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农场主-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哄抬价格的更不行!买卖的价格就按照统购价格来。谁都不例外!”
又说:“咱们这是为了消灭小生产!彻底堵住资本主义的路!”
人群哗啦啦的都站起来了。有几个老汉原本坐在草垛上抽烟,闻言也激动的起来了,统购价格比市面低三分之一!
“怎么这样呢!”
“我怎么听当时说按照市价!”
四妮儿听到耳边夹杂着低声的骂娘。
她对晓春说道:“奶,咱们家猪估计卖的了的六十八。趁着现在人少,赶紧把猪卖了吧。”
晓春盯着猪,眼里满是不舍。她站在看台上来回踱步起来,两只手绞在一起:
“这怎么卖?这叫我怎么卖?”她原以为八毛钱的卖法,猪也能回本。两家买猪仔都花了七十左右。现在一头猪只能卖六十八,还不包括猪下水,猪脚。另一头猪要交一百二十斤,剩下本都难回了!
忙死忙活一年,还亏本!这让她怎么能接受。
四妮儿也生气,同时有一种深深的疲惫和无力感。
没错。她就是这种感觉。大屋刘是一眼望得到彼岸的生机勃勃,可是这里家家户户却都是这样的穷。靠山吃不饱,靠力气也混不到饱,她已经尽力的养猪养鸡,却怎么也没办法富裕起来。好像无论他们怎么努力的挣扎,都逃脱不了贫困的生活!
晓春抹了一把汗,昨天她还想方设法让自家多拿点好处,可没想到一毛钱都没挣到!!
她心里难掩愤慨,板着脸把半扇猪肉架起来,哼哧哼哧的朝着供销社那边的收购位置走过去。等她离开了,四妮儿又换了一幅面孔钻进了正在大肆销售的地方上。驴车上摆满了生活用品。过来收购农产品,村民也可以按照比例购买生活用品,小件比如:肥皂,火柴。大件的例如羊毛地毯,棉被,锅具,棉布。
因为人多,她废了好大功夫才挤进去。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最中央的手电筒。和塑胶解放鞋,尼龙袜。
四妮儿买了两双尼龙袜子,还有一盒两毛钱的火柴。解放鞋倒是不贵,只是没有她穿的码子。不知道是因为劳动还是其他原因,村民的脚都很大。连钟母的脚都有四十码。
尼龙袜是钟老太让她买的。她说钟母现在在农场干活,每天跑来跑去,少不了要穿袜子。
四妮儿不可置否。这钱是哪里来的,当然不可能是钟老太突然大发好心了。
她节俭到一种自虐的程度,全家人都深受影响,不止是钟家,这个年代所有家庭都这样,只不过程度不一样。比如做饭,钟老太用一块肥肉在锅底下擦一擦就有了,吃到肚子跟没有吃差不多。
这些钱都是胡庸城派人或者自己送过来的。
这个月没到月底,他从城里过来了四五趟,每次不是送吃的就送喝的。钟老爹迂腐的很,板着脸说不肯收。被胡庸城拿话堵了回去:“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钟伯这点东西都不肯收,莫不成还跟我客气?”
钟老爹还能说什么呢?
他硬气,可拦不住胡庸城招待自己亲外甥。
谁也不知道,只有钟老太察觉到了钟老爹的别扭和不顺意。
她知道老头子平生最恨人施恩施惠,钟老爹以前只有他施恩别人,等他成了好脸色等别人给钱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中滋味了。这是当了十几年小少爷的人。骨子里都是傲气。被人打成了坏分子,要不是钟老太在其中周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借着由头去折辱他。
前几年更加辛苦,钟老爹也不肯到处借钱。哪怕是欠了刘大夫的钱,他差点饿死钟家几个小的,也要把钱还上。
胡庸城这次又送了东西过来。钟老太就说:“你就是倔,人家也没有那种看不起咱们的心思,况且这是三儿亲兄弟,伟华亲舅舅。怎么地还不能好好处着呢。”
钟老爹哼了声,满脸寒霜的说:“又不是吃不起饭,要他来接济!”
钟老太叹了口气,说:“几个娃娃日子苦啊,伟华长到五岁才吃过肉。你也想想几个小的嘛。”
有这么一个亲舅舅在,处好了关系,以后指不定还能帮衬帮衬。钟家在大屋刘没几分香火情。那就更需要亲戚帮扶了,不过以前老太爷那一脉人丁单薄。剩下的就只有姑太太一家。剩下远房亲戚流落到徽州。现在早就没联系了。
钟老爹恨铁不成钢:“我咋个亏待伟华啦?家里有口吃的都顾着他。母不嫌子丑,子不嫌家贫。要是嫌家里穷,我就当没这个孙子!”
钟老太看他越说越离谱,连忙打断他说:“行啦,行啦,说什么呢!我去做饭了,一会儿四妮儿该回来的,也不知道猪肉收购多少钱。。。。。”
……………………………………………………………………………………
四妮儿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做了饭,钟老太看到她满脸疲惫,拖着半桶猪血,连忙接着问道:“怎么样?”
“鸡四毛钱一斤,阿花卖了四块钱。一个鸡蛋两分钱。加上其他东西一共卖了四毛二。猪钱在晓春奶奶那儿,回来的时候桶还是继明表伯帮我提来的。。。。。”
四妮儿放下猪血,慢慢的把大集的事情跟老太太讲了,生怕她生气,缓缓的说:“我看到好多人都嫌价格低嘞,陈家村还有人往猪肉和鸡里灌水,还被p斗了。大队长说,这样的人就是和咱们公社丢脸。挨了好一顿打。”
“猪卖了多少钱?”
“四毛二!”
“哎呀,见鬼啦。”
钟老太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叫起来,声音盖过灶台上咕噜咕噜冒起的滚水声,吓得屋里的伟华大声的哭了起来。钟老爹放下报纸,嘀咕了句:“干嘛呢!”
他起身,把报纸卷好,搁在桌上,踱步走出屋子,听到一角漏风的呜呜声越来越响亮。钟老太尖锐的咒骂更加清晰了。她一屁股坐在门槛更前,哭爹喊娘的抹了眼泪。
“不养了!以后咱家再不养猪了,都是你娘说的话,要养猪,养猪吃肉,可现在哩!”她一屁股蹲在炉子对上煽火,脸色阴沉。
四妮儿觉得再让她这么说下去,锅就全扣到了钟母的头上,钟老太格外喜欢迁怒。
她说:“奶,别生气。这事谁家不倒霉,要早知道,也没人稀罕养猪了。”
钟老太气愤的说:“谁说不是呢!我活了这么多年,头一回见这么整的。”
第一百四十章 去舅舅家
她越说越气。抓着柴火狠狠的摔在地上,溅起火星带着灰劈头盖脸的扑过来。四妮儿躲闪不及,一脸的黑灰。钟老爹走进来,说:“吃了教训,咱们以后再不冒险了。有什么事也不要慌慌忙忙。稳妥最要紧。”
钟老太冷静下来,立马起身往厨房走。
“娃娃他舅接四妮儿几个去镇上,这猪血收拾收拾送过去。让她们尝个新鲜。”她说完,就去捞一块块的猪血,猪血凝固以后就成块状,也很容易碎,钟老太的手脚很细致,把好的都捞到搪瓷盆里晾着。又做了一盘猪血炒韭菜,这两样是绝配。以前钟家很难得有猪血吃,四妮儿就忍不住多吃了些。
伟华也闹着吃。不过他一听说是猪的血,就乖乖的放下了筷子,再不敢吃了。。。。。
看她们两个吃的开心,钟老太就十分开怀。
伟华心很大,从小到大就一副天塌下来也不关我事的样子。四妮儿则更讨人喜欢些,尽管家里最金贵的就是伟华,但是她勤快呀。
钟老太吩咐的事情,只要说一遍,四妮儿就记得清清楚楚。没人不喜欢勤快的小姑娘,更何况是苹果脸的小丫头。钟老太总共生了两个丫头都嫁人了。现在养起四妮儿来,还有种隔代亲的热乎。
以前孩子多,当然没精力管,但自从家里三个妮儿出去上学以后,钟老太的精神就放到两个小的头上了。对四妮儿也用心了不少。比如做菜,就时常让四妮儿在一旁看。有时候兴头来了,就指点几句。
“你以后要嫁人,到婆家以后可不能不会做饭,不然你上人看了肯定不舒服。。。。。。”钟老太絮絮叨叨的说。
四妮儿:“。。。。。。。”这是多远的事呢,您老就开始操心了。
。。
月底这天,胡庸成没开车,不知道找谁借的麻木(摩托车改装)开过大路来了。此次过来就是接几个外甥去城里做客。所以三个小姑娘早早就放学在路上等着。钟母一下工就出来了。
“妈,咱们真要去舅舅家啦!”大妮儿满脸抑制不住的惊喜。钟母站在一旁,脸上带着笑容。这附近大路上人来人往,她不时和工友打招呼,夹杂着数种得意,惊叹的目光让她很受用,嘴角忍不住的上扬。
“你不要多嘴,老实坐着。”
胡庸成回过头,看到妹妹一脸窘迫和局促的坐在位子上,心里忍不住叹气,她手脚老茧遍布,这也就罢了。总是弯腰驼背,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那副下人帮佣的样子看得胡庸城心里难受。他现在只要随便一想,就仿佛看到她弯着腰跪在地上擦地,或者是伺候主人家的模样。
胡家的闺女,何至于落到这个份上!
爹妈走了,家就没了,他读书时候就记得请清楚楚。这种缺失的遗憾在剩下数年都如影随形。除了失散的妹妹,他再也没有其他亲人了。
他想到这里就打定了主意。要给妹子过好日子!尽力的弥补这三十年来的亏欠。
这些天,他不止一次的往钟家送东西,头两次还好,后面钟老爹就发话了。说自家有自家的过法,钟母已经是钟家的媳妇。自然没有整天吃娘家,喝娘家的道理。说的胡庸城也有些后悔了。
他平日从没这么顾头不顾尾的。现在只一股脑的想把好东西给妹子吃喝。
卫红还笑他说:“你碰上妹子,就脑子糊里糊涂的。说说看,哪有你这么做事的?月筝已经嫁人了,你想过去看,也不能太勤了,不然叫别人看了也不好,亲戚之间相互来往时间还长,不急于一时。”
听到这话,胡庸城才慢慢的冷静下来。这一冷静。职业的习惯就做起了打算和长远规划起来。他这个当哥哥的,肯定要为她以后的日子打算。
当四妮儿听到耳边发动机嘈杂的声音嗡嗡作响,姐妹母女则是坐在后面慢慢小声的说话。他听到自己的声音:“你们头一回来家里,也不用拘束。阿红早上就去做饭了。一会儿咱们过去刚好吃饭。”
钟母也笑着说:“好,哥,你们安排就好了。”
她说话的时候,脸色微微发红,不过在场所有人都没发现,胡庸城听到这声,心里飞扬起来。他神采奕奕的指着前面说:“这是大牌坊,西门还有个小牌坊。我现在就住在城南,离这里不到半刻钟了。”
说完,大妮和二妮指着窗户外面窃窃私语。
“哇!”
“唉,那狗子长滴好看。毛好长!”
众人七弯八绕,原本是大街,看到五角星的竖排匾额,红色大字刷刷干净利落。这里越发安静起来。
梧桐树和榕树静静地舒展枝叶。阴影静谧,金色阳光与之翩然起舞,碎屑般的金鳞隐隐绰绰。这里是不是普通的职工宿舍。有好几栋大楼紧密相连。来往的人也很少。安静又别致。
等到了一处没人的地方。他们才下楼。这是一栋六楼的楼房。
伟华仰着下巴,他头一回看见这么高的大楼!简直连眼睛都不知道落在哪里了。
四妮看遍后世例如碧x园,万x科别墅洋房,这里的公寓楼还算是比较老式朴素的了。(连墙壁都只是水泥贴了马赛克的小瓷砖)但是对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已经算是“高干楼”了。
“我住二楼,不用爬多久。”
胡庸城接过旁边的伟华,把他一把抱起来。
伟华的小脸皱着一起,等他被固定在臂弯里,又眉开眼笑的。“舅舅抱。”说着又借着这个高度往扶手下面看,一看不得了,吓得又紧紧的箍住了胡庸成。他哈哈大笑。另一只手打开了门。
“哎,知道了。爸爸回来了。”
胡念梅的声音一响。刷刷就是脚步声:“妈!爸爸回来啦。”
铁门还是刚刚兴起的。这时候大多数都是木门,大妮儿看到这大铁门,就很羡慕的小声对二妮说:“公社粮仓才有大铁门哩。不过那儿铁门比这里的大些。。。。。”
第一百四十一章 姑嫂
钟母连忙把装猪血的盆往前放,结果胡念梅后退了一步,皱着脸捂着鼻子说:“妈!这是什么呀,怎么这么腥。”
卫红歉意的对钟母露出了个无奈的表情,揉了揉女儿的头,说:“妈放冰箱里就不熏了,妹子也是,大老远提这么多东西过来,肯定累了吧,赶紧休息一会儿。念梅,你去把收音机打开。”
说完,钟母连忙摆手说:“这…这怎么好意思,”说完转身瞪了几个小的,隐隐包含威胁的说:“还不过来帮忙。”
“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别说出去还惹人笑话。”
完这话,钟母脸色一红。窘迫的站在桌前有些无措。在家里什么事情不是抢着干的,让她去听收音机,钟母还浑身不舒服。好像被无数个蚂蚁趴着一样。
她左右的张望,一会儿盯着金鱼缸,一会儿又看墙上贴的绿玻璃。脖子都拧巴酸了。屋子里这时候突然响起一阵声音:“我市今天平均气温,十五度到十九度,晴转多云…。。。钟母浑身一震,转过头像看什么奇异一样盯着收音机。两个小姑娘已经手拉手凑到了前面。二妮儿欢喜的摸了摸金属的机盒。
胡家房子是三居室,不算阔气,可是大厅很开阔。比那些工厂的宿舍要好不少。城里人孩子多,一家几口人挤在一起住。他们这里则是清新别致。小茶几上铺着白色的钩花桌布。窗明几净。木质的家具整齐敞亮。
“你看,还能调频道呢。”胡念梅不是第一次带人到家里来,收到的惊讶和稀罕数不胜数。她熟稔的调整频道,“这个频道是讲故事的我可喜欢听了。”
“座山雕爬上了桌子,这时候他已经身受重伤……”
三妮儿听得入神了,她突然想起来,兴奋的抓起袖子说:“呀,是《智取威虎山》妈,你听,咱们村以前还放过这个。”
钟母回过神来,一听,渐渐入神起来。
她心里还留着一丝情绪,不过被她藏得极好。卫红嘴里的“客人”两个字。叫钟母隐隐的不服气,她坐在凳子上,听着,看着。收音机的声音渐渐抛入脑后,她却越想越生气。
卫红一幅女主人的姿态不知怎么的,就惹恼了她。
如果是原来,钟母绝对不敢这么想,可是现在不一样,这是自己亲哥哥家。她卫红还不姓胡呢!
这间屋子,这家主人。在钟母心里,就像是脑门盖了戳。清清楚楚的写着“胡家”两个字。要说外人,她卫红才是个外人!
四妮儿坐在矮凳上,根本不知道亲妈一瞬间想了多少东西。她只看到钟母脸色由白转青,油青转红。脸色很不好。
她没闲下来,在屋子里呆了一会儿,居然找到一把扫把在旁边慢吞吞的打扫卫生起来。
卫红端着菜出来,看到这么一副情景,心里滋味顿时就不好受了。不过她还是和颜悦色的接过扫把说:“快吃饭!都别忙活了。”
午饭是五菜一汤,别看这么多菜,人也不多。但是孩子多。几个孩子拱到桌子前面。胡庸城把四妮儿和伟华都抱到位置上。然后又让钟母坐下来。要知道几个孩子除了伟华,都没正经上桌过。整天端着碗往别家院子里跑。
“来,都夹菜啊。”
“喝汤,这汤好喝!”
几个村里娃娃吃的哼哧哼哧的。四妮儿打出生以来就没吃过这么好吃饭菜了。差的不是什么农家菜的滋味。而是有油!!一点也不吝啬。
有油炒菜和没油炒的菜是不一样的。前者吃到肚子里。如同在肠子里走了一趟。很快就饿肚子了。后者感觉是实心的,肚子里踏踏实实的吃饱。很有分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