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颜风华录-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言,孙秋娘难得地羞红了脸。
  于是,谢琰终于如愿地抢回了自家的娘子。至于染娘,到底谁也抢不过柴氏,傻耶耶只能寻着各种机会和女儿顽耍。
  时光飞逝,转眼便入了腊月。这一日,大吉,宜嫁娶,宣平坊一片热闹景象。新婿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傧相们奔向谢宅,立即便遇上了小王氏和颜氏安排的大阵仗。文的不说,有做对子、吟诗作赋,皆不许傧相相帮,只许新婿自己作。武的还要受新妇兄长的杀威斧,吓得傧相们都四散奔逃。与此相比,仆婢亲眷的棍棒倒是不值得一提了。
  过五关斩六将后,新婿终于迎得新妇归。空置许久的李家新宅邸灯火通明,处处是欢声笑语。谢琰牵着李暇玉,立在灯光下,笑看李遐龄与孙秋娘携手入青帐,谢家一群孩子与义阳小公主欢笑着踩着他们的脚印顽耍。
  “转眼间,玉郎竟然娶了新妇……想当初,他还不过是比染娘稍大一些呢。”李暇玉长叹一声,“不知怎地,突然想起当年咱们初遇的时候……”
  谢琰勾起嘴角:“那时候,我从未想过日后咱们竟会结为夫妇,成为这世间最亲近之人。”
  李暇玉抬起眼一笑,才想答话,忽然觉得腹部疼痛起来。她微微蹙起眉,果断地道:“三郎,孩儿们怕是待不住了,正急着要出来呢。也罢,玉郎和秋娘已经入了青帐,也没有旁的事了。招待客人之事且交给兄长、阿嫂与十娘姊姊,你赶紧送我归家罢。”
  谢琰大惊失色,立即扶住她,细细打量,紧张无比:“离家尚有一段距离,不如——”
  “怎能打扰玉郎与秋娘的婚礼?而且,此处什么也没有准备,家中方设有产室,稳婆与阿晩都在。”李暇玉无奈地横了他一眼,“如今不过是刚疼起来,离生产且有一段时间呢。将我扶到牛车上去,一定能赶得及。”若是让李遐龄与孙秋娘得知她要生产,两人说不得立刻便会从青帐里奔出来,寸步不离地守着。好端端的新婚之夜,便成了遗憾了。
  谢琰哪里还能让她步行,立即便将她打横抱起来,急匆匆地往最近的牛车而去。见他脸色一片煞白,李暇玉不由得笑了起来,连腹中的痛苦,仿佛也变成了甜蜜的疼痛——她与驸马,兜兜转转终是获得了一切。或许,这的确是天命;又或许,这是她徘徊黑暗中多年祈求而来的缘分。
  无论如何,前世已逝,今生的路途不过刚开始而已。能走到何处,能闯到何等地步,谁也无法断言,连他们自己亦不可能知晓。不过,前路固然漫漫,只要一直携手同行,她便夷然无惧。
作者有话要说:  至此,红颜风华录的正文就结束了。这不是一篇正统的重生复仇之类的文,我知道很多亲点开来看,或许都想看义阳公主怎么帮着萧淑妃斗倒阿武什么的。OTZ,虽然这样感觉确实有戏剧冲突,但我觉得萧淑妃这种情商,在宫廷中叱咤风云是不可能的……而且,义阳公主也该拥有自己的人生,所以选择了这种平行世界的构架。
第一次写战争为一条主线的文,虽然点击和收藏都有点令人绝望,但是有很多小天使一直跟着看,所以我一直坚持了下来。不管怎么样,写完一篇文就会有一些成长,也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会继续努力哒,以后要致力于情节线和感情线都圆满地发展~~
接下来,我会继续写番外,大概有五六个的样子?不过可能不会日更了,需要休息一下,另外要集中精力写完另一篇兽人文。一月份,打算开一篇架空唐背景的古耽,等我把这个脑洞写完了,再继续开言情古文或者未来文什么的,么么哒。



  ☆、番外二  谢氏家族(上)

  
  夜色褪尽,天将微明,宣平坊谢宅内渐次亮起了灯火。这座三路三进的宅邸瞧上去并不起眼,然而高高耸立尤显庄重的乌头门,大门前陈列的一排威严无比的戟架,却隐隐透着几分慑人的气势。如今长安城内甚至便数大唐边疆雄关重镇,又有谁不知陈郡谢氏阳夏房?又有谁不晓宣平坊中卧着两头足可震得边疆抖三抖的猛虎?
  说起陈郡谢氏阳夏房,便不得不提起其小三房。
  家主谢琰,一手创立鹰扬卫的天子亲信宠臣,不过而立年岁便受封正三品鹰扬卫大将军,获勋从二品柱国。他与其先生崔子竟几乎是当朝大唐官场上的两大奇迹:一人从文转武,短短数年便成为一州刺史,如今竟成了安北都护府的大都护,位列从二品;一人凭借军功进阶,在无门荫遮蔽的境况下,靠着薛延陀之战转为了右千牛卫中郎将,而后又亲自建立了专职的“间作部门”鹰扬卫,为远征高句丽、西突厥立下了汗马功劳。
  谢琰之妻定敏郡夫人李遐玉,则更称得上是大唐的奇女子,至今外界依然褒贬不一。在武皇后与义阳公主的支持下,她将百官从未放在眼里的宫眷女护卫“木兰卫”,生生地练成了兼具鹰扬卫与诸卫府职能的女猛士。这些猛士们有的隐姓埋名活跃在高句丽、漠北漠南、西域的各个角落里,有的径直跟着她冲上了沙场,建立了不少将军都为之羞愧的功勋。为此,天子特地下诏,在宫中正式建立“木兰卫”机构,职能仍是护卫宫眷,战时则从权调动。
  除去小三房之外,身为宗房宗子的谢璞亦是正五品的吏部郎中,兢兢业业勤于实务,颇得圣宠。小二房的谢玙亦是明经出仕,虽说入仕最晚官职最低,却也是声名颇为不错的殿中侍御史。且堂兄弟三人情谊深厚,事母至孝,家中和乐融洽,简直是诸高官世家渴求的家宅安宁的典范。
  于谢家而言,每一日的安定和谐,皆是从晨昏定省开始。待到将家中的郎君们送出门上朝之后,三房的主母便会带着子女前往中路后院问候长辈。日日如此,从不懈怠。
  今日亦并不例外,宗房宗妇小王氏带着一群仆婢进入后院时,便见正堂中已经坐了两个小娘子,正陪着阿家王氏说话。年纪稍长的恰是豆蔻年华,生得精致如画,举手投足间既娴雅动人又透着从容贵气,令人望之便禁不住心喜;年纪稍幼的约莫十岁左右,眉眼亦是极为漂亮,顾盼神飞,透着一种别样的勃勃生气。
  见世母来了,两位小娘子立即起身行礼。小王氏素来疼爱她们,与斜倚在凭几上的王氏问候之后,便亲热地将两人揽入怀里,说笑起来。不多时,又有二房的颜氏带着刚及笄的女儿前来。紧接着,身为长兄的谢沧带着一群阿弟入内,毕恭毕敬地向祖母问安。
  小王氏看了一眼那群或板着脸或顽皮的小郎君,禁不住轻叹道:“可惜我没有福分得个小娘子。”她生了大郎谢沧、二郎谢泊、三郎谢澄之后,又得了五郎谢澈,如今只得三岁。连生四子,若是换了旁人大概早便喜出望外了,她却连连惋惜竟然不是个小娘子。以她如今的年岁,往后再得个孩子应该并不容易了。于是,她只得放弃了生小娘子的愿望,将侄女们都当成嫡亲的女儿疼爱。
  颜氏抿嘴一笑:“阿嫂,咱们家的三个小娘子也与你的女儿差不离了。”她的爱女华娘是谢家阳夏房的长女,如今已经及笄,经由弟妹李遐玉与渤海高氏的萧氏之子定下了婚事。而幼子六郎谢泽不过两岁,这几日略有些受寒,便没有带过来问安。
  “在儿与阿妹心里,世母便如同娘亲一样。”已然初初长成的染娘接过话,眉眼微弯,笑意盎然。她的名字是曾外祖母所取,为谢红染,寓意八月所生;阿妹的名字则是谢梅初,寓意十二月所生,小名初娘。
  初娘听得阿姊所言,便亦是爽朗一笑:“世母一直将儿们当成嫡亲女儿似的疼爱,又何必再惋惜这些呢?况儿瞧着五郎千般万般好,日后一定比四郎有出息。”她所说的四郎,正是孪生阿弟谢涵,性情略有几分清冷。姊弟两个一个似火一个如冰,天生便不怎么对付。
  谢涵亦是自幼习武,耳聪目明,听得二姊这般说之后,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依旧维持沉默。长兄谢沧见他冷冷淡淡地立在旁边,只是望着兄弟们谈笑,显得格外特立独行,心中禁不住长叹——所有的阿弟生来都是克他的,一个比一个还不省事。
  王氏斜倚在榻上,淡淡地望着底下的儿媳与孙子孙女们,忽然问:“染娘、初娘,你们阿娘呢?”她与幼子媳妇李遐玉并不亲近,但一直在晚辈们跟前维持着面上情谊。许多年来,这是头一回李遐玉身在家中却不过来与她问安。
  闻言,染娘朝着她笑起来:“阿娘方才似是胎动,说是要生产了,阿爷便让我们独自过来了。”
  她说话间很是随意,小王氏与颜氏刚开始并未在意,待反应过来的时候,双双都怔呆了。连王氏亦是晃了晃神,坐了起来:“已经发动了?这日子可早了些。”
  “阿娘说无碍。”初娘接道,“阿爷急得在院子里团团转,怕我们扰阿娘,便将我们都赶了出来。”她亦是笑嘻嘻的,半点都不见任何紧张之状。
  三房的孩子们素来对自家阿娘抱有盲目的信任,阿娘说什么便是什么,丝毫也不怀疑。这样重大的事,竟然半点不放在心上,不得不说实在是心太宽了。
  小王氏哭笑不得,便禀告了王氏,立即带着仆婢赶去西路探看情况。颜氏亦是坐不住了,吩咐华娘好生陪着祖母,也跟着走了。染娘与初娘依旧巍然不动,见王氏看过来,便笑道:“阿娘让我们陪祖母说话呢,不急。”
  许久之前,王氏便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这两个孙女,也不知她们的脾性究竟是像谁。尽管年纪尚幼,行事却自有章法,均是稳妥得很。于是,她便索性不再多想,点了点头后,便命仆婢端上朝食,让孙儿孙女们都在此处进膳。
  然而,回首再看去。不知不觉间,除了大郎谢沧与二郎谢泊之外,孙儿们却都无声无息地走了个精光。谢沧迎着祖母的目光,不住地赔礼道歉:“五郎好奇,便央着三郎和四郎带他去瞧瞧。唯恐惊动祖母之后不让去,转身就跑了。”作为长兄,他本该及时阻拦这般不敬的行为,但瞧见四郎面上冷淡眼神却有些变了,心中不由得一软,就放他回去了。
  王氏扫了他们一眼,略作思索,涩声道:“他们心中挂念也是应该的。用过朝食后,你们也陪着我一起去瞧瞧。”
  西路正院当中,谢琰谢将军已经将庭院中铺地的青石都磨得薄了几层。产室大门紧闭,灯光下人影幢幢,却是始终悄然无声。既没有寻常人家的哭喊安慰闹腾,亦没有紧张不安,偶尔进出的仆婢们都很是淡定,端着热水或干净的巾帕来来去去。
  谢将军心里转过了无数念头,急得几乎要浑身冒出火焰来。他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好不容易才按捺下冲进去的渴望,盯着产室的门,双目中都冒出了幽幽的光。
  虽说里头没有任何声响,但他早已将妇人生产之事问得清楚明白,观主也答得十分详细——十年之前的那些答案,如今想起来依旧令人战战兢兢,情不自禁地便生出了诸多想象。
  女子生产,便犹如重创一回,体弱的似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体强的亦是危机重重。十年之前,他亲身经历娘子生下龙凤双胎的时候,便恨不得立即奔进去握住娘子的手,连连赌咒发誓:咱们不生了!以后再也不生了!
  只是,谨慎了这么些年,避子的药汤几乎是一次不落地喝着,数月之前却因远去西域之故,并未继续饮药。一番征战,二人再度在战场上重聚,一时间便有些情不自禁了。当时心中想着,该不会这么巧罢——然而,确实就是这般巧,自西域归来,娘子便又诊出了身孕。她倒是并不在意,他却险些愁白了头发。
  只此一次,绝不能让娘子再痛苦一回了。谢将军心中暗下决心,甚至思索着是否有什么一劳永逸之法。就在此时,小王氏与颜氏联袂而来,顾不得宽慰他几句,便去旁边厢房里换了身干净衣衫,进了产室。
  谢琰眼睁睁地瞧着她们进去,而后再无声息,心中越发焦躁难安。好歹派个人出来说一说,眼下究竟状况如何了?她们是不是将在外头守着的他忘在了脑后?!平日里温和体贴的阿嫂,机灵聪慧的婢女,如今却似都浑然迟钝了一般,竟没有人出来说一声。
  四郎谢涵、三郎谢澄与五郎谢澈也都过来了。见他掩不住的焦躁,三人微惊,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地立在旁边。谢涵倒是并不畏惧自家阿爷,谢澄与谢澈却总觉得自家叔父身上带着莫名的煞气,每回瞧过来的时候都有种森然的冷意。
  “阿爷,天色渐明,是否该派人告知曾外祖母与舅父舅母?”谢涵问道。
  谢琰想起一把年纪还黏着阿姊不放的李遐龄与孙秋娘,毫不犹豫地驳回了:“你舅母身子也重,不适合过来。你舅父应该去上朝了罢。”李遐龄由进士入仕,升迁亦是极快,如今已是从六品的鸿胪寺丞。他于四夷之事颇为通晓,口舌尤其出众,很是擅长谈判斡旋,又精通骑射武事,与尤喜出使四方的同僚兼友人崔简素来配合娴熟,均被时任侍中的崔敦视为继承者。
  孙秋娘已经为李家生了一子一女,眼下怀着第三个孩子,过两个月也要生产了。若是教她听闻了消息赶过来,说不得一激动还会出什么差错。柴氏更是年事已高,也不必惊动她,只需事后告知好消息便是了。
  “那便问一问慕容家的姨母能不能过来一趟?”
  “……”想到李丹薇,谢琰神色微动,轻轻颔首,“可。”
  若是没有一位“娘家人”在场,事后李丹薇绝不会轻易放过他。说不得还会借机与他争夺娘子,数落他的不是。就算是未雨绸缪也罢,总得请一个人过来坐镇方可。
作者有话要说:  本番外是正文的十年后……
鹰扬卫其实是十六卫某卫某个时期改的名字,我对它印象很深刻,所以拿来用了
这里就是三郎的专属情报间谍机关啦~~三郎现在是大将军,正三品,服紫高官。
崔子竟现在是安北都护府大都护,他一直想当大都护,如愿啦~~估计从大都护转迁,就要成宰相了,但四十来岁的宰相还是太年轻……
崔简&李遐龄:鸿胪寺丞,谈判斡旋出使等等,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外交官,基本上是坑别人别人还给数钱的外交官
谢家的孩子们:
大房:大郎(谢沧尚义阳公主),二郎谢泊,三郎谢澄,五郎谢澈
二房:华娘(和高家结亲,以后是萧氏的儿媳妇),六郎谢泽
三房:染娘(不出意外,应该是慕容家媳妇),初娘,四郎谢涵,七郎谢潇(马上要出生了)
我在想,肯定家里有个孩子要给崔家哒,初步想的是,刚出生的小七郎被定出去哒(大概是和崔简的女儿)。还有个孩子一定会给王家哒,想想谢家孩子那么多,应该够分——主要是男孩子多……

  ☆、番外二  谢氏家族(中)

  
  谢家的管事娘子得了吩咐,急匆匆地便出了门,只前后脚的功夫便去了隔壁的安邑坊慕容府。慕容一家如今亦是长安新贵,家主慕容若因西域征战所获的累累军功而一举受封从二品的开国县公,又授官正三品金吾卫左大将军。原本李丹薇打算在宣平坊购置宅邸,却遍寻不着合适的,于是只得退一步将家宅安置在了安邑坊。
  这两位闺中密友简直比嫡亲姊妹还更亲近些,只恨不得日日都能相见才好。于是,李丹薇便带着长女进入了木兰卫,全了她每日见面的念想。休沐时,二人还时常舍下夫婿,相约共同游玩,总算皆是心满意足了,却不知自家郎君相对而坐的时候都是满腹酸涩之意。
  听闻了好消息之后,李丹薇便立即带着儿女们赶往谢家。踏入正院内堂时,便见谢琰、谢涵父子两个正在庭院中团团转,险些磨穿了铺地的青石。她不由得一笑:“听起来像是才发动不久?你们急什么呢?”
  “十娘来得正好。”谢琰方才又目送王氏进入产室,心里越发焦急,“替我问问元娘究竟如何了。”两个女儿倒是都劝了他几句,让他不必忧心忡忡,但她们都不过是养在深闺的小娘子,能知晓什么事呢?日后长大了,自己经历过了,大概方知母亲生产的不易——想到此,他忽然觉得在一旁长身玉立的慕容修越发显得不顺眼了。
  不待未来的岳父大人横眉竖目,俊美非凡的慕容修便很知机地上前来行礼,举止皆是恭恭敬敬。慕容家的长女慕容芷、幼女慕容萱亦笑盈盈地行礼,声音清脆地问:“染娘和初娘在何处?儿们去陪一陪她们,免得她们担心。”
  说话间,内堂便推开了一道缝隙,染娘带着初娘前来迎客。慕容修不着痕迹地打量着为首这位娴雅从容的小娘子,心中霎时间便繁花似锦,暗道该早些催阿爷阿娘赶紧过来提亲了。否则,待染娘及笄之后,还不知多少人家急着赶着扑上来呢。
  正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这位白皙俊俏的少年郎浑然忘了——便是看着再如何娴雅从容,在战场上遇神杀神的小娘子,亦是没有多少人家敢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