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就是事实,不需要争。
  别人家里都是男人种地,但是到了少年这里,就得种地和针线活两手抓,喂养原主这个巨婴。
  可少年不仅没有微词,甚至还在黎锦穿过来主动割草的时候,想要拦着黎锦。
  随后,又在黎锦对他一点点、一点点好的时候,把全身心的信任交给他。
  这样的人,把自己看得太轻。
  但却又不抱怨世俗,反而每一天都积极的,努力的活着。
  这样的少年,让人无比的心疼。
  黎锦不再说话,把肉拿出来开始切小块。
  他身姿笔挺,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少年总觉得黎锦现在身上这件衣服有点小了,在黎锦拿刀的时候,他能看到黎锦胳膊上鼓起来的肌肉。
  红烧肉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冷锅放糖倒油,等糖块融化,再把肉放进去煎几分钟。
  少年听着锅里滋滋的响声,缓缓地,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他没说自己为什么生气,就像一个淡然的旁观者,围观了一场闹剧一样。
  因为他发现,被那些人说几句也不会掉肉,自己以后少跟他们来往就是了。
  等到红烧肉煮好,少年的故事早已讲完。
  门外却传来敲门声,小心翼翼地,敲两下停一下。
  正好包子这会儿醒来,少年赶紧回去奶孩子。
  黎锦去开门,只见四五个穿着不合身衣服,或者直接就光着身子的孩子站在他家门前。
  他们看到黎锦,最小的孩子不敢说话,躲在大孩子身后。
  其中一个勉强有黎锦腰那么高的孩子小声说:“阿锦叔,你做了肉吗?”


第22章 (修)
  黎锦失笑,说:“你们在这里等着。”
  他只知道村子里人除了逢年过节,一般不做肉。
  却不知道,这做了肉,就会有小孩子上门来讨吃的。
  不过这些孩子一个个看上去怯生生的,想必如果他拒绝,这些孩子肯定也不会撒泼打滚哭着要吃。
  倒也不令人生厌。
  幸好黎锦前后一共买了两斤五花肉,除去之前送给李柱子的半斤,这回锅里炖了整整一斤肉。
  他用筷子夹了五块出来放在碗里,想了想又摘了几片生菜叶子,洗干净。
  他出去的时候,这些孩子看到他端着碗,一个个眼睛都瞪直了。
  黎锦说:“手伸出来。”
  他把每块肉都用菜叶子包了,保证不会烫到手,才分给这些孩子们。
  孩子们拿到肉,最大的那个孩子学着过年给长辈拜年的样子,说:“祝阿锦叔发大财!”
  最后面那个孩子还小,光着屁股,也跟着说:“发大财!”
  黎锦笑了笑,让这些孩子们走了,自己回去给少年盛饭。
  秦慕文在屋里听到外面小孩的声音,起初没意识到小孩子们来做什么。
  后来他想到了逢年过节,村长家里炖了肉,这群孩子们也是这么讨肉吃的。
  黎锦先把肉端进去,就放在床头的矮柜上,给了少年一双筷子。
  “你先吃肉,我再炒两个菜。”
  少年还在喂孩子,挪不开身子,他说:“阿锦,我来炒菜……”
  黎锦揉了揉他的脑袋,一本正经的说:“我算了一下,你今天下地的时间已经满了,好好躺在床上歇息。炒两个菜的事情,难不倒我。”
  顿了顿,他补充道:“肉趁热吃,我马上就回来。”
  今日少年受了委屈,虽说他已经哄好了少年。
  但黎锦又不是圣母,别人都欺负到脸上来了,他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黎锦一边炒菜,一边想,少年只是买来的夫郎,不是本村人。所以同为哥儿们,他们或多或少想看少年的笑话。
  黎锦倒是很想扭转大家对少年的看法,但他又不能直接跟哥儿们讲道理……
  黎锦想,这件事或许得找个中间人。
  =
  这边五个小孩子拿着肉,轻轻咬上一点,舍不得一口吃下整块肉。
  村里有人见到了,招呼那个最大的孩子问道:“你们大牛叔家里又炖肉了?”
  那个孩子回答道:“是阿锦叔做的。”
  他这么一回答,自家爹扛着锄头从田里往回走,正好听到了。
  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直接就上去拧自家孩儿的耳朵。
  “阿锦叔家里的肉你们也好意思上门?”
  黎锦家里穷,最近他们看到黎锦的时候,黎锦都在啃土豆。
  再说了,黎锦家里的夫郎还在坐月子,自家孩子怎能这么不省心?
  虽然自己家里是好久没做肉了,但也不能伸手找黎锦要啊!
  不过这庄家汉一想,自家孩子不懂事去找黎锦讨肉吃,黎锦居然还给了……
  黎锦真的为人和气又大方。
  但他却不能像孩子一样无知的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他想了想,说:“算了,你们吃吧,我去给黎锦送点鸡蛋过去。”
  黎锦最近变化真的很大,看来当爹的人就是不一样了。
  黎锦这边刚吃完饭,就收到一篮子鸡蛋。
  那汉子说:“对不住,我家孩儿不懂事,你现在过日子也不容易。总算能吃顿肉,还被我家孩儿带人来分走一点……”
  黎锦推辞,说道:“孩子还小,过来又祝福了我,本该就讨个彩头。这鸡蛋我不能收。”
  汉子见黎锦不肯收,挠了挠头。
  他说:“我听大河叔说你最近要打一个案几,屋里放得下吗?等我收完地里的麦子,找几个人给你再盖一间房,用来放那案几,你说怎么样?”
  黎锦眼睛一亮,他正想找人盖房子,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
  “那就多谢了,到时候红烧肉管够。”
  汉子忙摆手:“别,咱们都乡里乡亲的,平时我们帮其他人盖房子也没有管肉的道理。
  能有点稠粥就行了。”
  黎锦又跟汉子约了一下时间,定在六月下旬的第二天下午。
  那时候各家各户麦子都收好,只剩下晒干后存放,那些事就不用男人操心了。
  黎锦回去后跟秦慕文说了这件事。
  他说道:“到时候还得把咱们家的房顶都补一补,屋里埋上地龙,冬天用柴火烧起来,就没有那么冷。”
  少年看着黎锦,唇角的酒窝一直没消下去过。
  怀里的孩子似乎也察觉到阿爹心情很好,给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黎锦见状,把包子抱在自己怀里。
  包子瞬间收了自己的笑脸,脸上一派茫然——我那身上香甜的阿爹哪里去了!
  不过他也没哭,毕竟晚上他醒来都是黎锦在喂,对黎锦身上的味道还算熟悉。
  黎锦抱着他颠了几下,说:“包子,笑一个给爹看。”
  包子面无表情:“……”并不能听懂你在说什么。
  秦慕文说:“他只有吃饱的瞬间才会笑,等你回来我再给他喂一次,一准能笑。”
  黎锦:“……”
  黎锦打算等一等包子笑,自己裁了一截儿竹叶纸,磨墨后写了点东西。
  如果少年过来看,一定会发现,黎锦这时候写的居然是‘陈情书’。
  里面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少年嫁过来之后做的各种事情。
  剩下的一部分,还有村里人对少年不屑和排挤的态度。
  ——少年的努力根本没有得到相对应的收获。
  最后直到黎锦拿着锄头和菜籽出门,都没再赢得包子一个笑容。
  看来秦慕文的观察能力真的十分逆天,包子只有吃饱了才笑。
  现在下午六点左右,距离天黑还有段时间,日头也落了,没中午那么热,正好是种菜籽的好时机。
  黎锦先用脚步丈量了自家田地,再按照一定的距离种下菜籽。
  最后,挑水过来灌溉。
  等到太阳完全落下去,他正好种了三分之一的地。
  黎锦觉得种菜倒没什么难的,但挑水真的很累人。尤其他的肩膀自从拉架子车之后,就没缓和过。
  每天背着竹篓来回走两个时辰他尚且能忍,这直接挑两桶水,真的让他有点吃不消。
  不过想想这菜地三天左右就可以种完,之后只需要固定时间来浇水,就没这么累了。
  黎锦想,估计到那时,他也就习惯干农活了。
  现在这身体还是太细皮嫩肉了一点。
  他把水桶放到家里,自己则拿着晾干了的‘陈情书’去了村长家。
  村长这会儿正坐在门口收拾自己的烟袋子,他看到黎锦过来,脸上挂了笑容:“黎锦啊,来找我吗?”
  黎锦说:“是,黎锦有件事,想求村长帮忙。”
  村长把他邀进屋,说:“算一算你今年九月就出孝了,可是为了明年二月的童生试?”
  童生试的考生再考县试的时候,需要四名村里人和一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
  这个保举,就是要用人格担保考生一切信息属实,并且不能考试作弊。
  如果考生犯了错被抓住,那保举人也得连坐。
  这要是放在以前,村里人指不定没人愿意给黎锦保举。
  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黎锦开口,多的是人想保举他呢。
  村长想,黎锦第一个来找的他,他就一定得给黎锦保举了。
  这孩子浪子回头,那可是金不换嘞!
  黎锦摇头:“考试报名在明年元月,到时候必定得麻烦村长。
  但现在黎锦要说的,是关于我夫郎的事情。”
  村长想,黎锦宠起夫郎来可是要命,衣服自己去河边洗的、地也是自己种,听说他好像还做饭给夫郎吃呢……
  只是不知道他有什么要跟自己说的。
  黎锦说:“我以前对夫郎做过不少混帐事,我现在想着好好弥补他。
  可我今天从学堂回来,发现有三个哥儿把我夫郎欺负哭,我觉得,不能只有我一个人发现夫郎的好,我希望村子里的人可以接纳他。”
  村长这也当了不少年,处理过不少邻里间琐碎又鸡毛蒜皮的小事。
  就算是两婆娘打架,也断然没有自家男人给出头的。
  他知道,男人一方面觉得丢人,另一方面觉得这俩女人也掀不出大波浪,所以懒得管。
  只是没想到,到了黎锦这里,他居然主动跟自己提这件事。
  村子狭小,确实有些排外。黎锦这个想法,是真的切身实地为夫郎考虑了。
  黎锦说:“村长,我也不是要您难办,我自己带了陈情书。
  但我在村子里说话并没有权威,所以,我想把这件事跟您商量一下……”
  黎锦最近再怎么好,他也只是个未到弱冠的少年郎。
  想要摆脱大家对少年根深蒂固的偏见,还是得靠村长。
  况且这陈情书上写的清清楚楚,那些话就连村长都看不下去了。
  真不知道,这些分明自己也很可怜的哥儿,是如何说出如此歹毒戳人心窝子的话语。
  他沉思一下,说:“那这张陈情书我就收下了,等到你高中秀才,我在和你一道出面,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秀才并不是那么容易考,整个镇子连带周围八个村子,一共只有三名秀才。
  村长这么说,是给黎锦一些压力,但也是十分看好黎锦。
  他也希望自己村子里可以飞出金凤凰啊!
  黎锦站起身来,对村长一揖到底,“多谢村长。”
  说实在的,黎锦也单单是想帮少年讨个公道。
  以后日子还漫长,少年又不是他的金丝雀,一辈子不出房门。为了避免以后少年还要被欺负,他只能杀鸡儆猴。
  等到黎锦回去的时候,家里已经亮起了灯。
  少年看到他进门,才微微弯曲一直绷紧的背。
  黎锦收拾了换洗衣服,拿着去洗澡,回来后,包子在少年怀里笑得无比开心。
  少年专门卡着时间,给包子喂饱,“这下他就会对着爹爹笑了。”
  结果黎锦刚把包子抱起来,小包子的脸瞬间变得面无表情。
  黎锦:“……”
  秦慕文:“???”


第23章 
  黎锦又抱着小包子逗了几下,这孩子始终绷着脸,结果黎锦刚把他还到秦慕文怀里,包子一下子就笑了。
  秦慕文:“???”
  黎锦心里倒没什么不平衡的,他作为大夫,知道这纯粹是刚出生婴儿恋母……不,恋阿爹的本能反应。
  但像他家崽这么不给他面子的,真的还头一回见。
  黎锦笑着把湿发拢在脑后,说:“这翻脸挺快。”
  明显是一句揶揄的话,他说完就准备练字了。
  之前写那一篇‘陈情书’,黎锦自觉有些冲动,但他并不后悔。
  无论怎样,恶语中伤人,是那些哥儿的不对。
  再说了,就算到时候让他们来道歉,这也根本不会影响到那些人的正常生活。
  最多,就是让他们知道,秦慕文已经不是他们可以高攀得起的对象了。
  就凭着这件事,黎锦此次童生试也不能懈怠,得拼了命的学习。
  于是,他提笔开始重新誊写《圣谕广训》。
  这会儿虽然天黑了,但距离睡觉还早。包子也睡饱吃饱,在少年怀里撒娇。
  少年看到包子如此不给爹爹面子,担心黎锦会生气。
  故此,他有些忐忑的看着黎锦的背影,张了张口,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少年能看出来,黎锦是真心疼爱这个孩子的,但包子这孩子,真不知道哪个才是家里的老大,居然如此大胆的对待爹爹……
  还不等少年想出个所以然来,黎锦已经腾写完一遍《圣谕广训》。
  他拿着纸卷到了床边。
  眉目清俊,鼻梁高挺,说:“来,爹爹得给念《圣谕广训》,听完后得知道孝敬爹爹。”
  秦慕文:“……”
  黎锦话是这么说,目光注视的人却是少年,他嘴唇一开一合,不像大部分人读书那么缓慢。
  语调抑扬顿挫,声音如山间清泉,每句话中停顿的恰到好处,就算没看过这本书的人,也能大致听懂些皮毛。
  秦慕文从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听阿锦念书听到脸颊微红。
  黎锦的睫毛挺长,但却不卷翘,随着他垂眸的动作,遮住微黄的烛光,显地他眼眸愈发深邃。
  黎锦念了三遍,包子已经睡熟了。
  他摇摇头,自己再去誊抄一遍。毕竟明儿得当场默写,他心理年龄已经二十九了,犯了错真丢不起这个脸。
  秦慕文这下彻底放下心来,阿锦没有因为包子的举动有任何不满。
  他悄悄下床,把油灯的灯芯挑的亮一点。
  他发现了,黎锦这人看似会做些家务,比如洗衣做饭,但却在很多事情上不慎注意。
  比如这油灯点的久了,灯芯会软在灯油里,就没之前那么亮堂。
  黎锦会因此皱皱眉头,却不知道只要挑一挑灯芯,灯就会重新明亮起来。
  少年做完这些,自己退回床上,靠坐在床内侧,看着黎锦。
  等黎锦自己默写出来《圣谕广训》,少年已经靠在床头睡着了。
  黎锦净了手,把他挪进被窝里,自己也脱去外衣,陷入好梦。
  =
  少年自从行动利索之后,早上黎锦醒来喂孩子,他就去做早饭。
  吃完饭,黎锦说:“今日还早,你那些荷包和手帕是镇上哪家的,我给你送过去。”
  少年当即把地址告诉黎锦:“镇上新搬来的一家富商,姓陈。府邸在西街那边。”
  黎锦想,古代有名望的人都会在加一个门匾,写上x府。
  如果位高权重的人,还会写上镇国公府、相府等等。
  这样也便于找人。
  黎锦说:“正巧我的学堂也在那边,我识得路。”
  =
  黎锦发现,从村子里到镇上的这段路,走多了,也就越走越快。
  他今日到先生门前,才八点刚过。当然,这也跟他起来的早有关。
  好巧不巧,先生府邸隔壁第二家就是陈府。
  黎锦没进正门,而是找到丫鬟小斯平日出入的正门,敲了敲门。
  出乎他的预料,来开门的居然是位华服小公子。
  那人长相富贵,略微有些胖,偏偏穿着月白色的绸缎衣服,于是更显胖了。
  “你找谁?”
  黎锦微微施了一礼,说:“内子之前接了贵府的针线活,这次来特意送还缝好的荷包。”
  小公子名叫陈西然,听到黎锦这么说,心里还是有些怀疑。
  面前这人分明穿着读书人的长袍,身上也透露着一股书生气,这样的人怎么会让家人做针线活?
  在陈西然眼里,读书人大都比较有钱。他最近接触的镇子上几个少年,个个儿随手一掏就是几两银子。
  那都够农村一家人几个月的吃食了。
  “你说的荷包呢?我得看到荷包,才能放你进来。”
  黎锦解开背篓,把盖在上面的竹叶纸和抄好的《圣谕广训》拿起来,才露出底下的荷包。
  那小公子拿起一个荷包,看到上面绣的确实是陈府,这才退后一步,让黎锦进来。
  他随口招呼一个男人,说:“荷包和手帕,给钱。”
  然后也不管黎锦,让趴在假山后的两个小子继续写东西。
  “你们快点写,宋先生马上就要上课了,上课前得检查!”
  黎锦闻言挑了挑眉,宋先生……难不成这人是宋先生新收的弟子?
  不过他也没多想,拿了二十四文,道谢后就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