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校花凶猛-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柳若依并没有打算撤换管理层,而是在派出西海岸资本下面的一个傀儡,去暂时主导了董事会。
    而在经营层面,现在保持了其它执行机构和部门不变,只是通过这个傀儡在MTK去推动同MIPS达成合作协议这些。
    未来的MTK的3G处理器部分将会开发一款基于MM…700的新处理器,当然基带部分会替换成为MTK自有的3G基带。
    由于柳若依这个离岸公司的股东背景干净,看不出同柳若依有什么关联性,业界对此猜测不已,不过传闻再多也没有搞清楚同MIPS之间有多少关联。
    这就让高通等业界大鳄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
    MTK只是在2G通过山寨机大热了一波,3G时代的大部分关键专利牢牢握在高通手里,就算是MTK芯片出货不需要直接给高通交专利费,但是开发使用MTK的3G芯片手机厂家卖手机的时候还得要交这个专利费用。
    这笔钱是无论如何跑不了的。大名鼎鼎的“高通税”岂是白讲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搭载MTK芯片也只不过是高通税的搬运工而已。
    不过只要有了这个3G授权不收MTK的特权,柳若依已经心满意足了。
    这边的离岸公司刚刚接手MTK董事会,很快MTK就发起一波新融资,准备融资20亿美元投入到研发中去,这一次柳若依除了让MTK在刚刚起步的3G基带上继续研究演进,新融资的经费是大力投入到4G技术的研发。
    现在虽然说3G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但是未雨绸缪,在未来4G的专利大战中,如果没有自己的积累,柳若依相信MTK一旦发展到能威胁高通的程度,必然会在专利上被对方要挟掣肘。
    何况4G才是真正利益最大的时刻,未来4G基带的市场空间比起短命的3G来说要大得多,MTK在这块投入巨资去做研发积累,未来在4G方面的话语权显然就更加强大。
    有了这笔新融资,加上未来在发展方面柳若依一系的强力扶持,就算不能对高通形成直接的威胁,至少未来的发展空间比上一个时空更强了。
    这个世界的技术竞争本来就是这样,战争行业技术食物链的顶端吞下市场发展最大一块肥肉,剩下一些汤汤水水可以让一种跟随的小弟们吃,但是仅此而已。
    如果是成长到足以威胁对方的时候,那就没有什么温情可言,必须扼杀住发展的空间。
    无论是SS公司在内存大战中发动的残酷价格战,还是TMS对中鑫国际发起的专利战,无一不是凶险至极的生死战。
    内存大战中倒下的奇梦达并不是第一家,也不是第二家,柳若依上一个时空中SS公司的崛起,也是踩着东洋人的累累白骨才登上内存的王座!
    只不过这一时空中,它遇到了一个硬茬子,柳若依的横空出世,比起SS公司来说实力更加雄厚,手段也更加激烈。
    用更短的时间,更大的产能直接压垮了市场中最后一批坚持的人。
    立足已经稳定的梦工厂,此刻释放出强大的产能,让原本应该在2009年下半年复苏的DRAM行情,现在还迟迟没有看到复苏的契机。
    尽管从市场需求端来说,已经有了更多的需求。
    但是柳若依太狠了,硬生生将从岛内收割来的产能提升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为普通DRAM市场的供应量暴增奠定了基础。
    东洋那边的尔必达已经开始叫苦不迭。
    原本是业界第三的市场份额,眼睁睁地看着一天天在缩水。
    奇梦达以空前产能将市场份额一举从业界第四冲到了业界第二的位置,超越了海力士和尔必达这俩个之前市场份额先行者。
    而新增的市场份额大多就是从这两家上面挤压出来的。
    恢复搬迁产线的额定产能短短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奇梦达就将内存的江湖搅得血雨腥风。
    尽管在这个市场上现在奇梦达也根本没有什么钱赚,但是柳若依亏得起啊。
    流血战争中除了比较双方的体质,还要看输血的能力!
    现在的奇梦达就有人一边输血,一边看着他同竞争对手血拼。
    何况奇梦达在高端显示内存上现在还有自己的利润,短期内其实还可以硬抗过去。
    不过尔必达就不行了,现在已经率先开口向母公司求救,要求至少要5亿美元的纾困资金,这是它测算后6个季度到8个季度的亏损数据。
    如果母公司答应给这笔钱,尔必达还有希望再撑2年。
    否则的话,从现在开始最多再熬2个季度,公司就会失去宝贵的现金流进入破产前状态。
    另外一边,海力士已经叫苦不迭,不过它已经找到了新靠山,传闻SK已经有意吃下海力士。
    这个内存市场高丽人不会让SS公司独立打天下,他们现在想要团结起来稳住好不容易才取得的产业优势。
    尽管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相信会干掉易主后的奇梦达,但是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干掉东洋人和美国佬的内存事业,使得内存产业现在的五强争霸演变成为三国演义!
    熟知华夏历史典故的高丽人,对于新的局面还是充满信心。
    就算奇梦达能够短期内冲上去当了魏国,SS公司和海力士联手一样可以压制住奇梦达的攻势。
    以每个月近百万晶圆的内存的需求量,奇梦达一家吃不下!
    以他现在的产能,顶天也就是50万片内存晶圆产能了不起了,现在大家就看如何整合着市场中最后的失败者。
    SS公司和海力士尽管也是在煎熬着,但是他们绝没有放弃的念头,而是开始默默咬牙在积蓄力量,准备应对旧格局被打破后的新局面。
    西南。
    剑川电脑的32路SPARCT2原型机已经攒出来了,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架构去设计的,只不过采用了奇梦达65nm工艺制程的低功耗DDR2内存后,配合更好的散热处理,李世杰将SPARCT2运行频率调整在1。8GHz运行。
    在这个频率上兼顾了稳定性和性能的俩个矛盾因子,同时也让整机的功耗比起前面老的服务器相差不多,连电源部分都可以继续共用原来的型号。
    可以说这个设计已经算是考虑了诸多因素,将成本、稳定性、性能的平衡几乎发挥到了极致。
    首个24小时满负荷运行测试毫无压力,机器的散热、内存占用和CPU占用在百分之九十多高位运行系统仍然保持正常未卡死,显示芯片的强悍能力。
    唯一的缺点是内置处理器的千兆网络现在剑川电脑还没有能力利用起来,现在需要使用内建在主板千兆网络通信,使得通讯能力未能发挥出他最大的效果。
    因为SPARCT2处理器已经内建了2个千兆网控制器,完全有能力引出来做更好的网络连接。
    只不过李世杰手里人手有限不说,对于网络这方面也缺人才,所以还是选择了市场上成熟的千兆网络模块集成在主板上。
    即便有这么一点美中不足的瑕疵,初步测试出来的结果已经足以让宋建军惊艳了,他甚至等不及就想要将这台样机拿走。
    对于他来说,剑川电脑本来就是对口支持数据中心的,出了问题再修就是了,反正之前的老机器使用不就是这样。
    李世杰当然理解老伙计急于拿到这个机器的原因,某型大家伙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需要定型了,需要将大量测试数据进行验证和改进优化的工作。
    现在正是任务吃紧的时候,有了这个新家伙加盟,起码会让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提升5倍以上!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世杰把测试指标拿过来仔细研究了一下,确认这个服务器出现大问题的几率比较小,便一口同意了老伙计的请求。
    反正第二套和第三套组装已经快完成了,首批主板的小批量完成50套服务器没问题,接下来继续测试完成后,就可以交付到鹏城SPARC开放实验室进行兼容性验证测试和性能测试。
    只有拿到了鹏城SPARC开放实验室的证书,李世杰才敢拿到金融部门去应用。
    否则他都没有机会进入金融行业应用的大门!
    江南。
    某所也打造出了一套16路的SPARCT2服务器,在测试了性能指标之后。
    设计总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他有些怀疑自己项目的必要性了。
    对于这个现在已经开源的SPARCT2远超自己手里项目芯片的性能,设计总师赵孟国感觉自己似乎有些走偏了。
    毕竟自己的项目起点是上一个世纪的处理器架构设计了。虽然说在架构方面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但是毕竟来源足足落后了十年之久啊。
    可惜这个SPARCT2的彻底开源来的迟了一些。
    想了很久,赵孟国长叹一声,脸色仍然阴晴不定。
    直到手下头号大将李晓华找上门来,叫了他几声后赵孟国才恢复神智。
    “晓华,刚刚你说啥事来着?”
    赵孟国有些迷惑地问道。
    “赵总,这是刚刚收到的消息,西南所那边搞出来了32路的服务器,这是性能测试指标数据。”
    李晓华脸色也不大好看,作为项目的主要设计师之一,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被一个野孩子全面碾压。
    这换谁心情都不愉快啊。
    赵孟国抓住李晓华递过来的几页纸,看完后更是有些脸色灰白。
    他用手锤了锤自己的头。沉思了好一会儿。
    “晓华,这事你是怎么想的?”
    赵孟国抬起头,盯着自己的头号爱将,显然明白对方心里现在的感受。
    “赵总,我们硬钢恐怕是很难赶得上这款CPU了,我敢说西南所这次的32路服务器性能公布出去,好多订单就归他们了。”李晓华痛苦地说道。
    在攒SPARC服务器这块上,他们所落后了对手起码好几年。
    “而且,我听说他们的64路服务器都还在研发过程中,目前进展还比较顺利,基本上可以无缝切换Solaris系统应用,这个对于我们的影响就太大了。”
    何止影响大,简直就是有断根的风险啊。
    如果小型机和高端服务器这块市场完全被对方截胡,未来他们就只有超级计算机这个极其狭窄而且凶险的路可以走下去了。
    但是这个市场的空间以个位数来计算,就算是单价再高,做出来还有多大的意义。
    何况赵孟国清楚,如果采用分布式设计,SPARCT2的超级计算机设计潜力并不会比他们的芯片弱,现在的SPARCT2芯片性能起码就领先了他们五年以上!
    有这个时间,新一代的超级计算机都设计出来了。
    这次国内SPARC开放联盟订货数异常的多,这多出来的处理器会用在什么地方,赵孟国想想都觉得头疼。
    显然,背靠京城技术资源的友商们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这次基本是完全按照国内需求追加生产的这一批处理器,性能之好,生产之顺利,完全可以让人看到新的希望。
    “晓华,你说我们有没有机会同西南所联手?”赵孟国突然问道。
    李晓华愕然一惊!
    

第519章 合则两利

  李晓华没有急于回答赵孟国这个仿佛毫无理由的问题,而是闭上眼睛仔细地想了想。
    “合则两利!”
    李晓华睁开了眼睛后,吐出了四个字,然后接着说道:
    “如果我们两家联手,重新调转方向猛攻SPARCT2架构演化,无论是接下来高性能服务器还是小型机,甚至后面我们规划的超级计算机,都有可能获得国内重新塑造版图的机会!”
    “我认为以我们的芯片设计能力,不出2年即可再次推出一个SPARCT2新版本,别的不说,只要我们改进其内存控制,使得它支持DDR3最新款的内存,然后再把内核增加一倍,T2性能至少提升2倍以上,这个设计我们是相当有把握做到的!”
    赵孟国眼前一亮,虽然说放弃原来的项目意味着数年大家的辛苦白费了,但是比起这个更加有前途的架构和基础来说,放弃几年的心血又如何,不选择更优秀的架构,如何才能快速实现弯道超车。
    “赵总,相比之前冷门架构,现在选择SPARC最有利的是,我们在商业化拓展方面不存在障碍,太阳微系统把操作系统平台和硬件一起开源,并不限制我们的国内市场销售,操作系统和应用方面兼容之前很大一部分企业的投资,当然Sparc兼容机销售到国际市场还需要得到他们的商业许可。”
    “这就意味着原来的sparc市场我们都可以有机会去替代,相比之下我们的平台从硬件到操作系统都是另外成一套体系,根本没有什么应用支撑,在民用市场的推广实在太难了,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
    李晓华也心痛自己的心血被放弃,但是站在发展理智的大前提下,他要看到未来几年甚至十来年项目面临的各种情况。
    没有商业化带来的利润,靠拨款是很难将事业快速推进下去的,以他们一个所的力量,同那些巨无霸们进行对抗简直没有半点的胜算。
    可是现在有了SPARC,李晓华知道如果同擅长在SPARC服务器设计上西南所合作,那就是基本打通了这个生态链的上下游,未来的商业推广好处之大,是现在项目进行下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我去同李世杰谈谈!”赵孟国终于下定决心。李晓华这些话,很多也是他拿到测试报告后想到了的,只不过在感情上他还有点接受不了停下现在的项目转型的决定。
    同时也担心项目组在这方面不理解。
    但是现在李晓华等于变相同他表态,等于是大家意见不谋而合,所以赵孟国下定了决心。
    。。。
    。。。
    “赵总,什么风把你老哥从江南吹过来了?”李世杰非常惊讶地看着上门拜访的赵孟国。
    “李总,有好东西藏着掖着可不够朋友啊,说实话,64路的SPARC服务器什么时候可以出来?”赵孟国也不客套,上来就直奔主题。
    “呵呵,赵总消息灵通啊,”李世杰笑了笑,“还早,还早,刚刚才把32路赶出来,我估摸着怎么也得小半年才能啃下64路来。
    对了,我们在硬件芯片级设计上没有多少研究,连内建的千兆网卡功能都没有引出来,你来得正好,支援俩个硬件高手帮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如何?”
    “没问题!”赵孟国罕见地大方表示道。
    这么爽快就答应下来,让李世杰都有点猝不及防。
    “赵总,不是开玩笑?”李世杰有些狐疑。
    “不开玩笑。今天来,就是同李总商量商量我们两家加强合作的事情,你看我们找一个地方详细谈,还是就在你这里谈?”
    李世杰心中一动,这个老赵看来是有大事找自己,自己的办公室人来人往,当然不方便谈事,谈一会儿说不定就有人找。
    “走,我们去会议室谈。”李世杰说道。
    “小王,把我的龙井泡一壶送到贵宾室,另外给所里人说一下,今天上午别打搅我,天大的事儿都自己顶着!”走到门口,李世杰对着旁边办公室喊道。
    。。。
    。。。
    “所以,你们就准备彻底转向?”李世杰听完赵孟国的话,内心惊讶不已,不过对于这个同一战线老伙计的果断决策,李世杰还是非常佩服。
    现在的新一代制程工艺生产出来的SPARCT2的确领先他们项目性能至少三到五年,连李世杰都心动准备在攒机赚钱后杀入这个处理器设计的产业链上游行当。
    如果李世杰现在有钱,他相信自己的项目成果最终超过赵孟国的项目成果几乎没有什么悬念,毕竟五年的代差不是那么好追上的。
    李世杰手头搞芯片的人手少,需要重新组织挖掘,那么就算多用2年时间来学习贯通,最多两年后新一代的SPARTT2就一定会搞出来。
    有SPARC开放联盟的存在,大的技术门槛肯定是有咨询解决的渠道,何况李世杰的主意同李晓华那边几乎是不谋而合,果然天下聪明人不少。
    增加内核,修改内存的支持这个改动对于熟悉SPARCT2核心架构和是难度最小,性能提升最明显的。
    至于现有单内核性能的优化设计相比之下就要困难太多了。
    “必须转向,否则我们最终还是走进没有商业利用的死胡同去了。”赵孟国坚定地说道。
    “你们在兼容SPARC服务器设计上是国内技术力量最强,如果我们两家联手一起做这件事,把芯片优化改进同兼容服务器连起来,那么这个市场上国内基本就不会有别的人可以同我们竞争了。”
    赵孟国目光灼灼地看着李世杰。
    “现在就看李总你是什么一个意思了。”
    搞清楚赵孟国的意图,李世杰心中了然。
    对于对方的打算,李世杰并没有觉得是对方占了便宜。
    尽管从短期来说是这样,剑川电脑已经研发出来32路的SPARCT2服务器,短期内内地这块市场的机会剑川电脑最有希望抓住。
    但是。。。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剑川电脑的影响力大多是在西南这一片特殊部门,金融这些民用部门的名气或者影响力都比较小。
    相对来说,江南所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是他们毕竟可以辐射江南几个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