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名门闺秀?什么世家千金?我朱五郎是谁,是皇家的皇五孙,哪会在意那些庸脂俗粉,我这眼中,只有福娘你最好,比西施更美,更杨贵妃更惑人……”朱高熙的情话,说得那叫一个缠绵。
  福娘听得耳朵发红,脸也发烫了。
  她伸了手,搂紧了他的腰。
  “你说的情话,我全当真了。”
  福娘回了这一话。
  然后,她将头,搁在了他的胸膛上。她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声。
  此时,时光最美好,真让人有一种唯愿静谧一生,长长久久的美好之愿。
  “世子,世子……”
  曹勤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这个朱高熙的贴身太监,是打断了夫妻俩的美好时光。
  这时候,福娘松了手,朱高熙同样松了手。
  两人相视一笑,有一种默契犹然升起,不需要言语,只有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间,就是那般的自然和谐。
  稍后,朱高熙领着曹勤去了燕王的书房。
  因为,燕王召唤了他的长子,到书房谈话。
  福娘呢,同样是准备洗漱后,稍稍打扮一下,然后,去婆母燕王妃那边继承深造了府务管理这一项技能。
  燕王府,书房内。
  朱高熙到了时,发现他的二弟朱高晸已然在内。
  他上前,给父王行了礼。
  燕王摆手,让长子落了座。
  朱高熙谢过后,正准备落坐时,二弟朱高晸是对朱高熙行了一个平礼。
  朱高熙笑呵呵的回了礼。
  瞧着长子、次子的互动,燕王没讲什么。
  只待长子坐下后,燕王才说道:“本王今夏会出征,率一军出燕地,横扫塞外胡人。高熙、高晸,你们二人随为父一起出征。”
  “诺。”
  这时候,朱高熙、朱高晸两兄弟自然是齐齐起身,应承了话。
  燕王点了一点头,然后,又说道:“此回,不光本王出征。你们的二伯、三伯,皆会率一军出征。他们分别从秦地、晋地出发,与为父这一路,行成三路合击之势。”
  “最终,在塞外胡人尊称为圣地的龙城汇合。”
  “我大周与胡人之间是不死不休。这一回,挟十万大军之势,必破龙城。”燕王说得是一翻激昂。
  他望向两个儿子时,更是意有所指的说道:“身为皇家子嗣,你们兄弟二人都得好好学一学何谓杀人之道,何谓征伐之道?”
  “好男儿,战四方,不能光是营营苟苟。更应该有大气魄,大胸襟。”
  燕王说得舒坦,下面的两个儿子自然是洗耳恭听。


第58章 
  宏武十六年。
  夏。
  大周朝的誓师大会举行; 十万大军将北征。
  对于福娘而言; 她的夫君要出征了; 她得留在京城里做了府里蹲。真是一个悲伤的事情。毕竟,夫妻俩这又得分别了。
  虽然如此,福娘还是打起了精神。
  至少,她要给夫君做好出征准备。其它皆无妨,以防万一的御寒之物; 还有战场必备的外伤、内伤等等的各种好药,那就是一定不能少的。
  夏,七月。
  大军北上了。
  烈日炎炎。
  京城,燕王府内。
  福娘每一日的事情; 就是跟着婆母一起料理府务。然后,再给婆母当了配角,附合一下婆母的英明神武。
  呵呵; 做人小媳妇的日子,嗯,大概就如此。
  至于朱高晸的未来媳妇人选?
  虽然; 这位燕王的次子人不在,但是,燕王妃还是在仔细的筛选着。
  秋; 八月。
  有急信至京。
  当时; 福娘正在她住的院子里做了女红。
  突然,有小丫鬟来报信,请福娘去正院。
  燕王妃突然相召; 还是这等急切的态度,不免让福娘是心头忐忑不安了。
  待福娘到了正院时,发现燕王妃的眼角有些红通通的。
  “母妃,您唤媳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福娘问道。
  “刚来了信,高熙在北边染了时疫。”燕王妃递了一封书信给福娘。福娘扫了一眼后,就是一下子跪到了燕王妃的跟前。
  福娘说道:“母妃,媳妇请求北上,去照顾了夫君。”
  时疫,一种会传染的疾病,危险性极高的病症。这些福娘都知道的。
  那又如何呢?
  福娘还是决定要去的。
  一则,福娘是真担心了五郎的病情。
  二则,福娘觉得她一个练武之人,身体素质不错,能抗得了小小的时疫。
  “福娘,时疫这病的危险大……”燕王妃提醒了一句道。
  “媳妇不怕。”
  福娘肯定的回了一句道。
  “此去北方,太远了。”燕王妃迟疑的说道。
  “媳妇会骑马,这赶路的速度上有优势。”福娘补充了一话道。
  燕王妃更迟疑了。
  说实在的,对于长子的情况,燕王妃是真担忧。若长媳过去照料的话,燕王妃能放心些。毕竟,外人的照顾,哪有媳妇过去照顾的精心细致?
  “母妃,求您成全。”
  福娘再度恳求了话道。
  “唉,你有此心,罢了,我同意了。”
  燕王妃最终还是同意了长媳的请求。说实在的,在燕王妃的心底,肯定是长子朱高熙的安危更要紧嘛。
  有燕王妃的同意。
  福娘北行一事,那是很快的妥当下来。
  这一回,福娘骑马北上。燕王府内,除了安排两名女护卫随行,还有六名男护卫也将随行,以确保世子妃福娘的安全。
  短短五天。
  从南方的京城,赶到了北方的燕地。
  这一路的风尘,这一路的辛苦,从天天骑马赶路上,就可见一般了。
  于是,在燕地养病的朱高熙,再次见到了妻子福娘时,满面的惊讶,却是仍然掩不住的。
  “你怎么来了?”
  彼时,朱高熙说话时,声音是虚弱的。他整个人的脸庞,是显得蜡黄而消瘦。
  “我从母妃那儿知道了你染病的消息。”
  “这不,急急忙忙的赶来。”
  福娘回了话道。
  然后,她就是寻问了给夫君朱高熙治病的大夫,问了详细的情况。
  有一翻的了解后,福娘是心底有数些。
  病情说严重,那也严重。
  照顾朱高熙的下人,已经有人染上了时疫,被送走了。
  要说好消息,那也是有的。就是目前病情已经慢慢的压制了下来。治疗,调理,想来就是一个过程的问题。
  福娘得了大夫的答复,那是心底舒了一口气。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
  照顾朱高熙,就成为了福娘的日常。
  辰时。
  朝食的时间。
  朱高熙喝得青菜肉沫粥,是福娘自己早早起来动手熬好的。
  “早上一碗粥,养胃养精神。”
  盛在白瓷碗里的粥,配上了白色的小勺子。福娘亲自递到了夫君手上。
  朱高熙心情真好。
  他接过了粥,浅浅的尝了些。
  就在用了小半碗时,朱高熙是突然呕吐了起来。然后,那粥算是浪费了。而且,朱高熙整人也是狼狈极了。
  福娘赶紧上前,将粥挪开,忙把干净的小木桶,搁在了榻边。
  福娘一手扶着夫君,一手抽了手帕子。
  好一会儿,待朱高熙在榻边上,朝着小木桶是吐了许久,是停歇下来后,福娘把手帕子递到了夫君的手上。她说道:“擦一擦。”
  朱高熙擦了嘴角。
  福娘唤了跟她一起照顾夫君的曹勤,吩咐道:“这些呕物,还有这被子,全部拿下去烧了。”
  曹勤应了。
  福娘自然就是给榻上,又更换了新的干净被子。然后,她倒了温水,让夫君朱高熙是漱了口。
  “你歇会儿。”
  福娘留了话,她再度出了屋子。
  稍片刻后,福娘又端了一碗温热的青菜肉沫粥进来。
  “我有多熬好的。”
  “这一回,你少少吃些,吃得慢些。”
  福娘安慰了话道。
  朱高熙抬头,望着福娘的眼神里,有些笑意。
  虽然,身体还有些乏力。不过,朱高熙知道的,他一个青年人,肯定需要食物补充了体力。所以,哪怕吐啊吐,还是需要吃啊吃。
  不吃东西,再铁的人,都是顶不住的。
  “嗯。”朱高熙颔首示意,表示知了。
  “我喂你。”
  福娘说道。
  说完,福娘用小勺子,舀上了一勺的粥,是递到夫君朱高熙的嘴唇前。
  朱高熙没有拒绝,他含住了小勺子,吃下了那一口粥。
  一个慢慢的喂食,一个配合的吃食。
  一顿朝食,有了浓浓的情意在其间。
  八月下旬时。
  朱高熙的病情基本上痊愈了。
  福娘在大夫确诊后,那是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静养,自然是小夫妻的独处时光。
  有午后的暖暖太阳,夫妻一起在阳光下散步。
  “你怎么会染上了时疫?”
  福娘不解。
  前面是夫君在病中,她不好追问。眼下夫君病情基本上是痊愈,后面的事情是慢慢的调养,以补回遭罪一场后,整个人大大减轻的体重。
  毕竟,人胖了不行,人太瘦了更不行。
  “呵呵……”
  朱高熙笑容里有些苦涩。
  “我被人暗算了。”
  朱高熙说道:“事后,父王查了我的护卫,失踪了一人。”
  “是谁干的?”
  福娘怒目横眉,她是气坏了。
  “白莲教的余孽。”
  朱高熙说道。
  “白莲教?”
  福娘是满眼的惊讶。
  对于白莲教,福娘是知道的一些的。据说,这个教门跟宏武帝是关系密切着。毕竟,朱氏一族的天下,那里面的功勋章,怎么也要算白莲教一份功劳的。
  不过,跟历史上的许多情况一样。
  出头的椽子出烂,白莲教在前朝的胡人朝廷覆灭中,立有汗马功劳。但是,最后得了天下的人,也就是宏武帝,呵呵,跟白教莲翻脸了。
  白莲教在帝王的打压下,那是一撅不振了。
  “是。”
  朱高熙点头,继续说道:“正确的来讲,他们的目标不是我,我是无意里替父王挡了一回灾。”
  福妨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
  福娘回了四字。
  她就想嘛,她的夫君是皇室中的一个小虾米,哪会惹来别人的针锋相对?
  “父王应该不会轻饶过此事的。”
  福娘又说了此话道。
  “那是自然。”朱高熙肯定的回道:“父王的性格,从来不是怕事的。更何况,这一回,他也是被人算计了。”
  “那么,你呢?”福娘望着夫君已经瘦得不成样子的脸庞,问道:“你又如何想?”
  朱高熙抬头望天。
  他看着天上的白云一片片,他看着碧空如冼,悠悠的说道:“我能如何?”
  “不过忍了。”
  “静待父王的裁决。”
  朱高熙的话中,似乎有些说不上来的落寞之感。
  “白莲教行踪飘乎,要想抓住了他们的小辫子,确实难办。”福娘伸手,与夫君的手握到了一起,她说道:“不过,有志者,事竞成。”
  “你若愿意的话,可以用游学的理由离开了京城。”福娘说道:“到时候,咱们夫妻一起去查找了白莲教的踪迹。”
  “总能将他们绳之以法。”
  听得妻子的安慰,朱高熙低下了头。
  夫妻二人四目相对,目光接触的一瞬间,彼此心头想法,那是了解与默契。
  “好。”
  “我也厌烦了京城的一切。”
  朱高熙是真的有些厌倦了。他说道:“其实,我还发现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
  福娘问道。
  “那个失踪的护卫,我能曾经见过的。”朱高熙说道:“在曾经的马丞相府上。”
  “这……”
  福娘这一回真惊讶了。
  “同你一样,我也很惊讶。”朱高熙脸上的神情,也是复杂莫名的。
  朱高熙没有隐瞒什么,他说道:“曾经,我就觉得那个护卫面善。却是一直想不起来,究竟在哪里见过?直到昨日,你提到了蓝子诩被皇祖父下牢后,死在狱中的事情时。我突然就想到了马丞相……”
  “然后,我记起来,那个护卫曾经是马丞相府上的一个小厮……”


第59章 
  “你怀疑此事跟东宫有关?”
  福娘问道。
  “大哥已经出头了。”朱高熙的这一句话; 说明了他的态度。福娘听后; 也是沉默了。
  人生在世; 总是要站队的。
  人嘛,天然就有各自的立场。
  朱高熙和朱高锦的立场,在今时今日的局面下,已经全然不一样了。
  事情的曲折变故,里面的错踪复杂; 哪能不让朱高熙多想一些呢?
  “就像福娘你说的,去游学也不错。”朱高熙感概道:“也许我向父王寻个差事,远离了京城,游学一回; 增涨一见识,算是一件好事情。”
  “天下十三州,何其大也。”
  “我何苦做了京城内的一只缩头鸟儿?”朱高熙讨厌笼雀的日子。
  “好。”福娘回道:“你去哪儿; 我跟哪儿。”
  这时候,福娘表示,他们夫妻档; 一起闯天下。
  “你莫答应的太快,外面的生活挺苦的。”朱高熙笑容里,有了真诚的味道。他说的话嘛; 倒是在给福娘泄气。
  福娘呵呵笑道:“我练武; 一练十来年,里面是从不间断。这等苦头吃得,还有何等的苦头吃不得?”福娘表示; 她不是福窝窝里长在的,一点苦头也没吃过的傻、白、甜。
  她啊,能吃苦,能耐劳的。
  “你这般说,好像蛮有道理。”朱高熙抚了下巴,有点同意了福娘的话。
  “天下啊,究竟如何?若咱们一起游历天下,那应该是一件快活的事情。”朱高熙真心向往起来了,四海走一遭的那么一回事。
  “一起走走,一起看看,听你这么说,我是真向往了。”福娘回道。
  这一对夫妻,在这里畅谈了,他们的未来。
  那么,京城里,一场风波正在上演。
  京城,皇宫。
  东宫内,吕良娣病了。
  重病卧床的吕良娣,没了往日的美貌。她整个人是憔悴的似乎老了十岁一般。
  朱高锦跪倒在了母亲的榻前,哭得一片狼狈。
  “高锦,你哭什么?”
  吕良娣还是笑着说了话,她的声音有着吵哑的味道。
  那一把嗓子,没了往日的妙音动听,而是一种像被断剧拉了大木的感觉。就像是一种无力里,夹杂着难以掩饰的噪音。
  “母亲。”
  朱高锦是真的很伤心。
  “傻孩子。”
  吕良娣伸手,抚了抚儿子的头。她的眼中,有不舍,同样,也有些伤感。
  “母亲,您为何不用药?”
  朱高锦问了此话道。
  是的,吕良娣病了。
  但是,吕良娣却没有吃了太医开的药方子。而是一碗一碗的药汤,全数倒掉了。
  也因为如此,吕良娣的病情,是越来越重了。
  “你父王走得太早了……”
  吕良娣说此话时,是真的伤心一片。
  “母亲,父王不在了,您还有儿子。”朱高锦跪那儿,是满面的哀伤色。
  “你父王的过逝,我亦有责任。”吕良娣咳嗽了一声后,如此说道。
  “我真悔,当初在秦川之时,为何不力劝了太子殿下,请他暂缓了归京。也许,也许……”无数的也许,但是,结局早已经注定。
  人力岂能更改?
  吕良娣不过是空许了无数的遗憾。
  “我一死,总会让圣上忘记了,我曾经照顾太子殿下不周到的事情。”吕良娣一边咳嗽,一边说了此话道。
  “母亲,父王之事,岂能怪您?”朱高锦连连磕头,说道:“母亲,天命如此,父王已经去逝了。您是忍心,扔下了孩儿孤零零一人吗?”
  吕良娣眼中,满满的忧伤。但是,最终全化为了一片的坚决。
  吕良娣知道,她应该做出了决定。
  “高锦,你莫劝了。”
  吕良娣说道:“我这身子,我自个儿最清楚。”
  “好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
  吕良娣是泪流满面。
  她有许多话想说,可最后,她都没有说。
  哪怕儿子求了话,她就是哭着说了她的过失,她的遗憾。
  一直到惊动了太子妃常氏。
  太子妃亲至,开解了朱高锦这一对母子。吕良娣才是用了药汤,朱高锦才是回了自己的寝屋歇息。
  屋内,侍候的下人们全部退了出去。
  太子妃常氏和吕良娣相互对视着,她们彼此沉默。
  “妾如此作态,让太子妃见笑了。”
  吕良娣说道。
  “你的手段,我早知道了。”太子妃常氏冷着脸,回道:“够恶心,也够毒辣,偏偏男人们全吃那一套。”
  “太子妃恨妾?”吕良娣问道。
  “你害我失去了自己的骨肉,你害我失去了生育自己孩子的权利……哼……”太子妃常氏望着吕良娣的目光,要多冷,就有多冷,她冷寞的说道:“莫不成,你当我真是泥菩萨,你待我如仇人,我却要待你如亲人?”
  “是啊,太子妃您恨妾。所以,常氏一族对高锦的支持,才会似水中月,镜中花。看着漂亮,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