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长房大爷传-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玉站着未走,道:“侄儿还有话同大老爷说。”
  贾赦懒洋洋道:“那你就说。”
  宝玉道:“外间三妹妹和宝姐姐也来同大老爷请安。”
  贾赦挥手道:“心领。迎丫头,你去带她们到太太屋里玩去。”迎春起身答应,领着黛玉、惜春一并退出去。宝玉满心满眼盯在黛玉身上,也不管探春和宝钗的面子被贾赦驳了,欢欢喜喜的跟着走了。
  迎春叫司琪去传话,带探春宝钗直接到邢夫人房里。两人都暗暗叹息错过了讨好贾赦的机会,然而不能不从,便跟着往邢夫人上房走去。路上碰见贾琮带着贾环、贾兰往自己屋子里去。探春一眼看到贾琮如今衣衫整齐,鞋袜干净,小脸圆润,双目精神,俨然一个侯府小公子的架势,哪里还同当初跟贾环一般弄的黑眉乌嘴活猴儿一般,脸上不觉飞起一阵火辣辣的红晕来。
  宝钗一贯是和蔼可亲的大姐姐形象,对贾环比探春这个亲姐姐还和气三分,见了三个小家伙,停下脚步打招呼。贾琮和贾环对宝钗的印象也极好,除了贾兰被母亲李纨教的有几分孤拐性子,他两个倒是乐于跟宝钗说话的。探春被撇在一边,内心又尴尬又难堪,既嫌弃贾环不争气,比不上贾琮,又恨他不知道给亲姐面子,只同宝钗说话,生生把她撂在一边,一时满心气愤,手下不自觉的就把帕子拧成根绳儿。
  直到进了邢夫人上房,探春的心情都没缓过来,倒是成全了宝钗,一个人捧得邢夫人心花怒放,只觉得这姑娘着实乖觉,又会说话又有眼色,比家中几个强出不少,也难怪当初人人都赞她。一时稀罕不已,竟留她们姐妹下来一道用晚膳。
  凤姐儿如今知晓要讨好婆婆了,见她兴致颇高,急忙凑趣,自掏腰包吩咐厨房定要做精做好,又亲自调开桌椅,罗列杯盘,站在一边服侍着她们母女姊妹们吃毕了饭。邢夫人这一整天心情都不错,加上姑娘们也有眼色会凑趣,宝玉长得也可人意儿,虽然跟王氏不对付,但跟贾赦一样,觉得没必要连坐宝玉。因此饭毕,每人赏了一件好玩的东西给带回去玩。
  外头贾琮使唤小丫鬟过来说贾环和贾兰一道回家了,他并没有留饭。邢夫人听了,便对宝玉等道:“既这么着,我也不多留你们,老太太那里想是也惦记着,就早些回去吧。”
  宝玉、宝钗、探春便一起起身告辞,见黛玉没动,不禁道:“林妹妹不跟我一起回去吗?”
  迎春替黛玉道:“妹妹身子不好,在我家等着请太医瞧病呢,暂时不回去。”
  宝玉跌足叹气,恋恋不舍,宝钗和探春为怕他失态,只好一边一个偷偷扯他衣袖示意。宝玉遂垂头丧气出了门,去辞别贾赦。宝钗和探春仍然未得见到,遗憾不已。好在宝钗今日在邢夫人跟前刷了不少好感,总算还有收获,虽不足,亦可接受,便安心回去不提。
  探春则辗转反侧了一夜,眼前总晃过贾琮和贾环的样子,对比起来,越发难堪。一时又想起宝钗亲切可人的跟贾环说话,以至于他竟不朝自己这个亲姐姐看上一眼,内心更加悲凉,也不知道是怪贾环多些,还是自责多些,只觉得内心烦扰不堪,一夜不曾入眠。


第93章 清虚打醮
  宝玉回大观园去; 先到蘅芜苑给史太君定省; 并转达了贾赦的请安。史太君听着宝玉的回话; 估摸着贾赦心情应该还算不错,很方便趁势加深感情; 务必要抢在宁珊回京前将大儿子的心给拉拢过来; 因此发话,初一去清虚观打醮; 全家都得去; 连上东府父子也要一起。又传话给贾政; 让他务必放低身段; 请到贾赦。
  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 贾政还算能屈能伸,亲自到侯府里去毕恭毕敬邀请贾赦一道去清虚观打醮。这回他学聪明了些,没提贾嫔口谕,只说是奉老太太去请个平安,顺便一家人热闹热闹。他态度摆的这样低; 又把老太太放在头里说话; 贾赦也不好一口拒绝,便含糊着说要是那日身体好了就去。
  贾政回去学给史太君听; 娘俩儿十分上心,日日打发人去瞧贾赦; 看他身体如何。贾赦不胜其扰,只得宣布病好了,初一可以去清虚观打醮; 这才得了清静。
  贾赦这里得了准话,史太君就放心了一半,又打发人去请了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要带了所有姑娘同去。王夫人因一则身上不好,二则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早已回了不去的。邢夫人听说王夫人不去,倒是来了兴致,又有凤姐儿撺掇着,也一口答应了要去。
  到了初一这一日,大观园和荣国侯府一起开了大门,车辆纷纷,人马簇簇。各色执事人等一应俱全,队伍拉得老长,前面史太君独坐的一乘八人大轿早已到了清虚观了,后边跟着的丫鬟还有没上车的呢。又有宝玉骑着马,在贾母轿前。
  贾赦和贾政早被贾珍恭请着,先过去了。贾蓉因为今日龙禁尉入宫值守,是去不得了。贾蔷却没轮班,便跟着贾珍,一路服侍讨好贾赦。贾政见无人搭理他,心中不满,然而思及还要求到贾赦,不但不敢表现出来,还得违心陪着奉承。这对于压着贾赦多年的政二老爷来说是难得的扎心又窝囊的体验。
  清虚观的老道士姓张,是当年荣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以至于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实则是个十分会察言观色,又油嘴滑舌的老道。
  过去二房压着大房,宝玉又受宠,张老道士每每见到史太君必要夸赞宝玉。这一回他虽也照样奉承了史太君,又夸了一回宝玉,更多的话却是对着贾赦说的,称赞他有子成龙,教养有方,如今只待平步青云,享老太爷都不曾享过的大福气。贾赦被说的心花怒放,对这个一向只亲近二房的狡猾老道士也改观了几分。
  史太君看着如今连张道士都改了风向,头一次彻彻底底的从心中承认大房东风正盛,二房已然落版。然而她疼爱小儿子多年,早已成了习惯,如今也还是这么着,巴不得借了所有东风,将她宝贝的小儿子大孙子送的青云直上。
  一边算计着等下怎么跟贾赦套话,一边心不在焉的各处游玩了一回,便上了楼,史太君和薛姨妈带着姑娘们在正面楼上归坐。凤姐儿奉着邢夫人占了东楼,尤氏和李纨也跟在一处。各人带来的丫鬟等除了贴身伺候的,都在西楼,预备轮流伺候。
  一般这种时候,史太君都是把宝玉叫到姑娘中间,甚至搂在自己身边的。然而前些日子听说迎春因为不待见宝玉吵了一架,想着今儿要拉拢大房,不便让二丫头不喜,没得去老大两口子跟前嚼舌根,坏了她的大事。便难得的没有让宝玉进来,而是把迎春和黛玉两个一边一个,拉在自己身边坐了,握着手,一副慈善祖母的样子。鸳鸯是史太君身前第一得意人,也知道主子心思,今日便专门伺候迎春,打扇送茶,无一处不体贴入微,倒把司琪挤兑的没了事儿做。
  宝玉被张道士拉着去给道友并徒子徒孙们献宝,心里腻歪不已。他一向是娇惯大的,比寻常人家的小姐还养的金贵,今儿这么个暑热的天儿,本就受不惯,外头有人多,气味难闻,只觉得无比腌臜。
  好不容易敷衍了一圈,却没听到史太君要叫他上楼听戏的消息,只好拉着贾珍问道:“珍大哥,可是还没有开戏?”
  贾珍刚才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第二本《满床笏》,预备上楼去汇报。回身看见宝玉,也愣了一下,往常这时候他不该早钻到姑娘堆儿里去了?怎么还在这里!
  不过今日贾珍留了个心眼,因为尤氏告诉过他,说荣侯府里大姑娘厌恶宝玉了,叫他今日看住了,别给荣侯一家子找不自在,当即提高警惕,只道:“戏已经拈好了,我正准备叫你嫂子送去给老太太过目。你且同我去伺候老爷们。”
  宝玉一听要去贾政跟前,当即软了腿,扭成一团,哀求道:“珍大哥,你只管去,我去回老太太。”说着就要抢戏折子。
  贾珍高高一抬手,宝玉就够不到了,愣在原地。贾珍也不理他,大观园的凤凰蛋,还不配他珍大爷也捧着,只朝着下面喝道:“管家在那里?”底下站的小厮们见问,都一齐喝声说:“叫管家!”登时林之孝一手整理着帽子跑了来,到贾珍跟前。贾珍喝命:“叫你媳妇子去请大奶奶,把戏折子奉给老太太,你带人把小幺儿们多挑几个在这二层门上同两边的角门上,伺候着要东西传话。你可知道不知道,今儿小姐奶奶们都出来,一个闲人也不许进到这里。”说毕,拿眼一斜宝玉。
  林之孝顿时了然,连声答应着,叫过宝玉的小厮们道:“陪好你们二爷,珍大爷说了,今儿爷们儿都不得进去。你们可伺候好了,不然仔细自己的皮。”
  贾珍一脸假笑的拉着宝玉往贾赦、贾政等人呆的地方走去:“宝兄弟,老爷们等着见你呢。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你写的字,作的诗,都好的了不得,也去让老爷们欢喜欢喜。”宝玉顿时想起自己在外留的风|骚妖|艳之句,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也不禁转了颜色,只想赶快找人去向史太君求救。贾珍却不给他机会,死死拽着,就往贾政那边过去。
  楼上史太君听了神前拈戏,因兆头不好,颇觉有些扫兴,只是神佛是这样的意思,也只得依了,便叫开戏。自己搂着迎春和黛玉坐着,显得十分亲热。薛姨妈见状,也拉探春、惜春上前,结果独留宝钗一个端端正正坐在地上凳子,似是专心听戏,然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着史太君和自家妈妈身边的动静。
  史太君打定主意要把迎春拢过来,让她向着自己,日后也好在宁珊面前给二房和娘娘说好话。因为迎春一贯的木头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了,史太君竟也大意了,只道对她好些,这姑娘必然会感激涕零。
  若是当日还是二房当家的那个荣国府,史太君但凡对她能像对探春那样,迎春都要感怀在心,可惜如今,她却不屑这些了。又因为早知道史太君在打大哥哥的主意,心中气愤,不免更加升起一股火气来。只觉得曾经无比向往,盼着能多看自己一眼的慈和祖母怎地会变成如今这般势力又乌遭的小人?莫不是自己过去没长眼珠子,从未看得清楚,亦或是被二房带累影响至此?
  因此,不管史太君如何慈善的问她日常生活,试探她在那府中,尤其是在宁珊眼前的份量,迎春都装作听不懂,有问就答,直来直去,根本不理会那些拐弯抹角的试探。气得史太君满心抱怨这姑娘真是个木头雕的,又不会看眼色,又不会说话儿,可偏生投胎到了大房,生生占了那个位置却使唤不得,简直可恼。
  黛玉靠在另一边,听着史太君话中的步步紧逼,心中恻然,替迎春感到悲哀之余,却忽地放开了一般。心道:姐姐是她嫡嫡亲的孙女儿,也不过是这般,用着的时候搂过来哄一哄,用不着就撇在一边,看都不看一眼。自己一个外孙女儿,反倒比姐姐待遇强上许多,还有什么值得自怨自艾的?
  只是从此知道了,在老祖宗心里,是谁都比不得宝玉的,她又何必自苦?这么一想,倒将往日诸般小心抛开了许多,只觉得虽然是寄人篱下,却也不用过于看低了自己,有好的只管大大方方受了,没好的就往姐姐那里去住些日子。大老爷、大太太虽然都是淡漠孤拐的脾气,待她不冷不热的,可也不会算计于她,岂不是比那表面亲热,内力阴险之人要强上许多?
  谁也料不到,黛玉的心结竟是这么解开的。她这一身的病,除了胎里带的弱症,倒有一多半是自己胡思乱想憋出来的,一旦放开心境,顿时就好了一半。日后在侯府里住着,吃着好药,过的惬意,精心调养,待到及笄之年,竟好了七八分。虽仍显怯弱不胜,然而气质中自带一股出尘高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可掩盖了那仅存的几分不足之症,使得本就出色的相貌越发光彩夺目。便是在京中众多顶级闺秀之间,乃至皇室王府公主郡主之中相比,也不输人半分。
  迎春亦通过今日彻底放下了对老太太的最后一丝眷恋,不在奢求过多的关爱。她如今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虽然父亲嫡母疏于重视,但却有一个人人艳羡,绝顶出色的战神将军大哥哥,一个小意殷勤又言谈机敏的二哥哥,一个和她感情越发亲密的小弟,并多了一双不是同胞,胜似同胞的妹妹,人生还有何不足?
  这世间本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没有谁的人生能真正一帆风顺完美无瑕,除了被人宠着捧着不见半丝风雨的笼中雀,谁没有一段不愿回首的往事呢?正因为经历过风雨,之后的彩虹才更加绚烂,自己走出屏障,阳光才会照耀。
  至此,自己醒悟,走出了迷障的两朵金花,将会在日后夺目盛放。


第94章 宝钗信念
  被迎春推脱了半日; 史太君又累又气; 却没奈何; 只得放开这个听不懂人话的木头姑娘,直截了当传来贾赦,打算从温情下手,跟他大叙母子之情。
  因为贾赦要来,薛姨妈急忙带着姑娘们一起告辞回去。她倒是遗憾今日薛蟠没有被一道请来; 女儿宝钗已经悄悄跟她说了,贾珍捧赦大侯爷捧得心花怒放,路上就大包大揽等宁大将军回京要替他说些好话; 助他升官发财。薛姨妈心痒难耐; 只恨不能用自己的宝贝儿子替了贾珍去。
  宝钗倒是比她妈妈清醒又精明; 知道自己哥哥那等惫懒脾气是不会讨宁大将军的喜欢的。若是赦大侯爷仍是过去那个浪荡纨绔,倒是可以让哥哥多多孝敬,混个酒肉之交。然而如今赦大侯爷为了儿子的脸面; 改了脾性,是断然不可能搭理她哥哥的。与其指望哥哥攀上宁大将军、赦大侯爷; 还不如她和妈妈加把劲儿,牢牢黏住二姑娘并大太太。有时候; 女眷们的交情也能派上大用场。
  如今宝钗已经基本说服了薛姨妈放弃所谓“金玉良缘”; 便是那个硕大的金项圈并那把金锁都已经被宝钗压了箱底儿了。她也知道; 自己入宫的资格多半被哥哥杀人一事耽误没了,然而这世上,蛇有蛇踪鼠有鼠道; 有时候酒肉纨绔也有自己的路子。不见东府那对浪荡爷们儿,拿着钱便能捐官。她们家虽是皇商,做不了官,然而最不缺的就是钱。没有路子,就拿钱砸开,没有资格,就拿钱去买。只要找对了方法,并坚持不懈,宝钗相信,终有一日自己可以实现青云之志。
  说起来,宝钗也是个可怜的姑娘。因为父亲早逝,妈妈软弱,哥哥不成器,她不得不早早抛却天真无邪,替整个家庭打算起来。便连自己的前途,也得自己操心。为了薛家不败,她必须给自己找一个得力的夫家,以期将来可以帮衬家族。
  其实,如果可能,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能撑起来的嫂子,然而就她哥哥那副模样,哪有好人家的千金愿意嫁过来?为了薛家,宝钗只能选择牺牲自己的幸福,她的目标在宫廷,放弃了正室红装,当一个终身被人压一头的妾,哪怕是皇家的妾,也是一种心酸。但她没有办法,唯有她入宫,得宠,晋位,薛家才有保障。
  最好的例子就是她那个犯了罪的姨妈,如今仍然能风风光光的当着掌家主母,不就是靠着生下了娘娘吗?若她能爬到元春如今的地位,甚至哪怕更低一点儿,她的母亲也会受益。整个薛家也能得到提携,最起码会保住眼前的荣华富贵。若她真有造化,能生下龙子,薛家起码还能富贵三代,她也不负父亲曾经的宠爱和教诲了。
  当日在宁家,她就见到迎春跟着王府出来的教养嬷嬷学规矩,深知想要入宫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迎春、黛玉和惜春都在选秀的名单上,待到大选之年便可以入宫,若得青眼,就是一飞冲天。然而三人却都志不在此,一个个连选秀两个字都不爱多提。宝钗艳羡无比,她宁可当一个宫女也想进去的宫廷,人家却是不屑一顾的。
  没有选秀的资格,想要入宫只能走旁门左道。宝钗想起了贾嫔省亲那日跟着出来的彩嫔抱琴,那是元春自小的丫鬟,因为当初打着国公府嫡长孙女的名号,得以带一个丫鬟入宫。如今宝钗想的就是讨好了迎春,待她选秀的时候,充当丫鬟跟着进去。宝钗心细如发,从岳嬷嬷对迎春的教导中便能看出宁大将军无意让妹妹入宫做娘娘,甚至都没费心教导迎春的丫鬟适应宫廷,显见的是准备托关系让迎春被撂牌子,回家自行聘嫁。
  宝钗羡慕迎春有个好哥哥,但她也不愿意埋怨自己的哥哥,人各有命,她摊不上出息的哥哥,就只能做一个出息的妹妹。宝钗愿意自降身价做迎春的丫鬟,随侍入宫。她只求一个机会,一个让她能到上位者跟前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进了宫,没能留下,她也就死心了。可是连进都进不去,她是无论如何不能甘心的。
  原本,迎春远在宁府中,她是八竿子也够不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