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道王爷俏女官-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会相信我,只会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东方玄冷笑一声,“我又何必自讨没趣,却撞这个刀口?”
“王爷想就这样放过他,任凭他继续胡作非为?”沈云朝清楚东方玄对太子的感情,那不仅仅只是感激,还有尊敬跟信赖。
夜色已深,北静王府一直都是这样安静冷清,东方玄十二岁被封为亲王,是所有皇子中唯一一个尚未成婚便被册封并移居宫外的人,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荣耀,他们都很清楚,所谓册封不过是宣远帝将这个眼中钉驱赶出皇宫的借口罢了。离宫的那一日,东方玄却出现在宫门口,他亲手将一枚玉佩系在东方玄腰上,温柔地笑道:“七皇弟,不管你去了哪里,我们都还是真正的兄弟,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
是啊,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从那日东方平在大雨中救下他开始,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改变过这份情谊。所以东方玄感激他,感激他当年所做的一切,感激他还能让他在这皇宫里感受到一丝亲情,这些年东方玄南征北战,若说有什么后悔的事,那便是现在,他没有及时去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如果他早一些发现,东方城的阴谋就不会得逞,东方平也不会病入膏肓,这是他唯一的后悔。
但是,东方玄从来不是一个只会义气用事的莽夫,战场之上的浸淫,早已让他学会如何去冷静处理每一件事,他不会被愤怒冲昏头脑,不会因此失去理智,就算现在对手就站在眼前,他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云朝,太子就拜托给你了,不管用什么方法,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不要放弃。”东方玄神情凝重地说道。“东方鸳藏得太深,如果现在揭穿他的真面目,他轻而易举就可以活动脱罪名,只有让他自己露出马脚,才是最可靠的办法。”
“先前我还担心王爷会在盛怒之下找他理论,看来是我多心了。”沈云朝松了口气,自嘲一笑,过了片刻又皱起眉头,深深叹了口气,“但是太子恐怕……”
东方玄沉默了许久,站起来说道:“永宁宫眼线众多,你自己也得多加小心。”
沈云朝点点头,拱手说道:“那我就先回去了,请王爷稍安勿躁,若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前来告知王爷。”东方玄送他出门,注视着那道身影消失在夜幕下,心头像被压上一块巨石般,渐渐沉了下来。
他怎会不在意东方平的生死,倘若这天下能有解去朱砂毒的良药,即便是刀山火海,他也会拼尽一切去寻来。可如果他现在去找东方鸳,换来的结果要么是玉石俱焚,要么就是莫须有的罪名,他已在暗处藏了近二十年,绝不会那么轻易就露出马脚,而那皇宫里仍然有东方玄想要保护的人,为了她,除非有绝对把握,否则他不能公然与东方鸳为敌。
因为最可怕的并非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王者,而是那躲在暗处运筹帷幄的人。
御阳殿里,宣远帝手中拿着一本明黄封面的奏折,愈往下看脸色愈是阴沉,片刻后将这本奏折撕成两半,愤怒地扔到地上,连带桌边那毛笔砚台都一并扫落,墨汁溅满大理石地面,在旁侍候的宫人吓得脸色惨白,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李自忠推门走进,见到这满地狼藉也吓了一跳,上前小心翼翼说道:“启禀陛下,三皇子在殿外求见。”
宣远帝怒火未息,神色里极是不耐烦:“他来干什么?”
“回陛下,听三皇子话里的意思,应是为了太子殿下的事而来。”李自忠一边说一边观察宣远帝的脸色,生怕惹火上身。
宣远帝冷哼一声,嘴角笑意骇人:“连他都要来凑这份热闹吗?好啊,我倒要看看他会说什么!让他进来!”
“奴才遵旨!”李自忠躬身退出去。殿门不一会儿就被推开,身着常服的东方鸳走进来,向宣远帝恭恭敬敬拜下,呼道:“儿臣叩见父皇!”
“平身吧。”宣远帝不冷不热地应了一声,坐在龙椅上问,“早朝已过,鸳儿在此时进宫,不知所为何事?”
“启禀父皇,儿臣乃是为了太子殿下之事而来。”东方鸳拱手说道。
“哦?”宣远帝眯着眼睛,“朕方才翻了一份由刑部侍郎周清礼所呈的奏折,上书内容也同样与太子有关,鸳儿不如先来猜一猜它写了些什么内容。”
那本被撕碎的奏折就在东方鸳脚下,只要他稍稍抬眼,便能看清楚上面那四个清晰的字——另议储君,但他并没有去看,还是保持着那个拱手礼敬的姿势,说道:“儿臣不知周大人所奏何事,但儿臣知道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其安危关乎大郑将来,儿臣这段时日里遍寻天下名医,只求能找到为太子殿下续命的方法。”
宣远帝这才记起东方鸳已有数日未再上过早朝,神色稍缓了几分,说道:“原来鸳儿是办这件事去了,但连御医都束手无策的病症,这民间医者又能奈何。”
“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大郑御医自然皆是医术拔尖之人,但天下何其广阔,同样不缺能人异士,天辰子法师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吗?”东方鸳认真地说道。宣远帝沉吟片刻,点点头道:“鸳儿说得不无道理,那你可有寻到结果?”
“儿臣在数日前偶偶一位云游方士,他为儿臣写了一张方子,说只要太子殿下每日服用此药,便可逐渐康复,待七七四十九日后,便能恢复如常。”东方鸳眼神中带着兴奋,急切地说道。
宣远帝眉头一沉,自出了朱砂毒一事后,他断然再信不过这些所谓的民间偏方,况且东方平危在旦夕,出不得一点差池。宣远帝生性多疑,当年他为了登上帝位,同样做过残害手足之事,所以他才会早早立下太子,为的就是尽量避免这种事发生,没想到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这人心深处的欲望,就算东方鸳暂无嫌疑,宣远帝也无法信任他。
东方鸳明明已瞧出宣远帝眼中的不悦之色,还却是佯装视若不见,说道:“儿臣已将这张方子带来,父皇不如请御医院众位御医一同研究,看是否可行。”说罢,他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双手奉上。
那不过是非常寻常的纸张,连封口都还敞开着,宣远帝望了一眼,挥手示意李自忠。李自忠忙紧走两步上前将信封接来,恭恭敬敬送到宣远帝面前,宣远帝将它捏在手掌里,并不打开来看,只道:“鸳儿为何肯定那云游方士说得话便是真的?”
“回父皇,其实儿臣心中也没有底,但哪怕只有一丁点希望,儿臣也不愿放弃。”东方鸳说道。
宣远帝锐利的眸光停留在他身上,似乎看穿他的内心,但东方鸳脸上除了对太子的担忧与诚恳之外,再无半分异样之色。过了许久,宣远帝才将那信封扔到桌上,说道:“李自忠,宣沈御医前来晋见。”
“奴才遵旨。”李自忠应了一声,退出御阳殿去宣旨。宣远帝端起桌上的青瓷盖碗饮了口茶水,方说道:“难为鸳儿有心,不知那方士现在何处,为何不带他一同进宫来?”
“父皇有所不知,那方士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没有固定的去处,也不喜欢被名利所束缚。他早前游历时便听闻过太子殿下的仁德爱民之举,此次前来左左京便是专门为了太子殿下,儿臣最初见到他时也以为他是欺世盗名之辈,原想拿些银子将他打发了出去,但他什么也不肯要,只说敬重太子殿下为人,特来赠此良方,至于用或不用,皆看自身。”东方鸳脸上流露出敬佩之色,“此人两袖清风,不图钱财名利,儿臣倒觉得他有几分可信,哪怕只有微末希望,儿臣也愿将此方承上。”
☆、第一百七十三章 药引
东方鸳怎会不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哪怕一丁点的差错,都有可能引祸上身,让他再无翻身之日,但有时候,往往只有铤而走险,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说出那些话时,他的神情无比诚恳认真,哪怕是毫不相关的人,都会被他这份执着所打动。
宣远帝的神情里也不禁露出几分动容,在他眼里,自己这个儿子从来就对权势没有兴趣,遇见能出头露脸的事都会远远站在后面,唯一一次主动请命,也是长途跋涉出使燕国这桩不讨好的差事。虽说平日里甚少参与朝事,多少有些玩物丧志的模样,但身为庶子,无争名夺利之心绝不是一件坏事,所以他也是宣远帝最为放心的皇子。明知希望渺茫,至少这份心意还是真的,宣远帝叹气一声说道:“难为你能去费这份心思。”
东方鸳拱手说道:“儿臣只希望太子殿下能尽快康复,只要能对太子殿下有益处,即便赴汤蹈火,儿臣也在所不惜!”
“倘若人人都难像你这般忠心,便也不会落到现在这般田地了。”宣远帝长叹一声,神情里充满落寞。
“父皇不必担心,太子殿下乃我大郑储君,未来天子,受九天神佛庇佑,定能逢凶化吉,消灾解难。”东方鸳向虚空拱手,道,“上苍若是应允,儿臣愿代太子殿下受过,只求太子殿下能平安无事。”
那方子不管是真是假,至少东方鸳这些话已经打动了宣远帝,他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东方鸳跟前:“鸳儿,你与太子都是朕的皇子,在朕心中你们并无轻重之分,朕年岁渐长,倘若你们都能平安无事,朕也就可以安心了。”
这几日宣远帝每每见到东方平缠绵病榻,痛苦不堪的模样,愈发觉得权势也罢,名利也罢,都远不如一副康健的身体来得重要,倘若病痛缠身,便是高居帝位、坐拥天下,又有何用?宣远帝不止为东方平担忧,也同样为自己担忧,他已不再年轻,岁月飞逝带来的衰老已越来越明显。他越发恐惧病痛,也越发恐惧死亡,所以昨日他又宣旨让天辰子炼制新的丹丸,他迷恋这种精神焕发的感觉,现在在他眼里,后宫三千佳丽皆已没了颜色,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冯昭仪在死后也仅仅只吩咐了礼部去操办丧礼仪,而他唯一所关心的,唯一想要的,就是年轻与长寿。
东方鸳早已将这一切都看得通透,但他没有在脸上显露出分毫,只是依旧那么恭敬地说道:“父皇正值壮年,声势如日中天,朝堂百官无不爱戴有加,儿臣只愿追随父皇左右,为父皇效犬马之劳。”
宣远帝听了十分欣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正欲开口说话,李自忠推门躬身走进来,说道:“启禀皇上,御医沈云朝带到,正在殿下等候宣见。”
“宣他进来。”宣远帝一边说话,一边走到龙椅坐下。
“宣御医沈云朝晋见!”李自忠高呼一声,殿门被推开,身着靛青色仙鹤纹御医官服的沈云朝走进来,依礼跪地拜下,说道:“臣沈云朝拜见陛下,叩见齐王殿下。”
“平身吧。”在过去宣远帝并未在意过沈云朝这个人,虽说是瑞贤王的外孙,但到底年幼,论医术哪及得上那些在宫里侍候了十几年的老御医。因着严守正的事,宣远帝下令彻查御医院,重者押入天牢听候审问,最后恐怕仍难逃一死,而轻者逐出皇宫,贬为庶民,永不得行医。不管是坐实罪名还是被无辜牵连,只要与谋害太子一事牵扯上,都难逃这两个结果,这一连番雷厉风行的举动,让原本热热闹闹的御医院门庭冷落,而沈云朝是少数几个洁身自好的御医之一,再加上他日夜留在永宁宫中侍疾,使得宣远帝对他愈发信任。
“谢皇上。”沈云朝站起来,垂首站在殿下,心中惶恐不安,莫不是那日夜里去找北静王的事叫人发现了吗?若是因为这样连累了王爷,他岂不是成了那不忠不义之人?
宣远帝将那信封递去给李自忠,说道:“沈御医,这里有一张方子,你且看一看,是否对太子的病情有益。”
沈云朝这才松了口气,但心头迷团重重,他跟同位同在永宁宫侍疾的御医早已向宣远帝禀明过,依太子目前的身体状况,万不有再随意开药,这方子又是从何而来?他微微抬头看了一眼东方鸳,不料东方鸳也正在望着他,双眸含笑,神情温和,却不知为何让沈云朝从心底冒起一股寒意。
难道这药方是齐王从宫外带进来的?
李自忠已将药方递来,沈云朝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神情愈加诧异。他原以为东方鸳是想借这个方子谋害太子性命,但从纸上写的几味药材来看,确实是用来解毒的良子,而且药性温和,不会损伤身体。但这个方子并不能,只要是有些资历的大夫,都能开得出来,所以它药性中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用来解一些寻常毒药都尚嫌药力不够,又怎奈何得了深沁五脏六腑的朱砂之毒?
宣远帝见沈云朝久久没有说话,警惕地皱起眉头:“沈御医,莫不是这方子有问题?”
东方鸳也在一旁露出紧张地神色:“沈御医不妨直说,不必隐瞒。”
“回皇上,齐王陛下,此方确实是解毒的方子,并无异常之处,只是并不适宜用于太子殿下身上。”沈云朝据实说道,他隐约觉得东方鸳晋献这张方子肯定还另有目的。
“即是解毒良方,为何不能用于太子身上?”宣远帝皱眉问。
“皇上,太子殿下所中之毒已深入五脏六腑,非寻常药物可解,此方药性温和,若在中毒初始尚还能有些效果,但是现在……确实太过迟了些。”沈云朝躬身答道。宣远帝脸上浮起失望,尚未开口说话,东方鸳忽然跪到地上,拜下说道:“请父皇恕儿臣瞒而不报之罪!”
宣远帝不知他是何用意,只道:“方子既然没错,你又有何罪,只可惜白费了你一番苦心。”
“关于这个方子,其实儿臣尚有一事未向父皇禀明,求父皇恕罪!”东方鸳把头叩在地上,闷声说道。宣远帝脸色一沉,用尽量平缓的语气说道:“鸳儿此话何意?难道这张方子里还另有隐情?”
东方鸳这才抬起头来,顶着红红的额头说道:“父皇有所不知,那云游方士在离去之前告诉儿臣,此方若没有那一味药引,便也不过是凡尘俗物。儿臣担心此方有诈,不敢将事情全部告诉父皇,求父皇恕儿臣欺君之罪!”
宣远帝越听越是糊涂:“药引?什么药引?”
“据那方士所说,此方看似普通,坊间大夫皆能开出,但却无人知晓此方仍需一味药引。”东方鸳并不直接回答,卖着关子说道,“这药引乃是此方的精髓所在,倘若少了它,两者药效便是天壤之别。”
“既然如此,那方士可有留下药引?”宣远帝迫切问道。
“此药并非药材,也并非任何一种死物,而是……”东方鸳顿了片刻,方道,“而是服药之人的至亲血肉!”
宣远帝神情一怔,便是沈云朝都愣在原地。过了片刻,宣远帝才难以置信地说道:“鸳儿,你说什么,你说这药引是人的血肉?”
“不错,那方士离去之时说得十分明确,药引必须是服药之人的至亲血肉,在煎药之前,先取药引放入罐中以清水熬煮半个时辰后再放入药材,便可使此方成为解毒良药。”东方鸳言之凿凿,但这听上去仿佛像天方夜谭一般的话,宣远帝如何肯相信。他摆了摆手道:“鸳儿非要听信这江湖术师所言,以活人血肉为药引,实在荒唐!”
“儿臣原也是不信的,但事关太子安危,儿臣甘愿割下血肉,成为太子殿下的药引!”东方鸳再次俯地拜下,高声说道。
“鸳儿,你……你说什么?”宣远帝的声音已然发颤。
“父皇,儿臣生性懒散,碌碌无为这么多年,从未给朝堂与大郑做过任何贡献,太子殿下宽德仁厚,儿臣相信太子殿下将来必会成为一名勤政爱民的仁君,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儿臣也愿一试,求父皇成全!”东方鸳三次拜下,额头叩在地板上发现清脆的响声。
宣远帝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神情里充满震惊:“鸳儿,此事不可玩笑!”
“儿臣之前没有将药引之事告诉父皇,是担心此方有诈,令父皇空欢喜一场,现在沈御医既然确定此方无碍,儿臣还有何顾及,求父皇成全!”东方鸳抬头拱手说道。
若说先前宣远帝还怀疑东方鸳居心叵测的话,此刻他心中已经只剩下动容。他走下台阶,亲自将东方鸳扶起,按着他的肩膀说道:“你能有这份心,朕十分欣慰,但你亦是朕的儿子,朕如何能忍心让你割下血肉去救太子?”
“于公来说,太子殿下乃是大郑储君,但于私来说,太子殿下同样也是儿臣的兄长啊!”东方鸳眼里浮起热泪,激动地说道,“父皇顾念父子之情,儿臣又何曾不是在顾念手足之情呢,若割去儿臣一块肉血可换来太子殿下平安,那即便将儿臣整条性命取去,又有何干系!”
☆、第一百七十四章 计中之计
沈云朝终于知道东方鸳为什么会拿来这么一张寻常方子,他的目的就是要说出后面这一番话——割肉救兄!他用这四个字,轻而易举洗清了自己在宣远帝心中的嫌疑,不但可以博下一个忠义两全的美名,还更能衬托得那被禁足在端王府中的东方城狼子野心,叫宣远帝更加厌恶这个嫡次子,而笑里藏刀的东方鸳而成了宣远帝心中最重情最义的人。
东方鸳这出如意料盘,不但打得响,还打得妙,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编出这么一套荒诞的言论来博取宣远帝的信任,他也足够狠心,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至少普通人无法做到割自己的血肉做成药引。
宣远帝在心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