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道王爷俏女官-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既然可以隐忍这么多年,便不会冒着事情败露的风险去对付我们。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等回到揽星殿下,我会让他们格外注意殿下的日常起居及饮食,那人即便权势通天,料想他也不敢在皇宫内动手。”峥嵘笃定地说道。
“峥嵘,你自己也要多加注意,往后咱们在宫里头遇见他,尽量避开便是,即使避不过,也不要与他正面交谈。”楚南认真地说道,他好歹还是质子身份,而峥嵘只是掌事女官,在皇宫这种地方,宫人的性命有时候尚不及一只蝼蚁。
“殿下如今越发懂得权衡利弊了。”这话从字面上或许有些不敬,但峥嵘却是真心实意夸赞,对一个尚只有十二岁的少年来说,能容忍到现下这步境地实属不易。
“我只愿将来不会成为你的拖累。”楚南由衷地说道。围场那一劫,已消减了他心头的傲气,更叫他明白,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唯有强者,才能守护住自己重要的东西。
峥嵘笑了一笑,宽慰他道:“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急于求成反而会事得其反,殿下量力便好。现在殿下先好生在这里休息着,我去厨房看看参汤熬好了没有。”
在峥嵘没有回来之前,楚南的精神一直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即便是昏迷之时,也被梦魇所扰,现在亲眼见到峥嵘平安无事,一颗总算放下来,那疲乏便阵阵侵袭而来,让他觉得分外困倦,微微点了点头,闭上眼睛。峥嵘为他掖好被子,又在床边等候了一会,见到楚南呼吸平稳,似乎沉睡,才离开寝殿。
院中寒风阵阵,花草枯败,落叶飘零,即使是如此萧瑟的景色,也难以掩藏行宫的华丽,每一处布置都尽显皇家风范。自宣远帝坐稳大业后,此处便装饰一新,纵然一年不过来一两趟,也同样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养护,而大费周章的狩猎活动,也不过是为了彰显郑国国力强盛罢了,宣远帝好大喜功之心由此可见。在他的一干儿子中,除了太子东方平性情较为温和外,其余几个哪一个是省油的灯,恐怕连他自己都一直在儿子的算计之中。峥嵘隐约觉得,再过不了多久时日,郑国必有一番翻天覆地的改变。
而带来这个改变的人会是谁,是太子吗,还是处心积虑的齐王,或许是……
东方玄那张狷狂的脸浮现在脑海,陡然叫峥嵘脸色一白,她奋力摇了摇头,想要将那个人从脑海时甩出去,但是那身影就像是已经深植在她记忆里,不管怎么努力,都会在不经意间浮现在她眼前。
或许最危险的人和能决定成败的人,都不是齐王东方鸳,而是这个她最不想承认、也不想见到的人,北静王东方玄。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兵力的强盛与否决定了它的命运,而兵权的归属更关乎到社稷安危,东方玄掌管郑国兵权,战功赫赫,其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已非养尊处优的普通皇子可比,也正是如此,宣远帝才对他诸多忌惮。峥嵘在皇宫里多多少少也听到过关于这件事的传闻,宣远帝将兵权交给他,利用远远大于信赖,他的存在对郑国来说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此将它引爆的话……
峥嵘被这个突然出现在脑海里的念头惊得一怔,自己这是在干什么,难道是想对东方玄那个恶魔趋炎附势,以挑拨他和郑国的关系?纵然此举对蜀国大为有利,她也万万做不到向那个男人低头!
冷风一吹,峥嵘渐渐冷静下来,目光无意中在院子里扫过,看见侯天吉在凝露堂的院门后伸出小脑袋向她张望,见被她发现,猛得就将头缩回去,过了一会儿后,才战战兢兢地再次探出头,小声问道:“女官姐姐,你没事了吧?”
峥嵘对她行了半礼,说道:“殿下身份尊贵,不该称呼臣为‘姐姐’。”
侯妍玉神情一怔,眼中露出一丝慌乱,她在梁国时是位毫无地位的公主,便是最普通的奴才都可以对她指手画脚,到了郑国后虽有这么多人侍候饮食起居,却更叫她惶恐,尤其吴公公总教导她不要跟陌生人接触说话,叫峥嵘一声‘姐姐’,除了感激她相救之情外,也是因为她在潜意识里总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此时听见峥嵘这般说话,更加不知如何是好。
“但殿下若不介意,无人的时候亦可如此称呼我。”峥嵘见她的眼神犹如一只受惊的小鹿般纯洁无辜,不由得生出几分怜爱之心。
侯妍玉受宠若惊地点点头,小心翼翼问道:“女官姐姐,楚皇弟他还好吗?”
“殿下已经醒过来了,多谢殿下的关心。”峥嵘向她走近了一些,侯妍玉见状也壮着胆子从门后走出来,依旧一身样式老气的蟹壳青提花锦袍,像是要刻意掩饰她的身份般,但峥嵘依旧从她清澈的眼睛里看见了与过去唯唯诺诺截然不同的明亮,他还是那个“侯天吉”,却又好像改变了许多。
“这便好了,他没事我就放心了。”侯妍玉拍着胸口说道,“我本来是想去看望楚皇弟的,但是……但是吴公公说皇上不喜欢质子在私底下走动,所以我……”
“多谢殿下对楚南殿下的搭救之情,峥嵘感激不尽,必会铭记在心。”峥嵘由衷地说道。
侯妍玉连忙摆手:“我什么也没有做,是子华哥……不,是梁皇兄救的他,我没有帮上忙。”
那嘎然而止的称谓让峥嵘惊讶,她只当自己没有听见,只如往常般笑着说道:“不管怎么样,到底是你们将楚南殿下送回行宫,若不然他此时也不会安然无恙。”
侯妍玉脸颊一红,低头小声说道:“楚皇弟以前帮过我的,我知道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
峥嵘愣了一愣,才想起了她指的是那日在太子宫中楚南以萧声为她解围之事,已经过去数月,她竟时时刻刻都记着,她的心思即单纯又敏感,受人滴水之恩,便会涌泉相报,可见她过去也并非一帆风顺。峥嵘看着他瘦瘦小小的模样,愈加觉得怜惜,柔声说道:“心善才会行善,殿下在今后若也能保持初心,便是最好的事。”
侯妍玉似懂非懂地望了她一眼,忽听凝露堂内传出吴公公的声音,直把她吓了一跳,忙道:“吴公公在找我了,我先过去了,女官姐姐再见。”未等峥嵘说话,她已急急转身向凝露堂跑去,翻动的衣摆下露出小巧的鞋子。
峥嵘微微叹息,纵然梁国刻意掩饰,但从蛛丝马迹中,依旧可以看出来“侯天吉”真正的身份,但愿她的泯然众矣能让她躲过在郑国的所有劫难。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各怀心思
此次冬猎之行为期三天,众人各怀心思,表面上依旧是一片赞扬奉承之声,本来宣远帝就因为太子东方平夺得头彩之事心情愉悦,后来又加了东方玄猎得黑熊,彰显出郑国威仪,更加他志得意满,除了对这二人大加赏赐外,还亲自去看望受伤的东方玄。
东方玄住在行宫西侧的陶然居,离其他皇子的居所都较远,只因他原本并不在冬猎名单上,围场便没有为他准备寝殿,陶然居还是临时收拾同来的屋子,陈设自然还是旧的,不过倒也还算干净雅致。宫人通报宣远帝驾临的时候,太医正在为东方玄换药,闻言便顾不得那只包扎了一半的伤口,忙不迭地跪下来。
身着明黄色龙袍的宣远帝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走进来,陶然居的宫人早已跪了一地,高呼万岁,唯有东方玄慢腾腾地欲从床…上下来行礼,宣远帝见状便道:“玄儿有伤在身,不必多礼,躺好便是。”
“多谢父皇隆恩。”东方玄只抱手说道。
宣远帝心情甚好,也不与计较这些小事,一名太监端着张黄花梨扶手太师椅摆在床边,宣远帝就着李自忠的手坐下,问跪在眼前的太医:“七皇子身上的伤势怎么样,要紧吗?”
“回禀陛下,王爷所受的乃是皮外伤,并未伤及要害,但仍需静养一段时日,才可完全康复。”太医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望了东方玄一眼。原来东方玄一早就料到宣远帝会来询问关于伤势的事,便威逼利诱诊治太医隐瞒他身上的箭伤,这朝中的大臣哪一个不忌惮东方玄如日中天的权势,欺君虽是杀头大罪,但眼下这太医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听到太医的回答,东方玄才将那迫人的目光从他身上收回来,恢复了一脸平静,宣远帝看上去似乎大为宽慰,说道:“如此朕也便安心了。说起来朕也有许多年未在围场看见黑熊了,这行宫里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竟出这样大的纰漏!李自忠,现下管事的人是谁?”
“回陛下,是前年从宫里调去的马成,原先是在掖庭宫当差的。”李自忠躬身说道。掖庭宫虽说是低品阶宫女和官僚女眷没入后宫时所住的场所,但那些人为了能有出头之日,总是想尽办法攀附权贵,马成便也因此收受了无数贿赂,即便比不得内务府,却也是个肥差。后来因着一件小事,马成得罪了从掖庭宫出去的贞静夫人,才被贬到这荒凉的围场来当差。当年这道旨意还是宣远帝亲自下的,但现下他显然已不记得这个人。
“既然不中用,便不必留着了。李自忠,去寻个地方将他打发出去,朕往后不想再看见他。”宣远帝皱眉说道。虽然他没有提起要让马龙偿命,但话里的意思已十分明显,是死是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永远不能出现在宣远帝面前,而要做到绝对,只有一个方法。
“奴才遵命。”李自忠应了一声,手持拂尘退后几步,从陶然居走了出去。自始至终,东方玄都无动于衷,他丝毫不关心那围场太监的生死下落,更不关心宣远帝这个举动是做给谁看。宣远帝见他的伤口还没有包扎好,便不悦地对太医说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将七皇子的伤口处理好。”
太医连忙应了一声,诚惶诚恐地站起来为东方玄继续包扎伤口。宣远帝和颜悦色地说道:“玄儿猎来的那只黑熊,朕已吩咐厨房将熊掌留下,制成羹汤后再给你送来。”他俨然一副慈父的模样,东方玄在心里已冷笑不止,嘴上却推托道:“熊掌乃是极难得的珍品,自然是要留给父皇享用,儿臣此次实属巧合,若真要说起来,也是黑熊寻得儿臣,而非儿臣寻得黑熊。”
“玄儿莫要自谦,你的武艺在一众皇子中向来就是佼佼者,这若是换了旁人,便是遇见了黑熊只怕也只能手足无措,而玄儿却可以徒手将它击败,实属难得啊。”宣远帝一边夸赞他,一边用眼神有意无意地观察东方玄的神情变化。
东方玄怎会不知他是在故意试探,不露声色地说道:“父皇言重了,儿臣不过凭着几分蛮力,侥幸得胜罢了。”
“光凭蛮力,又怎会征战沙场数年不败,玄儿战功赫赫,是郑国的荣光,亦是朕的荣光。”宣远帝佯装慈爱地拍了拍他的手,笑着说道。那只长年累月在宫中养尊处优的手,肥硕油腻,拍在东方玄的手背上,便叫他从心底觉得厌恶,说到底,这哪一个字不是在试探他是否仍然忠心。
“能为父皇效力,是儿臣的荣幸,儿臣定当竭尽所能,让父皇没有后顾之忧。”
宣远帝颇为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问道:“玄儿此次先行大军回到左京,莫非另有要事?”
“父皇当真未卜先知呀。”东方玄假意恭维,而宣远帝闻言已脸色一沉。虽然随国之战已经取胜,但东方玄身为一军统帅,在班师回朝之际怎可擅离职守,加之上次暴室之事,莫不是他当真以为自己可以功高至伟,无法无天?东方玄已感觉到宣远帝的怒气,却还是不急不缓的说道:“这天下有哪一件事,比得上父皇的万寿节重要?”
宣远帝闻言不禁一怔,至少在过去,东方玄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对于这个儿子,宣远帝不能说完全没有感情,只是这份感情比起皇位来说,是那么微不足道,当年他首次派东方玄出征,从未想过他会在有朝一日成为自己的心头大患。留他在左京,他便是悬在头顶的利刃;派他出征,便是给他一次次积累权势的机会,这留或去,都各有利弊,也一直是宣远帝的心结。
“如此说来,你此次赶回左京是为了朕的万寿节?”
“儿臣长年征战在外,未能在父皇身边尽孝,此次随国的降书,便是儿臣送给父皇的贺礼。”东方玄的言辞中充满敬意,只是他的眼神,依旧冷漠的如同冰霜。不管他说得是真是假,至少宣远帝听着十分顺耳,不由得满意地点着头说道:“你能有这份孝心,朕心甚慰啊。朕也希望能留在你身边尽孝,只是这万里江山,总有要有人替朕开拓,也只有玄儿你,才能担此重任!”
再好听的话,也不过是居于利益之上的衡量罢了,东方玄笑了一笑,抱拳说道:“儿子必不负父皇所托。”
“此次随国之征可还顺利?”宣远帝问道。郑国发兵随国的根源,便在于那丰藏黄金的矿山,他所得说顺利,自然也跟矿山脱不了干系。东方玄心知肚明,据说道:“随国已派使臣携带降书随大军一同回朝,不日便可到达,降书上写有每年纳贡的数额,此次同行的尚有五名贡女,皆是姿容俱全,乃是随君赠予父皇的一份心意。”
近段时间宣远帝连得新宠,对美人的兴趣倒是消减不少,只淡淡“嗯”了一声,接着又道:“朕依稀记得数月前也是由玄儿你护送蜀国贡女入得左京,算一算朕似乎已许久未曾见过她们。”
“父皇宫中佳人无数,自然不会留意到这些泛泛之人。”东方玄说道,而那些贡女到底生得如何,他早已经不记得。
“朕听说你是与那蜀国女官一同回的行宫,你们倒是十分有缘呀。”宣远帝带着笑意说道,一双眼睛似锐利的尖刀般在东方玄脸上扫过,眨眼又恢复如常。东方玄丝毫不见情绪变化,依旧那般淡然地说道:“儿臣到行宫时,父皇已摆驾去了围场,儿臣来不及奏请通传,便自行赶去围场。路上偶遇左峥嵘,才得知她与楚南质子在林中走散,正在着急寻他。儿臣知道父皇对各国质子素来礼遇,倘若有质子在冬猎中受了损伤,我郑国难免要落下一个亏待质子的名声,儿臣便陪同左峥嵘一同寻找楚南质子,此事未能及时向父皇禀报,还请父皇恕罪。”
轻轻巧巧的三言二语,便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借口,而东方玄赶来围场真正的目的,只要他知,她知,便可。宣远帝听罢脸上不禁露出笑容,当梁子华那二人将楚南送回来时,也说了同样的话,看来他们确实是无意中走散的。到底是小孩呀,竟然被吓得晕倒,若是让这样一个人成为大蜀国君,对蜀国自然不利,而对于郑国来说,却是更加便于控制。宣远帝心中已有了盘算,眸光不禁深沉几分,那神情里的变化尽数落在东方玄眼里,不禁眉头微微一皱,待宣远帝抬头时,他亦已恢复如常。
“你这样做也是为了郑国着想,何罪之有?好了,你先在此好生休息,等明日回到宫里后,朕再与你详谈随国之事。”宣远帝站起来说道。
“儿臣恭送父皇。”东方玄拱手说道。一众宫人簇拥着宣远帝浩浩荡荡离去,东方玄微微抬眼看见那道明黄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远处,眸光一冷,嘴角浮起一抹骇人的笑意。宣远帝乃好大喜功之辈,随国降书便是最好的礼物,足以叫他宽恕东方玄一切的罪责,而东方玄快马加鞭提前赶回左京,仅仅只是为了能尽早见到那朵似月光般皎洁的木莲花,却没有想到,这朵木莲花险些被人沾上鲜血。
过去,东方玄从不觉得留在左京是件好事,他宁愿征战沙场,至少可以自由自在,他所有的战功,不是为了郑国,更不是为了郑国,仅仅只是为了,证明他在这世界上存在的理由。他曾以为,只有杀戮和胜利才是他人生的意义,直到在那一日见到那个容光绝世的人儿,她便是上天赐于他的救赎,是将他从垂死边缘带回人间的神女,从那时起,他就只为她而活。
所以他必须想办法留在左京,唯有这样,才能保护她的安全!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月下重遇
庆贺冬猎成果的宴席于戌时一刻在明月台举行,东方玄及楚南都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东方平不想叫宣远帝和紫玉皇后失望,便强撑着精神参加宴席。明月台上宫灯高悬,流光四溢,用于烹调的食材皆是昨日众位皇子猎得的猎物,煎炸炖煮样样齐全,宣远帝兴致颇高,连着喝了好几杯酒,已有些微熏。
紫玉皇后低声吩咐春然去厨房给宣远帝熬一碗解酒汤来,春然躬身应下,忙退出明月台。杜恩儿坐在紫玉皇后下首,见春然突然离去不免好奇地张望了一眼,这举动似乎引来了紫玉皇后的不悦,杜恩儿见她向自己投来目光,忙不迭地将头低下。她如今虽然得宠,但说到底还是依附着紫玉皇后,倘若自己这肚子能够争气些……
杜恩儿轻抚着自己平坦的小腹,神色里有些黯然,照理说自己现在圣恩正隆,那催孕的汤药也没少喝,怎么这肚子就是不见动静呢?采琴见到杜恩儿的动作,生怕她会引起紫玉皇后的注意,俯身借为杜恩儿斟酒的时机悄声提醒。杜恩儿这才回过神来,忙将手放下,端樽掩饰自己神情里的慌乱。
“良媛酒量甚好啊。”宣远帝见状便夸赞道。
杜恩儿本无意饮酒,闻言也只得站起来,微微曲膝,娇媚地说道:“陛下海量,臣妾也想助助兴,谨以此酒祝我大郑国盛世昌隆,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