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霸江山-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前一日宫里突然传来消息,说是要开始上朝。先帝驾崩,新帝还未曾出世,即是说上朝,那必然是由王太后,不,当今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了。

    终于要放到明面上了吗,也是,文帝已经驾崩,太皇太后又以残酷手段镇压,文帝的旧人总是心有余也力不足了。诸多正坐在车辇之中向着皇宫方向前进的官员大臣都是如此想着。

    到了宫中,太皇太后还未曾来,诸人都是窃窃私语:“今日莫不是要垂帘听政了吧?”“王大人,慎言慎言。”“你个老匹夫,搁我面前还装什么。”“你……”

    “太皇太后娘娘驾到……”太监的一声长呼,打断了诸人的讨论。

    众人纷纷跪下行礼,“太皇太后娘娘长乐安康——”

    “众爱卿平身。”还在先皇的孝期,虽说上朝无须再穿孝服,可是王太后今日的着装仍是偏暗淡的颜色。她仪态端庄,声音清冷而又不失威严的开口道。

    两厢之间似乎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似乎早先上朝便是这样一般,似乎早已演练了无数遍一般。但终究是有所不同的,太皇太后并没有坐上皇帝的龙椅,她说完“平身”后便坐了在一旁的位置上,此举也算是给朝中那些个老顽固一点缓冲的时间。

    “回禀太皇太后娘娘,微臣有事起奏。”户部的韩大人拿着奏折从行列中站了出来。

    太皇太后甚是满意的看着他,开口道:“讲。”

    “岭南地区前月发生地震,灾情严重,难民正在向南都疏散……”韩大人一板一眼的不断说着,场中却是无几人有心去听。众人都是心思各异的等待着这首次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会如何进行下去,难道当年的文帝旧人或是太子党便会如此坐以待毙吗。众人都是静悄悄的听着,暗自揣摩着当前的形势。

    韩大人说完,其实他所汇报的事情早在几日前便已经将奏折呈到太皇太后那里并且收到了批复,陆续的又有几人汇报着最近的政事。今日他主动站出来只是为了打响太皇太后听政的第一炮,反正他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太后党,做今日之事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随着这几人站出来禀奏,诸人的心中却愈发的忐忑了起来。今日的上朝果然是不简单,太皇太后是在借这个机会逼他们站队,究竟是识时务的追随大权在握的太皇太后,还是继续坚守那些个繁文缛节?

    王太后坐在高高的席位上,冷眼打量着场中的众人,她倒要看看还有谁要跟她作对,她不介意今晨在此杀鸡儆猴。没有人站出来禀奏,王太后也是沉默的坐着,未曾开口。

    她在等,她在等反对的声音。

    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更何况是当初的太子和前皇后多年经营的势力。王太后一直在找一个机会将那些反对的声音一举歼灭,这是她的朝堂,是她的南国,所以一切都应该掌控在她的手中才对。

    王太后沉默着,台下的人更是愈发的不敢说话。整个大殿之中竟是出现了罕见的沉默对峙的局面,没有人开口,甚至呼吸的重了些都能被王太后发现一般。

    最后终究是王太后率先开了口:“既然众爱卿已无事可禀,那么哀家便讲几件事。钦天监夜观天象,太后娘娘腹中的胎儿必是男胎,新皇的登基大典变设在皇储出世的那日,连带着太后娘娘的诏书都是在那一天一起颁发。”

    王太后顿了顿,眼神扫过台下的诸位,仍是一片沉默,没有人开口反对。她满意的继续说道:“具体事宜便交由礼部安排罢,哀家有些乏了,今日便先到这里罢。”

    她说完,红嬷嬷便立刻适时的跟上去扶着她向着屏风之后走去。一旁的随侍的太监总管见状也是连忙开口喊道:“退朝——”

    “太皇太后娘娘长乐无极——”众人齐齐行礼目送着王太后离去的身影。

    直到王太后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屏风之后,大殿之上瞬间便像是炸开了锅一般,再也不复先前的安静。

    刚刚王太后短短几句话便是将南国目前最为要紧的几件大事统统都安排了去,诸人原本还思量着这些事情王太后会如何处理。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可终究未曾白纸黑字的放到明面上。今天短短一会的功夫,竟是一连捅破了数层窗户纸,众人实在是不得不思考王太后此举的深意。

    “李大人,你怎么看?”一人用胳膊肘戳戳一旁的同僚开口问道,然后被戳的那人却是毫无反应,低着头转身大步离去。

    “可悲啊,万马齐喑究可哀啊。”那被称作“李大人”的在心中喟叹着,却又是无可奈何,以他往日里的脾气他必是站出来反对了。

    可是一旁的好友却是紧紧拉着他,不断的以眼神示意他不要去送死,不要去做这等无用功,平白的消耗了己方的实力。

    往日的同僚要么说着“识时务者为俊杰”,要么便说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管怎么说,终究还是没人站出来,即便前一夜众人都是无比愤慨的慷慨陈词。李大人心中悲愤,少顷却又是自嘲的摇摇头,不过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他不也未曾站出来反对吗。

    他与他们并无不同罢了,难道南国真的要变成女人当家吗……想着想着,李大人只觉得今日的阳光特别的刺眼,刺得眼眶都有些生疼。

    “娘娘英明,”已回到玉乾殿之中的红嬷嬷一边服侍着王太后更衣一边谄媚的开口道,“那些老顽固哪里是娘娘的对手,娘娘无须出手,他们也无人能影响到娘娘的权威。”

    “切记不可小瞧他们潜在的势力。”王太后嘴上虽是这般说着,可是眼中的得色却是暴露她此时的好心情。经由今日这事的验证,她现在基本可以断定,锦鲤腹中纸帛的事情多半是文帝旧人最后的挣扎手段罢了。

    虽说她未完全将那件事放在心上,可是这般对她名声有损的事情还是越早辟谣越好的。李潜还未曾派人传来消息,也不知道查的怎么样了。

第17章 变故

    刚刚用完膳的顾研华此时正端着一杯清茶等着红菱的消息,昨夜的故事还未曾讲完,她还要等着听故事。既然雨落等人对她的戒心还是如此之重,那么她便继续装傻充愣就是了。

    “红菱,你可算来了,我等你好些时候了。”一看到红菱端着茶盘进来,顾研华便带着欢呼的语气开口招呼道,甚至面对红菱讲话时,她都不再以“哀家”自称,似乎她真的只是一个每天等着听姐姐将故事的小女孩一般。

    “见过娘娘。”红菱回应着,眉眼也是带着浓浓的笑意。那笑意真切的,放在顾研华眼里,与发自内心的笑并无二致。若是昨晚未曾看到,或许今日她会选择慢慢开始相信红菱,慢慢开始找到在这后宫之中的依靠。

    “红菱,我们昨夜的故事还没讲完,我可一直惦念着呢。”此时面对着的红菱顾研华语气之中甚至还带了些许的撒娇之意,完完全全放下了她属于太后娘娘的架子。

    红菱奉命接近她取得信任套话,而她又何尝不是在如此做,先前的她甚至天真的以为可以通过自己一颗真心感化她感动她。现在的她虽是做着同样的事情,可是与昨夜却已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了。

    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既然她们如此刻意的安排红菱接近自己,那么她便看看她们会使出什么手段来吧。

    “好好好,娘娘您别急,您想听什么,奴婢都讲给您听。雨落姑娘昨晚听说您爱听说故事,所以今日直接消了奴婢的当值,让奴婢专心给您讲故事解闷。”

    “那太好了,昨日你讲到皇帝为宠妃做尽荒唐事。”

    顾研华无所谓的一句话,红菱却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一般,她连忙嘘声道:“娘娘慎言慎言,这些话出去了可不敢乱讲。”

    “好好好,你说吧。”顾研华连忙应好,甚至还有些俏皮的吐了吐舌头。

    红菱看到顾研华这般娇憨的情态,有些忍俊不禁。她嘴角微微的笑开,却又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了什么一般,连忙收敛了笑意。当真,在太后娘娘面前她愈发的放肆失礼了。太后娘娘随意,可是她可没那个胆子与当今太后娘娘平起平坐。

    “娘娘您可真是折煞奴婢了。”

    “好了好了,别搞这些虚礼了,你快些说罢,以后只有你我二人,便不要在意这些虚礼了。”顾研华有些不耐烦的挥挥手打断了红菱的话。

    红菱心中有些愕然,这个太后娘娘当真是简单豁达的有些可爱啊,真不知道日后在这深宫之中如何生存下去。她看着眼前的顾研华纯净似不染世俗尘埃的眼瞳,没来由的,她心中划过一丝心疼。

    “话说当年皇帝为博美人一笑,比起当年的烽火戏诸侯可是丝毫不逊色……”顾研华品着茶,听着红菱娓娓道来当年的那些旧事。毕竟已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在这宫中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红菱也没有丝毫的避讳,将自己所知统统是告诉了顾研华。

    而顾研华则在红菱的故事之中寻找着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她听着听着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红菱说到兴头上,话也是愈发的多了起来,所谈及的内容也是愈发的宽泛。“当年盛宠一时的丽妃娘娘最后的下场可是不怎么好”,她说着口中叹息出声,“落得个众矢之的的下场。”

    顾研华被红菱的语气带累的心中有些略微的感伤,“当年的丽妃娘娘怎么了?”

    “娘娘您便别问了。”红菱却是摇摇头,态度颇为坚决的回绝了。

    顾研华再询问,红菱却似乎打定了主意不肯说一样,无论顾研华如何威逼利诱,她都未曾开口。

    红菱抵不住顾研华的追问,只得开口道:“娘娘您便不要再问了,知道了对您没好处,这样,我给您讲些秘闻听如何?”

    “哦?说来听听。”顾研华顺着红菱的话说了下去,然而关于当年的丽妃娘娘和惠帝的故事,她却是留了心,怎么红菱说起来的时候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虽说再来南国之前,她已是尽力的在打听南国的皇室亲眷,比如说,王太后并非已逝文帝的生母,文帝是先前惠帝嫡出皇后唯一留下的孩子。王太后育有一子一女,长子睿亲王南景珩是个闲散王爷,幼女焦琴长公主,还待字闺中。

    这些顾研华早已牢牢的记在心中,可是对于南国再之前深宫之中发生了什么,就不是她一个小小的异国官宦之女所能了解到的了。

    红菱凑得近了几分,小声说道:“说来啊,太皇太后娘娘也是一代传奇,当年她入宫时不过是小小的妃嫔。宫中有先皇后娘娘,有极受恩宠的嘉贵妃,还有后来荣宠一时的丽妃娘娘,还有再之后的许氏。可是笑到最后的却是太皇太后娘娘,也唯有她一直走到了最后……”

    顾研华心中有些震惊,虽说她多方打听所为的不过是想多了解一些王太后此人,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可是红菱不过一个小小的宫女,竟敢如此在背后讨论当今太皇太后的事情,谁给她的胆子?

    顾研华如此想着,立即冷呵出声:“大胆,你一个小小的宫女,竟敢在背后非议当今太皇太后,该当何罪?!”

    红菱见顾研华竟是说翻脸就翻脸,前一刻明明笑语嫣然与她简直到了互称姐妹的地步,后一刻突然便架起了太后娘娘的架子。

    红菱怔愣了一刻,随即立马跪倒在地不断求饶:“太后娘娘恕罪,太后娘娘恕罪,奴婢再也不敢了,奴婢再也不敢了。”红菱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她也摆正了自己奴婢的位置。

    “以南国的律例,你这般该当何罪?”顾研华却是不依不饶,红菱此时所为若说没有人指示她如何会信,一个小小的宫女哪里有这么大的胆子。幕后之人无非是想拉她下水罢了,妄议朝政与非议太皇太后皆是重罪。

    再者说,先前顾研华完全放下了太后娘娘的架子那般对待红菱,无非是想拉拢红菱。可是过度的仁慈便成了软弱可欺,太皇太后娘娘就算了,雨落一个小小的宫女还要得寸进尺的踩到她上面去吗?

    “这种嘴巴不严的下人,按律当杖毙。”红菱跪在地上不断的求饶着,然而此时却是传来了雨落清冷的声音。

    雨落一句话如同冰水一般将红菱整个的浇透,她在宫中多年,自是早就听说过王太后身边雨落姑娘的手段的。她全身颤抖着,膝行至雨落裙边,不断的求饶着。

    顾研华看的心中不忍,不管怎么说,她也算是与红菱相处了几天的,红菱也是很合她的眼缘。她犹豫着终究还是开了口:“红菱也算是初犯,杖毙就罢了,给她些惩罚以儆效尤便是了。”

    雨落却是不卑不亢的说道:“娘娘对待下人不可过于仁慈,按照律例,红菱非议太皇太后娘娘,自当当庭杖毙,来人——”雨落一声令下,殿外便进来了几个太监,其中一个还拿着长长的木杖。

    “罢了罢了,不必如此。”顾研华看到那根长长的木杖的瞬间,当初冷宫之中惨死的侍卫丫鬟,那些鲜血淋漓的记忆便一股脑的奔涌而至,她咬紧下唇,以免当场失态。

    跪在地上的红菱此时涕泗横流十分狼狈,“雨落姑娘饶了奴婢吧,奴婢再也不敢了。”她十分用力的磕着头,头砸在地面上发出咚咚的声音。

    听得顾研华心中愈发的不忍,她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今日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雨落对顾研华的话却像是没有听到一般,她回过头示意那几个太监可以开始了。两个太监走上前一左一右的按住红菱,架着她便是向殿门外走去。

    红菱一路哭喊,顾研华心中一痛,开口喝道:“雨落你眼中还有哀家这个太后吗?!”

    “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不敢”,雨落终于是回过头,她说完之后,那几个太监也是跟着停下了动作,“可是,娘娘,国有国法,宫有宫规。”

    “那便杖责用于惩戒,无需杖毙,这是哀家的命令。”顾研华言辞冷厉的开口道,一瞬间气势逼人。

    雨落顿了顿,沉默了一瞬,却是出奇的没有反驳顾研华的话。她挥挥手,那两个太监便放开对红菱的牵制,听话的退到了一旁。

    此时的红菱却是整个人瘫在地上,仿佛失去了全身的气力一般,她的发髻在先前的挣扎中变得很是纷乱,脸颊之上眼泪鼻涕混作一团。接着她立刻从地上爬起,然后不断喊着:“谢娘娘不杀之恩,谢雨落姑娘不杀之恩。”

    “既然娘娘开口了,那这个贱婢便交由娘娘您处理了,奴婢告退。”雨落一席话说完,便对着那几个太监招招手便向外走去。顾研华心中烦闷,这个雨落过来似乎就是为了搞这么一出一样。

第18章 择主

    烦闷之余,顾研华心中亦是不解,雨落此举到底是何用意。除了会寒了红菱的心以外,还有旁的什么用处吗,为了威慑恐吓她,可她最近却也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宫殿之中未曾做出什么动作。

    顾研华一边揣摩着雨落以及她身后的王太后的意思,一边走到红菱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少顷,顾研华微叹口气开口道:“你可知罪?”

    红菱稍稍收住的眼泪此刻再一次决堤而下,“太后娘娘,奴婢再也不敢了,以后奴婢这条命就是太后娘娘您的了。您让奴婢往西,奴婢必然不敢往东……”

    顾研华轻咳一下打断了红菱失态的陈词,“你先起来吧,站起来说话。”顾研华说完便向着内室走去,红菱也勉力支撑着从地上爬起来跟上顾研华的脚步。

    顾研华进了内室,然后将旁的宫女统统遣了出去。她没有坐下,直愣愣的站着注视着跪在地上的红菱。

    红菱此时也是渐渐缓和下了情绪,她跪在地上重重的扣头,然后开口一字一句的说道:“太后娘娘,今日多谢太后娘娘救命之恩,以后奴婢这条命就是您的了。”

    顾研华心中有所触动,但她只是久久看着红菱,未曾开口。红菱亦是跪在地上垂着头,沉默着。

    终于还是顾研华打破了这份沉默,“我今日救下你,也并非为了你的什么回报,只是心有不忍罢了。”

    她说着向前走了两步坐在软塌上,继续道:“我知你是听从雨落命令的,但你在宫中已是呆了这么好些年,今日之事究竟会是一出苦肉计还是会真的将你杖毙,我不说你心中应该清楚。所以便看你的选择了,我不勉强。”

    顾研华在红菱面前依旧没有用“哀家”的自称,她希望能通过这件事逼红菱做出选择。红菱垂着头,眼中闪过挣扎之色。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红菱如何看不清顾研华的性格,善良率真,对她们这些下人客客气气的,对她更是几乎要姐妹相称了。

    顾研华就好像这冷冰冰的深宫之中的一股清流,可是,这深宫之中最容不下的便是清澈。在这里,善良就是愚蠢和可欺。红菱之前伺候过的不是没有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