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贤后上位指南-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弑君夺位,不得好死!不得好死!”皇帝怒目圆睁、目眦尽裂,嘶哑着声音怒斥道。
“我做的是你儿子做过的,也是你做过的。”徒耿起身,走到皇帝身前,俯身道:“当初我父王战死金陵,不就是你刻意拖延的结果吗?庶子就是庶子,就算被扶正了还是改不了骨子里的小家子气。”
皇帝生母是继室,还是被扶正的,徒耿以自身血统为傲,但不至于如此斤斤计较,不过是刺激临死的皇帝罢了。皇帝果然上当了,怒气攻心,毒气在血脉里走得更快,脸色都胀红了。
看着仇人的脸近在咫尺,皇帝积蓄全身力气,猛地一扑,就算在临死前,也要奋力一击。
徒耿快步往旁边一闪,皇帝就这么狼狈得摔倒在徒耿脚下。徒耿就这么居高临下得看着这位曾经意气风发、主宰自己命运的皇帝。回想曾经自己是多么的狼狈,小心翼翼的讨好,靠着他的同情才能活下去;而今位置变了,自己也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他,看着他在地上挣扎。
“你会有报应的!你会有报应的!”皇帝声嘶力竭的嘶吼,临死之际,皇帝想到自己的后手,微微放心。他虽不甘心,可徒耿也不会有好现场的!他死了依旧是皇帝,他还是享万民供奉;徒耿胜了是孤家寡人,败了是逆贼叛臣,反正已经有垫背的了,皇帝也放心了。
报应这样的诅咒,徒耿是不放在心上的,他盼着报应盼了二十年,终究还是自己亲手报了仇。
倒在地上的皇帝已经没有了生息,徒耿叫道:“来人。”守在门外的心腹就鱼贯而入,把皇帝抬到龙床上,脱下衣物,拿特制的药水涂身,保持尸身新鲜;还有人把皇帝和徒耿用过的茶壶、茶盏都收走,就是皇帝失手摔在地上的碎片和水渍也被擦拭干净。
徒耿的心腹快步抽身退走,留下几个原本就是服侍皇帝的宫人、太监做掩护。
徒耿回到福熙殿,下属已经在那里等着汇报情况了。
“主子,大总管已经被擒。”
“好,可有受伤?”徒耿问道。
“未曾,是中毒被擒的。”
“很好,晚上带进宫来,殉葬吧。”徒耿淡定决定了以为看着他长大的故人的命运。
“京中兵马如何?”徒耿再问。
“禁军已全部拿下,九门也是自己的人,京郊西营也枕戈待旦。”这答话的人赫然就是顾山!
怪不得,怪不得,王朔击杀几位皇子妃的事情顾山那么容易就放过了,一日一夜过去了,皇帝也没有任何旨意下来,其实根本是顾山没报上去吧,皇帝估计到现在都不知道皇子妃们的死讯。
“几个皇子府如何?”
“都派兵守着。”顾山答道。
几个皇子除了八皇子未有子嗣,其他几个人都是有后代的,虽然四皇子和七皇子没有娶妻,但不妨碍他们纳妾。这几个带有皇室血统的人都是徒耿必须发防备得敌人!
“不要给他们走脱的机会。”徒耿再次强调。
又商议了许多机密之事,徒耿才挥手让他们退下,按计划行事。徒耿不会问宫中如何,因为王朔已经全盘接掌了宫中势力,以她的能力不会出错。徒耿也没有过河拆桥的意思,因此不必多此一举。
度过了一个忐忑不安的下午,夜里,丧钟在皇城夜空下响起,刚刚入睡的大臣们,全部惊醒。
京城已经全面戒严,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兵丁,徒耿请了宗室的长辈老勇王爷、宗正忠勇郡王;朝中阁老、六部尚书等重臣、太医院、和军方军侯几位代表进宫,剩下的人全部拘禁在府,谁要是敢出门,呵呵呵——徒耿已经下令,即使皇亲国戚,照杀不误。
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聚集在皇帝的寝宫,这里是徒耿主持大局。
为显坦荡无私,徒耿先让太医看过陛下的遗体,确定是怒极攻心而亡,并非他杀,死亡时间也对的上。经过了太医的判断,剩下的人,才坐下慢慢商议。
“陛下驾崩,娘娘昏迷,只本王在宫中,本该避嫌,只是正值家国危难之时,本王也不能为了缥缈的名声,至陛下于不顾。”徒耿坐在上首,淡定开口道。
“恭王过谦了。”众臣拱手道。
除了这些场面话,大家仿佛也不知道说什么,场面一时静下来了。
帝王丧仪,礼部是绕不开的,礼部尚书李光无奈开口:“陛下大丧之礼何如?”
“陛下灵堂之上,谁披麻戴孝?”顾山做了出头鸟,问出了在座的人都想问的问题。
是啊,谁披麻戴孝?谁来做下一任帝王?
大家的眼神都看向的坐在上首的徒耿。
徒耿并没有多此一举得弄个假遗诏什么的,凡是走过,必留下痕迹,天下多的是识货的人,到时候被人翻出来,就是皇位来路不正的铁证。就是陛下没有留下遗诏,徒耿上位也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有继承权的就那么几个人,皇帝……先帝可能一时没有想到徒耿,可大臣们不会,看到徒耿端坐在这里,他们心里已经绕了十七八个弯了。
最后,大家还是把锅推给了宗正,这是皇家事务,请宗正最先发表意见。
徒瑾看了一眼老勇王,掷地有声道:“有何可议的,陛下虽为留下明确的遗诏,可陛下身前下的最后一封诏书不是黑纸白字得写着,让恭王辅佐朝政吗?”
那封徒耿晋封亲王的圣旨还可以这样解释吗?皇帝的意思明明是让徒耿好好辅佐新君吧?
大臣们转念一想,这样解释也说的通,先帝没有明确的说辅佐新君,说的是辅佐朝政,这个朝政在先帝还活着的时候自然是辅佐他,现在先帝驾崩,是继续辅佐“朝政”本身,还是辅佐新一任帝王,就要看徒耿的意思了。
☆、第七十七章
看徒耿的意思?
徒耿默默坐在上首,闭目养神,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做。
这样的姿态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说他有登位之心了,不然听到徒瑾这番话,就该“诚惶诚恐、连连推辞”了。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家命运的人,心思不比别个少,在心里默默轮了一遍帝位人选,除了大皇子的几个儿子,其他都是垂髫小儿,可大皇子的几个儿子是出了命的纨绔,先帝说过“富家翁”的人选,其他几个小儿上位,势必要选出辅政大臣。恭王徒耿作为迄今为止唯二的亲王,宗室除了老勇王,就数他了,辅政大臣必须有他的一份。如今拦了他的青云之路,日后……
重臣们倒想争一争这辅政大臣之位,做臣子的极致,不就是这个吗?现在徒耿形势好,可不见得日后还好。
还不等人表态,顾山就上前一步道:“末将赞同忠勇郡王所言,先帝虽未有明旨,但也曾口谕末将护卫皇室。”顾山斩钉截铁道,他可没说谎,先帝的确这样吩咐他了,只是这样说出来,容易让人误解这个“皇室”代指徒耿罢了。
刚刚还想争一争的大臣,想着顾山代表的军方,想着顾山正掌着的禁卫军,再想想自己不如大刀硬的脖子,默默把心思收回来。
这时候,原大正殿副总管带着宫人来给徒耿和诸位大人送吃食,口称:“娘娘心疼诸位深夜为国操劳,特命奴婢送上一二吃食。”宫人轻巧得给诸人送上食物,且都是自己爱吃的口味。
礼部尚书李光多嘴问了一句:“皇后娘娘已经康泰了?”
“瞧奴婢这嘴,没说清楚。”原副总管做势轻轻打了打自己的嘴巴,道:“是王妃娘娘。”
刚刚还觉得美味的东西,李光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食欲了。宫中称呼自有讲究,内命妇妃位以上都可称娘娘,但要加封号或姓氏;外命妇郡王妃、亲王妃、太妃都可称娘娘,但也是相同的规矩,能省略前后,单独冠以“娘娘”二字称呼的,只有中宫皇后!
王朔的食物,给了重臣们更加直接明确的体验,徒耿的确有这个心,而且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后宫如今以在他的掌控之下,在看看顾山代表的军方,徒瑾代表的宗室,几位阁老尚书想着平日里徒耿礼贤下士、人品高洁,也不是不能做天下共主。
由阁老中资历最老的夏启文夏阁老打头,道:“先帝驾崩,托之国祚,请王爷早登大位,以安天下。”
“请王爷早等大位,以安天下。”重臣起身,异口同声弯腰请求道。老勇王和忠勇郡王徒瑾也起身、低头、作揖。
徒耿终于睁开了眼睛,自议事起就没有睁开过的眼睛,如今才算正眼看了重臣们一眼。
“皇叔父骤然驾崩,子孙不孝,无可托付江山家业者,本王以□□嫡子嫡孙身份登基,众卿认为可有不妥。
另一个阁老尤华鑫刚想要说什么,站在他身后的户部尚书常有作就拉了拉他的衣袖。是,大家都没想到恭王想以这样的身份登基,大家想的都是嗣皇帝,过继先帝膝下,恭王嫡子嫡出的身份是他的一大优势,可没想到他要把优势变成根本。
以后恭王登基的理由就从深受先帝爱重,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嫡长子继承。恭王好深的心思!先前还在想恭王掌控宫中、宗室和军方,为何不直接弄个遗诏出来,还让他们议什么议,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礼法所在,本该如此。”徒瑾是摆明车马支持徒耿的。徒瑾说完还斜了礼部尚书李光一眼,李光能说什么,嫡庶继承礼法本就如此,只能低头道:“臣附议。”
“王爷以太/祖嫡子嫡孙之名继承大位,名正言顺,正本溯源。”顾山又补刀了一句。
这句话就过分了啊,什么叫正本溯源,这是说先帝的皇位来路不正吗?大臣们也是和先帝君臣相和几十年的,人走茶凉也没这么快,先帝的尸身可就摆在他们身后的寝殿中呢!
夏启文阁老不能忍这个,立马反口直击道:“顾将军这话错了!论礼法,先帝乃是□□正妻所出,亦是嫡子;论功绩,先帝三征西蛮,荡平蜀中,治国理政,抚顺安民五十载,文治武功卓绝;立功立言立德,功绩不菲,怎么在顾将军嘴里就成了不正!”
“我什么时候说先帝不正了,我说的殿下继位名正言顺,本来就是啊!”顾山现在一副“我就是个粗人,我真的是无心之言,就是你小心眼儿臆测的,我才不承认呢~”的无赖表情。
夏启文恨恨瞪了顾山一眼,又小心观察了徒耿的表情。夏启文当然不在乎顾山一介武夫,他怕的是徒耿有这样的心思,把先帝一脉打成“不正”窃取皇位的了。
徒耿说完一句话,就回到了老僧入定的状态,夏启文和顾山吵起来他都不带睁眼看一看的,谱儿摆的倒大。
心里还惦记这先帝的不止夏启文一人,摆明车马要做新帝心腹的也不是一个人,被请来议政的重臣们分成两拨开始吵,如同菜市口的升斗小民,计较那三分一厘的得失。
众人慷慨激昂的把自己的观点都抒发完了,越吵声音越小,最后突然安静下来,他们才发现自己吵嚷了半天,都让徒耿看笑话去了。
在朝上屹立几十年,如何能让还没登上皇位的徒耿小看了呢,重臣默默停下来。
看他们不吵了,徒耿才懒洋洋得开口道:“皇叔父功在千秋,明君所为,大礼在即,礼部抓紧写祭文吧。”
徒耿开口定下了基调,他不会打倒一切。
噗通!
夏启文那一颗忧国忧民的老心终于落地了,不追究就好了啊。
比起掀翻先帝一朝,徒耿想以嫡子嫡出身份登基那更本就不是事儿啊!
国人都是这样,擅长折中、妥协:你说要给密闭的屋子开扇窗,他死都不答应;你说要把屋顶掀翻了,他就能接受开一扇窗了。人性所在,上至阁老尚书,下至布衣百姓,莫不如此。
重臣商议好了,早朝的时辰也差不多到了,徒耿吩咐戒严的士兵可以通知大臣们来上朝了。
身着丧服的大臣们鱼贯而入,为先帝举丧。夏启文作为朝臣第一人,带头请徒耿继承先帝遗嘱,早登大位。
现在就不能像秘议的时候那么实在了,徒耿自然是不答应的,只说自己“才德浅薄,不堪重任”。
朝臣们自然不答应啊,又轮番夸赞徒耿,血统、出身、德行、能力、才干、妻族、母族……甚至连八字都拿出来夸耀了一番,做够了三辞三让的把戏,徒耿才假惺惺得登上丹陛,坐上龙椅。
“五子谋逆,太宗崩。群臣拥戴,高宗自陈才德不足,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众臣跪请,高宗方允。高宗自幼抚于太宗膝下,太宗爱甚诸子,高宗以父称之。”这是后世对这场假惺惺登基的评价,爱甚诸子,是啊,做磨刀石也要有资本;以父称之,没错,叔父也是父。
徒耿答应登基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大行皇帝丧仪,徒耿的登基仪式,王朔的封后仪式等等都要靠后。徒耿登基后恩及女眷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封王朔为皇后,王朔名正言顺的把自己在宫外的班底叫了进来。
王朔以为先帝祈福、调和阴阳、善待百姓的名义,放出了许多宫中执役的宫女、女官,内侍也被重新排查了一遍,先帝丧仪期间,宫中、京中戒严,到处都是手致大刀长矛的兵士。
在一片忙碌中,皇后娘娘醒来的喜讯,并没有那么引人注意。
王朔是个讲信用的人,她说三天后让皇后见康乐侯,自然说话算数。至于当天晚上先帝驾崩,第二天早上徒耿就取得朝臣支持登上皇位,这就不是王朔该告诉皇后的了。
自从大皇子兵变失败之后,康乐侯一直被看管在府里,大家暂时还没抽出手来料理他。时间过不两三天,康乐侯满头青丝就花白了,可他面无惧色,脊背挺拔,比以前那个好酒色、喜歌舞的酒囊饭袋模样好看了一百倍不止,王朔宁愿看他这幅气死人的样子,也不愿伤眼看他装出来的窝囊样儿。
但是皇后可能不这样想。
“为什么?为什么!本宫待你不够好吗?给你的尊荣不够多吗?为什么谋逆!”王朔就是站在殿外,都能听到皇后嘶吼咆哮的声音。这样可不好啊,皇后的身体可经不得大起大落了,她最后的作用还没发挥,别自己就把自己气死了,王朔皱着眉头想道。
“为什么?”康乐侯喃喃自语的重复,轻笑道:“娘娘忘了,我姓时啊,康乐侯~康乐侯~侯爵的封号虽然改了,可它还是我时家祖传的爵位。”
☆、第七十八章
姓时?
就因为留着那个男人的血,所以要传承那个男人家族的荣耀吗?甚至不顾自己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不顾是母亲用性命换来了他的出生?皇后娘娘原本高涨的怒火,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般,只留下一地浇湿的灰烬,皇后被这话寒透了心。
皇后跌坐在软榻上,愣愣的问道:“你知道你母亲是怎么死的吗?”
康乐侯跪在殿中,虽不愿承认,但还是皱眉道:“母亲的死,是父亲不对。”当年公主的死因外界猜测颇多,其实不过是一个狗血的妻子有孕在身,丈夫花心纳小的故事,只是驸马是不能纳妾的,一个暖床丫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若不是驸马当年给那个女人的待遇超过了规制,被御史弹劾的,公主都不知道有这回事儿。生产在即的公主被驸马气得早产,又被那个心大的女人掺了一手,导致难产而亡。皇后娘娘闻信,自然愤怒不已,皇后一生有二儿一女,两个儿子早已战死,女儿就是唯一的亲人。因此康乐侯去爵闲置,很快就郁郁而终,那个女人连带她的家人烟消云散,如此才平息了皇后娘娘的怒火。而康乐侯最为公主唯一的血脉,自然得到了皇后爱屋及乌的庇护。
康乐侯虽然这样说,但心里未必没有对他公主娘当年气性过大的的埋怨,他甚至不明白公主当年为何生气。在他看来,一个贱婢值什么,只要公主安在,提脚卖个十万八千里,难不成驸马还能为这个和她翻脸?
皇后娘娘端坐凤位几十年,还能看不出康乐侯的心思?心灰意冷之下,只觉得这几十年的关心关爱都喂了狗。把感情抽离出来,倒是更容易看清事情的真相。
“若不是时家纵容,一个贱婢如何把手伸得进你娘的产房?你还不明白吗?”皇后做最后垂死挣扎,问道。
“怎么肯能,母亲公主之尊……侯府岂会如此不智!”康乐侯斩钉截铁道,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谁会做。
不智?原来这件事请是用智慧来衡量的?皇后觉得自己刚刚的怜悯都是多余的,看,事到如今跪在眼前的亲生儿子想的都是公主这个身份带来的好处,用智慧来衡量轻重,从未想过母子之情、血脉至亲……罢了,罢了,早该料到的,不是吗?
皇后不愿再为康乐侯府枉做小人,开始为自己铺路,问道:“你不仁,我不能不义,谋逆是诛九族的大罪,我却不忍我的女儿死后无人祭享,和我说说你掺和了多少。”皇后把前因后果想清楚,已经开始在给门外的王朔卖好了,至于保住女儿的孙子?呵呵,面前不就是一个姓时的吗?不怕又养出一个只记得自己姓时的白眼狼!
“成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