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这个是以后的暂时不说,反正坑阿玉是已经挖好了,至于这会儿?向秀也好,嵇康也罢,那一个个的都是满脸的感动,外带占了便宜的小兴奋。就是听到他们说话,终于回神的山涛和王祥也忍不住凑过来,向着阿玉订购了一批。这销售速度快的,外头的福寿叔脸都要笑僵了。
  郎君做了一个春天的纸,终于要卖出去了,还是一次性卖出去十分之一,甚至还是人家求着买,对比一下成本?畅想一下未来可能存在的,陆续的求购?福寿叔都快忍不住拍大腿了:这生意十分的做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蓝羽 30瓶、空羽璃月 10瓶、纤维喷雾 3瓶、古典的彩蝶 2瓶
  ^_^


第191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44
  阿玉的农事册子这帮子所谓的精英各自都抄了一份; 但若是问他们可是读懂了?那就真的哈哈了,他们都不是那种下过地,干过活的人; 再加上阿玉因为一开始这册子针对的就是这些识字的士子; 所以写的之乎者也了些。所以一般读书人若是像弄懂; 不自己试上几次; 那基本是别想。
  而这些弄不懂的是不是有这个耐心……这一点阿玉觉得,自己还是保持意见比较好,除非是那种真的,有心为天下做点事儿的,或者热血的,不然那真有可能是明珠暗投; 所以喽; 这也是为什么; 一上来阿玉先抛出一个人口危机的缘故。
  当然了,既然阿玉拿出来了; 还想靠着这几个推出去; 自然不会让他们在这上头在浪费时间,所以在他们抄写好了之后; 就领着他们,去了田地边上; 来了个现场教学。有过这么一出,想来即使他们在不懂,对着书; 也能学着赵括,来个纸上谈兵了。
  阿玉的措施显然是很有用的,不说别人,这几个反正是学的挺认真,还从阿玉的各种解说中突然发现自己很多的知识盲点。这些读书人,或者说这个时代的精英们其实很自傲,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行,突然有一天发现其实自己在某个项目上其实是个白痴?还是在他们一项不怎么看的起,认为只要有力气就能干的种田问题上?这就很容易引发他们不服气的傲气。学起来自然十分的努力,一门心思要补上这个漏洞,以防将来被别人鄙视了去。
  而他们这么努力……阿玉觉得,等到他们回去,对着其他人说起这个增产的事儿,然后获得鄙视,质疑,或者崇拜的时候,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展示一下才学,那也一定会十分尽心的推动自己这一本书里的耕作方式。顺带还会习惯性的将自己的这人口危机的论调也着重强调和宣传一下。如此一来,未来推动整个天下重农,重人口的计划应该是可以顺利的进行了。
  而按照阿玉的推算,若是当农事和人口成为执政重点,那么与此同时,保持一定的克制,减少较大战事的发生或许也能得到实现。毕竟打仗最终要依靠的还是人啊,既然都已经发现了人丁不足,那么怎么减少丁口的折损自然也是重中之重了。甚至阿玉觉得,有些脑子的人甚至还有可能考虑大力发展人口,以求将来在这方面强势全面领先之后,一举突破,来一个催拉腐朽,大势所趋什么的。若是那样……别的不说,东吴这种持续性流血的伤害肯定会减少,甚至连着整体的治安等也会得到加强,最起码溃兵逃兵什么的,就能少不少对吧。
  阿玉走一步看三步的本事历练了几个世界,目前已经开始进入无招胜有招的地步了,此次一出手,只是处在初级展开阶段,就已经展露出了几分不为人知的犀利,他很期待,等着增产农事的法子拓展开来之后,全天下可能发生的,与历史上截然不同的局面。
  什么?改变历史的后果?呵呵,不就是小黑屋嘛,他最近去的还少了?关着关着自然也就习惯了。
  “从未曾想过,这耕种还有如此之多的学问,果然秦郎君,你那条幅写的不错,世事洞明皆学问啊。”
  “敢问秦郎君,这些多是南方作物,你解说的倒是细致精准,只是这北方作物……这书上虽然也有写,可……”
  山涛不像是王祥,只顾夸奖,他更多的是细看这里头的疏漏,不断地检查自己是否学的有遗漏,从这个角度来看,山涛比王祥确实更有实干精神,当然了,这或许也和他的立场有关,毕竟这东西拿回去了,提交到高层,受到最顶级权贵询问的是他对吧。自然关心的更加细致些。
  不过阿玉是谁?能不知道这个?好歹他以往南北都没少待的好不。
  “这别的且不说,麦子这一点我倒是能确定的,只要照着这个做必定能增产,毕竟这里也有种植。至于别的……种植这个事儿,影响产量的最根本原因,其实也就几处,一是土地是否肥沃,二是虫害是否严重,三来就是这争夺养分的杂草是否多这三个缘故。所以在深耕,晾晒,细筛这三方面,不管是那种作物,都是适用的。即使北方其他作物的种植办法未必有效,这三处照着做了,也必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连着武侠片都能搞成种田文的阿玉在这方面绝对是经验之谈,说的相当的有底气,而也正是他这种自信,让山涛忍不住就跟着点了点头,不过随即,他有想到了别处,指着不远处的稻田问到:
  “水田和旱田区分颇大,北面也有不少沿河之地,不知若是在北方种植稻谷是否可行?”
  嗯?这还是个有想法的家伙嘛,虽说有历史资料表明,在4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就有水稻的踪影,可到底北面一直都是旱地作物的天下,大面积种植水稻,这个事儿历史上可是到了明朝才有人这么大胆,到了清朝,才有成规模的发展。可不想如今在阿玉的一本农书的影响下,这会儿还是三国呢,就有这么一个未来名臣想到了这个上头。一瞬间,阿玉觉得自己像是点开了农业科技树一样,额头都开始闪光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立马点头有没有。
  “理论上来说,那是一定可行的,只是北面寒冷,种植的时间上怕是要晚上好些,种植成熟的时间也会多一些。巨源兄,你若是有兴趣,其实大可选上一处地方,找人试试。按照南方种植的时间往后推,每隔上十日种植上一批,连着几个批次种下之后,细细的查看这一年丰收的时间,成熟的时长,再计算一下产量,必定就能确认。巨源兄,若是这水稻真的能在北方种植成功,推广开来,那这大河两岸,水泽之地,必然也能和这东南一般,变成新的粮仓。巨源兄,届时你必然天下侧目,恩泽万代,青史留名啊。”
  阿玉大力的撺掇着山涛,说的还是十分有执行可能,而且还不耗费他本人多少力气的事儿(再怎么实验,他也不会自己下地,自然不耗费什么力气),这大大的增强了山涛实验的兴趣。至于这后头的什么留名……光是听,山涛就觉得十分有道理,心都跳的快了几分。他们这样的人求得不就是这个嘛。所以一边点头点的飞快,一边还连着还问了好些水稻种植的细节。努力程度瞬间上升了几个台阶,看的阿玉都忍不住想要拍一拍他的肩膀鼓励一二了。
  不只是他,听到阿玉这么说,连着王祥和那两个半大的孩子都忍不住眼睛亮了起来,偷偷的往那水稻的方向多看了几眼,至于他们回去会不会抢了山涛这个活什么的……那个阿玉表示,他就不知道了啊,不过农事做出实绩,可以挣名声这个观点,或许已经埋到了他们的心里。
  至于为什么这么感兴趣……这个阿玉心里有数,即使是在名士成堆,吹捧成风的晋朝,这些时代精英们也明白一点,那就是靠着嘴巴做官永远没有做出实际成绩的官不可替代。特别是像山涛这样,还有裙带关系,很容易被人诟病的身份的士子,那实际执政成绩,更是他们摆脱闲言碎语,证明自己的最佳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能不起劲?
  既然起劲了,那么付出的重视程度自然也高了,而这重视度高了,待得时间自然也就变长了。所以啊,这一次王祥他们在阿玉处难得的留了足足有十来日,而待了这么久,不可能每一日都在田迪边打转的对吧,作为士族,有些该讲究交流还是要进行的。于是,阿玉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什么的,自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第一次可以全面的,狠狠的震了一下这个时代的所谓精英们,让他们第一次知道,在这个不起眼的会嵇山上,有阿玉这么一个年级不大,却样样精通的奇才。为阿玉学孔雀,彰显才华刷名声,做了第一波观众。
  而这些人在阿玉这里待这么多天,不可能一直只在阿玉这里待着,游学成风的时代里,作为自认能引领风骚的士子,去附近世家,士族,名士,名臣那里刷一波存在感那是必须的。而他们的走动,自然也顺带的将阿玉的名声也一起传了过去。所以喽,在蚊香风靡之后,在顾雍帮着刷了一波名声之后,阿玉又一次在东吴火了一阵。若是再加上消息灵通的听说了阿玉三战三胜的战绩,那更是给阿玉贴上了文武全才的标签。这名声刷的,阿玉那是相当的嘚瑟。
  阿玉的名声上去了,心情好了,对作为消息传播付出努力的山涛等人,自然也是相当的大方的。不但是让带来的那些人学会了火炕的制作方法,学了农事册子,还十分利索的提供了不少的新制纸张给这些进来十分忙碌,走动颇多的家伙们。
  注意,这一次不是作为书写的日常用品,而是作为他们走动各家的礼物。如此一来,不但是他的大方贴心获得了他们的好感,连带着他的新制纸张,也顺当的走进了豪门大户家的书房。这双赢的事儿干的,那是十分的巧妙。
  “郎君,咱们这纸……可省下不到一半了。”
  “急什么,等着他们走了,咱们继续做就是了,又不是急着用。”
  “是不急着用,可郎君,开始的时候不是说是卖给他们吗,怎么这就成了送了?郎君,咱们这也太亏了吧,又是火炕,又是增产,又是这纸张的,光出不进,这家业……”
  福寿叔皱着眉头,一脸不赞同的看着阿玉,就差没有用看败家子的眼神看他了,心下更是嘀咕:若非这蚊香上挣了实在不少,他都要发愁发的头发都白了好不,郎君怎么就不知道收敛点呢,这手也太松了。
  感觉到福寿叔眼神的阿玉还能说啥?和福寿叔说这是前期投资?是铺路?这概念太超前,福寿叔未必明白啊,所以他只能叹了一口气,想了一个符合这个时代特色的理由,没好气的说到:
  “福寿叔,你怎么不看看这送去的都是什么人家?你说,和这样的人家拉上关系,咱们将来能得到多少庇佑?最起码能少些找麻烦的对不对?那些被撺掇来抢蚊香配方的后头是些什么人,你不是心里也明白嘛,有了这些关系,将来这事儿能少多少?你就权当是上香上供了,这样想是不是好受点?”
  你别说,这理由一出来,确实,让福寿叔感觉很有道理,只是……
  “可那几个不是北面曹魏的人嘛,咱们这可是东吴。”
  “那这些曹魏的人去的人家是不是东吴的?咱们没关系直接牵绊上,这拐着弯又有什么法子?谁让咱们是小门小户呢?”
  都说到这份上了,阿玉觉得福寿叔总能理解了吧?是,福寿叔是理解了,不过理解出了两泡眼泪来。
  “可是苦了郎君了,这样的大才,还要受这样的委屈。不是说有举孝廉的嘛,怎么这上头一个个的眼睛都瞎了,看不到郎君的本事呢?怎么就没人举荐郎君呢?明明顾公都知道郎君的不凡了,如今还要北面别人家的人先发现郎君的才华,可见这上头管这个的人有多昏庸……”
  啊?这怎么就直接转折到了骂政府的地步了?前头不是还心疼银钱的吗?阿玉感觉他和福寿叔的脑回路实在是有些接不上啊!
  不管接的上接不上吧,有一件事儿阿玉是接上了,那就是嵇康和向秀两个在王祥和山涛准备回去北面的时候没能一起成行,反而要在阿玉这里住下一阵子了,为阿玉勾搭这两个还是奶娃的未来名士创造了机会,也为未来完成任务建立了基础,而原因则十分的凑巧,因为这两个娃……华丽丽的病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剑心 10瓶、徐徐秋浓 5瓶、古典的彩蝶 2瓶、安 2瓶
  ^_^


第192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45
  嵇康和向秀还是孩子; 即使他们要强的认为自己是大人了,可年龄在那里摆着呢,所以这身体素质真心不能和山涛以及那个老当益壮的五六十才步入官场的王祥比。从北往南一路走了这么些路; 已经很消耗他们的精力了; 偏偏到了阿玉这里以后; 还倔强的跟着这些大人同进同出; 只为了多学点农事上的知识,没有半点懈怠休息的时候,如此一来,这样的疲惫自然得不到缓解。
  等着王祥带着他们往各处走动的时候,那种和上层人士的社交又让他们耗尽了精神。几次下来,整个人基本都透支了; 所以喽; 当王祥和山涛表示; 要回去的时候,这两个孩子下意识的有种总算要完了的感觉; 精神上那么一放松; 身体立马就开始反弹,直接就倒下了。
  这样的病症对于阿玉这样的医道高手来说; 那真不是个事儿,只是他只是大夫; 没有洗髓丹这样的修仙用品,所以能做的,也不过是让他们好好的休息; 然后放松精神,养上一些时日。
  因为和阿玉待了好些日子,对于阿玉的医术这些人还是信的过的,而对于阿玉的人品,那更是信得过了,毕竟他们来一趟就占了大便宜再说信不过那是找骂了。于是那两个不负责任的大人知道并不是什么大症候,只是需要养养身子之后,立马点着头,表示了一下会帮着这两个孩子传信回家之后,就这么甩甩手走人了,若非那两个小家伙还有随从陪着,叫阿玉看来,那真不是一般的凄惨。咋就遇上这么两个不靠谱的人了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阿玉觉得人家挺惨,可嵇康也好,向秀也罢,自己却一点不觉得,反过来还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好主意,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但能继续像阿玉讨教学问,还遇上了差不多岁数的秦润。有了新的小伙伴在一起学习讨论什么的,这会儿他们正觉得此行收获颇丰呢。
  说起秦润,这家伙从头到尾似乎一直没什么存在感。你看啊,每次阿玉接待那些来访的人,说起来真心没将弟弟给忘了,也是常常带在身边让他跟着接/客的。可那孩子毕竟不是阿玉,还处在学习阶段,还是那种相对正常的,和天才有点距离的水平,这样的情况下,他就是想和人聊上也擦不上嘴。
  所以喽,这个有眼色,虽然不算天才,却也算是聪慧的,懂得倾听的,低调羞涩的小家伙就总是自发的当起了壁画,默默的在一边,不是帮着倒水,就是帮着递送东西什么的,充当一个最不起眼的配角,并努力的吸收着知识和见识,从自家的哥哥身上,从哪些来访的人身上,一点一滴的增加自己的见识和底蕴。
  作为阿玉最坚实的跟屁虫,他学着阿玉教导给他的所有知识,从无数人言谈中吸取属于自己的养分,再加上阿玉写的书他默默的帮着整理学习,到了如今,不过是大半年的时间,整个人就已经多了不少的变化,虽然一眼看过去,依然是那种沉默的,不起眼的模样,可细看却能发现,有了几分温润如玉的风姿。
  这样的风姿一时半刻的未必能发现,可嵇康和向秀两个不是待了十来天嘛,再加上他们病了之后,因为阿玉总是在外头忙乎,过来递送笔墨纸砚,说些闲话,充当主人关心他们的一直是秦润,如此一来,这三个小家伙自然而然的就熟悉了起来。而这一熟悉……
  就秦润本身来说,或许若是没有阿玉,按照一般的发展,和这两个那绝对没有交集的可能,不管是天资上也好,还是人脉资源上也罢,那都是两个世界的人。可如今……最起码在这两个孩子看阿玉写的书的时候,这秦润是妥妥能当一个解惑人的角色了。如此一来,嵇康和向秀两个即使在自傲,看在秦润懂得多的份上,看在阿玉的份上,也不可能和他没话说对吧。
  交流的多了,加上秦润确实成长了,拉近了和这些天才的距离了,一来二去的,倒是让这两个一直以天才自居的少年,也开始有些侧目,有了交好的心。少年人血热,直率,更容易亲近,时间长了成为好友简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阿玉看着这样的弟弟,看着他们交好,成为了朋友,心下是十分的欣慰。他自己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时间实在是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来自己创造下的一切,想要平稳的,顺利的延续下去,靠着儿子什么的,未必能接的上,毕竟这时代政治格局什么的,即使他小心的平衡,也敢保证一定能成,变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