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嬷嬷和王嬷嬷对视一眼,点头准了。
  ………………………………
  被拘在耳房的雪雁只觉得紫鹃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自己和她才是一伙儿的,怎么能瞧一月二月她们在二爷院子里坐大呢?她觉得自己一心是为奶奶好,还打量着自己隐秘的心思还无人知晓呢,美滋滋地想着:【二爷方才盯着我的脸瞧了那么久,真是羞煞人!也不知道方才二爷瞧见紫鹃指摘自己,会不会替自己出口气呢?】
  小丫头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钱嬷嬷这可是过来人,伺候二爷二十年了,从早几年开始,无论是京城还是江苏,想往二爷身边凑的丫鬟可多了去了。不过二爷惯来不喜欢丫鬟贴身伺候,完全不给那些起了攀高枝心思丫鬟们机会罢了。
  只看雪雁神情就猜出大致事体的钱嬷嬷觉得,只不过现在有一点不好办:【这雪雁是奶奶身边的大丫鬟,不知道这是奶奶的意思,还是丫鬟心大了……要是府里的家生子,按照惯例直接打发出院子就是了,哪里会有这打狗看主人的顾忌。】
  钱嬷嬷看了看王嬷嬷。
  被看了一眼的王嬷嬷觉得只觉得对方的表情叫人别扭得很!遂狠狠瞪了雪雁一眼。
  把雪雁瞪得一个瑟缩。
  ……
  雪雁如何异想天开暂且不提,紫鹃满怀心事自去沏莲子芯茶,走到正屋门口的时候,赤儿、橙儿打了帘子让她进去。
  里头一月二月像是刚刚造册完毕,捧着册子给奶奶过目,压根就没有询问一旁坐着的二爷的意思。
  紫鹃见此,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最初自己和王嬷嬷最怕的事是一月二月等人仗着跟着二爷时间久,要架空奶奶,现在看来,二爷先前把她们调/教得极好,半点逾矩的事情都没发生。到如今,最先出了岔子的,偏偏是奶奶从林家带来的丫鬟……】
  一月二月报完了账,便告退了。
  紫鹃放下托盘、端出莲子芯茶,黛玉很顺手地就想去捧起,被宝玉制止了:“我这几天上火,喝莲子芯败火,玉儿就不要喝这个了。”
  果然揭开茶盏盖子,一股子清苦的味道飘出来,黛玉其实也挺喜欢莲子芯茶苦后回甘的滋味,不过平时被管束着,只夏天可以喝一点,现下眼巴巴地盯着表哥看。
  “再看也不行。”宝玉三口两口就把莲子芯茶喝完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点都不怕苦,他把茶盏放到一旁,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卷,冬□□裳穿得多,竟然叫人半点都没看出袖子的暗袋里还放了东西,“下值的时候路过古玩铺子,掌柜的说最近收了一本前朝的客霞游记,我想玉儿应该会感兴趣,便买了下来。”
  黛玉一听这话,哪里还记得莲子芯茶,从表哥手里接过布卷,就平铺在桌子上打开。
  果然是一本古籍,黛玉一看就忍不住一头扎进去了。
  宝玉挥挥手叫紫鹃退下,等黛玉意犹未尽地抬头之时,笑着说:“你倒是别着急,总归明个儿白天还能看呀,我才回来,怎么就不同我说说话了呢?”
  黛玉知道,表哥这是才从太太院子过来,按照太太的性子……黛玉实在是不能想想对方会对表哥说自己什么好话,表哥如此,大约不过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如常那般安慰自己不要往心里去等等。
  于是她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把书收好。
  谁知道宝玉却说:“最近大姐姐会回来一趟,届时,你多照顾着点。”
  嗯?
  “小时候,替我开蒙的是大姐姐,她原就是不愿别人怜悯的,我担心这两年,因为郡王府……大姐姐左了性子。别个人我不了解,但是太太除了对着大姐姐哭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了,大嫂嫂那里又最讲究规矩,两个妹妹说说的话也无人听,只有玉儿你,方便多照顾一下大姐姐和我外甥,所以我打算……如此这般。你看,这事儿就非得劳动玉儿你了。”
  “我说表哥今个儿怎么还给我带礼回来,原来是有这打算呢。哼!”
  黛玉一个停顿,见宝玉不疾不徐地看着自己笑眯眯,顿时知道自己假意生气的样子根本就没骗过表哥,于是也忍不住抿嘴笑了:“我就是气表哥好见外,这样的事情,直接说就是了,还拐弯抹角地前几天送花儿,今天又送书的。”
  宝玉觉得挺冤:【哪里是前几天,上元节不是人约黄昏后的好时间么,我就当时古代情人节了呀!】
  咳咳,当然,没发现自己对着黛玉情商有所下降的宝玉压根没考虑到后来正月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他天天送花确实是殷勤太过了……
  说完了正事,两人各自看书,占据书房两端,也是默契而有趣。
  待夜深,梳洗之后,便是就寝时,黛玉问了一句:“雪雁呢?”
  紫鹃镇定地说:“雪雁肚子不舒服,我叫她先回屋躺一躺。”
  黛玉摇头:“定是又贪嘴了,你叫小厨房熬点米粥,免得她夜里不熬饥。”
  “……是。”
  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内心有些不安的紫鹃偷偷觑了二爷的脸色,不敢在这时候开口多说什么,只替黛玉散好头发、又梳通百遍,便退下了。
  一室寂静两相望,只烛火摇曳,哔啵发出爆烛花的声音。
  早在大房二房分家的时候,贾政就督促着人修了院子,几个主院都通了地暖,暖和得紧。
  常年习武身子骨不是一般好的宝玉只穿单衣,修长而劲瘦,衣领微微有些松垮,喉结上下一动,叫人的眼神忍不住跟着动、叫人的心忍不住跟着跳。
  黛玉心如擂鼓,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口水。
  宝玉见黛玉抬眼看自己的情态,黑白分明的瞳仁如墨点漆、含情脉脉——十九岁的她已然长开了,和半年前相比,多经受滋润的她渐渐褪去青涩,多了女人独有的风韵。
  【才喝的莲子芯茶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啊摔!难道要喂自己吃固阳丹么,可是那治标不治本,吃了之后……】
  宝玉扯了扯嘴角,想要用傍晚忽悠便宜娘亲的方式把黛玉也忽悠过了,便开始天文地理地瞎扯,还试图讲讲客霞游记中的篇章,不过黛玉对表哥的顾左右而言他却不接招,反而有些委屈地皱起眉头。
  她一下子从梳妆台前站起来,朝着宝玉走近几步,便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羞,娇袭一身之愤。
  许是起身太快了,一时间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檀口微抿,妩媚风流。
  她逼近之后,没有直接开口,长睫轻颤,但是目光中的控诉宝玉完全看懂了。
  宝玉摸摸鼻子,觉得而自己也是无奈,最近这一阵子的无敦伦并不是因为前年秋天才成亲时候的小矫情又发作了,而是……
  黛玉再瞪大眼:【而是什么!表哥你倒是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玉儿啊,你仿佛、上个月、葵水未至?”宝玉伸手扶住黛玉的肩膀。
  “……”
  方才还气势十足的小娇妻顿时定住,好像被宝玉点穴了一般,然后咔咔咔地抬头,脸色爆红:“表、表哥你瞎说什么!”
  既然已经说了,那便干脆说清楚。
  “玉儿你也知,我和沈千针略学过一些医术的皮毛……然后一月二月与钱嬷嬷说了,钱嬷嬷前阵子提醒我的。”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宝玉在黛玉熟睡之后给她把过脉,当时已经有五六分的把握了。
  【因为体虚偶尔葵水会乱一乱,别说自己了,就连紫鹃和雪雁都没在意这回事呢。】宝玉如此细心,黛玉能不高兴么?可是也生出几分挫败的心思,亏得自己还是女的,居然不如表哥仔细。至于表哥的判断准不准,黛玉居然从头到尾都没怀疑。
  好了,于是刚才那飘荡在空气中的旖旎气氛都散去了,黛玉摸了摸肚子,很不可置信地抬头。
  宝玉顺势揽过黛玉:“明天叫冯大夫看看,确诊了之后,好叫老祖宗也高兴高兴;再给岳父送一封信去……”
  “若是这样,咱们晚几天再请冯大夫吧,等过了我生辰。”
  宝玉有些感动,知道黛玉这是为了大姐姐的事儿考虑的,遂捏了捏她的手:“可以先不张扬,不过钱嬷嬷那里我已经叮嘱过了,叫她这几天照看着你一些。”
  “玉儿你不必劳累,只吩咐丫鬟们去做就是了,不过你身边伺候的人得稳当点才行……那个吃坏肚子的,要么先让她养几天,别凑你跟前了。”宝玉皱眉。
  黛玉点点头,觉得表哥说的很对。
  误会解开。
  宝玉摸了摸鼻子,无奈地说:“所以,玉儿,非是我有什么不好的心思,而是怕……会伤了你与咱们的孩子。”
  听闻表哥解释之后,黛玉现在恨不得时光倒流,让一刻钟前的自己不要犯蠢!
  …………………………
  次日,宝玉出门前单独与钱嬷嬷说了几句话,钱嬷嬷一开始有些犹豫,而后坚定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摸摸头的地雷。mua
  晚安


第260章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已发,稍后再一章,不知道十二一点啥时候了,不必熬夜等。
  二月十二; 花朝节。
  大早上; 不死心的雪雁再次哀求王嬷嬷,只说自己身子好得很; 一点事儿都没有; 央求着去给紫鹃姐姐搭把手。
  不过王嬷嬷只是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 对此要求不予理睬。
  此路不通。
  雪雁指望着奶奶能想起自己。
  而她心心念念指望的奶奶; 却有些犹豫。
  黛玉不是傻的; 雪雁近来越来越反常的行为; 即便紫鹃不提,也只差一只手指点破这层窗户纸了,别的丫鬟都不往表哥跟前凑; 独一个雪雁; 就算每次都打着二奶奶说的名头,也糊弄不了多久。
  紫鹃发现了,一月二月也发现了。
  一二月不好说; 但是紫鹃却是无妨的。
  黛玉闻言之后,只觉得自己平日那一两分的不得劲终于找到了原因——只是雪雁跟着她的时间; 比紫鹃还要久,又惯来是天真烂漫的性子; 与其说雪雁是伺候她的丫鬟; 还不如说雪雁是负责逗黛玉说话的玩伴。黛玉本是打算再过一阵子,给紫鹃和雪雁配个好人家的。
  【可惜了……】
  黛玉最终还是默认了钱嬷嬷和王嬷嬷的做法。想着等过了自己生辰再决断此事。
  …………………………
  一大早,该上朝的还是上朝去了,留下一府的女人们; 因为元春今天要回娘家而有些紧张。尤其是老祖宗和王氏,专门叫身边的一等丫鬟去二门候着,要不是因为小辈们劝着,老祖宗还打算去二门等一等人——王氏倒是没敢提这个,毕竟她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得悠着点。
  东侧门,先是迎来了薛姨妈、二姑奶奶迎春、再是史湘云、最后则是文忠郡王侧妃贾元春及其一双子女。
  水桢和水媛是龙凤胎,当年出生之后还被视作皇家吉兆,名字也是先皇赐下的,现如今已经九岁了。
  九岁的儿郎,在这样的环境下,比一般孩童要早熟且懂事得多。
  他再也不会问为何娘推拒了往荣国府大门进府的安排,转而从侧门走。
  相比较起来,坐在马车另一边的水媛就活泼得多,见马车进了园子,忍不住将窗帘掀开,对只存在于娘念叨过无数遍的外祖家好奇不已。
  然后越看就越是惊叹:“娘,外祖家和您说的不太一样……”
  元春给水媛说的荣国府布局,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都是从前的样式了,当年分家之后,二房兜里有钱,修缮了东边半个府,贾政专精此项,当真是做到了——物美价廉有品位。和元春记忆中的,确实有不同。
  虽然大变化没有,可是细节的改变多了,也令人耳目一新。
  水媛不知道该怎么说——皇宫她一年也要去两三次的,要说人间富贵地,怕是没有别的地方比皇宫更甚了,但是今天从东侧门进了荣国府,看到的又是和金碧辉煌、红墙金瓦全然不同的建筑形式,有一股浑厚雄伟之气扑面而来。
  元春闻言,只往外看了一眼,就从格局上分辨出来:“前头是你二舅舅的练武场并书房,原先是在西边的,后来迁过来了,倘若那书房的名字没有改,那依旧是绮散斋了。”
  二舅舅啊 ;……水媛在郡王府后宅生活,对二舅舅的印象很深,只记得每年送进郡王府的东西里头,二舅舅的那份一直是丰厚的,有时候,别个庶出姐妹都羡慕自己——因为嫡母妃虽然不会刁难人,可是也不会特别照顾某人,阖府除了嫡母妃和嫡兄长之外,也只有娘亲的院子过得最宽裕了,这一点,水媛知道,是因为外祖家时不时送东西来。
  九岁小姑娘,能想到这一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她记着外祖家的好,故而今天跟着娘出门,既因为可以散散心而欢喜,也因为要见到外祖家的亲戚们而激动。
  但是龙凤胎中的另一个,水桢就不同了,他自七岁起去宫中读书,听得最多和外祖家有关的人事,就是和二舅舅有关的。听说,他当年和陛下是患难之交;听说,他曾以白身出任王府长史;听说,他是本朝年纪最小的武状元,也是升官最快的武将;听说他在西域作战,可以一敌百……
  零零总总的各种听说中,全都是夸二舅舅的,夸得诚心诚意。水桢很好奇,娘嘴里提到最多次的二舅舅,到底是怎么样的人物,才能受到这么多人的推崇。
  水桢还知道,若不是有这个二舅舅,陛下也不会在考校皇室子弟功课的时候几次三番点了自己,并且还给予褒奖。这样的褒奖,带来的影响,远比后宅中的媛儿多几件首饰要来得震撼,甚至于,都在宫内读书,都是龙子龙孙,也分三六九等,也有谄媚巴结。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水桢发现,自己得到师傅褒奖的次数远多于嫡兄,而跟在自己身边的人,也远多于嫡兄。
  小少年有忐忑,但是也生出几分窃喜,觉得自己这样,便是为娘争气了。
  且不提元春一双儿女心里头的各自思量,就连元春自己,都是感慨万千:【时隔这么久,再回荣国府,却物非人非,岂止是家里人都变了,就连房舍布置也陌生了。】
  待到中门,母子三人下了马车,换了软轿,婆子抬着软轿,又行一段,早有李纨带着妯娌、小姑子、儿女侄子女们等在这里了。
  李纨率众人给元春行礼,毕竟对方是上了皇家玉碟、有品级的郡王侧妃。
  元春伸手搀了李纨,又将之身后一左一右的林黛玉、王熙凤打量了,再循着记忆,认出了探春、惜春,又对着侄子辈里打头的第一人说:“这是……苒哥儿吧?”
  贾珠和李纨的次子贾苒出生没几个月,元春就选秀去了,真是难为了她还记得这么清楚。
  “请大姑姑安。”贾苒再率众小辈与大姑姑见礼。
  众人稍作寒暄,元春便表示要去荣庆堂给老祖宗请安,这也是应有之意。
  王氏、邢氏分别坐老祖宗下首,另有薛姨妈、史湘云作陪。
  贾母见到元春起,就红了眼眶,连连叫丫鬟扶起准备行大礼的元春。
  之后,贾母招招手,把龙凤胎叫到自己身边,给了见面礼,又再次一一给龙凤胎介绍屋子里坐着的长辈。
  再之后,因长辈们要说说话,李纨吩咐苒哥儿和大姐儿带着龙凤胎去院子里走走。
  …………………………
  王氏见到女儿,欢喜得紧,拉着元春的手就说:“可怜见的,我的大姑娘真是瘦了不少。”
  话一出口,屋内气氛就为之一尬:【可怜?元春可怜?对,守寡确实可怜,可这是为皇家人守的,二太太敢说出来我真敬你是条汉子!】
  薛姨妈都不知道该装作听见了来圆场,还是装作没听见就这么含糊过去。
  好在元春很快收敛心神,原本眼中的几分柔弱也散去了,抿嘴笑笑:“太太说的什么话,不过是因为前阵子,我吹了风,胃口不太好。”
  王氏这才反应过来,然后悻悻地说:“是了是了,近来我也胃口不好,肚子里这个顽皮得很,想一出是一出地折腾我。”
  众人再次默:……
  从鸳鸯手里接过帕子擦了脸的老祖宗扭头就对薛姨妈和史湘云说:“看看我们二太太,这是高兴坏了吧。”才口不择言的。
  【您老说是,那就是吧。】
  这样两出之后,元春也没了和太太的谈兴,转而对着屋里的人一一问话,想要知道这些年大家过得如何——毕竟早先太太去太孙府看自己的时候,时间仓促,很多事情不便细说。
  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中饭,老祖宗年纪大了,前一晚有些激动,吃过午饭就开始有些犯困,李纨自去安排元春、迎春午休的房间——薛姨妈和史湘云却是很有眼色地告辞了。
  后院东边自有客舍,元春和迎春住个对门,迎春此次来,也带着留哥儿,虎头虎脑,煞是可爱。
  元春先前听说过大伯五千两卖女儿的事儿,也听太太并不很诚心地替迎春可惜,不过今日看来,迎春气色极好,脸盘圆润,白里透红,想来如今的日子挺自在。
  元春聪敏,更从上午的闲聊中听闻迎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