命运的审判?又或是等待着保护住城池,获得命运的垂青,得到了嘉奖,是继续好好的活着?
第46章 
  从封县城的天空上俯视而下;这是一座战火纷飞的城。
  守城的人,在用尽了全部的力量防守。攻城的人;在用尽了全部的力量寻求突破。
  流民中有攀着云梯爬上城墙的,他们状态疯狂,用各种各样的武器在攻击。喊杀声;在城门处的城墙之上,此起彼伏。
  “杀啊……”
  所有的声音,在最后;都混成了一个杀字。
  血腥与残肢;尸体与断臂,这些无数由人类自己制造的恐怖;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着人类的残忍与生命的悲歌。
  城墙上,有缺了头颅的尸体;城墙下,有摔成烂肉的肉糜。
  总之;冷兵器时代的攻防战,在体现着人类为了生存时;各种的无情;以及在求活时的可怜挣扎。
  而就在这座城五里外,那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两个道士正在观望。
  他们立于那儿,似乎在眺望着什么。
  “看来,今日将有结果。”
  “师兄之言,甚有道理。”
  两个道士是师兄弟,这会儿,相互交换了看法。
  “可惜,乱世来时,民生多艰。”
  被称做师兄的道士,感叹一句。他的五观普通,身上并没有什么出尘的世外高人气质。而是普通的把他扔了人群中,人人都会忽视了他的存在。
  他的法名叫普尘,是一名散修。
  他的师弟与他不同,那是一个周身锋芒必露之人,从他的锐气之中,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名剑修。
  而普法的师弟,法名叫普静。
  “师兄,乱世之时,方有我辈的纵横之地。若不然,六大派霸占山川河越,享天下福地洞天,岂有咱们散修的出头之日?”
  与师兄的悲悯不同,普静的眼中,是一片火热。
  “唉……”普尘叹一声。然后,他道:“罢了,任务完成。时间差不多,应该离开了。”
  话落后,师兄弟二人是双手一动,捏一势,然后,光影扭转间,师兄弟二人是身影闪烁,然后,在百米开外,又是显现身形。如此,几个跳跃间,这方圆一里内,这一片小小的天地间,再没有普尘、普静师兄弟二人的身影。
  等普尘、普静师兄弟二人的身影立定时,他们出现在一处军帐大营外。
  “治军严谨,符指挥使了不得,显兵家精髓啊。”普尘赞了一句。
  话刚落,一位穿着将主服饰,带着幕僚的青年将主,就从瞭望塔上走下来。待他走近后,对普尘、普静二人颔首一礼,笑道:“二位先生,里面请。”
  “符指挥使,先请。”
  大梁朝的厢军制度,是一个满编的厢军,设指挥使一人,副指挥指一人。
  一军管辖五都。一都中,设都头一人,副都头一人。
  一都管辖两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