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太子妃您恨妾。所以,常氏一族对高锦的支持,才会似水中月,镜中花。看着漂亮,全是虚幻。”吕良娣感叹道。
  “你知便好。”
  太子妃常氏依然冷寞的说道。
  对于朱高锦,太子妃没有太大的恶感。毕竟,那孩子真像极了他的父王。但是,对于吕良娣嘛,太子妃常氏就是恨入骨髓里了。
  “不如,做一笔交易如何?”
  吕良娣说道。
  太子妃常氏静静的听着,完全没有答话的意思。
  吕良娣笑了,她觉得,太子妃常氏既不离开,又是沉默,那么,显然是默认了。
  想来,常氏一族里,必然是有人动心了,对皇太孙这个称呼所代表的从龙之功啊。
  “我让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赔给你一个儿子如何?”
  吕良娣语气平静的说道。
  那口吻的,真跟喝一杯茶,吃一碗饭一般的随易着。
  “你什么意思?”
  太子妃常氏有些动容了。
  “太子殿下虽然去逝了,但是,在圣上的眼中,太子殿下一直是特殊的。同样的,高锦得了这一份恩泽,在圣上的心底也是有一点地位的。”吕良娣说了她的看法,她道:“但是,这依然不够……”
  “就凭借圣上的一点点亲睐,不足以让高锦成为皇太孙。”吕良娣很清楚,她的家世太差了。不足以给儿子什么支持……
  所以,在儿子成为皇太孙的道路上,他需要了更多的助力。
  皇孙妃马氏,呵呵,那不行。
  吕良娣觉得,在元后去逝了,在马丞相一案后,马氏一族已经基本上就是靠山没了。
  如今,东宫能借上力的妻族,唯有常山王一系的常氏一族。
  那么,这中间有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太子妃常氏。
  这一个女人是绕不开的结。
  “高锦需要太子妃您的支持,当然,也离不开常氏一族的支持。”吕良娣如是说道。
  “凭什么?”
  太子妃常氏冷淡的问了三个字。
  “凭高锦是您的儿子。”吕良娣灿烂一笑,她说道:“他往后会是您一个人的儿子。”
  太子妃常氏先是一愣,然后,她反映过来吕良娣的话中之意。
  “你疯了?”
  太子妃常氏是真吓了一跳。
  “是啊,我疯了。”吕良娣点点头,说道:“我已经不想活了,我把儿子让给您。”
  “您呢?太子妃,您的意思呢?”
  吕良娣的问话,让太子妃常氏沉默了。
  良久后,吕良娣笑了。
  “您不回答,妾就当您答应了。”吕良娣说了这一话后,就是躺回了榻上,她道:“妾累了,就不送太子妃离开了。”
  太子妃常氏离开吕良娣的寝屋时,是受了惊吓的。
  不过,在惊吓之后呢?
  回了寝宫的太子妃常氏,猛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如果……
  如果……
  太子妃常氏想,如果吕良娣真的不在了。那么,她定然要说服了常氏一族,支持大皇孙朱高锦上位。
  因为,除了朱高锦成功上位后,她能荣登母后皇太后的宝座外。
  换成其它人上位的话,她这个前太子妃,都会是面对了凄惨的下半辈子。
  九月九日。
  重阳节。
  这一日,太子一周年的祭日。
  这一天,朱高锦的生母,吕良娣病逝。
  在父王的祭日,生母过逝的当天,朱高锦哭晕了过去,随后,大病一场。
  就在朱高锦养病的时候。
  北方传来的消息。
  大军出征,连翻大胜。
  二皇子秦王,三皇子晋王,四皇子燕王,皆是揽了胜利,带着荣誉的在九月之时,三军合击,破了胡人圣地的龙城。
  十月。
  大军南下,搬师回朝。
  福娘和夫君朱高熙就是随行中的一员。
  在中旬,大军到了京城的地面。
  福娘和夫君朱高熙没有随大军入城,而是提前一日的回到了京城燕王府。
  燕王妃见到了长子长媳归来,那是欢喜的。特别是燕王和次子朱高晸在次日,也将平安归来。燕王妃整个人的情绪,全然是高兴。
  十月十日。
  宏武帝摆了宫宴。
  此回,自然是大赏了立功的将士。
  当然,要说有什么不和谐的地方。那就是这等场面上,坐在宏武帝身边的亲人,不是二皇子秦王,不是三皇子晋王,不是四皇子燕王,而是大皇孙朱高锦。
  这位大皇孙的位置,特显眼。
  不免就是一下子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向宏武帝举杯敬酒时。
  秦王有些失态了。
  倒是晋王和燕王这一对兄弟,态度表现的还算端正随和。
  对此,宏武帝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第60章 
  秦王很生气; 当然; 他更失态。
  其实; 秦王的内心容易猜。太子去逝后,秦王就是宏武帝实际的长子,这立嫡立长。嫡子没了,宏武帝诸子中,他最年长。这便宜自然占大发了。
  然而; 宏武帝没按儒家的传统行事。
  宏武帝这位开国帝王,是玩了一手随心所欲。
  本来跟弟弟们争储君之位,就够秦王心烦的。如今倒好,在秦王眼中还是毛头小子的大侄儿朱高锦也上场了。秦王做何感想?
  秦王只想说; 父皇,何其偏心也?
  只是,想想罢了; 秦王再是失态,也不敢把心声吐露出来的。
  不提秦王,就是晋王和燕王的心头; 也是窝了一把火的。
  朱高锦的上场,宏武帝摆出来的某些架式,还真别说; 已经去逝的太子; 遗留下来的一系人马真的有些蠢蠢欲动了。
  宫中的大宴,朱高熙、朱高晸这一对兄弟自然是陪着他们的父王一起出席了。所以,宫宴上的一切; 朱高熙是看在了眼底。
  只不过,以朱高熙的身份,他自然是装了老实人。
  嗯,就是朱高熙不装,在旁人的眼底,他也已经够老实了。
  宫宴结束时,燕王喝醉了。
  但是,扶着父王上马车的朱高熙却是发现了,他的父王在装醉。
  不过,不管事情真相如何?
  朱高熙自然不可能拆穿了什么?
  只是,待回了燕王府后,朱高熙是整个人疲倦极了。
  “我明日就想去跟父王辞行,我想离开京城这个漩涡。”朱高熙与妻子独处时,是搂着妻子在怀中,讲述了他的打算。
  福娘静静的听着,听着她的夫君讲了心底的话。
  “每一个人都被九五至尊之位给耀花了眼,太子大伯不在了,一切的矛盾就摆在了青天白日之下。我突然发现,人人变得陌生。”朱高熙感觉他有些太弱。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孩子,他的心底有许多的害怕,除了妻子外,他不知道应该跟谁讲?
  父王?
  母妃?
  在朱高熙的记忆里,父王永远是严厉的。母妃虽然慈爱,但是,二弟高晸,三弟高孜比他年纪小,更需要母妃的关爱……
  所以,朱高熙与父王、母妃的感情里,总是夹杂着遥远与陌生的疏离之感。
  朱高熙觉得,也许在父王、母妃眼中,他真的不如二弟、三弟那般的有份量吧?
  “除了你,我都不知道应该对谁讲了……其实,我害怕了……”朱高熙说这话时,跟一只无助的小狼仔没什么两样。
  他在害怕,他在彷徨。
  “皇家之中的失败者,从来不会有好收场。”
  “我头一回发现,我自己是一个懦夫。”朱高熙自嘲的说道。
  福娘听了许久,一直到头顶的声音停止了。
  福娘伸手,搂紧了夫君的腰。
  两人紧紧的贴在了一起。
  “我从不觉得,你是一个胆小的人。”福娘肯定的说了这话,道:“你只是太在意了,所以,变得谨慎小心。”
  福娘给了正面的评价。
  一个人的行为,在不同人的眼中,自然有不同的解读。
  福娘不觉得,谨慎些,小心些,有什么不好的?
  其实,福娘更欣赏了这样的男人。
  这是古代,这是封建社会。这里讲究一旦犯事儿,必然会牵连家人。
  打从小时候在午门外,看过掉脑袋的犯人,看过那些犯人被牵连家眷的惨样。福娘就觉得,一个真正有担当的男人,就是那等稳重的,那等老实的。
  “五郎,你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
  福娘将头埋在了夫君的怀里,她满面的欢喜,说道:“你想离开京城的这个想法,可能暂时实现不了。”
  “因为,我怀孕了……”
  “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我们得给他一个健康安稳的环境。所以,游学一事,暂时得搁浅了。”
  福娘的话,像是一道惊雷,霹在了朱高熙的心湖上。
  这一回,不是惊吓,而是惊喜。
  一个天大的惊喜,来得太突然,也来得太快了。
  朱高熙有些接受不能,他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五郎,你当爹了。”
  “五郎,我当娘了。”
  福娘继续的唠叨道。
  “我当爹了。”
  “你当娘了。”
  朱高熙重了这两句话。
  等待再重复了一遍后,朱高熙陡然大叫一声嘿。
  “我当爹了,你当娘了……”
  “天啊……”
  “我当爹了,你当娘了……”
  这起伏有度,越来越高昂的声音,从朱高熙的嘴里说出来,那等欢喜之情,是不需要言表的。
  这时候,朱高熙赶紧松开了福娘。
  他带着紧张的神色,他仔细的观察着福娘,问道:“你可有哪里不舒服?”
  “不,你不能累着了,你先坐下。”朱高熙带着一种紧张过头的情绪。他拉着福娘,把福娘让到椅子上坐好。
  “我当爹了,我当爹了……”围着福娘来回转了两圈。这个刚当爹的新手,那是高兴的一坦糊涂。
  “你别转了,我眼晕。”
  福娘真是受不了,这等喜讯出来后,她家夫君要变成逗逼的行为。
  “我不转,我不转了。”
  有福娘的话,朱高熙终于是止住了转圈圈的兴奋劲头。
  “你坐下,我们好好说会儿话。”福娘伸手,拉着夫君坐了她跟前的椅子上。
  待朱高熙坐下后,福娘笑说道:“是今年九月时怀上的,来年六月他就会降生了……”福娘说着这话时,满面的柔情。
  前面失去了一个孩子,如今,又有一个天使要诞生。
  这真的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毕竟,一个新生命呵。
  “太好了,太好了。”
  朱高熙连连说道:“你应该好好养胎,我得陪你……”
  “我们不游学了,就在京城待着,哪儿也不去了。”
  朱高熙开始想着他的第一个孩子,将要降生的事情。越是想啊,他越觉的美得冒泡。
  “父王、母妃他们知道吗?”
  朱高熙这时候反映过来了,问了此话道。
  福娘摇摇头,说道:“我今个儿对鱼汤有些反味,加上小日子晚了几天。所以,请了大夫诊脉,确认是有喜了。”
  “我想着,你是我腹中孩儿的爹,这消息自然要头一个讲给你听。”
  福娘蛮肯定的回道。
  “那明个早,我们一起去禀报吧。”
  朱高熙说道。
  “好,依你。”福娘点点头,表示了同意。
  “等胎儿满三个月,你再去我娘家报个喜。”福娘又是叮嘱道。
  朱高熙听得这一话,赞同的回道:“应该的,应该的。”
  “其实,我是担忧,心底害怕。毕竟,宏武十五年八月的那个孩子没留住,我这心头不踏实。大夫也讲了,腹中孩儿满三个月就是坐稳胎了。倒时候公布喜讯,应当就无妨。”福娘讲出了她的心声。
  因为失去过,所以,更在意了。
  “我会保护好你,还有我们的孩子。”朱高熙承诺了话道。
  宏武十五年八月失去的那个孩子,不光是妻子的心病,对于朱高熙而言,也是他心底的痛。
  遗憾与懊悔,总归是难以弥补的。
  十月十一日。
  清晨。
  辰时初。
  往日按时来请安的朱高熙夫妻是会早到了。然而,今天这一对小夫妻到点儿依然不见人影。
  这等失礼的事情,自然是引起了燕王的不快。
  燕王妃打了圆场,笑道:“高熙夫妻是长子长媳,我觉得府上缺了一个小孙儿,这不吩咐了话,让他们夫妻在自己小院用朝食亦无妨。”
  “他们小夫妻之间,就应该多些时间相处相处。”
  燕王看了一眼燕王妃,倒底给嫡妻面子,也就是表达一下不满的态度后,不再多语了。
  “嬷嬷,摆饭吧。”
  燕王妃自然记得燕王还要去衙门办差,这时候,也不担搁了时间。
  徐嬷嬷应了诺。
  当然,得了燕王妃的眼神,徐嬷嬷亦是记住了,把燕王妃刚才打圆场的话,是让小丫鬟去传给了世子、世子妃知晓。
  下人们在花厅摆饭。
  排行老三的朱高孜就是安静的落坐。
  这位燕王府的三少爷,打从宏武十五年的八月落水,由风寒引起了高烧是坏掉听力后。整个人就变得有些孤僻起来。
  倒是排行第二的朱高晸,他的性子依旧带着我行我素的小调皮。
  哪怕被罚了,仍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母妃的眼中,大哥大嫂哪儿都好。”朱高晸说了这话后,望了一眼他的父王,呵呵笑说道:“我和三弟心里酸了……”
  说完这话后,朱高晸就是哈哈笑了场。
  “你个活宝。”
  燕王妃对二儿子的脾气是了解的,她就是摇摇头,也跟着笑了。
  “三弟,父王新赏了我一匹红色的马驹。它啊,浑身火红色,奔跑起来时,像一轮赤色的太阳。可神气了。”朱高晸凑到三弟跟前,说道:“我记得,三弟你最喜爱红色的动物,我用这一匹红色的小马驹,换你马栏里的那一匹白色小母马,你看如何?”
  朱高孜因为听力的原因,所以,他昂了头,双眼的注意力在二哥朱高晸的嘴唇上。
  借助自己的听力,以及学会的一些唇语,朱高孜的反映力并不慢。
  “好。”最终,朱高孜给了这么一个简短的答案。
  旁边的燕王、燕王妃都非常满意。
  这一对夫妻看得出来,次子高晸是在跟弟弟修复兄弟之间的感情。


第61章 
  正院中; 正在用朝食时。
  徐嬷嬷在小丫鬟跟她禀明了话后; 小声凑到了燕王妃的跟前; 耳语道:“王妃,世子妃那边请大夫了。”
  燕王妃很惊讶,她忙回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这一问,燕王等人也是停了手中的动作,全望了过来。
  “王妃; 世子妃似乎生病了,世子不放心,请了大夫去诊断。”徐嬷嬷不担搁时间,赶紧说了清楚。
  这一话; 燕王、朱高晸、朱高孜父子三人自然听有听见的。
  然后,大家伙也懂了,为何朝食时; 没见了朱高熙夫妻。
  燕王妃这时候有担忧的神色,不知道长子长媳那边究竟诊断出个什么情况?
  辰时,一刻。
  大夫正在给福娘诊脉。
  这位大夫是朱高熙专门差人请人。本来以福娘的本意; 就是朝食时,向长辈们汇报一下她怀孕的消息就好了。但是,朱高熙不同意。
  朱高熙的意思; 是福娘请了大夫进府; 当时没说了怀孕的事情。
  不如今天再请来诊断一下,然后,借着大夫的口; 要到一段长长的养胎日子。
  “大夫,世子妃的脉相如何?”
  朱高熙对诊脉的大夫问了话道。
  “恭喜世子,世子妃有一月余的身孕。”大夫有些无奈,他昨天才给世子妃诊过脉了,这就是怀孕了嘛。
  好在,这是喜讯,再多来几回皆无妨。
  毕竟,主家有喜讯,他这等燕王府专门的大夫,那是得的赏赐多。
  “世子妃去年八月小产过。”朱高熙提醒了一话后,点明了他的要求,说道:“如今虽然平平安安,不需要特别的补胎药方子。不过,应该也是需要多多静养,以妨当初的腰间旧疾再犯,伤及了腹中的胎儿吧?“
  “世子说的是,世子妃应该静养,不能多操劳。”
  大夫得了朱高熙的吩咐,哪会不配合啊?自然是捧了朱高熙的脚丫子,一幅你说啥,就是啥的模样。
  “世子,不如老朽给世子妃开几个药膳方子。这食膳慢补之法,更是固本培元。”大夫除了附合了朱高熙这位世子的话,还是给了解决之道。
  你说世子妃都得静养了,还不开了药方子?
  呵呵。
  会穿邦的。
  这样的话,大夫干脆来个药膳固本培元之本。如此一来,也能堵了一些悠悠之口。
  “好,很好。”
  朱高熙赞同了大夫的话。
  然后,自然是催着大夫写了适合福娘食用的药膳方子。
  最终,大夫离开前,自然是被世子朱高熙重重的赏了一回。
  除了大夫外,所有侍候了他们夫妻的下人,也是让朱高熙加赏了一个月的例钱。用朱高熙的话讲,就是大家好好干,等世子妃平安生下了孩子后,更有重赏。
  还别说,人人爱财。
  这赏赐之下,侍候朱高熙和福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