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弘晖重生皇长孙-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胤礽也很想一口应下此事,毕竟毓庆宫虽然精致秀丽,但是也确实太小了,哪有宁寿宫那么大气磅礴。光面积都差不多有十几个毓庆宫那么大了。毕竟只要是正常人,如果有更宽敞的住,谁也不会想挤在毓庆宫不是?但是既然自家皇阿玛要表演一段父子情深,他这个做儿子的又怎能不奉陪一下?
  再说了皇阿玛都说了舍不得他这个儿子,他也不能就这样迫不及待的表示自己非常的想走不是?


第13章 册封大典
  弘昆见状也跟着上前一步,噗通一声跪了下去,那声音大的听着都疼,弘昆却恍若无觉。只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泪光点点的看着康熙,喉间有些噎咽的道:“皇玛法,孙儿不要独居一宫,孙儿不要离开皇玛法,孙儿不…”
  “雏鹰总要翱翔天际,朕不能折了你们的翼,你们若是还想着朕,便多往朕这跑几趟就是了。”
  康熙一时间也真的有些伤感了,养了两年多的孩子,说送走就要送走,他是真的舍不得啊!当年,胤礽也是这般,养到五岁后,就得送去毓庆宫,看着弘昆的泪眼婆娑的样子,康熙仿佛看到了当年送走胤礽时的情景,那时胤礽抱着他的腿,撒娇打滚耍赖就是不肯走……真是…舍不得……
  “是,皇阿玛/皇玛法……”弘昆和胤礽都是一副强忍着眼泪的样子道。弘昆还很体贴的上前半步扶了胤礽起来。
  众臣默默的看着这一幕祖孙三代的深情,集体无语了,不就是多几步路的事吗?至于吗?而且现在才开始准备兴建,从规划到建好起码需要大半年时间呢,现在哭什么哭呢?!
  况且,就算建好迁宫了,这两位也还连皇宫都没出呢好不好!!!要知道直郡王、诚郡王他们可是住在宫外的,怎么不见他们出宫时您老人家舍不得啊!
  怪不得有谣言说除了太子,其他阿哥都是捡来的呢!这么想着,大臣们默默地向几个出宫了的阿哥们投去了同情和探究的目光……
  直郡王胤禔感觉到朝臣们不正常的眼神心里都快气炸了,脸上却又不敢露出不满来,又见胤礽连甩个眼神都欠奉的样子,胤禔险些快要憋出内伤来。
  接下来的早朝,弘昆一直站在胤礽身后很认真的听和观察着。
  下朝后,因着康熙免了弘昆今天的课业,弘昆便先去了慈宁宫给皇太后请了安,又去毓庆宫给太子妃请了安,又陪太子妃用了膳。方才回到了乾清宫偏殿。
  屁股还没坐热呢,圣旨就已经到了,圣旨读完的那一刻,弘昆恭恭敬敬三跪九叩的接了旨,跪下朝着正殿的方向再次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从圣旨宣读的那一刻起,太子的嫡长子弘昆正式以皇太孙的身份走上了朝堂,出现在朝臣面前、诸王亲贵眼中……
  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十六日,康熙帝于朝堂之上册封年仅八岁的皇嫡长孙、多罗端郡王弘昆为皇太孙,这是历史性的一日,后世称其为大清崛起的真正开端。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皇上下令在八旗和包衣中为宫里的公主、格格挑选伴读。半个月后,当弘昆得到噶卢岱的伴读名叫王熙凤的消息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就说贾瑚的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原来这是红楼的世界,并非历史上的大清朝,而是一个平行世界。然而弘昆也并不在意,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真正的历史还是平行世界并不重要,不过都是换了个世界罢了,有何分别。
  毕竟,这个世界对他而言是真实存在的,只要他的父母亲人在这里,这便是他的家。在现代,他已经死了,回不去了,宏家再也回不去了……,他只能选择抓住眼前的幸福。
  对于此事,唯一让弘昆纠结的就是,王熙凤怎么会进宫!还成了噶卢岱的伴读!他记得红楼梦里可没这一出啊!最重要的是,噶卢岱已经够彪悍了,再有个凤辣子王熙凤做伴读……,万佛啊,自家妹妹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啊?!真的还能嫁出去吗?!!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三日,在弘昆八岁生辰这日,正式举行了皇太孙册封礼。康熙在太和殿亲自为弘昆授皇太孙册宝,金册,金印。
  次日,不过寅时,还在睡梦中的弘昆便被宫人们叫醒了,焚香沐浴后,由太监宫女们为他穿上了内务府新送来的皇太孙杏黄色朝服。
  片刻之后:
  ……
  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出现在众人面前,面上带着淡淡的稚气和一些婴儿肥,像一块没有任何瑕疵的玉,让人禁不住想用手去捏,睫毛轻轻翘起,黑玉般的一双眸子散发着阵阵光芒和浓浓的暖意,宛如谪仙童子一般的气质与身上雍容华贵的皇太孙朝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最后任由小灵子为自己挂上朝珠后,弘昆正欲出门,就见李德全笑呵呵的从正殿方向走了过来,在离弘昆还有三步处停了下来,手脚利索的打了个千:“老奴给端郡王请安。”
  弘昆笑着抬了抬手道:“谙达快请起。”弘昆说罢,给身后的小灵子使了个眼色,小灵子连忙上前扶起了李德全。
  “谢端郡王爷。”李德全笑呵呵的谢了恩,就着小灵子的手顺势起了身。
  弘昆看着李德全起了身,才有些疑惑的道:“谙达怎的这会儿过来了?”
  李德全笑的一脸菊花的道:“端郡王爷可准备好了?还请端郡王爷快着些吧,皇上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正在正殿等着端郡王爷过去呢,见端郡王爷没到,才让老奴过来看看。”
  “让皇玛法等爷,是爷的不是,谙达来的真巧,爷正准备过去呢,倒劳烦谙达多跑了一趟。咱们快些走吧,莫要让皇玛法久等了。”
  “能和端郡王爷碰巧是奴才的福分。端郡王爷请,奴才给端郡王爷带路。”李德全说笑间侧身让开了路,在一旁恭敬的摆出了引路的姿势。
  “谙达客气了。”弘昆笑着轻轻点了点头。便带着身后的太监宫女们快步跟上了引路的李德全。
  弘昆到了正殿,只见康熙已穿好了朝服坐在龙椅上候着,弘昆正要跪下请安,就见康熙从坐着的龙椅上起了身,正下台阶,又听康熙道:“行了,免了,你阿玛和诸大臣应该已经到太和殿候着了,随朕走吧。”
  弘昆答了声是,跟在了康熙身侧,快到太和殿时弘昆忽听康熙轻声道:“长生,你可明白今天是什么日子?”
  弘昆笑了笑脆脆地回答道:“今天是孙儿正式册封成为皇太孙的日子,从今儿开始,孙儿要努力读书,以皇玛法和阿玛为榜样,做个最好的皇太孙!为百姓谋福祉,绝不辜负皇玛法和阿玛的教导!”
  康熙低头看见弘昆充满斗志,却仍然稚气未脱的脸,心里满意,不愧是他看好的继承人!康熙满意的伸手拍了拍弘昆的肩,又问道:“好,有志气!等会在太和殿上受百官朝拜,可不能害怕。”
  弘昆抬头看着康熙的眼睛回答道:“孙儿不会怕。”说的声音不大,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康熙听得此话,更加满意了,笑着伸手牵住了弘昆的小手走向了太和殿。在太和殿外,祖孙二人便分了开来,弘昆主动告退,跟着太监们离开,康熙也默契的什么都没有再说。
  康熙率先步入太和殿亲自检视御座前桌上放置的金质皇太孙册、宝和御杖,落座后接受了文武百官三跪九叩之礼。
  随着册封大典礼乐的响起,弘昆被册封为皇太孙的册封礼正式开始:
  礼乐响起的那一刻,弘昆一步一步的从太和殿大门处走了进来,跪在下方正中央接受册、宝,行三跪九叩礼,向康熙谢恩,起身后,众王公大臣亦向弘昆行了二跪六叩礼。
  之后,康熙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及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等,到皇太后宫行礼。
  一切礼仪比当年胤礽的太子册封礼更加繁琐,毕竟当年胤礽还是一个一岁的奶娃娃,很多繁文缛节都是能免则免。弘昆现在却已经八岁了,所以,这一遍册封礼下来,别说弘昆还是个孩子了,就是胤礽这个大人也累的够呛。
  于是,册封礼完后,弘昆一回到寝殿,便像八百年没见过床似得,连衣裳都来不及脱便迫不及待的扑了上去,一挨枕头就睡了过去,任凭小灵子怎么叫都不肯起来了……
  册封礼后次日,康熙于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对册立皇太孙的朝贺,并颁旨于天下。诏曰: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嫡孙弘昆,太子嫡长,日表英奇,敏嘉诚孝,天资粹美。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三日,授弘昆以册、宝,立其为皇太孙。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诏书中还包括二十六条康熙赐予百姓的恩典,诸如蠲免赋税,特赦死囚等。
  当年胤礽被封为太子时,康熙赐下恩典三十三条,弘昆身为人子,再怎么也不能越过父亲去,故只得二十六条。
  从册封礼完成的那一刻开始,弘昆真正的成了大清下一任储君,整个大清上上下下都对弘昆改了称呼。太孙爷这个词瞬间变得炙手可热。


第14章 弘晖生辰(上)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这天是弘晖的生辰。因为这个月二十号在弘晏生日时,弘昆送了弘晏一个亲手所做的玉雕的砚台,又恰巧被弘晖看到了砚台,然后就开始缠着弘昆也要生辰礼物,还必须是弘昆亲手做的、当天亲手送的。
  本来要是弘昆没空直接拒绝也没什么。可偏偏弘昆看着小弘晖期盼的眼神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既然不忍心拒绝,那就做吧。于是,弘昆硬是熬了整整五个晚上做好了一对檀木镇纸。
  又早在两天前弘昆就旁敲侧击、软磨硬泡的求了康熙在今日给他放了一日假,不去尚书房,本来康熙是不欲答应的,可想着弘昆从未向自己求过什么,这次好不容易开了一回口,自己也不好扫了孙儿的兴致,再加上想到今年弘昆的生辰也因着忙册封礼的事没有过,连该有的休息一日也没了,也就答应了。就当是补给弘昆的生辰罢了。并答应了他今日可以微服出宫去雍郡王府。
  所以,这天弘昆跟着康熙上完早朝,回偏殿换了衣裳就被康熙扔给了雍郡王胤禛。带着檀木镇纸坐着雍郡王胤禛的马车一道儿赶往了雍郡王府。
  马车刚驶出宫门,雍郡王胤禛就从位置上起身,行了个礼请罪道:“弘晖不懂事,竟劳烦了殿下亲自前来,实是不该,本王在这替弘晖向殿下赔礼了。”
  胤禛这一举动,让弘昆立时就像如坐针毡一般,在弘昆心里,不管再过几世,他也受不起胤禛的礼。儿子受老子的礼,那可是要折寿的!就算是不会折寿,他心里也觉得别扭。
  可现在他已是皇太孙,照着规矩,胤禛的礼他是应受的,无故躲开反而会让人奇怪。于是,弘昆只好僵硬着身子,受了胤禛一礼,然后立刻伸手扶了胤禛起来:“四叔快请起。弘晖自幼同孤一起读书长大,孤和弘晖的情谊,就算是和亲兄弟相比也是不差什么的。弘晖生辰,孤作为兄长来为弟弟过生辰本就是应当的。四叔可千万别说什么劳烦的话了。”
  胤禛见弘昆言辞恳切,面色也不似作伪,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一边坐下一边回道:“好,不说了。”
  马车内顿时又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寂静中,还是弘昆率先打破了这寂静,笑着开口道:“四叔孤那日听四叔说弘昼是早产的,身子骨弱,现在可好些了?”
  见胤禛又要起身行礼回话,弘昆连忙伸手拉住了他:“四叔,今个在宫外,孤只是来给弘晖过生辰的哥哥,不是太孙,所以这些礼数就暂且省了吧。四叔叫孤名字即可。”
  胤禛犹豫了一下,才就着弘昆的手起了身坐了回去,口中却道:“谢殿下,只是臣不敢冒犯太孙名讳,还请殿下恕罪。”
  弘昆对胤禛的守规矩也有些无奈,心知再劝也很难劝动他,只好对称呼名讳的事暂且作罢。然后话锋一转将话题又转回到了弘昼身上:“无妨,四叔还没说弘昼身子怎么样了呢?”
  胤禛见弘昆并无怪罪之意,才暗中松了一口气,开口笑答道:“他虽早产,但也只是早产了半个月,现在养了这许多日子,已是好多了。”
  闻言,弘昆点了点头又问道:“四叔,弘昼现在可能翻身了?”
  胤禛点了点头笑答道:“已经可以了。太孙待会可要瞧瞧?”
  弘昆笑着点了点头道:“自是要瞧瞧的。”
  弘昆说罢,胤禛只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闭上了眼睛开始闭目养神,弘昆见此默了默,只觉胤禛真是无趣极了,又见马车里也实在是没事做,便也闭上了眼睛靠在马车的角角处倚着,开始小憩。
  大概过了不到半个时辰,雍郡王府便到了,正在会周公的弘昆也被胤禛叫了起来,晃晃脑袋醒了醒神同胤禛一起下了马车。
  弘昆下了马车后只见雍郡王府门口冷冷清清的,无半分热闹的气象,仿佛今天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并非王府世子弘晖的生辰。看着这番景象弘昆微微皱了皱眉头,却没说什么,同胤禛一起进了门。
  弘昆被胤禛直接引到了雍郡王福晋的正院,还未踏进院门,便见雍郡王福晋带着弘晖、弘昀、弘时等六个小阿哥小格格正在院内候着。弘晖见到弘昆后眼睛立时就是一亮。想要跑过来但慑于弘昆身边皱眉的胤禛,愣是没敢动作。
  雍郡王福晋见胤禛和弘昆到了,连忙带着几个孩子上前福身行礼:“妾身给皇太孙、王爷请安。”
  弘晖和几个小阿哥也反应过来,连忙恭恭敬敬的跪下请安道:
  “弘晖给昆哥哥请安,给阿玛请安。”
  “弘昀给皇太孙请安,给阿玛请安。”
  “弘时给皇太孙请安,给阿玛请安。”
  “霏萂给皇太孙请安,给阿玛请安。”而年纪还小尚且不能说话的弘历和弘昼,也由奶嬷嬷抱着向弘昆和胤禛请了安。
  弘昆不着痕迹的微微挪了挪步子,偏开雍郡王福晋跪的位置,方才微笑着抬了抬手道:“都起来吧,不必多礼。”虽然胤禛辈分高于弘昆,但在身份上却是弘昆更加尊贵,所以事事都不能越过弘昆去,故而也不能越过在场的弘昆开口叫众人起来,只能由弘昆叫起。
  “谢太孙。”雍郡王福晋带着弘晖几人规规矩矩的谢过,方才起了身。
  弘昆这才接过了身后小灵子呈着的礼盒,上前一步将礼盒递给了弘晖身后的小太监,看着弘晖挑眉笑道:“弘晖,大哥手艺不好,待会打开可不许笑。”
  弘晖看着盒子欣喜不已,听见弘昆的话连忙甜甜的笑道:“谢谢昆哥哥了,昆哥哥放心,我一定不笑,只要是昆哥哥你做的,一定都是最好的。”
  弘昆听弘晖这么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在一起读书两年,他看得出来,这个孩子是真心把他当大哥,而且他也早就将弘晖当成亲弟弟看待,何况这两年来处出来的情分,便是弘旻和弘晏这两个亲弟弟也是及不上的。此刻弘晖这么说,让弘昆的心瞬间便是一暖,好心情的抬手摸了摸弘晖小脑袋,唇角轻轻勾起一抹笑意,愉悦的道:“弘晖小嘴真甜。”看到弘晖脸上一红,心情更加好了。
  这时雍郡王福晋看见弘晖害羞的样子,轻笑着上前一步解围道:“饭菜已经备好了,太孙、王爷请。”
  很快,众人都已进了房子里,房间中央有一长桌,上面已经摆好了饭菜,侍女们也已经摆好了椅子,只等着主子们入座,众人由侍女伺候着换了衣服,方才依次入座。
  按着尊卑本该是弘昆坐首位,但弘昆说自己今日是以堂兄的身份来给弘晖过生辰的,一切依家礼即可。执意请了胤禛坐首位,自己坐在了胤禛下手。弘晖见状乖乖的坐在了弘昆身旁。而雍郡王府的二格格霏萂和二阿哥弘昀则坐在了弘昆和弘晖的对面。弘时、弘历和弘昼则因为年纪太小,并未入座,只由各自的奶嬷嬷抱着站在一边。至于雍郡王福晋,则是站在胤禛身后,等着待会儿给胤禛布菜。
  待六人都坐好了以后,胤禛吩咐奶嬷嬷们将小阿哥们抱回各自房间,然后转头示意身后的小太监苏培盛,苏培盛见了连忙上前对弘昆躬身道:“请太孙开饭。”
  弘昆这回不在推脱,点了点头抬手夹了一筷子豆腐,算是开饭。
  胤禛按规矩象征性的让四福晋布了两筷子菜后,便让雍郡王福晋坐下了。
  在快要饭毕时,弘昆突觉口渴,便伸手给自己盛了一碗汤,刚刚将碗放回桌上,忽听“咣当”一声。循着声音看去,只见弘晖胸前撒了不少米粒,脚边还有一只碎掉的碗。
  原来是弘晖抬手去盛汤时,因为年纪小、胳膊短,虽然手勉强够到了汤匙,但是由于力气太小,舀到汤后收回胳膊时抬得太低,不小心将胳膊底下的碗蹭了下去。然后…就悲剧了……
  弘晖吓得连忙起身跪下,有些害怕的低着头对着胤禛道:“阿玛,儿子知错……”
  胤禛在听到声响看过来时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