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放改造[种田]-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余自信的点头,明天稻种全换上他的,那明年光稻子就能多收不止两百斤。

    这边沈老娘已经把香菇酱盛了出来,满满的一大盆子。

    “娘,咱们家有那种小坛子不?就是那种能装一斤的那种?”

    “有吧!现在记得有两个的!”

    “你帮我洗洗晾干好吧!”

    “儿啊,你拿来做什么?”沈老娘问。

    “装香菇酱,这一天也吃不完,可不得放起来。”

    “哦,这个呀!酒坛子成吗?你忠哥时常给你大伯买酒回来,他那里有,都是装半斤或者十两的!”

    “行,我去找大伯要几个去。”

    沈大伯不在,是大伯母开的门,请说是要酒坛子的,还好奇的问他要干什么?

    沈余说,“做了一点酱,家里的坛子太大个了,装不了!”

    大伯母一边给搬坛子一边问,“余小子,你们家这么早就做酱了啊!太早了不好吃!”

    “不是这种酱,待会儿我给大伯母送点来尝尝!”

    大伯母也没多想,笑着说,“那好哟!大伯母就等你的酱了!”

    一大盆子酱,足足有七斤多,十两的酒坛子装了五个,那种一斤的装了两个,剩下的就留着自己吃。

    沈余拿了一个一斤的给送到了大伯家,大伯母看见沈余真的送来了,还乐不可支,“逗你呢!谁家没酱呢!拿回去自己吃!”

    “大伯母,这酱与别的酱不同,不信你闻闻!”

    大伯母打开纸封,一股浓郁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好香,我还没闻到过这么香的酱,怎么做的?”

    “就加油加香菇加肉麦酱还有香料一起熬的。”

    “这么多东西啊,怪不得这么香呢!”大伯母点点头!“那我可不客气了,这么香的东西,你可是喊我还回去我也不还的哟!”

    还有一个一斤的,沈余给送到了慕景家,慕景的猪肉格外受欢迎,没多大一会儿就卖光了,此时正在家削木箭。

    “慕景,你还会做箭支?”

    “在军队里学的。”

    “哦,我家做了香菇酱,给你送一罐子过来!”

    慕景停下手里的动作,看向沈余怀里的罐子,“什么香菇酱?”

    “就是我家种的那种香菇呀!加了肉和香料熬的,下饭和拌面都香得很!”沈余把罐子递给慕景。

    慕景接过罐子,心情很好的道了谢,然后小心的将罐子拿回房间放好。

    沈余在视频里看过如何制作弓箭,现实中还未见过,好奇得很,就将弓箭拿了起来。

    这弓通体黝黑,上面还有很好看的花纹,不像是涂抹或者是雕刻,反而像是木料天生的木纹,整个弓身都透出一种光泽,一拿还挺重,也不知道是用哪种木料做的?

    刚好慕景已经把罐子放好出来了,沈余就问,“这弓是用什么木料做的?”

    “黑檀木。”

    沈余眼前一亮,黑檀木啊,或许不是那么出名,但是它还有一个名字――紫檀!

    这可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了!

    “你在哪里弄的?”

    “这是我第一次上战场的战利品!”慕景说起这个,整个人都有些自豪。

    “你可真厉害,第一次上战场,你就不害怕吗?”

    “不怕,比慕得才一家好多了。”慕得才就是慕景的大伯的名字。

    好吧!极品亲戚的威力无敌了。

    “你是流放到哪里的?”

    “塞北。”

    “对,就是塞北,那边怎么样?”

    “跟这边差不多,不过塞北那边的民风彪悍,男女都能拉弓射箭。闲时也种地,打仗的时候就跟着拿着兵器上战场。”

    这个沈余了解,就跟古代那时候的塞外牧民一样,出个门都是背上背箭腿上绑刀。遇到有敌人来,都能拔剑打个两回合的。

    “就是日子比我们这边更苦,雨水不多,基本都是游牧,如果是粮食,得不到水的灌溉,上次下雨把种子栽下,基本上是等苗死了也等不到下一次下雨!”

    慕景平波无阑的说着,沈余却听的心酸,他还以为就他们这边艰难,没想到边关更苦。

    “士兵稍稍好些,虽然有时候粮草不充足的时候还是吃不饱,冬天也穿得不暖和,但是朝廷每月会有响银,有时候打了胜仗还会有赏赐!”

    哦,看来那个将军牛掰了呀!

    沈余从电视里看的都是士兵吃不饱穿不暖,即使说好的晌银也到不了手里,打了,看来还行的嘛。

    “你说的那种情况是前朝的事情了,士兵吃不好穿不暖,根本无心打仗,最后才会兵败如山倒。如今,我朝□□就是吸取了教训,这一方面有专门监控,并不会出现这种事情。”

    沈余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心里心虚,不知道慕景有没有听见他说的电视机。

    “谁知道呢!那个监控的都会不会被人收买啊?”

    慕景看了他一眼,“你以为是一个人吗?”

    “难、难道不是?”

    “自然!”

    沈余察觉不对,问,“你怎么知道的?”

    慕景不再说话,沈余觉得自己似乎知道了了不得的大事,这慕景会不会把他灭口啊。

    慕景就这么直盯盯的看着他,眼睛里丝毫没有别的情绪,沈余越想越紧张,这别真的想把他灭口了吧?

    沈余紧张的咽咽口水,“慕、慕景!”

    “嗯!”慕景淡淡的应了一声,仿佛戏弄了一只猫般,收回视线继续做他的箭支。

    “这天、不早了,我娘还等我回家吃饭呢!我就走了啊!”说完,也不等慕景说什么,人一溜烟的跑了。

    卧槽!吓死了。

    沈余觉得他对慕景有心里阴影了,暂时都不敢面对这么个人了。

    慕景看见沈余逃也似的跑了,嘴角勾了勾,怎么看怎么像是恶作剧得逞的样子。

    沈余不要命的一口气跑到家,然后就生无可恋的蹲墙角装木头了。

    “哎,老五这是咋了?走的时候不是还高高兴兴的嘛!”沈老头问一边的沈老大。

    沈老大磨镰刀呢,回头看了沈余的样子,淡淡的接了一句,“像是李家那丫头退亲后的模样?”

    “啥?”沈老头一听了坐不住了,丢下正在检查的独轮车,急急忙忙的跑向沈余,“老五啊!你这是咋了,可千万别想不开干傻事儿啊?”

    沈余莫名其妙的看着沈老头,他咋觉得他爹不靠谱呢?他就是累惨了,什么叫想不开,还想干傻事儿,他还没活够呢!

    这时候,他也想明白了,刚才慕景哪里是想杀他灭口,明显就是在吓他嘛!

    作者有话要说:  日常流水,已经很努力了呀!但是始终跟我想的不太一样!我估计没啥天赋!

 第28章 秋收

    晚上吃的就是面条和闷豆角。

    之前沈老头嚷嚷着吃面条,沈老娘给堵回去了,最后还是给做了。

    沈家做面条的确也是一个大工程,全家那么多人,揉了面还要擀面皮,最后切成面条,锅也下不了那么多,得分几锅。

    这次,沈老娘给的很豪爽,每个碗里都加了老大一勺子香菇酱,轻轻一拌,整个碗里都是油脂。

    “娘,今晚的面条可好吃!”沈梅吃了一口,眼睛都亮了,迫不及待又吃了一口。

    其他人看她吃这么香,也跟着动起筷子来,一时间,整个堂屋里都是吸嗦面条的声音。

    沈老头一碗面条下肚,辣的直喘气,还是忍不住想再吃一碗,“这味儿够劲儿,老婆子,我以前咋没发觉你擀的面条这么好吃呢!还有没,我再吃一碗!”

    “锅里头有,自己去盛!”

    “好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沈老头这么来了一句,这还是以前他听沈余这么一说就给记住了。

    一顿饭下来,个个儿吃了个肚儿圆!

    “娘,今天的面条好吃,我们明天还吃!”沈谷雨靠在她娘的怀里,撒着娇!

    沈于氏笑着道,“可你可得问你奶,你奶同意才行!”

    沈老娘笑呵呵的摸摸她的头,“明日可不行,明日开始就得秋收,掰玉米,砍玉米杆子,翻土,之后就是收麦子,收稻子,没一两月是忙不过来的。”

    “哦!那奶,我们收了麦子再吃面条好不好?”

    “好,待收了麦子,奶就给我们谷雨煮一大碗面条吃!”

    “好耶!奶,你可真好!”

    翌日,天刚刚亮,沈余还在美梦中。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沈家院子里,沈老头中气十足的喊声就响了起来。

    沈余扑通一声,差点没给摔地上去,沈余揉揉吃痛的屁股,认命的起床洗漱。

    一时间,沈家院子恢复了活力,热闹纷纷。

    该做饭的做饭,该干活的干活,该摘蘑菇的摘蘑菇。

    沈余是去掰玉米的成员,背着一个小背篓就出发了。

    一起的有沈老头,沈老三,沈老四,沈三媳妇沈于氏,沈老四媳妇沈江氏,还有沈雨水和沈惊蛰两人。

    沈老头推着他的独轮车,走在前面,其他挑着筐子跟在后面,就只沈余和沈雨水沈惊蛰背着背篓走在后面。

    沈余看见这辆独轮车的时候,还吃惊了一番,这不是他们前世北方人惯用的那种吗?

    而且这辆独轮车很大,上面的车板四周订了一圈木板,能放三个筐子,相当于一头小毛驴儿了!轻轻松松能拉两百多斤。

    沈老头得意的说,“当初你娘拦着不让打,说费钱还说我那同袍是哄我高兴,还是我觉得我那同袍没骗我,硬要打的,现在你娘可没话说了!”

    看着得意洋洋的沈老头,沈余默默撇开眼去:行吧!你行的!

    “当初找谭木匠,他可要我500文,我没同意,给他送了木头,他才少收了我80文!事成后,村里人都见我这车好,都去找他做这样的,他还倒给我二两银子!”

    噗嗤,沈余差点没笑出来。

    玉米地在靠近小荒山的地方,距离那也只有一座山,光走去就得近半个时辰。

    路上,他们碰到不少同村的人,都是忙着秋收的,个个挑着担子,或者背着背篓的,也有跟沈老头一样的,推着个独轮车的。

    大家都是急匆匆的,见了也就打个招呼,少有像别的时候停下聊两句的。

    到了地方,全家一起掰玉米,沈余的身体有一种本能,直接就动手起来!但是看见手中的玉米时,就愣住了,无他,这玉米太袖珍了些,也就巴掌长,十多公分长,沈余敢做保证,绝对不超过十五公分。

    他以为这是个例,又掰了几个,同样的,也是那么大个儿的,相比,第一次还更饱满些。

    然后,他就听见沈老头高兴的声音传来,“嘿,今年玉米不错,估计能打两石!”

    “可不是,今年的玉米棒子很满,少有瘪了!”

    沈余想到这是古代,也就释然了,他忘记在哪里看到的,古代亩产有300斤就算上田,能打240以上就算中田,下田打个一百多斤也是有的。

    而且,那个斤只的那种十两一斤,并不是这里的一斤。

    沈余不动声色,径直掰着玉米。

    待背篓满了,就将玉米倒入筐子中,然后就挑到山下,放独轮车上了推回去!

    玉米小个了,自然也就不重,一背篓沈余就掰了一大片地方。

    八个人掰,没一会儿,也就掰了两担,沈老头就推回去了,来的时候给带了早饭,一大筐的玉米面窝头,还带了昨天熬的香菇酱。

    将窝头掰开,加一点香菇酱,那味道真是一种享受!吃上一口,似乎刚才用掉的劲儿又回来了般,整个人都又有了力气。

    美美的吃了一顿,众人的干劲儿就更足了。

    六亩玉米地,沈余他们八个人上午就掰了近三亩,下午走了沈老大两兄弟帮忙,不到天黑也就掰完了。

    累了一天,沈余傍晚回去都是懵的,热懵的,不过当回到院里看见堆了一院子的玉米棒子的时候,整个儿都活了过来。

    这年代的玉米还不若以后,玉米棒子不大不说,粒儿还小,都是芯大,这么大一院子看着唬人,实际也只能打个一千多斤。

    玉米掰了这活儿不算难,难得的怎么砍玉米杆子,还要搬回来,然后将地翻整

    好,养上半年,明年才能有个好收成!

    在家里三个女人也并不轻松,既要做家务,还要整吃的,要给蘑菇浇水,还要给玉米脱粒,这年代的玉米粒小,又没有脱粒的机器,一切全靠手工。

    幸好沈梅跟沈立春也十三岁了,可以帮忙做很多事情了,不然决计忙不过来的。

    之后就是男人出去翻地,带地翻好,沈余就提议说,“爹,把家里的种蘑菇的料给搬地里撒上吧,天儿正好,可以晒晒!”

    老三一听,哈哈大笑,“这注意好,老五总算想要处理那一堆了,别说那乱木根儿味道忒臭了!”

    “也不能怪我呀!家里没空地,上次收冬麦那地,我不也堆了,只能说种蘑菇这活好处多,能赚钱还能肥地!”

    “费料也是真的!”

    “这个我赞成,冬麦的麦积杆子我们家八亩地,能烧好几月,结果那一批三上个做下来,还去隔壁祥叔家买了三捆!”

    “等把麦积杆子收了,我们就又做料吧!这次再多做点,用玉米芯试试?”

    沈老四不敢相信的看着他,“老五,大家没仇吧!玉米芯这么硬,怎么给剁碎?”

    沈余一愣,这的确有点难办啊!

    “那还是算了,就继续用麦积杆子吧!不够都去村里收点,要我说,最好把村里的麦积杆子收起来,待稻谷收起来后也一并收了!”

    “这得收多少呀!”

    沈余说,“不算多,我们一月就要用料三千斤,还是干的,一年就是三万六千斤,这么多,我们家是不够的,还得去收!”

    其他人一听,可不是嘛!

    “老五,你是不是忘记了柴火?每次篜料就得用一大堆柴,这还是个问题啊!”

    沈余一愣,有些懵逼的问,“我是不是没有告诉你,种完蘑菇后的料,晒干后能烧火!”

    老三没好气的看了沈余一眼,看不准这弟弟是不是说真的还是假的。

    “老五,你还真没说,你直说能肥地,没说能烧火!”

    “反正都是麦积杆子,肯定能烧火的。就是火力不大,不过,我们篜料也不了那么大的火!”

    “若是你们闲火力小,我有时间问问胡掌柜,看看哪里有煤炭卖,听说这东西耐烧,倒是能省了人看火!”

    “哪里用找胡掌柜,你说的是那种黑色的煤石?能烧火用的?”看见沈余点头,沈老二接着说道,“这个我知道,隔壁镇上就有人卖,500个钱一车,够一家人用一月了,不过有人闲这味儿不好闻,闻到了还头晕,用的人也不是很多!”

    “没关系,我们又不需要有人守着,晕也晕不着我们!”

    “那我们就去买一批回来试试,若用得好了,以后就用这来篜料!”

    “好!”

    老三狐疑的问,“我们不是在讨论蘑菇包能不能烧吗?怎么你们居然在讨论买煤炭!”

    众人一愣,也是哦!不是说蘑菇包能不能烧的问题嘛!

    “咳咳,那就不买煤炭了,就先把蘑菇包晒晒,看看行不行,反正这时候天气热,没两天就晒干了!”

    沈老头看几个儿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事儿给定下来了,完全没有顾忌他这个老父亲,一时间欣慰之余不免有点心塞塞。

    沈家往地里撒蘑菇废料的事情,很快就有人知道了,就有个走得比较近的人说,“沈二啊!这都长霉了,你咋往地里扔啊,这不是糟蹋地嘛!”

    说真,沈老头心里也有些惴惴的,以前他也没有干过这种事情,不过想到小儿子种的长势明显比他要好的稻子,又不确定了,他觉得这小儿子在种田上面明显要比他有天赋,天生是个种田的料啊。

    这时候沈余说,“这太阳毒,这霉过两天就给晒没了,没事的!”

    “余小子啊,你还小,没啥经验,这地可不能乱折腾啊!来年还得靠它吃饭呢!”

    作者有话要说:  唠叨一句哟,今天傻作者自己种的西瓜已经能吃了,甜甜滴哟!

 第29章 合作

    翻地一翻就是六天,没有现代机器,说翻地就真的只是翻地,都是用锄头挖的,六个人一连挖了五日,最后挖完的时候,沈余觉得手都不是自己的了。

    “爹,咱们买头牛吧!”

    沈老头干活干习惯的,虽然也觉的腰酸背痛,但是完全不影响取笑儿子,“这点地儿你就受不了啦,还是干活儿干少了,多干几年就练出来了。”

    沈余头皮发麻,这都不算练出来,那要怎么才算?

    翌日,沈老头说休息一天,然后收麦子。

    沈余趴在床上,让沈惊蛰给揉肩捏腿儿,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