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疏漏,竟在二十五年之后被一年仅十八的少年一一补足,若是当年有贾瑛……
被勾起回忆的老臣们叹息一声:【若是当时有贾瑛……】
可惜,光阴不曾能回头,没有若是。
作者有话要说: 苏不苏?爽不爽?
结果代购告诉我,我要的粉底液色号没啦,没啦┑( ̄Д  ̄)┍
天叫我省省钱吧
我去睡觉了么么哒……
第156章
侍讲念完贾瑛的; 接下来便是童管和石昆。
要说这两人; 写得也算是中规中矩,到底是曾经翻阅过兵部历年资料、在兵部任职多年的,虽然不能一字不落地默写出来,但是也有个囫囵; 总的来说就是官场混久了; 套话挺多; 数据不清楚的地方都用虚指代替,乍一听上去还挺言之有物。
可是这样死记硬背出来的东西; 首先和韩悦写的比,就少了几分接地气; 更不要提和贾瑛所书的相比了。
几位重臣相互看了一眼; 纷纷都从同僚的眼神里看出这两个意思:江山代有人才出(贾瑛)、纸上谈兵终浅薄(石、童二人)啊!
【如今到底该怎么办?原本以为贾瑛年少不经事; 不能担此重任。但是现在看来,这另外三位年纪倒是都可以给人家当爹的年纪,结果方方面面比起来,还不如这未及冠的少年郎!这可怎么办?真的要封贾瑛为尚书?这个过程一点儿也不儿戏; 但是结果怎么就这么叫人难以接受呢?究其原因,还是贾瑛的年纪太小了……实在让人无法信服啊。】
十六虽是没仔细翻阅兵部的年账,但是他坐在上头,看的一清二楚; 宝玉所写被念出来的时候,下头的人不可置信、恍然大悟、悲喜难辨等等的神色都被他收入眼底——这怎么看都不会是因为宝玉写得太烂了!
“众爱卿以为如何?哪一位分析得更好一些?”毕竟十六现在也会说话的艺术了,要是直接说优劣; 倒是叫石昆和童管没面子,而这两人并没有做错什么,即便坐不上兵部尚书的位置,日后还是要好好儿地任原职的呢,怎可被帝王一个劣字给否了能力。
两位阁老和六位尚书面面相觑:这……
最终,还是蔡阁老上前一步:“回陛下的话,是贾瑛贾总兵所写更为深刻全面。”
十六心里暗爽不已:【叫你们先前吹捧完了宝玉就开始唱衰!现在不照样得实话实说!我看蔡老头你还算有救,到底没有执迷不悟阻拦宝玉的前程。我就不明白了,他于你有恩,怎么你还总是刁难他呢?】
与有荣焉的十六清了清嗓子,心想,要么就玩一把大的,反正一开始大家不都是怕自己任人唯亲么?现在结果也出来了,朕选择任人唯贤行了吧?反正不管事唯亲还是唯贤,能者居之,妥妥这兵部尚书之位还是宝玉的:“这么说来,这……”
眼见陛下一副要拟旨的样子,下头的某些人拼命在动脑子,想想还有什么能够让陛下收回即将出口的成命的法子,然后吏部的左侍郎悄悄扯了扯尚书王大人的袖子。
于是,吏部尚书出列:“陛下!陛下!臣有本上奏。”
【这还没完没了了?】十六被打断了话头,心里有些小不爽,但是作为以明君为毕生追求的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听吏部老王严肃至极的上奏:“王大人请讲。”
“臣等在收集四位大人考评之时,发现一个极其不合常理之事。”王尚书开始掏袖子了。
吏部左侍郎松了一口气,而殿内部分人则是精神一振:来了来了,都知道吏部王尚书刚正不阿,虽然是没办法贿赂他将贾瑛刷下去,但是扛不住那贾瑛自己作死啊,市恩!多大的罪!简直就是别有用心、心怀不轨、诡计多端……
十六就想看看,这一群老臣还能给自己出什么幺蛾子:“哦,是什么事?”
“请陛下过目,这里是贾瑛下属对其的评价。”
初一去接过王尚书带来的厚厚一叠纸,并呈御览。
十六也好奇呢,到底那些禁卫们写了啥,叫老王的脸黑成这样子?一翻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越看越有趣、越看越得意,要不是想着这是在金銮殿上,他都要拍案叫绝了。
“宝……贾爱卿,看来禁卫们扫盲颇具成效啊!”十六快速翻完所有,带着几分赞叹开口,言毕之后,抬头就见吏部的王尚书一脸不赞同地看着自己,这才想起来还有正事:“王大人所为何事?”
一个是爱卿,一个是大人,孰远孰近,一听便知。
“臣怀疑贾瑛胁迫下属弄虚作假,事先供稿,叫禁卫默写,糊弄吏部考核!”王尚书一语出,满朝的官员仿佛被打了鸡血一般,又好像苍蝇见到了有缝的蛋,吏部的官员在吏部左右侍郎的带领下,率先出来附和本部尚书大人的话,然后又有不少人出列要求彻查此事。
当然,那吏部左侍郎也是哑巴吃黄连:【噶?这和当初讨论的不一样,明明是说贾瑛市恩禁卫,居心叵测啊。须知道,贾瑛现在圣宠正浓,这么一参,一定是不能让他获罪的,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他被降职,说不定陛下为了保他,只是罚俸也未可知……如此说起来,虽然作假这个罪名也不轻,但是想到日后要翻旧账,还是市恩的杀伤力更大一些,毕竟手握兵权的人,几乎个个都是怕被陛下猜忌的,现如今埋下市恩的种子,经年过去,再翻出来,罪名可就不好说了,即便不是一定要弄垮贾瑛,也可以捏着这个短处,让他为己方所用……可是这个王策,实在是顽固,硬是不肯轻易扣下市恩的罪名于贾瑛。老东西还惜才么?真惜才你有本事不要抖出来啊。】
十六听了之后当即就冷笑一声:“朕岂不知,原来王大人也兼了刑部和言官的职。”
吏部老王梗直了脖子:“臣要保证考核是绝对公平公正,就要对贾大人身上发生的有违常理之事提出质疑。”
老王身后,是一群点头赞同附和的人。
蔡阁老开口:“王大人多虑了,吏部考核自来都是公正的,想来三天时间,也不够贾大人安排诸多事宜。”
“可是……”王尚书依旧在争辩。
“吏部选人,是随意选取的不是?”蔡阁老皱眉。
“是。”
“原五府三卫的禁卫一共五千余人,吏部找了多少人?”
“一百人。”
“从五十人中找一人,或许还能说具有偶然性;五千人中随意点的一百人,却恰恰好是被提前通过气的?”蔡阁老再问一句。
王尚书卡壳。
十六听得恼火,伸手点点下头,想要咬牙切齿,终于还是忍住了:“贾爱卿,朕准你自辩。”给我啪啪啪打脸打回去!
宝玉也是心烦起来,任谁三番两次被当做软柿子,心里都不会舒坦,更何况,这第一回合要是不打回去了,日后莫说是自己在朝中艰难,就是十六也会权威扫地。
思及此,宝玉出列,单膝跪地:“臣,再要半炷香时间。”
“准了。”
“以及陛下恕臣殿前失仪之罪。”
“恕你无罪。”
宝玉拱手,就大步往殿外跑去,越跑越快,站在金銮殿最后的官员只觉得一阵风过去,贾大人就不见了。
十六和宝玉的对话行云流水,旁人居然一句话都插不进去——并且,方才贾瑛那猛然一跪一起身,带着雷霆万钧的气势,叫人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回神之后只看见贾瑛的背影了。
众人不知道贾瑛想干嘛,但是不妨碍继续诋毁他行事无状,哪怕他方才明明就问陛下要了背书。
蔡阁老听着心烦,咳嗽一声,总算叫嗡嗡声小下去了。
众人在心里不禁想:难道蔡阁老并不是看贾瑛不顺眼,只是单纯公事公论罢了?
↑大部分官员并不知道贾瑛曾经救过蔡阁老,不然也不会被蔡阁老表现出来的态度给误导了。
半柱香快燃尽的时候,只听得太和殿外一阵踢踏踢踏的脚步声。
明明听动静来人不少,但是脚步声却不杂乱。
【怎么回事?】
有脑洞大的还想着难道这贾瑛受了委屈要逼宫?我滴亲娘,胆太肥了吧?
不怪他们会这么想,太和殿前众多脚步声,确实叫人容易想歪。
好在,宝玉马上就进殿了。
他换了一身衣裳。
方才在殿内是正二品武官官服,现在是皇宫禁卫总兵的明光甲,气势逼人:“原五府三卫五千人于太和殿前集合完毕,请陛下指示。”
【什么!集合完毕!这可是五千人,禁卫军那儿过来有几里路?五里?六里?这一来一回,便是十里往上,贾瑛是如何做到的!】
若不是顾忌着这是大殿,早早就有人跑出去验证贾瑛的话是真是假了。
龙椅上的陛下大手一挥:“诸爱卿随我出去看看?”别人不知道,十六是知道的,宝玉从来都不会说大话,他说五千人集合完毕,就是完毕;他说五千人已经在太和殿前,就是已经在此列队了。
陛下率领百官出殿的时间都花了小半柱香,这叫出去之后确认眼睛没花的众人更加瞠目结舌:五千人真的全都到了!
一共五十列,每列一百人,个个身着铠甲,配刀鞘(仅刀鞘),整齐划一。
十六是见过宝玉训练的,遂熟门熟路地举起手:“将士们好。”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将士们辛苦了。”
“吾等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嘶吼之声,响彻太和殿内外,五千人异口同声,给文武百官带来极大的冲击。
恰此时。
“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
音声清脆,如明光甲精铁片的碰撞之声,开口之人,正是贾瑛。
宝玉一开口,将所有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此时此刻,没有人能够忽视贾总兵的话。
十六在上头使劲儿地想给小伙伴使眼色,可是对方站如青松,勾唇一笑。
那飞快如昙花般的微笑叫十六知道,宝玉这是想好了、下定决心了、自己再使眼色也没用了,遂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朝臣们挑剔宝玉年轻,何尝又不是隐/射自己呢?只是委屈了宝玉!
┭┮﹏┭┮
朝中百官都看向贾瑛,不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只有站得离他比较近的几人,才捕捉到了从一开始就面无表情的少年郎飞快地笑了一下:“臣年岁尚小,恐难胜任兵部尚书一职。原本臣就无意参与,但是李御史厚爱不可辜负,而臣亦想知道,除了年岁之外,臣与别的大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遂应下甄选一事。而今日……”
宝玉微微顿了一顿:“而今日,臣深刻认识到,自己乃是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故而惭愧不已,决心奋发向上,不好高骛远,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为陛下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臣蒙皇恩浩荡,为先皇钦点太初四十二年乙卯科武状元,掌五府三位,又愧而受陛下信任,统率皇宫禁卫,不思做好本职,反而心浮气躁,实乃愧对陛下托付,今臣眼见耳闻,方知韩大人、石大人、童大人真乃国之栋梁,瑛如醍醐灌顶,誓先于为善于谋己。不负皇恩、不忘初心!臣自愿退出兵部尚书一职甄选,望陛下明鉴。”
少年身姿挺拔,吐言掷地有声,全然不是口是心非的样子。
满朝哗然……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二更,没得说!多点留言鼓励我呀!打滚哼唧中
第157章
兵部尚书一职眼见是唾手可得; 这贾瑛居然要往外推?
不过在惊讶过后; 倒是有很多人终于将那被五千人的军容军纪震撼的理智找回来了:是了,因为这一即将出现的兵部尚书的空缺,陛下和朝臣有了第一次的龃龉,眼见如今唱衰贾瑛的百官要下不来台了; 贾瑛这一出不论是以退为进、还是真心退出; 都是一步好棋。给陛下和文武百官之间; 留了缓冲的余地……吧?
可是他方才说的那一番话,听起来怎么这么刺耳呢?
细细琢磨之下; 一众方才反对得最激烈的官员都面红耳赤起来,因为贾瑛刚刚说的话; 听起来似乎是自谦; 实则则是明晃晃的炫耀;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贾瑛一身明光铠甲,从容大方了,倒是显得刚才上蹿下跳的人有眼无珠不识金镶玉; 尤其是陛下和中立(吃瓜)的官员,眼中对贾瑛的惋惜和对自己这方人的不赞同,真真刺痛人心。
而那贾瑛,只差没指着他们的鼻子说:“老子是年纪小; 可是老子就是这四人中最出众的!”
这这这!这也太狂傲了!可是偏偏方才贾瑛除了那一笑之外,全程都是诚挚的语气——若忽视他面无表情的表情,足以叫人觉得这是发自肺腑的请辞。
【咱们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这贾瑛; 除了年纪小,别的没有一点比另三人差,甚至摸着良心说,还是他更出色一些,不论是兵法调度还是实践练兵,都远胜于那三人。】方有反对派人士中不太坚定的那部分人升起这样的念头,就听得贾瑛对陛下说:“请陛下容臣先让禁卫军撤回。”
“准。”
只见贾瑛往前几步,站在太和殿宫墙之上,单臂一挥:“全体都有,听我口令:全军带回。”
“是!”
没有疑问、没有质疑:为什么来太和殿?为什么马上又要离开太和殿?为什么……
只有服从,无条件的服从。
五千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半点都不拖沓。
这一回,一同站在太和殿宫墙之上的官员才知道那千人一致的如雷脚步声是怎么发出的:原来,竟然是从开始走动离开之前,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迈出同一只脚、挥出同一只手、一样的步频、一样的步距,甚至连手举起放下的弧度也是一样的。才知道怎么在一炷香之内赶来的:步伐整齐之后,口号加快,所有人开始改走为跑,但是队伍丝毫不见乱象,远望如长龙。
站在贾瑛身后的韩悦终于不得不承认:便是自己,带兵十多年,也没法将手下之人训练至斯,由此可见,这五千人若是上了战场,沾过了血,会是怎样的精兵强将……可笑、可叹、可悲,我不如贾瑛甚多矣!
在场的人有部分居心叵测之人暗暗心惊,原以为挑了个破绽最多的软柿子,没想到是个硬茬子!
而更多一心为公的人,方才就有了悔意,现在则是对贾瑛起了几分爱才之心,有年纪大一些的,终于想起一个重要的事实:贾瑛,可是贾代善的嫡亲孙子啊!原以为代善兄英明一世,虎父犬子,没想到倒是有如是的孙儿辈,不堕了荣国府的威名。
就连蔡阁老,都完完全全放下了心,终不必担心贾瑛木秀于林风摧之了——当木已成,根深埋土,等闲风暴不能使其折腰也,除非天降雷电!
不过对于贾瑛现在退让一步的举动,蔡阁老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不只是他,另有譬如吏部尚书王策,方才信誓旦旦说贾瑛有弄虚作假之嫌,但是却被啪啪啪的打脸了。
——作假?
人家根本不需要作假,只一个军令,一炷香之内,五府三卫五千人,指哪儿到哪儿,那些禁卫们那眼神中无比的狂热不会骗人、那语气中由衷的崇拜不会骗人,甚至当贾瑛朗声说出退出兵部尚书甄选一事的时候,前排的禁卫们听见了,面色失望之极,望着贾瑛的眼神却又是全然的鼓励和支持。看得出,他们是很惋惜贾总兵失去了这样一个晋升的好机会(总兵是武官正二品,兵部尚书是文官正二品,虽然同是正二品,但是文官比武官高半级,也是天然约定俗成的),但是再替总兵委屈,所有人都是安安静静地站着,并不在难得一见的面圣时机为总兵出头——这是多好的机会,让众人看见军心所向的好机会,让百官哑口无言的好机会。但是,贾瑛只做了一个往下按一按的手势,就没有一个人出声,哪怕最前头的几位队正眼里几乎要喷出火来。
就好似譬如什么千人书、万民伞一般,众望所归的事总是比较容易达成。方才贾瑛要是真的有意,稍微表露一点,那兵部尚书的位置,他就拿到手了。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以他自己的骄傲,反击了怀疑他能力的人,然后,决然退出!
王策只觉得自己好像被人闷头打了一棍子,全部的血液往脸上涌,耳边嗡嗡作响:【自以为自己最公正,实则却发现自己的眼光如此狭隘,也不知过去几十年到底出现过多少个被自己看错而蒙尘的‘贾瑛’!简直是有负圣恩!简直就是大明的罪人!】
王策越想越惭愧,一口气堵在胸口,脸色越来越红,二月的天,他额头上竟然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宝玉眼见吏部尚书瞧着不好,身形摇摇欲坠,也只是一眼带过,毕竟方才,这人还要狠参自己呢,难道现在要装晕放大招耍赖?
这一回,倒是宝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却见那王尚书硬生生克制住羞愤欲死的念头,当众跪下给十六请罪:“是臣狭隘,险些诬陷了贾总兵,今日乃知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人诚不欺我。臣老眼昏花,错将珍珠作鱼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