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门秀-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位子传给异母兄弟了呢?只要皇帝不会因伤重而在近期暴毙,饶晋阳王如何吹嘘自己继位的希望有多大,都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皇帝短期内没有生命危险,就不会迫于无奈而立不喜欢的长子为储。既然皇长子与皇帝关系还不错,那皇帝会选择晋阳王继位的可能性就极低。晋阳王想要争取胡将军军事上的支持,自然就只有阴谋武力夺权这一可能了。
胡将军一知道皇帝的“真实”伤情,整个人就颓下去了。广平王世子高桢与建南侯赵玮找上门来,可见他的秘密已不再是秘密,继续与晋阳王合作,只会让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他不用赵玮劝说,就主动表示会向皇帝告发晋阳王了。不过经过高桢劝阻,他已经改为答应帮忙设套算计晋阳王了。
赵玮与高桢花了这半日功夫,总算策反了胡将军,心中也松了口气。赵玮笑着对妹妹说:“世子明儿就入宫见驾,等皇上点了头,胡将军就给晋阳王设套。这样他在皇上心目中,就会从差一点附逆的贰臣,一跃而成为忠勇之士了。世子还给他出了主意,他那员副将既然如此出色,就让他出面写个荐书,把人送到有机会立军功的地方去,象是辽东边境等等。那样既解了他的难题,又能赢得那副将家人的感激。即使那家人知道他的用意,也没办法抱怨什么。毕竟他是秉着爱才之心,才写了荐书的。给他做副手,又怎比得上独领一军?至于那位副手日后是否真能立下军功,平步青云,那就要看他自个儿的本事了,谁也不能打包票。”
赵琇听得笑了:“这法子倒是促狭,不过挺好的。胡将军之前居然没想到?”
赵玮笑笑:“他即使想到了,也没有人脉,不知能把人推荐到哪里去。西北那边已经换了一轮将领,他在那边的人缘也是寻常。但世子发了话,至少驻守辽东的范将军,是不会介意麾下多一名出色小将的。”
高桢确实考虑得周到,赵琇心里赞了他一句,又好奇地问哥哥:“你们打算跟胡将军合作,给晋阳王设个什么圈套呢?”
赵玮眨了眨眼,神秘兮兮地竖起一根食指:“嘘——妹妹恕我卖个关子,这事儿还是先不说的好。等事情成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赵琇只能干瞪眼了。早上她在祖母与嫂子面前卖了关子,没想到那么快就得了现世报。
☆、第六百二十二章 圈套
针对晋阳王的圈套,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默许,迅速铺开了。
高桢与赵玮的计划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挺复杂的,主要是考验胡将军的演技。要是他演技太差,没能成功取信晋阳王,那就麻烦了。幸好他也算是久经战阵的宿将,面对重要事件时,心理素质还是过得去的,没有在晋阳王面前露出破绽来。高桢与赵玮的行动也算是隐秘,没有惊动晋阳王,所以情况暂时还算理想。
胡将军就在再三“考虑”过后,向晋阳王表达了愿意跟他一起干大事的意愿,只不过他女儿与晋阳王的婚约暂时不能公开,等到晋阳王成功继位了,再下旨册立胡姑娘为正宫皇后,并且晋阳王还要保证,日后的皇储必须从胡家女的肚子里生出来。作为婚约订立的象征,胡将军会与晋阳王交换信物与婚书,以作凭证。
晋阳王都答应了,有婚书在手,胡将军就算是有了把柄,他也算是真正拿捏住了这位手握兵权的大将。晋阳王心中兴奋不已,只觉得胜利已然在望了!
可胡将军与他交换订婚信物与婚书之前,又提出了另一个条件:晋阳王如今在朝中的处境可不大妙,虽然日后他继位是迟早的事,但眼下他也确确实实在受到皇帝的排挤,胡将军答应这门婚事是冒了极大风险的,重则抄家去职,轻则官职被贬,所以,晋阳王要表示出一点诚意来。至少,也要让胡家人明白,他是个值得投靠的明主,跟着他干大事。不会在事成之后,就被抛到脑后。
否则胡将军冒了险,将晋阳王送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晋阳王回头就不认人了,另立正宫皇后,胡家手里就算有婚书,他不认又能怎么办?或者认是认的。却以后为妃。给胡姑娘随便封个后宫妃嫔之位就打发了,日后的皇位也跟胡家的外孙没有关系,胡将军岂不是白费了力气?
晋阳王也不知是如何理解的。听了胡将军的要求,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会让胡家看到他的诚意,却没说别的。回了王府后,就把平日里最宠爱的一个侍妾给送到了庄子上。还向宗室里一位无嗣的堂兄弟提出了过继的建议,打算把庶长子过继给对方。
胡将军知道了这事儿,真不知该如何反应。大家是在真刀真枪地夺嫡,别拿这些宅门手段来应付人好不好?宠妾送走了不能接回来吗?就算弄死了。也会有无数的新人冒出来。庶长子过继就过继了,晋阳王还有别的儿子呢,日后再娶。又不是就生不出来了。这根本算不得什么诚意!
晋阳王听了胡将军的话,想了想。又笑着提出了另一个诚意——他把自己名下一个极大的田庄送给胡姑娘做聘礼,这田庄起码值好几万两银子呢,每年都能带来七八千两的入息,着实是一份丰厚的聘礼了——可谁缺这点银子?胡家难道会为了这每年的七八千两入息,就拿自家性命冒险么?
胡将军也拿不准晋阳王到底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作糊涂。他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想要的“诚意”:他要知道都有什么人跟晋阳王合作,想要知道他们打算做什么,要知道他们具体的计划,参与的人员。最好,是有一个详细的名单。胡将军要知道这些,也是为了保障自己:等他了解了晋阳王的秘密,晋阳王就不会轻易抛开他了。即使晋阳王日后真能上位做了皇帝,也是要脸的,不能让外界的人都非议他是篡位者,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他也得给自己蒙上块遮羞布。
晋阳王其实觉得有些不耐烦了,但他又舍不得这么一个好助力。五万大军呢!京城周边同样握有兵权的武将,其实也不只有胡将军一个。可这样的武将,通常都是皇帝极为信任的人物,他不敢冒险让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的心思。胡将军刚从西北回来,在京中没什么根基,背后也没那么多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加上近来受了权贵排挤,因此才有可能为他所用,换了别人,就未必会答应了,甚至有可能转身就告发了他。
思虑再三,晋阳王还是同意了胡将军的要求。他安排了后者与其他支持者的会面,顺便让大家齐聚一堂,商量“大计划”的具体安排。
当胡将军见到那些晋阳王的党羽时,还真的暗暗吃了一惊。晋阳王的母家亲眷也就算了,他们本就是其天然的盟友,问题是在场有好些人是胡将军万万没想到会参与这种行动的,也有不少是先帝朝末年的权贵,在新君上位后就失了势。这些人也不知是否曾经依附过颖王或者朱丽嫔,参与过暗算晋阳王,晋阳王为了野心竟然能与他们共事,也算是个人物了。胡将军暗暗将这些人记了下来。
这些人本来也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正派人,无论事前是否知道胡将军的存在,此时也都用审慎的态度观察着他。他们也清楚,或是晋阳王真能成事,日后胡将军就极有可能会是国丈了。他们这些拥立功臣,无论立下了多大的功劳,都要敬胡将军三分。众人心思各异,有的刻意与胡将军交好,有的心存不屑懒得理会,也有人看他不顺眼,有意在利用完他手里的兵力后,就设法令自家女儿取胡家女而代之的。
其中就有个细心的人留意到一件事:“前几日,建南侯好象到府上去了一趟,你们有交情?”
这话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他们开始用警惕的目光看向胡将军,因为谁都知道,建南侯是皇帝那边的人。
这一点,高桢与赵玮早就有所准备,后者头一回上胡家门的时候,可是大大方方,无遮无掩的,自然很容易就为人所知。不过赵玮事后也做了补救工作,还为此牺牲了大半的新婚假期。倒也把事情圆过去了。胡将军就利用这一点应付那人的疑问:“他月初娶妻,我送了贺礼,却没去赴宴,他特地过来回礼的,也是他知礼之处。除了我家,他还去了另外几家人处。我们这些郡公爷旧部,他其实一直都很想重新走动起来。只是我哪里耐烦跟小孩子打交道?”
赵玮婚后确实去了另外几家人处进行礼节性的拜访。连汪家都去了,众人便也相信了胡将军所言。其实也是高桢与赵玮严谨,事后再也没有公开上过胡家的门。若有需要见胡将军的时候,就乔装改扮从后门出入。胡将军连家中仆役都打发走了,并没有人见到他们,更何况是晋阳王与他的党羽呢?
胡将军总算获得了众人的信任。他们开始真正商量起行事的计划来。晋阳王先前从被贬的太医处打听到皇帝已派出秘使寻访叶大夫的下落,就一直担心他们会找到叶大夫。把皇帝的眼睛给治好了。他也派了人去跟踪那几个内侍,打算等他们找到了叶大夫,就立刻下黑手,绝不能让叶大夫顺利进京。可惜。内侍们一直没能找到叶大夫的下落,他的布置就落了空。皇帝那儿一直由江成治疗眼伤,据说效果还不错。近日连叶大夫也有了消息。晋阳王心中着急,就打算在太医院的药上做手脚。为此已经收买了两名药童。无论皇帝的主治医者是江成还是叶大夫,药有问题,就通通不管用。
胡将军早知晋阳王不可能真的乖乖听话,什么逆行都不做的,但听到他们真正的计划,还是惊了一惊。晋阳王察觉到,冲他微微一笑。胡将军顿了一顿,很快镇定下来,回了一笑,心中却在无比庆幸。
晋阳王一众人等又计划在今年先帝大祭仪式上行刺皇帝,却要做出皇帝只是伤重不治的假象来,迷惑外人。与此同时,为防事情出岔子,有别人来跟晋阳王争皇位,他们还得想法子把皇长子给解决掉。至于广平王,他应当不会是晋阳王的对手,倒也不必理会。
晋阳王一众人等商议了种种细节,各自分好工,各行其是。胡将军听得额头冒汗,却还要装作十分赞同的模样,一点异状都不敢露出来,着实是发挥了百分之二百的演技潜能。等听到晋阳王给他安排的任务,是带兵守在先帝周年大祭的场地外头,协助逼宫,他的表情已经非常淡定了,还能自信满满地说出“没问题,一切包在我身上”的话来。
晋阳王对他的言行非常满意,认为他是真心要为自己出力了,又说了许多勉励的话,并与众人一起歃血为盟,将所有人的名字都写在一块黄色锦卷上,自行秘密藏好,才与众人分别离开。
当晚就有两名党羽被皇帝的心腹秘密逮捕,严加拷问起来。
这两人是高桢看过所有晋阳王党羽的名单后,特地选出来的。他们本是先帝朝末年时的高官,与颖王、朱丽嫔娘家人都关系不错,虽然没有因为附逆而获罪,但也在新君继位后失势了。这样的人投靠晋阳王,当然不会是因为忠诚或者别的什么正大光明的理想。皇帝的心腹稍用点刑,他们就招了。
接着,就有第三、第四个人被抓,还未到先帝周年祭日,叶大夫也未到京城,晋阳王的党羽就被抓得差不多了,人证物证齐全。皇帝以这些人的供词为理由,直接命宗人府圈禁了晋阳王,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反对的。
只有广平王劝了皇帝一回,晋阳王虽有逆心,却还未有真正的逆行,也未造成大乱。好歹也是亲兄弟,先帝的血脉,将其圈禁在王府里一辈子也就够了,还是留下他的性命吧。否则先帝诸子,活下来的只有皇帝与广平王,山阴侯又是罪人,还早早就被过继出去了,后人说起,未免不好听。
皇帝也不知有没有把这话听进去,他深信自己的右眼是晋阳王叫人做了手脚,方才瞎的,心中深恨晋阳王,不想便宜了对方。但若叫他干脆利落地赐死这个兄弟,他又觉得不爽,因此就暂时留下了对方的性命,打算慢慢儿折磨。
这一回谋逆未能成事,就已经被平息,高桢、赵玮都要居首功,赵琇虽不能明旨嘉奖,皇帝也感念她机智果断,私下赏赐了不少好东西,正好给她添妆。至于胡将军,皇帝不知道他原是真心要附逆的,只当他是个忠诚,倒比往日更信任了几分,不但赏了不少好东西,还加封了一个二品的虚衔。因怜惜他家女儿为了取信于晋阳王,无端被结了一门婚约,名声受损,还非常热心地请太后做媒,将她赐婚给了一名未婚的远支宗室子弟。
胡将军得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又顺利用荐书把那名副手给送去了辽东边境,美其名曰“栽培人材”,副手的家人还只能道谢,没办法骂他,他心中愉快至极。回头细心一想,这一切都是赵玮带给他的。看来他日后还是要多跟建南侯府亲近亲近才行。两家本有渊缘,若是断了交,也太过可惜,以后还是要重新走动起来。
在他的带领下,昔日郡公爷的旧部,也有不少人渐渐重新与建南侯府恢复了来往。年轻的建南侯赵玮,在朝廷上又增添了不少份量,越发让人不敢小视了。
ps:晋阳王是不是解决得太容易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夏
四月立夏,在这天气渐渐热起来的时节,赵玮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有品级的正式官职——京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佥事。虽然只是正四品,相对于他侯爵的品级而言,实在不值一提。但以他的年纪,满朝文武中也再找不到第二个正四品的实职了。人人皆知,建南侯前程似锦。
赵玮本人倒是还算淡定,他对这个职位还觉得有些不足呢。他本是举人出身,读了十几年的四书五经,又在刑部历练多时,早已将本朝法典熟记在心,结果皇帝给他安排的职位却是武职,他心里颇有些专业不对口的遗憾。不过如今他在军方已经不再是一穷二白的局面了,郡公爷的旧部已经联系上了他,重新走动起来,他又先后在两场谋逆之乱的平息过程中,都立下了功劳,军中知道他名声的人不少,并不十分排斥。再兼他本人的武艺还算拿得出手,又有禁军统领大将曹泰和的引介,他在京中禁卫系统中,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如今他每日一大早都要穿戴整齐官服,前往京卫指挥使司衙门点卯,清闲的时候可以回家吃午饭,忙起来却要天黑了才能到家,每日都过得颇为充实。米颖芝细心替他打理衣装,准备一日三餐,小夫妻俩每日清晨在二门上告别,总要你侬我侬一番。赵玮虽然勤勉,却因为总是无法提前到衙门里做准备工作,天天都擦着时间线进门,免不了要挨上司两句说。当然,那只是不痛不痒的话,他本人依旧我行我素。只要没迟到就可以了,清晨的时光对他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温馨时刻,他可不打算缩短与妻子在一块儿的时间。
赵玮小夫妻俩早上的活动,赵琇当然不会参与,祖母张氏围观过两回后,也失了兴致。她至今还在遗憾。孙子没有进刑部,而是去了京卫。不过赵玮平日闲暇时,依旧对法律方面的书籍很感兴趣,手不释卷。她心里也不是十分执着。如今赵家有明知书馆在,就算不做文官,也无人会说他们不是书香门第,张氏早已经看开了。她如今最关心的,还是孙媳妇的肚子。盼着赵玮与米颖芝小两口能早日给她生出个曾孙来。
赵玮与米颖芝却不太着急。他们私下问过江太医了,他们还年轻,过两年再生孩子也不迟,对米颖芝的身体更有好处。赵玮心疼妻子,不愿意她太早受生育之苦,伤了身体。米颖芝心里感动,也就接受了他的好意。反正她母亲到三十多岁了还能生出她的弟弟来,她才十几岁年纪,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她如今倒是该抓紧时间把建南侯府的中馈担起来才是。
赵琇已经与她做好了交接,手把手地从旁指导了她个把月。看着她可以自行理事了,方才放开了手。米颖芝起初独自管家时,也曾遇到不少难题,但渐渐地也就习惯了,如今管得还算不错,正在熟悉侯府各处产业的运转。她也知道,时间很紧,她若不能赶在赵琇出嫁前把这些事全都熟悉起来,难不成还要在小姑子出阁后,天天上广平王府请教去?
米颖芝接手中馈。赵琇盯着瞧了一段时间,见她连端午节时老郡公的祭礼都能独力安排妥当,便放下心来。她总算可以松口气,专心致志备嫁了。
所谓备嫁。其实到了这个时候,需要她去做的事已经不多了。陪嫁的家具都已经打好了,正在进行最后的散气味工序;各种衣料、毛皮的采买也结束了,有京中最好的裁缝作坊根据她目前的身材数据,给她做一年四季的新衣裳;赵家六房与威尔斯洋行送来了各色珠宝与西洋奢侈品,预备给她做嫁妆;张氏从建南侯府名下的田庄、山林、商铺、房产中挑选了预备陪送的产业。已命各家掌柜在六月里到京城侯府报账了;内务府也传来消息,她的嫁衣已经完成得差不多,过两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