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美滋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红玫:………………
  说的太有道理了,她完全无力反驳。
  行吧,她还是继续做她的针线活儿去。
  唐红玫的卤肉手艺是来自于梦境的,她做的其他家常小菜,那味儿也就一般。这也没办法,前些年乡下地头连温饱都没解决,经常数着米粒下锅,谈厨艺太扯了。也就是最近这几年,一直都风调雨顺的,收成好了很多,连带她也会做几个最常见的家常菜。
  事实上,在介绍人的嘴里,唐红玫的特长根本就不是厨艺,而是一手针线活儿。主要吧,她前头俩姐姐,下地干活几乎用不着她,加上她妈一直觉得是她带来了俩弟弟,多半时候都是叫她待在家里照顾弟弟们的。
  乡下地头带孩子真没那么精细,尤其等弟弟们大了些,那根本就不需要她操心,天没亮就跑出去疯玩,不到饭点不着家。偏她又是个闲不住的人,加上心疼爹妈姐姐们,索性将旁的杂活儿都揽了去,尤其是缝补旧衣的活儿。
  这年头啥都缺,衣裳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唐红玫特别会补旧衣裳,针脚细密不说,就连补丁瞧着都比别人缝的顺眼多了,而且她打补丁还不费布,亲近的几房常叫她帮忙,当然作为感谢,也会常拿一些自留地出产的蔬果给她尝个鲜。
  等到了县里就不同了,还是那句话,吃供应粮的城里人甭管咋样都过得比乡下人要好。
  唐婶儿那屋里有个陪嫁的大樟木箱子,里头全是她这些年存下来的布头。毕竟这布又不同于吃食,保存着仔细点儿,能放好多年的,她本人就仔细,又因为早年丧夫的缘故,格外得节省,愣是这边抠一点儿,那边省一点儿,攒下了不老少。
  这不,眼瞅着离年关也没多少日子了,唐婶儿昨个儿特地寻出一大块料子,想着新媳妇儿刚进门,怎么说也得多备点儿衣裳,尤其唐红玫除了结婚那天穿的新衣裳外,带过来的只有两身洗得发白打满了补丁的单薄旧衣。
  哪怕唐婶儿不在乎衣服新旧,这一季的衣裳总该准备两身吧?好歹要替换着穿呢。
  唐红玫舍不得用那么一大块料子,问了婆婆后,又跟她要了些碎布头,哪怕用一半好布,再加上碎布头拼一下,这不就节省下不老少了吗?刚才她虽然被婆婆那番话忽悠得云里雾里的,可并不耽搁她手里的活,半下午工夫,这就完成了三分之一。
  离晚饭时间还早得很,唐婶儿送走了所有的客人,关上门,又拿笤帚简单的打扫了一下,就凑到唐红玫跟前看她做衣裳。
  “这手艺可真不赖,街面上专门给人缝补旧衣的,怕是都没你这好手艺。”唐婶儿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夸赞道,“我儿媳妇儿就是好,卤肉香,针线活儿也好,还有啥是你不会做的?”
  唐红玫被夸得小脸一红,喏喏的说:“哪有妈说的那么好?这不是人人都会吗?”
  “烧肉不也人人都会?她们干啥要上赶着来咱们家问东问西的?”唐婶儿振振有词的反问道,直接把唐红玫给问倒了。
  算了,还是专心做衣裳吧。
  手上的动作不停,唐红玫问道:“妈你那头有啥要缝补的吗?我一并做了。”
  “我就说我儿媳妇儿样样都好,还孝顺!比人家亲闺女都好。”唐婶儿笑得见眉不见眼的,“妈这儿没啥要缝补的,你要有空,倒是可以给学军做个衣裳。料子妈那儿有,棉花也都是攒够了的,给他做身能出去见客的衣裳,好叫他正月里去老丈人家里拜年别丢人。”
  唐红玫还能说啥?赶紧“好好好”的一口应承下来。她忽的明白了,为啥许学军不善言辞,就她原本还算能说的,在唐婶儿跟前也总是寻不到能接的话。
  她决定,干脆就当个听话的乖宝宝,旁的事儿由着婆婆安排去吧。
  ……
  越接近年关,各类供应就越多。唐婶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永远都能得到第一手消息,能自个儿排队买到的,她自然是亲自上阵,要是格外抢手的供应,例如鸡鸭鹅鱼之类的,她就指派儿子半夜里排队。
  别看唐婶儿没念过什么书,这些年来每回都听厂子里领导讲话,也学会了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至于究竟是啥意思?
  “就是要你知道,想吃肉就得半夜里去排队!”唐婶儿如是说。
  尽管许学军只念完了初中就厂子上班了,可他还是不敢苟同亲妈这话。然而,他也没敢吭声,反正妈说什么他干什么,听话得不得了。
  就有那些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工友见他娶了媳妇儿还那么听妈的话,就打趣他,问他要是哪天媳妇儿和妈闹起来了,他听谁的?
  许学军还真想了一下,半天憋出一句话:“听谁的不都一样?”
  工友们初时还没闹明白,费了劲儿才总算弄懂了,随后就只剩下哭笑不得了。
  其实,在他们家里,并不是单纯的儿媳听婆婆的话,事实上唐婶儿也爱听唐红玫的,就说早先提了让她不用给自己做衣裳,唐红玫之后用一块块碎布头拼了个新围裙给她,她就高兴地不得了,美滋滋的穿上,一整天都没舍得脱下来,只夸儿媳妇儿就是孝顺。
  就这种情况,不存在婆媳闹矛盾,倒是极有可能婆媳俩一致做出的决定正好跟许学军想的相反。当然,真要是发生了这种事儿,谁先退让还用得着说吗?
  只这般,年关悄然来临,与之一同而来的,还有今年冬日里的第一场雪。


第6章 
  唐红玫是在清早听到外头小孩子们的高呼时,才知道昨个儿夜里下了一整夜的雪。起身披上衣服往窗户外头瞅了一眼,雪倒是已经停了,不过墙上树上窗台上,都落了一层不算薄的雪。
  下雪这档子事儿,那些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们倒是挺欢喜的,可作为整日里忙着生计的大人们来说,真称不上一件好事儿。旁的不说,下了这么一场大雪,就是早起出门都费劲儿,更别提夜里上班那会儿了。
  昨个儿许学军上的是晚班,唐红玫略估算了下时间,估摸着也该下班回来了,忙起身将自己收拾妥当,搓着手就往外屋去。
  虽说是冬日里,可他们这一片都是家属楼,作息全跟着上班的家人走,这个点楼里已经挺热闹了。像他们家,好赖是住在一楼,每家都有个小厕所,楼上的却是一整层楼共用一个公共厕所,一到早上就容易挤在一道儿,那吵吵声儿,比闹钟都管用。
  “妈?”唐红玫去婆婆那屋瞧了眼,里头没人,估摸着这是去买菜了,她索性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就去厨房淘米,打算先煮半锅白粥。
  早些时候,唐婶儿习惯每日早饭吃泡饭,就是头天剩下的冷饭,拿滚水泡一下,再拿一些咸菜配着吃。这习惯也难说好不好,不过如今家里添了人,大清早的也不用急赶着买菜做饭了,唐红玫就特地减少了头天的饭,宁愿第二天起来熬米粥喝。
  白粥做起来简单,要是肯花工夫的话,用小火慢炖上几个小时,滋味是最佳的。不过这会儿显然不可能了,唐红玫进厨房前瞥了一眼外屋矮柜上的三五牌座钟,这会儿已经五点半了,于是她手脚麻利的淘米下锅,又趁着熬粥的工夫,又把厨房细细的归整了一遍,盘算着中午该做些啥。
  前些日子,他们家倒是排队抢购了不少好东西,可好多都是准备囤着过年时吃的,平常的一日三餐还是同以往差不多。加上这大冬天的,原也没啥新鲜吃食,早先唐婶儿赶早往县城外头去,还能碰上菜农卖菜,就今个儿这天气,怕是悬乎了。
  果不其然,就在白粥快出锅时,唐婶儿拎着菜篮子从外头出来,还没开口先叹气:“就说下雪天菜农不会来,你周大妈非要拽我去……粥熬好了?”
  “差不多了,我切点咸菜疙瘩。”唐红玫一面答应着一面干这活儿,她倒不急着舀白粥,横竖许学军还未归家。
  就听唐婶儿在外头又说:“咱院里全积了雪,等吃过早饭我去扫扫。对了,你要没事儿就待家里,我刚回来时,瞧见好几人摔雪地里了。”
  雪天路滑,常有人摔倒,虽说多半都没啥大问题,充其量也就是摔个淤青,可有些事儿也说不准,唐婶儿尤记得去年这会儿,楼上有个人家的儿媳妇儿,就是一跤摔下去,直接把肚子里的孩子给摔没了。她倒是不担心自个儿,怕就怕儿媳已经怀上了。
  唐红玫倒没想那么深,她本身就不大爱出门,最初往县里走一圈也纯属好奇。现在吧,那阵好奇心过了,她能接连大半月一个月不往外头走了,闲时做点儿手工活儿,在脑海里回忆一下做卤肉的具体步骤,看似无聊了点儿,她倒是自得其乐。
  因此,听得婆婆的话,她只脆生生的答应着,很快就先把咸菜疙瘩和筷子拿到了外屋,等听到楼道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时,才转身又进了厨房,掀开锅盖盛起了白粥。
  许学军永远都是准点回来的,而今个儿,他还带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厂子里从明天开始取消晚班,另一个则是过两天可以抽签拿票了。
  唐红玫还没反应过来,唐婶儿倒是兴奋的两眼放光。
  机械厂的福利一贯都不错,可因为许学军只是普通的车间工人,拿的只有工资,发的票证也跟大部分人一样,仅供日常使用。像一些稀罕的票证,比如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啥的,统统没有。想要弄到这些票证,只有年终凭运气抽。
  就听唐婶儿高兴的说:“我不稀罕别人家的电视机,就想要个电风扇,那玩意儿可好使了,大夏天的也凉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视机啥的,价格太贵了,家里可没那个闲钱。
  这些事儿,唐红玫就插不上嘴了,毕竟她娘家那块儿,也就大队长家里有辆自行车,旁的奢侈品她是一样都没瞧见过。哦对了,再有就是自家的那个座钟了。
  见儿子儿媳都没啥表示,唐婶儿格外得无奈,她只想赶紧吃完,出门跟邻居闲聊去。一年才抽那么一回签,肯定不止她一人那么兴奋。
  结果,等她从外头逛了一圈回来,除了知道谁谁家想要个啥外,还得了个颇为意外的消息。
  却说现在虽然都讲究破除封建迷信,可传统节日还是在过的,尤其稍微上了年纪的人,都更习惯于按着农历日子走。今年的大年三十在二月七日,离这会儿不到十天了,等过了年就是马年了。这原也没啥,偏马年无春,依着老一辈儿的说法,无春既寡年,不宜结婚,这可把隔壁李家婶儿给急坏了。
  “明年无春不好结婚,再往后头拖,二桃那年岁就太大了。”唐婶儿虽然看不上隔壁李家婶儿,对李二桃感观倒还算可以,说这话时也没幸灾乐祸,而是就事论事说,“早说让她放低要求不干,现在急了吧?非要咬死了要那么多彩礼,谁家出得起?看着吧,年前二桃铁定得被揪着相看。”
  唐红玫一脸懵圈,她咋算这个时间都不对:“妈,离过年就十天……哦不,才九天了。”
  “那有啥,看中意了,两三天就够了。要是家里不差钱,去国营饭店办两桌,还能更快。”
  仔细想想也是这个理,毕竟唐红玫嫁给许学军时,从介绍人说合到最后结婚,也就半拉月光景。
  正说着呢,就听到有人敲门,唐婶儿起身开了门,万万没想到,门口站着的就是她们方才谈论的李二桃。
  唐婶儿有些噎得慌,好在她绷得住,加上这大冬天的,窗门紧闭,许学军又在里屋补眠,婆媳俩闲聊时还是挺小声的,应该不至于叫人听个正着。
  “二桃咋来了?我给你倒杯水去。”来者是客,唐婶儿在缓过来后,很是热情的让她进了门,又将房门关上,转身去厨房倒了杯热水。
  这档口,唐红玫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好奇的瞧了来人几眼。
  虽说这位二桃姑娘在他们这片家属楼里称得上是名人了,两家还是紧挨着的,可说实在的,这还是唐红玫头一次瞧见本人。仔细瞧了两眼,她倒是有些明白了李家婶儿的意思,这姑娘长得真挺好看的,可以说除了皮肤略有些暗沉发黄外,旁的哪儿都不错,是属于那种好看且耐看的长相。
  像她这样农村出身的,家里人都舍不得将她随便许人,李二桃这个长相,李家婶儿要是舍得才叫怪了。话是这么说的,狮子大开口却是真的不大地道。
  “来来,喝水。”唐婶儿端着热水走过来,圆脸上尽是笑意,在把杯子搁到了饭桌上后,又拉过李二桃问,“咋想着来婶子这边窜门子了?我想想……自打你姐嫁出去后,你们姐俩就没咋往我这儿来过吧?”
  唐红玫听了这话,琢磨着,估计在那之前,两家应该是挺好的,就是不知道后来出了啥事儿,她总觉得不单是两三年前说亲失败的问题。
  另一边,李二桃不好意思的低着头,张了张嘴,好似不知道该说啥才好。见状,唐婶儿也不催,只笑着给两人做介绍,毕竟都是一个楼里住着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认识一下倒也没坏处。其实说白了,两家只是有嫌隙,又不曾撕破脸。
  呃,不过也快了。
  听唐婶儿扯东扯西了半天,又见李二桃迟疑再三,最终后者还是艰难的开了口:“婶子,我妈叫我来问问看,你们家的卤肉是……”
  “咋做的对吧?我上回说给她听过,她没记住?行啊,我再跟你说一遍。这要花椒、桂皮、八角……”唐婶儿说的那叫一个顺溜,一看就是说了无数遍了,由此可见,卤肉的威力也是巨大的,瞧把家属楼这些人给逼的,都跑来找唐婶儿打听做法了。
  本来嘛,街坊邻里的,互相学下拿手菜也算寻常,可一来卤肉太麻烦了,二来味儿实在是太香了,唐婶儿并不想日日生活在卤味的包围下,尤其还是有的闻没的吃的情况。而其他邻居,在得知配料那么多步骤那么繁琐后,也就自然而然的放弃了,因此到现在为止,还没人复制出唐红玫的卤肉来。
  这闻着是香,是馋,可谁也不能保证吃着味儿一定好不是吗?退一步说,就算是很好吃,这也太麻烦了,咋吃不是吃呢?
  当家做主的人一般都是这个心态,而真正馋得挠心挠肺的,往往是没话语权的小孩子们。一次两次的,肚子里的馋虫都快要成精了,香喷喷的肉还是没能吃到嘴里,再来几次,怕是都得魔怔了,只恨不得自己是唐婶儿家的娃儿。
  唐红玫一贯不管这些事儿,主要是,就算已经嫁过来有段日子了,家属楼里多半人也认了个眼熟,可对于街坊邻里之间的关系,她还是处于云里雾里的,加上她到底是乡下小媳妇儿,有些人自持身份不想跟她说话,她也就索性懒得出门交际了。
  邻居又不是亲戚长辈,能处则处,处不来也没啥。
  因此,唐红玫只在一旁偶尔附和一句,多半时间还是做着手工活儿。
  兴许是因为唐婶儿接话太快,李二桃几次要开口说,都没寻着机会,原本有些发黄的小脸涨得通红。等唐婶儿说够了,瞧了眼家里的座钟,一拍巴掌:“哎哟,都这个点儿了?二桃你家里还等着你做饭是吧?赶紧去忙吧,晚了你妈又要说你了,我们家也要准备午饭了。”
  晕晕乎乎的,李二桃就被唐婶儿热情的送出门去,还依依不舍的叮嘱着她下次得空了再来玩:“我家红玫刚嫁过来不久,也没啥说得上话的人,你俩年岁差不多,回头多聊聊啊,我瞧着你俩挺投缘的!”
  唐红玫:………………
  她从头到尾只随口附和了一两句,婆婆是怎么看出她俩投缘的?
  还有,家里中午不都是习惯了一点开饭吗?这个点也太早了吧?
  目瞪口呆的看着唐婶儿表演了一整出,唐红玫大致上猜到了李二桃来自家是有目的的,可她不觉得李家舍得出卤方配料的钱,所以直到现在,她还有点儿懵。
  “一个两个的就想占便宜,真以为我是面团捏的?”唐婶儿关上门就变了脸,气呼呼的对儿媳说,“她肯定是想拿肉叫咱们帮着卤,敢情她家舍不得大料,我家的大料就是大风刮来的?咋不干脆叫咱们连肉都出了呢?惯会占便宜的东西!”
  以唐婶儿对隔壁家的了解来看,他们要么就是来求帮忙卤肉的,要么就是想借已经熬好的卤水自个儿回去做的。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是来占便宜的。
  “红玫呀,咱们家的肉不是还有好些?今个儿接着卤,多弄点儿,横竖过年就咱们仨,早吃晚吃不都是吃吗?听妈的,就这么办!”
  唐红玫默默的放下了针线箩筐,答应了一声起身往厨房里去。
  卤肉不比炒个小菜,哪怕卤水是现成的,卤好也需要一段时间。虽说是麻烦了些,可唐红玫还是很乐意的,毕竟卤肉是真的好吃,还能明显得感觉到随着次数的增多,越来越入味儿了。
  走进厨房准备忙活的唐红玫,脑海里隐隐闪过一个念头,似乎是跟方才婆婆说的那番话有关,可这一时半会儿的,她也不得要领,只能暂且按下不表,先忙活手头上的事儿。
  ……
  这天,许学军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