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威武雄壮万贵妃-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宣德帝溜溜达达的走了,走下台阶,上了轿子,回乾清宫继续工作去。
  
        腊月三十才放假呢!O(╥﹏╥)o
  
        章守义离开正殿之后,第一句话:“你那银子存着存着就没了,是真的?”
  
        咱家睡醒之后非常生气的!谁都给,就不给咱家?虽说贾贵给了咱家一百两银子,可他是他,你是你。气的不是银子,气的是你心里头一点都不感激敬重咱家。
  
        “是啊。”万贞儿有点心不在焉,佛手好吃吗!能偷偷咬一口吗!就一小口!
  
        王尚宫带着大红昭君帽,穿了披风,揣着手闷子:“哼,财迷。”
  
        “你怎么怪上我了?小丫头们抢钱打架,与我有什么关系。”
  
        王尚宫幽幽的说:“你既与她交好,就该对她好一点,让小丫头们知道人家有人罩着,不能轻易招惹。可你倒好,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给了银子也不叫人知道。”
  
        顺手在万贞儿的光头上敲了一记:“你也不说?”
  
        万贞儿用小胖手抱着头,呐呐的说:“俺爹教给俺,财不露白。”
  
        王尚宫:“哼,章爷,带着你的小和尚回去念经,我去处理那些小丫头。”
  
        章守义也揣着手闷子:“阿弥陀佛,大过年的别弄出人命来。”可惜皇考(仁庙朱高炽)的后妃们大多殉葬,蒙恩没殉葬的嫔妃也已经过世,其实把这些小丫头扔去伺候无子的太妃也挺好,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娘娘多仁爱。
  
        两人分道扬镳,各忙各的。
  
☆、第12章 二十三,送灶王
  
        朱嬷嬷从皇后娘娘那儿回来,一边擦着冷汗,一边咬牙切齿的生恨这些小丫头没事找事给自己添堵,好容易二女儿生了三个女儿之后生了个大胖小子,这下子在婆家站的稳了,我这个老太婆回去喝两杯喜酒,你们就在宫里给我闯祸!她暗暗发狠:“要不是我和陛下有半点情分,这点子事儿够坑死人了。”我要好好收拾带头的黑妞和小芳、红玉,哼!
  
        在那天之后,就只剩下万贞儿和另一个叫糖妞的小姑娘跟着朱嬷嬷,那个糖妞在闹着说投钱的时候就嗷嗷哭着跑出去了,一点没犯错,于是留了下来。其余的小姑娘嘛,也只好各安天命,总归没被打死,勉强争命罢。
  
        糖妞一直都蔫蔫的,现在也老老实实的呆在旁边,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是不吩咐,就自己窝在窗口绣花。
  
        万贞儿一个人在大通铺上纵情翻滚,原先左右睡了一堆人,一到夜里,打嗝、打呼噜、放屁、磨牙的声音烦死人了,还有说梦话想家的,做恶梦哭的,现在彻底安静了。
  
        朱嬷嬷:“万贞儿,到我这屋来。”
  
        “哎。”她屁颠屁颠的跑过去。
  
        朱嬷嬷给她一盏灯笼,灯笼里有一只三个三个指头粗、将近一尺高的大蜡烛,没有点燃。“拎着这个,手举高一点,这样。”她做了个标准的示范,灯笼若要朝着右边,右手托着灯笼杆三分之二的地方,右边手肘夹在肋下,小臂端平,左边的手握着灯笼杆的尾端,稍微往下压,让右手作为一个支点,灯笼稍微往上翘。“拿着,好好练。想要以后在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万贞儿接过来颠了颠:“嬷嬷,这不重啊。”
  
        朱嬷嬷微微一笑:“你先拿着,拿够一刻钟。”她屋子里有一只滴漏,能看时辰。
  
        坚持一炷香的时间,她就觉得胳膊开始酸疼,咬着牙坚持着。
  
        朱嬷嬷坐在窗口就着微光绣花,估摸着差不多了,回头问:“你还行么?”
  
        “嬷嬷,俺还能坚持。”
  
        朱嬷嬷微微笑了笑,继续绣花,又扎了两针,猛地想起来:“你把你那口音改一改,说话别总是俺俺的,一股子村气。”
  
        她压低了声音:“我私底下给你说,你别往外传,咱们孙娘娘也是山东人,人家说话声音多好听啊,又娇俏又聪慧,圣上年轻的时候常常夸她是温柔解语花,知情识趣。哎,你手可别抖,点上蜡烛再一抖手,整个灯笼跟着晃悠,看着可吓人了。”
  
        万贞儿继续端着灯笼站着:“俺,窝晓得了。”
  
        朱嬷嬷继续绣花,飞针走线的绣着一块大红布,她已经绣四个大桃子,正在绣桃叶,这是给外孙子的。第一个孙女儿绣一个桃子,第二个孙女儿给绣两个,现在正好排到第四个。
  
        长时间端着一样东西,真的很累,更何况这东西还挺有分量。
  
        万贞儿咬牙坚持着,咬着咬着……又掉了一颗牙。她含着自己甜丝丝的牙齿,又舔了舔有点松动的另一颗牙齿,漏着风说:“嬷嬷,窝又掉了一颗牙。”
  
        朱嬷嬷放下花绷子:“把你累的牙都掉了?”
  
        万贞儿露出一个略有点无齿的笑:“嘿嘿嘿。”
  
        “牙齿吐出来,喝点水漱漱口。歇一会再站着。”朱嬷嬷说:“提灯笼、端水盆都是基本功,当宫女没有稳稳当当的力气可不行,娘娘有一面心爱的穿衣镜,大概就这灯笼这么大,常让侍女捧着照身前身后。那是个露脸的机会,可要是端不稳,端的时候手抖,就不妙了。你先练提灯笼,等再长一长再端水盆。”
  
        万贞儿含着水乌鲁乌鲁的漱口,咽下去急不可耐的问:“端水盆干什么?浇花吗?”
  
        “伺候娘娘洗漱。”朱嬷嬷摸了摸稍有点漏风的窗户缝,白天打开木板有点漏风,晚上上了窗户板就好了。“你以为娘娘跟你一样,洗头的时候把盆放凳子上,一头扎进去?娘娘沐浴时有七八个人伺候着,平时净面也不像咱们普通人这样把盆放在架子上,而是由宫女捧着盆跪着。”
  
        “哇,那么厉害。”
  
        “陛下也是一样,陛下洗胡子有专用的金盆,出恭有专门的香房……”朱嬷嬷说起这些秘闻来津津乐道,万贞儿自觉的继续提灯笼,她也继续讲,讲了好一阵子:“咱们叫洗脸,陛下和娘娘叫净面,咱们叫解手,陛下和娘娘去解手叫更衣,知道为什么要更衣吗?怕沾上味儿!”
  
        “哇喔~”
  
        “陛下和娘娘解手之后,都不用自己动手擦,有宫女代劳。”
  
        “咦……好恶心。”
  
        “呸呸呸,别说出来!这活月钱高!”
  
        ……
  
        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
  
        这糖瓜做着非常有意思,先用麦芽做出麦芽糖来,然后把这麦芽糖在锅里蒸,蒸的差不多了,拿出来挂在一个木勾上反复的拉扯折叠,要拉扯折叠近百次,整个制作过程中弥漫着甜香。金黄的麦芽糖随着拉扯变得洁白,同时混入空气,形成细小的中空。这种糖如果拉到手指粗细,裹上芝麻,在东北叫灶糖,在外地叫关东糖。也有叫糖葱、麻糖杆。
  
        如果不拉的很细,而是在碗口粗细时用线绳勒断成圆球,再趁热裹上炒的香喷喷的芝麻来防止粘连,看起来像个小南瓜,就是祭灶用的糖瓜。糖瓜内中空,外壁薄脆,布满均匀的毛细中空,这是酥脆口感的来源。
  
        朱嬷嬷带着戴着一顶虎头帽的万贞儿来看热闹,看到御膳房外面的空地上的雪扫的干干净净,放着一大堆爆竹,还有纸马。
  
        御膳房的大供桌上不只有堆成五层宝塔的糖瓜,还有胳肢窝夹着火烧的公鸡,用盘子里放着草和豆子,还有一大锅奇怪的汤,有一大盘子枣花馍馍。供别家的神佛都可以用水果,只有供灶王爷不行,必须用熟食。
  
        灶神爷的牌位摆在供桌上,几乎被层层叠叠的贡品挡的看不见,供桌前摆着三个蒲团。
  
        御膳房正尚膳和两位副尚膳都穿着官服,两位副尚膳捧了酒上前,正尚膳把酒洒在公鸡头上,随后副尚膳从灶台里抽出一根大木柴,正尚膳拿着火把一样的大木柴点燃了香烛,供与灶神爷前面。另一位副尚膳接过这根大木柴,走出御膳房,在院子里放鞭炮。
  
        不仅章爷的三个小火者来了,乾清宫管事牌子郭爷的四个小火者也来了,就连太子宫里的金英也在这儿,先是在门口看放鞭炮。
  
        还有一大堆能得空跑来看热闹的宫女和火者。
  
        正尚膳半唱半念:“灶王爷爷你听着,膳房里你见天瞄着过。我顿顿省吃又俭喝,抛米撒面是一时错。炉窝里肮脏是活太多,你老人家可得担待着。这糖瓜吃不了全拿着,捎给玉皇大帝尝一尝。我这里与你把头磕,上天去可要与我把好话说。初一你早点回来别耽搁,到咱家吃我蒸的枣山馍。”
  
        万贞儿盯着糖瓜看个不停,对于他说了什么根本不在意。
  
        正尚膳祷告完毕,把灶台前贴的灶神像轻轻揭下来,这张画被烟熏火燎了一年,看着可够惨的。抓起堆了五层高的糖瓜上最高的那个,往灶王爷的嘴巴上一抹,然后把糖瓜丢给小火者们,拎着灶王爷的画像冲出屋去,放在纸马上。
  
        副尚膳立刻点燃了纸马,一起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
  
        吃瓜群众随之三声高呼高呼:“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然后真正开始吃瓜——把糖瓜放在盘子里敲碎,分而食之。
  
        金英矜持的拈了一小片:“咱家特意来要两个糖瓜,太子爷还等着玩呢。”
  
        尚膳们虽然有品级,又哪敢得罪太子最喜欢的小太监呢,立刻给他装了八个拿走。
  
        金英在回去的路上,直接啃了小半个,腻的牙疼,随手把剩下的丢给扫地的小火者。
  
        糖瓜做出来了几百个,眨眼睛就分完了。
  
        朱嬷嬷又拎着一个提盒带她回去,万贞儿一路上艰难的啃着一个糖瓜,她的门牙只剩一颗,还要勉强把糖啃下来,真的很艰难。
  
        回去打开提盒,里面是五个糖瓜,还有七八个枣花馍馍。
  
        朱嬷嬷拿油纸裹了一个糖瓜,和另外两个枣花馍馍:“去给章爷送去。”她拎着剩下的四个,自己去送给王尚宫。老嬷嬷算的精明,万贞儿算是章爷的人,自然要仔细讨好,这对她有好处,对我也有好处。但是王尚宫管着坤宁宫中所有宫女,更重要,我亲自去。
  
        万贞儿哪里懂得这些弯弯绕,屁颠屁颠的跑过去,遇上不爱说话的善修在屋里拨火烧水,预备着一切应用之物,等章爷爷回来。她努力的跟他尬聊:“善修哥哥,你在啊。”
  
        “总得留个人。”
  
        “爷爷出切了?”漏风。
  
        “哪天不出去?”
  
        “嗯,嗦的是。我来送糖瓜。”
  
        “出去。屋里太暖和,糖瓜会化了。”
  
        此时此刻,承恩和惜福一人抱了一匹布,在皇后面前做展示架。
  
        “这是妆花缎,这是妆花缎中的金彩绒,您瞧这妆花缎的花色纹样和凹凸,在瞧这金彩绒,在妆花缎的基础上又有提升,毛茸茸的多好看。”郭守仁说:“可惜有点少,这个花色的妆花缎和金彩绒比别样更难得,今年织了一整年,每样才织出两匹来,各送了一匹给太后娘娘。这是余下的两匹,一样一匹,陛下说由娘娘先选,给坤宁宫的坐垫靠垫手枕换一换,余下的一批用在乾清宫里。陛下虽然崇尚节俭,可是这垫子套有五六年没换了,在用一用就不堪啦。”
  
        孙娘娘眉眼弯弯,俏脸微红,幸福的笑了起来。妆花缎一台织布机一天也织不到一厘米,花色简单的倒还易得,像眼前这样繁花似锦的更难织成,送进宫的跟要精挑细选,一丝瑕疵都不能有。也不知废了多少匹半成品才得了一匹能上进的,先送太后是陛下的孝心,余下的让我先选,这是陛下心里头爱我。她仔细选了半天,分不出上下来,干脆各分一半。
  
        王尚宫:“陛下对娘娘真是情深意重。”
  
        章守义:“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孙娘娘顿觉不悦:“后宫佳丽三千人?嗯?”这后宫中有比我更美的人?
  
        章守义没弄明白她为啥生气。
  
        郭守仁说:“可不是嘛,陛下常说,即使把四大美人和娘娘并列在一起,嫌西施太柔弱,嫌貂蝉是个二婚头,嫌昭君脾气大,嫌杨妃长得胖,只有娘娘您才是天姿国色,天上少有地下绝无的仙女。人都说皇帝是紫薇帝君转世,那娘娘您必然是紫薇帝君的夫人转世投胎,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生生世世的恩爱夫妻。章守义没文化,您别搭理他。”
  
        孙皇后心里头可甜了,比吃了一整个糖瓜的小胖秃还甜。
  
        章爷回去之后,三个小火者蹲在门口冰天雪地里吃糖瓜,没办法,章爷畏寒,屋里的火盆罩着熏笼烧的热热的,糖瓜放屋里就热的黏嗒嗒,一点都不脆,只有在冷风里才脆。
  
        吃完之后,承恩笑嘻嘻的说:“你俩等一会。”
  
        他去屋后的雪堆里徒手刨了两下,摸出四个冻的硬邦邦的大柿子出来。赶忙蹿进屋里,把柿子搁在火盆旁边,用热气暖着,等一会暖过来了,咬破一个小口,直接嗦干净~
  
        章守义腿上盖着熊皮坛子,怀里抱着一个手炉:“你这猴儿闹什么鬼,啊阿嚏!”
  
        惜福笑嘻嘻的跟进来:“承恩,你这泼猴。”
  
        承恩挠挠头:“师父师父~俺老孙给你摘柿子去了~”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fufufu~”笑的漏风
  
☆、第13章 想家了怎么办
  
        贾贵赶在过年前回了老家,先扛着银子和绢帛去见万贵。
  
        万贵就是万贞儿的爹,他的金主,犯了事儿的小吏。万家一连数月愁云惨淡,他每隔几日就在外奔走一番,这头上悬着的大铡刀始终是悬而未决,不知道事情究竟怎么样。
  
        今儿正在屋中喝酒,听见媳妇在院子里叫到:“当家的,贾贵来找你。”
  
        他顿时一喜,连忙走出屋来:“贾兄弟!”
  
        “万哥哥!俺不负重托,您的闺女送进宫里去了,您给俺的货,俺也卖了个好价钱。”
  
        “多谢多谢,兄弟一路辛苦了,快进来喝酒暖暖身子。媳妇儿,你叫酒楼送一桌好酒菜过来,俺给俺兄弟接风洗尘。”
  
        “得嘞,俺这就去。”
  
        俩人携手揽腕进屋,烤着火说这话,贾贵没等万哥哥开口询问,就拿出绢帛来:“这是宫中给宫女的身价银子,算是个证物,哥哥,俺可没诳你。俺给你细说说……”
  
        他就把一路上的经过都说了,第一次送了礼把人送进坤宁宫管事牌子府里,第二次把货卖完了,打算启程回家的时候,抽出来二百两银子,一番打点。坤宁宫管事牌子看起来慈眉善目,虽然也是太监那样的声音,可是比城里的大档(大太监)和善多了。
  
        万贵不胜感激,几乎要落下泪来,握住他的双手:“兄弟,你真是个好人,俺这辈子有你这么个兄弟,值了。”
  
        贾贵也很感动:“万哥哥,原本咱俩的交情不厚,你敢把闺女托付给俺,又给了俺三车货,俺不敢辜负您这份深情厚谊。”你咋就那么信任俺呢?虽然俺是出了名的人品好,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事情太多了。
  
        万贵心说,俺一直在暗中观察啊。
  
        俩人又聊了一会,酒楼的两个小伙计拿扁担抬来一个大提盒,摆上一桌鸡鸭鱼肉,还有烧酒黄酒。
  
        烫着酒,吃着肉,聊着天。
  
        贾贵:“哥哥,您怎么不把儿子送出去,光送出去一个姐儿?”
  
        “儿子倒是不怕,男子汉大丈夫不怕出身卑微,只要有本事,怎的都能出人头地。女孩儿则不同,最看重家世,万一那边的事又把她爹牵连在内……”
  
        万贵的话没说完,也不用跟外人说这些。要是获罪了,家属被没为奴婢官卖,男孩子倒是不怕,跟着老爷勤勤恳恳的做事,怎么说都能活着。女孩子要是成了奴婢,那得吃尽苦头,兴许还会有可怕的事,不如早做打算,早早的送进宫里去,哪怕是当宫女呢,也不至于颠沛流离被人发卖。
  
        宣德帝才三十七岁,正当盛年,如今宫中得宠的是孙皇后和宫外的吴贤妃,幸好我女儿长得丑,不会被宣德帝看上,要不然,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女儿才三十多岁,还得殉葬。
  
        万贵给女儿计划的很好,托同乡花钱把女儿送进坤宁宫里,我女儿又聪明又孔武有力,在过二三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