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嫡长孙-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心里本就生了想头,明煦又说出这番话来,顿时对他就更生出喜爱。“你这孩子虽是个读书的,倒是没染上那些个读书人的迂性,这个好,我的玉儿是个有福的。”
  这是贾母第一次说出这种明确的话来,明煦心里有点高兴。怕惹了厌烦,也不再提黛玉,只与贾母聊些新奇有趣的哄着。
  到了正午,贾母对他的称呼已经从“明家哥儿”转换为“煦哥儿”了。末了还要留他吃中饭。
  “不好打搅老太太,晚辈便不留了。老太太早膳用的晚了些,午饭可略推一推。”明煦拒绝不忘刷好感。
  “鸳鸯你去送送煦哥儿。”贾母也不强留,送了客。
  鸳鸯应了声就引着明煦出去了。待他们走后,贾母打开了紫檀木匣子,略微翻看了看合上递给身边的人,“琥珀,你给玉儿送去,与她说了今日事。再另告知哥儿姐儿们元宵节那日老婆子带着他们出门耍一耍。”
  琥珀领命去办,不消多时,元宵节老太太带着孩子们出门赏灯的消息便传遍了贾府。
  众人的反应各自不同,有问具体安排的,有问都谁去的,还有忙着探听消息的。这些暂且不提,只说黛玉处。
  “明大爷竟约了姑娘元宵节出门去,可真是个大胆的,老太太也同意了的。姑娘除了明姑娘偶尔邀请的各家的赏花宴,平日里少有出门,今年过元宵节可不用闷在屋子里了,姑娘许是不知道,元宵节得上街才热闹呢。”紫鹃难得这般不稳重,回忆起幼时在外过得元宵节,絮叨个没完。
  雪雁没经过这事儿,也在一旁插话问这问那。
  黛玉没理,由着她们闹。她瞧着桌上的匣子,想起琥珀带的话来。“这是明家太太惦记着林姑娘除服,特地给的。”末了还说了句“林姑娘好福气。”
  想着想着眼眶便有些发热,贾府向来是记喜不记丧,她又是客居于此,不敢提起父母忌讳,也从来没有人注意这个。却是没想到明家还惦记着她正月除了服这种小事,捎带了东西过来。
  紫鹃与雪雁说完了话,就见黛玉盯着琥珀送来的盒子不动。“姑娘不妨打开瞧瞧。”紫鹃说,她有点摸不准黛玉的情绪,似乎有点悲伤又像是高兴。
  见黛玉回过神来点了点头,紫鹃就将扣着的匣子打开来,露出里边的东西,引得雪雁一声惊呼。
  竟是满满一匣子首饰,红珊瑚的手串,打成各式花样的金簪步摇,还有几对红玉耳坠。
  紫鹃看了一遍,试探着开口:“竟都是些金的艳的,姑娘素来不喜欢这些,可要分给几位姑娘?”以往黛玉收到不喜欢的物件,贵重精巧的给了姐妹们,余下的让伺候的小丫鬟们挑了。
  却不想黛玉直接合上了匣子,“你不懂,这些不能给她们。”
  紫鹃笑笑不再说话。
  正月十五,上元。
  这日明煦早早地吃了晚饭,坐着马车来到了贾府。
  此时贾府正在忙乱,大家娘们出行,东西不能短缺了,带的人也不能少,免得冲撞了。这次贾家出门人不少,准备的事物也得详尽周全,王熙凤忙的晚饭没吃上,安排着一应事宜。
  正忙着,听见丫鬟禀报明大爷来接林姑娘了,人在二门处等着。
  王熙凤暗骂了句,令人去报与贾母与黛玉。不多时丫鬟来回话,“老太太说府上忙乱,便不见明大爷了,还叫林姑娘不必等咱们,明大爷既然来接,便可先走。”
  “我知道了,你去看住宝二爷,就说是他兄弟找他,拖到林姑娘走了,不能出了岔子。”王熙凤麻利的吩咐。
  这边黛玉也得了信儿,带着紫鹃雪雁和贾母派过来的两个嬷嬷往二门处走去。
  到了二门处下轿,才站稳了,就见几步远之外的站着一个人,正往这边瞧。


第33章 元宵灯会
  黛玉只觉有些恍惚; 心有所感那人逆光的面容似曾相似,又一时想不起来为何面善。只觉耳边都是心跳的声音,整个人陷入一种玄妙的境地里,似乎有什么东西要破障而出却又挣扎着冲不破。不自觉的叫人心慌; 可又莫名的冷静。
  黛玉低下头整理自己纷乱的情绪。那人就站在那里瞧着自己; 不说话; 也不上前。没有缘由的; 她觉得对面的人应是与自己一般想法。
  正晃神,忽然听得耳边一声轻笑。黛玉惊得连忙抬起头,见门外那人不知何时已近前来。见她有些被惊到; 那人略退了一步; 笑了笑; 当下行了一礼; 声音清朗:“在下明煦; 见过林姑娘。”
  迷障忽地被冲破; 当下灵台一片清明。黛玉翩然一笑; 屈膝回了礼:“小女子林黛玉; 见过明公子。”
  紫鹃在旁边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姑娘; 明大爷; 你俩这是演戏文呢?”
  黛玉被她这么一说; 顿时红了脸。戏文里讲的可不就是男女情爱吗?紫鹃实在口无遮拦了些。
  明煦笑了笑; 对这句话不予作评。瞧着长大了出落得更灵秀超逸的小姑娘赞了一句:“你今天很好看。”绝对的真心实意。
  不知是应和这元宵佳节,还是不想辜负明家的一番心意,黛玉一改往日的素衣; 今天穿了一件鹅黄色裙子,冲淡了眉目之间的清冷; 显露出豆蔻少女的娇俏来,与这园中白雪相衬,绘出一幅白雪寒梅图。
  黛玉没想到瞧着一副斯文君子模样的人竟说出这么一句白的不能更白的一句话来,一时间也顾不得羞,开口调侃道:“天下秀才若都如你这般,再不闻中举的鞭炮声。”
  被小姑娘嘲笑了,明煦无奈的笑笑:“虽侥幸得了秀才,却是再粗俗不过的,好叫你提前知道,日后也有个准备。”两口子一个负责文艺就好了。
  做什么日后准备?一起过日子的准备?黛玉被这个直球打的说不出话来,想说这人不知羞,又开不了口。还是紫鹃解了围:“姑娘,明大爷,有话不妨待会儿说,站在这里堵了门子。”
  于是明煦引着黛玉往马车前走,车就停在二门外,可直接从后门驶出府。
  黛玉看着停在转角处刻有族徽的马车,皱了皱眉。紫鹃问明煦:“怎么就一辆车?”
  “外边看着不显,内里是个宽敞的。”明煦笑笑解释说,见黛玉皱眉,未免让人觉得他轻浮,复又开口:“你们只管进去坐,我和长安在外面。”
  紫鹃当然不能让他在外边,她瞧了瞧黛玉的脸色,左右最后还是要同游的,同乘一辆车也算不得什么,这么多人呢。于是说了几句,还是叫明煦上了车。
  先让女孩子进去,明煦最后转进了马车,留长安在外赶车,几年过去,长安也是个老把式了。
  车内果然宽敞,两个嬷嬷坐在最里头,紫鹃雪雁陪坐黛玉在中间,明煦进去就是最外边。车里空间有剩余,摆放着些许精巧的玩意儿,供打发时间。
  “妹妹用过晚饭了吗?”明煦指了指桌上的几样糕点:“这些可先拿来垫垫。”他开口亲近随意,就像日日同处的两个人,而不是几年不见。
  黛玉本想拒绝,但又不想显得过于拘谨,遂捻起来一块糕点放入口中。只觉入口绵密,清爽不腻。不像家里的厨子的手笔,倒是有几分宝玉在外边吃酒,偶尔给姐妹们捎带的糕点的味道。
  “妹妹气色瞧着比前几年见时好了许多,这几年可有再犯疾”明煦见黛玉吃了两块后不再取,开口问候。
  “父亲给的医女时时诊着,倒也不曾再犯,幼时旧疾竟似去了。”黛玉觉得明煦的目光有些灼人,随手取了侧壁的一个九连环玩。
  “妹妹平日里在家做些什么可会觉得无趣”明煦继续找话题,没办法,三年不见,虽有书信来往,到底是生疏了!
  “平日里读书写字,与姐妹们一道玩玩。”
  因着贾府的人在,明煦不好直接问有没有受什么委屈。意识到与黛玉说话是问一句答一句。明煦笑道:“妹妹可觉得我烦我思量着我问妹妹的话竟像是个长辈,过年时来家的亲戚都是这样问的,说来说去都是那几句,换汤不换药。”
  明煦说完就总结了几句大人们问小辈的话,模仿的活灵活现,逗的黛玉一笑。
  “我在家左右都是一个样儿,明哥哥不妨与我说说外边的事儿,虽看了游记,到底不真切。”黛玉主动说。
  于是明煦说起了不知说过几遍的游学趣事。因着黛玉大体知道些,每说到一处,她有时对的上,与明煦交流对答,倒是和睦。
  车行了约莫两刻钟停下来,明煦先下了车,站定后向身后伸出手。黛玉伸手撑着他的手臂跳下来。
  一下车便听见喧闹声,黛玉抬眼看去,是一条极宽阔的街道,各色铺子分立两侧,贩足走夫,商人权贵俱行。更难得的是不远处波光粼粼,竟像是有湖。
  天色才擦黑,还未热闹起来,却已经看出几分元宵的喜庆气氛。摊贩们在忙碌着,准备晚上的生意,说话面上都带着抑不住的笑意。黛玉还看见一处将要搭好的台子上挂着红绸,似乎是机灵的店家趁着佳节做的噱头。
  今日元宵,平日里大门不出的大家小姐们也难得出来放风,还有不少青年男女大方的走在街道上,都是平日里见不到的景象。
  黛玉幼时也是常扮作男孩子与林海一起凑过热闹的,对这些还算熟悉,没有露出不当的神色来。
  吩咐长安将马车托给街头专门看管车辆的小贩儿,明煦带着黛玉往巷子里走去。“我也是几年不在京了,京城事物变化快,与我幼时已大不一样。”明煦说着在一处小店面前停了下来,“我来之前特意问过了我在家的弟弟,他说这家的元宵最是地道,既然出来了,妹妹不妨试试。”明煦还惦记着黛玉没吃饭。
  黛玉年幼时也是在扬州城里走过的,对这种街头的吃食并没什么恶感,点点头就选了个位子坐下来。
  明煦朝着案前忙活的老板娘喊到,“掌柜的,上一碗元宵,一碗混沌,几样小菜来。”虽然在江南住了几年,明煦还是更倾向于北方的味道,他也不爱吃那些甜腻的。他说完了不忘紫鹃几个,“几位姑娘嬷嬷要用些什么,只管报上去,一会子到了掌灯,可就热闹了。”
  紫鹃主动坐了邻位的桌子,两位嬷嬷也没说什么,跟着坐下来。
  他们一行人来得早,小店里人还并不多,老板娘听了报菜,直接就去后厨忙活了。
  她是个手脚麻利的,几个碗碟很快端上来,明煦接过,将那一碗白嫩嫩的元宵放在黛玉面前,自己则是一碗馄饨。菜是四个,清炒豆芽,干煸豆角,红烧茄子,还有一道似乎是自家腌的萝卜。冬日里在这种店里要绿叶子实在是为难人。
  明煦是吃过饭来的,此时不过是陪着黛玉吃,饭没怎么吃,倒是仔细着瞅人了。
  明煦一碗馄饨吃不吃都没太大的区别。黛玉却是剩下了,元宵吃一两个还好,只是老板娘给的份量足,即便有几碟菜解腻,却还是没吃完。
  见黛玉搁了筷子,明煦问她:“可是吃好了?”黛玉点了点头。明煦把黛玉面前的碗端过来,几下把剩下的几颗白嫩嫩给解决了。
  抬头对上黛玉惊讶的眼神,明煦笑了笑,“我瞧着老板娘再淳朴实在不过的一个人,若是剩下了,她怕是不开心吧。妹妹可是介意不过介意却也是晚了。”明煦说着亮了亮碗底。
  “你都做了还来问我。”黛玉面上不显分毫,心里却是想着,几年不见,这人倒是越发的痴了,怎可这般行事,也不怕人笑话。
  却是没什么人笑话,店里零散的几个客人都是司空见惯的表情。小两口倒是亲密无间,感情好得很。
  几人用了饭,再重新回到街上,已是灯火通明人,人也渐多起来,明煦与黛玉并排走在人流中,有不少同他们一般的少男少女来来去去。
  瞧着不少人手里提的花灯,明煦在一处摊点停了下来,指了指架子上的一排各式花灯问黛玉:“妹妹喜欢哪个?”
  黛玉被这热闹的氛围影响,不免起了兴致,蹲下身认真的挑选起来,最后选中了一只憨态可掬的猪。
  实在不怪她审美奇特,而是她眼界高,对着普通商贩的绘画水平实在有些看不上,就这只豚勉强称得上心思精巧。
  明煦看出了她的为难,也不忙着付钱,问那制灯的小贩,是个中年男人。“能现做吗?”
  “这位公子您想要什么样的?若是没有,给您现做一个也不碍事儿。”那人也看出了明煦两人出身怕是不凡,瞧不上也是常事儿,遂和气道。
  “要一个仙子下凡的,有无?”
  男子指着架子上还有地上放置几个花灯,“这位公子,这几个都是仙子图,你不妨看看?”
  明煦摇摇头,“那几个太丑了,我想要个她这样的。”明煦指着黛玉道。
  卖灯的男人不是头一回遇见贵人客人,也知道规矩,先前并不盯着黛玉看。经明煦这么一指,抬眼朝黛玉看去,随即就是一惊,不敢细看。
  对着明煦笑道:“画上多有粗陋,确实不及真仙子,公子好福气。”
  感受到黛玉幽幽一瞥,明煦笑了笑。对着摊主道:“我来动笔,你用来做一个新的,你只管说能不能?”
  “自然是可以的,公子不嫌笔墨简陋就好。”摊主说着让出了旁边放着纸张的小机子。


第34章 元宵灯会(下)
  明煦坐下; 伸手添了水,准备磨墨。他一向没有让人磨墨的习惯,思考的时候手上就想做些事情,磨墨便是常做的; 后来写字画画倘若不赶时间就渐渐也不让人磨了。
  明煦正想动手; 就见旁边伸过来一只纤纤玉手; 捏住了半块墨条。抬头见黛玉平静自然; 仿若是做惯了的样子。明煦笑笑没说什么,提笔开始构思。
  明煦动作很快,现实并不允许他慢慢勾勒。所幸还有几分功底; 几笔下来便教人看出情景轮廓。黛玉虽然就在旁边站着; 明煦却没有再看他; 只管全神专注手上; 其实也不必看; 重逢那刻的白雪黄梅图已经印在了脑海里。
  身着青衣的少年专注画作; 身旁姣花软玉般的少女垂首磨墨; 其间两人并无交谈; 却自有一股和谐的气韵。制灯的手艺人并没读过什么书,也说不出什么好的诗词来; 只觉得再没有人比这两个更郎才女貌了。
  华灯已上; 街上人渐渐多起来。明林二人容色气质实在出众; 又是在街头作画; 渐渐引得不少人围观。
  不想让黛玉被当做热闹看,明煦加快了动作,迅速几笔收了尾。“如何?”明煦将画纸掂起来加快晾干; 将画好的美人图摊在黛玉面前问。
  红砖黄瓦为衬,窈窕少女立于白雪之间; 远山眉黛,冰肌玉骨。美人微蹙眉头朝前方看来,娇软动人的眼神似乎透纸而出,一眼便教人晃了心神。
  “妙笔写意,自是极好的。”黛玉说完眨了眨眼睛,“只你让我来评,岂不是不公允?有投机之嫌?”画的是她,她还能说丑不成。
  “自然是要你来评,别人说好或不好又与我何干?”明煦说着一笑,“至于公允一说,画中人来看岂不是最公允不过?”
  黛玉细品这句话,果觉有几分道理。又见不得他得意,笑说:“说你好是因为传神,技法上还不及府上四妹妹。”
  明煦知道她的脾气,也不恼,笑说“画的潦草了些,我最擅的也不是这个,日后给你画个好的。”
  明煦起身将画递给制灯人,“可要小心些,弄坏了我可不能再画一张了,平白让佳人等候。”
  “这位公子你就放心吧,绝对坏不了,我给您做个结实牢靠的,明年还能使。”中年汉子很是说话讨喜。没办法,这对小夫妻往这儿一站,就给吸引了不少客。
  明煦转身与黛玉并排站着等,注意到有其他少男少女也朝这边看,明显有少年人跃跃欲试,欲效仿明煦一展身手讨佳人芳心。当然也有并不善此道的,被妻子催促着亲手画图的男人为难着一张脸,不愿上前,以一种怨念的目光瞥明煦。
  明煦不为所动,心里暗感无奈,一不小心带起了一个新玩法。
  讨生活的手艺人手上十分麻利,不一会儿就给做好了,这么多人看着,他用了巧心思,做出来的果然精巧的很,看着也比架子上的那些细致。
  明煦接过灯递给黛玉,让长安付了钱,长安不忘特意多给了些,算是谢他的笔墨。买了花灯,明煦带着黛玉继续往前走。
  几人走的很慢,街上热闹纷繁,吃的,看的,耍的一应俱全。才走了百余步,长安手上就提了不少,冰糖葫芦,面人,糖炒栗子一个不少。
  大多是紫鹃和雪雁两个丫头在吃,黛玉手上捏着一根明煦塞给她的冰糖葫芦,并不往嘴里送,她虽然不介意街上的吃食,但也不会做出当街吃东西这等不雅观的事。其实若不是明煦非说她也是小孩子,她连接都不会接。
  “妹妹看这个面具,与这只猪花灯是不是很相配?”两人在一处变戏法的地方停下,明煦拿着一个面具往脸上比划,将手里的小猪花灯往前送。
  “很相配,与明哥哥也很有缘分。”黛玉被明煦故作孩子气行为逗笑,揶揄道。
  明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