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威武雄壮万贵妃-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辈一番,站在不前不后的位置准备下跪。
太后的凤舆到了,众人一起下拜。
凤舆上走下来一位白白胖胖的老太太,柳叶眉,樱桃小嘴,有着端庄又睿智的气质。穿着一件大红麒麟纹通袖袍,一条宝蓝色璎珞宝相花马面裙,一件石青色滚边银貂皮比甲,头上戴着金丝狄髻,斜插两只金花簪,在这冰雪未消的时节算是衣衫单薄。
老太太一阵风似得走过去,左右两边想搀扶的宫女都追不上她。
☆、第15章 只有白菜豆腐
万贞儿本来想说太后是自己见过的最漂亮的小老太太,可是前后左右的人无不屏息凝神,面带庄重谨慎,搞得她都不好意思乱说话了。默默的闭上嘴,把手揣袖子里。现在倒不冷,站在人群中没有什么风,只是朱嬷嬷的手很冷,不仅冷,还在发抖。
皇后迎了出来,慌忙下拜:“母后”她现在不敢盛装艳服,穿了翡翠色的金如意纹上袄,一条秋香色的百褶裙,头上戴了金丝狄髻,使玉簪子别住。
她一句话都没说完,太后直接进了坤宁宫,轻车熟路的到了寝殿。
太后曾在这里住了十个月,因为仁庙洪熙帝朱高炽仅仅在位十个月。
室内有浓厚的药味,还有熏香混杂着病人的气味,非常的不好闻。
孙娘娘哭了起来。旁边站着十几个宫女,没有一个敢上来劝。
章守义和郭守仁俩人面对面站着,都不敢互飞眼色。
屋中的陈设依然是新年摆件,紫檀木高脚花几上摆着一盆蔫哒哒的水仙,水仙盆里的水都干了,墙上的挂画本是喜鹊梅花,也在仓促间换做了药王爷孙思邈的画像,前面还摆了一尊白玉观音,崭新的宣德铜炉里插了几炷香。
太后却没有哭,她当年陪着当了几十年不安稳太子的洪熙帝,一起经历洪武爷的反复无常和一些臣子的左右摇摆,她早已练就不动如山的心胸。“太医,这几日的脉案哀家都看过了……我儿究竟如何?”
太医战战兢兢的抖搂着白胡子:“陛下的病症,不在腠理之间,而是积劳成疾所致气血衰弱,心”
太后怒了:“你说实话!”一个尚宫一个嬷嬷赶上前扶住她。
“臣等无能,请太后治罪。”
扑通扑通,下饺子似得跪了一地。
坤宁宫寝殿的床上卧着一位胖子,宣德帝平日里十分健壮,躺在床上时却变成了可怜的虚胖,他的脸色由过去的黑红变成黑黄,胡子不复往日光泽,有些干枯蜡黄,双目有些暗淡,眼皮色泽发黑,比肤色黑了三个色号,呼吸急促而微弱。
旁边放着一把玉壶,一个水盆,侍女捧着一摞干净手巾,郭守仁捧着一块热乎乎的湿毛巾,时不时的给皇帝擦擦汗。旁边放着半碗药,似乎刚喂了一半。
太子穿着宝蓝色的曳撒,守在父亲病床前,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听见太医们这么说,气的他跳起来一脚把老太医踢翻在地,用变声期的男孩子特有的尖锐声音凄厉的大叫:“父皇养你们有什么用!”
太医们把生死置之度外,换了个方向又悲悲切切的说:“请太子殿下治罪。”他们内心很平静,大不了殉葬,幸好我们都足够老,死了也不亏。
太后轻抚太子的头发,非常平和的说:“太医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你别闹了,出去净面更衣,和朝臣们一起说说话。”
胖太子带着哭腔:“我不去,我”他觉得好像不对劲。
孙娘娘平时跟婆婆暗暗的生气,现在也就都忘了,跟在她身后走回来,又使劲把儿子推搡到寝宫门口:“快去快去,听你祖母的话没错。”
太后经历过那么多事,经验、心胸和眼界,我都没法比。
宣德帝被儿子的尖叫声吵醒,他努力睁开重若千钧的眼皮,看了看慈母,娇妻和幼子:“唉,母后…”
张太后坐在床边,握着儿子的手,心中难免酸楚:“我的儿,你有什么话要跟娘说?”张太后是有经验的人,她见过洪武爷驾崩,见过永乐爷驾崩,见过自己丈夫逝世,现在一瞧儿子的脸色就知道结果。
想当年,洪武三十一年,洪武爷山陵崩,同年,永乐爷的皇长孙、后来的宣德帝出生,我的儿出生前三年是喝奶吃饭,可是奶妈们没鸡鸭鱼肉吃,一定是奶水中有什么不足。我的儿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也有可能,唉。
宣德帝吃力的说:“宫外的吴贤妃,给儿子生了老二朱祁钰,母后,儿子去后请您好生照料她们母子。还有善祥,您也多多照顾,朕当时太年轻了。”
实在是对不起胡皇后,她虽然不招人喜欢,为人古板温吞,朕看见她就没兴趣,却也没有任何错误,朕白白的耽搁她一生,唉,当年要是没选她做皇后,她一定是个贤德的命妇。
张太后耐心的听着,连连点头:“我知道了,还有呢?”
宣德帝又喘了好几口气,孙娘娘想上来给他喂人参汤,被拦下了。他说:“儿子不孝,不能侍奉母后了。”
张太后柔声道:“不要紧,我在宫中百事无忧,你不必担心。”她老年丧子,却依旧冷静平和。
孙娘娘哭的快要昏过去了,她从未哭的这样狼狈过。原先都是哭给皇帝看,自然要哭的梨花带雨,可是现在皇帝看不见了。“陛下,别,别,别离开我,我不能没有你。”虽然你是个打呼噜的大胖子,我再也不嫌你沉了,别死啊。
“爱妃,你当了皇后,又要当太后了……”宣德帝勉强笑了笑,胡子一阵微颤,像是严寒深秋一只试着最后一次飞起来的蝴蝶:“待到日后,你我合葬,也算应了朕许给你的生同衾死同椁。”
孙皇后泣不成声,跪在床边,抓着皇帝的手,哭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太子傻愣愣的站在旁边,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宣德帝移动着目光,看了看妻儿,微微笑了笑:“朕要去见父皇和皇祖父了……”
便不说话了。
“我的儿?”
“皇上?皇上!”
太医膝行上前,又诊了一次脉:“陛下,龙驭宾天了。”
这话一出口,郭守仁跪下就开始哭,屋内所有人像是被一阵光波感染了,一个挨着一个的跪下,开始放声大哭。声音传到屋外,屋外的宫女太监们面面相觑,也开始哭。
朱嬷嬷:“陛下……呜呜呜呜呜”
万贞儿疑惑的左右看着,看所有人都在哭,她也把脸捂住。她还没清清楚楚的经历过死亡,虽然在一岁的时候祖父去世了,可那时候还没记忆呢。
万贞儿心说:我饿了,午饭呢?
太子跳起来就要踹太医,他满脸涨红,愤怒又茫然,尖叫道:“你胡说八道。”
太医虽然年迈,可是每天都练习五禽戏,身体也很健康,反应也很敏捷,在太子虚虚的踹上自己衣袖的时候直接就扑倒在地,把胳膊一拧,一副被踹断胳膊的姿态,咻咻咻的爬走了。
郭守仁拦住太子:“殿下请节哀。”殿下马上就要成为陛下了了,他太年轻,他只有八岁啊!
张太后手腕上的多宝串不自觉的滑落在地上,她呵斥道:“慌什么!郭守仁,你传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英国公张辅等人前来见我……通知礼部,准备一切应用之物,命内务府给满宫上下做丧服,预备嫔妃殉葬,还有,太子也该登基了。”
皇帝死的太仓促了,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料到他要死,所以什么都没准备。
孙皇后:“呜呜呜呜呜”
章守义也要哭出来了:“娘娘节哀,呜呜呜呜呜”皇上这么好的人,专宠娘娘一个人,多好啊,怎么就没了呢!
张太后看了看很废物的儿媳妇:“你别哭了,打起精神来,往后咱们两个寡妇一起度日,也没什么不好。唉,这都是命。”
我四十多岁守寡,你三十多岁守寡,这也太惨了。
你说你,除了争宠之外什么都不会,你本来就不是当国母的材料,胡皇后才是啊。
孙皇后哭的头昏脑涨,也没忘了正经事,膝行两步抱住张太后的膝盖:“太子年幼,请母后监国理政,把持大局。”宫外还有一个小妖精,还生了个混蛋小子,这都没什么,可是太子年幼,我又对政事一无所知,这很危险啊。可不能让大臣监国,大臣监国一定会篡权的!
坤宁宫内外已经是哭声一片,万贞儿不明所以的继续捂脸,虽然流了两滴眼泪,倒不是被皇帝驾崩而伤心,她现在不悲伤,只是有点害怕。可是诸位不要着急,等一会会发生一件事,真正让她伤心起来。
消息传到六宫,后宫的何、赵、曹、焦、徐、袁等嫔妃哭的死去活来,比孙娘娘还伤心。
她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一个时辰之内就送来了孝服,孝服很好做,粗麻布,不锁边,不裁剪,不染色,更个破口袋似得套在身上,系一根草绳子,以此表示‘我爹死了,我心如死灰,没心情穿好衣服’。
孙皇后和胖太子在里面穿上粗棉布的灰蓝色棉袄棉裤,罩上这粗糙的孝服。
孙娘娘用手一摸,磨的她小嫩手疼,吧嗒吧嗒的又掉下泪来。
自古以来,没有父母为儿女服丧的,表示哀悼也只是拿一根手杖。张太后虽然镇定,握着拐杖坐在正殿中,看起来也有一丝佝偻疲惫和孤苦。
孙娘娘把事情交给张太后,然后放心的哭晕过去。
胖太子的南瓜脸上满是茫然,亦步亦趋的跟在祖母身边,看着祖母平和镇定的和群臣商议事情。他自打有记忆开始就是太子,也曾幻想过有一天自己当了皇帝要干什么,要和永乐帝一样亲自率兵出征,要重用金英和王先生,还要娶一个很有趣的老婆,可是他现在脑子里乱糟糟,像是一个蚊帐里放着一百只饥饿的蚊子,嗡嗡嗡,嗡嗡嗡。
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安排起来,大行皇帝移到乾清宫中停灵,冰天雪地倒有一桩好处,不怕尸体腐坏。
招魂幡立了起来,京城中的勋贵官宦们都知道了消息,家家都在慌慌张张的改造家中的软装问题,老爷太太们连忙各依品级穿戴朝服进宫哭灵。
白云观、吕祖宫、东岳庙、药王庙、真武庙、桃源观的道士们、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等庙的和尚们都被快马急召入宫打醮拜忏。
朝臣们本来在放年假,现在要开始吵架了。
皇帝的庙号是什么!谥号是什么!史书上怎么写!
殉葬的妃子们晋封几何!服侍皇帝的宫女和太监要殉葬多少!
宫外吴贤妃生的皇子怎么安排!
太子登基之后的年号是什么!
早饭是前天剩的烤全猪,午饭却没有的吃,她自己找了两块绿豆糕吃,晚饭只有白菜豆腐,连一点油花都没有。
万贞儿在坤宁宫中嚎啕大哭。
☆、第16章 冷风吹光头皮
吴贤妃牵着一个小孩子进了宫,她说是贤妃,实际上一直住在宫外的太监府中。
张太后头上戴着雄黄色攒珠寿纹抹额,穿着石青色长袄,檀香色玉兔捣药马面裙,缁色宝相花银纽扣比甲,手里拿着一根黄柏木的龙头拐杖。
孙皇后立在旁边服侍,头上戴了绛紫色镶翠抹额,上身穿银鼠灰暗花袄,黛色方领金葵花扣比甲,下身穿一条绀青色夹棉裙子,外面穿着粗麻布的丧服,手里捻着一串佛珠。
婆媳两人一起盘问英国公:“那宫外的吴贤妃是谁进献的?”
英国公在下方奏对,他心里很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造反,引诱功臣们做内应,暗中派人夜间去臣的住所。臣抓住他,禀报陛下,查清了朱高煦谋反的证据。陛下先命阳武侯薛禄前往征讨,大学士杨荣却劝陛下御驾亲征。陛下决定亲征,命臣扈从。那吴贤妃原是汉王府中宫人。”
孙皇后心中记恨,一个‘宫人’都能让皇上心心念念的带回京,藏在宫外,时常与其幽会,临死时也念念不忘,一定很有姿色!谁都知道,嫔妃也算宫人!
张太后却没说什么,儿子临终前的遗愿还能说什么呢,我儿他知道,孙皇后十分善妒,若将吴贤妃纳入宫中一定会导致六宫不宁,原先很好,两人隔着宫墙斗不起来,如今陛下已经驾崩,也斗不起来了。张太后道:“让未生育的嫔妃陪葬,生育过儿女的便不必了。”
满后宫中,只有胡废后生过两个女儿,孙皇后生了一儿一女,宫外的吴贤妃生了一个儿子,在就别无所出。
孙皇后点点头:“全凭母后做主。”
郭守仁在旁边都快发抖了,这大太监是否殉葬,全凭两位娘娘的一句话。他想要求一条生路,却不能开这个口,开口求生就是不忠,不开口就生死未卜。
章守义乘人不备,低声说:“老郭,你若是去了,我一定给你念一万遍往生咒。”
郭守仁擦擦湿漉漉又快要结冰的眼角:“老章,你可给我求个好来生。”
杨士奇送上了两个备选的庙号,还有一大串备选的谥号。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画外音剧透:大行皇帝定下来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宣德十年刚开始就结束了,改元正统。
吴贤妃随便塞进后宫中,她的儿子只比太子小了一岁,也跟她一起住着。
满宫的宫女太监都在忧心忡忡,开国皇帝洪武爷驾崩的时候,后妃全部殉葬,生育过子女的后妃也没能幸免,只有一位张美人因为女儿太小而免于一死,至于服侍他的宫女太监同样殉葬。
永乐爷殉葬了三十六位嫔妃,还有一些宫女,只不过宫女无足轻重,除了宫中的老嬷嬷们,没有人提及。
朱嬷嬷一边叠着金元宝一边跟人聊天:“也不知道这次要殉葬多少人。”
“是啊,咱们还在世的老姐们还在宫里的没几个了。”
朱嬷嬷叹了口气:“我都这把年纪了,倒不怕给陛下殉葬,殉了也能福泽后人,只怕选殉葬的人还选不上我。”被入选殉葬的宫人叫做‘朝天女户’,后代有代代相传的锦衣卫百户。
“哎,老姐姐,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何必担心呢。”
“前头英国公老太君哭晕过去,太后娘娘命人把她抬到慈宁宫中静养。”
“最近御膳房午饭是越来越少了。”
“我听说是为了支应进宫哭灵的文武百官和诰命们。”
“咋,怎么宫里还能没粮食吃?诰命们和咱们吃的糙米麦面一样吗?”
“不一样,可是御膳房的灶台是有数的,柴火也不够用啊。紧着她们的做呗。”
“你说咱们皇后娘娘也要搬到慈宁宫了吗?”
“慈宁宫虽然挺大,也住不下太皇太后和太后啊,以后咱们住的地方更小了。”
现在太子还没正式登基,对皇后太后的称呼还没变。
“按理说,得到太子成亲才搬走,把坤宁宫让给新皇后。嗨!太子才八岁,还得守孝三年,还得长几年,咱们想这些干什么。说不定娘娘能派一些人去伺候太子。”
“说的也是。”朱嬷嬷看了看身边的万贞儿,她捏着一张黄纸,到现在也没叠好一个金元宝。“不对,不是在这样的。你看着我,一步一步的学。”太子之前对你很感兴趣,说不准以后能要你过去伺候,你长的倒是好,太后和娘娘、以后的皇后娘娘都不担心你在皇上面前邀宠献媚。
万贞儿十分伤心,她现在不能戴好看的虎头帽,只能戴一顶黑色的旧毡帽,旧毡帽有点大,有时候会被风吹跑,帽子飘起来的一瞬间,冬天的冷风打在脑袋上的感觉超冷啊!
只有光头才能理解这种冷风吹光头皮的感觉,虽然身上穿的暖呼呼,还是觉得寒意从头顶直接灌进体内。
前头哭灵的哭声震天震地,可那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即便是乾清宫管事牌子在哪儿也没有跪着哭灵的份儿,只能在太子身后跪着伺候。章守义也跪在皇后身边伺候,也没有哭灵的地位,就更别提这些老嬷嬷小宫女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