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年背对着他,语气认真,说:“这些都是杂物,我做活儿的时候会用到,自己整理好了,下回找起来才方便。”
  黎锦看着那些瓶瓶罐罐,虽然破旧,但上面却很干净,看来少年以前经常擦拭这些。
  黎锦对此比较满意,当医生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洁癖。
  毕竟他们整天跟病人接触,必须得注意个人卫生。
  就像他刚穿越过来第一天,就跑去自己洗了衣服。在他看来,沾了呕吐物的衣服,攒几天等少年可以活动再去洗,那是真的要臭。
  秦慕文一看就经常整理这些,很快就把东西移走,又擦拭了两遍储物柜。
  烛光映照下,他垂下眼眸时,睫毛像小梳子一样,又长又密。
  他转过头来时眼眸亮晶晶的,笑得奶乖奶乖:“收拾好了。”
  黎锦把毛边纸和兔毛笔放上去,注意到少年那个做针线的竹篓里已经都是缝好的荷包和手帕了。
  他想,少年当时分明告诉自己七天做完针线,现在才过了五天,他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完了。
  真是……让人心疼。
  少年收拾完桌子,双腿都在颤抖。
  黎锦见状皱眉,不由分说地把他抱在床边,自己蹲下身去给他除去鞋袜。
  少年吃了一惊,惊呼卡在嗓子眼儿,只剩下抽气的声音。
  黎锦又把他整个人塞进被窝里,说:“今日可以下地走路的时间已经结束,从现在开始,除了起夜,就在床上,不许下来。”
  他发现了,只有用命令句,少年才会乖乖的,一个指令一个动作。
  要不然少年眼里真的没有‘我该休息了’这句话。
  果然,说完这句话后,少年就乖乖地躺着。
  只不过没去看黎锦,而是偏过脑袋看包子睡得正熟的小脸。
  在黎锦这个已经活了二十九年的老男人眼里,这俩都是他的崽。
  幼崽不听话的时候,就得管着。
  =
  两个崽躺在床上安静下来,黎锦这才磨墨,准备照着柳体先练习一下。
  他脑海里大概有原主习字的片段,但原主的字是真的丑,这也难怪宋先生武断的说他此次童生试肯定过不了。
  字如其人,是一个人的脸面。
  考童生试不要求考生字写的多有风骨,但也不能不堪入目。
  幸好黎锦此前有习字的底子在,练习起来比从头学要容易上手不少。
  但写字一途,没有任何捷径,除了写,还是写。
  一晚上的时间,黎锦光是练习简单的提笔、按笔、收笔,就练习了五张毛边纸。
  而且他还是双面写的。
  虽然这些都是基础练习,但黎锦作为一个活过接近三十年的人,他知道只有打好基础,写出的字才能又快又不失风骨。
  一刀纸四十文,他这要是真的下苦功学习,一天至少得写二十张纸。
  一刀纸共一百张,才够用五天。
  这么一算,读书真的耗钱……
  古代能出人头地的寒门学子,一个都不容易。
  黎锦练完字,甩甩胳膊,出门洗漱回来,少年已经睡熟了。
  他吹灭煤油灯,屋子里一下变暗,只有窗户透着皎皎的月光。
  在窗外阵阵蝉鸣中,黎锦很快也有了睡意。
  就连他这么一个理智的人,都没发现,自己如今已经越来越适应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
  第二天一大早,黎锦照例给包子喂羊奶米糊,少年起来洗漱后去厨房做饭。
  等到包子吃饱喝足打着盹儿又开始睡觉,秦慕文也把两人的早饭准备好了。
  古代普通农家所吃的米和面,都不似现代。
  米外面的水稻壳都没去多少,面粉里小麦的糠皮也占了不少位置,古代没有现代那样先进的科技,人工脱这些农作物皮也脱不干净。
  但少年手艺不错,煮粥时候火候把握到位,再拌一盘野菜,也足以让人食欲大开。
  吃完后,少年又给黎锦的背篓里装了两块烤好的土豆和两个水煮蛋。
  他最近没时间烙饼或者蒸馒头,要不然黎锦的伙食还可以更丰盛一点。
  黎锦笑道:“先生的课只有早上,中午就会下课,不用准备这么多。”
  不过,交通不便利,全靠人两条腿走,他就算回来也已经是午后了。
  黎锦又说,“昨天说的,今天下午给你做红烧肉,等我回来。”
  少年唇角扬起,酒窝浅浅。
  有这句‘等我回来’,他才觉得自己这真的像个家了。
  黎锦背篓里又装了十张竹叶纸、毛笔和墨块出门了。
  只有在长假归来后或者初拜师的时候给先生束脩礼,此后去先生家里,并不需要每次都带着礼。
  黎锦这回没去买素馅儿包子,而是径直走到先生家里。
  那七岁的小孩子给黎锦开了大门,应该提前被吩咐过,直接带着黎锦去了宋先生的书房。
  “这些书是我爹爹挑出来的,你可以在这里抄。
  爹爹说你要准备童生试,上课就可以先缓缓。他等你抄完这些书,会给你一个人单独讲考试相关。”
  黎锦应下了,那孩子守礼的出去,顺便还给他带上门。
  黎锦想,幸好宋先生这里学生流动的快,原主又经常翘课,没什么关系好的人。
  要不然面对自己的同窗,他还真担心自己漏出马脚。
  因为黎锦起得早,清晨路上凉快,他也走得快,这会儿还不到巳时(上午九点),满打满算,他有两个时辰来抄书。
  竹叶纸表面光滑,着墨显色度高,唯一的缺点就是吸收缓慢。
  黎锦写完一张,得平铺在地上晾好久,才能保证那字不会被一蹭就花。
  宋先生的书房和平时教学生的偏房不在同一边,但巳时刚过,黎锦还是能听到偏房那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那些声音不用一一分辨,就知道念书的都是年轻人。
  这让黎锦有种紧迫感,他本来就得养家、种地,读书时间没有其他人多,那就得更加的努力才行。
  先考个秀才,就可以免交田赋,还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连带着少年在村子里也会好过很多。
  至于能不能继续考举人、贡元、进士,黎锦觉得难度很大。
  越往上考,就越考验一个人对时政的把握。他一个穿越者,在心里还是适应没有王权的社会。
  黎锦根本没有对当今陛下发自内心的尊崇。
  他觉得自己越往上面考,如果真的有殿试那一天,说不定自己的态度被人察觉出来,那就真的要出大事。
  况且,他现在这家里太穷,考中举人后还得入京参加会试,他总不能把夫郎和孩子都留在村子,这样他放心不下。
  不知不觉中,黎锦就抄完了一张纸,晾在地面上,开始抄第二张。
  四尺的竹叶纸,黎锦字写的偏小,两个时辰才抄了七张。
  宋先生进来书房的时候,地上已经满满当当铺满了黎锦抄的书,能看出他前几张的字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大小均匀。
  但写到后面,一个个工整、干净的字从他笔尖落下,宋远越看越满意。
  等到黎锦抄完一张,准备晾干的时候,才看到宋远站在自己身后。
  他赶紧作揖:“先生。”
  宋远说:“你这柳体写的大有长进,不错、不错。”
  他连说了两个不错,心情十分愉悦。
  随即他又问黎锦抄到哪儿了,黎锦有些惭愧:“刚抄完《圣谕广训》。”
  宋远想到黎锦和自己的出身,都是寒门子弟,他就问:“重农桑以足衣食,出自哪一章?”
  抄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抄了之后回去看。
  抄的过程,就是一种博闻强记。
  黎锦想,幸好自己不是普通的十几岁少年,作为医学生,大学八年背了无数循环、无数名词解释,他早已习惯在抄的同时尽力理解并背诵。
  当然,古文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但他也把不会的都做了记号,不懂就问。
  宋远的这个问题比较贴近实际,黎锦很快就回答上来。
  宋远当下对黎锦大加赞赏:“善!”
  之后宋远给黎锦把《圣谕广训》传达的主要宗旨讲了一遍,让他今天回去背完,明天早点来默写。
  黎锦:“……”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觉得头皮发麻。
  不过,考科举哪是说考就考的?
  不付出努力,一辈子都别想考上。
  宋远看到黎锦背篓里的土豆,一时惜才,问黎锦要留饭否。
  黎锦却摆手婉拒了:“夫郎和孩子还在家里,学生担心。”
  等到黎锦回家,又是下午四点过。
  他其实早已饥肠辘辘,在路上吃完了土豆和鸡蛋,打算回去给少年做红烧肉。
  结果这会儿从镇子上回村的人还不少,如今黎锦风评好了,他们也乐意跟黎锦打招呼。
  “黎锦啊,你怎么又吃土豆?
  不如晚上带着夫郎孩子去我家吃饭?”
  黎锦:“……”那是你们没看到我刚刚吃鸡蛋啊。


第21章 
  黎锦知道村里人也只是客气一下,他要真的拖家带口去吃饭,这家人就要吃不饱了。
  虽然村里米价便宜,一斗只要五文。
  可一斗米,只有十升,十二点五斤,六千克多一点。
  只够一个成年男人吃十天左右。
  当然,古时的庄家汉只有中午才会偶尔吃米饭,其他时候吃的都是稀粥,顾名思义,很稀很稀的米粥。
  至于为什么不一天三顿都是稀粥,那是因为庄家汉还得干体力活,若是一直都吃不饱,还怎么卖力气养家糊口。
  几人一道走到村口,黎锦跟他们道别,看着不远处的家,他脚步都轻快了一些。
  他不知道,此刻自己家里还有好几个哥儿在。
  秦慕文把荷包和手帕从背篓里挑出来,很不好意地说:“我缝好了该主动去找你们的。”
  那三个哥儿就是上次来帮少年接活儿的人。
  其中一个听到秦慕文这么说,淡淡的回应道:“反正就算你给我们送过去,也得我们自己送到镇子上。”
  秦慕文更不好意思了。
  “谢谢你们啊。”
  不过荷包这种东西又不沉,他们几个接活儿的哥儿都是每次轮流派一个人去接,再派一个人去送。
  之前,少年为了赚钱,甚至还拖着不那么沉重的身子走走停停许久,到镇子上送针线活。
  后来他肚子实在大了,站在地上低头都看不到自己的脚。
  他才跟这些人说自己最近不做针线活了。
  少年很看重肚子里的孩子,拼了命也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
  等到顺利生完孩子,几个哥儿吃过黎锦做的鸡蛋饼,才给少年送了这些荷包过来。
  一方面是听说黎锦最近变化很大,想来瞧瞧;另一方面就是看少年过的好不好。
  大家同为哥儿,他们以前都是带着怜悯的心思跟秦慕文打交道。
  嘴上说着‘可怜阿文’,但却不会在行动上、吃食上多照顾他分毫。
  就好像,看着少年在泥潭里挣扎,他们就觉得自己日子过的挺幸福的。
  可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少年只不过生了个孩子。
  那黎锦居然就浪子回头,亲手把他从泥潭里抱出来,又小心翼翼地帮他洗干净所有脏污。
  今天,那个叫小安的少年(第三章 出常,一直在哭)没来,他年纪最小,长相又清秀,虽然是妾室,但他家男人还是挺喜欢留宿在他那儿的。
  小安或许是少数能真心对待少年的人了。
  另外一个脸型瘦小的哥儿看到床头矮几上的油纸包,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说:“这是什么?黎锦那只会打人的窝囊废居然给你买饴糖、蜜饯这种零嘴!”
  这些钱用来买米面,足够一家人吃十天!
  他觉得自己嫁的人已经算不错了,可前几天正房的孩子哭闹想吃蜜饯,自家男人不仅不给买,还打了孩子一顿。
  黎锦居然给阿文买饴糖和蜜饯!
  秦慕文完全没想到这些平日里只打过很少交道,除了分配针线活之外并无更多交流的哥儿会翻看自己的东西。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口出恶语,谩骂自己的夫君。
  秦慕文虽然性格软,但却不代表他被人欺负了还忍气吞声。
  他把自己的东西拿回来,放在桌子上,生气又委屈的时候眼尾都多了一抹绯红。
  他从没与人吵过架,把东西拿回来后,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但秦慕文想,自己一定不能放任这些人诋毁阿锦。
  他不喜欢这些人。
  “呵,自己发达了,就这么快想跟我们撇清关系。”
  秦慕文紧抿着唇,把自己的荷包全拿回来:“这些针线活我自己去送。”
  顿了顿,他又给每人分了两个荷包,这些荷包他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才能缝出来六个。
  而且他还是拖着自己刚生完孩子,这么虚弱的身体一针一线缝好的。
  “这些是之前你们分我针线活儿的谢礼。”
  一个荷包一文钱,他给这三个人每人两文,已经算出手大方了。
  他做完这一切,直起身子看着这三个人,说“你们污蔑我夫君,我不屑与你们为伍,以后不要再踏入我家门一步!”
  之前随手翻黎锦东西的那个哥儿被气地胸口不断起伏,怒道:“你生了孩子就当自己金贵起来了,也不看看自己生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头胎就是个哥儿,黎锦真是瞎了眼才对你好,他怎么不跟以前一样天天打你呢?”
  秦慕文心头猛地一揪,他、他也想头胎生个男孩啊。
  大概是观音娘娘没听到他的祈祷罢了。
  其他两个人显然维护的是自己身边的哥儿,而不是秦慕文。
  他们看着秦慕文脸色一白,还想再说些讽刺的话,反正脸皮已经撕破了,就不在乎撕得更多。
  就在这时,院门被推开,黎锦清朗中略带磁性的声音传来:“文文,我回来了。”
  那三个人的话卡在嗓子眼儿,一个字都不敢多说。
  黎锦这人最近虽然风评好了,但别忘了他以前是怎么打秦慕文的!
  以前,秦慕文一动作,就能看到手腕或者脖子上的青紫,真是骇人。
  黎锦进入院子,刚把背篓放下,就看到三个哥儿从里屋鱼贯而出。
  这几个人都很面生,大概都住在村另外一边。
  外男不便与哥儿随意搭讪,黎锦净了手,擦干之后把自己今日抄的纸卷抱回去。
  也没多看着几个人,放任他们走了。
  他进屋后,少年已经躺在床上,脸朝着墙壁,假装自己在睡觉。
  黎锦:“…………”这崽是有多傻。
  刚刚出去了几个哥儿,如果相谈甚欢,少年肯定很开心,唇角抿出两个乖巧的酒窝,就连眉梢的朱砂痣都好像更靓丽了。
  这会儿他居然直接假装自己睡了……
  那肯定是被欺负了,却还强忍着不说。
  黎锦今日打算给少年做红烧肉,所以就没买肉包。
  他把刚出生才几天的崽往外挪了挪,自己俯下身去,凑到少年耳边:“睡了?”
  少年闭着眼睛,哼都不敢哼出口,因为他怕自己一旦开了口,就带上哭腔。
  他没有这么懦弱的,一个人撑着虚弱的身体煮饭、做家务、带孩子,甚至还得抽时间做针线,他一点都不觉得累。
  秦慕文想,阿锦现在多好啊,白天下地割草、上山采药、去镇上念书,晚上还睡得浅带孩子。
  那些人凭什么说阿锦是窝囊废?
  就在这时,秦慕文突然觉得身上一轻,他赶紧睁开双眼。
  原来黎锦把他连着被子囫囵抱起来。
  秦慕文不知道,自己此刻眼尾的绯红有多招人。
  黎锦说:“包子哭的时候我就这么抱着他哄,如今包子的哥哥哭了,是不是也得这么哄?”
  秦慕文只觉得满身的热血都往脑袋上涌。
  这会儿他哪还有心思顾及刚刚那些人说的话,只觉得黎锦这人真、真……胡闹。
  他分明是包子的阿爹,哪里是哥哥啊!
  黎锦跟少年对视,一本正经的解释:“你这年纪,给包子当哥哥正好。”
  少年眼睛瞪圆,看样子很想解释包子真的是从他肚子里生出来的。
  黎锦像晃包子那样抱着少年晃了几下,说:“现在还难过吗?”
  少年晃了一下神,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一点都不想哭了。
  他乖巧又诚实的摇头,“不难过了。”
  随后黎锦看日头不早,把包子放在床内测,以免他跌下去。
  自己则拉着少年去厨房。
  案板下面简直就是个百宝箱,黎锦从里面翻出一个凳子,让少年坐在一边。
  “我在这儿给你做红烧肉,你如果觉得心情还不好,就把刚刚发生的事告诉我,说出来,我帮你分担。”
  黎锦想,以少年的性格,哪会主动与人结仇。
  但少年大概也不是个忍气吞声的小怂包,他只是觉得很多事情没必要争,所以根本不放在心上。
  别人说他可怜,他觉得自己比起这些人来确实可怜,坦荡安然,心里一点也不难过。
  毕竟这就是事实,不需要争。
  别人家里都是男人种地,但是到了少年这里,就得种地和针线活两手抓,喂养原主这个巨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