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宠辱忧欢-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对于贺琮这样的人来说,他有任性的资本,说一句“后悔”,很多事就可以推倒重来,便是旁人不配合,他多少也有半成的希望。
尤其是她,她根本不会说“不”。
第358章 大结局
顾卫卿睁着清澈的眼睛,十分淡漠的望着贺琮。贺琮冲动抬手,捂住她的眼睛,道:“我后悔前些日子说的话,卿卿,如果你没有再嫁或是招赘的打算,可否……”
执念真是个可怕又匪夷所思的东西,顾卫卿始终认为贺琮对她就是执念。也许这种病确实没治,除非让他得偿所愿。
她有些不耐烦的想,就他这种粘粘乎乎、缠缠磨磨的态度,便是他口头上说放她走,表面上也尽可能与她划清界限,可她这一辈子也只能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的活着,再不敢起什么真正再嫁和招赘的念头。
顾卫卿虽然心硬,可那是对自己,对别人,她一向心软,贺琮三番五次低声下气,自降身段,连恳求都用上了,每一回她都替他难过。
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单纯从一个男人和一个人的角度来考虑,她也是不愿意看他如此卑躬屈膝的。哪怕他不择手段、强取豪夺呢,肆意纵情,方不枉他的“逍遥王”之美名。
顾卫卿伸手,贺琮只当要掰他的手,越发用力。顾卫卿无奈,往上抬了抬,摸索着堵住了他的嘴,道:“王爷……”
真的是何必呢?她不信他找不着比她更好的女子。
可贺琮就是不肯去找罢了。
他急切的道:“别说,什么都别说,我只当你是同意了的。”
如果不同意,她也不会是这个语调,无奈又软弱,想来是迫不得已的屈服。可只要她应承,她现在的心境怎么样就不重要,他会再以后的相处中极力弥补,务必不叫她再受委屈。
顾卫卿沉默了几息,终是点头道:“草民心中所想,只怕王爷都明白,那草民就不再多说。”
她所能料想到的,他未必没想过,可他不肯相信,那就如他所愿,拭目以待,等到两人相看两厌之时,他方知她是再正确没有的。想必那个时候,他再说放她走,便是再心甘情愿也没有的了。
顾卫卿不明不白的在贺琮身边待了十年。她始终不争不求,贺琮也就不提,不管外人如何议论,她二人始终置身事外。
事实终究证明顾卫卿是错的。
就算贺琮对她是执念,可他执拗的认定了她这么多年,当真如他所说,任凭她在外走动、经营生意,与人谈笑、饮酒,甚至去青楼楚馆寻欢。
最严苛的条件也不过是不许她去千里以外的遥远之地罢了。
顾卫卿本来是不想再生育子嗣的,有了小长言和小长愉她已经十分满足。贺琮也表示同意,但他时常若有似无的感叹:“若是姓贺,叫什么什么名字或许更中听。”
他能一直让长言和长愉姓顾,这是他的知趣处,投桃报李,顾卫卿也就顺水推舟,相继生下次子贺晟和三子贺盟。
再五年,景帝病重,急诏贺琮回京。他再度提起要他担任太子,贺琮坚辞,景帝十分不甘心的道:“就为了一个女人,你连国家社稷都不要了?你把她叫来,好歹也是你的女人,总得让朕见见?丑媳妇还要见公婆呢,朕亲自和她说,看她到底要什么?”
贺琮倒是没替顾卫卿说话,很痛快的答应了带她进宫。等景帝见到顾卫卿,饶是做足了准备,仍是大吃一惊。
怎么说她也是三十出头的女人,却依然眉目如画,身着一袭男装,站在贺琮身边,丝毫不见逊色,压根没有女人的脂粉气。
他隐约有点儿明白,何以自己这个儿子会情隐其中,终其半生都难以自拔,甚至到了为了美人宁可错失天下的地步了。
景帝打算单独和顾卫卿谈谈,贺琮不许,只道:“父皇有什么话,只管和儿子说,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和卿卿没关系,她做不了我的主,父皇逼她也没用,横竖儿子这辈子没打算放开她。”
景帝气乐了:“你做你的储君,她做她的顾卫卿,你们两个不相干,又互不妨碍,怎么就不能两全?”
贺琮道:“儿子的胃口和眼光俱已养刁,任凭天下红颜都在眼前,儿子也只看得进她一人,立旁人为后,儿子不甘,这样会对不起她。立她为后,她不甘,这样会委屈了她。”
他觉得他们现在这样挺好,世俗的羁绊和牵扯,对于他和顾卫卿来说未免显得浅薄,她不信他会爱她入骨,时刻想着抽身离开,他只需让她安心,以实际行动,证明不管遇到什么,他都对她不离不弃,这就足够了。
眼瞅着父子要反目,顾卫卿唤贺琮:“王爷——父子天伦,孝义最大,草民……“做什么都不觉得委屈,况且这十多年,他肆意得够了,若需要他担起责任,他义不容辞。
何况她并不觉得两人相守有多重要,她只要知道他的心意就好。
贺琮毫不犹豫的打断她,道:“你不用再说了,还是那句话,我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么多年过去,贺琮已经习惯了他和顾卫卿的相处模式,也从不再奢求妄图能改变什么,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是以不管顾卫卿是真心还是假意,他是绝不会抛下她另娶。
他拦住顾卫卿,对景帝道:“您说要见儿子媳妇,儿子便把她带来给您过目,这便是孝顺、孝道,至于您喜不喜欢她,那是您的事。见也见过了,儿子告退。”
再三年,景帝驾崩,活着的子嗣中,除了贺琮,俱都回京吊丧。九皇子贺珉继位,分封各位王兄,只有贺琮始终不曾进京朝贺,他派人打听他的踪迹,从建宁逍遥王府传来消息,王爷和顾公子早在两年前就驾船出海,至今未归。
有的说他们已经在海外定居,有的说他们遭遇海上风浪,早就葬身鱼腹,也有的说他们早就羽化登仙,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总之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新帝想封或是想赏,连个人影都不见。
新帝对此慨然一叹,当着诸位兄弟的面,说一句“六哥倒是逍遥,好一对神仙眷侣,着实让人羡慕”,背地里却也怀疑他们夫妻早就命丧他乡。
逍遥王府里的人却一直坚信:王爷和顾公子终究会回来。
他们曾经谱写了诸多不可能,打翻了多少人的眼镜,他们的感情比金子都坚硬,定然能逢凶化吉,不过是寻常的一次出海,哪里就会出什么意外?
第359章 番外一 久违
顾卫卿不告而别,令贺琮十分绝望,连愤怒都所剩无几。他自觉已经让步够多的了,可结果呢?都说以心换心,可他换来了什么?顾卫卿就像一块顽石,不管是软硬兼施,还是动之以情,她居然如此无动于衷。
她一意孤行,非要出海,其目的也不过是逃脱他罢了,可见在她心里不曾替他考虑过一星半点,他所做所为,全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白费。她不要说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了,竟是视而不见,实在可恨。
她对他根本没有任何感情,到这时候,贺琮不承认也得承认,两人在一起也有段时间了,可她只记得他对她的坏,不念着对她的好。
贺琮十分挫败和愤怒。
有生之年,他也不会再为任何女子而煞费苦心。
从骨子里,顾卫卿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除了她自己利益至上,剩下的也就是她家人的性命罢了。除此万事不入心。
更可恨的是,她竟是连小长言都弃之不顾,何堪为母?当初不是她心心念念非要给顾家留枝香火的吗?结果呢?真生下来,也不过耳耳,说走就走,这是把小长言丢给自己的节奏?她怎么就笃定自己会善待小长言,会无怨无悔的替她照料这个孩子?
要早知道用孩子也拴不住她,当初还真不如不让她生。
罢罢罢,你既无情我便休,他贵为王爷,何患无妻?她既毫不珍惜,又不留恋,他也不必再把她放在心上。
贺琮召卫刚等人回京,没什么犹豫的便同意了景帝的赐婚。
腊月,贺琮娶徐氏女为妃,并在岳父和舅兄的支持下,留在了京城。一年后,徐氏女生下贺琮嫡长女,因产后失血过多,不幸亡故,贺琮十分伤心,请封嫡长女为长乐郡主。
其时他已经在朝中立足,短短一年时间,做了三五件大事,又平定北戎有功,很得景帝器重。
贺璋怀疑周家有背主另投之心,这得益于周萱上蹿下跳,大肆替贺琮拉拢、兜搭京城权贵世家,终于忍无可忍,对周家大开杀戒,屠尽周家满门。
给周萱一个教训是其一,其二则是意在警告贺琮,周家并非他牢不可破的靠山。
这一招敲山震虎确实让许多人老实了不少,可富贵险中求,那些老牌贵族、开朝功臣不敢妄动,却不代表没有新锐想要剑走偏峰,是以支持贺琮的仍然不少,只不过从明里转为了暗里。
贺琮不为所动,竟又娶柳家嫡出五娘为妃。
柳家五娘与太子妃是堂兄妹,因贺琮有隐隐与贺璋争峰之势,太子妃不惜与柳家反目。
周萱欲为父兄报仇,买通太子府侍妾姜氏,致使贺璋暴毙,太子妃遭受打击,一厥不振,哀伤过度,于次月不慎落水而亡,有传她与太子夫妻情深,夫死不肯独活,这才殉情,也有人说她死得蹊跷,有人在她平素饮食中下了药,才使得她日益精神恍惚,又被人恶意领到湖边,狠心将她推入水中,这才导致她香销玉殒。
可景帝因中年丧子病重,刑部查来查去,毫无苗头,这桩公案只好不了了之。何况贺璋年纪轻轻,死于马上风,好说不好听,夫妻二匆匆下葬,不两年,已经再无人提起先太子和太子妃。
贺琮风头无两,虽说景帝无并再立太子之意,但他龙体欠安,时常把贺琮带在身边,议论国事时没少问询他的意见,大有亲自教导之意,朝臣中越发暗流涌动,先太子一派越发消沉,立贺琮为储君的呼声甚嚣尘上。
但景帝始终岿然不动。
他在这个位置待久了,和所有的皇帝一样,都想千秋万古,长生不死,就算明知道不可能,却仍然不愿意早早的立了储君。
有个太能干的太子,对他来说是极大的威胁,越发衬得他老迈腐朽,尽管那是他嫡亲的儿子,他也不免要生出激愤之心来:你们的一切都是老子给的,可你们却要踩着老子的血肉登上峰巅?怎么可能?!
不管景帝心思如何,他身体渐危是事实,顾卫卿出海第三年春四月,景帝驾崩,临终前,到底不情不愿的在传位诏书上盖上了玉玺。
直到死,那颗玉玺也还捏在他手心。
贺琮办完了景帝的葬礼,三日后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柳氏五娘为后,徐氏追封为贤德皇后,其所出嫡长女贺萌被封为毓秀长公主,柳氏所出的嫡长子贺昆为太子,其余妃诸女各有分封。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封周萱为瑶仙公主,将建宁三百里封地尽皆赏赐于她。
四月末,天气已经渐暖,方源匆匆进了御书房,见贺琮还在和朝臣们议事,脚步顿了下,终于候在了门口。
不一时朝臣们鱼贯而出,贺琮揉着太阳穴,沉声道:“方源,你有急事?”
如今他已经是宫中大总管,等闲小事都有小太监跑腿,已经很久没有什么事能惊动他了。
方源上前,回道:“陛下,小小姐到了中州,可惜路上遇到劫匪……”
贺琮无动于衷。
他对小长言的感情是矛盾的,他当然喜爱她,可面对她,就会想到此生最大的耻辱和挫败,所以他不肯面对她,是以这两年,他派人在建宁好生看顾小长言,他却一次都没再见过她,若不是他登基称帝,实在说不过去,他也不会宣小长言进京。
方源心底叹气,知道自顾公子走后,陛下越发喜怒不形于色。当然这是好听的,难听的是陛下已经很少对什么事什么人动声动色。
他自顾自说下去:“小小姐没什么大碍,只是受了点皮外伤,有些惊吓失神。卫猱的意思,是在中州休整几天?”
贺琮唔了声,道:“知道了。”
休整就休整,什么大事,也值得他颠颠跑过来禀报一回?
方源对小长言是十分惦记的,这两年贺琮一副“国事缠身,无暇他顾”的情态,方源却始终对顾长言关爱有加,时不时就派人千里迢迢的送些礼物给顾长言。也就是有他这么照拂,否则小长言哪里还能得到府中人的尊敬?
如今陛下的儿女都有了分封赏赐,可小长言连当年的郡主都没得,还是平民一个,方源有心说句情,见贺琮这般黑脸,只好打消念头,道:“卫刚来报,码头有船队……回来了。”
第360章 番外二 儿子
方源这话才落地,贺琮猛的抬头怒喝道:“你说什么?”
这几年就没人敢提顾卫卿,再严重些,发展到没人敢提建宁,更甚者,凡是能让陛下联想到顾公子的,谁也不敢吭,就怕一把邪火烧到自己身上,遭了无妄之灾。
方源虽是近臣,跟着贺琮这么多年,历经风雨,可在这事儿上他也不敢触贺琮的逆鳞。陛下不比从前,虽说养气功夫越来越好,但真发起脾气来,可真是雷霆之怒,只有比从前更狠的,他可禁不起。
“……”方源只能再度重复了一遍:“出海的船队回来了。”
船队回来,意味着什么,贺琮和方源心里都明白,可贺琮哪里肯直接问出来?他心里跟一团火似的在烧,啪一下把砚台砸下去,怒道:“朕看你是老了不中用了,这两件事有什么关联?”
“呃……奴才知罪。”方源二话不说就跪了下去。
贺琮打从决定娶妃,在京中落脚,没多长时间就打发卫刚回了建宁,他交待卫刚的任务只有一件,那就是守好逍遥王府。
说好听了,那是他最后的归属地,万一京中失手,他还可以退守建宁,可方源却不这么认为。谁不知道卫刚是个死心眼,交待他的事,发生再多情况,他也能一板一眼的做好,哪怕丢了自己的小命也在所不惜。
方源绝对有理由认为,陛下留卫刚在建宁,为的就是时刻盯紧码头,看顾公子何时回来,不然怎么那边才看见船队的踪影,离码还有有几天的距离呢,卫刚的密信就已经到了呢?
贺琮眼睛通红,把殿中所有东西砸了他也难消心头之恨。顾卫卿,她怎么还敢回来?三前年逃之夭夭,三年后放心大胆,她就有把握自己能对她既往不咎?
可他又害怕,害怕她真的胆小如鼠,出去了,不管生死荣辱,但凡有了落脚地,她就再不肯回来。
短短一瞬,贺琮自己已经在天堂地狱走了好几个来回,一颗心跟油煎火烤一样的煎熬。他好不容易平复了情绪,问:“回来了?好啊,朕正发愁今年春旱少雨,怕是有大灾,船队一回来,朕就没后顾之忧,面对户部那些老不死的,也有底气了。”
方源便陪笑道:“所以说这是陛下之福。”福?哪来的福?她就是气他不死吧。不让她走,她非得走,不想让她回来,她又连个招呼不打就回来了,当他是什么?
说了半天有的没的,贺琮才艰难的问:“卫刚还说了些别的没有?”
“……”到底有还是没有?方源实在不敢保证。他倒是希望岁月浸染,陛下如今娇妻美妾,儿女双全,早把顾公子丢到脑后,毕竟这样对他们两个最好不是?可万一呢?且瞧着陛下这情态,怎么也不像是对顾公子毫不在意的模样。不都说爱之深恨之切吗?他如今听闻顾公子的踪迹仍然情绪如此波动,是不是证明着他还爱着顾公子?
贺琮没那个耐性,见方源不说话,又把朱笔砸了出去。方源忙回话道:“有,还有,他,他说,顾……”
才提了一个顾字,便偷眼看贺琮。
贺琮却脸色暗沉,仿佛一下子堕进了地狱,暗无天日,漫无尽头,而他是个睁着眼却看不到前路的可怜的睁眼瞎。
方源一阵心酸,道:“顾公子,回来了。”
贺琮没说话。她终于,还是,舍得,回来了?
然后呢?
他不知道。
方源小声道:“听说,还,还带回来,带回来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儿。”
御书房内静寂无声,可方源却听见了心碎的声音。他下意识的捂住胸口,都不敢看贺琮的脸色了,殿内实在是静得可怕,方源自我安慰,也安慰着贺琮道:“也,也许是,卫刚的信息有误,陛下若想知道详细的实情,可以……”
可以把顾公子请进京城来。一旦两个人见了面,什么话不能说明白?如果陛下真的对顾公子死心了,那问完话,打发她走就是了,从此以后,一南一北,一君一臣,再无关系。当然,如果陛下对顾公子还没死心,那就不计较前情,管顾公子这三年都经历了些什么呢,正好乘她有把柄,把顾公子收入宫中就是了。
可惜方源想得好,贺琮却不领情。
他早知道顾卫卿是个什么玩意,果然一离开他的一亩三分地,她就越发肆无忌惮,居然又弄了个野种回来?
两岁多,也不知道她是在船上有的,还是到了异国他乡。要是在船上,她得什么眼光,什么胃口,居然选和她一样的贱民?
贺琮简直要替她羞愧而死。
可要是在异国他乡……她就更不知道死活了,那里的男人和本国的男人有什么区别?还是说她单纯就是为了借种?
既然她找到了可以对她言听计从的男人,她还回来做什么?
拿儿子回来跟他炫耀?
贺沉默半晌,脸上神情变幻,一副十分不情愿的模样。他忽然问:“卫猱与长言留在中州是怎么个意思?”
“……”方源苦笑,真是什么都瞒不过陛下。他垂头小心的道:“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