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琮哥儿,搬到了荣禧堂正房……
  正想着,贾母又发话了。
  “你们都在这里,正好有件事要跟你们都商量一番。”
  虽然不是别的让人有些遗憾,但也跟二儿媳说的一样,总比没有的好,她严肃道,“我想来想去,皇上为什么要派贾政去山西当布政司?虽无明说要查亏空,但看王老爷跟你们猜想的,清查亏空是肯定的了。”她叹了口气,“你们可能都忘了,贾家也欠着朝廷银子呢。皇上,这是要让我们贾家当这出头的橼子啊!想当年,金陵四大家贾史王薛,贾王出兵出力,史家出谋出策,薛家倾尽家财……”
  那时候可以说是搏尽所有的一场豪赌,幸亏,祖宗们成功了!他们给后人们留下耀眼的基业!如今要轮到他们,想办法为后世子孙保住家业!
  贾母看向贾政,“你去山西查亏空,要是自己也欠着户部的银子,怎么立身,怎么追及他人!”
  贾政被说得满脸通红,只得跪下听训,王桂枝只有跟着跪下。
  屋里场面为之一凝。
  “老大,你是袭爵的,你怎么说?”贾母也知道这事难办,如果贾家头一个还银,那可就真是站在了风尖浪口上,不说别人,就是连络有亲的王史薛三家,说不定都要转过头来针对他们。
  噢,你贾家了不起了?还欠银?谁不欠银,反正朝廷的银子,你借得我也就借得,不用白不用。越是功劳大的,有些真正清明受百姓爱戴的,说不定欠的越多。你身在其中饱受其利却要反捅其刀,跟无耻卑鄙的小人有什么区别!肯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可帝王心术,深不可测,你就是明知道他要推你入虎林,你也不得不“自愿”进去取虎子。
  贾赦听母亲一说,满身一寒,他跟弟弟都想的太浅啊,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啊!
  皇上初登帝位,不好强硬逼迫大家追讨欠银,名声不好听,所以他就让贾政去山西当布政司,一是看贾家懂不懂事,要问贾家的忠心;二来就看如果贾家懂事,把贾家欠的银子交上去,做了烧火引子,给圣上借口;三呢,贾政在山西追补亏空,成绩不知如何,要看贾家后人是否能用;四,若是贾政能勉强一用,布政司变成巡抚,不堪用,立马就有人化为巡抚代他主事……
  不过轻轻一笔,进可攻退可守,虽把贾家坑得不清,贾赦还是得赞叹,果然不亏是二废太子之后,克承大统的四皇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等身为臣子,只当为国尽力,为圣上尽忠,甘脑涂地!欠银,我们还!”贾赦咬着牙道,能怎么办,新君已立,与群臣做对还有帝王所护,要是跟皇上做对,岂不是要自绝之中跳入火中,自掘坟墓。
  贾母赞赏得看向大儿子,“好!不亏是我们贾家长子。”果然还是她的儿子,正事还是能理得清的。
  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就好,她又笑道,“其实咱们家欠的银子也不多,我们贾家还得起。我就出两万两,剩下的八万两,公中出六万,剩下两万……政儿,此事因你而起,应该你出。”
  “是。”贾政应从。
  “不过还,也不是一下子还的。”
  一下子都还完,那岂不是说贾家故意拖欠朝廷的银子!
  贾母让他们俩赶紧给自己的老亲们写信告知此事,也把贾家的难处讲明白,“从我生日起,跟户部讲每月还银,先还三万。以后按照什么样的情况还,就交给赦儿你来办,你懂了吗?”
  “知道了,母亲。”
  贾赦明白,这要看贾府起头之后,别人还钱的进度,要是贾家还的太快,岂不是让其它人为难!祖宗们会赚钱,也就跟着甄家接过一回驾,从来没自己单独迎过圣驾,所以欠的不多,别人那就……
  单论他知道的亲朋里,就是甄家最多,起码有百万之多,毕竟独他一家就接驾了四回,堆山填海的银子都不能够!
  话是应的痛快,不过这一下,贾赦看着公中的银子所剩无几,不由头疼道,“那弟弟去山西上任怎么办?”他原本是想着先把公中银子拿出来给贾政,让他好在山西办差,结果要先交自己家里的亏空,那就没银子没他调用了……
  王桂枝想着这应该是她要出声的时候了,夫妻同体,她的真味馆能赚钱,可也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贾政也是有所付出的,就当他是个大股份分红也是应该,她正要张口,就被贾政偷偷抓住袖子捏住了手,嗯?
  这是什么意思?不要出声?
  果然没一会儿,贾母便道,“既然这样,不能耽误了国家大事,我先拿五万两银子出来,算是我借给你弟弟的。先补上公中的亏空,还剩下三万,让他们带去山西,等他把差事办好了,再还给我就是了。”当然要是办不好,她这个当娘的也就当没这回事。
  “你们说怎么样?”
  那怎么不也借大儿子五万呢,公中的银子最后应该是他们大房的,这时候付出去了,根本就是要贾赦掏六万银子啊,李夫人微觉不平,却并未出声,她自然明白这是老太太又偏心眼了,想着没袭爵的小儿子要出去拼搏,就跟喝着黄莲水似的,心疼得要拿自己的体己来贴补。
  可看老爷一脸认同,要是以前说不定她老人家根本不会当面说,直接就私下给了,还不如这样起码说句借的,好歹有张遮羞布挡着让人心里舒服点。万一二弟真在任上有作为,也是给贾门添彩的好事,三年大任,百万雪银,到时候一旦连任,不分家有恩情的好处也就出来了,到时候公中多少银子就能补回来。
  而且有个实权的叔叔,以后琏哥儿琮哥儿讨媳妇也能更多选择,还有一个闺女迎姐儿,养在老太太身边,日后参选……
  大家都商量罢,王桂枝跟着贾政回屋,还有些不明白,“怎么还要让老太太出钱!我们自己……”
  贾政知道夫人对于他跟孩子们都是从来不吝啬,哪怕是做个娃娃要裁整匹的锦缎都是眼也不眨,他摸了把夫人的脸,“我们一去几年,无一个孩子在老太太身边尽孝,还不让她出点血,她还不知道怎么难过呢。”
  母亲一向是怜弱的,如果他让夫人拒绝了母亲准备这番好意,她不但会觉得媳妇能赚钱翅膀就硬了,自做主张(不愿意在跟前侍奉她,还要带走孩子们),说不定就要留下她或者是哪个孩子来,她又会多伤心呢。再来会想着他会不会因为内兄王子腾的各种帮助,从而不念着自家兄弟之情。
  而他们眼下虽说借了老太太五万两银子,到时候回来的时候尽可以还上不说,母亲又满足了自己帮助小儿子的心,到时候大哥在她身边,也能想着她给了小儿子没给大儿子有所亏欠,两人相处起来也更和睦些。
  “啊?”
  王桂枝虽不明白,但看谁都没有意见,贾政又是一脸正气,便也信了,“噢,施是比受来的幸福感强。”要不然上辈子怎么总会有慈善家,圣母呢,因为他们有条件才帮助别人啊,穷得吃不上饭的怎么做慈善,自己赚钱还来不及呢。
  “夫人真是通透。”
  一点就通,贾政这段时间好容易才参了这一点心得,没想到夫人居然早就知道了。他不由好奇问,“你早就明白了吗?”
  什么?明白什么呀?
  唉呀,真烦人,有时候他们这些人说话就是讨厌,为什么不加个前宾后语说清楚点,动不动就让人猜!
  王桂枝翻了个白眼,“我不明白,我就是个天底下最糊涂的人。”
  懒得理他,见他笑得让人觉得还有点帅,不由躲开他,还是继续收拾她的行李来的好,她更连问贾政,“我们虽说坐船,也要坐马车的,那个让马车避震的弹簧做好了没有,这都好长时间了,一等给老太太过完生日,我们不就是要上路出门了吗?那东西很难吗?您得快着点啊,我听说山西有好多地方因为挖煤四处都是坑坑洼洼,那可颠了!还有缠在轮子上的绳子,我跟你说过那个外国有会‘哭泣的树’,那个割一刀会流白色汁液就是,晒干了就可以用,包裹在轮子上就更舒服了,难道没有人知道吗?……干嘛呀,你别走啊!真是的,回回说到这个转脸就走……”
  彩云笑着捧茶来,“太太,您总拿那些外国人游记上写的东西来为难老爷,老爷就是通晓四书,也不能世界上的东西都知道啊。”
  太太答应带着她跟语哥一起去山西,所以上月底她也跟余信家的一样体面得嫁了,如今虽梳了妇了的发式,却仍然在太太身边当大丫环,要等到了山西之后,再让她选丫环填她的空儿。
  听彩云这样一说,王桂枝倒脸红了,打从她怀孕,真味馆很多事都托给贾政之后,她那种觉得自己男人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习惯又上来了,“他又没说办不到。”转眼就觉得她没错,“这种非人力可当的事可以说嘛,我不过问问。”
  真奇怪啊,以前哪条街上没有卖螺丝弹簧的呢,也很便宜呀,是什么原因呢?王桂枝再一细想,就觉得自己真是大错特错了,弹簧的样子是很容易,可钢材不行啊!
  后世什么弹簧钢,应该说的就是特点的钢材吧,眼下有没有钢材都是一说呢,见自己拿这样的事去为难贾政这个古人,心里不免有些愧意,“老爷这段时间辛苦了,今天晚上做个八卦汤给送过去。”这也是她从电视上看到让厨师们再开发的一道汤,主料是冬虫夏草跟拿菇类喂养出来的小鸡,味道嘛,不失不过,但张大人说了,对人体健康非常好。
  彩霞却笑,“太太您忘了,这八卦汤材料虽然难得,滋补上品,但老爷却喜欢胡辣汤呢。”
  “胡辣汤琏哥儿也喜欢呢,但这天还热着,前两天才吃了不好,八卦汤好!”彩云说了就下去吩咐,特意交代只做一份给老爷,这才是代表了太太的心意呢。
  独自吃着八卦汤,贾政心中得意,却又觉得对不起夫人,真奇怪啊,为什么不论是什么铁绕起来的那么简单几个圈,都会断呢?真是奇哉!
  贾珠在一边帮父亲整理着一些条陈,看着他幸福得将满满小半盆汤都喝进了肚子里,一口也没给他留。真是的,宫裁也会时常给他加餐呢,只是不敢送到老爷这书房来罢了!
  元春在知道自己也能跟着父亲去山西之后,简直是高兴坏了,她这辈子出过最远的门,也不过是庙里庄子上,这回居然能去山西!
  就是在地图上,离京都一手也比不完呢!
  母亲还说,在船上的时候,能看山看湖看海,下了船,坐着马车,也能时常下来看看路过的名胜,就是到了山西,到时候也能让哥哥陪着她们去四处游玩!她的一些小姐妹知道之后,羡慕坏了,就是表姐也觉得人这一世有这么一回,已经不枉此生。
  “抱琴,你父母让你嫂子来说,要放你出去嫁人,你是什么意思呢?”衣物之类母亲已经统一让针线房的赶制了,有几套到了山西再说。她收拾一点儿自己心爱之物随身带,最主要的就是屋里服侍她的人。
  抱琴犹豫了好一会儿,想着姑娘这回去山西三年,到时候她就十八了,再选人家也选不着好的,虽说舍不得,到底有了这机遇,便跪下来道,“父母之命,不敢为违。”
  古嬷嬷暗叫可惜,傻丫头,跟着大姑娘去一回山西,之后就更不同了,年龄大点有什么关系呢,有得是人愿意聘。但她可不敢再多说话,毕竟上回她才放肆了一点点,就让太太弄到身边做了两个月的针线,根本连见也不见她一面,她那争胜的心被冷了大半,好容易才放回到大姑娘身边,她可不敢再有半点露相。
  元春点点头,大家年龄到了,自然有思慕之心,就跟饮食大欲,人之常情一样,所以宁愿早问早安排,不要等到他们情难自禁了,反而不好,“嗯,你服侍了我这么多年,我比着太太屋里的彩云,给你十二两银子,另外的东西不变,给你做陪嫁。”
  抱琴自己也存了不少钱,开心道,“多谢姑娘。”
  听父亲说,贾府如今丫环很是吃香,还有不少外任的小官来聘做正头娘子,给她选的这个,也是个秀才呢。
  “你们呢?”元春想着山西之行,笑着问道其它人,“你们只管说,不要到时候才想着从山西回来,就是我们允了,也要最少一个月的功夫呢。再说也不是让你们都像抱琴似的嫁出去,只是留在府里也是可以的。”毕竟她身边这么多人,都带上实在是不可能。
  这样便有三个二等丫头,还有几个小丫头婆子站出来说要留在府里。
  元春算了算剩下的,跟母亲说的名额差不多,便看向古嬷嬷,想着母亲好像不太喜欢她,便道,“古嬷嬷就留下来帮我管着她们吧,多做些娃娃,最好看的给我留两个,别的你们也能卖钱。”
  古嬷嬷一脸错愕,怎么这样,明明大姑娘挺听她话的呀,为什么这回去山西,居然不带她呢!
  “大姑娘!带上……”
  见元春微蹙了下眉,抱琴忙拉着古嬷嬷就出去,“嬷嬷这是干什么,您还能跟主子争强?”大姑娘一天天大了,奶嬷嬷都让老太太收拾了,她不过是一个后来的,跟主子的情份也就那样。宫里出来的怎么样,不一样让太太穿小鞋,给太太拘着做针线嘛。
  古嬷嬷被拉出了屋子,只得告诉自己,没关系,等大姑娘从山西回来就好了。可她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她没错,太太却总防着她,如今就连大姑娘也避开她了呢?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  贾政:怀疑能力中……
  古嬷嬷:我的宫斗技能不用了吗?嗯?


第98章 克制
  王桂枝手上的事很多; 便让元春先停一下学业,带着弟弟妹妹们多陪陪老太太; 毕竟交通不便; 说不定有三四年过年的时候,也只能让贾珠带着礼物回来。︾|贾母对二房可是讨了心窝子的; 人敬她一尺; 如何不能还上一丈。
  “你跟琏哥儿说,让他多带着琮哥儿蓉哥儿在老太太身边取乐; 还有迎姐儿,她最粘着你,她人虽小,你也要多安抚她一下。”
  元春点头应了; 让奶娘抱着宝玉、美玉、圆圆(二房三哥儿大名为环; 母亲就因此取了个小名儿)自己引着头去荣庆堂。
  “你也跟你家里人说一声; 到了山西就立马给他们写信,别让他们担心。”她转头对李纨说; “虽说珠儿这次止步于秀才,但他还年轻嘛; 少年得志也不是最好。这次是让你父亲兄辈们失望了吧; 不打紧的,让他们放心; 去山西也不会耽误他学习,相应的资料还是要请泰山费心了。”
  李纨早被母亲婶子安慰过一回,贾珠才二十; 她已经是秀才娘子了,多少人要考一辈子呢。再说就算是考不上进士举子,她……只要他跟她像眼下这样好,有太太这样照应着,她也不担心。她更惊喜的是,太太居然愿意也把她带上,这可真是想不来的好事儿。她正以为太太自己要陪着老爷去任上,还说了要带上大姑娘他们,想着自己定要在家里侍奉老太太了……
  “是!”
  “快去收拾东西吧,只带些常用的就好,别的贵重物品上档,留个你觉得可靠的看着。丫环你跟珠儿总共带上四个,两个婆子,再多名额也没有了,到了山西才能给你们添人。你去吧。”
  “是。”
  王桂枝还要忙着搬家,她的东西不少,要带走的更不少,毕竟她身边还有三个小孩子,这些小家伙们要拉要尿,又没有纸尿裤,单是小包袱都准备了十二个还不一定够用。
  好在她身边的丫环们个个都算是拿得出手来,一样东西抬出去,一样东西就记下来,保准一件也不会错。
  李夫人过来,也不嫌弃搬东西的忙乱,说了两句闲话,就拉住王桂枝的手道,“别处倒还罢了,厨房的账是怎么算的?我怎么看着,如今我们每个月竟没有这笔开销了?”以前每年六千多两的开销,如今竟没有了,倒还看着年成有一千到两千两的收入。
  “噢,因为只要让厨师们看中的就成了学徒,那是为了给真味馆博味馆做准备的,那不论月例开销就不应该由公中来出。”
  王桂枝喝了口水,忙给她解释着,她做生意,人员开支是应该算在成本里面的,用不着在贾府里贪那么一点儿钱,她自己都觉得不自在,“再来我们公中的庄子上送来的东西已经不少,除了一些新鲜蔬果需要额外采买之外,我们根本就吃不了,有些难得能收藏的,像是鱼胶等,我都记在账本上,等着办大宴的时候好取用。一些不能收的,我就以时价的八成卖给真味馆……嫂子您别介意啊!”
  “嗨!你这说的,就是白给真味馆也是应当的啊!”
  原来收入竟是这样来的,李夫人暗自咂舌,看来弟妹这个真是老实,在油水这么足的位置上,居然连理所应当要划入自己的钱都没没下一分,二房这样兢兢业业,毫无半点私心,倒显得她计较了。
  “这可不行,亲兄弟明算账。嫂子,您别怪我说话直接,咱们当主子的要是想着今天抹根针,明天少点盐的,不用计较。下面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