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门秀-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不是牛氏先打发人来给他递了话,赵泽也许立刻就要回绝了,此刻却只能照着祖母吩咐的,对汪东升夫妻说:“事关妹妹终身,侄儿不敢擅专,还得先问过祖母的意思。”
汪太太早预料到他会这么说,便命小丫头带他去见牛氏。
香环再一次出现在了赵泽面前。
赵泽此时心里正乱糟糟的,正不知该如何跟妹妹说,看到香环,他又想起香环说的,赵湘对着汪潼生笑的事,心情更差了。
他心知妹妹为人,猜想她断断瞧不上汪太太的侄儿,若她肯嫁一个捕头,当初霍太太给儿子来提亲时,她早就答应了。霍知良虽然也是犯官之子,但霍太太的妹夫却是官,已经答应了让霍知良拜他的幕僚为师,也学着做个师爷。只要能力足够,做师爷可比做捕头体面得多。赵湘连未来的师爷都不肯嫁,又怎会甘心嫁个小捕头?
香环却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说话透着天真,跟他讲赵湘一日能见到汪潼生几次,一点都不知道其中忌讳,听得他苦笑连连,只能小声叮嘱她,这话绝不能告诉别人,不然汪太太会打她的,把香环给唬住了,白着脸摇手说不敢再提。看着她这模样,赵泽越发相信这个孩子嘴里说出来的一定是真话。
到了西院,香环将他领到正屋前,就转头寻这院里侍候的小丫头玩耍去了。远远看着赵泽进了屋,她回头对着熟悉的另一个小丫头笑笑:“你昨儿还笑我长胖了,我今儿特地穿了两年前的旧衣裳给你瞧,除了长高以外,我哪里长胖了?”
那小丫头上下打量她一番,服气地点点头:“果然不胖,你是怎么长的?只长个子,却不长肉?不过你今儿梳这样的头,倒显得起码小了两岁,哈哈。”
香环笑眯眯地:“咱们上后院里说话吧?”
那小丫头却摇头:“不行。”她将手里的扫帚拿给香环看:“我还要扫厢房的地呢,叫妈妈知道我偷懒,就该打我手板心了。”
香环自然知道,西院每日在这个时候扫地,她是故意这么说的:“那我在这里等你扫完了再说。太太让我给赵家泽大爷领路,一会儿我还得领他出去呢,暂时不用走。”
那小丫头高兴地答应了,自去扫地不提。香环往正房西屋窗前廊下一坐,秋风轻拂,屋里的对话声都传到了她耳朵里。
☆、第二百四十二章 乌龙
赵泽迈进屋中,迎面就闻见一股浓郁的熏香味。他记得这是从前自家还住在建南侯府,以及父亲还做着六品官时,祖母爱用的一种香料,相当名贵。自家败落后,就再也用不起了。没想到如今祖母在汪家,居然又用上了它。
他心里就先一沉,知道这定是汪家供奉的,但祖母也未免太不客气了些。
牛氏还在西屋里头装病人,留着孙女儿赵湘站在正屋中,双眼紧紧盯着他,一脸的期盼。赵泽从来不知道,一向待他冷淡的妹妹居然也有如此恳切盼望他到来的时候。
赵湘瞧着他独个儿进来,汪家的丫头没有跟着,心下大喜,咽了咽口水,便扑到门边去往外头张望,瞧见领路的小丫头跟这院里负责洒扫的小丫头在说话,离正屋远着呢,顿时放下了心。她转身就抢进了西屋,还不忘叫上兄长:“大哥快进来,祖母就等着你呢。”
赵泽心情沉重地迈入祖母卧房,见她坐在床上,额上勒着抹额,两边太阳穴还贴着膏药,脸刷白刷白的,一副病人的样子,可惜那中气十足的声音出卖了她:“怎么这会子才过来?等得我着急。”她给床边的画眉与百灵使了个眼色:“上外头守着,别让人进来。”
画眉答应了,出了卧室,却站在外间不动了。事关赵湘的亲事,赵演那边也很关注呢,毕竟他有一个妹妹,比赵湘小不了多少,过一两年,也该是议亲的时候了。汪家二子都是非常理想的对象。他特地托了她打听,她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探听消息的好机会。
百灵见她这样,也站在外间不动了,只不过比她稍强些,是站在了门边。却不掀帘子迈出门槛外头去。她身上也是有差使的,当然要把事情打听清楚。侯府那边已经给了她准话,等到明年,就找人冒充她爹娘,把她赎出去,然后随她高兴。是嫁给外头的好人家,还是在侯府的下人里头选择婚配,也可以安置到侯府名下的庄子上当个闲差,反正她从此是再不必看牛氏祖孙的脸色了。为了将来,她也要拼了。
两个丫头各怀鬼胎地守在正屋外间。各有各的打算,因为自己心虚,便也不开口叫对方出去,于是两人就很有默契地保持了沉默。西屋里的牛氏祖孙三人,根本不知道两个心腹丫头没有守在门外,更不知道窗下还有一个人在偷听。
西屋中,赵泽给牛氏行礼请安,然后便问起了她的“病情”。却对汪太太提亲的事提都不提。赵湘见他这样,有些着急,迫不及待地问:“哥哥。汪家婶娘叫你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呀?”
赵泽抬头看了看妹妹那急切的模样,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牛氏也开始催促他了:“说吧,汪东升两口子是不是有话要你带给我听?是关于你妹妹的吧?”
赵泽听了哪里还能不明白?牛氏与赵湘分明是对亲事早有预料的,但赵湘是怎么回事?她既然知道汪太太要提亲的是自己的侄儿,又为什么要冲汪太太的儿子笑?好象对汪潼生有意的模样?难不成她是误会了?
赵泽便问:“祖母和妹妹莫非都知道了?汪太太她……她想为妹妹做媒。只是那桩亲事,你们真觉得满意么?”
“为什么不满意?!”赵湘脱口而出。但很快反应过来,一脸娇羞地低下头说。“汪家婶娘早跟我露过口风的……”
牛氏也点头:“这么说,是真的准了?我总算能松一口气了。后头的事,泽哥儿就不必过问了,我会跟汪家娘子说的。”
赵泽忍不住再确认一遍:“祖母和妹妹确定是愿意的么?汪太太的侄儿虽然也是年少有为,但他年纪太大了些吧?妹妹还要过几年才能嫁过去呢,又是西北那么远的地方。”
牛氏和赵湘双双愣住,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赵湘尖声问:“哥哥你胡说些什么呢?!”牛氏也说:“什么侄儿?说的是汪家二少爷,汪潼生!”
赵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苦笑着说:“祖母和妹妹都误会了,汪太太说的是她娘家侄儿。年纪快二十岁了,如今在兰州府衙做捕头,端得是前程似锦,家境也殷实。对妹妹来说,确实是桩好姻缘。只可惜年纪大了些,又是远嫁。”
赵湘脸涨得通红,猛然站起身来:“怎么会这样?明明香兰她说的是……”话未说完,她就反应了过来。汪家人无论是汪太太还是香兰,都从来没有明确说过要将她许给汪潼生,她们只是暗示,有她的“好事”,还说将来就是自家人了。若她真的嫁给了汪太太的内姪,确实不是外人,可这跟她想象中的根本不一样啊!
她眼泪汪汪地扑到牛氏身上:“祖母!怎么会这样?!明明……明明应该是汪家二少的……”
赵泽听了,顿时着急起来:“莫非你跟那汪家二少有了什么首尾?还是他跟你说了会请他母亲来提亲?若你认定汪家打算促成你与汪潼生的亲事,如今却换成了汪太太的侄儿,是不是你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叫人家知道了,故意这么做的?”
赵湘只能一个劲地哭着摇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却没说有没有。赵泽急得直跺脚,想到香环所言,他心都凉了。婚事能不能做成,并不要紧。赵湘无论跟汪潼生还是汪太太的侄儿都不相配。可如果没有了清白名声,这辈子就真的毁了!
牛氏却很快回忆了一下汪太太的娘家。她是汪东升母亲的娘家侄女,她的娘家,也就是汪老太太的娘家,记忆中,那不过是个很普通的乡下土财主,有百来亩地,却什么本事都没有,汪老太太守寡后,带着个儿子被夫家亲友欺负,他们一点忙都帮不上,后来汪家母子抱上了郡公爷的粗腿,他们反而跟着沾光了。这样的人家,如何配得上她孙女?更别说议亲的对象只是区区一个捕头了。
她沉下了脸:“汪家欺人太甚!没有我们赵家,他家早就死光了,哪里还能有今日的风光?我孙女是堂堂郡公之后,侯门千金,汪家婆娘怎敢如此欺辱她?!简直不知所谓!这是打量着我们家败落了,不如从前风光,所以就把我们踩在脚底下了?我倒要给他们两个耳光,问问他们有没有良心!”
说着她就要推开孙女下床来,赵湘还没糊涂,慌忙将她抱住:“祖母熄怒,咱们如今寄人篱下,不能得罪了他家啊!”牛氏便啐她:“你怕得罪他家,难道就要嫁给那小捕头了?我告诉你,若你真敢应承,你从此就别再认我这个祖母,我没你那么自甘下贱的孙女!”赵湘抱着她放声大哭起来。
赵泽被她俩闹得有些头疼了,忍着气道:“祖母先别生气,妹妹也先别哭闹。汪家不过是提亲罢了,他们既然瞧不起妹妹,咱们厉声回绝了便是。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咱们一家人搬出去,再不与汪家来往。即便因此得罪了汪家,也是不碍事的。”
牛氏与赵湘闻言都齐齐停下了动作,刷地转头看他。他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了?”牛氏便又重新坐回床上,赵湘也低头拭泪,抽泣着站起身来。
赵泽见状就有了不好的预感,果然赵湘对他说:“汪家婶娘只是问问罢了,又没逼着我嫁。大哥替我去回绝了吧?只说不愿意我这个同胞妹妹远嫁就是,旁的都不必多说。”
赵泽眉头一皱:“你就这么不乐意搬出去住?难道是舍不得汪潼生?还是贪图大宅子里的富贵享受?”
赵湘听了就不乐意了,板着脸道:“大哥说的什么话?祖母如今正病着呢,在汪家养病,自然比外头强得多。我总不能丢下祖母不管吧?自然是要留下来侍疾的。”
赵泽半信半疑:“真的么?你不是因为不死心,还想嫁给汪潼生,才故意要留下来的?”他心里清楚,祖母那样子根本就不象是有什么病。
赵湘又一次哭着扑到牛氏怀里:“祖母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
牛氏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厉声斥道:“有你这么做哥哥的么?不知道为妹妹着想就算了,还要污蔑她?亲事是汪家人不知感恩,趋炎附势,她为了我的病,受了再大的委屈都忍下来了。你不骂汪家,怎的还要怪起你妹妹来?你若有本事,我们祖孙也用不着寄人篱下。如今我住在汪家,给你省了好大一笔用度,你怎的就不明白长辈的心?!”
赵泽听得脸都红了,羞愧地低头道:“是孙儿错了。孙儿只是担心妹妹。若她当真与汪家二少有了什么首尾之事,汪家二少允婚,汪太太却为她娘家侄儿提亲,可见汪家都知道了。妹妹再住下来,也只会受人白眼罢了,这又是何苦?倒不如搬出去,好赖都能自家做主。”
牛氏当然不会听他的。婚事摆了个乌龙,没成就没成,但这只是汪太太的侄儿这边没成罢了,汪家还不知道她们祖孙盯上了汪潼生。汪太太如今那么喜欢赵湘,赵湘未必没有再拼一把的机会。
她瞥了瞥大孙子:“我这病还要在汪家多养些时候,搬出去的事,过些日子再说吧。你现在就去前头,跟汪东升夫妻说,舍不得妹妹远嫁,然后把婚事回绝了,但切记不可以得罪了他们,要守礼,知道么?”
赵泽只觉得荒唐无比,却不知道窗外的香环,抿嘴低头偷偷笑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弄巧成拙
牛氏有令,赵泽虽然满心不以为然,也只能乖乖答应下来。况且他本来就不赞成结亲,拒绝的话对他来说并不难出口。
但他还是再劝了牛氏一次,还是搬出去的好。这回他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点出他们住在汪家,会连累汪东升仕途的事实。牛氏起初还真吓了一跳,以为好不容易抱上的大腿就要断了,但听到赵泽说,这是从赵玮那里听说的,又放下了心,不以为然地道:“这定是小二房那边故意吓唬你呢。他们生怕我们攀上了汪家,从此就过上好日子了,存心要坏我们的事。汪东升再不济,也是实打实的从三品,有资历,有军功,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又升到这个品阶上,定然也有不可小觑的人脉。哪里是我们几个妇孺能连累得了的?新登位的小皇帝若是连这点肚量都没有,当初也不会饶过我们的性命了。”
赵泽不死心:“可是二弟带着汪家两位公子在外头到处见人,一点忌讳都没有,皇上肚量再大,瞧着难道就真的没有想法?若是真没有想法,本来说好了召汪大人回来有任命的,怎的如今其他召回的将军们都有了去处,独汪大人迟迟不见安排?祖母在汪家住了这些日子,汪家的事,您想必都能知道,您可瞧见京中有哪家高门大户与他家有往来么?”
牛氏还真没见过。她虽然身处内宅,但汪太太若是有什么客人,或是要出门做客,每日过来问候时,肯定要跟她或赵湘说一声的。既然没说。那就是没有。这很不寻常。汪家只往外头送礼,却不见有人回礼、回拜,难不成这条大腿真个不稳当?
赵湘有些担心地看着牛氏:“祖母,怎么办?这该不会是真的吧?”又埋怨起赵演来:“怎的不收敛着些,一点好处都没弄着。倒成了别人手里的把柄!”
牛氏瞥了她一眼:“你恼什么?你二哥也是为了咱们家弄银子,得的金银都交给我收着了,你也不是没得好处的。这一回,不过是有人心存嫉恨,想要坏我们的事罢了,指不定里头还有小二房在搞鬼。咱们且不必理会。怎么也要在汪家住上两三年,汪东升顶多就是官做得不太顺,还不至于就这么败落下去,总比咱们自家要强些。大不了叫演哥儿在外头收敛一点,别那么张扬。等汪东升得了实职再说后事。”
赵泽听得呆住了,牛氏这番话,简直就是把先前蒙上的那块遮羞布给扯开了,什么养病,什么侍疾,其实祖母和妹妹就是贪图汪家富贵罢了。住上两三年,妹妹的亲事也做成了,不管嫁给汪家次子还是外头的人家。有汪家的面子,怎么也不会太差,汪家甚至还有可能帮着备一份丰厚的嫁妆。祖母到时候就算离了汪家。也可以跟着孙女儿过活。至于汪家是好是歹,她根本就不关心。算盘打得太精了,却让赵泽脑海里打上了大大的“厚颜无耻”四个字。可惜,他没胆子在祖母面前把这话说出口。
他失魂落魄地走出了房门,香环已不知几时出现在他身边,仍旧是那一脸的天真模样:“泽大爷。您这就回去见老爷太太么?”赵泽木木地点了点头,香环殷勤地领起了路。厢房里负责扫地的小丫头瞧见他们走了,懊恼地跺了跺脚。说好了要一块儿玩的。谁知她活还没做完,香环就得走了。
回到前头正院里,汪潼生刚从外面回来,给父母请过安,出门正好与赵泽撞了个正着。赵泽想起妹妹说的,与汪潼生有私情之事,脸就拉长了,若不是香兰出来打帘子,有别人在场,屋里又有汪家夫妻在,妹妹的事情又不太合规矩,他也许立刻就要向对方问个清楚明白了。但现在不说,他也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才进屋。汪潼生只觉得莫名其妙,心想怪不得赵演会说,这个兄长性情不好,如今看来,果然是真的。
到了汪东升夫妻面前,赵泽只是木然照着祖母的吩咐回绝了亲事,只说是年纪差太多了,怕耽误了汪太太侄儿的婚事,不敢应承,祖母也舍不得妹妹远嫁。
汪东升没说什么,汪太太倒是有些惋惜:“我侄儿真是个挺好的孩子,以他的挑剔,婚事怕是还要再拖上几年,有这几年功夫,湘姐儿也能出嫁了,你们真的不再考虑一下么?”
赵泽低头不语,想起祖母与妹妹的盘算,心里有些堵。妹妹与汪家二少爷有约定之事,总是不合礼法的,闹出来了,对方固然得不了好,但妹妹受到的影响更大。可看祖母与妹妹的意思,似乎还没死心,总想着要图谋这门婚事。况且,又有汪东升的官途之事。咬了咬牙,他索性直起腰说:“这是家妹没有福气,汪太太还是为令侄另寻好姻缘吧。还有一件事,家祖母与舍弟舍妹寄住府上日久,实在是不太合适。如今侄儿手上也攒了些银子,典得起房舍,养得起家人,还是把他们接出去的好。还望大人、太太应允。”
汪太太怔住了,汪东升说:“若你是担心会连累我,才执意要将你祖母弟妹接出去,那就大可不必了。我方才已经命人出去打听过了,朝中确实有人因我接济你家人而有所非议,但我承蒙郡公爷大恩,又与你父少年相交,有多年的情份。他做了大逆不道之事,我不能与他同流合污,但他既已伏法,留下老母幼子,我怎么也该援手一二才是,否则又怎对得起郡公爷多年的恩情?我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昭日月,旁人说什么,又与我有何相干?只要皇上相信我就足够了。你不必理会外人的话。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