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续红楼溶黛情-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笑道:“必是不辞的。我这里打点了些小玩意儿,分别送与老祖宗、舅舅舅母并诸位兄弟姐妹的,还请琏二哥哥与我捎去。”

    贾琏忙道:“怎好叫妹妹破费。”

    黛玉道:“不过是一点子心意罢了,没有什么破费不破费的。”

    次日一早,贾琏即登舟离去。

    !

 第八章 私心计议

    却说那贾琏回到荣府,将黛玉所言转致贾母王夫人等人,贾母听了因叹道:“我这玉儿!”却又揩泪:“难为她小小年纪,便没了爹娘,到底无个人疼护。”

    王夫人便陪着拿帕子拭泪道:“老太太说的是。或者再让琏儿去一趟,到底把她接来是正理,什么热孝在不在身,其实咱家并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大姑娘也忒多心了些。这里还都眼巴巴的盼着她回来呢。”

    邢夫人瞥了王夫人一眼,点一点头:“这是真。别人且不说,单宝玉哪日不把林妹妹三个字叨念个几十遍。”

    这话正踩了王夫人的痛脚,王夫人眉峰簌簌的跳动了一下,旋挤出笑来道:“可是这个话。到底是他们从小一出顽的,自然比别的姊妹又不同。”

    凤姐便拿眼睛觑着贾琏:“要我说,都是这位爷处事不妥当,林妹妹不肯来,你便好歹劝了她来。你这样空空的回来,却不是让老祖宗和太太伤心么。”一面示意贾琏。

    贾琏便道:“是孙儿不会办事。这就再回去,把林妹妹接来。”

    贾母早就把众人的神情看在眼中,亦不露声色道:“你们不知道!这玉儿随了她娘,主意大,要强的很。算了,便先由她吧。正巧娘娘要省亲,琏儿外头事也多。待娘娘省过亲,琏儿,你便再姑苏去一趟,好歹让她回来。”

    正在这时,宝玉匆匆进来:“是林妹妹回来了吗。我回来的晚了,竟不得迎一迎。”说话未了,进来却不见黛玉的影子,便向贾母道:“老祖宗,林妹妹怎么不见?”

    贾母道:“你妹妹说,重孝在身,府中又有喜事,不当稳便,所以先不来了。”

    宝玉大急道:“府中的喜事有何关系,怎得就不来了。莫不是恼我不去瞧她吗。”又自说自话:“是我的不是。这阵子定是哭的不知怎地,我若去了,劝她一下子,与她解解闷也是好的。”

    这一番话,王夫人脸上遽然变色,用力攥了攥手指,才算把语气平复:“宝玉,你年纪也不小了,点子礼数也不懂。老祖宗面前,怎可如此说话。”

    凤姐连忙来推宝玉:“莫急,不干你事,都是你那琏二哥哥的不是。放心,老祖宗说了,待天暖和了还去接你妹妹来。” 

    宝玉便上去扭股糖似的粘在贾母身边:“老祖宗,现在就去接妹妹回来。好不好。眼瞧着年关了,妹妹一个人在外头,无个人照料,老祖宗难道就是放心的么。”

    贾母道:“我岂不惦记你妹妹。不过,孝字当头,你妹妹既然佛前发了这个心愿,咱们也不能勉强她,放心,待开了春,定是要她回来的。你可不能任性,惹你娘生气。”

    王夫人听了脸上一发不好过。

    宝玉心中虽是怏怏,但也只好作罢,却是诸事无心,一时宝钗并三春来了,姐妹与他玩笑,他也是待答不理,心不在焉,满心就只惦记着黛玉如何了,王夫人看在眼中,心中是又气又恼,面上却不能表分毫出来。

    一时众人散了,贾琏又被王夫人唤去,好一会儿才回。待回房,夫妻二人茶余饭后,那贾琏便怨道:“好不好,回来说吧。怎的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就左一个我的不是,右一个我的不是。”

    凤姐道:“我不说你的不是,难道顺着太太说林妹妹的不是。那可是老祖宗的亲亲外孙女,正经论起来,比宝玉还近一层呢。要我说,林妹妹不回来也是好的,免得白填还你们这个无底洞去。”

    贾琏忙道:“这是怎么说。”

    凤姐闻言挑起柳叶吊梢眉,瞪了丹凤三角眼:“你还弄鬼儿,打量我不知道呢。论理我不该说,忒也心毒了些。林姑父并姑妈都不在了,就剩下一个姑娘家家的,可怜见儿的,纵留些散碎银子,做嫁妆罢了,要说贵妃省亲,没使用的,也不该就惦记在这上头了。叫人家知道了,只说咱家眼皮子浅,连个孤儿家的钱也图。太太痴心,你也给了棒槌认作针,就不想一想,太太统一撂手,便不与她相干,那老太太可是妹妹嫡亲外祖,若认真追究起来,是谁的不是?”

    “这话是了。我也疑心过,听你一说,越发是了。”贾琏苦笑道:“你可知才太太喊了我去,再三盘问,我倒是据实说了,只怕是不信,还当我捞了多少的好处去呢,闹的我是有冤没处诉。哎,你说,林姑父祖上五代列侯,又点了那些年的盐政,怎就连个像样的家业都乏?”

    “你问我,我问谁去。”凤姐道:“如今说这些有什么意思。素日我看林妹妹便是好的,如今一发行事有章法,你看她打点的那些东西回来,哪一样不是色色妥当,咱这家里上到老太太,下到赵姨娘还有环儿那小冻猫子,并底下的大丫鬟们也没有漏下一个。人都说那薛大妹妹是个妥当人,如今林妹妹也不输给她。看老太太的意思,宝玉的亲事,定是要亲上做亲,有老太太一日,还必是老太太做主。且看着罢。”

    贾琏又愁道:“话是这么说,只是,眼下咱家盖园子,哪样不要盘费的。”

    凤姐冷笑道:“那都是你们爷们家的事儿,既是那脸面要紧,油锅里面翻个个儿,凭你们寻去。”

    贾琏笑道:“你倒是和林妹妹投气的很。我不过说了一句,你便竹筒倒豆子似的,歪派了我一通不是去,究竟与我有什么相干。不过闲话罢了。”

    说着二人归寝不提。

    却说那元春才选凤藻宫,又定了回家省亲,贾珍贾赦等虽有心大肆操办,奈何手中委实有限,只得由王夫人出面,向薛家借了十几万两,才算过去。那薛姨妈虽说手中也不宽绰,但想到宝钗的婚事还需讨好贾府,便也就大方应承下来。那进京待选本就是个托词,还是那金玉姻缘才是正经,为了这金玉之事,她姐妹二人可没少费心思,偏生那老太太属意黛玉,凭是明的暗的暗示,统不中用,好在如今,那个林家丫头不肯回来了,倒也算是桩喜讯。

    说话便过了省亲之事,宁荣二府乱哄哄了一阵子才平静了下来。谁想老太太正月里劳碌太过,又因时气不佳,染了风寒,便懒怠动,渐渐的亦是食也少进,又思黛玉不在膝前,未免担心牵挂,一来二去病的越发重了。

    那贾政便和王夫人商量,仍旧叫贾琏往姑苏去,务必将黛玉接来。

    ------题外话------

    我讨厌铺垫,真的很讨厌很讨厌……555555555……

    !

 第九章 澄湖遇旧

    话分两头,黛玉在林家的几所旧宅中选了姑苏外枫叶镇最幽静的一出宅院,云姨娘便预先令人将修缮一新,打理妥当了,才使黛玉住了进来。全赖了云姨娘事事周旋妥当,外头又有王嬷嬷之子王文翙采办照看,林家的旧人同心协力,府 中人虽不多,体统一毫不失,又是一番欣欣然的景象。

    云姨娘本来也担忧,无有男子,独门独户会有人欺上门来,谁知道,一切竟是顺畅的很,连出去办事的人都说,在姑苏城里,但只报出林府的名号来,便无人与他们为难。甚至那官府的衙役还隔三差五的来照应,不许市上的那些地痞无赖来此地聒噪。云姨娘本是经过的人,知道这定是有人暗中保黛玉平安,却不知是谁,心中十分诧异,明的暗的令人打听,才知道些许根由。

    原来,前番姓周的那位知府犯了事儿被罢官了,新知府姓楚讳凇表字沐寒,乃是上一科的榜眼,本可留在六部任职,侍奉天子,可他自请外放,为一方父母官,好亲验百姓疾苦,正巧奏折递上去不久,便有姑苏知府出缺,走马上任不几个月,风评甚佳。

    莫不是此人暗中相助?那倒是真真的一位好官。闲来无事,云姨娘便将此事与黛玉谈起,又极口称赞。

    黛玉乍一听,只觉得这名字有几分耳熟,只是一是未想的起来,便丢开了。

    江南的春日来的极快,乍出正月,便渐渐冰消雪融。云姨娘见黛玉日日在府中,又无人陪伴,恐她觉得无趣,便提议说澄湖那里早梅开了,并不远,要同着黛玉出去走走,散散心。

    雕鞍香车,宝马迤逦,伴着江南风中独有的温存。黛玉只觉的心思畅快,烦闷一扫而空,清冷冷的面容里便多了几分笑意,加上雪雁机灵爱笑,紫鹃也时不时的逗趣,倒也并不寂寞。

    澄湖畔,一行玉蝶复瓣白梅开的正好,风过处,如云落入尘。

    雪雁笑道:“这可比去年冬在寒山寺的红梅又是另一番景致,各有各的不同。”

    不期黛玉听见,心中轻轻一动,便忆起当日赠梅留诗的那位神秘的梅园主人来,只是那一次不算见面的见面,便擦肩而过,日后若能再见,只怕也是对面不识。想着复轻轻的笑了一笑,连自己都没发现这笑里竟有了几丝遗憾,才要往近处观赏,便有一衙役模样的人匆匆而来和跟随的婆子说了几句极即去,那婆子便转而向黛玉道:“姑娘,前方行不得,知府大人正带着人在疏浚湖道,好方便来春农事。”

    黛玉听了也只得作罢,云姨娘微微有些纳罕:“这楚知府事事亲为,倒也不易。”

    黛玉并不答,目光遥遥一望,便看见湖道旁的一群人,中有一人,青袍纶巾,飘逸卓然,却是亲身下在泥道里,指点着人来往清理,偶尔也亲自弯下腰做什么。

    想来便是那位知府了,黛玉看着,点头赞许:“为父母官者当如是也。”

    却说那位青衣男子正是知府楚凇楚沐寒,他忙了许久,才直起腰来,舒展了一下,忽而见远远的一辆马车停在湖畔陡坡之上,隔着一片白梅,隐约可见一女子站在树下,似有遥望之意,袅袅身姿,一身缟白,更胜白梅多矣,便诧异道:“不是吩咐过,不许百姓往这边来么。”

    “回大人。那马车是林府,原是女眷来这里赏梅,想是不知的缘故,属下已经遣人去说过了。”

    楚沐寒一怔:“林府,可是前巡盐御史林师家?”

    府吏答曰正是。楚沐寒顿时微笑起来,俊朗的面容轮廓清晰透着坚毅,点点头道:“原是恩师之女。既然巧遇,怎可不见。”说着便令人取了净水来,盥了手,整了衣袍,走近前来。

    黛玉没想到他会突然近前,微微一怔,她虽是闺阁女子,却也不是那些矫揉造作,佯羞诈愧之辈,并未躲闪,盈盈然立在原处,淡淡的藕色立领对襟短襦,领口正缀着两支白梅,系着白色褶裙,外罩白色风帽斗篷,素颜清冷,出尘脱俗犹胜过阆苑仙葩。

    云姨娘看着那年轻人有些闷住,只觉得似乎是见过的。

    男子青衣利落,眉眼英朗,透着三月暖阳般的温煦平易,那绝美的女子也只令他深褐的瞳仁中掠过一抹惊艳旋即如常,摆手令人不必行礼,上来一揖道:“林姑娘安好?”

    黛玉微微一怔,不知他此番行礼究竟为何。

    楚沐寒朗朗一笑,不以为怪:“林姑娘大约并不记得我。我本落魄寒门子弟,那年入京赶考,名落孙山,衣食无着,又染寒疾,险些沦为乞人,幸得路遇正为兰台寺卿的林师,不以落榜见弃,与我衣食书籍,归乡之盘缠,又做勉力之语,授我诗书,后方得中榜眼。”

    他谈及当日落魄,仍是磊磊落落,毫无尴尬避讳,所谓君子坦荡荡。

    云姨娘思忖了一时:“是了。我想起来了,你可就是当年老爷带回府那个病重的书生?”

    楚沐寒笑了笑:“正是。”

    云姨娘点头:“老爷当日只说你胸有大志,绝非久居人下之辈,如今看来,果真如此。”

    楚沐寒道:“若非当日林师,我命已休,如何会有今日。今见林姑娘,不想恩师已然作古。不知改日,我可去坟上祭拜一番,也算是不枉恩师教导之恩。”

    黛玉微微一笑:“有何不可。想必先父也乐见楚大人这般成就。”

    “说不上什么成就。”楚沐寒道:“实当不得大人二字。我比林姑娘痴长几岁,若林姑娘不弃,以师兄师妹称之。可也。”

    黛玉对他并无恶感,亦是应允,当下以楚师兄称之。

    云姨娘忙道谢道:“我还未曾谢过楚大人庇佑之恩。”说罢一礼。

    楚沐寒摇头:“说起此事,我也是受人之命,能点得姑苏知府,也并非偶然,此时不方便说出姓名来。林师妹只需知道,林师这些年在朝中经营,人脉匪浅,似我这般徒受恩惠,无以为报者亦非少数,明面上多有不便,暗中必保师妹无虞。”

    黛玉听他如此说,便知其意,自己在姑苏如此行事无碍,果真是有人在暗中保她,只是,此人端的是谁?

    一时黛玉辞去,楚沐寒仍在树下遥望目送,风来,落梅纷纷垓垓,他拈起一朵白梅轻叹一声,沉吟。府吏匆匆来报:“大人,王爷来了,府中静候,令大人速速回去。”

    楚沐寒一怔,眉间凛然,双拳一握,旋即转身而去。

    黛玉接到贾府的消息时也正是这日归府,听闻贾母病着,毕竟是外祖母,不免也是忧心,便和云姨娘商议此事。云姨娘亦道:“虽说是外祖家,亲戚情分,走一走也使得。尤其是老太君见在病中,不知道还罢,既然知道了,不去望候倒是咱们不知礼了。”顿了顿道:“姑娘就请动身,其他的事儿我自有道理。前次我与姑娘说在京城附近置办的宅子也差不多打点停当了,伺候的人也是现成的。必不会教姑娘委屈。”

    计较既定,黛玉便动身打点行囊,次日一早便随贾琏登舟往金陵去。

    !

 第十章 移舟烟渚

    舟行一日,贾琏的意思,本该连夜赶路,却有巡漕使在前面截住,说前面的水道今夜暂时不通,贾琏听了也只得作罢,但急切也无地方停歇,只能暂于汊港之中歇息一晚,次日再行。

    那黛玉也是心性淡泊,无可无不可,亦不曾计较,所幸有云姨娘提前打点,那舫中色色都是妥当周全。

    正是十五月半,孤月临于江面之上,映的清江宛若皓碧无暇,偶有轻雾缭绕,经风便散去,但余江流粼粼婉转,远处的苍林,近处的汀渚,皆是清澄明净。江天一色,纤尘也无。

    黛玉在舱中,撂起纱帘,赏玩那水天月色,风里卷了一丝清新水雾,月在水中,朦朦胧胧,颇为可观,若在家中,纵有清池,哪里有这般景色,她本是个对景忘情的心性,由此不觉看住了。

    紫鹃打了帘子进来,见了忙道:“我的好姑娘,这水面上风大的紧,怎得又开了窗子,设或冒了风,王嬷嬷又要骂咱们不仔细了。”

    黛玉抿唇一笑:“可知你听了她的便不听我的,连我也要管起来了。”

    紫鹃笑道:“嬷嬷说的对,自然是要听的。”一面过来与黛玉把窗子合了,帘子拢上。

    黛玉无景可看,颇是失望,微微嘟了小嘴儿道:“无趣的很。我近几个月好的多了,哪里就吹吹风儿就倒了,也值得小心的这般。”

    紫鹃陪笑道:“虽是不似往日了,也是小心为上。”

    黛玉道:“那般好月色,不瞧,岂不是暴殄天物。”说着便站起身来,令紫鹃取了一领大氅来披着:“本就睡不着,我出去走走。可不许扰我兴致。”

    说着就去,紫鹃无法,只好跟上。

    黛玉扶着紫鹃,小心的登上船头。此时观那月色,比在舱中又是不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衣袂飘然,恍若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正在这时,水天尽头悠悠的荡来一只青蓬小舟,比黛玉所乘又是不同,悠然的泊于汀渚之畔,不远亦不近,然后再无动静。黛玉一怔,旋儿微笑:“我才觉少些什么,这小舟来的有趣,正全了这景致。”一面流连不去。

    紫鹃又劝道:“姑娘,这里冷的紧,还是回 去的好。”

    黛玉道:“我再看一会儿,你去给我拿个手炉就是。”紫鹃回身,因雪雁不在跟前,只好自己取去。

    那黛玉静静立于船头,赏玩月色,此时水面上忽而飞起一阵呜咽箫声,刹那间的风遏云静,袅袅不绝,令人心旌神动,黛玉更觉有趣,只管听箫望月,未曾想到,如斯美景之后,一双眼睛正从身后紧紧的盯着她,未等她回身,一个巨大的冲力自腰间起,黛玉一声惊呼,身子顿时失了平衡,倒向船舷之外。

    那紫鹃闻声乒乒乓乓的冲出来,却是远水救不得近渴。说时迟那时快,箫声戛然,对面斜靠的小舟布帘撩开,一道白影几乎是同时掠出,在茫茫的江面上如闪电霹雳一般,就到了黛玉身边。

    却说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