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病娇宠:黑萌嫡医-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宁霏回去后,如约派人送了解药去公主府,杨昕收下了。
  
    她当时说的是实话,这解药从来没在人类身上用过,她也不知道解毒的效果到底如何,而且谢明敏中的毒已经拖了很长时间,应该是很深了,只能听天由命。
  
    但也不知是谢明敏运气太好,还是杨昕照顾她照顾得太精心,她的命不但是保住了,而且身体最后也恢复了七八成,没留下什么中毒的后遗症。
  
    半个月后谢明敏能够下床走动,去见建兴帝的时候,已经是一副接近正常人的身体状况。只是因为重病一场,元气大伤,整个人看过去消瘦了一大圈,脸色苍白憔悴,还带着虚弱的病容。
  
    天底下终究少有因为自己的配偶是个人渣,就跟着厌恨自己孩子的父母。建兴帝虽是皇帝,终究也是个父亲,见昔日最疼爱的女儿这般病怏怏的虚弱样子,难免也是心疼的。
  
    谢明敏在建兴帝面前痛哭失声,直斥蒋皇后当年的滔天大罪,丝毫没有因为亲生母亲被凌迟处死而悲痛的意思。并且自请去孟皇后的陵墓守陵一年,以赎蒋皇后对孟皇后犯下的罪过。
  
    谢明敏之所以从小能深得建兴帝宠爱,就是因为在所有公主中,她是最能摸准建兴帝心思的。
  
    建兴帝喜欢看到子女有情有义有孝心,蒋皇后倘若犯下的只是一般的罪行,他处罚蒋皇后,子女为蒋皇后求情担罪,就像谢逸辰之前做的那样,必然会赢得他的好感。
  
    但这一次蒋皇后犯的是弥天大罪,谋杀的还是他当年最心爱的女人,严重程度完全是两码事。要是这种时候还不知好歹地对一个建兴帝深恨的罪人表现出悲痛,那就完全适得其反了。
  
    去皇室陵墓守陵,是最苦最难熬的事情。吃、住、睡都在陵墓前面,不管寒冬炎夏,都只能穿单一的粗布麻衣,三餐只有粗茶淡饭,不荤腥,不饮酒,住的也是最简陋的地方。每日要在灵前跪满三个时辰,焚纸上香,逢各种忌日还要卒哭。
  
    皇室子弟就算直系亲人去世,在皇陵也只需要守满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回来继续戴孝即可。守陵因为其苦,往往是被拿来作为惩罚使用的,哪个皇亲国戚或者后宫妃嫔犯了什么事,被罚去陵墓守陵一年三年。
  
    谢明敏提出为孟皇后守陵一整年,孟皇后还不是她的亲生母亲,足见其诚意。
  
    建兴帝对谢明敏的态度更加缓和,本来想让她先养好了身体再去守陵,免得熬不住那边的清苦。但谢明敏执意要立刻就去,建兴帝拗不过她,便下了旨,由着她去了。
  
    ……
  
    六月初,漠北再次传来战报,震惊了整个大元。
  
    五月初被派出增援的八万镇西军,按照原计划,从西北到漠北要二十天时间左右。但恰逢五月是大元的雨季,连日暴雨导致多处山体塌方,堵了道路,镇西军过了足足一个月才到达漠北。
  
    但到了那边才发现,由李家军镇守的漠北,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故。
171 李家败落

  
    李家军在大晋两倍的兵力压境之下,拼死苦守了一个月,但终于还是没有坚持到镇西军前来。
  
    镇西军到达的时候,李家军驻守的漠北第一关,赤门关,被大晋军队攻破,大晋军队已经突破边境,进入大元国土,占领了不少漠北村镇。
  
    漠北气候干旱少雨,虽然不像大晋那样,国土上绝大部分地方都是草原、荒漠和戈壁,但也十分缺水。能形成村落的地方,都是草原上的河湖,荒漠里的绿洲,有充足的水源才能吸引人们聚集定居。
  
    水源就是漠北土地上的生命之源,只要占领了这些水源所在的地方,就等于是抓住了这片土地的命脉。
  
    动辄数万的军队,在大漠里没有大量的饮水作为补给,打起仗来连三天都坚持不到。失去了据点的李家军无法抵御大晋军队,已经往后退了上百里之远。
  
    而最让人震惊的是,李家军主帅李庚、昭武校尉李朔风、振威校尉李雁声,在赤门关被攻破的那一战里,祖孙三人全部战死,乱军之中尸骨无存。李家军副帅李长云,在赤门关失守后,麾下军队被屠戮殆尽,而他自己最后则是向大晋献降,带着李家军在漠北的兵布图和边防图,投进了大晋军队。
  
    消息传到京都,满城哗然。
  
    李家军以前在百姓们心中,威望极高,深受拥戴,一直被视作驻守漠北的擎天之柱。只要李家军不倒,漠北就永远不破。
  
    可现在李家祖孙三人战死赤门关,李家军连失主帅副帅,已经是群龙无首。就算镇西军已经赶到漠北,大晋军队也已经攻破最重要的漠北天险赤门关,进入大元国土内,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李长云的投降。李氏一族满门,尽是英勇忠义之将,谁也想不到李长云身为李庚之子,李家军副帅,竟会做出这种贪生怕死,投敌叛国的事情。
  
    消息传到安国公府,李氏第一个反应就是摔了手里的账册,往外面冲去。
  
    “我不相信!爹和朔风雁声不可能死!大哥更不会向大晋投降!我要亲自去漠北!”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宁霏也不能再去拦她。之前劝李氏,是因为她去了漠北的确没什么用,但现在已经不是有用没有用的问题。
  
    父亲和两个侄子战死在赤门关,连尸体都没有找到,兄长向大晋投降,现在正背着叛国投敌的罪名。李氏作为李家的女儿,要是还能在千里之外的京都安安稳稳地坐着,那才叫怪了。
  
    李氏不顾安国公府里丫鬟下人们的阻拦,飞快地收拾了东西,带上一批原先属于李家,在她出嫁时跟着她一起来到京都的护卫,立刻就要出发。
  
    宁霏也准备跟她一起去。漠北正在战乱之中,李氏这么急匆匆地前往,身边虽然带着那些护卫,但一旦遇上大晋军队的话,这些护卫相比之下微不足道。有她同行,至少多个照应,万一李氏受伤的话,就更需要她了。
  
    李氏不同意:“这是李家的事情,娘去就可以了,你一个女孩子家,弱不禁风的,连京都以外的地方都没怎么去过,去漠北那么危险恶劣的地方干什么?”
  
    宁霏摇头道:“娘是李家的人,我身上流的血至少也有一半算是李家的吧,外公、舅舅和表哥他们出事,跟我自然有关系。况且我也没那么弱不禁风,珠玑会骑射第一名,未必就比娘差。李家长年镇守漠北,流着李家血液的女儿,怎么能连漠北的土地都不敢踏上去?”
  
    李氏怔住,片刻后才扬起了眉,把手里的那条马鞭丢给宁霏。
  
    “说得不错,李家的后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不能一辈子娇养在深宅里面,见不得漠北的风沙。你也尽快收拾一下,东西不用多带,我们轻装出行,沿途再补上。”
  
    汉广堂那边,穆氏就算再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时也得到了李家出事的消息。
  
    穆氏派了钱妈妈来琴瑟居这边,本来是想把李氏叫到汉广堂去问问情况,结果钱妈妈到了这边,一眼就看见李氏和宁霏牵着马匹带着行李,正准备出安国公府。
  
    “夫人!六小姐!”钱妈妈大惊,叫了起来,“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漠北。”
  
    李氏因为跟穆氏闹僵,对这个在穆氏身边伺候的老妈子也十分不待见,冷冷地甩了两个字给她。
  
    反正该向府里交代的事情,她已经都交代给几位管事了,至于穆氏那边是个什么态度,她才不想管。
  
    “漠北?”钱妈妈惊叫得更加大声,“夫人去那种地方干什么?您是安国公夫人,怎么能自己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等等,您这是……您居然还要带着六小姐一起去?这就更不行了!……哎!夫人等等!老奴要先去禀告老夫人啊!”
  
    李氏被钱妈妈的大呼小叫吵得脑袋都疼,没有理会,直接绕过钱妈妈往门口走去。
  
    钱妈妈哪敢就这么放她走,连忙上前拦她:“……夫人!您不能去!”
  
    李氏以前在军中也是练过武的,哪里是一个老婆子能拦得住,随手一推,就把钱妈妈推得在地上重重摔了一个跟头。
  
    她连看都没看一眼,带着宁霏从正在惨叫哀嚎的钱妈妈身边大步走过,头也不回地走向安国公府的门口。
  
    但是两人正要出去的时候,在门口碰上了刚刚从早朝上回来的宁茂。
  
    宁茂看着母女两人一副要出门的样子呆住了:“你们这是……”
  
    “哎哟!老爷可算回来了!”
  
    钱妈妈停下了哀嚎,连滚带爬地扑到宁茂的身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嚷叫起来。
  
    “老爷,您快劝劝夫人啊!她要亲自带着六小姐去漠北!”
  
    宁茂今天上朝,朝上建兴帝和文武百官们议论的就是李家人的事情。
  
    李庚、李朔风和李雁声战死,李长云投敌,虽然只是消息刚刚传到了京都,但已经足够整个京都传得沸沸扬扬。
  
    远在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李家的这几位将领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还一个都没有找到,建兴帝暂时自然也无法确定要如何处置李家。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李家三代四个男丁,三个战死一个投敌,李氏一门算是彻底完了。现在最迫切的不是应该怎么对待李家,而是国境已经被攻破,局势一片紧急混乱的漠北那边该怎么办。
  
    早朝的后半部分,众人讨论的都是漠北的战事。但下朝之后,还是有不少朝臣用异样的眼光朝宁茂这边看过来。
  
    投敌叛国罪和谋反忤逆罪一样,都是大元最重的罪名之一,要是李长云最后真的被判了这个投敌叛国的罪名,无论他能不能被抓得回来,李氏的九族都得遭到株连。
  
    宁茂娶了李长云之妹,是李家的姻亲,到时候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宁茂满腹心事地从朝上回来,结果一到家,就又碰上了更加闹心的事情。
  
    宁茂还没来得及开口,汉广堂那边穆氏已经从门口赶过去禀报的门僮那里得知了李氏要去漠北的事情,顿时大怒,亲自赶了过来。
  
    “去漠北?李氏,你这是疯了不成?……你一个女人家,身为安国公夫人,顶着从二品诰命夫人的身份,给我安安分分待在安国公府里就是了,你抛头露面地一个人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成何体统!……漠北那边现在乱成什么样子,那些大晋士兵见了女人就糟蹋,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宁家还要不要脸面,要不要名声!”
  
    大元的女子虽然比前朝自由些,没有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程度,但传统观念毕竟根深蒂固,女人就该待在家中相夫教子,不能到外头去乱跑。尤其是像李氏这种嫁进高门世家的,身份高贵,更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就容易遭人诟病耻笑。
  
    女子平日里出门参加宴会,走亲访友,偶尔去京都郊外游玩一趟,上个香拜个庙。社会舆论能接受的所谓“出行”,就只在这些范围之内。
  
    至于像李氏这样,没有夫君和家中其他长辈的陪伴,只带着自己的女儿跟一队护卫,远走千里,去漠北那种地方的,就是严重的不守妇道了。
  
    要是太平盛世里的繁荣文明之地,那可能还好些,漠北现在正处在战乱之中,女人在那边更加危险。李氏这一去漠北的事要是传出去,宁府的背后还不得被全京都的人指指点点,脊梁骨都得给戳断。
  
    李氏冷笑:“你们宁家要不要脸面名声我不关心,我的家人在漠北那边出了事,我要是还能安安稳稳待在安国公府里面,我就不配为人之女,也不配为人之母。都给我让开!”
  
    穆氏暴跳如雷:“你这个大逆不道的逆妇!你今天要是能走出安国公府大门一步,我就不用当这个宁府的老夫人!来人啊!给我把大门守死了!谁也不准出去!”
  
    穆氏一声令下,一群家丁和侍卫立刻围了上来,严严实实地堵住了安国公府的门口。
  
    宁茂站在众侍卫的最前面,堵在门口处,一脸坚决:“夫人,你绝不能去!”
  
    这次他不能再站在李氏那边了。就连穆氏这个不把名声看得那么重的,尚且知道要是让李氏去了,宁府会被人议论成不知道什么样子,更何况是他自己。
  
    李氏一看门口被堵死,她已经不能直接冲出去,又有穆氏和宁茂的强硬命令在这里,想要出去的话,除非硬闯。
  
    她手下的那些护卫都是当年在战场上的腥风血雨里厮杀出来的,一个都能顶得上好几个安国公府里这些只会虚张声势的家丁,真动起手来的话,他们未必就赢不了。
  
    但她还是犹豫了。
  
    宁茂最不喜欢舞刀弄枪的女子,她在宁茂面前,一直都在尽力表现出他喜欢的温婉贤惠的女子形象。哪怕是她自己不动手,在他面前命令自己的护卫们跟安国公府的人打起来,这般粗野暴力的事情,她以前也是连想都不敢想。
  
    而且这里是安国公府大门口,一旦在这里打起群架,整条街都能看得到,不到一天时间就会传遍全京都。
  
    那她和安国公府之间的关系就会闹得一发不可收拾。京都没有任何一个高门望族,能容忍得了家里娶的媳妇,在自己家门口跟夫君和婆婆等人大打出手。
  
    这完全就是所谓的恶妇,是把夫家的脸面和尊严狠狠地摔在地上踩。哪怕这个媳妇再跋扈,娘家再势大,十有八九也是一纸休书扫地出门的结果。
172 抬平妻(一更)

  
    宁茂见李氏犹豫,立刻趁热打铁,走上前几步,放缓了语气。
  
    “夫人,我们不让你去漠北,是不希望你出事情。漠北那边现在太危险,遍地烽火狼烟,数十万军队都挡不住大晋军队的攻势,你只带着这一队护卫,万一遇上了大晋军队,怎么逃得出生天?而且还有霏姐儿,她才多大,你也要带着她到那种战乱之地去涉险吗?”
  
    李氏的语气也稍稍软下来。
  
    “霏姐儿我可以不带去,但不管多危险,我必须亲自去漠北一趟。要是你的父母兄弟也出了这种事情,你能安心坐在家里八风不动吗?”
  
    “你听听!”穆氏气得当即叫起来,“这逆妇说的这是什么话!诅咒老婆子我早点死是不是?”
  
    宁茂给了穆氏一个眼色,让她稍安勿躁。
  
    又对李氏道:“我知道夫人是为家人担心,你去漠北,其实就是为了寻找岳丈和两位侄儿的下落,还有内兄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也不用非得你亲自去,我会派我的一批下属去一趟漠北。漠北那边有一些当地郡守和军中将领,都是我有过交情的,我写几封信让他们带过去,让他们帮忙一起寻找,总会比夫人要快些。”
  
    说着立刻对还在门口的车夫吩咐道:“把马车掉个头,我等会儿再去一趟官衙。”
  
    李氏本来还想说话,宁茂拉住她道:“夫人别着急,我的那些人办事能力都不错,一定能帮夫人查得一清二楚。有任何进展,都会随时传信回来告知夫人。夫人暂时就先在家里等着,要是我派去的人实在什么也找不到,到时候夫人再想去漠北,我保证绝不阻拦夫人。”
  
    宁茂都好商好量地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氏要是再一路硬打出门去,那就变成了她不讲道理。
  
    只得勉强答应下来:“我只给你十天时间,十天后要是什么消息都没有,我还是会亲自去漠北。”
  
    宁茂连连答应着,让下人们送李氏和宁霏回去,自己则是亲自送穆氏回汉广堂。
  
    穆氏已经气得七窍生烟,两眼直翻白,再气下去恐怕就要不好了。
  
    回到汉广堂,在几个丫鬟婆子的伺候下好不容易才缓过一口气来,立刻就拍着桌子咆哮。
  
    “你现在还对那逆妇那么客气干什么!以前是她背后有李家撑腰,我还能姑且忍她,现在李家都倒了,她还这么不守妇道,嚣张跋扈,一点都不把你和你亲娘放在眼里!我看你就该一纸休书把她给休了,扫地出门,她爱滚哪儿滚哪儿去,去漠北被那些大晋士兵糟蹋了,也跟我们宁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宁茂被穆氏吼得脑袋都在嗡嗡响:“母亲,我们现在不能休她……”
  
    “为什么不能?她给公婆守过三年孝了?她嫁给你的时候前贫贱后富贵了?她李家的人都死光死绝,没娘家可回了?三不去她符合哪一条?”
  
    李家是一个不小的家族,在漠北统率李家军的只是其中一个分支,本家宗族还在南方。只不过双方早在李庚那一代就已经分家,各过各的,现在很少有往来。但即便如此,李氏还是不符合“有所取无所归”这一条。
  
    宁茂更加头疼:“儿子说不能休李氏,不是因为三不去的律例。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