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盛唐宠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雨后初晴,转天便是天空湛蓝,云淡风轻,唯有烈日高悬,似要将最后的余热也都烤在刚刚被雨水清洗过的叶片之上。
  重新翻建的房子里,萧燕绥要求的地暖也已经试过了,效果非同一般,不过才几天的功夫,便把新房子里的潮气一扫而空。
  当然,在这样日头高悬的秋天,直接把屋子里的火给烧起来了,即使解决了江南水乡最为突出的潮湿问题,这个房子肯定也是同样不能住人就是了。
  萧燕绥这天过来查看情况的时候,祖父萧嵩也从他的主院溜达了过来。那只来自西北边关的小猎犬,也不知道摸到了什么地方,竟然正好就跟着萧嵩一起过来了。
  “阿翁!”听到萧嵩的声音,萧燕绥直接转身迎了过去,同时,小猎犬跟在萧嵩身边的身影也映入了她的眼中。
  小猎犬现在身形几乎已经完全长大了,四肢矫健,英姿飒爽,尤其是当它跑动起来的时候,活泼灵悦的如同一阵风一样。
  在萧家老宅里彻底混熟了之后,这只已经长大的小猎犬也不再每天都乖乖的趴在书房柔软的垫子上陪着萧燕绥,而是在家里四处溜达,甚至还带着另外三只本来挺宅的原住民都跟着它跑来跑去。
  只是今日,小猎犬身上的毛似乎还有些潮湿——看那皮毛现在的含水量,萧燕绥也不由得略微挑眉,若是她没猜错的话,这只已经长大了的小猎犬这是刚刚跳到水池里去洗了个澡,然后出来甩了甩毛就过来了吧……?
  萧嵩笑着解释道:“昨日下了一场秋雨,天气闷热,听阿秀说你在书房里看书,阿翁便没有打扰你。这个小家伙跟着阿翁一起去钓鱼的时候,有些鱼就浮在水面上层,被它瞅见了,直接就跳到了河里,不一会儿便叼了一条鱼上来给我,可是聪明。”
  萧燕绥:“……”
  她不免有些心情格外复杂的看着小猎犬,昨天看见水面上层拥挤在一起的鱼,它这就直接是自学成才的去捕猎了啊,这种应该就是猎犬的捕猎本能了,只不过萧嵩年纪也大了,再去骑马打猎的事情肯定不会做,也就静下心来钓钓鱼比较合适……
  小猎犬摇了摇尾巴,一脸乖巧的蹲坐在旁边。
  萧燕绥见状,都不由得想到,西北一带的水流河湖应该都不是特别多,这只小猎犬居然还自己掌握了抓鱼的本领,厉害了啊……
  王忠嗣当初说的,给她挑一只上好的猎犬,并且后来送信的那位将士小五还说,当时都找不出第二只这么好的猎犬,当真是字字珠玑,一个字都没哄她,可是真的很实诚了。
  顿了顿,萧燕绥忍不住关切的问道:“昨天跳水里去了,今天怎么又把身上的毛都弄湿了?”
  短暂的缄默之后,萧嵩笑呵呵的回答道:“……我刚刚过来,路过荷花池的时候,一眼不着,水面上有锦鲤游动,小猎犬就又跳进去了,不过很快就被我叫回来了,没让它去抓锦鲤。”
  萧燕绥本来想说一句,没事,如果它自己喜欢吃的话,就让它抓吧!可是转念一想,虽然萧嵩平素没有欣赏荷叶锦鲤的习惯,但是,毕竟是家里养的用来观赏的玩意,而且肉质也不好吃,还是别让小猎犬天天在自家院子里跳水折腾了吧……
  放下小猎犬的问题不管,萧嵩的目光转而落在窗户的玻璃上,因为年迈和回乡养老总是带着几分笑意、因而看上去越发慈爱的眼神里,瞬间闪过了一丝的惊诧之意。
  对于玻璃制品,萧嵩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他却完全不曾料到,自己这段时间任由自家孙女在这个重新修建的院子里折腾的时候,她竟然会鼓捣出这种东西来。
  “和那种玻璃器不一样,”不需要萧嵩疑问,萧燕绥也知道祖父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唐朝这会儿的玻璃还多为高铅玻璃或者是碱玻璃,作为玻璃器材,光泽度和通透度有些相似罢了,和萧燕绥目前已经鼓捣出来的硅酸盐玻璃,在化学成分上其实有着很大的差别。
  “是用石英砂烧制而成的,”萧燕绥并没有详细解释玻璃的制法,毕竟,萧嵩本身对于物理化学这种东西其实不太了解,只是简单的说了自己烧制玻璃的时候,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问题。
  “都是些常见的东西……”萧嵩感叹了一句,不由得走上前去,近距离观看这近乎完全透明的玻璃窗户来。
  一时半会儿之间,萧嵩也根本不曾想到,玻璃除了作为器皿之外,还能用作什么地方,不过,仅仅只是这光线明亮的窗户,已经足以让他眼前一亮了。
  “造价其实很便宜。”萧燕绥一脸淡定的补充道。
  小猎犬没见过玻璃,也忍不住在旁边响亮的“汪”了一声,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萧燕绥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它的头,掌心直接就被湿润的皮毛给沾上了水迹。
  不过,等到萧嵩打算走到屋里,换个方向继续好奇的观摩玻璃窗的时候,却被房中扑面而来的热气烘得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这——”
  “去潮……”萧燕绥伸手扶住了祖父萧嵩,无辜的眨了眨眼睛。
  十月份就直接烧起来的“地暖”,屋子里的温度简直是显而易见,若非要观察效果,其实萧燕绥自己都不想进去……
  倒是萧嵩,在最初的惊诧之后,仔细打量了一番,并没有发现火炉的存在后,更是心生感慨,“若是到了冬日天冷之时,这房子才算是有了得用之处。”
  “嗯,”萧燕绥跟着点头,“不过我目前就是想先去去潮气而已,过两天就温度下来了……”


第112章 
  新房子如今被地暖烤得炎热又干燥; 着实不太适合久留。
  萧燕绥带着祖父萧嵩看过最重要的窗户玻璃设计后,也没再专门提两米大床的事情; 便直接陪着萧嵩回了他的院子。
  小猎犬走到房间里; 感觉到脚掌下地面的温度,还忍不住跳起来了两下,忍不住好奇探头往里面看了看; 然后才扭头一溜烟的追着已经出了院子的萧嵩和萧燕绥去了。
  送祖父一起回去的路上,萧燕绥还简单说了下自己接下来的打算。
  反正老宅里这个翻建的院子基本上就是任凭萧燕绥折腾了,而且,老宅的面积大得很,就这一个院子里面; 也没必要全都弄成差不多的院子,所以; 萧燕绥打算直接在这个院子里再搞个玻璃暖房出来; 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那种,毕竟,家里名贵的花草一直都有,萧燕绥对这方面的收藏品鉴兴趣不大; 可是,萧嵩却是个中好手。
  而且; 因为新翻建的这个房子里本身是连着地暖的; 目前看来,效果也还不错,那些工匠已经有了经验; 直接就在旁边再搭建一个暖房,相对来说,工作量不是很大,只不过,为了视觉效果和尽量充足的阳光,暖房的搭建中,要把建筑材料大面积的替换成透明的玻璃,如此一来,再考虑到暖房结构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支撑性,以及栽种那些花花草草时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进而对地面附近的建筑结构造成的一些影响,暖房所采用的玻璃建材的质量,还需要特别的考量。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萧燕绥想要建个暖房,纯粹是一方面自己手痒想折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让祖父萧嵩更好的赏花赏草,顺带的,若是她想培育点什么作物的话,暖房里也比较好种不是……
  而且,这个暖房的设计要求和后世的基本要求还是不一样的,暖房的面积没那么大,栽种面积也肯定会酌量减少,再加上总有婢女仆从的日常照顾,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结构强度、结构的刚度以及耐久性等问题,反而变得不是那么困难了。
  毕竟,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凭借着有钱任性,在小范围内,是可以有效的解决很多问题的。
  萧燕绥和祖父萧嵩说着自己接下来关于暖房这类玻璃温室的打算的时候,脑海中突然灵机一动,又想到了另一个在冬季尤为行之有效的东西……蔬菜大棚。
  南兰陵郡的山海镇上,大片的土地都是属于的萧家村的,而在萧家村里,基本上也都是独属于兰陵萧氏的土地。
  此前,开元年间,唐朝国力可谓是达到了当时的世界顶端,一场盛世所奠定的根基,也促使唐朝的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唐朝建国初期所确立的均田制,在经过百年的时光后,本就会渐渐遭到破坏,然而,封建经济的发展越是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状态越是活跃,原本闭塞的自然状态的土地私有小农经济就遭到破坏的速度就越是迅疾,土地所具有的私有化和商品化属性越发突出,就必然导致了土地兼并的行驶也随之变得日趋严重起来。
  最初,封建王朝将土地按照人口数量分给农民耕种并归其所有,然而,小农分到手中的土地是允许买卖的,随着世事变迁,这些土地再次渐渐落入各级贵族、官僚和地主阶层的手中。
  像是萧嵩这样自己出生顶级门阀世家,然后还顶着徐国公名号的人物,本身名下就有大量继承自家中长辈、以及自己又被圣人封赏的永业田,这种即便所有者死后也不会被收归国有的土地,历经兰陵萧氏累世积累,如今的规模之庞大自是非同一般。
  然而,这种小的事情,甚至根本不用萧嵩自己亲自过问,府里的管家在打理主人家的田地的时候,可能为了土地连成一片方便,只是向主家提了一句,然后就顺手又买了一大片田地归拢进去……
  到了如今的唐朝天宝年间,大地主阶级手中的土地私有制迅速膨胀,几乎已经完全打破了均田制的原有格局。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只是发生在兰陵萧氏一家。
  便是略过这些势力庞大的门阀世家不提,还有边关重镇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其实也是同样的情形,甚至于,在自己的藩镇范围内,节度使本就可以全权调度,其权利之大,宛若国中之国。
  在节度使镇守的藩镇之中,因为和吐蕃、突厥等敌对势力比邻,为了自保而养兵,又为了维持各种用度要自己谋划,以至于,土地兼并的情况之严重,反而更胜各个地方的门阀世家……
  这个时候,对当时政治历史社会的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高中政治会考的理论水平的萧燕绥,只是知道家中资财丰厚,祖父萧嵩致仕回家后,在老家每日沉迷下棋钓鱼、养花种菜,生活十分富足,她跟着回来了,老家这里的外面,更是有很多田地可随意供给她折腾。
  至于当土地兼并的情况发展到大部分都落入当时的大地主阶级手中后可能引发的问题,萧燕绥或许上辈子曾经在历史书上看到过严重的后果,可是,不把这种过于书面化的文字摆在她的面前,以她如今的政治历史敏锐度,却很难自己去意识到这些。
  唐朝的盛世繁华之下,寻常百姓如今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已经岌岌可危,甚至到了一种危如累卵的地步,流民和逃户的数量逐渐扩大,花团锦簇下的重重历史危机,如今,其实已经只是在等待一个引爆的火星罢了……
  历史中的安史之乱,其实也不过是到了唐朝中期时,经年累积的社会矛盾大爆发的载体,便是没有安禄山和史思明,或早或晚,无非就是这几十年间,总还是会有另一个人顺势引爆这一场战乱……
  思路已经从家中给祖父萧嵩搭一个种花种草的暖房发展到蔬菜大棚的萧燕绥,已经开始微微皱着眉头琢磨,没有塑料薄膜的情况下如何密闭保暖的问题了。
  毕竟,蔬菜大棚的塑料薄膜大多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材料,这种化学材料来自于石油化工的发展,就在唐朝现有的工业水平下,弄点水泥烧个玻璃都好说,再折腾点军械火药也完全没问题,就连开采个金属矿弄点高炉然后提升一下目前的冶金水平其实萧燕绥也很有思路,可是,让她去开采石油然后进行石油化工,这就已经完全超出她的能力范围外了。
  就算她很清楚里面的原理也不行,纯粹是工业水平受限,社会整体水平不发展到适当的历史阶段,有些技术类工业,就是完全不能碰。
  不过,没有了塑料薄膜,蔬菜大棚就得找个合适的替代品。
  萧燕绥一时拧了拧眉,她脑海中第一反应能想到的材料,还是现代工业下的材料,类似于无纺布这些。
  至于草被什么的,倒是唐朝这会儿直接就能找到,那些农户想来也有很多人都擅长编制草帘,唯一的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塑料薄膜的话,蔬菜大棚的保暖性和密闭性都会降低很多,还是得想尽量再想个其它靠谱一点的办法才行。
  其实反季节蔬菜这种玩意,皇宫里从不罕见,说起来,杨贵妃的荔枝现在都能八百里加急运了……
  同样的,到了冬季,贵族世家餐桌上也时常得见一些新鲜蔬菜,不过,新鲜蔬菜的数量本身肯定也是十分稀少的,毕竟,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屋子里烧炉子维持温度,然后人工种菜这种操作,其实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问题在于当时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都太过高昂,以至于,在当时就是皇帝都不能肆无忌惮的长期这么干……
  萧燕绥也没想着直接就能把蔬菜大棚的成本降低到足以在民间推广的地步,不过,对于这种唾手可得的实验情况,她确实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和萧嵩念叨了两句后,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又一个的方案,恨不得现在就出门去实地考察一下,然后开始动工。
  这会儿还是十月,时间充分,等到入冬,她的蔬菜大棚框架肯定能搭好。
  “阿翁,新房子里面的地暖还得再烧两天,毕竟是刚刚盖好的房子,多来点烟火气没坏处。”等到萧嵩笑呵呵的在院中凉亭坐下后,萧燕绥也跟着坐在旁边,双手托腮,手肘戳在石桌上,心情愉快的解释道,“你别看那房子现在热得不能住人,到了冬天,穿着鞋踩在地面上都是热乎的,住起来就知道多舒服了。”
  她倒是没解释,高温有利于挥发,最近烧着地暖每天开窗通风,房子里潮气没了,墙体房顶里的湿气也能尽快热透,回头过几天,地暖一停,房子里的温度也会慢慢降到适宜程度之后,新房子住起来就会变得像老房子那样,格外的让人适应。
  正说着话,摇着尾巴的小猎犬亲昵的往萧燕绥身上一扑,萧燕绥被它扑的胳膊一偏,转身低下头来,就看到,自己的衣服布料上也被蹭得湿润起来。
  “哎呀!”萧燕绥下意识的低呼道,使劲揉了一把小猎犬的狗头,转头看向萧嵩,由衷道:“阿翁,平时在家里可别让它随便下水了。”
  轻轻的拍打了两下小猎犬,教训过它不许浑身是水的扑人之后,萧燕绥干脆的起身,道:“阿翁,我回去换身衣服,然后出门转转。”
  萧嵩自然没有任何异议,连连笑着答应道:“好。”只是细心的叮嘱道:“身边多带些人。”
  萧燕绥依言点了点头。


第113章 
  回自己的院子里换了身轻便的衣服后; 萧燕绥直接带人出了门。
  秋日的太阳依旧灼烈,阿秀的手中撑着伞; 理所当然的遮在了萧燕绥的头顶。
  “六娘; 我们这是要去哪里?”阿秀亦步亦趋的跟在萧燕绥的身边,小声问了一句道。
  “去地里转转,这会儿应该是秋收的时节吧!”萧燕绥随口回答道; 她对农民种地的时节其实不够了解,只是对于一年到头的二十七节气分别应该干什么有个大概的轮廓。
  阿秀点了点头。
  言语间,萧燕绥想到了田地里的事情,又开口道:“对了,派个人去把上次那位有经验的老农请过来; 我还有些事情想要问她。”
  身边跟随的仆从里,自然分出去一个对这里比较熟悉的人; 直接先朝着萧燕绥要找的人去了。
  因为萧燕绥的手里还带了实验记录本之类的东西; 再加上不出意外的话,她还打算去庄子里实地研究一下蔬菜大棚的可行性,要拿的其它东西也挺多,所以; 萧燕绥这次出门并没有骑马,而是乘坐了马车。
  萧燕绥这边从萧家老宅出发; 山海镇外的不远处便有一大片农田。
  等到萧燕绥一行找到上次那个当地颇有经验的老农家的地头时; 之前过去找人的那个仆从,也已经和老农一起站在那里等候了。
  那个老农跟着行了一礼,直接就被萧燕绥拦下来了。
  她干脆利落的从马车上直接跳下来; 惹得阿秀几乎是下意识的开口道:“六娘小心!”
  萧燕绥轻便的衣衫翩飞间,脑后只是扎成一个简单马尾的长发也随之抛出一条活泼的弧度,而后才柔顺的沿着背脊纤细如蝶翼的线条垂下。
  “没事,”萧燕绥随意的摆了摆手笑道。
  就这么站在田间地头上,萧燕绥抬起头,望着满地金黄的丰收场景挑了挑眉,心情轻松愉快的和那个劳动笑道:“今年的收成似乎不错?”
  农人家的命根子便是田地了,地里的庄稼长得好,也一直挨到了秋收的时候,便是前日才刚刚下了场水,逼得很多人得立刻抓紧时间将庄稼收获,然后再摊开晒好,依然不曾打消这些百姓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