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农场主-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说头一句,刘建军也跟着笑了笑,看向小誉的时候也是充满慈爱的。等听到后面一句,就变成苦笑了。
他等三儿抱着孩子走了,才小心翼翼的关上窗户,对刘大夫说道:“要不是京都形势不明,气氛又紧张,老首长恐怕也不舍得把孙子送过来。也是个可怜的娃娃,爹娘都去世了。就留下他一个。如今也得跟亲人分开。”
刘大夫也愣住了:“这是高干子弟?!你怎么把人领到咱们这儿了。”
第十五章 天津便
”老首长拜托我照顾他,我过段时间就要去新疆了。恐怕这孩子得留在咱们大屋刘啦。”
“怎么又要去新疆啊,我还当你在京都站稳脚跟了,以后就安定下来了!去新疆啥?!”刘大夫问了一大堆,又看了看刘建军的神色,知道这儿子的调任也不是他能做主的。顿时整个人都颓了下来。坐在火堆前默不吭声。
两年多没见,也不该是这样的气氛。
刘大夫低着脑袋,半晌之后又开口:“儿啊,你这一回来又说要去新疆,以后啥时候能回家看看吶?我也不是非要你当什么官儿,你瞅瞅咱们村现在,跟前几年也不一样啦。干活,也饿不死人。我每次看到你,就后悔叫你当初去参军。搞得现在人影都瞅不见。”
刘建军听老父这样说,不禁开口劝:“当兵就是为了国家,为了党!不然难道是缩在人民后面享福么?上级组织的命令,我作为一个军人,应该尽职尽责。全心全意的把事情做下去。”
见他脸上神色坚定,刘大夫知道劝不动了。也只好问道:“那。。。新疆那儿安定嚒?危险不危险?”说完,又紧张担心生怕儿子说有仗要打,谁知道刘建军只说到:
“能有什么危险?现在国家也安定,又不是早些年了。爹你放心吧。”
话虽这么说,但刘建军心里也清楚,如果真的发生危险,他也不会退缩在后。他是军人,这也是他的职责。当兵六七年,他心里的归属感已经深深的根植在了军队里,根植在为了支持这一片广袤土地的建设之中。
“现在全国各地也都在支持农村生产,日子肯定会过的越来越好的。”刘伟华看了一眼屋外广阔的山峦,心情平静的说道。
刘建军回来可是一件大事。马上要过年关。刘大夫一家马上忙活开了,先是得去交公粮,再就是分粮食,分布票,这可是大事。往日里刘大夫家就十分宽裕,就因为刘建军每个月都会寄回来一些现金和布票粮票,在城镇是每个月都会发,而农村也发,这是一年到头的重要大事。忙过了秋收大关,众人也渐渐开始走动起来。
他拿了两双“天津便”就去了老钟家。
“这双是给钟叔的,这双是给敬贤。”
接过鞋钟老太笑的眼睛都眯在了一起,捏着鞋底赞叹道:“原来这就是片儿鞋,我有个老姐妹还跟我提过,说天津的片儿鞋是做的最好的。难得建军想得到。”
刘建军说:“冬天也穿不成,冬天得穿绒面五眼儿棉鞋,我原本想去供销社买的,可惜已经售完了。”
三儿还没见过这种“天津便”,一双眼睛里就流露了不少纳罕,直说道:“果然是紧俏极了,娘,你看着鞋底儿还印着数。”说完,身边顿时围着好几个胡萝卜头,大妮针线活并不好,一双眼睛也艳羡的盯着鞋底看。仿佛要看出一朵花来。
二妮见过刘建军还是不记得事儿的时候,她‘腾’的一下窜到了两人前面,一双眼睛盯着眼前的叔叔,到底没怎么见过世面,因此只跟着大妮儿叫了个人,就不说话了。这几个孩子数三妮儿胆子最大,她趴到桌子前问道。
“这是主席的肖像!我见过。”她比着刘建军胸前的徽章:“八筒有个一模一样的。”
刘建军给大妮二妮塞了一口袋瓜子。又故意问他:“那你说是哪个徽章好看一点。”说完,又摘下亮闪闪的徽章给她比划:“你看我这个徽章这么大。。。。”
三妮儿想了想,说道:“印了肖像的徽章都好看。”她指着上面名人的侧脸说道。
“成,那这个就送给你了。”刘建军觉得三妮儿胆子挺大,有点意思,心里也喜欢,于是就把那枚徽章塞进了她手里:“可得拿好了。”
三妮儿还没收到过这么好的东西,她愣了下,下意识就去看三儿。
“哎呀,建军哥,这么好的东西别给丫头玩。”三儿连忙抓过来往他手里塞:“这要钱的呀,怎么好意思收呢,太贵重了。”连连往刘建军身上塞,又给三妮儿杀鸡使眼色,吓得三妮儿也不敢要了,连忙往后一缩。
“叔,我不要了。”
刘建军心想,村里人情往来少不了,他就是有心,也难说钟家还不还的起礼,要是还不起不就欠了他人情,这种事情钟家未必肯了。他一想,从善如流的把徽章往口袋里一塞,又摸了摸三妮儿的头,无奈道:“嫂子,我一年到头也未必回村里一次。你们就别这么客气了。”
“再说,远亲不如近邻,我爹还多亏你们一家照顾哩。”他瞄了瞄炭盆说道。在屋子里,刘建军也坐的笔直,在他旁边的小萝卜头就更加严肃了,两个人坐在矮凳上。一大一小的模样叫三妮儿“噗嗤”一声笑起来。
钟老太也陪着客人,见小五也跟着姐姐笑起来。立马把乖孙抱在怀里“喔,喔。”的哄着娃娃玩。一会儿不知从哪里变出了一个拨浪鼓给他看。
徐誉好奇的捏着手指,又看了一眼哇哇大哭的小五,眉头一下子拧在了一起。
他穿着湛蓝色的立领小袄,布料是柔软的棉布和软和的棉花。头顶上还带着一顶小毡帽。从头到脚一身体面。再加上他眉目俏丽,别说村里的孩子,就是镇上省城里,也鲜少有穿的这么得体的孩子。
这时候物资紧缺,粮食只是一处,布票难求也是另一处。
二妮儿打刘建军进来就稀罕的盯着这小子看,上下都打量了一番,这才偷偷跟大妮说道:“大哥,你看他衣裳!”
大妮也看了一眼,艳羡的说:“啊,真是好布,还是新的哩!”
三妮儿突然说道:“这个弟弟长得像个女娃娃,不结实。”
她说完,家里两个姐姐眼神一下子转过来,吓得三妮儿又问了句:“我说错了啥?”
四妮儿:“。。。。。。”三姐很好的从表面看到了内在!
第十六章 坟场
“你去村口,我去后山,你爹去田沟,大妮儿二妮儿,你们就去晒谷场把粮食运回家,知道没有?”粮食不到手,心里就发慌,钟老太和钟老爹是熬过那几年大饥荒的,把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重,闻言立刻吩咐起儿媳妇和家里的老小起来。
“趁着天没黑,赶紧去吶!”她提着簸箕就往回走,看见三儿还没动,不禁吩咐道:“别等粮食过夜了,谁知道有没有耗子猫儿偷了东西哩!”
猫儿耗子,指的倒不是真的畜生,就怕是村里孩子或者赖皮偷了他们的粮食。就是理论到公社,人家谷子上也没刻着“钟”。扯皮也是扯不清楚。钟老太这么一想,就提着扁担往后山走去。。。。
大妮和二妮知道分粮意味着什么,因此也没有抱怨,两个孩子带着一个三妮儿,还抱着一个四妮。四朵小金花就往晒谷场跑去。这片路是村里最宽敞最气派的路了,也是大妮以前走的最多的…………………晒谷场原来就是钟家的大宅和祠堂,现在已经是公家的了。
宅子已经破败不堪,每每开会批斗,都是在门口的戏台子上斗!
大妮艳羡的看了一眼曾经住的地方说道:“哎呀,要是咱们家还住宅子该有多好呀!”这话也迎来了几个妹妹的赞同。二妮儿是从来没住过这么气派的地方。她提着粮食说道:
“要是住在这里,我整天都不想出门哩!多气派呀。”
“整天呆在屋子里,给我金屋银屋我都不肯!”吴苗苗——也就是吴家三丫头暗暗的说道:
“我听姥姥说,以前的闺女都是不准出屋子的,还是咱们现在好!”
“苗苗姐说得对!整天呆在屋子里有啥意思!”三妮儿提着一个口袋说。
穿过一片片的廊檐,即使破败了,这里也依旧展现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阴郁和华美精致。屋顶因为年久失修而变得腐朽长草、地下的青石砖缝隙里也生出了许多杂草,荒芜在院里蔓延,二妮提着口袋,出神的望着这一片廊檐。。。。。。
提着袋子,众人也都走的很慢。。。。吴苗苗有些怕人指摘她和地主家走的近,也只能落后几步跟在后面。钟家的三个小姐妹走在前头说说笑笑,钟大妮儿和吴苗苗关系很好,她不时的回过头来。又听到三妮儿说:
“苗苗姐,你知道嚒,我叔给我带了小人书,可好看了,我都没给大妮儿看呢!”
“对了,你们知道嚒,我之前听村里的老太说,以前这附近好像闹过鬼哩。”
见众人都没有理会自己,二妮儿慢吞吞的说道,当她提到“闹鬼”的字眼时候,吴苗苗下意识的就想反驳:“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但她张了张嘴,突然觉得脖颈发凉,到嘴边的话也咽了下去。
但是像他们这么大的女孩子,打心底,也都对鬼怪的传说充满了忌惮。
二妮得意的看到众人视线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连忙开口:“你别不信,当时很多人在这附近走过,就听到树丛里有人的脚步声,你说半夜三更,能有什么声音,这以前打仗的时候,听说好多人都埋在了这片矮坡里。。。。。”
“那不是个坟场!”吴苗苗倒吸一口冷气。
众人都抬起头,直觉身边好像冷了好几度似的。只有二妮眼神一变,突然看到什么极为恐怖的东西一样,直勾勾的盯着大妮儿的身后看过去,空气突然的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跟随者二妮看向了大妮后脑勺。
“啊!”
“鬼火!”
也不是是谁起了这个头,亦或者是周围的气氛太过诡异,这老宅的太过荒败,以至于众人都惊恐的尖叫起来,此起彼伏的挑起众人心中的惊惧与恐慌!大妮儿把手里的粮食口袋一扔,就飞快的逃窜了。
二妮儿吓得又惊慌又呆滞,她死死的抓着手里的东西飞快的往大门跑去,在她马上要跑到门槛的时候,听到身后三妮儿好死不死的说道:“大哥!大哥快跑啊,你后面有鬼火啊啊啊!”
吴苗苗吓得腿脚一软,整个人都跪在了地上。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不要啊!鬼啊鬼啊不要吃我!我是好孩子!”
大妮儿平日最怕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了,眼见众人都说自己身后有鬼,吓得三魂都惊飞了。长手长脚的跑远了,一会儿连人影都看不见了!她喉咙一片火烧火燎,四肢也越来越沉重,眼看脚底下小路越来越窄,她终于惊醒过来,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们居然走到了后山的坟场!这片坟场还离钟家宅子有一段距离,但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坟场!
这一片只有清明节的时候,村里人才会上山除掉道路上的杂草和枯枝败叶,平时除了捡柴火一般不会来。
她清醒过来,心里盘旋的害怕却怎么也挥之不去,一会儿终于晓得去看四妮儿,结果往手上一看,心又跳飞了出去。
四妮儿呢!!!!
四妮儿呢?!!!!
妹妹妹呢?!!!!
她盯着手里的包裹,哦,不是,是手里的粮食口袋,终于搞明白,原来她跑的时候,扔掉的不是粮食口袋,而是四妮儿!
虽然扔掉粮食的下场不会比扔掉妹妹的下场要好,但大妮儿一会儿就被满脑子的懊悔给占据了,甚至一瞬间也盖过了心里的恐惧。妹妹被她给扔了!这还不回去?!
她立马扛起粮食口袋又往回走。这时候丛林间不知什么时候起,又响起了知了和秋蝉的声音。绵长和聒噪的声音将脑海里的恐惧渐渐挥发干净,她盯着夜晚的道路,越发的担心起来。
第十七章 暗度陈仓
四妮儿是被扔到地上给砸醒的,她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睡觉,婴儿的习惯在她身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而眼前她还缩在襁褓里,整张脸却已经冻得发麻了,霜降以后的天气,早上能看到地面水洼上结了一层冰棱子。霜花裹着草叶儿。
“哎哟,冷死人啦。”她心里想。加上这一片地方又清冷又孤寂,几个妮儿都跑没了。她越发紧张起来了。
尽管四妮儿并不怪大妮,在她看来,大妮几个自己都是小孩子不懂事,哪里能照顾更小的呢?穷人孩子早当家,她见到大妮的时间比见到当妈的三儿时间都要段短。这个年幼的姐姐早就承担起了“母亲”的职责照料姊妹。她缩在襁褓里等待大妮儿过来,心想:
“大姐回过神,或许就知道回来找我啦。”
她乐观的这样想。
但是夜里的风太凉了,她眼前又看不清楚甚么,只觉得身体变得僵硬,心里也按捺不住的想道:“三妮儿他们呢?跑的也太快了吧!”夜风似鬼哭狼嚎,又像一万只枯爪死死的抓着树梢。
没等过了一会儿,风又停了。
一些远处的光亮叫她心里一跳,夜里的脚步声“”簌簌”的踩在泥土上。她听到青砖地上有结伴走路的脚步声,不止一个人,又夹杂着细小的哭声,原来是大妮回来了!她尖细的声音说道:“都是我吓傻了,竟然把四妮儿落在这里了,哇!”她盯着失而复得的婴儿,手足无措的站在前面。
“四妮儿!四妮儿!”她的声音近了。
有一双大手把四妮儿抱起来,她闻到了干燥的烟草味儿,哼了一下,另一头,一个清越的嗓音柔和的开口:“妹妹没有事。”那个声音不大,瓮声瓮气的样子十分可爱。她咕噜转过脑袋,看到一只大脸盘子凑在鼻尖上端详。
鼻子动了动,嗅到了一头一脸的奶味儿。
徐誉又忍不住凑近闻了闻,那个味道是甜甜的。有种酥软和黏腻的蓬勃香气,他的年龄并不比四妮儿大很多,因此闻到了奶香的味道,也忍不住抿了抿嘴。
刘建军的肩膀上也扛着粮食,他笑了笑,又刮着大妮的鼻子说:“快回去吧,你妹妹可冻着了,你赶紧给她裹紧了。”说完,又把襁褓递给女孩儿。她终于熟练的伸出手,又紧紧的裹住了四妮儿。这才抬头说的说:“谢谢您啦,叔!。”
等大妮儿回去的时候,才知道两个妹妹已经早早的溜回家了。二妮儿才六岁半,她讨好的冲着姐姐一笑,路出缺两颗的大门牙。原来她正踩在矮凳上煮粥,家里的人都去老远的地方搬运粮食了,回来就得吃饭。再者说,四个娃娃也饿呀!
三儿疼儿子,因而总是带在身边,其他几个大点的小姐妹就无人照看了。刘建军放下娃娃,又对徐誉叮嘱:“在姐姐家里呆着,等叔叔回来接你。”他也得帮自家爹驮粮食,除了晒谷场的粮食,还有村外的一块地里的红薯。
徐誉和他处了几天才略微不那么生疏。他不自在的挪了挪腿,但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大妮生了火盆就去厨房帮忙了。她的个头远领先其余两个妹妹。因此很轻易的就够着了灶上的大铁勺,掀开木锅盖,也跟着搅动起来。在两个人不屑努力下,一点苞谷面和着米煮了一顿饭。这顿饭弥足珍贵,米香飘到了几个人的鼻子里,就跟仙乐在耳边奏响一样。二妮一边吸着口水一边端着碗站在一旁。
今年年景好!他们就是偷吃也不必提心吊胆,况且还有客人!(徐誉,5岁)
他从做过这样的事情,因此看到几个年纪不相上下的女孩忙上忙下,很是惊奇。圆溜溜的眼睛瞪得老大。四妮儿横着眼睛看他,一边不耐烦的吐泡泡。她望着墙面,突然好想想到了什么似的。哇哇大哭起来。
徐誉抱着她,手足无措的学着大妮的样子哄道:“不哭!不哭,看有只猪!”
四妮儿:“。。。。。。。。”哭得更大声了。
徐誉抱着圆乎乎的襁褓,又努力的平衡着方向,不让四妮儿蹬腿蹬飞出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