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看阿玉,多理解他们当领导的心啊,每次办事儿都这么干净利索,惊喜连连的; 那小黑屋还能是问题?规矩; 那都是给一般人用的; 阿玉那就不是一般人!
  不管别人怎么吐槽,阿玉对于这样的结果是很满意的; 什么?吐槽?眼红?妒忌?呵呵; 侯爷我用的上和这些人计较?没得降低了档次。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看看老朋友呢。
  ……
  又是一年新春,阿飞独自一个人在沈家的祠堂祭拜; 冷清的和周围的热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可阿飞却仿佛什么都感觉不到一般; 依然做着自己的事儿。门外,忠叔正在招呼着几个新来的下人清理祠堂,一边嘱咐着; 一边不住的往屋子里张望,生怕阿飞有什么招呼。
  “忠叔很不错吧。”
  阿飞身体猛地一震,眼睛里闪过惊喜,忙不迭的转头看向发生的地方,果然,那里有一个他日日期盼的身影,正含笑看着他。
  “阿玉。你终于又回来了。”
  “是啊,又回来了,阿飞,这一次我可没有什么礼物,你不会生气吧。”
  “不会,来了就好。”
  依然是那个寡言少语的阿飞,可脸上的笑不容作假,我们孤独的阿飞终于会笑了。
  阿玉抬眼看了看着屋子,满脸的怀念,伸手想摸一摸,可等着附上去才发现,虽然如今他能出现在人前了,虽然说话什么的和正常人一样,可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又成了人,冰冷,没有触感的手,都让他清晰的明白,他依然只是个魂魄状态。
  “这里虽然还是老样子,不过阿飞,听着外头人倒是多了不少,你这家主做的可真不错。”
  “多了五个人,都是佃户家喊来帮忙的,忠叔说比买人方便,也靠得住。”
  “也是,毕竟家里活就那么些,若是买了没事儿干,反而容易生事儿。”
  “阿玉,你看……”
  阿玉和话痨呆的时间多了,对上阿飞,猛地倒是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可见到底是生疏了,时间啊,从来都是所有情谊最大的敌人。好在阿飞还是那个阿飞,赤诚的阿飞,他看着阿玉这样,或许是感觉到了什么,忙不迭的引着他去看侧屋的一处小供桌。
  才走进,阿玉的眼睛就忍不住开始发酸,发胀。那里放着的不是什么沈家的祖宗灵位,那里只有一个牌位,那就是阿玉。这样的情分,这样的惦记,让阿玉突然感觉很惭愧,他来去匆匆,不知道走过多少位面,情分已经开始变淡,可在这里,阿飞却依然如此对他……
  “阿飞,我给你弹个曲子吧。”
  不知道怎么回报,那就不回报,自家兄弟,有些事儿不说比说更好,倒是这曲子,阿玉一直觉得阿飞的身上剑意凛冽固然让他成就了剑道,却也容易伤了心神,俗话说刚过易折不就是这个道理嘛,所以若是能学会以音调和,或许能达到阴阳相济的作用。
  “好。”
  阿玉做什么,阿飞都会说好,虽然他不知道阿玉是怎么学会弹琴的,可阿玉要弹,他就愿意听。
  一曲《清心普善咒》舒缓了阿飞的心,也惊动了外头的人,那些佃户人家来做工的只觉得自家少爷才情不凡,可忠叔却知道,阿飞不会这个,那么是谁在弹琴?阿飞是什么样的人,忠叔很清楚,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这沈家祠堂的,还是在那间属于阿玉的侧间里,难道……
  忠叔手已经紧紧地握成了拳头,眼泪却不由自主的开始往下掉。秦管家,是他又回来了吗?是的,他都知道,上一次阿玉回来的时候他不知道,可他走的时候他却知道,那一天少爷在外头练了一天的剑,那是他从没有见过的剑法,还有少爷脸上带着泪的笑,虽然少爷什么都没说,可他还是能感觉的到,那是谁来了,只有秦管家才能让少爷那样的笑。如今……
  若是这世间真有神灵,请保佑秦管家一切安好,世世平安……
  “阿飞,听明白了嘛?这曲子多听,对你有好处。”
  “好。”
  “唉,和你说话就是这么累,怎么就不知道多说几句呢?算了,不强求了,有机会我总会来的,阿飞,等我下次来了,你弹给我听可好?”
  “好。”
  ……
  某一个花团锦簇的园子里,花满楼正在搭理一处花苗,手刚动了几下,这耳朵就猛地一动,随即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将手里的东西一丢,就开始往外走,而等他看到那花圃外站着的人时,嘴角虽然扯开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可眼泪却不由自主流了出来。
  “表哥,你这是看见我呢,看见我呢,还是看见我呢?”
  “阿玉,我终于……看到你的样子了。”
  这一句看到,直接让阿玉泪奔,多少人渴望看到花满楼眼睛恢复的那一刻,可惜他们都没福气,只有自己,等到了,看到了。
  “表哥,这样,真好。”
  除了这一句,阿玉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早没了当初那种灵动活泼,而花满楼却依然是阳光温暖的模样,不知道为什么,阿玉突然觉得自己这一次来,只怕并不那么完美,因为花满楼看到的再也不是那个可爱的孩子了,他会失望吗?
  花满楼依然是花满楼,即使他在看到阿玉的那一霎那就已经察觉出了不一样,可他依然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用那种和以前一样的笑容看着阿玉,然后称赞道:
  “阿玉长大了,这一身的气度,再不是那时爱和陆小凤斗气的模样了,真好,你这样,我也就放心了。能待多久?”
  他看到了,阿玉依然没有影子,依然没有脚步声,阿玉依然……不是人。这样的阿玉,能记得来看自己,花满楼又怎么可能让阿玉失望,他从来都是那个最暖心的人。
  “一会儿就要走,只是想来看看,表哥的眼睛。”
  “你看到了,上次你的医书确实很有用,西门听了击节赞叹,结合他的那些私藏,终于治出了一剂药膏,连着敷了三个月,就开始有了效果,能朦朦胧胧的看清楚些东西,换了方子又用了一年,如今虽不说神目如焗,却也和常人无异了。”
  知道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阿玉终于重新露出了最灿烂的笑容,不过他来不仅仅是为了这个,既然表哥看的见了,那么有些东西自然也不能省了。一套剑法,一曲琴音,就是这次来,阿玉给予的礼物。
  他知道,花满楼很聪明,过目不忘,过耳能诵,有了他这一次的演练弹奏,想来不用几日,这剑法,这曲谱,花满楼就能原模原样的复制出来,而有了这个……如此礼物,风雅不俗,表哥会不会更欢喜一些?知道他的阿玉如今多才多艺,是不是能更安心一些?
  结果一定是好的,阿玉这样安慰自己,看着自己一点点的变淡,他依然再笑,在这里,他不用承诺想来花满楼也能猜到,他还有下一次回来的机会。只是他没有看到,在他消失的瞬间,花满楼瞬间□□的脸。
  “鬼仙吗?也许吧!可阿玉啊,游荡人间,也并不容易。未来……”
  对你亲近的人想的永远都是你的难处,这里,花满楼就是这样。挥舞起剑法的花满楼,舞动的是刚才阿玉的剑法,花圃中微风吹过的散碎花瓣演绎的则是浓郁的哀伤。
  ……
  “阿玉,还去吗?接下来是去看杨过,还是看小宝?”
  他们啊……阿玉神情有些恍惚,过往的记忆像是电影一般在他的脑子里流过,好像很久,又好像很近,最后那镜头落在了阿飞和花满楼身上。那种莫名的生疏,那种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漠然,他突然觉得,这一次的回去,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也许他不该去?遗忘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儿不是吗?一次次的回去,一次次的让人想起,真的对他们好吗?
  “算了,就这样吧,最起码这会儿我是不想去了,去一次,心就恍惚一次,唉……”
  “行吧,不去就不去,机会给你攒着就是了,叹什么气啊。对了,阿玉,这次你回家休息一个月,早点回来知道不?”
  “哪一次不是这样?总是催催催的,你看看,我这回家我爹妈都快不认得我了,好歹给点时间多缓缓不成啊。”
  “缓?缓不了啊,这次是锦衣卫,知道不?这同人出的书都能堆一屋子了,不多抓紧点时间了解清楚,你去了万一出岔子可怎么好。”
  “锦衣卫?明朝?”
  “对,明朝,你不是抱怨唐朝太原始嘛,这次近了吧。”
  “嘿,你说这话亏心不?”
  走一遭到底也是有点用处的,看看,阿玉终于从那种高高在上的劲儿上缓过来了,恢复了几分人气。组长一边和阿玉说着话,一边裂开了笑。为自己这开后门的行动点了个赞。
  丫丫的,总那么端着,这以后谁是谁领导?他工作可怎么开展?为了自己,他也挺拼的哦!


第104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1
  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 阿玉就不住的在叹气。是,这里是明朝没错,他这身份是锦衣卫也没错; 可问题是; 亲; 他来到的居然是锦衣卫威名最弱的万历年间; 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万历十年7月末,张居正刚死的时候。
  天啊,虽说他也没指望去那锦衣卫一手遮天的地方混,可你也别让他来这会儿啊,眼见着张居正没了; 一条鞭法即将嗝屁; 这整个国家将重新陷入没钱的泥藻; 后头还有万历三大征在线等,这日子可怎么过?
  还有那个今年据说就会接手锦衣卫的刘守有; 不说人怎么滴吧; 能把这么一个牛掰哄哄的机构弄到最后屈居东厂之下,这本事就很说明问题了; 在这样的人手下干活,他能有什么好?
  这么一想; 阿玉就觉得自己这嘴巴有点发苦,万历绝对是大明在位时间的皇帝,足足有四十八年; 而如今是万历十年,也就是说他在这个时代的一辈子,那就是……直接和万历耗上了?而且还基本是贯穿整个万历时期?三十年啊,也就是他能活到万历四十年,你说这以后的日子……牙疼。
  “阿玉,阿玉,在吗?我进来了啊。”
  “唉,进来吧。”
  “怎么样,补名的事儿办好了吗?”
  “办好了。”
  “那就好,虽说如今你年纪不到,可这不是正好守孝吗,等着出了孝,你也满了十五了,正好能替上你爹的差事,也算是有了营生,不至于没了锦衣世家的名头。”
  是了,还有这个问题,在阿玉过了一世高官厚禄的日子之后,他重新回到了底层,成了一个刚失去父亲的锦衣卫的孤儿,一个年纪才十二岁的孤儿,至于为什么是底层?呵呵,这门口喊人,他在里屋都能听见,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好吗。
  一个四合院,倒座还是后来加盖的那种四合院,就是他的家。虽然也算的上是砖瓦的好房子,可只要张眼睛的一看就知道这房子年头不短了,墙上的白灰都已经开始发黑发黄,剥落大半了,你说这是怎么样的人家?
  进门来的是隔壁人家的小子,和阿玉差不多大,属于从小一起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伙伴,同样也是锦衣卫家的孩子。是的,这一片都是锦衣卫人家,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就和人家清朝八旗一般,给十二位的人都划片居住了,嗯,或者说是清朝学的明朝?反正就是哪个意思吧。
  甚至因为锦衣卫衙门众多,比如几乎另算的殿前司(仪仗队),皇城司(看皇城的),和北镇抚司(外勤执行),南镇抚司(内勤情报),经历司(办公室文员),甚至各种附庸等队伍各司其职,所以也分了片居住,好方便各个百户什么的管束。像是阿玉他们家这一片,就是属于北镇抚司的,只是他爹当初因为锦衣卫人员日益庞大,补缺的艰难,所以最终做了暗探的活,档案什么的,就给划到了南镇抚司……这个以后再说啊!
  咦,你们不知道锦衣卫暗探?你当万历年间那几场大仗是怎么胜的?你当这锦衣卫为什么会这么多人的?不就是有不少都外派到了草原,朝鲜这样的地方吗?一条条暗线,连起来给这个国家提供了多少外头的消息啊!真说起来,这锦衣卫,那绝对是属于我们最早的国安工作者,在为国出力上绝对流血流汗,只是这些因为属于暗线的工作,从没有昭示天下,又有文人大肆抨击这对内的部分,这名声才会那么臭的好不。
  在对待锦衣卫的问题上,阿玉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曾执掌过一国重担的高等贵族,那还是有资格说几句公道话的。从春秋战国开始,这所谓的间谍就从没有少过,各国君主也从没有放弃过掌控一个秘密力量的权利,秦朝有黑冰台,唐太宗也有百骑司,最多只是没有大明的老朱家干的这么敞亮而已。
  至于有些人说什么这是皇帝□□的刀?亲,封建皇朝,被集体收养,培养的孤儿们,不效忠皇帝,你让他效忠谁?准备造反吗?锦衣世家,世代为皇帝鹰犬,这已经延续了几百年,都成惯例了好不。对锦衣卫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鹰犬的问题了,而是工作的问题,生存的问题,家传职业的问题。
  哦,扯的有点远,咱们这会儿不是给锦衣卫翻案的档口,也不是普及知识的时候,继续说阿玉。阿玉爹当暗探那这工作危险程度很是不小,一般不是热血上头就是没法子,一般真心没人干。看看,这不是,干了不到五年,人就没了,具体怎么没的还不好说,因为涉及到国家机密,尸体也没能带回来,就同僚过来说了一声,带回来一样遗物,这后头没了。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比如他奶,于是,这边刚知道爹死了,那头奶奶也没了,早年丧母的阿玉彻底成了孤儿。若非锦衣卫本身制度不错,有个父死子继的政策,有战死的抚恤金可以指望,估计隔壁人家都该帮着找牙子来卖房子了。
  不过在怎么政策不错,孤儿就是孤儿,这是没法子改变的。所以喽,隔壁几个交好的人家自然而然就起了同情心,想要帮着照顾一二,远亲近邻嘛,这一代都是老邻居,都是几代人的交情了,关键时候还是挺给力的。再说了,这锦衣卫好歹也是十二卫之一,是武人,讲究的那就是个同袍之谊,哪怕是为了义气,也不能人走茶凉,撒手不管对吧。
  为此,周围的邻里都挺热情,今天你来看看,明天我送点吃的,后天某家来喊吃饭,这样的情分说实话,阿玉那是真的,很久没有感受过了。刚过来的时候差点没反应过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有人关心自己,阿玉心下也是高兴的,对照一下以前当乞丐的日子,那真是……
  “先这么着吧,我爹才过了百日,还有两年多呢,谁知道会怎么样。到时候只要不至于让我没个出路,我就谢天谢地了。对了,你怎么这会儿来了?你爹没喊你练武?”
  “哦,我娘做好饭了,让我来喊你吃饭。今儿是分活的时候,我爹卸了差事就去了百户那里,这会儿还没回来呢。”
  说话间,这自来熟的小子已经在一遍坐下了,顺手还拿起了一边阿玉整理好的竹条,帮着清理毛刺,那动作一看就知道,在家绝对没少干活。(恩?北方没有竹子?事实上曾经北方真的有,想想秦岭能有大熊猫,能有长毛象,你就该知道,一切皆有可能)
  “不用那么麻烦,我自己能弄着吃。”
  “吃什么啊,你爹留下的银子,这些日子花的差不多了吧,丧葬银子,抚恤银子什么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来,到你手里又能剩几个。唉,到你能领粮饷还有那么久呢,如今能省一点是一点。”
  即使是锦衣卫人家,也不是一定就凶神恶煞的,看看,这邻里之情,同僚之情和寻常的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区别?
  “我身上到底带着孝呢,还是两重……对了,铁虎,你看我这篾匠做的怎么样?能卖钱不?”
  两重孝有多晦气,这对于一个常年在古代生活的人来说,那是相当清楚的。别人热情,怜惜,可他却不能不懂事儿,不知道分寸,特别是人家还有老人的情况下。若是真的因为他,这隔壁人家老人心里有了隔楞,家里人不和,那他岂不是害了人家?还不如就这样,大家相互体谅几分呢。反正这所谓的不好过,放到阿玉身上,他还真是不愁。
  不说如今这手里的篾匠活能换多少银钱,就是其他的活计他会的也绝对不少,随便一个拿出来,那就绝对不会换不了钱。这个读者心里都有数的对吧。
  此外,早在穿过来的第一时间,他除了整理记忆,就已经下意识的将这个院子里的所有屋子都检查了一遍,不说别的东西,就是这绣春刀,弓箭,皮甲等一应物件就绝对让阿玉信心满满了。只要过了最初的三个月,过了父亲和奶奶两重热孝,他就可以走出去,去山里采药打猎,换取银钱吃食。若非守孝期间要吃素什么的,他这日子过得绝对比以前大部分穿越的初期好的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出身在武人家其实好处还是不少的对吧。
  “你这不是都要过百日了嘛,还那么忌讳干啥?”
  “行了,少说几句吧,你若真是想帮我,这样,我做完了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