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孕连连-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天两餐,普通农户也是对付着,凑合的让人饿不死罢了。
  “狗蛋娘,没事了。”
  “你去忙吧。外面的事儿,我心头有数了。”
  杜明月也没继续留了狗蛋娘说话。毕竟,杨兰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时候正坐月子呢。满家上下,就狗蛋娘能担起家务事。
  杜明月问一问,也是记挂着,县城最近风声紧张。
  稍晚时,杜青云下差后,又来看望了他姐。
  “青云,明个早,你让咱娘来一趟,我有话想跟娘讲讲。”
  杜明月跟她弟说话时,在话尾叮嘱了一句道。
  “成,我知了。”
  “姐,你找娘来,是什么事啊?”杜青云问道:“我看能办不?要我能办,直接就给你利落的办了,得了。”
  “我要生你外甥了,你能帮忙?”
  杜明月反问一句。
  杜青云摸了一下脑门,哈哈尴尬的笑两声。
  然后,杜青云颇是不好意思的告辞了。
  次日,杜母卫氏上门了。杜明月拉着亲娘说了话。母女二人嘀咕了许久,杜明月提了一嘴儿,道:“娘,青云忙衙门里的差事。最近风头紧,家里可备足了粮食,还有油盐和柴火?”
  “那些个家用,哪个都省不得。”
  杜明月一提,杜母忙点头,道:“你弟回家提了,咱们都备了些。”
  杜明月一听,从袖中拿了早备好的银子,道:“有备无患。多搁些在家中,心底踏实啊。”
  杜母迟疑,道:“这……”
  老让闺女贴补娘家,杜母还是怕这事儿叫姑爷知道后,会心底不痛快。毕竟,她家这闺女是高嫁啊。
  “娘,放心吧。这银子过了明路的,我怎么花?夫君不过问的。”
  这点银子,也是杜明月在赵家时,攒下的媳妇子的月例钱。这点媳妇子的脂粉钱,杜明月十分自信,她夫君一定不会过问她怎么花的。
  见杜明月一再保证了,杜母方是收下了银子。
  要说杜家,这手头真不宽松。有这些银子,能赶紧多备些家用,杜母也是心底更实在些。
  从今个夏开始,县城里的物价,那是一直涨,不见跌过。
  灵安县城里的百姓,哪个不是有了闲钱,就多拢些粮食之类的吃食回家中啊。
  荒年灾,粮价贵,这搁哪朝哪代都是正理儿。


第43章 
  九月;是一个非常舒适的季节。气候到了一年中的不冷不热,温度宜人时。
  这一年;景泰七年的九月,在许多的贫苦百姓眼中,却是一个遭心的季节。
  灵安县城;赵家。
  天是晌午时,杨兰花却是额头上冒了冷汗。她和狗蛋娘小心的扶了杜明月进屋内后,说道:“狗蛋娘;你赶紧去请了产婆来家。”
  狗蛋娘应了话;急急出门了。
  杨兰花此时,又是唤了年岁大些的马莲儿近身边;道:“莲儿;你让狗蛋去巷子胡同尾报信儿,说少夫人要生了。”
  “莲儿;你今个要做的事情,就是请大姐儿照顾好两位哥儿。还有就你啊;也要在旁边守好了三个小主子。”
  “至于门房,让狗剩看着;不是狗剩她娘;还有少夫人的亲娘,其它人来了,也别给进院子。”
  杨兰花看着躺了榻上,同样是额头见汗的杜明月,问道:“少夫人,依着您早些的吩咐,奴婢这么吩咐,没错吧?”
  杜明月感觉着小腹处传来的熟悉感,她知道,她腹中的孩儿今天要出生了。
  “兰花,你安排的很好。”
  杜明月点头,示意杨兰花的吩咐,还是满意的。
  “那奴婢这去烧热水。”杨兰花一边拿出了早备好的干净剪子,一边回了话道。
  杜明月伸手抚了挺起的小腹,一边安抚着腹中的孩儿,一边对杨兰花回道:“去吧。”
  依着个人的感觉,杜明月知道,生产的事情,也没那么快的。总要点时间蕴酿的。
  只是,在这个功夫里,杜明月还是心头着急一事,那便是她听狗蛋娘说的消息来。
  “外面的情况究竟如何?”
  “封县城的情况究竟又如何?”
  想着那边的亲人,杜明月心急之下,才会动了胎气。
  封县城不光赵家的一大家子人在,杜家也是还有一大家子人在。杜明月很担心了封县城的情况啊。
  “别急,别急,乖孩子……”
  突然,腹中孩儿的动作,让杜明月不得不放下那些担忧。她得安抚了,她腹中的孩儿,让这孩儿乖乖的平安出生啊。
  嘴里又哄,又是念,杜明月在感受着,那种小孩儿想见到新世界的迫切。
  时间,是一点一点过去。
  过了多久,杜明月是没有时间概念的。
  总之,杜母是来了,她一进屋,就赶紧坐了杜明月的榻边,那是叨唠道:“明月,这是第二胎,一会儿就顺产了。”
  “你啊,安心的给赵家添了大胖孩儿。”
  杜母说着这话时,杨兰花也进屋了,还是送来了热水。
  “产婆还没到吗?”
  杜母跟杨兰花问话时,语气中还有些小小的急促。
  “狗蛋娘去请了,应该快到了。”
  杨兰花这话刚落,果不然,狗蛋娘就是领着产婆来了。
  而一这日,是九月初九。
  在这一天的晌午,杜明月忙着生孩子时。
  在京城的唐国公府内,赵子殷这是头一回,正式的见到了唐国公府的世子爷,以及他表妹米未央给刘三爷刘元德生的长子平安郎。
  当然了,抱着这位平安郎的女主人,不是这孩子的生母,而是他的嫡母。
  刘妻是鼻眼深陷的异族美女,赵子殷眼中颇是异类,真看不出美来。
  总之,刘妻的容貌在赵子殷看来,就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不过嘛,这位是他投靠的刘三爷的嫡妻,赵子殷还是很属下本份的,给刘妻恭敬拱手一礼。
  至于唐国公府的世子爷,赵子殷就是随众流的,跟众人一起给唐国公府世子爷拱手一礼。
  这是一场宴会,举办人是刘元德。
  举办理由嘛,是喜庆渡过重阳节。
  唐国公府的世子爷和刘二爷,是宴到中途时,临时过来给刘三爷撑一下面子的。
  说实话,头一回见到了唐国公府的世子爷,赵子殷比见着刘元德时,更是吓得利害。因为,他在刘世子的身上,看到了莽龙之命。
  莽龙,已经生了二爪的莽龙啊。
  要知道,赵子殷的长子赵箓,只是鲤鱼之命的潜龙而矣。
  刘世子比起刘元德这个堂弟来,面相更是峥嵘,他周身的气势是一种堂皇大气。龙行虎步间,是威仪赫赫。
  赵子殷用望气神通时,能看见刘世子纯紫色的本命之气,以及那一层白色云雾形成的华盖之中,生出袖珍的二爪莽龙,在云雾之海中游来游云,似覆雨翻云般自在。
  这等天生大贵之命的主儿,赵子殷生平头一回见到。
  头一回,赵子殷想,他投靠唐国公府的势力,没投靠错啊。
  凭着刘世子的命,这唐国公府都是一个注定会兴旺发达的所在。
  而等着宴要结束时,刘元德的嫡妻抱来了他的长子平安郎。
  那会儿,刘世子和刘二爷早离开了。
  赵子殷见着这个一表三千里的表侄儿,真是又惊讶了一回。
  心中渍渍暗叹,赵子殷忍不住想,这唐国公府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水,养出了这么多的命贵人物。
  瞧瞧,他这个一表三千里的表侄儿,刘元德大人的长子,也不简单啊。
  “潜龙啊……”低下头,赵子殷是嘴里无声的念了三字。
  比赵子殷的长子赵箓,更要贵重几分的潜龙之命。
  这位刘家的平安郎,是头顶纯青色的本命之气,本命之气的周围同样绕着云雾形成的白色华盖。其中,一条已经长好龙须的袖珍龙鲤,正在组成华盖的云雾海中,时隐时现啊。
  眸子晦暗不明,赵子殷想着他遇到的潜龙之命者,想着不断风起云涌的京都。他更肯定了,大梁朝要完了。
  要不然的话,整个天下不会出现这么身具潜龙之命的人。
  要知晓,自古以来,非是天下不宁时,潜龙之命的正常归宿,是皇家的皇子才对。
  虽说,潜龙嘛,没有龙游大海的机会,也会龙困浅滩的。但是,无论如何观天下大势,天眷的潜龙也罢,还是地脉形成的潜龙也罢,总之,这个景泰七年,让赵子殷在繁华的京都,从未曾的有过一种感觉,群雄争霸的时候,注定是要到来了。
  “本官被举荐,在下月初,为潼关守备。”
  潼关守备,正五品。
  品一品刘元德的升官路,赵子殷心中暗暗咋舌,果然是……能说不愧是大世族嘛。这升官,就是快啊。
  一转眼,就是从正七品的县令,升到了正五品的潼关守备了。
  潼关,八百里秦川的重要险关。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及。而且,这可是守卫了雍州的京城长安的重要关卡。
  在景泰七年的四州百姓动乱要起,在景泰八年的大皇子弑君父事件要开始时,唐国公府谋求了潼关守备的位置。是未雨绸谋?还是将要有所算计?
  赵子殷是心存思量了。
  “为大人贺。”
  此时,赵子殷心中虽然想法多多,面上却是同众人一样,举杯为刘元德庆贺。
  身为帮闲,在东家有好前程时,自然是要多多讲好话的。
  待宴散了时,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
  那个平安郎,被刘妻抱来晃了一圈,算是让大家伙祝贺一翻后,就是被刘妻又抱回了后宅。倒是宴散了后,刘元德留下了赵子殷说话。
  “前往潼关,你便一起吧。”
  “诺。”
  刘元德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问:“灵安县城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未曾有。”
  赵子殷自然知道,他递了话回灵安县城,可奇就奇在,灵安县城那边没回了消息。这让赵子殷也是心底纳闷了。
  “大人,最近中原四州不平静,会不会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赵子殷忙是又提醒了一句话道。
  刘元德一听后,沉吟片刻后,回道:“此事,本官知了。”
  然后,刘元德自然不留了赵子殷,是让其告退了。
  可以说,不是这一日,应该是从八月的下旬开始,灵安县城已经是无进无出了。
  因为,灵安县城让灾民给围了起来。整个灵安县城里,人心慌慌才是常态。
  这也是为什么,杜明月在听说灾民攻城后,才会吓了个半死。然后,又听说,这群流民是从封县城那边过来的,就更加担心封县城那边的亲人了。
  流民过境,真跟蝗虫没二样。
  普通的百姓也罢,大户也罢,要么被杀,要么被裹挟,没有第二种选择。毕竟,大户嘛,那也大户的有限,那坞堡挡一挡平民百姓还成,真是大军过境,就是乌合之众,用人堆都能把一个小小的坞堡给砸破了。
  灵安县城的赵家中,杜明月是生了有一个多时辰,总算是在一声“哇哇”的啼哭声中,知道她的第三个亲生孩儿降世了。
  这一天,是景泰七年的重阳节。
  榻上的杜明月是满身汗水,脸色还是微微发白。不过,一双眼睛却是带上了笑容。
  她身边的亲娘杜卫氏,仔细给女儿收拾好产后的一切。然后,才是接过了产婆抱着的小小婴儿,递与了杜明月跟前,笑道:“好胖的小子啊,明月,瞧瞧,你又给杜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若夫君在就好了。”杜明月嘴角擒笑,道:“他见了,一定特高兴。”
  “兰花,帮我给喜钱。辛苦产婆了。”
  杨兰花听得这话,自然是给了早备好的红封。
  产婆接了喜钱,是欢喜的道了谢。杜母又是把包裹好的小小婴儿放了杜明月枕边,看着不哭了,是两眼眯眯,似乎甜甜睡着的小外孙儿,她笑道:“明月,先好好歇歇。等你醒来,给你煲上的鸡汤,就能熬出味道来了。”
  在杜母眼中,坐月子的女人,鸡汤是大补啊。
  这给女儿做啥吃食,都不能漏掉了这个。


第44章 
  睡一觉醒来;杜明月瞧着枕边的第三个儿子,心头有一阵的暖意。
  待用了杜母给煲的鸡汤后;杜明月就是心头涌上了心事。
  “娘,弟弟下差后,请他来家一趟。”杜明月提了话;道:“我要跟问问,能打探了封县城的消息吗?”
  说到封县城的事情,杜母脸色就是一僵。
  “明月;你安心坐月子。”杜母这般对女儿说道。
  “娘;我哪能安下心来。”杜明月摇头回道。
  封县城那边没个准信儿,眼下灵安县城也是风声鹤唳;杜明月心头能踏实了;才是怪事。若不是她的亲弟杜青云是灵安县城的衙门内当差役,自家在衙门里又有关系;杜明月那心头的大石块,铁定压得更沉甸甸的。
  “对了;三哥儿出生后,姑爷的大姐那边兰花去报了喜。”
  “估摸着;他们家今天应该会来人。”杜母转移了话题道。
  杜明月一听后;便也顺着杜母的意思,没再讲了流民的那些糟心事儿。
  流民一来,影响的人可是多了,杜明月这等家庭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之一罢了。
  约过了小半个时辰,有马车停了杜明月家的院门外。
  来人正是赵婉仪,还有陪同赵嫁仪一起来的丫鬟和车夫。
  赵婉仪和丫婉被迎进了院中,车夫则是守了马车,没进了一院子妇幼的院内。
  赵婉仪的长相,跟赵子殷有两分相似。不过嘛,比起赵子殷平庸的面庞,赵婉仪就是容貌端庄秀丽,明媚佳人一位了。
  因杜明月在坐月子,赵婉仪的到来,自然是杜母帮忙接待的。
  “自家人,明月你何必多礼。”按着要在榻上起身的杜明月,赵婉仪笑得亲切道。
  “姐姐,你先坐。”
  杜明月也没有虚伪客套了,便是坐了榻上,没在起身。
  在杨兰花给赵婉仪送上了沏好的茶后,杜明月问道:“姐姐,封县城那边情况如何,你得了消息吗?”
  对于杜明月这问话,赵婉仪摇摇头,回道:“暂时还没有。”
  “这些日子,灵安县城都与外界断了联系。”赵婉仪实话实说了后,又宽慰杜明月,道:“放心吧,再守些日子,这情况总会好转的。”
  “咱们是人,得吃得喝。外面的流民不能一直守了那儿,他们缺了吃食的。而且,咱们灵安县城有前面刘县尊留下来的底子,兵丁不算少,这一波定会撑过去。”
  赵婉仪嘴里讲的事情,杜明月也是知道的。
  不外乎,就是刘元德去年招募流民,在县城附近屯田过。
  这回,撤到灵安县城里的人,就有那一批被县衙门掌握的丁户。再加上灵安县城本身的兵壮,合拢了一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也是,没消息,应该就是好消息。”
  “封县城那边一定平安无事的。”
  虽然,杜明月也不敢肯定什么,这会儿,也只能如此安慰自个儿。
  在封县城那边,还有许多的亲人,心中牵挂着,这会儿,也只能祈求上苍保佑啊。
  “就像弟妹你说的,一定平安无事。”
  赵婉仪嘴里,附合着杜明月的话,如此回道。
  两人这会儿,倒是沉默了小片刻后,还是赵婉仪先开口,道:“我来,是恭喜弟妹,给赵家又添了子嗣。”
  话落,赵婉仪伸了手,从袖中拿出了一把长命锁。
  一把用纯金子打造的长命锁,真是金光灿灿啊。
  “愿三哥儿长命百岁,一世安康。”
  嘴里说了吉祥话,赵婉仪把长命锁递给了杜明月。
  长命锁到了杜明月手中,是沉沉的,颇有份量感。
  “谢谢大姐。”
  “三哥儿这孩子,我也愿他像大姐的吉言一样,长命百岁,一世安康。”
  做为孩子的亲娘,杜明月的心思,就是这般如此想的。不盼着膝下孩儿真是拼个啥子前程,就盼着他们平安长大,将来娶妻生子,平平安安过完一辈子,杜明月也就是心满意足矣。
  两人说着话时,屋门处传来脚步声。
  稍片刻后,赵茵、赵箓、赵策三姐弟是进了屋内。
  “母亲。”
  赵茵是给杜明月福了个仕女礼。
  至于赵箓、赵策哥俩就是冲着杜明月的榻边奔去,两兄弟齐声唤了一声“娘”后,就是看了枕边的小弟弟。
  “娘,姥姥之前,都不让我们来看你。”
  赵策先告状了。
  杜明月自然知道,她娘不让小孩儿们进来的原由,是因为生产后,屋内的血腥味儿浓。
  这满屋子想散了味儿,也得花时间的。而且,那时候杜明月还没有歇息好,也没个梳洗,总之,就是怕杜明月那产后的模样,吓着两个小外孙了。
  这饱饱睡一觉,杜明月又是吃吃喝喝后,精神头养回来了,自然就是有精力应付了她家的两个小魔头。
  “娘,弟弟真丑。”
  赵箓伸了手,戳戳弟弟的小脸蛋后,得出了结论道。
  这两个已经是两岁多的小屁孩子,真是一个比一个会挑了事儿啊。杜明月忍不住处这般想。不过嘛,她没回两破孩子的话,而是先道:“大姑姑来家做客了,茵姐儿,你带弟弟们给大姑姑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