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兵不死-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解军事,学习军事,随时准备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去战斗。

    不是危言耸听,不是杞人忧天。

    或许,明天,就是战争。

    一路走来,王亮见过的实在是太多了。

    战火纷飞的非洲大地,人命,卑贱到一文不值。

    王亮回到了正题上:“通俗点来讲,迂回作战呢类似于声东击西,日本鬼子猛烈攻击中国守军的一侧,然后再派一支部队迂回绕后,攻击防守薄弱地方,从而打开突破口。”

    日本鬼子的这种战术曾经让中**队一度产生过重大的损失。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淞沪会战爆发。

    日军以猛烈的火力攻击沪省北面,试图快速吞并上海,以达到快速灭亡中国野心。

    但让日军参谋本部没有预计到的是中**队死守沪省,喋血疆场,一次又一次的抵挡住了日军发起的疯狂攻击。

    在战斗僵持了两个月后,日军偷偷调集一支舰队,迂回绕道沪省南面。

    趁着中国守军支援北面战场时,看准时机,在杭州湾迅速登陆,对上海进行夹击。

    此后,沪省沦陷,日本宣布死伤四万多人,而中**队则伤亡了近三十万人。

    这是实施迂回战术的一个典型战例。

    当年在军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时候,王亮就把这场战役拿出来给学员们做过深入的剖析。

    现在,王亮带过的那届学员,还在行伍之中的,肩膀上挂的大都是四颗星或者是一颗将星了。

    王亮感慨:“其实不只是淞沪会战,山西东阳关战役、娘子关战役等,日军变着花样使用闪电战、迂回战,各种战术紧密配合来攻击中**队。”

    “抗战初期,极度缺乏战斗经验的川军,面对的是一支能快速进行战术转换且训练有素的日军。可想而知,这需要付出多大牺牲才能阻挡鬼子的铁蹄。”

    事与愿违。

    空一腔爱国之志,怎敌得过现实上的差距。

    王亮继续道:“鬼子单兵厉害,协同作战能力特别强。我这样说大家别怪我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就拿我指挥过的一次战斗来举例吧。”

    1939年,冀省日军某据点。

    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

    为了对日军实施报复,时任独立团团长的王亮亲率满编的两个营向日军的据点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亮的目的并不在于拿下鬼子的这个据点,而是打掉来支援的援军。

    围点打援。

    为了这场战斗,为了调集了数倍于敌的部队,并想方设法添置了些重火力装备。

    王亮道:“战斗方案是我一手制定的,当时我们占据了地理优势,日军根本不会想到我们会有这么部队埋伏好了就等他们过来。”

    “这场战斗注定是瓮中捉鳖,战斗一打响,附近驻守的日军,果然跑来支援。。。。。。”

    侦察连连长鹞子匆匆跑来汇报:“报告团长,鬼子来了,再有三分钟就进入到我们的伏击圈了。”

    “好,通知炮连和机枪连做好准备。鬼子只要进入到埋伏圈,立刻实施炮火覆盖,构建火力网!”王亮命令道。

    “是!”

    “打!”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战斗一开始,炮兵连的火力覆盖迅速完成,当场打死打伤大量日军。

    重兵埋伏,占据地理优势,又打的是驰援急于行军的部队,战斗按道理来讲应该很快就可以结束。

    但是让当时的王亮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就这么几百号的日军,在遭受到猛烈袭击后,很快寻找隐蔽点,继而形成交叉火力掩护进行反击。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王亮甚至都有一种错觉,鬼子指挥官是不是早就知道有埋伏了?

    可作战计划只有营以上的干部知道,这些人,都是久经战火洗礼的,让他们去当汉奸?

    除非日本天皇生的孩子没有**。

    不太现实啊。

    随后,在王亮的指挥下,战士们同日本鬼子进行了激烈的白刃战。

    原本以为很快就能够结束的战斗,竟从上午一直打到了晚上的十点。

    付出上百名战士生命的代价才将这支鬼子部队给彻底歼灭。

    一头挂着少佐军衔的日本军官身负重伤,被八路军战士俘获。

    经过被俘的其它日本鬼子指认,这个家伙叫山泽,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短短的审讯,王亮彻底排除了情报泄露的可能性,也由此对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和战术协同能力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战斗结束,根据统计,这场战斗共击毙日军三百八十九人,俘获二十四人。

    王亮独立团牺牲一百零二零战士,负伤百余人。

0380 永远不要轻视你的对手

    0380 永远不要轻视你的对手

    王亮冷冷地说道:“我八路军一向都是优待俘虏的,但后来那位身负重伤的少佐拒不配合治疗,并带领其他战俘试图打伤我看守战士逃脱。无奈之下,情急之中,我八路军只得出于自卫反击,将之全部击毙。”

    王亮说的虽然一本正经,但其中的意思网友们都领悟到了。

    如果劳资想弄死你,有不下一百种理由。

    那场损失惨重的伏击战过后,王亮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系统的总结。

    打鬼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日本鬼子的枪法普遍十分精准,而且冲锋起来不怕死。

    在后来的中条山战役中,王亮又深刻地体会到了一次,印象颇为深刻。

    一九四一年五月七日,晋省中条山外围的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发起全面进攻。

    当时王亮的部队在晋省一带活跃,于是便接到了上级的命令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接到情报,鬼子要对夏县一个叫文德的小村子实施扫荡。

    王亮率领独立团的特战大队和国民党军的一个营在村子内外进行了埋伏。

    了解鬼子战斗力十分强悍的王亮进行了周密的作战部署,这还一度引起了当时是黄埔科班出身的国*军营长的不满。

    国*军营长十分轻蔑地质问王亮:“王团长,你们接到的命令就是配合我们搞侦察。在作战部署上,应该听我们的吧?”

    “中校,我要提醒你的是鬼子的单兵战术素养极高,我们必须要小心应对。一点小的纰漏,就会让我们陷入到万劫不复之地。”王亮道。

    中校笑了:“王团长,鬼子厉害,我和我的弟兄们也都不是吃干饭的。你们八路战斗力不行,可以理解。待会儿我就让你们看看,我们是怎么打仗了。你们的侦察任务已经完成了,可以撤到安全位置了。”

    王亮的特战大队大队长刘瑞一听就炸了,指着中校破口大骂:“你他娘的怎么说话呢?”

    “老刘,走,咱们撤到外围。让国*军的弟兄们教教咱们到底是怎么打鬼子的。”王亮也是忍了这家伙一路了。

    现在我们帮你们把该侦察的情报都侦察到了,就想一脚把我们给踹开了。

    王亮也不以为意,那就看你们的表演吧。

    王亮把特战大队撤到了文德村的外围隐蔽了起来。

    一个半小时后,侦察兵来报,鬼子来了。

    通过望远镜,王亮观察着国*军的一举一动。

    显然,国*军方面也已经发现鬼子正在逼近了,士兵们已经隐蔽埋伏,各就各位。

    鬼子警惕性很高,走走停停。

    指挥官不停地派出经验丰富的士官带人侦察前方的情况。

    可能是因为太过于紧张,在鬼子距离村庄还有二百米左右距离的时候有一名国*军士兵误放了一枪。

    中校大惊失色:“他娘的谁开的枪?!”

    不过这个时候纠结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枪声一响,躲在村子里的国*军彻底暴露了,随即便遭到了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趴下!趴下!”有作战经验的老兵疯狂地吼着。

    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新兵蛋子想要反击,但刚一露头,就被日本鬼子的子弹打中,牺牲了。

    “赶紧吧伤员转移!”

    “组织反击!”

    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中校已经被打蒙圈了。

    真实的战场显然比他想象中的要残酷的多。

    通过军功擢升至少尉的排长跑来向中校通报道:“营长,刚才我时试了一下,把帽子固定在石头上来吸引鬼子火力,但帽子刚一挂上去,几下子就被打飞了,可见鬼子的枪法打得有多准。王团长说得没错,鬼子的单兵作战能力很强!”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还没等中校说话呢,另一个情况又来了:“营长,鬼子冲锋了!”

    只见鬼子们就像不怕死一样,疯狂地向前冲锋。

    国*军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开火,一时间扫射倒了无数。

    重机枪的狂扫成为了鬼子的噩梦。

    但马克沁重机枪的优势并没有持续多久,随后操作的机枪手就成了鬼子射手的重点清除目标。

    鬼子的炮兵也对国*军的机枪阵地实施了轰炸。

    “那场战斗打完后,那一个营的机枪手,只活下来三个。”王亮道。

    随后,日本鬼子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

    一旦下了冲锋令,鬼子就不要命了,要一直往前冲。

    不仅仅是因为武士道精神,如果不冲,也会被自己人杀死。

    自己的家族,也会因此蒙羞。

    仅仅半个小时,国*军这个装备优良的加强营就被日军给打垮了。

    原本好好的一场伏击战被生生地打成了歼灭战。

    见情况如此,大家都是中国人,你不仁我也不能不义,王亮下令特战大队出击。

    迂回战术,搞掉鬼子的炮兵阵地的同时从背后向鬼子发起冲击,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最后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之下,这才将这伙扫荡的日军彻底击溃。

    再见到王亮的时候,中校收敛了许多。

    “现在的抗日剧啊,里面的中**人拿着把大刀同鬼子厮杀,各种华丽的招式。我只能说,那些都是编剧自己造出来的。真要是遇上小鬼子,招式越华丽就死得越快。”王亮道。

    王亮的部队,在拼刺训练上,是有一套的。

    王亮专门根据日本军队的《步兵操典》设计了一套刺法。

    没有浮夸的动作,但没一招都是杀招。

    至今,王亮对于自己设计的那套刺法还记忆犹新:“一手握住前护木,一手托住枪托,稍稍下垂到支撑腿的一侧,并使刀尖略与眉平,随着杀的一声出口,刺刀迅速刺向前方。”

    日本的单兵作战能力为什么就这么强呢?

    见有许多网友在评论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王亮很快就做出了回答。

    只听王亮道:“鬼子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军事素质的优秀,主要源于日军优良的兵源和严苛的训练。”

0381 川军死字旗,战时舐血,死后裹尸!

    0381 川军死字旗,战时舐血,死后裹尸!

    “早在一九零七年的时候,日本小学的就学率就已经达了百分之九十七。而再反观当时的中国,上学读书是富人家的特权。”

    王亮给出了一组数据。

    “咱们再看看日本士兵的训练方式。一九四零年,日军颁布《步兵操典》规定步兵单兵及大队以下步兵分队训练包括单兵教练、中队教练和大队教练。”

    “新兵入伍以后,每人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一百五十发,机枪不得低于三百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为一千八百发。”

    现在说起来,王亮都会感觉到触目惊心。

    每人每月用于实弹训练的子弹不得低于一百五十发。

    平均到每天,就是五发子弹。

    再看看川军的水平。

    每人也就十来发子弹吧,打完就没有了。

    哪有什么用来训练的子弹,别开玩笑了。

    好的枪手都是用子弹给喂出来的。

    王亮同日军的一些王牌部队交过手,真的是厉害。

    许多日本鬼子在乘车行进的时候举枪射击,仍能够十分准确地打中百米内的人形目标。

    对于重炮等技术兵器的操作、保养水平,更是远远优于中国士兵。

    王亮不知道网友们是不是已经听烦了自己讲这些东西,但是作为老兵,他喜欢讲抗战史。

    因为除了抗战,再也没有能够让他引以为傲的东西了。

    抗战,无论被人问起多少遍,老兵们都会耐下心来一遍遍地去讲。

    对于老兵们来说,只要有人愿意聆听他们讲述抗战故事,记录他们经历过的历史,老兵们都是兴奋的。

    或许,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老兵,才能不死。

    评论区里,很多川省人纷纷响应着王亮。

    多少年过去了,鲜被人提及的川军,他们视为骄傲的先辈们,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川军曾被人叫做双枪军,还有人说他们比稻草人好一些,但是三百多万川军出川就八十多万人回来,因为他们始终记住一句倭寇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誓不还乡。”

    “川人的血性在战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川军不是不怕死,而是怕了川人的尊严!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向所有的抗战老兵致敬!希望社会对抗战老兵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随意丑化抗战历史,传播错误历史的行为,都是对全民族抗战的不尊重。只有正视历史,正视差距,才是对老英雄们最大的尊重。”

    “我们川军虽然没有值得外传的战绩,但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用自己对民族的忠诚、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展现了咋们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川军死字旗,战时舐血,死后裹尸!”

    “川人从未负国,国人亦未负川!川军功绩国人从未忘记!汶川地震后,国人历数川军功绩,给了川省极大的支持!每每想到此处,均不由得热泪盈眶!”

    biubiu车的司机亦也是川人,其实从王亮上车的时候他就认出来了。

    听王亮讲了这么多,他忍不住热泪盈眶。

    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番了。

    王亮忽然想起来,曾经有人发帖子嘲讽过川军无能。

    还有人说,川军是被神话了。

    在这里,王亮真的想再替川军说几句话。

    王亮道:“我只说我亲眼见到的。”

    “川军的死伤士兵无法得到救治,甚至粮食都成问题。第41军,在晋东有过几次战斗,只因为各师、旅、团,都是以平常行军的态势进入战场,都没有配属像绷带所、担架队这样的战时卫生部队。”

    “所以在战斗中,但凡是负轻伤还能行动的士兵,就血淋淋地自个儿往后走。凡是负重伤或者是轻伤而不能自由行动的士兵,大多都会被遗弃在阵地,或者被留置在阵地后方的临时收容所。”

    不言而喻。

    只要身负重伤,结局、只有一个。

    任敌杀戮,弃尸于野。

    只有待敌人离开后,靠当地的老百姓出面掩埋尸体。

    处处埋忠骨,多少川人找不到自己的祖先的坟啊!

    那种情形,无法真实地还原出来。

    撕裂的**,巨大的疼痛。

    你就这样被抛弃了。

    并非是兄弟们不想救你们。

    只是因为他们无计可施。

    带上你,你也活不了,只能成为累赘。

    王亮不会忘记,一九三九年五月份的某天晚上,川军全旅撤退。

    数百名重伤的官兵见要被遗弃,齐声痛呼:“唉!连长!营长!团长!旅长!我们都是川人啊!我们跟着您走了这么远,就忍心把我们这样丢下吗?”

    “唉!弟兄们!我们是同着来打国战的哟!带了伤,就不管了吗?”

    “天呀!打国战就这样打的呀!”

    “你妈哟,疼死劳资了,一枪崩了我呦,求求你们,给劳资一个痛快的吧!别走,劳资给你一耳屎!”

    “日你龟儿子,街娃二流子,牌方臭臭婊子,阴阳烂沟子。”

    “这就是打鬼战啊!娘买妈屁。”

    骂声一片。

    等待他们的,是死亡。

    生命即将终结,死在这打得稀里糊涂的战争中。

    没得枪,没得炮,没得后勤保障。

    他们还有老爹老娘,兄弟姊妹,妻子儿女。

    再也见不到了。

    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不甘心啊!

    没有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

    泪随声迸,凄厉难闻。

    王亮曾亲眼见到,有的重伤员怕落到日本鬼子的手里遭受折磨,在部队离开后就想办法自尽的。

    王亮不是没有施出过援助之手,但那能救回来的人数,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