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门秀-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眉山伯府也别提。”虽然传闻里头没提丘媛这个人,但蒋雯若真的受了皇后的暗算,以她那么久都没进宫跟皇后打过照面来看。最有可能被算计的,一定是在眉山伯府喝喜酒的时候了。正巧丘媛当时的行径又古怪。可不就对景儿了?
“我好好的提他家做什么?”张氏一听眉山伯府,就一脸的不以为然。“他家与我们又不熟,我可不知道他家里的事。”
赵琇一笑置之,想了想,便回房给蒋雯写了封信。她虽不是什么知情人,却与蒋雯交好,连日通信,多少知道些内情,自然要问候一声的。蒋雯此番逃过别人的算计,但消息到底还是传开去了,跟谢家的婚事自然做罢,但因为牵连上了安阳伯府大公子,也不知道是否会损及她的闺誉。
蒋雯很快就回了信。她的笔触依旧轻快,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受到传闻太大的影响,对于跟谢襄飞的婚事,她也不怎么在意——那本就不是她父母为她选择的婚配对象,不过是太后的一个想法罢了。原本为了蒋家的利益,她嫁也就嫁了,可如今她对皇后生出恶感,只觉得这门婚事恶心至极,又怎会乐意嫁去谢家?婚事做罢,她反而觉得轻松呢。不过外界的传闻确实很令人心烦,她跟母亲商量过了,打算过两日就先回天津去,等京中风波平息了,再回来不迟。
蒋雯在天津住了很多年,在那里有不少交好的闺中密友。回京大半年,她一直在想念这些朋友,也十分挂念父亲,如今总算有机会回天津去与他们相见了,她心里正高兴呢。
赵琇看了信,就忍不住感叹。本以为过得几日,就要先送走方仁珠,没想到蒋雯也要走了。世事变幻,还真是无法预料。赵琇寻思着,是不是要问清楚蒋家四房出发的确切时间,到时候亲自去送一送?说起来蒋雯与方仁珠离京的时间差不多,这段时间里适合远行的吉日也没几个,会不会是在同一日呢?
赵琇立时分别写信去了方家与蒋家,要问清楚他们出发的时间。方仁珠拿到信的时候,刚拆开来看了两行字,丫头便来报了:“五姑娘,大姑奶奶回来了。”
☆、第四百零五章 要人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闺门秀》更多支持!方仁珠愣了一愣。
方慧珠前几日回门时才回过娘家一趟,怎的今日又回来了?即使是要为母亲弟妹送行,也不会选在今日。她是至亲,总要在娘家人离京当天亲自过来相送的。
方仁珠低头想了想,只说一声“知道了”,便继续低头看信。等看完了,她方才将信放好,起身整理衣饰,不紧不慢地往正院方向去。
正院上房里,方慧珠已经说完了今日的来意,方太太冷着脸端坐在上,面无表情地喝着茶,然后慢慢放下茶盏,用丝帕轻轻按了按唇边的茶水,方才淡淡地道:“从前教导过你的嬷嬷们,如今都各自随亲人回去了。虽说是在咱们家名下的庄子里安家,却也是正经良民,与我们自家用的使唤嬷嬷不可同日而语。你想要将人请回眉山伯府,就自行备了厚礼,亲自前往相邀,与我来说做什么?难不成是指望我一声令下,就把人交给你带回婆家去?”
方慧珠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面上的笑容也收了起来:“母亲此言差矣,嬷嬷们固然不是奴仆,却也是方家供奉。当初明明说好了,方家为她们养老,替她们亲眷添置房舍田产,她们会一直陪着女儿出嫁,至少要陪上三年,让女儿习惯夫家生活后,她们才会离开。如今女儿已然出嫁,嫁的也是高门大户,身边怎能没几个信得过的帮手?女儿使惯了的云曲月歌早就叫母亲撵出去了,如今连陪嫁丫头都是年前才添上的。一点都不好使,遇到什么事,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女儿倒是想借母亲身边的人。只怕母亲舍不得。那几位教养嬷嬷与女儿相处了几年,彼此相熟。又都是稳重能干、通晓世事之人,正好与女儿做个帮手,母亲怎的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应允呢?”
方太太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我哪里是不肯应允?我不是说了,你可以自行备礼前往相邀么?人家是宫里出来的,不是咱们家的奴仆,收了咱们家的束脩,教导你这些年,也算扯平了。如今人家一家团圆。有家有业,正是享福的时候。若她们答应来帮你,那是你的福气;若她们不答应,那也没什么好诟病的。我做不得她们的主,你自去求她们吧。”
方慧珠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她哪里是没求过人家?亲自备了礼物,打发眉山伯府的大管家上门去请,没请动。人家嬷嬷正如方太太所言,不是奴仆,是宫里出来的人,曾经也是有品级的女官。侍候的都是贵人。从前想着她方慧珠有青云之志,她们若真能教导出个贵人,脸上也有光。跟着贵人回到皇宫里,更是好事,就答应了。可如今方慧珠只是区区眉山伯府的二少夫人,勉强有个敕命在身,在她身边做事,与寻常仆妇何异?嬷嬷们的脸面如何下得来?
况且嬷嬷们在宫中多年,见多识广,对于眉山伯府某些长辈的性情脾气,自然比方慧珠更清楚……
方慧珠就是因为请不动人。才回娘家来求助的。虽然嬷嬷们都是良民,不是方家的奴仆。可她们在方家庄子上安家,兄弟子侄不是在耕方家的田。就是在方家的产业里做事,又或是仰仗方家的权势做生意。方太太身为方家家主夫人,她要是发句话,嬷嬷们心里再不乐意,也不敢不听。
可方太太却拒绝了方慧珠的请求。
方慧珠只觉得母亲更偏心了,而且偏心得没有理由。妹妹已经订了亲,不可能进宫了,方奕山一家出族,他的女儿也不可能应选,而方氏族中其他的女孩儿,不是年纪尚小,就是家世不够,没一个是有希望攀龙附凤的。那两位教养嬷嬷早已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才早早就放出府去与家人团圆。如今她方慧珠夫家需要这些嬷嬷的助力,方太太为什么宁可将人投置闲散,也不肯助亲生女儿一臂之力呢?
方慧珠只能走近了母亲,压低声音苦劝:“母亲,我知道您还在生我的气,可您再生气,也不能耽误了正事呀?我在丘家,真的很需要帮手,您……”
“你需要什么帮手?”方太太打断了她的话,“你是小儿子媳妇,既不是宗妇,也不用管家,每日只需要把丈夫婆婆和太婆婆侍候好就行了,能有什么大事?真有大事,也轮不到你操心!我给你安排的陪嫁丫头和陪房,虽然你用着不习惯,但个个都是忠心老成的,绝不会给你添乱。你若遇上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只管跟她们商议就是。若实在缺人,家里也不是没有经年的老嬷嬷,大不了我再派两个给你,你何必非要宫里出来的人?当年我们把人请来,是为了教导你礼仪。她们不是你身边侍候的人,而是你的老师!若你进了宫,她们跟着去,倒也罢了。你如今嫁进丘家,再要她们跟着,是把人当成了什么?从来只听说有人出嫁带着仆妇,却没听说过还有人带着老师的!若你想把人当成寻常仆妇带进丘家,也太抬举你婆家人了,他们是什么东西?也配使唤宫里出来的人?!”
方慧珠咬紧了下唇,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才道:“那就让她们到丘家来做老师好了,丘家也有几个姑娘,需要学些礼仪。嬷嬷们能给方家做供奉,自然也可以给丘家做。”
方太太冷笑了下:“笑话!她们已是我们方家的供奉,又得了我们方家的供养,又怎能改弦易辙去为丘家效力?!我知道你如今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既然成了丘家的媳妇,就该为丘家着想,但也别把娘家人卖了呀?!”
方慧珠连忙辩解:“我没有……”
“是啊,你没有。”方太太再一次打断了她的话,“你只不过是听说了宫里的传闻。觉得皇后娘娘失宠了,皇上要纳新人,你虽是不成了。但丘家还是有几个姑娘的。你婆家人再窜唆几句,你就回娘家来要人了。指望着用方家的供奉教出了丘家的姑娘。进宫应选成了贵人,能给你这个嫂子脸上添光彩?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父母好不容易才脱了泥潭,在皇上面前挣回了一点脸面,若再搅和进这种事里去,又会是什么下场?你只顾着你在婆家的脸面,可曾为你娘家着想过半分?!”
方慧珠咬紧了牙关不说话,心里却大不以为然。其实她婆婆与丈夫都没有明确说过打算送女入宫。但看婆婆让她教小姑子的东西,再听一听近来的传闻,她就猜到了他们的打算。既然猜到了,她又怎能不心热?如今她只怕比她婆婆还要更热衷于教出一个完美的名门淑女,只要丘媛成功做了妃子,她凭着这份恩情,还怕不能有风光的一日么?
至于方家,又不是方家送女入宫,不过是将两个没有用的嬷嬷转送给丘家罢了,能有什么问题?母亲的话未免言过其实。
方太太看着女儿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她是不可能改的了,便冷淡地道:“总之,这件事我是不会插手的。你若能说服嬷嬷们助你一臂之力,我也不会拦着,但你休想白白用方家的人力物力去助丘家成事!我劝你也别昏了头,事事都替婆家人出力。丘家家风不正,如今有求于你,自然会捧着你。若有朝一日你对他们没有了用处,他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嘴脸呢。”
方慧珠气愤地说:“母亲怎能说这样的话?婆家人对我好,难道不是好事么?母亲不为我高兴就罢了,怎的还要咒我?我虽然已出嫁。却依然还是母亲的女儿。若母亲当真把女儿当成是泼出去的水,就太伤女儿的心了!”说罢红着眼圈转身就走。在门口处遇见了方仁珠,也不知站在那里听了多久。她恨恨地哼了一声。扭头就走人,连声招呼都不打。
方仁珠无言地来到方太太身边:“母亲,姐姐她……”
“不要提她。”方太太面无表情地道,“她如今已经昏了头,什么都不顾了,只一心要在婆家人面前讨好卖乖,连娘家人都顾不上了。我倒是有些明白,丘家当日宁可撕破脸,也要威胁我们家照旧将你姐姐嫁过去,图的是什么了。原来他家也有攀龙附凤之心。宫里出来的人虽然不少,但能及得上我们家那两位供奉的却没几个,眼下是自由身的就更少了。与其费心另寻名师,还不如找现成的。丘家打的如意算盘,可叹我竟然没发现,平白折了你姐姐在里头。”
方仁珠皱起了眉头:“若丘家只是图这个,为何不肯推迟几个月再办婚事?姐姐先前说,是姐夫马上就要赶赴边城任职了。可女儿私下托了赵家大姑娘去打听,都说那个职位早就安排了人,是从西北调过去的宿年名将,并非前去历练的京城世家子弟。姐夫八成是在说谎,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方太太叹了口气:“不管是什么缘故,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家明媒正娶了你姐姐,想来他家也做不出什么荒唐事来。只是过得几日,我们一家就要南下,你三叔也要跟着去,没有半年回不来。京中虽然还有族人,到底比不得自家人贴心,未必能给你姐姐撑腰。若要指望姻亲照应……”她摇了摇头。
方仁珠明白她的意思。方家的姻亲里,最给力的尚家因为婚约之事,直接与方慧珠生隙;其次的柱国将军将曹家,因为曹太太方氏是方奕山同父异母的姐姐,感情再不好,也是一房人,方奕山出族是方慧珠一手促成,曹太太只怕心里正有气呢,对她自然是没有好脸色的;其他姻亲、表亲诸如刘家、王家等等,论官职权势都远不如丘家,根本不可能给方慧珠撑什么腰。如果方慧珠在丘家没事还好,真有事的时候,她说不定就无处求援了。而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方仁珠为长姐忧心,方太太倒是看得开,很快就将此事放下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自己选了这门婚事,一切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我们别提这些,明儿去尚家作客,你可挑好衣裳首饰了?”
方仁珠小脸一红,点了点头:“已经挑好了。母亲可要过目?”
方太太微笑着点头,拉着方仁珠的手前往她的院子,路上还在想:明日要去见亲家了,不如就跟老姑母念叨一句,请她帮忙照看一下方慧珠?丘家那点子心思,也要跟老姑母提一提才好……
☆、第四百零六章 丘家
方慧珠回到眉山伯府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些许忿忿之色,不过在她走进婆婆眉山伯夫人的房间之前,她就已经将脸上的表情掩盖下去了。只是在向婆婆回禀今日娘家之行的收获时,不可避免地又显露出几分。
眉山伯夫人其实并不怎么在意那几个教养嬷嬷,能请来当然最好,请不来也无所谓,宫里出来的老宫女罢了,又不是只有方家有,眉山伯府若真有心要请,还怕找不到人么?不过二儿媳兴冲冲地说要帮忙,她做婆婆的没有理由去阻止罢了。
她微笑着对方慧珠道:“无妨,你母亲说的话也有些道理。既是宫里出来的人,从前都是侍候惯贵人的,如今也有家有业的,非要让人再回来你身边当差,也确实是强人所难了些。你也不必难过,过些日子再去试试,若几位嬷嬷愿意过来给你妹妹做先生,那自然再好不过了。若她们不愿意,我们再另寻名师就是了。倒是在找到名师之前,你妹妹的功课,还需要你多费些心。”
方慧珠为婆婆的宽容体谅而感动,连忙道:“母亲放心,媳妇儿一定会竭尽全力教导妹妹的!嬷嬷们会的东西,媳妇儿都曾经学过,比她们还学得更多些,至少诗书才艺,嬷嬷们是不懂的。若母亲信得过媳妇儿,就把妹妹交给媳妇儿吧。”从今往后,丘媛就是她的亲妹妹,比方仁珠还要亲!
眉山伯夫人自然是满面笑容:“好孩子,你愿意教导你妹妹,实在是她的福气。惠友能娶到你这么好的媳妇,真是三生有幸!”
方慧珠听了。高兴得脸都红了,只是勉强维持着端庄的仪态,说话语气中的兴奋却出卖了她的真正心情:“妹妹这些天虽学了些东西,但太散了,头一天学了茶道。从宫里回来后,又说不学了,改学围棋,只是学了这些天,还不得要领。媳妇儿觉得,妹妹兴许在围棋上天赋寻常些。不如改学书画或是琴艺?这两样才艺不学上三四年,是学不出什么来的,因此越早开始学越好。母亲觉得,应该让妹妹先试学哪一种?”
眉山伯夫人哪一种都没选:“才艺不急,先放一放。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跟你妹妹说些宫里的规矩,还有贵人们的脾性喜好。只要是你知道的,都跟她说一说。你也知道如今宫里是什么情形。先前皇后还没‘生病’的时候,常常召你妹妹进宫去伴驾的。如今她虽‘病’了,却未必不会再召你妹妹去。倘若你妹妹在宫里遇上了什么人,言语不当得罪了人家,以皇后如今的处境,也未必护得住她。为保万一。还是让她自个儿多学些东西比较好。”顿了顿,又补充一句,“对了。广平王父子的喜好,若你知道些什么,也跟你妹妹说一说。”
方慧珠疑惑不解:“为何要跟妹妹说广平王父子的喜好?”了解宫里太后、皇后又或是太妃们的性情喜好,她还能理解,女眷入宫,有可能见到的不就是这几位主儿吗?了解皇帝的喜好。则是为了将来丘媛入宫为妃后,可以早日博得皇帝宠爱;可是……这里头有广平王父子什么事?
眉山伯夫人正色道:“皇后因何而见罪于太后。你不知道吧?就是因为怠慢了广平王父子的缘故!皇上对此也是十分不满的。广平王父子看皇后,就象是在看仇人。可他们父子时常出入宫闱。万一你妹妹遇上了,他们因皇后而迁怒你妹妹,那该如何是好?知道些他们的喜好忌讳,也免得触怒了贵人。况且……你妹妹是时常能见着皇后的,倘若她能说服皇后与广平王父子和解,岂非大功一件?”
方慧珠仿佛听明白了,笑道:“既立了大功,怎能不赏?以妹妹的才貌家世,又是未出阁的女孩儿,有什么比一桩富贵之极的婚事更适合做赏赐呢?母亲放心吧,媳妇儿十分看好妹妹,她一定会成为贵人的!”
眉山伯夫人眉头微动,觉得方慧珠话里有话,又似乎误解了什么。如今外头流言满天飞,蠢蠢欲动的人多了去了,方慧珠本来就有攀龙附凤之心,会想歪了也不出奇。不过眉山伯夫人觉得,对一个刚嫁进丘家不过十天的新媳妇,没必要把自家的秘密计划都说出来。方慧珠只要做到丘家希望她做到的事,就足够了。
眉山伯夫人微微笑了笑,没有做任何解释:“八字都没有一撇的事,你别胡说,叫人听见了笑话。你妹妹脸薄,受不住旁人议论的。你照我说的,把你知道的事都告诉你妹妹便是。要快,谁也不知道皇后娘娘什么时候就召她进宫了。”
方慧珠连忙端正神色,款款下拜:“是,媳妇知道了。”
眉山伯夫人并不知道二儿媳妇其实已经在娘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