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内的人皆是紧张——事关大厨房人事变动呢!
  然后……
  然后冯大夫诊了又诊,最后慢悠悠地说:“恭喜二太太,二太太这是有喜了。”
  ……
  ……
  ……
  ……
  ……
  满室具静……但是满物子的女眷从李纨黛玉,到赵周姨娘,再到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甚至是外头听差的小丫鬟都惊呆了。
  太太!
  今年三月初一过的是五十岁的生辰,再过小半个月过了除夕,三个月后就是周岁五十一了。
  当年太太三十出头生了宝玉就是高龄产子,现在么……呵呵呵……妥妥的老蚌怀珠啊!
  比太太还小十岁的赵姨娘表示自己需要静静,需要静静!
  【我地亲妈!怎么静的下来啊!!!!!!!】
  而最初引发太太身子不适的那件事……那件事到底是什么事来着?
  连王氏自己都不记得了,只觉得心扑通扑通地跳,又是高兴又是害怕,相比较起来,还是害怕更多,不过赵氏那并没完全藏住的羡慕嫉妒倒是叫王氏一下子打了鸡血,使得两种情绪暂时持平。
  李纨松了一口气;
  黛玉也松了一口气。
  赵姨娘没能伺候太太服药很失望;
  周姨娘低头念阿弥陀佛不知道是不是为太太感谢神佛;
  王氏的几个丫鬟,彩云彩霞年纪大了,知道其中利害,也很是担心太太这把年纪,万一生产的时候有个不好……顿时一个激灵;其余几个年纪小的还当这是天大的好事,恨不得奔走相告。
  李纨回神之后,马上问冯大夫:“太太目前身子可好?日常需要吃些补品么?”说得委婉,其实是想问王氏需不需要保胎药。
  冯大夫点点头:“二太太这几日劳累了,需得好好卧床静养。回头我列个单子,太太这个年纪到孕期后期腿脚容易抽筋,最近是得补一补。牛乳要有、豆腐要有、骨汤要有……”
  李纨小松了一口气:看来婆母的身体状况还可以,不然冯大夫才没这个心思说这些。
  …………………………
  王氏有孕的消息是瞒不住的,毕竟午后请大夫那一出,王氏原打算要么说着自己被气出病了拿捏大儿媳,要么说自己是吃坏了拿下大厨房,所以知她心意的彩云叫人请冯大夫来的时候,闹得一路都知道了……
  就连西边荣庆堂的贾母也差人来问了一句。
  老祖宗也以为是王氏再次作妖,便是连身边最得力、最能代表自己的鸳鸯都没派来,只叫珍珠来了东边院子。
  没想到珍珠居然带回来个喜信。
  贾母……无话可说……
  等到傍晚,贾政下值之后,得知了这个消息,顿时乐得一个劲捻胡须。
  妻子知天命的年纪还能有身孕,这简直就是对男人那方面最大的肯定啊,贾政虽然自诩为清高的卫道士款男人,但是不妨碍他依旧有雄性本能,对于繁衍后代这件事情,还是极其憧憬的。
  贾母看二儿子都搓下两根美须便知道,这儿子现在心里欢喜得紧,还在装不在意,遂对贾政说:“老二啊,你媳妇儿这把年纪也不容易,冯大夫也说她虽然平时吃喝将养的不错,但是毕竟不必年轻时候了,坐胎不是很稳。我打算叫她安安心心养胎,什么府内要费神的杂事都不要管了,叫你两个儿媳妇多担点,你看呢?”
  “老祖宗说的是。”不论是妻子当家还是儿媳当家,总归没人会亏待了贾政,他自然是无所谓的。
  “还有,我知道,按照惯例,王氏现在有喜了,不方便伺候你……不过看在她这把年纪还在为咱们家开枝散叶的份上,这阵子若有伺候你的,收了做个通房丫鬟也便是了,可别提什么给人家名分。免得叫你媳妇儿心气不顺!”
  贾政老脸一红,几分隐秘的心思被贾母点了,虽然他没纳妾的打算,但是确实是想再收两个丫鬟,想到母亲今日再三提醒王氏年纪大了怀胎不易且有危险,贾政想要么先不收了,等王氏坐稳了胎再说吧。遂躬身应下:“老祖宗放心,儿子不是那不着调的人。”
  …………………………
  下值回来的贾珠和宝玉自然也得知了自己再过八个月,就要做哥哥了,贾珠有些不可置信,更多地是为了太太的身体状况而担心;宝玉则是觉得便宜娘亲这时候来个孩子也挺好,有个小婴儿降生,最起码能够叫她两三年不能分神来盯着自己房里的事了——至于王氏的安全,宝玉还是有信心能保证的。
  …………………………
  寿昌元年的腊月,荣国府一等将军夫人王氏年五十而有身孕这件事,就和祭灶日的爆竹声一起传开了,不论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羡慕?嫉妒?恨?),给荣国府那边送的礼,又加了一份适合孕妇的。
  王氏最近一直躺在屋里养胎,虽然不甘心才收拢了一些管家权又被打散了,但是这时候她还是知道轻重的,权利再好,也要有命在才能耍威风啊!
  因此,李纨的心里不是不庆幸的,就算是黛玉一起来协理分了权,可是对方是自己妯娌,论大小还排在自己后头,相处起来自然轻松惬意多了。
  珠大奶奶还是由衷地希望自己婆母最好这一胎能够怀三四年!
  荣国府在这样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迎来了寿昌二年。
  正月里,薛姨妈来走亲戚,放眼整个京城,她也就只能来荣国府陪老太太唠嗑或者找自己姐妹说说话了。
  这回来,薛姨妈就在心里啧啧称奇:嫡亲姐姐的气色还挺好!
  随后又觉得心里有些泛苦——这女人家啊,守了寡,就是枯掉的花,自己还小几岁呢,瞧着竟是老妪一般了。
  薛姨妈很快调整好心态,她才不会挂着脸,干出正月登门得罪亲戚的傻事,笑着奉承姐姐有福气。
  王氏毫不客气地点点头:“是啊,宝玉还特意请来沈神医替我诊脉。要说我,我吃喝睡好的,身体好着呢……”
  ↑↑↑
  一旁伺候的彩云彩霞可不敢揭穿太太前几天拉着二爷的手叫他去求沈神医来看诊的事儿。
  正月初一,文忠郡王府侧门收到贺礼几份,贺贾侧妃生辰,郡王妃小胡氏半点为难的意思都没有,就叫下人给贾氏送去了。
  元春收到姐妹们的几分礼物,想到年前听闻母亲有身孕的消息,再一看,今日收到的,和往年比,果然少了、一封银票。
  …………………………
  寿昌二年二月十二,花朝节,也是黛玉生辰,更是宝黛成亲之后,宝玉第一次为黛玉庆生。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
  晚安


第258章 
  说起来; 从前黛玉在荣国府住着的时候; 倒是年年都过生辰的。那时候,林府的管事到花朝节前就送来林如海给爱女准备的礼物; 也便是因此; 贾母第一年就发话了——玉儿在咱们这儿; 万万不会受委屈; 每年与其他三春过生辰一样。之后每年是贾母掏银子叫厨房的人办两桌席面; 大房二房的邢氏王氏会差人送去点适合姑娘家的花样首饰; 两个表嫂帮着操持一下碗碟,几个姐妹间相互送些小礼,也就这么乐呵乐呵。
  如今表小姐成了人家孙/儿媳妇……身份不一样; 规矩也和原先不一样了。
  这一点; 黛玉也是晓得的,故而老祖宗提起这事儿的时候,她一开始是想辞了。
  但是贾母说的也有道理:“总归你三妹妹四妹妹给你送了贺礼; 也得请人家喝杯茶吧?即便不摆酒设宴,弄个小茶会也是好的。”
  黛玉想了想; 也并无不可,既是老祖宗宠爱的心意; 不好辜负; 终是答应了。
  话传到二太太院子里,彩云彩霞说得很委婉。此时的她们是万万不敢挑拨的,就怕太太听了心里不痛快,导致身子不舒坦。
  然而再委婉; 已经过了前三个月的王氏如今胃口大好,背靠在床上,围着狐皮大裘,才吐出蜜饯籽,就又捻了个金桔,依旧酸溜溜地想着:【老祖宗果然好偏心,我初嫁入荣国府那些年的时候,可不敢奢望这些,有一出没一出,权看老祖宗心情怎样。后来还是一连生了一女二子,直到宝玉出生之后,老祖宗才发话让我生辰办一办酒成为定例的。】
  这抱怨老祖宗偏心的话倒是不好说,王氏在李纨、黛玉来请安的时候,假模假样地说:“看我,去年宝玉不在家,竟是委屈了玉儿,连生辰都没能过。老大家的,你啊,无比给玉儿整治一副上等的席面。”
  这话说的,叫李纨不知如何接,所幸出婆母院子之后,黛玉直接与李纨说:“大嫂忙着府里的事物辛苦了,别为我这些许小事费神,老祖宗的意思是就咱们家姐妹一起喝喝茶——顺便之后你我多带着点三妹妹……和四妹妹。”
  李纨一惊:“四妹妹?”
  黛玉点点头。
  所以说,林妹妹从来都不是傻的,不过两句话,就叫原本有些心里不得劲的李纨忘记了那几分小嫉妒,转而因为老祖宗连四妹妹的婚事都打算揽下来而吃惊了——须知道,四妹妹虽然在荣国府长住,可是东府那边,亲爹、亲哥哥都还活着呢!这样做,会不会显得管得太宽了?
  李纨如是担忧着。
  听彩云报来说大奶奶出门之后面色不太好,王氏心里就舒坦了,又指着彩霞给她切叠频婆果(苹果)来,已然开始开心自己这一胎这么爱吃酸,一定又是个小子!
  本就心眼不大的王氏因为怀孕而更加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给儿媳妇们找事儿,好在段数依旧比较低。
  但是王氏也不想想,人有亲疏,黛玉既是贾母的孙媳妇,还是贾母宝贝女儿留在世间的独生女,和她当年进府的情况能一样么?
  …………………………
  论理说,妇道人家的生辰应当是低调不宣的,不过当年林如海向先皇替黛玉求了免选的旨意,圣旨上头提了一句“花朝节时”,有心人就记住了,所幸不涉及具体时辰,也算不得有损黛玉名节。
  去年花朝节,就有不少人给黛玉送礼了,不过因为候宝玉不在,黛玉不知当不当收,便干脆什么都拒收。
  那些想要维系着和荣国府尤其是和贾总兵情谊的人,今年可算是高兴了——【总兵大人回来了,今年可以二月给他夫人送一回、四月给贾大人送一回、哦,中间三月贾大人老蚌怀珠的亲娘那里也不能拉下,还有八月里荣国府人精老祖宗的寿辰……机会不多,切莫错过!】
  这些人左等右等,没等到荣国府下帖子来,略加思索之后恍然大悟:毕竟宝二奶奶是小辈,前头珠大奶奶和琏二奶奶也只有过整二十的时候才邀了近亲人家小聚,到了宝二奶奶这里,也是不好越过她们去。
  既如此,等不到酒宴,也要把贺总兵大人夫人的芳辰礼给送去才是!
  最先行动的,是以侯俊即的夫人为首的一应禁卫军军官家眷,她们倒也不是自作主张,自然是因为家里老爷特意吩咐过,挑选的也不是扎眼贵重的东西,但是都是精心准备的。
  今年黛玉得了宝玉吩咐,对这一类,都可以收下,于是她叫一月二月去清点入册。
  最偷偷摸摸的,是京城中的一些商户人家,一方面是惯例在权贵们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随份子,另一方面,则是对总兵大人不远万里去了西域并且沿路记载风土人情成册表示感激,所以这些商人给的都比较贵重。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句,最开始宝玉往回寄信的时候,只有十六和黛玉看到的是最完整的版本,后来户部钱尚书来讨教的时候,宝玉给出的是删节之后的日志,把涉及布防驻扎等敏感信息去掉了,留下一些气候风俗人文等等信息。这是间,能出远门的人少,出远门还沿途记录所见所闻的人就更少了,户部的人分头钻研贾总兵日志,不知不觉就看了进去,只恨不得自己也能畅游天下。然后户部人多口杂这事儿就传开了,再后来,甚至有书局的人去荣国府投帖子想要拜会贾总兵大人,为的是把贾大人西行西域的日志出版成册。当时宝玉无可无不可地就让一更去谈这事儿了,一更深知二爷心意,把这事儿搞定了,没叫二爷费一点心神。等到西域西行游记上架,不仅是被宝郎迷倒的闺阁女子疯狂抢购,还有禁卫军中宝玉的迷弟们也人手一本,剩下加印的几版,都被大小商人买走了,他们对里头一些风土人情、野外生存技巧赞不绝口。
  黛玉听得一二月报来的物件,有些不安地问宝玉,宝玉看了单子,剔除了两三个实在是太壕气的礼物,这便也无碍了。
  除此,上门送礼的另外还有荣国府的族亲姻亲等等……
  荣国府的门房倒是和腊月里王氏有孕的时候差不多热闹——其实要是当时王氏不是太接近除夕,很多人家都忙着过年,想来还会更轰动一点。
  不过王氏是不会考虑这一点的,她就觉得小儿媳这是要上天啊!
  于是在宝玉给她请安的时候,叨叨了几句黛玉年纪轻不懂事,很多礼物当不当收也不清楚,还是需要长辈提点一下的。
  当然,王氏的本意是毛遂自荐,她并不是想贪二儿子的东西(实则这些礼物确实也是借着送总兵大人夫人的由头送给贾总兵的,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有些眼热黛玉能拿住儿子的私房罢了。
  然后王氏被宝玉三句两句就忽悠过去了,宝玉如今学聪明了,也不说老祖宗会指点玉儿的,免得便宜妈心里连老祖宗一起念叨,只是把彩云彩霞叫来,问清楚王氏一天三顿三点心吃的都是啥,每天休息的情况如何等等。
  然后又叫一月二月把自己带来的几斤上等血燕交给彩云。
  王氏哪里感受过这个?原本三次有孕,也就是最后怀着宝玉的时候,有元春那个贴心小棉袄嘘寒问暖,其余时候,就连贾政也不过是撒手看看而已的,现在被宝玉这么全方位关心,一下子眼眶都要红了——自那年昏了头,招来马道婆之后,儿子好久没和自己这么亲热地说话啦!
  于是她感动得完全不记得花朝节啊、谁生日啊什么的了。
  倒是哎哟了一声。
  “怎么啦?太太是哪儿不舒服?”这话也就宝玉问得,丫鬟或者儿媳妇这么问,王氏指定要觉得这些人是盼不得自己好。
  王氏按了按眼角,又摸了摸肚子:“腊月里的时候不是忙么,我竟把你大姐姐的生辰给忘了……宝玉你得替娘跑一趟郡王府,你大姐姐在里头,心里苦,可不能叫她觉得娘这是忘了她了。”
  宝玉琢磨了一下,然后说:“不如叫玉儿给郡王府下帖子,花朝节邀大姐姐回府一趟吧。”
  “这!这……可以么?”王氏激动得一把捏住宝玉的手,再三确认。
  …………………………
  小二房的院子里,雪雁挂着脸,也不知道是同谁生气。
  紫鹃皱眉:“你这是怎地了,平白好像别人欠了你的钱一样。快把脸色收一收,待会儿二爷就要从太太院子回来了,你黑着脸,岂不是给二爷添堵?”
  雪雁噘嘴:“我就是替姐姐你不值,都是一等丫鬟,凭什么她们两个把持着私库,连清点入册的活都捏得死死的?”
  作者有话要说:  稍后有二更。


第259章 
  “快住了嘴吧; 我看就是从前姑娘心好; 把你心养大了,若不然; 轮得到你来对院子里什么人干什么事指手画脚的?”紫鹃听完雪雁的抱怨; 当即就瞪了她一眼; 心下决定; 这事儿; 是得找时间和奶奶说说了。
  “姐姐这话就没道理了; 我好心好意替姐姐委屈,结果紫鹃姐姐你还当我是惹是生非的人?说得好像姑娘嫁给二爷之前,悄悄与王嬷嬷说一月二月不可不防的人是我似的!”
  紫鹃不欲在此时与雪雁争吵; 总归吵起来; 丢的是奶奶的脸面,传出去,府里的人只会说奶奶连身边的丫鬟都制不住; 于是她恨恨地伸手点了点雪雁。
  却见雪雁突然满脸委屈,低头不语。
  紫鹃心里一个咯噔; 慌忙回头,看到步步走近的二爷; 她有些僵硬地同雪雁一起给二爷行礼请安; 得了二爷如常一般的挥挥手。
  【也不知道二爷听见了多少?总归我是问心无愧的,就怕雪雁这死丫头……】
  退下去的时候,宝玉吩咐了一句:“等下给我沏一壶莲子芯来。”
  雪雁忍不住抬头细声细气地说:“二爷,莲子芯清苦; 不若喝点雪梨桂花茶?”
  宝玉皱眉盯了雪雁一会儿,只把雪雁原本的红眼眶看成了红脸蛋,然后他又转了目光看向紫鹃:“莲子芯。”
  紫鹃舒了一口气,目送二爷进屋后,她一把拉过雪雁的袖子。紫鹃本就比雪雁大几岁,又气急了,直接把雪雁跌跌撞撞地拉到茶水间,茶水间里,钱嬷嬷王嬷嬷在做针线,见此很是不解。
  也没时间多解释,紫鹃就对两位嬷嬷说雪雁中午吃的东西不对,闹起肚子,怕冲撞了主子,叫她在此歇一歇喝点热水。
  钱嬷嬷和王嬷嬷对视一眼,点头准了。
  ………………………………
  被拘在耳房的雪雁只觉得紫鹃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自己和她才是一伙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