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不是都要过百日了嘛,还那么忌讳干啥?”
  “行了,少说几句吧,你若真是想帮我,这样,我做完了东西,你帮着卖怎么样?免得带着孝人家不让我进铺子。”
  “这有什么可说的,本就该是我的事儿。对了,他们说了那烧埋银子的事儿没?”
  “只说让我等着,毕竟是死在了外头,上头估计还要在核实一下。放心,即使那边再克扣,总不会一点不给,好歹这么些人看着呢,规矩总要顾忌点的,不然以后谁给他们卖命?”
  “这到也是。咦,阿玉,你这手艺比以前好了不少啊,看看这东西做的,哪里还像是个提篮,我瞧着都快能放多宝阁了。”
  “瞎说,不过这东西……若是上一层红漆,估计确实能卖的价钱高些,街市口饭庄那红漆提篮,我记得他们掌柜的说,买来的时候可是花了300文,都赶得上红油方桌的价了。”
  “嘿,这明打明能多这么些钱,你……是不是不够钱买红漆?早说啊……这样,我这里还有十文,先给你,你算算,够不够买点来?若是不成,我问我奶要去,你这些竹子才几个钱?手艺能算几个钱?就那点红漆,哪怕是要30个钱呢,那也是十倍的利。”
  别看这铁虎一脸的憨厚,满身的粗糙,不用第二眼就能让人知道是个武人汉子,可这心眼却绝对不出粗。算起账来更是利索的比刚进铺子当伙计的小子都快几分。对于什么利润更是敏感的很。
  这或许也能算是锦衣卫特色的一种吧,作为底层的锦衣卫,除了出公差什么的,一般每隔上十天半个月的就要轮一次差,或是当个巡街收好处费的,或是在各个衙门做监听的,此外作为天子亲卫,为了维护皇帝都城的威严,连着城管的事儿也一并要兼着,这需要掌握的技能不是一点两点啊。如此一来,耳聪目明,伸手灵活都已经不能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了,怎么给小团体搞到小福利什么的,才是出头的关键。
  恩,顺带说一句,阿玉爹就是不会要钱所以出不了头……
  “什么啊,我难不成连一二百个钱都没了?若是那样,这几日早就饿死了,是时间,这东西耗费的时间太长,没有一个月,都出不来,你说,有这功夫,我干什么不好?干什么不能来钱?”
  阿玉觉得,他若是不赶紧的将后面的话说出来,那铁虎都能直接将他拖着往外头走了。好在说话够及时,堪堪的保住了自己热孝不出门的承诺。
  “一个月?妈呀,果然贵的那就是有道理,这也太折腾了。”
  “可不是,最要紧的是,这一个月里,稍微碰擦那么一下,这前头的就要白干,得重来,你说,这费劲不?成了,先弄点利索钱吧,我这已经攒下了五六个,明儿你出门的时候帮我去前头杂货铺问问?”
  “行啊,那,这吃饭……”
  “真不去了,别的都好说,你奶到底年纪大了,即使她自己不在意,咱们做晚辈的总也要避忌点,免得冲撞了。”
  这话说的多贴心,多为他们家着想,评选个大明好邻居都能上榜了,你说,铁虎听了是啥滋味?那是立马感动的拍着胸脯说道:
  “成吧,那我回去给你端来,咱们一起吃,我陪你,吃完了,我就帮你问那提篮的事儿去。”
  哎,再怎么机灵,到底也是个孩子,这好忽悠的,阿玉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代的白银以锭为主,就是俗称的元宝,大元宝是五十两一锭,普通小元宝是五两一锭
  一两值1000文,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500元左右,一把菜刀30文
  明朝工资:
  柴薪皂隶:百姓有给国家服役的义务,不过服役是有工资的。轮到当役了,派给当官的跟班,柴薪皂隶就是买柴烧水、干杂活。年收入20两,计13216元。
  马夫:给政府公务员赶马,出差办事使用。年收入40两。计每年26432元。
  明朝县官:正七品每月俸禄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实际月收入7。5*188。8*1。75=2478元。每年约3万元。其它收入:柴薪皂隶4个、马夫一个,这5个人工资由国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笔墨费由国家补贴。新官上任,还可以先拿到40两修理费。
  学生: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刚够两人吃)给鱼肉油盐。(注:明代10升=1斗;10斗=1石。)明代优待秀才时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两白银的廪膳费。
  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约20两。计人民币13216元。
  杀猪的:一天一钱,一月3两,一年有36两,看来杀猪的收入直逼马夫了。约23789元。
  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官职,俸禄是35石米,一石米约为180斤,按照现在的米价,也就在两万元左右,对于月薪两万元,总旗,小旗,总旗是正七品,小旗呢只是从七品,总旗月俸7。5石,小旗则是7石。
  明朝的物价(万历年)
  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合人民币1。75元/斤。
  上等猪肉白银1钱六分=8斤合人民币13。2元/斤。
  上等羊肉白银1钱二分=8斤合人民币9。5元/斤
  牛肉五斤白银七分五厘合人民币9。9元/斤
  五斤重大鲤鱼价白银1钱合人民币13。2元/斤
  栗子五斤价白银6分五厘合人民币8。6元/斤
  活肥鸡一只价白银4分合人民币26。4元/只
  白布四匹价白银8钱合人民币元132。2元/匹
  绵花一斤价白银6分合人民币39。6元/斤
  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2两5钱合人民币16。5元/斤
  会试用黄绢伞二把价白银六分合人民币3元/把
  刑部用铁锹五把价二钱五分合人民币33元/把
  官用桂圆重二斤八两价一钱二分五厘合人民币29。5元/斤
  以上物价跟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记》。
  棉花每斤一钱六分 青布夹袄每件四钱五分
  潮蓝布每件三钱二分 绿梭布每匹四钱五分 平机白布每匹四钱八分
  儿童学费(官家)每月一钱  儿童学费(中等)每月五分
  小米每担五六钱  谷每石五钱至八钱  粮每石五钱至一两八钱 白麦每石九钱
  肉每斤一钱五分
  好马每匹八十三两三三钱  走骡每匹五十两 草驴子每头一两二钱
  房子一栋四十五两  赁三间小房连家具每月一两 中等房子每月三两
  地每亩二两 大松梁每根五六两
  花红毛边纸每刀六两 一家三口生活每月一两 细色稻米每石一两
  旱磨每盘八钱  绢罗每面五分
  橄榄每斤一钱二分 松木棺材每具三两二钱
  (资料来源: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第105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2
  阿玉的手艺; 那是绝对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地,再加上上一辈子在大唐的那种贵族眼光……想也知道,这做出来的东西不管是造型上还是手艺上; 那都绝对没的说; 那杂货铺的掌柜的提溜着; 转着圈的看了足足三遍; 这才满脸赞赏的说道:
  “我真是没想到啊,老秦家那小子,居然还有这手艺?早知道能有这样的本事,他老子早年哪里还用去干那送命的活计?怎么的都能有饭吃啊。可惜了,可惜了。”
  “我说,老江头; 你都看了几圈了; 到底要不要?好给给个话不是; 还有啊,这么好的东西; 你给几个钱; 咱们也要好好说说对吧!看看,这都啥时候了; 再墨迹,都该请我吃饭了。”
  铁虎说话那是相当的不客气; 也是啊,同一片住着,都是几十年的邻里; 谁不知道谁啊,确实也不用客气,就是那掌柜的不也不像那些外人,不怕他们这些锦衣卫嘛。
  “你啊,这急性子越发的厉害了,你既然知道比外头的好,那自然也该知道,想要个好价钱,就等我估算清楚才行。不然以后这生意怎么做?这可是五个,以后只怕还有,长期的生意,可不能瞎来。”
  恩,这么说也对啊,铁虎一听,索性在一边寻了个摆着卖的小板凳坐下,挠着头说道:
  “行吧,行吧,那你算,快点啊,我真急着回去。我爹让我做的功课还没弄完呢,不趁着我爹回来前做好,今儿我这板子就该上身了。”
  十五六的孩子,说起板子多是不好意思的很,觉得伤了自己的脸面,可这铁虎却不以为意,说的十分的坦然,这态度,让那老江头都忍不住想笑。这么一个二愣子,你还能指望他欣赏这东西的精巧?得,别对牛弹琴了。
  “行行行,我这就算……这寻常的30文也就的了,你这个……怎么也得有个35文吧。”
  “啥?就多了五文?老江头,你可真是够抠的啊。”
  二愣子归二愣子,钱总是明白的,一听只有多5文,人铁虎立马不干了,别当他什么都不知道瞎糊弄啊,300文这个数字可是在他心里转了几圈了。
  “抠?铁虎,你小子又想胡搅蛮缠是吧?浣衣局扫夫才不到4文一天,你一个提篮就比人多五文,还不知足?”
  “那你怎么不和督察院的门子比呢,人工钱比浣衣局的扫夫多了十倍,怎么不和衙门里的马夫比呢,人家一年四十两,一日能有110文的出息。傻子都知道,那扫夫是兼职,你居然还拿来忽悠我?当我们好欺负还是怎么的?”
  嚓,这老江头也是糊涂了,压价就压价吧,居然还和锦衣卫说人工物价?不知道这也是他们平日的工作之一?给上司,给皇帝提供最新物价,可是他们干了百来年,几乎每一个都兼着的长期任务,你说这里头沟沟壑壑的,还有谁比他们更清楚的?这不是上赶着给铁虎找回嘴的话头嘛。
  看看,没话说了吧!确实被铁虎这么一怼,就差没做个京城百姓工资表出来了,老江头还能说什么?除了给自己脑袋来一下,就只能往上加了。
  “行行行,是我糊涂了,这总成了吧,40,40文,再不能多了,再多我可就没得赚了。”
  “怎么没得赚啊,呐,阿玉可是和我说了,这东西他做的时候特意做细了,各处衔接也打磨过。你只要涂上红漆,阴干一个月,就立马能套上漆盒的名头,直接卖300文。老江头,我们这可是挑着你发财呢,寻个漆匠干活才几个钱,后头营缮司那儿寻个亲戚的亲戚,60文就能帮你做一日了。不过是一个月,这可就是几倍的翻,你说……”
  你当他为啥这么着急走?因为在阿玉家受阿玉面授机宜时间长了点呗。既然教过了,还能不知道怎么讲价?不练好了这本事,以后差事可就没法子干了。
  “咝……真的是能做成漆器?”
  你别说,阿玉这一手确实出乎了那老江头的意料,他原以为用桐油上一层,做出个光鲜亮丽的模样来,卖个七八十文,已经差不离了,都能赶上杂木茶盘的价了,多好。可不想这两个孩子心比他还大,居然打漆器的注意,哎呦,这可就是大东西了,搁一般人家都能当个富户闺女嫁妆了。这真能成?
  “你说呢?阿玉这小子你不知道?不能成他能说这话?”
  “若是这样……给,我50文收,若是真的能出漆器来,我亲自给阿玉送礼订货,价钱到时候再商量,铁定不让他吃亏。”
  这年头虽说恶人也不少,像是锦衣卫就是恶名在外。可同样的,有些事儿也十分的讲究,像是这个漆器的事儿,阿玉说出来就能收高一些银子,那是因为阿玉的信誉在里头。而老江头说若是真能做出来,上门送礼订货也是一种信誉,甚至还牵扯到了规矩上,因为这是阿玉给了老江头一个生财的法子,光是这个点子,就值得送礼道谢感恩。若是在讲究些,还得另外给银子当这法子的使用费。
  当然了这一切都要看一个月后,这漆器的结果怎么样,可是有一点老江头确认了,这东西确实好,所以说要订货,要在商量价钱什么的。
  这样零零碎碎的规矩,习俗,若非像是阿玉这样,长年累月在古代生活,又有记忆做保证,那一般人过来,未必能立马适应的过来。所以啊,什么一穿越还满嘴现代话语的人转头就混的风生水起,那妥妥就是YY的,十分的不现实。
  扯远了啊,回过来说,五个提篮,50文一个,也就是说不过是转头,阿玉就回笼了250文的银钱,对比一下这竹子的成本,那真是只有一个感慨了,不管是什么年头,一技傍身什么的,果然是大实惠。
  “有这么个来钱的东西,阿玉啊,你这日子我是放心了,对了,有了钱赶紧的,先把你家那煤炉子给修了吧,不成买个新的,也不过是70文。不然你还的用那土灶做饭,这柴火可不便宜。还是用煤俭省些。对了米呢,要不要买?这几日你不好出门,我给你弄来就是。”
  “不着急,家里还有些,我先做点活,凑了一两银子再去买,直接买两石回来省的一趟趟的麻烦。”
  锦衣玉食了几十年,到头来又要重新开始自己照顾自己的日子,阿玉的心不知怎么的,就是有那么一点丧气。可转眼又重新振作了精神,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一世一世不同人生的历练的。若是从这个角度想,重新来过又如何?底层做起又如何?就凭着他的本事,怎么也不会沦落下沉。
  从那250文里数出100文,阿玉往铁虎手里一塞,毫不客气的说到:
  “这修煤炉子的事儿就教给你了,帮着寻个人做吧,另外剩下的帮我收些竹子,对了,你每日练功之外也就在外头瞎混,还不如来给我当个帮手。我也不说给你多少银钱,毕竟我这买卖你也看见了,提篮这东西,最起码一个月里,估计那杂货铺是不会要了。剩下的也就做些散碎的东西,未必能有今儿这样的高价。所以,铁虎啊,咱们就我做你卖,分你两成的脚钱如何?”
  “这,这么多?我都走几步,怎么能要这么多钱?阿玉,你,我们可是兄弟。”
  虽说一开始一听能有两成,铁虎很是吃惊,可转头他却又不高兴了,给自家兄弟帮忙还要钱?这说出去多没义气?可这话说的虽然硬气,可心里却开始算计,这250文的两成是多少,一算有50文,心都热了。
  他爹不过是个普通的校尉,一月的俸禄是4石米,折算下来有2两银子,听着不少,可这年头兵丁什么时候拿过全饷?一年能给10个月都是上头手松了,那也不过是20两。若是在加上克扣什么的的,一年能给太太平平的得上10两都是好的。就这还是他们这样的帝王亲卫的待遇,由此可见如今这情况又多早糟糕。
  说是话,就这样,锦衣卫真的,还算是兵丁武人里头的富户。只要不是特别倒霉,分到什么留守,坐记之类的活,日常巡街什么的,还有些常例银子可以收,大家分润之后,一年怎么都能有十来两的出息。若非如此,他爹连过年过节给上司送礼都送不起。
  所以啊,这一算一日有50文,铁虎那是相当的心动。一日50,一年可就是18两,这可是大钱了。只是……到底是兄弟,铁虎心下死死的将这份贪婪压了下去。
  他这里压下去了,可阿玉却越发的要给了,别当他那脸变得和调色盘一样他没看到啊。他一个人如今孤零零的在这里讨生活,若是他一个人富裕了,帮忙的兄弟还穷兮兮的,这日子还能过?他这人脉……这就不是聪明人会干的事儿。而阿玉那从来都是个聪明人。
  “行了,亲兄弟明算账,你靠着跑腿兜售挣钱,有什么不能拿的。只要等着几日卖不出去东西的时候,不嫌我这儿挣得少就成。就这样吧,呐,这50文是今儿的,拿着,让你娘也高兴高兴,你小子也能挣钱了。呵呵。”
  “真,真给我啊,那啥,那我拿着了,阿玉,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弄竹子,对了,这煤炉子我也带走了,保证明儿就给你弄好……”
  看,说着不要,这到手了不一样乐呵的很?钱是穷人的胆啊,即使他们再怎么亲近,怎么讲究,怎么照顾他,有些事儿该做还是要做的。


第106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3
  北方虽然也有竹子; 也有竹器制品,可你别说啊,或许真的地域影响人的性情; 这北方人用竹子做的东西; 怎么看都比南方的少了几分精细。简单结实; 粗咧咧的那种倒是不少见。如此一来; 在南方待过几辈子,锻炼了不少手艺本事,又有皇家雍容大气熏陶过眼光的阿玉立马就占了大便宜了。即使只是做一些最简单的茶盘,拿出来也总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一来这价钱能低?就是他愿意和人一样,那帮着跑腿,可以分上两成的铁虎也不肯对吧。每五文钱里头可是有他的一文呢; 他能不积极?
  所以喽; 一时间阿玉这手头那是眼见着就宽松了起来; 不过是十日的功夫,存钱的匣子里就有了700多文; 合着前头办丧事儿余留的2两多银子; 存下的钱总算是够阿玉一两个月里不愁吃喝花销了,这让阿玉稍稍松了口气。
  “若是加上这些日子花出去的零碎; 算起来,一个月怎么也能挣一二两; 比那些上了差的力士都好了,日子总算不至于没了指望。”
  可怜阿玉,上辈子后来就没为银子发过愁; 到了这儿居然数着铜板算开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