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媳妇当家-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秋就在董璃隔壁歇息,自是听到了董璃屋子的响动,便穿好衣服出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推门一看,就见一身白衣的董璃站在月色下,仰头看着天空,很专注。那样的她,浑身透着一股落寞,让人忍不住的心疼。

小秋回房又取了件厚点的外套,帮董璃披上。“小姐,半夜外面还是有点凉的,你要注意身体。”

董璃看着肩上多出的一件衣服,回头感激的对小秋笑了一下。

这份感激当然不是单为了这件衣服,而是为小秋这样一个人,时时的为她着想,时时的惦念着她的身体健康。这份感情比所谓的亲姐妹也不诳多让吧?

董璃忽而转身,认真的对小秋道:“小秋,以后你就是我的妹妹了。”

小秋一怔,有些微感动,以及不明所以,“小姐……”

“我知道,我不希望你因为觉得自己是丫鬟的身份,就没有资格做我的妹妹,咱们也不是什么豪门大户。我只是觉得,能像你这样一直陪在我身边的人,真的好少。”董璃感慨的道。

小秋却是听不明白,她压根不知道董璃根本就不是这个世代的人,也无法理解在那个时代,想找一个真心对你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很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不像这个时代,小秋就类似于包身工,而且还是极其忠心的包身工。

当然董璃是不会拿那种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小秋的。

“小秋,你年纪也不小了,可有中意的婆家?”

第二卷第七十一章协商

第七十一章协商

小秋不明所以,奇怪的看着董璃,不知她怎么忽然有此一问。

董璃明白她的心思,解释道:“你年纪也不小了,总归是要嫁人的,若是一直在我身边,难免会耽误你以后的幸福。这事我早就挂在心上,以前也跟你提过,那时候你说不急,以后再看。后来任府出了事儿,我也没顾上给你看看,现在既然一切都好了,你也该想想自个儿了。”

其实小秋并不是卖死给董家的,只是她本身出于对董璃的忠心,一直没有去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原本她就只比董璃小个三岁,早就过了适婚的年龄。

小秋家里早已没有亲人,董璃就是她最亲的人。对于婚事,小秋也不是不上心,只是她一直待在董璃身边,帮忙做事,尚未有机会与他人接触的多一点。

而今听见董璃关切的问这个问题,便也不再推搪,羞涩的道:“小姐就是小秋唯一的亲人,这事儿还请小姐做主。”

董璃点头,还是有些疑惑的道:“你真没有意中人吗?”

小秋含羞点了点头。

董璃了然的不再追问,其实想想也是,小秋一直在她身边;能接触的不外乎就是任府里的男子多一些。而任府里单身男子本就少;也难怪没有意中人。

这个时代最重视的还是媒妁之言;依小秋的身份和人品。嫁一个小康之家还是不难的。董璃琢磨着;等过两日就去找个媒婆问问;看有哪个好人家与小秋相配的。

小秋原本是想来看看董璃为什么半夜出来走动;是不是心情不好引起的;结果被董璃这么一打岔;倒也忘了自个儿本来是出来干什么的了。

黑夜愈浓;虽是夏季;但更深露重的深夜;一旦患了风寒;可比严冬更难痊愈。

小秋便道:“小姐;天色不早了;明**还有那么多事儿要做;早些歇息吧。”

董璃再次抬头仰望明月,若是那月儿上真的有嫦娥,她可曾后悔独自离开,可曾如她这般思念远方的人儿?

深深的叹了口气,董璃在小秋的陪同下;回了寝房。小秋说的也是,而今的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哪里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伤春悲秋。

第二日一早,因为有事情要与任江商量,所以早早的就起了床,一边梳洗,一边吩咐下人去跟任江说一声,今日迟些去米铺,有些事情与他商量。

抓紧时间匆忙洗漱完毕后,董璃就往偏厅走去,此时任江该正在用早膳。

因为早已跟厨房说好,今日她早饭也在偏厅用,所以董璃到的时候,她的那份早膳已然准备好。

自打他们叔嫂二人各自负责各自的生意以后,已经甚少一起商量什么,所以任江对于董璃说今日有事与他商量;感觉甚为奇怪。

“大嫂今儿有什么事找我吗?”任江先开口问道。

董璃笑道:“说起来,也是件可大可小的事儿。昨日我出城的时候,发现已经有难民到凉城左近了。我琢磨着,咱们任府也是有头有脸的大户,婆母平日也是乐善好施的善人。此次水灾受害的百姓不在少数,虽有朝廷派了专人赈灾,但远水救不了近火。你看,可有必要任府开个粥棚,帮难民们渡一下难关?”

任江毫不迟疑的道:“这事儿大嫂自个儿决定就好,不管是要多少粮食,只管去支就是,没有必要跟我商量的。”

董璃一瞪眼,唬道:“好歹你现在才是掌管米铺的,若是我不跟你说一声,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任江抚额叹道:“大嫂,你这说的是哪里话,任府能有今日,不都是多亏了你。别说开个粥棚,就算是米铺暂时歇业,全力帮助受灾的难民,我想不只是我,就算是大哥也是没有二话的。”

董璃欣慰的点了点头,她本来还是存着一点担心,怕任江顾及施粥会影响自家的生意,从而不答应她的提议。好在任江还是很明事理的。

“如此,那就好办了。我看现在难民尚且不多,等过几日,实在不行了,再开粥棚,到时候就由婉婷陪着婆母去。想必对于这件善事,婆母是很乐意的。”

任江只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董璃奇怪的看向他,却见他闷头喝粥,好似真的很饿。既然事情已经商量妥当,她也没有必要再问什么,因此也就没有再追问。

用完早膳以后,董璃跟任江二人各自往米铺和织云坊赶去。米铺如今有七家,织云坊虽然在扩展,但店面目前只有一家,平日里董璃还是比任江悠闲的多的。

柳玉儿自打在织云坊帮忙以后,可是勤快的很。用她娘的话讲,是将当初整日闲着打抱不平的气力终于都用在正途上了。

对于自己女儿整日抛头露面做生意的事儿,柳家二老是一点话都没有的。一来柳玉儿从小在镖局长大,本就对于男女之防不是很当回事,只要行得正就行,二来只要柳玉儿不出去玩闹,扰的居民去镖局告状,他们二老已经是很谢天谢地了。

董璃到织云坊的时候,柳玉儿正在让伙计们打扫布置铺子。这时间还早,来铺子里买东西的人并不多。

柳玉儿一见董璃过来了,赶忙拉着她往后院跑去。

柳玉儿习惯了风风火火,董璃可习惯不来,初始没注意,被她拉着跑了,而后赶忙反应过来,刹住脚步,对她道:“你慢点儿,什么火急火燎的大事儿啊?”

柳玉儿这才反应过来,讪讪的松开抓住董璃胳膊的手,挠了挠头道:“嘿嘿……我这不是习惯了嘛,不好意思啊。也没什么大事儿啊,就是昨日我跟你说的事嘛,我昨儿回去跟我爹娘商量了一下,他们也没什么意见哪。”

顿了会儿,又道:“话说我爹娘听我这样说的时候,可很是诧异呢,难道我以前很坏吗?我记得我以前最是喜欢除暴安良,帮助平头百姓了,怎的今日施个粥,会让我爹娘这般诧异?”

柳玉儿想不明白的摇了摇头。

董璃笑看着拧眉却怎么都想不明白的柳玉儿,也不打算跟她讲清楚,她爹娘哪里是奇怪她有副好心肠,而是奇怪闺女终于长大董事了。

此时的柳父柳母心情也很是复杂,以前的柳玉儿虽然让人操心,但是真的无忧无虑,而今的她虽然懂事了,但心底隐藏着的那份伤痛他们如何不知,只是却也无从劝解。

从小他们就教柳玉儿,想要的东西就要自己争取。而今,自然更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让柳玉儿接受一段不想要的亲事。这样下来,便也只能随她去了。反正于镇南镖局而言,就算柳玉儿在家一直养到老,也丝毫不是问题。她的几个哥哥疼她都来不及,当然更不会有什么闲话了。

白天,安排好铺子里的一些事情以后,董璃又跟柳玉儿去作坊那边看了看。

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着,织布的织布,染色的染色,一切都在正轨上忙着,并没有因为换了一个东家,而有丝毫的改变。

刚巧管事的正在跟一个妇人交谈着什么,见董璃跟柳玉儿来了,忙上前说明情况。

原来是昨日那个老伯的儿媳妇,昨日老伯回家说了作坊招人的事儿,秉着早点去早点上岗的原则,老伯的儿媳妇袁氏今儿一大早就出了门,往作坊赶来。

这事儿原本也没必要跟董璃她们商量,所以她就对那管事的讲,“这招人的事儿就全权由你负责,你看合适就行。毕竟这一行你待的久了,我这门外汉可说不好。”

管事的兰姐没想到董璃这么好说话,而且还这般信任她,不由郝然的笑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主家这般信我,我也自当尽己所能。”

董璃对她点了点头,便让她忙自己的事情去,不需要跟在她们身边。

对于用人,董璃深切同意前世学到的一句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只有这样,一个企业才能长久,才能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对于作坊里的各项事务,董璃还是很好奇的,在那边待了许久,算是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假,充分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就这么这边看一下,那边看一下,等把作坊各项流程都看下来,也已经是下晚时分。董璃便与柳玉儿告辞,回了任府。

此时任姜氏正在院子里闲逛,董璃便跟她讲了施粥的事儿。任姜氏自然是一百个答应,“刚好我这身老骨头许久没有动了,趁着这个机会出去走走也好,也难得你们有这份善心。”

说完施粥的事儿,董璃又跟任姜氏在院子里逛了逛。

下晚时分,温度已不像白日里那么高,任姜氏在屋子闷了一天,现在这个时候刚好出来透透气,也是锻炼一下身体。

董璃思量了会儿,小秋的婚事她是放在心上的,但她要忙的事情也很多,若是任姜氏能帮忙掌掌眼的话,那就更好了。

当然,也可以这事儿也可以找董母,董母势必也会尽心尽力,而且应该会比任姜氏更上心。但若她真这样做的话,只怕董母也不会答应,说不定还会给她一个脑刮子。

小秋如今算是任府的人,有事也该是任姜氏来管,怎么能跳跃过去,交到董母手上?

真要这么做了,肯定会影响任姜氏与董璃的婆媳关系。

这么一琢磨,董璃就打消了去找董母的想法,而是将这事儿跟'奇书网·乐园—wWw。QiSuu。cOm'任姜氏说了。

任姜氏听完以后,自是满口答应。

她现在就是闲的慌,整日里除了念经打坐以外,也就是出来溜达溜达,连个能上心的事儿都没有。

她也知道董璃跟小秋之间的感情不是一般的小姐与丫鬟,董璃是真心将小秋当自己人看,因此很是保证说一定会帮小秋找个不错的好人家。

既然任姜氏应承了下来,董璃也就放心了。倒是远远跟在后面的小秋,偶尔听到个只言片语,害羞的不得了。

第二卷第七十二章布施

第七十二章布施

过了两日,城里的灾民越发多了起来,董璃在出府或回府的路上,总是会见到一些拿着破碗衣衫褴褛的人。

回去便跟任姜氏说了外面的情况,任姜氏自是义不容辞,说明日便准备施粥的事儿。地方自然是董璃已经找好了的。

其实往年任姜氏偶尔也会做些善事,例如在某些特殊的节庆日,准备一些当时的美食施舍给需要的人家,也算是做一份善事,尽一份心。

前一天晚上,董璃就已经跟特地雇来的工人说好,第二日需要早起,因为需要的粥肯定是很多的,不能准备的不够,所以需要早些时候起来准备。若是到时候出了岔子,不够了,也好及时准备上。

第二天,董璃早早的就去了织云坊,准备把铺子里的事情安排好以后,也去粥棚那儿看看。

她可还没见过一群人一起领粥的架势,至多在前世的电视里看过,可那毕竟不太真切。

柳玉儿竟也比往日早了很多,两人在铺子里遇到的时候,相视而笑,不用多言就明白彼此是自己值得信赖的人,也是自己认定一生的知己。

“不行,我要去粥棚去看看,工坊你去。”柳玉儿跺着脚不同意董璃的决定。

董璃可不像柳玉儿那么容易气恼,继续认真的翻看着账簿,口中淡定的道:“粥棚又不是一日两日,今日就我先去看吧,你先去工坊照看着,何必跟我争这一天呢?”

柳玉儿可不为所动,“反正不是一日两日,那你就让着我嘛。”

董璃搁下笔,沉吟了会儿,看着柳玉儿道:“也行,那今日的账簿你来批,完了以后你就可以去粥棚那儿去了。”

柳玉儿顿时蹙起眉头,苦着脸道:“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董璃浅笑盈盈,“我哪有,织云坊如今也有你的一半,总不能跟人家说你这半个当家的连账簿都不会批吧?”

柳玉儿撇过头去,闷声道:“你公报私仇。”

董璃也不恼,柳玉儿就三分钟气愤,过一会儿也就好了,便也不再跟她多说,面带浅笑的继续批着账簿,好早点去粥棚那儿看看。

过了大半个时辰,董璃就将铺子里的事情都安排妥当,跟柳玉儿一起出了门。柳玉儿自是要去作坊那儿看看,而她则去粥棚。

柳玉儿不甘心的在织云坊门口跟董璃告别,嘴里依旧嘟囔着,“今日我先让你,你以后可欠我一个人情。”

董璃笑道:“好,就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你早些去吧,速度快一点,之后就去粥棚那儿找我。”

柳玉儿也知董璃说的对,也不再跟董璃废话,慌忙上了准备好的马车,急急的让车夫速度快点儿。

董璃笑笑的摇摇头,与小秋一同上了另一辆马车。

因为凉城也在黄河之滨,临那些受灾的县区并不是很远,所以当那些灾民开始出去要饭的时候,第一时间去的便是离得最近的凉城。

当任府跟镇南镖局联合在城中施粥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大量的灾民往粥棚那儿涌去。好在逃灾到凉城那儿的灾民也就上百之数,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并没有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董璃到那儿的时候,队伍正排到一半左右,幸而选的地方很是宽阔,也没有造成拥挤。没有领到粥的人正在排队,而那些领到粥的,正端着碗蹲在地上喝粥。

任姜氏大约是有些累,此时正坐在粥棚一旁,并没有亲自施粥。

董璃到了以后,便去了任姜氏身旁,关切的道:“婆母可是累了?不如先回去歇息吧,这儿就我来看着就好。”

任姜氏摆摆手,笑道:“年纪大了,身子骨就是不好。不过我也就在这儿坐坐,跟在府里一样,没什么,不用回去了。”

董璃便也不再去劝任姜氏,而是走到了粥桶那儿,从小厮手里拿过大勺子,亲自给灾民舀粥。

有小厮正在维持秩序,有些灾民不免疑惑的问道:“那个刚过来的夫人是谁啊?”

这小厮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对这些灾民的态度很是可亲,见他们问了,便解释道:“那就是我们任府的大少夫人,可是个好心人。据说,这次布粥也是大少夫人提出来的。”

灾民闻言,都尽皆点头感激的笑道:“一看就是个活菩萨,这世上还是好心人多啊。”

队伍依序往前走。

在这些逃灾的人中,还是老弱妇孺较多,想必有些气力的男儿也不会屑于来乞讨这口中之食吧。这些人中也不乏像任宇那么大的孩子,董璃看到那些孩子睁大眼睛看着自己,手中的碗举得高高的,心疼的很。但也只得加快速度,尽快让他们吃到食物。

这次布施的粥都是烧的很粘稠,一碗喝下去,起码也能填个半饱。但于长身体的孩子来讲,营养还是不够的。

董璃想了会儿,下了个决心。伸手招来一个小厮,对他道:“你去数数这边有多少个孩子,然后依每人两个包子的数量去买些肉包子来。”说着,又掏出自己的荷包,递给那小厮道:“钱就先从这儿取,你斟酌着办了,剩下的银子就买些素包,到时候分给其他的人。记得,肉包子是给孩子的,那是让他们长身体的。”

小厮诺诺的答应了,实在没想到自家少夫人想的这么远,也为她的善心感到可敬。接过银子后,迅速去办事。

董璃吩咐完这件事,眉头才松了些,怜爱的看着人群中的孩子。

天灾总是无能为力,只能尽力帮他们一些,尽己所能吧。这些孩子也是可怜,如今家园被毁,想必一时也没有地方安家,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安定的栖身之所。

任府就算能帮他们一时,也帮不了一世,但愿朝廷的赈灾措施早些到位。依靠民间的慈善措施,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那个小厮办事的效率倒也是迅速,很快就将肉包子买了回来。两个人拎着两个大包回来。

那小厮倒也没有擅自行事,而是走到了董璃面前,问她该怎么办。

董璃沉吟会儿,若是直接在人群中散的话,免不了会出现哄抢,还是让那些孩子自己上前来去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