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俏七零-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就越来越荒芜了。”

    也就是说,有一块碑,把那块地给占了,谁都不能去?黄阿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并没有什么可怕啊?而且他们说的那个地方,离主路并不远,每天都有人从哪里经过,真要恐怖的话,谁敢从那边走?

    易先生翻了一个白眼,说道,“你要看重点!重点是这块碑白天都能够出来,说明它的能力已经超越了某些界限了。”不可怕?你试试大白天的一回头,一块灰扑扑的石碑漂浮在你身后的感觉吗?再说如果你只是经过,它是不会出现的,只有在你试图在那里停留(不管什么原因)它才会阴魂不散地跟着你。因此得名“赶人碑”。

    可以,这没毛病。黄阿弟几乎以为那是一个占山为王的碑老大了。“那阴阳界又是怎么回事?”

    “哦,那个算是正常。你知道的,有些极阴之地,会成为去阴间的入口。那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到了晚上还会有“百鬼夜行”,所以午夜过后绝对不要去那里,白天却是正常。”易先生说道。那里附件甚至有人家居住,这么多年也没有问题,但是绝对不适合阴宅,生气全无,没有风水可言。

    黄阿弟浑浑噩噩地听着,他怎么觉得这是在讲鬼故事……

    好吧,这都是题外话。坐了一会儿易先生就上山了,他的兜里随身携带着罗盘,那是吃饭的家伙,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在之前说好的山头全部走了一遍,嘴里嘀咕着别人都听不懂的口诀。

    易家祖上传下来的书籍,开门即说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二十四山。风水分为为:龙、穴、砂、水、向、意、形。所有的风水师,都是按这些理去做,但还要结合人的命理,本性去计算;以前的一句发家名言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风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易现在掐指算了半天,终于给黄家弟弟选择了一块地,就在哥哥墓穴的前方左侧,不到三十步的距离。弟弟表示很满意,还特地包了一个大红包给他。虽然他注定没有后人,但是如果能福泽一下义子,自身死后也能得到安宁的话,也算是此生无憾了吧。

 第251章 生死

    人的生命无常,在经历过那么多是亲人去世后,杨小贝已经有了充足的认识。但是黄阿弟的去世,仍然让人感慨。

    在外公帮忙堪好墓穴没过多久,就听到了黄叔去世的消息。明明前一天他还照常遛弯,并且带着毛子到诊所转了一圈。第二天早上没有起来,易家人才发现他已经在睡梦中去世了。

    也许是所以的安排都已经做好,所以的愿望也都已经实现了吧,黄叔走得很安详。他的哥哥尽管非常悲伤,但是也只是守着弟弟哭了一场。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本来就是强弩之末的身体撑了那么久,已经是奇迹了。

    关于葬礼的一切早就备好了,给远在R国的义子发了消息过去,就马上开始了葬礼的流程——路途太远,手续也太过繁琐,不可能等到他的儿子过来。黄叔已经没有亲人,除了易婶子一家,也只有易家的几户亲戚,还有村里的邻居参加,场面不算十分冷清。

    作为一个叶落归根的老人,哪怕他回来的时间不长,大家对这个出手大方、和蔼可亲(?)的老人印象还是不错的。人们都是善良的,像他这样重病缠身,也没有子女徬身给人的感觉的很凄惨的,他们也都过来参加了葬礼,现场看起来还是很热闹的。

    当然,这些是老妈回来说的。准确地说是外公回家说,然后老妈转发的。杨小贝跟黄叔无亲无故,只是在当天被请过去确认了一下,顺便悼念一番就回来了。老家的规矩,无亲无故不要在丧事上门,邻居们也是作为帮忙的来的。老妈则是出嫁女,加上有身孕也没有去。易家却是全家都去了的。

    因为离得不是很远,站在诊所门口隐隐约约能够听见凄婉的唢呐声。作了两天法事,第三天才送上山去。黄叔没有子女,还是由他继侄子捧灵摔盆,身上穿的寿衣也是易婶子亲手缝制的。寿材都是选的上好的材料,弥补了时间不足的缺陷,在易家人的打理下,这场葬礼也挑不出错来。

    送上山的时候由村里的八个年轻力状者抬着棺木,叫做“八大金刚”,按照风水先生选定的吉时上山,一番祭拜后,才放入掘好的金井,最后是起坟茔。这中间的讲究比起其他更加繁复,就不一一赘述了。

    葬礼结束后一个礼拜,黄智义才赶到。他风尘仆仆地连直接提着行李上了山,看到一座修饰得整整齐齐的坟茔时,心里是五味复杂的。

    平心而论,义父收养他的时候,他已经快10岁了,有自己的判断,也对义父并没有那么亲近依赖。而义父则只是为了可怜自己,或者是想找一个相依为命的人吧,就像捡个小猫小狗一样的,把他拉扯大了。

    作为监护人,义父给他提供了富足的生活,享受了高等教育,并在生命的尽头,没有任何意外地把所以的财产都继承给他,这些看起来,哪怕是亲子也不过如此。但是他们之前的确没有父子间深厚的感情,一直都非常平淡地相处着。

    这次回内地,黄智义已经做好了失去义父的准备了,在他坚持让自己回去,独自一人留在这里的时候,他也做好了再也见不到的准备。但是在接到国内发来的消息,他还是黯然失神。

    义父没有亲人,他也没有。他们一起过了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了。可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义父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他非常开心、满足,分别的时候,他甚至没有做任何交代,只是告诉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由他继承,因为很明显,义父不会回去了。

    在黄智义的心目中,义父最终还是抛弃了自己。在养大了以后,把所以的一切留给他以后,觉得没有什么牵扯地离开了。他虽然已经快30岁,也自觉和义父的感情不深,在这个时候仍然非常失落。离开以后,工作的确很忙,回来也很不便,但这都不是他不回来看义父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也许义父并不愿意见他啊!

    他已经和自己作了交接,在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在一起。而自己却是一个外人,一段义父的过去而已。他有很清晰的认知,正是这个认知,让他迟迟没有踏上回来的路。

    而就在犹犹豫豫间,义父已经走了。望着眼前崭新的坟茔,想到无数次义父嘴里说的“入土为安”,他想,义父应该是开心的。应该……也没有思念过自己。

    回到易家,他也问过大伯,义父没有给自己留下只言片语。该说的话,那时都已经说了,黄智义想,这下他真的只有一个人了。

    因为义父的去世,他和易家完全没有了交集,虽然大伯和伯娘热情地挽留,他还是没有在易家过夜,而是选择了离开。这次回来,也就是拜祭一下义父而已。还有……

    看见黄智义的时候,杨小贝被他身上的颓废气质给惊住了。好吧,虽然他还是整整齐齐地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但杨小贝就是从他身上看出来一种……好像被抛弃的羔羊的错觉。

    “小黄,你回来啦?去过山上了吗?”女人总是有一种母性,当露出这种示弱的姿态的时候,往往会得到额外的关爱。本来杨小贝觉得和黄智义也不过是点头之交,但现在想到他的亲人去世,自己未能见到最后一面的悲伤,莫名地语气就亲厚多了。

    “去过了,刚去。”黄智义礼拜地回答,他想笑一笑,扯了扯嘴角却发现实在笑不出,就放弃了。殊不知这样看起来更显得可怜,杨小贝望着他的眼神,立刻露出关心、担忧来。

    一时之间也没有话讲,杨小贝想了想,也许黄智义会关心义父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吧?她挑着说了一些黄叔的日常,心态很好,每天都出来遛弯。喜欢小孩儿,最爱带着小毛子到处走走看看。对风水产生了兴趣,经常去找易先生聊天……走的时候很安详,没有挣扎痛苦,一梦而去,老人们都羡慕不已呢!

    黄智义认真地听着,杨小姐的嗓音温柔细腻,无端端地,一直迷茫、失落的心就定了下来。她穿着样式普通的白大褂,素白的脸上不施粉黛,整个人像山谷幽兰,就像他梦中的那样。

 第252章 隐秘

    活了这么久,黄智义只有在见到杨小贝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一见钟情”的滋味。当初他还不明白自己的心意,只是每天找借口来诊所。等有一天碰见她和男朋友亲密相处时,心里那种涩然、嫉妒等强烈的情绪才让他意识到,原来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

    但是他来迟了。杨小姐有一个非常相爱的男朋友,他们在一起时的那种气场,好像没有别人能插得进去。何况,自己也没有立场留下来。而大龄青年第一次的暗恋,就被默默地藏在了心底最隐秘的地方。

    他也不知道抱着怎样的心情,和他们做起了朋友,进而成为了合作伙伴。要知道他是公司其实没有这些业务的话,并不影响到什么。但是出于想和他们保持亲密的联系的目的,他选择了合作。

    这项决定很正确,公司的业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那些原来并不在意自己这个年轻的老板的公司元老们也无话可说,无论从哪方面看,这笔生意都是大赚特赚的。唯一遗憾的是,每次和他联系的都是周品正,他从来没有杨小姐的任何消息。

    除了在义父的身体、用药上面,他能从中间判断出杨小贝的存在,其他的时候,他已经几乎都忘记了这种悸动了。也许是距离太过遥远,希望也太过渺茫,黄智义一度以为,那只是自己的一个癔症而已。

    也许是内地的一切都太过新鲜,也许是杨小姐的出现非常震撼,也许她太过神秘……总之时间长了,黄智义觉得当时的自己是被迷住了,有一种对于杨小姐一见倾心的错觉。怎么可能呢?那样偏远的山村,有一个出挑一点的女孩子,还有一身精湛是医术,自然会给自己留下不一样的感觉,嗯,就是这样。

    但是这次回来,在祭拜过义父后,他不愿意在易家停留,却不由自主地走到诊所来了。就当是杨小姐帮忙照顾了义父,必须来当面表示感谢吧!他如此说服自己,径直来到了诊所。

    出乎意料的是,杨小姐对自己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同于之前的冷淡、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病人家属,现在去似乎把自己当成了朋友,十分隐晦、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她的关心。

    这点让黄智义受宠若惊,但是更让他猝不及防的是,自己越跳越快的心脏,还有对杨小姐的沉迷。他不想打断对方的言语,甚至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她能一直说下去。

    杨小贝也不是对人家冷淡,她生来慢热,本来就不熟,上次黄智义表现出来的格格不入,她更是看不顺眼。所以也只是点头之交。但是没想到后来他主动提出合作,并给了合作社很大的帮助,可以说,他的出现,弥补了周品正他们的缺陷和短板,让合作社拥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对于这一点,除了想不到,杨小贝倒没有更多的想法。在商言商,不管出于什么想法,反正大家都得到了实惠,也不必为了这点而感激。但是随着联系的加深,在杨小贝的心目中,他已经是“自己人”了。

    黄叔也是熟人,大家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在请黄智义帮忙买到了糖尿病特效药,杨小贝对黄智义的看法就安全改观了。她认为对方是一个很热心、很真诚的人,并且十分孝顺。在稍稍了解了对方是身世后,也能够理解人家现在的心情,因此才特意十分热情。

    至于黄智义对她有了不必要的心思,她是完全想不到的。尽管现在在别人的心目中她属于十分优秀的人物,但是她自己还没有自恋到随便哪个出现在身边的男士都对自己有好感。所以这个误会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当事人却茫然不知。

    这时易慧芬也从外面回来了,打过招呼以后,她好奇地问道,“你今天不住婶子家吗?那准备去哪里?”因为天已经晚了,黄智义又提着行李,明显不是留宿的样子。

    “额……我还没有想好,应该是住招待所吧!”黄智义梗了一下,这才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这边没有公交车,去县里路途遥远,现在也到了傍晚,他怎么过去?

    “不要紧,等会儿老周会过来,你们一起回去好了。”杨小贝替他想到了办法。在她的心目中,黄智义就跟王大成一样,都是同事,既然他不愿意留在易家那个伤心地,那自己肯定要帮忙安顿好,人家远道而来也挺不容易,看着多憔悴啊!

    于是黄智义莫名其妙地被接纳,晚上易慧芬家吃饭的人也从三个变成了四人。“难得来一趟,正好我们可以商量一下细节方面的东西,我帮你找个招待所住下,安心地多呆几天!”周品正没有想那么多,他对于黄智义的到来也是很欢迎的。这一年大家合作愉快,也算是帮了自己不少忙。

    他们越是热情款待,黄智义就越难受。理智上说,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杨小姐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这让他很羞愧。但是情感是最没有道理的东西,也许是初次见面的惊艳,也许是她抢救父亲时的冷静,也许是对失去父亲的他的温言安慰……总之他费劲全力,才没有频繁去看对方,甚至装作十分疲惫,早早地就回县城了。

    大家对黄智义的到来都很欢迎。在表达了“节哀顺变”以后,就迫不及待地谈起了合作事宜。一来出口需要的证件、资质等需要弄清楚,相关的关节要打通,二来关于品质的管控、价格的制定等都需要协商。这些在电话、信件里都不方便讲清楚,正好趁他过来的机会,大家开会解决。

    除此之外,因为周品正之前请他帮忙从R国弄一些电器等非常受欢迎,也启发了他的灵感。有这么一个通道光用于出口很浪费,不如成立一个进出口公司,那样的话,合作的空间就不仅仅限于合作社,还有更多的领域。

    按照周品正的想法,就和以前他跑单帮一样,什么挣钱,什么最紧缺就做什么生意。前景非常美好,想法也非常前卫,只不过这一块目前还没有放开政策,之前的东西都是黄智义作为“亲戚”,送给他们的礼物,如果做成一个公司的话,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第253章 捐赠

    周品正并不着急。他在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被一竿子打到底,短短两年的时间又从最普通的水产生意做到蔬菜生意,规模比起以前的小打小闹不知道要大了多少倍。这个例子证明,只要有路子,时间完全不是问题。

    在和黄智义交流以后,他们初步达成了合作的方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合适的、符合政策的时机和项目。这些都是后话,除此之外,黄智义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热情接待。

    去年他们回来的时候,政府也是非常热情的,一方面是要在“华侨”面前保持热情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想人家能够投资、捐款什么的,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外国人没有,华侨也很吃香啊!当然,还有一层监视就不必提了。

    虽然当时黄家没有表现出来投资的意向,但是接下来却主动找了合作社合作。和政府想象的不同,结果是一样的,成功为白云县取得了外汇,如此黄智义也顺利地被认为是“爱国商人”,得到了来自县领导的接见。

    额……好吧,其实还是自己人。前面说了,周书记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最新的消息是,因为一些“政绩”,顶头上司要升官了,本来排名靠后的周书记却又很大的希望上位。当然了,这和他找准时机站队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老话不是说了嘛,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周书记兢兢业业在这个偏远县城已经干了好多年了,作为一个新中国的高材生,他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却的只是人脉和机会。如今总算是有了这个契机,虽然最终的结果还没有下来,他还是对合作社的事情很上心,在如此高的呼声下,本该由县长接见的华侨也由他来主持。

    “黄先生,节哀顺变啊!”在自己简单的办公室里,周书记接待了黄智义。如今的县政府是由原来的革委会改过来的,历史十分悠久,连墙面都成了斑驳的黑色,还好内部装饰比较新,可是一县长官的办公环境还是非常简陋的。

    拉起关系来,也算是自己人,周书记也没有耍什么官腔,在例行表达了哀悼以外,就对他表示了感谢,“非常感谢黄先生对家乡经济的支持啊!要不是有你的帮助,合作社那边也没有这么快能打开局面。”

    “这不算什么。”黄智义连忙恭敬地回答,从周品正和……杨小姐那边看,他已经把周书记当成了长辈,“请千万不要这么说,我是个商人,也只是为了做生意,大家合作而已。”

    “我了解。”周书记和蔼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