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看,这事儿已经有了效果了。这一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用的不是一般的好,就是李世民都没看出来。由此可见,阿玉真的,真的,其实很有政治天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开始更新不定,15号之后,会恢复每日更新。


第91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38
  雪橇; 滑雪在得到了李世民的重视之后,这两项运动立马在长安,甚至是长安周边风行了起来; 随处可见在雪地呼啸而过的人。而那些商人更是心明眼亮的已经开始制作雪橇了; 力争能在第一时间; 用速度打败其他人; 做上一笔冬日难得的好生意。
  雪橇在大道上飞驰而过,阿玉远远的站在城头看着,心下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叹气。
  高兴地是,自己这一出雪橇的主意好像一举数得了,不单是让皇帝心下对用兵的方式方法起了改进的心思,变相的加重了工匠的重要性;又让天下的军民; 商户物资流通加速; 最起码是北方冬日的物资流通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顺带的还开发出了新的职业; 看看,那驾着大大的两匹马的雪橇帮人送货的物流队; 逼快递小哥都利索; 让多少日子过得艰苦的百姓在这冬日多了新财源。从这个角度说,阿玉这事儿干的那是相当的漂亮。
  可与此同时阿玉对于这没有专利权的古代社会再一次无语了。这才多久啊; 那城外不过是比赛了那么一场,不过是选了那么些老兵学了些日子; 这立马满大街都是雪橇了?折让他这个发明人情何以堪?他的专利费没戏他心里有数,可好歹让他家木匠挣上一点补贴一二吧,可事实上呢?构造太简单的东西; 能抢的生意实在是有限的很,不过是几日,连着乡下的木匠都能自己撮吧撮吧的弄两块板自己搭起来了,即使卡槽什么的都不对,总是容易翻车,可好嗲压的重些,一样凑合着用,而技巧不错的木匠们自己愣是相处了奇奇怪怪的巧方,做的不比阿玉家差,有些构思尽然比现代的更绝,那种纯手工的手艺巅峰创意简直令人惊叹。
  “果然我早该明白的,即使倒退了这几百年,这些工匠的创造精神一样令人惊叹,这是最该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啊……”
  阿玉说的没错,这些工匠的创造精神确实十分的不一般,就在天渐渐的褪去寒冷的时候,将作坊的工匠们又一次创造出来让阿玉惊异的作品,那就是火墙,直接升级了地火炕和火炕,让阿玉都忍不住赞了一声好。
  火墙这东西在现代看来不稀奇,能想的到的不少,可那所谓的能想到是基于本身这世上已经有过的基础上的,而那些工匠则真的是从无到有,从地火炕中散发出的妙点子,怎么可能不让人惊叹他们的奇思妙想呢。
  “看看,看看,这些人,哪一个脑子比那些读书人差了,若是从小也一样读书习字,只怕成就未必比那些世家子弟差,只是生来贫困,秉承着一技傍身这才落入了匠籍,成了这些人上人嘴里的下等贱民。其实要我说,不管是劳力的,还是劳心的,只要是用心的做人做事儿,创造出价值,就都应该得到尊重才是。”
  “这些手艺人确实不简单,若非他们,我都不知道这墙居然还能这么整,还能让屋子这么暖和,你是不知道,建造出最初的那一间,就是太上皇的侧殿,才好了没两天,我皇爷爷就再不愿意住到别的屋子了,我去了,也觉得比单纯的地火炕的屋子更暖和更舒服。”
  阿玉家的炕上,李承乾十分没有姿态的侧卧着,眼睛里却闪着不一样的光,从这些工匠身上他看到了另外的一股力量,虽然这一股子力量并不被人重视,可因为阿玉,他已经看到了这一群人的力量,若是将这些人整合起来,成为自己的依仗,那……
  李承乾突然间好像被打通了奇经八脉一样,从这工匠的身上得到了最大的启发,想到了这世间各行业各中的人。
  是的,这世间不只有儒家子弟,也不只有农户,还有工匠,还有商户,还有其他各学派残留的弟子,若是自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那么很可能在不显山露水之下,就获得一份十分可观的人脉,而这样的人脉隐藏在煌煌大势之下,绝对能让他在种种攻击之下获得一份自保的力量。
  是的,自保,从头至尾,对于李承乾来说,自保足矣。
  “火炕,地火炕,火墙,再加上那雪地靴,手套,帽子等等,殿下,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开始期待明年冬日的好日子了。”
  “是的,好日子,哈哈,那椅子,就让父皇省了好大一笔的赏赐钱,靠着宫中积攒的木料又偷偷卖了,挣了一笔;水车还是一笔;如今这些,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光是聘请宫中巧匠,往宫中送去的各色物资礼金,又是一大笔,虽说好些银钱什么的,都是属于这些工匠们自己的出息,父皇得不到什么好处,可光是让宫中之人身家富裕,得人尊重,就已经是最大的好处。哎,父皇这一个年过的,那是相当的舒心啊。”
  受过皇帝教育的太子对于某些无形的东西很敏感,说到这些的时候,那眼睛亮的都让阿玉不敢直视,心下对于皇室的教育喟叹不已。果然,这不是自己这样的人一个等级的,自己用了多少年,多少历练才明白的东西,再他们这里却从小开始接触……
  以前在武侠位面穿越的时候,他总是为了生存和武功努力,不住的学习进步,如今到了新的位面,即使接触的人不一样了,可能学的东西还是很多啊,在包青天里,自己慢慢的学会了古代衙门的生存之道,学会了刑名的知识,这些阅历即使在现代也一样弥足珍贵。而到了这里……世家贵族即使再有不好的地方,可在精英教育上却一样值得称道,自己决不能浪费了这大好的机会。
  阿玉似乎总是习惯给自己找目标,看看,这一次又是这样,不过会找目标的人活得总是更积极些。
  “你父皇舒心,那你呢,你不舒心?我瞧着你也挺乐呵的啊。”
  阿玉爹虽然也是五品官,可他父母早丧,家里又是属于旁支,受到的教育有限,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标,他能做的就是从这些皇子身上吸取最精华的部分,融会贯通才有可能。
  而想要这些知识,阿玉自然对着太子的事儿要更加的用心,不再是刚开始那种,想要救人,改变历史的恶趣味,而是填入了自己的利益,而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利益,做起事情来自然更加的用心和仔细。
  “太子啊,这世上呢,当爹的走希望自己的儿子出色,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皇帝却不会,所以,即使很多事儿你真的知道,真的都懂,麻烦你也不要全懂,最起码要留点让你耶耶有的可教对吧。不然你耶耶做父亲的成就感从哪儿找?从你的那些弟弟那里嘛?大人,特别是有这么多儿子的大人,对谁用的心思最多,那自然对谁也会最上心,最偏爱,从你家老四那里难道你还没看出这一点?”
  李世民为啥对李泰最是偏疼?刚开始是因为他小,身子不好,后来是因为他胖,走路都费劲,再到后头才是因为学识出众给他长脸啊。这个真的是再明显的例子了。李承乾以前没有细想过这些,可当阿玉这么一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脸上的表情精彩的都能直接当调色板了。
  “合着当个弱者居然还有理了?”
  “不是要成为弱者,而是要学着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来,示弱从来不是是什么丢脸的事儿,若时用的好了,也是一记良方,是策略。当然作为太子,你这示弱也要有一定的底线,不然真惹急了,让人以为是教不会的蠢蛋,那麻烦更大。”
  “哦,这么说就是,总是在进步,但总离着完美有一定的距离,是这个意思不?”
  看看,这就是精英教育的结果,这脑子快的,说了一就知道二,早年他当夫子的时候这学生要都是这样,他都能笑死,状元都不知道教出几个来了。
  “殿下举一反三,如此聪慧到是省了阿玉不少的事儿,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教导归教导,拍马屁归拍马屁,阿玉算是和李承乾教学相长,自然也要把持住自己的底线,他在李承乾这里的定位是什么?是伙伴,是朋友,是比谋士更重要的可以相互打去,相互依靠的臂膀,所以他说话什么的,也一样需要一个度,一个更合适的姿态,最起码在李承乾正式的登上那个位置之前,他也一样需要循序渐进的给自己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地位,而不是什么突然转变,辜负了这少年时期的交情。
  “你啊,对了,阿玉,这雪橇……”
  “已经快要开春了,这雪橇的事儿就别多想了,这东西想要引起朝廷的重视,怎么也需要再多几年,什么时候北方有了战事,那才是这东西大显身手的时候,到是牛的事儿,怎么样了?”
  “我阿娘已经接手了,你知道的,这宫中挣钱的事儿,一项都是我阿娘在管的。”
  哦,是了,阿玉差点忘了,其实我们李世民同学也是个工资上缴,家中经济大权全部放手的好丈夫啊,若不是这工作单位的小金库用的十分顺手,他这估计连给后宫其他女人弄点好货都未必拿的出钱。
  好丈夫李世民?这个人设为啥感觉说的十分诡异呢?哈哈,想想那后宫那么多□□,阿玉觉得,这个梗套到李世民头上十分的喜庆。
  “阿玉,阿玉,你笑什么呢?这表情这么怪。”
  “啊,没事儿,没事儿,只是想着你阿娘要是财大气粗了,你耶耶这以后还没你阿娘有钱,那该是什么表情。”
  “嗯,那我估计,后宫得翻天,我那些弟弟的老娘可没有一个简单的,只怕到时候也会想着弄点什么来钱的生意呢,毕竟就是不为自己,她们也得为弟弟们以后开府娶亲的,多做点准备。”
  “哎呦,那样的话,你耶耶这日子……哎,女人多就是麻烦啊,还是自找的麻烦,也不知道你耶耶到那时候会不会后悔?”
  “这个嘛……那么多美女,估计不会,呵呵呵。”
  有些事儿是不能畅想的,这不是这两个小子正乐呵呵的自己寻乐子呢,就直接让李世民给逮着了,想看他这个皇帝兼老爹的笑话?即使只是想想,只是偷着乐,那也不成啊,黑着个脸的李世民立马就让这两个孩子罚站了,顺带还霸占了他们的舒适小炕,吃着他们刚弄出来的美味小吃,眯着眼睛,中气十足的骂人。


第92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39
  李世民怎么突然会出现在阿玉家的?这个问题阿玉不知道; 也没法子知道。窥伺帝踪什么的,他可没那个胆子,所以他只能当自己命不好; 难得和人家儿子八卦一下后宫女人的问题; 就给逮了个正着。乖乖的给李世民当了一回厨子; 跟着李承乾享受了一把李世民同学的毒舌。
  “你耶耶实在是太能说了; 这嘴巴,突突突的,我说,太子啊,你如今这性子能这么好,果然是有缘由的。”
  “你还说?不怕再被听去?”
  “那绝对不能; 肯定走远了。”
  当我傻啊; 刚才没注意; 这会儿还能没注意?他这过来之后辛辛苦苦练武练就的本事,这会儿可是全用上了; 确定了附近没了那些脚步声这才说话的好不。
  不过即使这样; 这打击也够沉重的,站了那么些时候; 到现在耳朵都感觉嗡嗡的作响呢,重新躺回到小炕上的阿玉这会儿连弄吃的东西的心情都没了; 耷拉着眼皮,一脸的垂头丧气。
  “算了,不说这个了; 对了阿玉,这一个冬天,咱们玩的虽然尽兴,可这比赛却不多,怎么样,开春后还组织不?”
  因为这些比赛,太子如今的社交圈子扩大了好些,和朝臣家孩子的关系也变得不那么生硬了,即使在上次的野猪事件中,他对某些人很失望,也看透了所谓酒肉朋友的实质,可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他更明白,有交集永远比没交集好,即使这交情再怎么表面化,时不时能说的上话,总是不一样的。这是他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信息来源。所以对于比赛,李承乾一直很上心,如今看着天气即将转暖,他自然要催促起来。
  听到问话的阿玉瞄了李承乾一眼,心下暗暗的将刚过来时候的太子和如今这样的太子做了一个对比,心底暗暗的笑了笑,为自己这大半年的成果高兴了一咪咪,随即也不搭架子,卖关子,很是顺溜的说到:
  “放心,这些我早就想过了,开春什么最要紧?是人都知道,除了春耕,再无大事,所以咱们就在这上头做文章,比耕地怎么样?这一个个的,牵着牛耕地,一定很有趣。”
  有趣?李承乾眼睛都瞪大了三分之一有没有?这些不识五谷的家伙若不是去年秋收的时候因为比赛,在田地里走了那一圈,这会儿估计连田地怎么划分的都不知道,你让他们耕地?这真的能成?
  “怎么不能成?这些人啊,你难道到现在都没看透?越是从没经历过的,他们就越是起劲,为什么?因为大家起点一样,没谁更有优势的说法,比赛起来更公平啊,所以啊,你放心,参加的人一定不少。”
  阿玉这话说的那是半点都不错的,好歹是加起来活了百来年的老妖精了,他这真用了心,猜这些娃娃的心思,那真是一猜一个准啊,这不是,风声刚放出去,就得到了一大批人的赞同,别说是那些孩子了,就是家长们听说了,也一个个的跟着点头。
  在这个皇帝都要亲耕,以示重农的时代,孩子们连游戏比赛都不忘农事,这是多么的政治正确?多给他们家长长脸?他们怎么可能不赞同?甚至想的更长远的,有眼力见的还想着,能不能乘机秀一把,比如自家孩子比别家懂得多些,暗示自家同皇帝一样,重农?怜农?或者在百姓中刷一波好名声什么的。
  家长一重视,一般来说,孩子就得倒霉。这不是,这里刚有了这么一个苗头,一个想法,那些孩子们就立马倒了大霉了。这大北风还在吹呢,这得到消息,准备参与的孩子们一个个已经,忙乎起来了,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开始跟着家中懂得农事的仆役开始练习。
  这一股子风潮来的相当的迅猛,而且还十分的火爆,寒风都吹不走的热情真是震惊了无数人,跌碎了一地的眼镜。嗯,这时代没眼镜啊,那下巴一定掉了不少。反正李世民对此就十分的感慨。
  “这比赛……呵呵,这几个小子,脑子倒是活络的很啊,看看,调动了多少的人?这一个个的,弄得这耕地出力,像是抢金子一样高兴,朝堂都安生了好几分。”
  李世民捂着大大的手炉,站在殿阁的一角,看着御花园一边正跟着李承乾一起练习的几个皇子,对着长孙皇后感慨万千,这些皇子们自打生下来就锦衣玉食,别说是种地的事儿了,就是茶都没端过一次,如今一个个却主动的,像是得了什么好一样,衣裳扯了口子都顾不上了,没到年纪,参与不上的还生气难过起来,你说说,这都什么事儿啊。
  而长孙皇后呢,一边心疼孩子们寒风里受罪,一边却满脸欣慰的履行自己贤后的人设,乐呵呵的恭喜着李世民:
  “陛下该高兴才是,这样的事儿哪怕只是一个比赛,哪怕只有这么一次,好歹咱们皇家的孩子从此不用担心出个‘何不食肉糜’的昏庸之人了。而有了这些皇子带头,上行下效之下……陛下,想来今年农事必定能丰收。天下又会多些人吃饱饭了。”
  作为两口子,长孙皇后对李世民那是相当的了解,知道自家男人一心想当个明君,有什么比让天下人吃饱饭更符合明君的人设?所以啊,这一张口就说到了李世民的痒处,让他一听就满脸的笑,褶子都出来了。看向皇后以及皇子们的眼神也越发的柔和起来,只觉得这以往觉得心火直窜的几个混小子都看着顺眼了好些,可惜,这世上的事儿就是这么寸,越是高兴的时候吧,就越是会来点扫兴的打击,看看,这里一家人正自我陶醉,上演着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的戏码,那边一个内侍就急匆匆的跑过来报丧了。
  是的,就是报丧,说的是谁呢?那就是倒霉催的颉利可汗啊。
  说起来有了阿玉的世界里,颉利可汗其实没历史上那么惨,最起码那草裙舞不用跳了不是,农历十月的天,穿着草裙跳舞?这滋味真是不用想都知道不怎么地,没了这一出按说该日子舒坦些了吧?并不,到底是战败的一方,即使能折腾个帐篷住,他也过得很憋屈。你说李世民让他去当虢州刺史他没去?嘿,这事儿能看表面吗?明显就是个试探好不,他要真去了,那路上估计就没命了。
  所以啊,整天活在胆战心惊中的颉利可汗到底没能熬过他命定的大限,在正月底,就这么一命呜呼了,这个时节死的唯一好处就是,虽然活着的时候过得不怎么的,可到底用自己最后一出大戏,让正高兴的李世民黑了一张脸,也算他扳回了一局吧。
  “怎么这个时候没了?”
  “陛下,冬日本就难熬,这颉利可汗又不怎么适应这长安的天气,所以……许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