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媳妇当家-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了,村民那边也快谈好了,可是你店铺还没有选哪,你打算怎么办啊?到底放在哪边合适啊?”

董璃对此不置一词,她还在思考,反正料子那些东西也坏不了,就算是产量多了,大可以放在仓库里妥善保存,也不碍事。不过铺面她还在考虑到底放在哪儿。

依她现在手头上的经济能力,想找个繁华地带的谱子,似乎有点儿困难。而且布棉号原本就是针对平头老百姓的,放在太好的地段,也招不来适用的人群。

按照凉城的分布来看,一般经济稍微好点的人家大多是集中在城东和城南的一些区域,而城西和城北则是一般的老百姓家,多有一些大的集市。

董璃理想的店面还是在城南和城西的交接处,那边人流量大,而且适用人群正合适。不过跟她有一样想法的人很多,所以那边的店铺也比较紧张,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可不容易。

第二卷第六十九章外出洽谈

第六十九章外出洽谈

第二日,董璃跟柳玉儿将织云坊的事情都安排好以后,就带着小秋武晗,还有两个小厮,一行人往城外赶去。

今日的目的地是城外山南的五个村落,每个村落大概都有近百户人家。

董璃琢磨着,就算是村子里不可避免的有些光棍在,但有些人家女眷很多,所以平均下来每户人家种地的劳力都有两个左右,能够织布养蚕的女眷也该有至少一个。五个村子衡量下来,那可是了不得的一批人,虽然布棉号暂时并不需要这么多人,但假以时日,布棉号发展到一定规模了,这些劳动力可就派上用场了。

董璃先前也派人去调查过那几个村子里的大概收入,减去每年不得不交的赋税,剩下来得粮食也勉强够喂饱一家人,劳动力多点的人家可以有些闲钱,但一年下来至多也就五六两银子,而孩子多点的村户,别谈闲钱了,就是温饱都存在问题。

大约是因为温饱以及气候问题,这几个村子里虽有些人家是种着棉花,或者种桑养蚕的,但大多数还是选择了每年各一季的水稻和小麦。鉴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所限,粮食的产量并不是很高,再加上每每发生的虫害,很多时候更是让村人欲哭无泪。

但就是这样的生活,依然有很多村民坚持下去,除此以外,他们也没有其他的出路,能有什么办法呢?

而那些种着棉花的,也有地理位置的限制,地洼一点的,根本就不能种棉花,会烂掉,只有地势稍高的人家,才有可能种。况且棉花是要比水稻小麦更勤快的去打理的,因此种的人家就更少。

至于种桑养蚕的人家,那更是少之又少,因为很多时候还是风险很大的,若是蚕苗不慎发生病害,那可就全完了,不过这种事毕竟也少见。在一个原因就是,织蚕丝的工艺可比织棉布难上太多,并不是任何一个女子都学得会的,所以这便造成如今的状况。

董璃一边思索着调查来的情况,一边与自己前世知道的一些知识进行对比,争取想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法子。当然,能帮村民脱贫致富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马车辚辚而行,他们虽是早上就出发了,但董璃计划是下午到达,因为早上天气凉爽一点,很多村民还在地里干活,而中午天气炎热,村民们势必要回去休息。

因此他们下午到达的时候,村民大多刚午休醒来,还在家中,尚未去地里干活,也是最好征求意见的时候。当然,董璃在去之前,已经跟村长达成了一些意见。

毕竟村长是一村之首,既然能作为村长,想必是村里人都信服和尊重的,不然也不会让他当村长,来管理村子里的各项事务。

中午,烈日炎炎,董璃嘱咐马夫将车停到一个阴凉的地方,大家都歇息一下,而后再赶路。

马车又往前面走了一阵子,在一个道路旁的凉茶棚旁停了下来。因为临近于官道,所以这一路倒也算不上荒凉,就这样类似的凉茶棚还是有两三家的。毕竟现在是炎炎夏日,凉茶的生意还是很红火。

小秋跟武晗等着扶着董璃与柳玉儿下车,那两个小厮已经先行去茶棚里安排事宜。

大约是年轻人贪图享乐,在这个时候,茶棚里只有一个老者还坐在那儿,等着客人上门。眼见董璃她们的马车在茶棚旁停了下来,而那两个小厮又往棚子里走去,老者的嘴都笑咧了开来,忙忙拎着水壶迎上前去。

“客官,是在这饮水呢,还是要小老儿给您装好了带走?”

老头儿这话却是白问了,不过因为马车挡着的缘故,他并没有看到车内的人已经下了车,所以倒也不奇怪。

两个小厮早已又热又渴,一边用手扇着风,一边对他催促道:“赶紧收拾两张桌子出来,就在这歇息了,我们家夫人可是贵客,怠慢不得,快点快点。还有好茶赶紧准备着,银子少不了你的,要紧的是伺候的好点儿。”

老头儿脸上的笑容越见浓郁,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一起,恰似一朵欢乐的菊花。

老头儿连忙错开身,让两个小厮躲进了棚子里庇荫,自个儿也急忙往棚子后面搭的一个小木屋里走去,那里有早已煮透备凉的茶水。虽然不是冰的,但在这炎炎夏日,有这样凉透的茶水已经很能让人满意了。

卖茶的老头儿看起来年纪有点儿大,行动却很是利索,等董璃她们到茶棚的时候,两张干净的桌子已然收拾了出来,左边一张桌上四碗茶水,右边一张桌上三碗茶水,都已经准备妥当。

那两个小厮却是不敢先行入座,等董璃跟柳玉儿进了茶棚,在那左边的桌旁坐了下来,那二人才与马夫在右边的桌旁坐定。

柳玉儿热的不行,还没坐下就急急忙忙的端起大茶碗,猛的喝了几大口,然后就见她眼睛睁大,眉头皱紧,嘴里的茶水却是不见咽下去。

董璃自是知道为什么,柳玉儿虽然不是身娇肉贵的大家闺秀,但平日的吃穿用度可从来不差,而茶棚里能拿得出什么样的好茶呢?不过是暂时解一下饥渴而已。想必柳玉儿没料到这茶叶质量是这般差,一下子被涩着了。

董璃却是不说话,也不与柳玉儿解释,只慢悠悠的端起茶碗,小口的咕咚咕咚将一碗茶都喝了个干净,而后还很面色如常的用巾帕擦拭了一下嘴角。

柳玉儿愁眉苦脸的看了董璃一眼,心里琢磨着,她就算是这口茶吐了,只怕也不会喝到好茶,不定还被什么样劣质的茶叶刺激到,索性一皱眉,都咽了下去。

而后假装豪爽的将茶碗又置于桌上,嘴里笑道:“真是好茶啊。”

董璃强忍着没笑出来,小秋跟武晗却是噗嗤一下笑了出来,没有给柳玉儿留面子。

柳玉儿恼道:“笑什么?有本事你们多喝几碗给我看看。”

小秋跟武晗连忙将那笑憋了下去,只是脸上的肌肉却还在抽搐,看得出来忍得很是辛苦。

董璃四处瞅了瞅那茶棚,没看到什么能烧制食物的地方,想必这里也拿不出什么可吃的东西来,便对小秋道:“小秋,我让你准备好的吃食呢?”

小秋一拍脑袋,恍然道:“嘿……我原先好像记得我是要把什么东西拿下马车的,后来就光顾着扶小姐下车,把那东西给忘了,原来是吃食啊,我现在就去拿,等着啊。”

说着,就忙不迭的跑了过去。而后,很快又拎着一个食盒和一个包袱回了来。

食盒里装的是一些较为精致的点心,而包袱里就是烙好的饼子了。不过好在饼子里是有馅儿的,什么白菜馅儿,韭菜鸡蛋馅儿,还有猪肉芹菜馅儿等等,倒也是很好吃。

右边桌上三人见小秋去拿食物了,便也掏出了自己准备好的饼子,不过都是实打实的面饼,嚼起来又硬又没什么味道。那三人也不介意,就着茶水,吃的是津津有味,想必也是饿着了。

董璃当然不是那种只顾自己的人,她原本就是让小秋准备的七人份,帮那两个小厮和马夫也准备了吃食。后来见他们吃的确实不怎么好,自然也让小秋讲点心和馅饼儿分予了他们一些。

那三人原推脱不敢当,但听小秋说原就是帮他们准备的,不需要客气,这才喜笑颜开的收了下来,又对着董璃点了好几个头,感谢董璃的照顾。

馅饼虽平常,但点心那三人却很少吃到,因为已经吃了自己备好的饼,肚子并不如何饿了,因此就将那些点心悉心收好,大约是想带回去给孩子吃吧。

董璃也不去管,反正她是给了的,至于那些人怎么处置,却是不**的事儿。

卖茶的老头儿也在另外一张桌子上坐了下来,与那三人靠的近些,一边给自己倒了碗茶水,一边闲话道:“看你们的样子,该就是这附近的人吧?”

小厮其中的一人道:“你这老头儿看的倒是准,我们是出城办些事情的,你也是这附近村里的?”

老头儿笑道:“那可不是,这大夏天的,我老头子也干不了什么重活,就在这路边上摆个摊子,既能帮人解渴,也能赚几个铜钱,这可不是顶好的事儿。”

小厮对董璃此行的事儿也知晓一些,便问那老头儿,“你家有几口劳力?”

老头子郝然一笑,“我家里人可多嘞,三个儿子,也没分家,算起来劳力倒是有三个,”忽而又撇嘴道:“不过孩子也多,家里地本来就少,每年的收成都不够花销的,千方百计的省。唉……不然何需老头儿我一把年纪了,还在这边摆摊卖茶的。”

小厮点了点头,看老头儿似乎也是个实诚人,有些想帮他一把,便又问道:“你家里几个媳妇织布纺织的手艺怎么样?”

老头儿顿了顿才道:“二儿媳妇倒是会一些,其他两个只会简单的缝缝衣服,不会什么织布纺织。怎的?你有门路?”

第二卷第七十章遇灾民

第七十章遇灾民

小厮下意识的朝董璃望了一眼,见董璃她们那一桌聊得甚是愉快,也没有管他跟老头儿说些什么。小厮下意识的感叹,他们家少夫人果然是个好人,这才对老头儿道:“实话与你讲,我们是凉城任府里来的人,这次出来就是为了以后开办织布工坊准备的,工人暂时还有几个缺额,你不如让你家人去试试。”

这个时代,因为消息闭塞,所以有的人就算是有些手艺,也未必能及时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也许等知道哪边招人,而寻去的时候,已经过了许久,工坊已经不招人了。

老头儿感激的对小厮拱了拱手,对于任府,他也听说过一点,若是能谋到那么一份工作,倒也是不错。

董璃当然也听到了小厮跟老头儿的对话,不过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她也就随他们去了。况且小厮也是出于一片好意。

一行人又歇息了一会儿,这才继续上路。

因为不赶时间,所以马车行的缓慢,等到第一个村子的时候,已经过了许久。村长早得了通知,今日任府会有人过来看看,所以中午吃完午饭以后,也没有歇息,就一边扇着扇子,一边躺在堂屋里歇息。

小厮先行进屋跟村长说了一声,村长连忙起身拾掇了一番,而后才亲自出门,将董璃她们迎进了屋。

其实董璃原本是没有必要亲自来跑一趟,这些事情只要她定下规矩来,交给下面人去洽谈,自可以办的很好。不过为了初创业的成就感,董璃还是想凡事能自己上阵的,就自己上阵,亲力亲为,那么当布棉号真的做大的时候,心里的喜悦感不是一般可比。

前期的一些事情都已经谈妥,董璃这次来主要还是看一下群众的意见,看是不是村长擅自做主,而村民是不是真的乐意,因此,董璃跟村长谈论了细节以后,就希望村长能召集一下村民代表,好看一下计划是不是可行。

村长很快就召集了村民,大体的意思也早已与村民讲过。就是希望村民们能作为布棉号的后盾,每季都种棉花,任府每年会有一个定额,在定额数以内的,会以比市场价高一成的价格收购,定额以外的,以市场价收购。当然,因为村民们也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若是当年没有达到以往的收入,任府会给予适当的补偿。

村民对于这个建议都很满意,反正算来算去都是不吃亏的。以往很多人家不敢种棉花,不也就是怕一旦收获不好,连当年的口粮都凑不齐。既然现在任府愿意帮他们担风险,他们也很乐意作为布棉号的后盾。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董璃早已料到村民们会很赞成这个意见,因此很快就签订了契约。而后又往另外四个村子走了一遭。

在太阳落山之前,终于把事情都办完了。

虽然一路上都有马车代步,但董璃还是累得可以,毕竟自打到这个时代以后,除了上次寻找任海以外,还没有在短时间走过这么多路。

柳玉儿从小就练武,虽然没有练出什么绝世的功夫来,身子骨倒是不错。

回去的路上,董璃就在车厢里浅眠,柳玉儿见无人跟自己讲话,也闭上眼小憩。

就在马车一路顺畅的往凉城去的时候,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柳玉儿比董璃要敏感许多,立时就直起身子,撩开帘子往外看去。而董璃还迷迷糊糊的睡着呢。

武晗及时凑到了柳玉儿面前,跟她讲明情况,“小姐,是几个逃难的灾民。”

柳玉儿拧眉,“哦?灾民都已经到凉城了吗?中午还剩下一些点心,你就帮忙分给他们吧。”说着,回身将车厢里的食盒拿出来,递给了武晗。

每年夏季都会有一些地方遭受暴雨洪灾,很多人家要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就不得不去外地谋生,寻求一线生机。今年也是如此,江河决堤,不少人家被淹没,田地荒芜,没有食粮,只能出外乞讨。

董璃适时醒了过来,不由问道:“怎么了?”

柳玉儿就将情况跟她说了一下,然后吩咐马车继续上路。现在天色已黑,虽然不惧有什么意外,但还是早点回去的好。

董璃从车窗往后看去,就看两个衣衫褴褛的妇人带着两个孩子正打开食盒,找吃的东西。

也许是饿极,他们接过食盒以后,跟武晗道了声谢,就开始急手急脚的找寻食物。

董璃放下窗帘,感慨的叹了一声,在天灾面前,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就算是平常人家能储备很多食物,可一旦大水冲来,人能逃出来就不错了,更别谈带出什么维持生命的必需品。

“也不知道今年的灾害严不严重。”董璃悄声说道。

柳玉儿接口道:“听镖局里的人讲,这次下游有三四个县被冲了,可比去年严重的多。按例,朝廷已经已经派了赈灾的粮过来,不过看这个样子,也不知道是被贪墨了,还是粮食还在路上。”

董璃点了点头,“现在虽然是太平盛世,但贪官还是不少,可怜了这些灾民。我回去看看,若是此次灾民比较多的话,就开个粥棚,能帮他们一点是一点。”

柳玉儿也有此意,拍手笑道:“我们可是想到一起去了。”

董璃白她一眼,“好歹我们府里还是卖米的,开个粥棚容易,你有什么想法?”

柳玉儿笑道:“咱们可以强强联合嘛,你任府也不过是最近刚刚好一点,若是施出太多,势必会大伤元气。我回去与我爹爹讲讲。我娘心最好了,这种善事从来不嫌少的,说不定能救多少人。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们肯定乐意。”

董璃只是对她笑了一下,却是不答话。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会做的人还是很少的。她爹爹未必愿意做这种好事。不过依柳玉儿在柳镇南心里的地位,倒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两家合力,自然能帮助更多的人。

也许刚才那几个人是最先出来逃灾的,在往后的一路上,倒是没有再碰到讨要食物的人。

董璃原想先把柳玉儿她们送回去,不料柳玉儿却说,她与武晗好歹是有点功夫底子的,回去安全的很,还是先送董璃回任府。

董璃一想也是,便也依了她。等她进府以后,吩咐那马夫和小厮安全的将柳玉儿和武晗送回去。

她原想就着今日的事情,跟任江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在难民多的时候,适当的救助一下。毕竟虽然任府她能做主,但米铺还是任江在负责,她若是擅自行事,总归是不好的。

不过事情也不急在一时,踟蹰了一阵,还是决定等明日再说。

这几日董璃睡的并不安稳,担心着上京的任海,也不知道他现在对周淑玉是怎么个想法。虽然他曾信誓旦旦,但男人在外面总有需要的时候,况且周淑玉还是他聘定回来的妻室,就算是他们之间发生是什么事,也是无可厚非。

清冷的月色透过窗棱照进室内,带来一室的明亮。董璃一夜辗转反复,却怎么也睡不着。索性起身,披了件外衣,步出房外。

东院并没有男子,所以董璃就这么出来,也不用担心什么口舌问题。

一个世界只有一个月亮,此时,他看到的月亮是与她看到的是同一个吧?她在思念着,而他呢?

偶尔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在这样的夜晚,使得人清醒了许多。

小秋就在董璃隔壁歇息,自是听到了董璃屋子的响动,便穿好衣服出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推门一看,就见一身白衣的董璃站在月色下,仰头看着天空,很专注。那样的她,浑身透着一股落寞,让人忍不住的心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