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后重生纪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清光寂寞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瞧着对仗工整,言辞之间颇有几分孤高清冷,于一个小姑娘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
    见傅相夫人露出满意的神情,李月琪抬高了下巴,不屑地看了谢瑶光一眼。
    傅相夫人看罢这一首,与长公主手中的那一首做了交换。展开另一幅字,她不由愣住了。且不论诗文如何,端看这一手簪花小楷,颇有前朝魏夫人之遗风,更让徐氏惊讶的是内容。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小姑娘瞧着文静,倒不是个能受得了窝囊气的,这诗写得好,通篇无一个梅字,却能让人想到带着梅香的美人。当然,骂人也骂得好,将自己的态度明明白白地说了,段数比那不知轻重的李家姑娘高了不知几何。
    就在李月琪焦急等待她们的评价时,有内侍在殿外禀,说是祭典已经结束,皇上领着宗亲们过来了。
    大殿顿时起了喧哗声,谢瑶光藏在袖子里的手握成拳头,半是期待半是紧张的盯着门口,萧景泽……他要来了。
    长公主和傅相夫人都起了身,领着女眷们站在门口迎接皇帝。
    谢瑶光忍住想往前挤的冲动,乖乖地站在凌氏身畔。
    等到行完礼,进了大殿,众人坐下来,谢瑶光才敢抬起头,她想看又不敢看,生怕看到一张陌生而又疏离的脸。
    大殿中还摆着二人刚刚作诗的笔墨纸砚,有宗亲笑问,“瞧这情形,该不会是傅相爷的姑娘又作诗作画了吧?”
    “广元候可猜错了。”长公主笑了笑,将刚刚之事完完本本的说了一遍。
    皇上还没表示,一旁的靖国公就已经皱起了眉头,问凌氏,“怎么把小七也带来了?这里人多,乱糟糟的,回头身子又该不舒服了。”
    这话说的理所当然,全然没有将李月琪母女和其他女眷青一阵白一阵的脸色放在心上。
    坚毅的面庞,严厉的线条,浑身散发着严肃气息的靖国公看得谢瑶光鼻头一酸,这个对他人不假辞色,对她却无比温和的老人,绝不会想到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外孙女送上刑场。
    凌氏欲解释,不料谢瑶光却已经笑着开了口,“外祖父可别怪娘,我求了好半天她才肯带我来呢,您要是骂了她,回去之后,我最少有半年都不得出门了。”
    小姑娘说话俏皮,眉眼中笑得甜美可爱,引得众人都忍不住发笑。
    连傅相夫人也跟着劝道:“靖国公何必如此严苛,谢姑娘蕙质兰心,最是懂事不过,你要是不让她出门,我们还见不着呢。”
    听到丞相夫人都在夸奖谢瑶光,李月琪脸色黯然,却不愿就这么认输,问道:“老夫人刚刚还没说我们的诗文之比,到底谁胜了?”
    傅相夫人本打算给这小姑娘留几分面子,才没有再说刚刚的事儿,不想人家并不领情,所以笑了笑,让人将两卷诗词在案几上摊开。
    谢瑶光看着萧景泽,心里竟觉得有些紧张,上辈子两人第一次碰面是在她被抬进宫的第一个夜晚,如今的萧景泽刚刚登上帝位,还未有半年之后的严谨与老成,整个人看上去无害且温煦。
    宣纸在桌面上摊开,谢瑶光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年轻的帝王,她可没忘了,上辈子萧景泽见到她那一手狗爬字时,笑得有多开心,不过这辈子嘛,她定要让他刮目相看。

☆、第7章 伴读

第7章伴读
    皇室宗亲中不乏文采出众的,这两首诗细细品读,高下立见。
    李月琪涨红了脸,“妒雪”、“欺春”这是在说自己吗?若真是,那谢瑶光将自己比作梅中仙女也忒不要脸了些。
    太常夫人见状便知道女儿心里头仍憋着气,可这会儿靖国公连同新帝都在,可不能叫她再继续闹下去,低声对身畔的丫鬟道:“大小姐身体不适,你且送她先回去。”
    诸位公侯夫人好似都有一颗玲珑心,不约而同地说起其他事儿来,好像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但大家心底都知道,经过这一闹,谢家七小姐文采斐然的名声,只怕要传遍长安城了。
    凌氏见女儿争强好胜的意思,一颗提着的心才逐渐放了下来,笑着同几位相熟的夫人攀谈起来。
    而此刻的谢瑶光,心思全都在萧景泽身上,她看着帝王落座,看着他同长公主说话,看着宴席开始,舞女歌姬们相继入场,那人都没有将看她一眼,不由得有些失望。
    “谢家妹妹?”一个面容恬淡,温柔端庄的姑娘向她举杯,“没想到谢家妹妹这样厉害,不如加入我们诗社,平日里姐妹间作诗,也好一同进步。”
    说话的是傅雅兰,三岁能诵,七岁便能作诗,十五岁名满长安,据说求亲的人,快把相府的门槛踏破了。
    谢瑶光同她不熟,对她说的诗社也不感兴趣,笑着摇头道:“不过是偶尔得一些文字罢了,傅姐姐谬赞。我身子不好,便不跟着凑热闹了。”
    傅雅兰听到这话,也不强人所难,笑道:“好,若是妹妹什么时候好了,再一起玩耍。”
    谢瑶光不可置否,一晃神,忽然觉得有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忙抬头去看,发现竟然是长公主。
    慈祥和蔼的妇人对小姑娘极为喜爱,见她看过来,温柔笑笑,还冲她眨眨眼。
    一轮宴罢,皇帝施施然地走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宴席上那一双湛亮的眼眸。
    宗亲和女眷们也都纷纷退场,谢瑶光起身,挽着凌氏的胳膊,正欲吩咐青宛去宫门外叫车夫准备的时候,却听到长公主道:“阿茹别急着走,我还有话想同你说呢,小七也过来吧。”
    谢瑶光先前并不知凌氏与长公主的交情这般好,回家的路上还在问:“娘,你和长公主好像关系不错?”她有些疑虑,难不成崇安长公主掺和到谢家谋反之事里,是她娘给牵线搭桥的?
    不可能。
    谢瑶光对凌氏的性子再清楚不过,她自小受外祖父教养,性格似男儿般坚毅,绝不可能做出什么反叛之事来的。
    “我同长公主年岁相差不远,少时给她做过几年伴读。”说到这话,凌氏突然迟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刚刚长公主问小七的功课,又问她的性情,莫不是想让小七给郡主做伴读?
    不久之后,凌氏的想法就得到了验证。
    按理说,皇家要征召臣工之女给宗女做伴读,是件颇为体面的事,根本用不着商议,但长公主深知凌氏对这个女儿的看重,所以才走了这么一遭。
    “小七是个乖孩子,我也喜欢她,断断不会叫她受了委屈的,你放心吧。”长公主笑着道。
    凌氏摇了摇头,“我是不愿叫小七进宫去的,她就是个小姑娘,你们家华月是个什么性子,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见着了大人都要甩脸子,更何况小七。”
    也就是凌氏同长公主交情好,换了旁人,哪个敢当着长公主的面说在她面前最得宠的孙女。
    “就是因为华月这个性子,我才想着给她找个伴读,不求她能学多少东西,只盼着她学得乖巧些,往后嫁了人,也不至于因着这种性格吃亏。”长公主耐心地解释道。
    “小七你我都是知道的,她脾性好,人又聪明,小孩子都是爱比较的,我也是想着有了小七做比较,华月能上进些。再说了,皇上如今受靖国公教导,他也常常进宫,你父亲那般疼小七,我怎么敢让小七受委屈,你信不过我,还信不过靖国公吗?”长公主见凌氏似乎有所松动,连忙将凌傲柏搬了出来。
    父亲的为人,凌氏自然信得过,可即便长公主句句在理,她仍是有些迟疑。“这件事我一时之间难下决断,须得同小七商量。”
    长公主自然不会急在这一时半刻,笑着应下了。
    把女儿送进宫给华月郡主做伴读,凌氏心里是一千个一万个舍不得,三两日都没有主动提起这事儿。
    这一日午后,平素给谢瑶光调理身体的大夫来复诊,说是往后七姑娘便不用再喝苦汤药,改吃药丸子,吃上半年,只要把身体底子打好了,往后就不会经常生病了。
    谢瑶光抿了抿嘴,想问是不是身子养好了,往后成亲子息也容易些,毕竟她上辈子嫌汤药苦,总是偷偷倒掉,后来再想养,年岁大了反倒不易调理。
    只是到底这话不适宜现在问,她犹犹豫豫的,直到大夫走了也没问出口。
    “娘,您说……”谢瑶光觉得,母女俩说这种私房话儿更容易些,只是她一抬眼,就看到凌氏皱着眉,似乎并不高兴。
    “娘,您怎么了?”
    凌氏回过神,原本她还想着以小七身体不好为理由拒绝长公主,可现在看来,连这一条路也走不通了。她勉强笑笑,摸了摸她的头,问道:“小七喜欢在家里,还是在宫里?”
    这话问得突然……谢瑶光犹豫了一下,“娘是有什么心事吗?”
    凌氏摇了摇头,崇安长公主说的那些话不停地在她脑海中回响,可是小七现在还这样小,以前同她不亲近,如今好不容易母女俩能亲亲热热的,叫她如何舍得……
    母亲不说,并不代表谢瑶光没有旁的法子知道。
    她同荣安堂的丫鬟婆子混熟了,青宛又是个藏不住话的,三言两语就被问了出来。
    给华月郡主做伴读?
    这事儿不在她的计划之内,尤其是华月郡主那性子,她想起来就一阵儿头疼。可要想进宫,要想见到萧景泽,不得不说,给郡主做伴读是一条捷径。
    对于谢瑶光而言,几乎是不用犹疑的。
    她吩咐奶娘,若是长公主再来,一定要立刻告诉她。
    转眼就是腊八,谢永安难得来了荣安堂,他不爱看凌氏的冷脸,本是不想来的,可杜姨娘温言软语地劝了一劝,又想到谢瑶光前一阵儿在宫中扬名的事儿,决定看在女儿的面子上,过来瞧一瞧。
    一家三口喝了腊八粥,碗还没端下桌,就有门房从外边来:“长公主来了。”
    以崇安长公主的身份,下人们自然是不敢拦,说话间,就听到长公主的笑声,“你们一家子倒是热闹,小七好像比前些天圆润了些,就是该这样,小姑娘家嘛,胖些才好看。”
    谢永安夫妇见礼,长公主落座,才看向凌氏,“我不来,你就不打算去我那儿是不是?我是诚心诚意请小七去给华月做伴读,又是要抢你的女儿,真不知道你在忧心什么?”
    凌氏嘴唇嗡动,到底没开口。
    反倒是谢永安十分诧异,看向凌氏,“让小七给郡主做伴读,这是好事儿啊,你怎么先前没跟我说?”
    凌氏没理他,转头问谢瑶光,“小七,你愿不愿意进宫去做华月郡主的伴读?”
    长公主怕她不答应,忙道:“小七,宫里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你在宫外都见不着,想不想跟我去看看?”
    谢瑶光扑哧一声笑了,“长公主殿下,我又不是那五六岁的孩童,眼里只有吃的玩的,若是要去,您得跟我说说这师傅是谁,平日里教授些什么课程,我给郡主做伴读,都需做些什么事?”
    长公主一愣,随即笑道:“你倒全都问在点子上了,给你们请的夫子是周复老先生的遗孀黄氏,她的文采见识、礼仪诗书,教你们绰绰有余,课程嘛,和女学里差不多,只是华月的身份在那里摆着,没有妇容女工这些,再有就是马术和箭法,黄夫人是江南人,不善骑射,这些由长乐宫的卫尉统领来教你们,也不用精通,学个皮毛便罢了。”
    “你同华月在一起,不用做旁的,只是须得时时提醒她要收敛脾气,谨记皇家风范四个字。”长公主笑,“华月脾气糟归糟,但不是个不讲理的人,你同她处久了便知道了。”
    谢瑶光听罢这些,抬眼看向凌氏,一脸希冀。
    “你想去便去吧。”凌氏想了想,道,“毕竟不是谁都能请来黄夫人的。”
    “多谢娘亲。”谢瑶光点头,却转头看向长公主,“不过要去,我还有一件事想同长公主商量。”
    “什么事?”长公主有几分好奇。
    “我娘膝下就我一个孩子,若我进了宫,娘亲就无人相陪,还请您和先生商量商量,能否每旬放我两三天假,让我回家和母亲团聚。”不止凌氏舍不得她,她亦舍不得这来之不易的亲情。
    任谁都不会拒绝这样的请求,长公主夸她孝顺,当下就点头同意了。
    凌氏听女儿这样将自己放在心上,心里更是熨帖不已。

☆、第8章 郡主

第8章郡主
    谢瑶光包袱款款地跟着长公主进了宫,还没踏进宫门,就听到华月郡主同宫女们的嬉闹声,凑近了一看,她正让几个内侍在地上表演倒挂金钩呢,其中最小的那个内侍脸色涨得通过,断断续续地求饶,华月却笑嘻嘻地不准,听得不耐烦了,还扬起手中的鞭子抽了他一下。
    伴随着那内侍的一声惨叫,崇安长公主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华月,你在做什么?”
    “祖母回来啦。”华月郡主娇俏一笑,丢了手里的鞭子,迈着小步子跑过来,边跑边说,“我同他们玩呢,祖母你看,他们也很高兴呢……你怎么在这?”
    华月看到跟在长公主身后的谢瑶光,脸上的笑意立刻冷了下来,叱问道。
    “前些日子不是同你说过要给你找一个伴读,是时候该长进长进了,别整日里欺负这些宫女内侍。”长公主说道,“这是谢家小姐,先前宫宴的时候你也见过的,小七聪慧懂事,你好生同她学学。”
    “长公主谬赞。”谢瑶光谦虚了一句,躬身道,“臣女谢瑶光,见过郡主。”
    “跪下!”华月郡主一双杏眸狠瞪着谢瑶光,拔高声音道。
    果然是刁蛮任性不可一世啊。谢瑶光感慨了一句,站着没动。
    她以为华月郡主给了自己这么个下马威,自己却没上套,她会大发脾气,孰料华月郡主根本没生气,反而换了副委委屈屈的脸,泫然欲泣道:“祖母你看,她根本不听我的话,我才不要这样的伴读,你再帮我重新找个听话的!”
    “不行!”长公主断然拒绝了她的请求,语重心长地说:“莫要以为这世上万事都能如愿,市井有俚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自己得明白这一点。小七做伴读的事儿已经定下来了,没有你置喙的余地。”
    长公主一直都将华月郡主当做心肝宝贝一样的疼宠,哪里跟她说过这样的重话,华月心里顿时委屈的不得了,一跺脚,“怎么就没我说话的余地,你这么喜欢她,叫她给你做伴读啊,干什么非要塞给我,我是堂堂郡主,当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不依我,我找皇上说理去!”说罢转身跑了。
    几个宫女要去追,却被长公主拦住了,“随她去,碰了钉子就知道厉害了。”又转头对谢瑶光说:“你也瞧见了,华月就是这么个性子,不过不要怕,她现下还小,能扳过来的。”
    谢瑶光摸了摸鼻子,嘿嘿笑了两声,没说话。头一次被人这样嫌弃,她没扭头就走已经算是客气了,要不是住在宫里头能时长见到萧景泽,谁会跑来受那个刁蛮郡主的鸟气。
    但是谢瑶光万万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快就见到了萧景泽。
    午膳时分,华月郡主垂头丧气地回了长乐宫,看见长公主同谢瑶光在用膳,哼了一声。
    在她之后迈进大殿的少年帝王提醒道:“华月,忘了朕刚刚怎么跟你说的?”
    华月郡主瞟了谢瑶光一眼,闷声道:“对不起。”
    谢瑶光又惊又喜,半晌回过神来,才跪地行礼,“臣女谢瑶光,见过皇上。”
    “起来吧。”萧景泽像记忆中那般温柔地对她笑,“华月对你口出不逊,朕刚刚已经说过她了,你不要放在心上,长姐既然选了你做伴读,想必定有过人之处。你往后要跟着人家好好学,知道吗?”这后一句明显是对华月郡主说的。
    郡主敷衍地点点头,问:“皇上,我现在可以吃饭了吧?”
    萧景泽笑,“记住了就可以吃了。”
    “皇上一同用膳吧。”长公主吩咐内侍多拿一双碗筷来,又转头对谢瑶光道:“皇上平日都是在长乐宫用膳的,你不必拘谨,若有什么想吃的,让人跟御膳房说一声。”
    谢瑶光低低地嗯了一声,再抬眼看萧景泽,他已经坐下开始吃菜了。
    眼瞅着就要过年,这几天并不用上课,只是为了让谢瑶光和华月郡主提前培养培养感情,用罢膳食,长公主便让华月领着谢瑶光在宫中各处转一转,算是熟悉环境。
    华月郡主这会儿是怎么看她也看不顺眼,又岂会耐心领着她到处走,没多会儿就不知溜到哪里去了,心里还念叨着,最好是在宫里头迷路了,回不来长乐宫。
    谢瑶光当然不会迷路,她在这皇宫里住了十多年,几乎是闭着眼睛就能想起路怎么走,又岂会认不清方向呢。
    华月郡主不在,正好遂了她的心思,她一个人慢悠悠地晃着,穿过数座宫殿,又经过几片园林,终于走到了那日宫中饮宴的建章宫。
    而不远处的太液池,正是她想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