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道系林妹妹-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能只是识得几个字,哪里会起什么别号?话赶话说到这儿了,便随口胡诌了一个。
  却赶上这白衣人是个沽名钓誉之辈,他身边这个柳兄与他也是初相识,并无深交,自然不清楚他有几斤几两。
  那姓柳之人听见林能这般说,双眼放光,自以为巴结上了一代文豪,忙跟着恭维道:“在下不知李兄竟有这般大才,学富五车却丝毫不见显露。小弟浅薄见识,适才却在尊兄面前诸般做作,实在惭愧!惭愧!”
  这柳兄又把高帽一戴,一时间,白衣人倒不好承认他并非什么白秀生了。这姓李的,想着既无旁人知道,那白秀生所用又是别号,谁也不知他本名是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此默认了。
  白衣人扒拉扒拉胸口,右手摸着胡须,故作高深地道:“咳咳,我既用了别号,便是不欲旁人知我真实名讳。此事只你我三人知道,切不可对外张扬。”
  姓柳的点头不迭。
  林能却低下头去,看似恭谨,实则几乎大笑出声。
  落在身后马车内黛玉眼中,却以为那白衣人在刁难林能,不愿轻易吐露实情,越发心急。
  谁知,她越是急,那三人却越发淡定。竟渐渐有了相谈甚欢模样,且看三人架势,林能竟似马上要请他们吃酒。
  黛玉又迷糊了,不解地问雪雁道:“难不成林能竟与那两人是旧相识?”
  雪雁自然答不上来,跟着大眼瞪小眼,只能干看着。
  那头儿,白衣人摆够了谱,却也心虚,不知究竟林能找他所谓何事,便主动问道:“不知林兄专程寻、寻‘白某人’何事?”
  林能这才半推半就地道:“实在是听说只有百秀生您知道,雅舍新出的魁星‘潇湘妃子’究竟是何人。在下实在好奇那等样神仙人物该是何人,还望先生赐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投其所好,林能也是颇能说几句酸话的。
  果然,那白衣人闻言,胸脯挺得更高了,睥睨地道:“这你却当真问对人了!若是旁人说他知道这潇湘妃子是谁,定是骗你的。就说这满京城里,如今谁不在寻找这位神妃仙子。可是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就连手眼通天的雅舍主人,也不可觅。只有我这里,有实打实的准信儿。”
  “哦?正要请教。”林能躬身道。
  白衣人却忽然不说话了,反把手揣到了袖子里,眼珠儿只盯着旁边的银楼招牌。
  林能便知这人是要钱,可却不能轻易给人骗了,大笑道:“只要先生能给个准信儿,直截了当说出那潇湘妃子姓甚名谁、家住何处,莫说几两银的酒钱,就是几两金,在下也出得起。”
  “胡说!”白衣人闻言,面上都透出了光彩,却故作清高地道:“你也太小觑我白秀生了!我哪里是那种贪财好利之人?只是我这兄弟远道而来,我却不曾好生招待。如今哪你几两、几两金,不过借花献佛罢了。”
  白衣人生怕林能反悔,把银子换成金子,故意把“几两金”三个字说得十分清楚。
  黛玉待下人十分大方,且寻找潇湘妃子的事情,是她早就放过话的。莫说几两金的酬劳,便是更多,林能也承诺得起。
  林能摆出洗耳恭听模样,又从怀里先掏出一锭银元宝,放在手里把玩,以示不会赖账之意。
  那白衣人这才道:“说来也是巧合,本人在雅舍听完这潇湘妃子事迹后,也对佳人十分渴慕。赶巧家中小有薄产,有一处文房四宝铺面。那日,正赶上我在店里,有一个小丫鬟来我店中采买许多笔墨纸砚。我随口问她,是给她家公子买的吗?谁知那小丫头却会说,并不是公子而是姑娘。我便追问,想来你家姑娘定是一大才女,不然如何用得着这许多名贵纸张?你们说那丫鬟怎么答?”
  这白衣人说话忒不利落,见林能听得聚精会神,还故意卖关子问道。
  林能只得咬牙附和道:“怎么答的?”
  白衣人这才满意,装腔作势,学着少女语气道:“那丫鬟答说,自然是才女,不止是才女,还是京城第一大才女。可是我观她身上穿戴,虽有金玉,却无绸无缎,绝不是杜宰辅家下人。”
  其实,这白衣人没说实话。并不是那丫鬟衣裳穿得不好,而是他家店铺,品类虽全,地点全在西城。杜宰辅家的下人就是要买笔墨纸砚,也不会穿越了整个京城,专门去找他家。
  “我便嗤笑她口出狂言。谁知那丫鬟却是个气性大的,立时被我激怒了,张口便道她家姑娘别号潇湘妃子,我若不信,只管去雅舍打听打听。”说到这里,白衣人又停下了,却把手从袖子里掏出来,直直伸在身前。
  林能却一时拿不出几两金,正窘迫时,雪雁走了过来。
  雪雁和黛玉在后面观察多时,终于摸出了些门道。
  黛玉见那白衣人本正侃侃而谈,却忽然戛然而止,径自摆弄起了双手,灵光乍现,知道是要钱,忙让雪雁拿了钱袋过来援手。
  林能见雪雁带着钱袋过来,顿时松了口气,指着雪雁道:“这位是我家公子的丫鬟,只要你所言不虚,这个钱袋……”
  白衣人看看雪雁手中沉甸甸的钱袋,咽了咽口水,又见雪雁粉妆玉琢,打扮比起一般人家的小姐还要精致,再不怀疑,竹筒倒豆般说道:“那潇湘妃子本家姓薛,住在西城杏花巷一处旧京官的宅子里。却是刚搬来的,听邻居说,那家人是皇商,管着内廷采买,好大一份家业。只是家中老爷过世,如今是少爷管家。”
  那白衣人见林能似有疑问模样,忙补充道:“我打听了,那家少爷名唤薛蟠,人称呆霸王,家中只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妹子。想来定是潇湘妃子无疑!”
  作者有话要说:  有小天使猜对了,就是薛宝钗。
  宝钗和黛玉一起住了许久,又是红楼众姐妹中最用心的一个。模仿黛玉遣词造句,自然能有几分火候。
  至于潇湘妃子的别号,当初大观园建成,人人都觉得黛玉定要住潇湘馆,便可知她平时情态。
  而为何要模仿黛玉,原因很简单。宝钗知道黛玉是雅舍的主人,也欣赏黛玉才情,目前最快的一炮而红的方式,便是第二个林黛玉。
  而且为了稳妥起见,她还是保留了她薛宝钗的一面。
  (都是瞎写,如果不喜,轻喷点×)


第73章 宝钗困局
  〃薛宝钗?竟是她吗?〃黛玉听见那白衣人说起皇商薛家; 心里便是咯噔一下; 还当是她想多了。待听到薛蟠、呆霸王的名讳时; 再无疑惑。
  怪不得撇去那首风流诗文; 右边那首端庄蕴价者却是十成十的宝姐姐风格。可惜,当时她满腹心思都在潇湘妃子四字上; 反把最明显的漏洞给忽略了。
  既然是宝姐姐亲笔,如何她不用蘅芜君甚或其他任何名字; 反学起从前的自己; 做那伤春悲秋、顾影自怜的事?黛玉十分不解。
  正如宝钗十分了解她,能模仿她语气作诗一般,黛玉自认对宝钗性情也有七八分的把握。
  宝钗才貌双全,且性子隐忍,能容她人所不能容; 为达目的; 可以不择手段。若说此事是宝钗做出来的; 黛玉却也相信,可是目的为何呢?宝钗行事; 皆有计较; 定不会平白无故做出这等无用甚至还有可能得罪自个儿的举动。
  黛玉皱眉沉思片刻,忽然醒悟; 对了,定是因着今朝的大小选。
  前世,宝钗进京便是为了应选。可惜便是小选,她也是名落孙山; 怎么去的怎么回。为此,宝钗很是郁郁寡欢了一段时间,连带着贾母为了哄她高兴,还专门为她摆了一席。也便是从此,宝钗对宝玉越发上了心,以至后来的意难平。
  今生,她的结局已变,宝钗入京初衷却仍未改。只是,可惜,今生宝钗的境遇却还不如从前。
  从前,到底贾史王薛四家同气连枝,共荣共辱,外人看来,好生煊赫一大家子。今生,却先是,贾雨村被林如海一折参倒,连累薛蟠坐牢,还是宝钗拉下面子,亲自求到她跟前,最后由她用英莲换了薛蟠出来。
  后又是王子腾失势,明升暗降,不仅在皇帝跟前失去宠信,就连同僚间,也落得墙头草两边倒的名声,众人皆对其敬而远之。如今的王子腾,无论京里如何风云变幻,都不发一语,半点也不掺和,完全的独善其身姿态。
  紧跟着便是最后的靠山荣国府也倒了。那日兵临城下,可把薛姨妈并宝钗吓坏了。自打薛父去世后,薛家产业日渐凋零,薛蟠经商无计,不知被人骗去多少家财。薛姨妈带着宝钗入京后,又花费了大把银钱资助自家哥哥、姐姐,却也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任凭薛家家底再厚,也经不起这般挥霍,眼瞅着箱笼渐空,薛姨妈正无计可施之时,却见官兵上门,如何不登时吓病了!
  宁荣两府被围了多久,薛姨妈便瘫倒在床多久。宝钗日夜不离地在身边伺候,圆盘般的粉面都熬出了黛玉似的下巴颏儿。
  好不容易,等到荣国府解了围困,不等薛姨妈开口,宝钗就先提出了要搬回薛家旧宅,或者另觅住处的主意。
  薛姨妈自然满口答应,便是薛蟠,因着住在荣国府,出入都不便利,还是寄人篱下,早便不耐烦,闻言立刻命人出去张罗。
  一家人情急之下,都没想到与贾母打声招呼,便径自张罗起了搬家事宜。
  这也便是,围困刚解,宝玉去寻宝钗,正撞见薛蟠搬家之经过。
  更气人的是,不等宝钗把家搬完,荣国府竟已先变了天。头一遭是贾赦回了荣禧堂。再便是连堂堂荣国府都没了。王夫人直接从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变成了一个工部员外郎家婆婆不疼、丈夫不爱,无人待见的黄脸婆。就连元春大姐也被逐出了宫。
  横祸一茬接一茬,便是宝钗处变不惊,七窍玲珑心肠,也慌了手脚,无计可施。
  偏偏,大小选还是如约而至。
  而宝钗,却是连贾宝玉这块顽石也丢却了。若是小选再不成功,怕是从此便当真只能做一个商户女。
  叫她如何甘心!
  偏生,她当初刚入荣国府时候,为了笼络人心,很是用了些手段,连王夫人也从旁帮衬,很是传出了些风言风语,没少将她与黛玉并提,且一捧一踩,高低分明。便是宝玉处,金玉良缘的说法亦是甚嚣尘上。黛玉曾经为此,可没少暗自抹泪。
  何况,黛玉如今〃飞黄腾达〃后,却也不忘拉扯姐妹,三春并湘云甚至凤姐、李纨,几人都时有交往。唯独自个儿,黛玉从不曾主动相邀。且她既然已搬出了荣国府,连死皮赖脸跟着同去的资格也没了。
  龃龉既在,摆明黛玉也没有深交意思,最后就连黛玉这条路,宝钗也已行不通。
  四处无门,便只能靠自己闯出一条生路来。
  于是,宝钗便和绝大多数女子一样,将主意打到了雅舍每七日一次的小会上。
  且宝钗比绝大多数女子还都要聪明些,好生玩了一手故弄玄虚。
  这些天来,四处打听潇湘妃子是谁的人,简直多不胜数。茶楼酒肆、书斋乐坊、说书场上,这潇湘妃子其人被传的神乎其神。
  有说她貌若天仙,常人见了便要神魂颠倒,以至出门从来薄纱遮面,不敢与真面目示人。这一版说法,黛玉真先听到的,便颇嗤之以鼻,笑话它定是浮浪子弟或者杂技卖艺之人,浮想联翩,胡诌为之。毕竟,大家闺秀通常都不上街。若是非要出门,不论美丑,少不得都要毡帽、斗笠的戴着,防人窥视,难不成全都是怕旁人看了变痴变傻变呆子?
  还有人说,她貌似无盐,天生奇丑,左边脸上,胎里便带老大一块红记,十分骇人,故而轻易不敢见人。这种说法也是虚构。一个说极美,一个说至丑,偏偏还是活用了无盐女、钟无艳的故事,更是离奇,不可信。
  也有人说潇湘妃子实际是个男子的,乔装打扮混入内舍,暗地里却有不可告人之目的。这种说法才出现,孙氏便命人彻查了。
  原来是京城几家还算挺大的书商,见雅舍藏书全对外开放,可自由抄录甚而买卖,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虽不敢明面上与林府较量,暗地里却命人传播些不三不四的说法,诟病雅舍内外相通、藏污纳垢,名虽雅实则百艳横生。还请了下作文人,编造话本故事,做成淫词艳曲,准备大肆传播。恰碰上潇湘妃子这一桩事由,便给了他们想象由头,把个潇湘妃子竟写成了第二个“贾宝玉”。
  幸亏被发现得早,孙氏直接将几家书商名单并暗地里作为全告诉了黛玉。
  把个好脾气的黛玉也气坏了!黛玉转头将名单递给了京兆尹,还用红笔把京兆尹家女儿大名圈了出来。
  如此,不需黛玉出手,几家书商连人带铺子都便被京兆尹带人查抄了。
  罪名却不是刊印、制作禁毁书目,而是诽谤朝廷命官,破坏闺阁清誉,直接被判了抄家、流放。
  一下子震慑住了好些见雅舍生意红火,一本万利而生了歪斜心思的人。
  这却是后话,此时先不提。
  总之,不论是哪个版本的说法里,潇湘妃子是个有才有德的人,却是一致的。
  最起码,宝钗才名已得。再凭她的相貌、气度,只需等消息再甚嚣尘上一段时日,待得雅舍四九大会之时再一露头,一举夺魁,此遭谋划便是天衣无缝,大获成功。
  可惜,她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了三件事。
  头一件事,她将黛玉看低了。黛玉虽与她有过高下竞争,也有木石前盟对金玉良缘的碰撞,可是这些都不能算是宝钗欺负黛玉。
  “技不如人”,黛玉自认。这些事里,让她伤心难过的实是宝玉和王夫人等人的态度。
  宝钗与她,其实是陌生人。宝钗丝毫不欠她,为何非要迁就她、忍让她,甚至将“心爱之人”拱手让与她呢?黛玉却不是这般不讲理的人!
  相反,宝钗丧父,虽有薛蟠这个兄弟,却是个不争气的,每日里也没少受哥哥的气儿。黛玉推己及人,对宝钗是又羡慕又心疼,撇开那些个是非,也有惺惺相惜。何况,黛玉前世虽死的早,到底也能料想宝钗最后的结局……
  都是天涯沦落人!
  就从黛玉愿意看在宝钗面子上,出手搭救薛蟠来说,便已是将恩怨放下的意思。
  往事已了。
  这番儿,宝钗小选,想要十拿九稳,凭借黛玉如今身份,确实说得上话。只要宝钗开口,黛玉定不会拒绝。毕竟,小选选的只是宫女们,最多也不过公主侍读。
  可是,宝钗没有,她不仅将来雅舍的事情对黛玉隐瞒,还把主意打到了黛玉身上。
  第二个林黛玉吗?正主儿却还没死呢!
  这便也是第二件事,宝钗又把黛玉看得太高了。宝钗以为哪怕最后她公开了身份,黛玉却也会不计前嫌,顺水推舟便助她一臂之力!还是或者黛玉虽认出她有模仿嫌疑,却没有法子证明,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于是干脆隐忍按下,从此不提?
  不管是哪种主意,宝钗都把她黛玉看高了。
  前世,她便不是吃哑巴亏的人。周瑞家的前来送宫花,一片好意,却有高低,她就敢当面直接说出“想来若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的话。后来,处境越发艰难时,黛玉嘴上也没饶过人。
  现下,她不仅有林如海撑腰,有皇后娘娘的爱重,更有永玙的死心塌地、生死相随。用皇后娘娘的话,她是把稳的亲王妃,如何会忌惮宝钗小小一个皇商之女?
  至于高抬贵手,顺水推舟,黛玉也不是做不得。可是,这便是宝钗的第三点错处了。
  便是黛玉不与她计较,毕竟仿诗也是她自己凭本事一句句写出来的,这个却做不得假,由着她争这个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号。
  可是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头一个,杜寒清便不会容许宝钗凌驾于她之上,做这个京城第一才女。
  不过电光火石工夫,黛玉已在脑中将种种关窍都想分明了。
  等到雪雁上车,低声告诉黛玉,竟是薛姑娘时,黛玉只神色淡淡应了声:“知道了。”
  雪雁虽年纪小,在贾府中时,对诸事都不太上心,却对黛玉忠心耿耿,听说那她们寻了许久之人竟是宝钗时,忍不住心里便打了个突。
  雪雁觑着黛玉面色,小心翼翼问道:“姑娘,您说薛姑娘她这般作为却是为了什么?可会与咱们不利吗?”
  黛玉冷笑一声道:“呵,不利自然说不上。任她机关算尽,端看我意如何。只是月底这场大会,有热闹可瞧了。”
  说罢,黛玉重赏了林能,还给他提了一级,让他以后不止是给她赶车,闲暇时可常去外舍走走,帮助孙氏打理迎来送往事宜。
  林能喜出望外,恨不得跪下便给黛玉磕一个,碍于人多,接连鞠了好几个躬,这才打马离去。
  林府马车走远,那白衣人还兀自捧着厚厚老大一个钱袋,喃喃自语:“发财了发财了发财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74章 便闹个大的
  近日; 京城有三大消息; 每日里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头一件; 自然事关皇家; 是皇宫里要进行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