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权后之路-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姐姐她虽然原是来亲近,但是姐姐和女儿相比,当然是女儿重要,再退一步,儿子不成,将来女儿女婿少不得是她这个寡妇的依靠。
  王夫人一张慈善脸显现尴尬色,她贪图薛家钱财,当时又一心想让宝钗嫁宝玉,哪里真打点过?只不过在司礼太监那报上了个名,之后具是不管了的,宝钗这般过去,哪里选得上,而银子她当然是收着。
  王夫人应付妹妹家也刚好有薛蟠那事当借口,薛姨妈孤儿寡母,又是商户,要在京都这样二三品以上的官多如狗的地方生存而不被人欺负,不是要依靠王子腾家,就是必要依靠贾家。
  贾家当时虽实质上也是要靠王子腾,但薛姨妈一介妇人,她出嫁时都是三十年前了,那时当然是贾家最显赫,她三十年间一直在金陵。她刚来京时,自还不知贾家现状,受当家太太的亲姐姐热情相邀,当然是住姐姐家。况且,兄长虽亲,但身有公务、男女有别,亦不得常亲近,但想与亲姐姐打交道比与嫂子打交道容易,自然选择来姐姐家。这也是薛姨妈本质性软,舍难求易的必然选择。
  当时王夫人还是住在荣禧堂的荣国府太太,在公侯人家走动也是有脸面的,薛家豪富,哪里会为这银子和她撕开?
  而王夫人一来见宝钗确实是个好的,对贾母一心想要将黛玉许给宝玉的事又膈应得紧,正想选个趁心儿媳,宝钗就是最合适不过了;二来她连年送银子给元春,正要广开财源,因为薛家一出手就五万两,起了贪念。
  王夫人虽然二,但这番算盘也不算小白。因为她确实一直坚信她的元春会是有大造化的,元春若是封妃,薛家出再多的钱,也会心甘情愿的。造成如今尴尬境地,实是此一时彼一时,谁让元春没有这造化。
  王夫人是属貔貅的,自不想吐出银子来,她脑子急转,就想寻个由头,忽说:“当年是求了廉亲王家……”
  廉亲王徒元康不正是三王之乱的祸首,他的妻族具抄了家灭了族,而他自己和儿女被贬这平民流放。王夫人当年确实是想巴上廉亲王,还蠢蠢欲动让贾赦、贾政也参与恭迎老圣人还朝之事,好让元春有机会封妃。此时危急之下拉出廉亲王府来背黑锅,就是表示钱是追不回来了。
  贾母虽心偏得没边了,却到底还有几分智慧,不禁喝道:“住嘴!”
  如今形势,人人避忌廉亲王,便是从前真有所往来,都怀着明白装糊涂,偏王夫人心中只装着银子,心急之下其它都是不顾了的。
  “弟妹,你可别吓唬我。” 邢夫人惊呼一句,又满脸为难地看向贾母,说,“老太太,弟妹若真和廉亲王府有这么深的牵扯,还请老太太恕儿媳不孝,为了琏儿、荣哥儿,同意提前分家。想想当年附逆之族如今可没有一家在的,儿媳就打个寒颤。现在分家还来得及,我就是跪到娘娘跟前去,也要保下琏儿和我的乖孙孙荣哥儿。”
  贾母老脸黑沉,当时能硬扛住压力,以孝道强压,大房和二房虽然互换住处,但是府中田庄产业和大库房钥匙都还在王夫人手中。只不过现在大房住在荣禧堂有什么开销、要什么份例现在可是理直气壮,上下几乎没有人敢拒的。
  贾母压下郁气,说:“你弟妹怕是糊涂了,糊涂人的话,哪能当真?”
  邢夫人像是求证似的看向王夫人,说:“弟妹,你再想想是打点了哪家王爷呀?不会是英亲王、福亲王、荣亲王吗?哎哟,看我糊涂的,英亲王家的小郡主才刚刚满月呢,前几天我和凤哥儿去喝满月酒,那小郡主英亲王是比儿子还疼呢。福亲王、荣亲王的郡主只怕还在王妃们的肚子里。总不会是老德亲王家,德亲王世子妃可是厚道人,不会收银子不办事的。这忠平郡王府家有两位县主与宝丫头年纪相当,他们王妃与我倒也能说上几句话,弟妹要是打点过,我也能帮着问问王妃会不会是她底下的人有什么差错……”
  听着邢夫人列数现有的几位亲王郡王家,语气十分熟稔,贾母和王夫人脸色越发的沉。再不能欺负人家不懂了,以前要是编个贵人出来,以邢夫人的地位,她只有眼红的份,现在人家认识真正的主儿。
  贾母知道再这么扯下去二房只有自己没有脸,打断说:“老二家的,你要是和薛太太借了银子,虽是姐妹,也没有不还的道理。”
  王夫人心中一阵子委屈,说:“老太太,如今我却哪里去寻出这么多银子来?都是府中花销……”
  王熙凤说:“我们太太老爷琏二爷几个儿也没有从公中支取过几万两银子。倒是二太太往年总是送银子给宫里的大姐姐……”
  元春立在贾母身边,听她们谈论银子的事,心中隐隐就觉得要不好。别人不清楚,但是她却有数,她在宫里十五年,总共花了有八十多万两银子,具都是王夫人打点的。也因此,她才拼命想争出个前程来,只可惜遇上徒元义这样的皇帝也是没有法子。
  这时王熙凤都能这样给她没有脸了,也是,大房二房为争家权内里闹成那样,也不再像从前顾及她了。
  邢夫人早因为上一回贾母硬生生阻止大房收回掌管家业的权力而恨在心里,她拿贾母没有办法,但是戳王夫人和贾元春的心还不容易?
  于是,邢夫人接着王熙凤的话头说:“哎哟,大姑娘进宫十几年,银子就花了海了去了。咱们老爷才是家主,花的也是他的钱,也就不管几十万两还上百万两了,都当作他这当大伯的痛惜大侄女。当时,大家不都盼着大姑娘能当娘娘嘛,老爷都和我交代了,大姑娘是为了荣府进宫去争个娘娘来的,这要是不成,我们也断不能让大姑娘把我们老爷的银子给吐出来。这当娘娘不是想当就能当的,还是要看造化。不然,不是人人都是贵妃娘娘了?但咱们家的银子肉包子打狗一般,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我们老爷得担待着。可弟妹借了薛太太的银子忘了还,传出坊间,大家未免以为我们将军府打了薛太太的秋风呢!可我们老爷连这银子的味儿都没闻过,替弟妹背着这名头,可又过了。可这解释一番不是我们老爷借的,二老爷好不容易因为环哥儿出息好几分的名声又要臭了。”
  贾元春脸色雪青,浑身颤抖,她最怕的事还是避不过,她强把眼泪收住,她是个要脸面的人,却哪里还有脸面呢?


第149章 馥儿出嫁
  王夫人也是双眼发红; 到如今处处不顺; 连妹妹都已和她离心; 宝钗这么些年也是白疼她了。
  薛姨妈倒是不想和姐姐闹得十分难看; 也没有想到邢夫人的火力这么猛。
  薛姨妈道:“老太太; 姐姐,这些年借居的恩德我们也感怀在心。那打点的几万两银子姐姐怕是真操心了的; 只是我们宝钗没有那造化。我只……只想姐姐怜惜宝钗一回,让她嫁得体面一些; 那十万两便是还个八万九万的……也好过宝钗寒酸着嫁了。”
  贾母虽然贪财; 却也是最要体面的人; 对王夫人说:“宝丫头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不说是借了人家的嫁妆银子; 我们就是给她添点妆也是一番心意。你看着办了,别说你没有。”
  王夫人看着贾母目中的寒光,这才知此事没有转还余地了; 她掌着田庄家业,多少油水,这权力还是老太太护着她才能保住。
  王夫人身子颤抖; 回复贾母:“老太太既这般发了话,媳妇……贴尽自个儿的嫁妆也得还上妹妹的银子。”
  邢夫人说:“弟妹果然是通道理的。那拣日不如撞日吧,这薛太太为宝钗的婚事忙着呢,也不能天天来府里。”
  贾母给了王夫人一个警告眼神; 二房此时名声再经不起折腾了; 贾政被撸成八品官; 因为“伪贤”名声,圣人的厌弃,三个亲王鄙弃,工部同僚都看不起他。那时连着好几日不去上差,差点被罢官,还是贾环高中进士才缓解几分,大家觉得他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这时再不能闹出借小姨子钱不还的事。
  薛姨妈等人跟着王夫人去东院拿银子了,而贾母却要歇着,贾元春去照顾她,但贾母在她扶她时顿了顿,目光凉凉地扫了她一眼。
  贾母终于忍不住问:“你母亲这十几年来给了你多少银子?”
  贾元春浑身像是抽干了力气,沉默许久答不上来。
  贾母说:“我自可问你母亲去。”
  贾元春跪了下来,哭道:“孙女儿不孝,累得老太太和母亲为孙女筹谋。这十几年来,宫里处处要银子,统共也用了七八十万两打点……”
  贾母嘿一声冷笑,说:“进宫当了十几年侍候人的奴才,竟要府中贴上七八十万两银子。真是我的好孙女,你可是把宝玉的银子都花光了,最后还回府来了。今日不用你侍候了,七八十万两的身价来侍候老婆子,老婆子受不起……”
  贾母叫来鸳鸯,其实鸳鸯一直守在门外,这时不禁战战兢兢,看到大姑娘泪流满面瘫在地上。
  她一个奴婢,贾母心腹,也知此时不说话的好,扶了贾母进卧室去。
  王夫人尽管一万个不乐意,贾母也发了话,只待心中怀着对邢、凤、薛三人刻骨的恨意,回到现住的东院屋里,去翻出自己落了几层锁的箱子,取出银票来。
  她当家二十多年,还吞了石氏嫁妆庄子二十年,尽管元春身上花了八十多万两银子,她还是有盈余的。府库里的东西都能被她掏来,又有周瑞家的帮着折卖东西。王夫人到底出身大家,倒不会将御赐的东西折卖,所以之前礼部人员过来时,大部分国公规制摆件都对上了。
  王夫人各处撂来的私房现银还有三十多万两,这连元春都不知道。这时去了一半,她只觉眼前一阵阵发黑。
  但是她仍然拿出来还给薛姨妈,薛姨妈点清后,将借据还给王夫人。薛姨妈原想说句软话,但见王夫人好像散发出“吞噬异能”的丧尸一样的气场——如果她知道这玩意的话,薛姨妈害怕,话说不出来。
  邢夫人一双眼睛发出的光胜过金子,王熙凤也是眼中一亮,心中盘算着又有一笔收入了。
  邢夫人说:“弟妹呀,你那打点的五万两银子要是没花完,那也……”
  薛姨妈忙道:“不用了……这……我,我只是为了宝钗的婚事,那打点姐姐定是花完了。”
  王熙凤看看薛姨妈,叹自摇头,她这个姨妈真是太性软了,她自己不争,她们也只好算了。
  这事儿薛家还真是地道,讨回十万两银子,给了邢夫人和王熙凤各五千两银子,这乐得婆媳几天内都喜气洋洋。
  此事且不细提。
  ……
  时光匆匆,已至五月下旬,贾环、石聪等新科进士具已去上任。
  五月中旬时,在京营校场、贡院举办武恩科的各科考试,也是京都百姓们津津乐道之事。
  且说谁是乾元朝首位武状元?
  说起来又要让全京都的女儿们捏酸了,就是那与和毓县君定了亲的定中候世子,文科探花郎,真正的绝色才貌仙郎。
  萧景云文武双全,武功高于常人自有一段故事,且后再展开。
  却说萧景云因为是文武双进士,且还是定中侯世子,皇帝未来连襟,自然是深受皇帝宠幸。他中武状元后,被点入拱圣军历练。不过也常常宣去御前伴驾,不是进士探花郎文采好吗,做一做皇帝临时秘书,虽然抠门帝还加班不给钱,他却让许多人眼红,大家觉得他占尽天下好处。
  但是此时,这位红人却是眼红谭谦,他的未来义姐夫。人家就这么迅速要娶上媳妇了,而他却要等到年底。
  谭谦原是寒门学子,但已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当庶吉士,此时也在京都内城置上了一套五进的宅子。
  这事儿,萧景云是帮了大忙的,不然谭谦是找不到这样便宜的好房子,两人是同科又将是连襟,谭谦也就不和他这侯门王孙公子客气了。
  这五月二十五才是苏馥儿出嫁的日子,五月二十四时按习俗惯例晒妆。
  男方催妆,女方送妆,男女两方家中都是宾客盈门,两方家中都要晒晒的。
  萧景云今日告了假,和许多朋友陪姐夫谭谦一早去邢府催妆。
  萧景云到底是侯门,几代单传,见惯富贵的,他知道未来“干岳父”邢家原出身贫寒,全是靠贵妃立起来的。
  只道邢家嫁义女到底是与真正的贵女是有差距的,但是这一晒妆却是吓着了诸人。
  今日林家、石家大手笔,各添妆十八抬,金银、古董、摆件均不是寻常人能弄得出来的,就算贾家大房也添了妆,虽薄许多,却也超过平常人家女儿了。
  又李尚书夫人孔氏、通政司使夫人孙氏也各添了妆,宗室之中也有些女眷来意思意思。
  这些且不算,邢家也为这义女细心准备了六十四抬厚重嫁妆,给了三万两的压箱银子。
  正晒时,太极宫赵贵亲自带来贵妃娘娘给义姐添妆,整整十抬。萧景云眼尖,看出来那竟然都是顶级贡品,已经不是用钱能横量的了。
  还有,苏小姐父母留给她的银子,苏馥儿近半年跟着投资入股姐妹生意花了不少银子,且也孝顺邢忠夫妻具是不惜花银子的,是以手上现银比从前少。此时她偷藏起五十万两,拿出来晒的也有十八万两,但也足以让人眼睛突出来了。
  这让在场宾客无不瞠目结舌,还有好些勋贵之家夫人扼腕没有为儿子求娶。原本有那打算的,到底介意苏馥儿没有父母兄弟,只是有些瑕疵的才会求娶她,没有想到根本是走眼了。
  跟谭谦一起来的同科朋友说:“谭兄,你这不是娶妻,你是误入宝山了吧。”
  谭谦自持君子端方,早就做过妻子不是真正贵族小姐的准备,只盼与她心意相通,举案齐眉。所以,他自己也是震惊的。
  萧景云到底是见惯富贵的,这些与他家相比不算什么,于是还是伸长脑袋看向苏小姐院子方向,明知这样是瞧不见未来媳妇的,却仍是忍不住。
  翌日五月二十五日,午后阳光明媚,天空朗朗。
  正是迎亲时,新郎带着迎亲团队去邢府。
  邢家尚没有儿子,只好请了贾琏、石睿、石聪做做小舅子的事,考教新郎。
  除了贾琏,石家子都是进士,自与同样是进士的谭谦你来我往,好一阵交锋。
  各种难题都没有难住他,这时石家兄弟俩也不禁佩服贵妃娘娘给义姐挑人的眼光。他们哪里知道,这也是皇帝开后门让邢岫烟挑,而邢岫烟又给挑了其中最好的。这姐夫夫在徒元义前生可是他后期执政的定海神针,徒元义当时身体越来越差,是心力熬干之像,需要多静养,因而谭谦四十六岁就官拜内阁首辅,可说是传奇了。
  在那时候后金两次进范,都是谭谦力主抗金的,后方调配打退两次后金南下。直至前世的徒元义驾崩,他的不肖子却是心胸狭窄刚愎自用,不会治国、不会驾驭人还觉得谭首辅性格强硬,在朝政国事上十分霸道,便借外戚之势与首辅搞内讧,生生把若能好好经营尚能绵延百年的封建王朝二十年就败了。
  吉时已到,苏馥儿拜别邢忠夫妻,盖上了盖头,且由贾琏背着上了花轿。
  苏馥儿十里红妆出嫁,大家都有添妆拢在一起都有一百八十八抬了。谭谦家也是在京都,花轿进谭家时,邢家这里的嫁妆还没有抬完。
  谭谦没有父母,拜天地时虽然有几分尴尬,到底是顺利完成了。
  送入洞房,众宾客闹新房要看新娘子,谭谦也满怀期待掀开了盖头。但见盖头下露出一张美丽面庞,气质绝尘,肤如美玉,双颊生晕,美目流盼,琼鼻朱唇。
  所有人都惊呆了去,谭谦更看得傻了,谭谦是毅力极其刚强之人,以他的家世条件一路过关斩将,青年高中,天下也取不出几个了。是以,他与酸秀才和膏粱子弟不一样,平日并不重女色,二十岁时母亲在世倒给他寻了一个婢女,但到二十三岁母亲去逝,他严守重孝打发了婢女。但是谭谦从前以为女/色不是某些朋友见过的青楼女子,或如坊间浪/荡/女子,或者当初那个老实的婢女,哪里见过“十二钗”正册上的风流人物呀!可回真是如喜娘所说,称心如意了,竟然露出一丝傻笑。
  全场只有萧景云觉得义姐还是不及自己媳妇,可是媳妇再好还是娶不上呀娶不上。
  回到宴上,萧景云只有把郁气化为酒量,在姐夫的婚宴上大杀四方,醉倒后由小厮抬回萧家马车。


第150章 婚嫁高峰
  到了六月十六日; 宝钗也算是风光大嫁了; 因为有石张氏主持迎娶,不会委屈了大侄子; 宝钗总算也和原著中说拜堂就拜堂不一样。
  邢岫烟因为原著中宝钗的好处和石家脸面; 自然对宝钗也有赏赐。
  石礼娶上了宝钗,也真是撞大运了; 若非宝钗出身商户,没有父亲,兄长不成器,说实话,石礼有才有钱也是配不上她的“艳冠群芳”。但是,宝钗的条件在看父兄的古代; 现实来说,石礼已经是她很好的选择了。
  六月二十六日,石家再办更大的喜宴; 石睿迎娶吏部尚书李洵家的女儿李彤。倒不是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