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我是好爸爸-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薛蟠的功课也是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时候,他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够了。
  薛蟠也不觉得辛苦,危机感一直逼迫着他,让他不敢停下来,似乎自己一旦停下来,便是父亡家破的惨象了。
  只有不停地麻痹着自己,不停地让自己忙碌起来,薛蟠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胡思乱想。
  一年的时间很快地就过去了,饶是金陵距离京城也算是天高皇帝远,可是有邸报这种东西存在,人们还是能从中扒拉出来蛛丝马迹,风雨欲来……
  金陵四大家族的薛家少爷,小纨绔薛蟠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街面上祸害人了,还挺让不少人怀念的,毕竟,这位少爷纨绔则纨绔,却也不是完全不讲理之人。
  损伤了你的东西,他手脚大方地就会赏你块儿银角子,这银角子的价值可是远远地高于自己的那筐烂梨的。
  当然,也有真心实意地拍手欢庆的,毕竟也不是谁都会和这些小买卖生意人一样获利不是吗?
  薛蟠消失了,自然是还是有另外的纨绔呼三喝四,招摇过市的,不过他们未必有薛家的那位纨绔少爷的心慈了。
  不就是一筐子烂梨子,有什么大不了的,三五个铜子儿地打发了你,小买卖人也不敢说出个不好来。
  欺软怕硬,人性本恶!
  小纨绔如今已经改头换面,截然不同的。
  被自家老爷真真假假,忽悠地不知今夕是何夕了的薛蟠如今正式地开始学习八股文章了。
  尽管他都十二了,似乎起步都有些晚了,不过薛老爷和薛蟠坚持,其他人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薛老爷出头,找了一位去年落第的举子,讲好了条件,薛家资助他三年后的春闱,他么,需要好生地教导薛蟠三年。
  只学习写作套路,了解破题,行文之类的规矩即可。
  举人对于这种商户人家的要求嗤之以鼻,不过他也不会和银钱过不去,所以点头应下了。
  至少在薛家,他可以舒服地混三年的日子。
  薛蟠混世魔王的性子虽然看上去尽数地改了,不过那是在面对自家父母双亲,自家妹子时才有的和软好脾气,至于其他人,想要糊弄他?那你就得做好了被他揍的心理准备。
  不过是个小小的举人罢了,小爷我有数百种方法可以让你吃哑巴亏。
  至于那位举人之前所想,舒服地混日子之类的,在半月之后,完全不抱着中想法了。
  尽心尽力地教导着薛蟠,薛蟠自己也学习的认真,他不过是想要个出身,考个秀才就得,至于别的,将来再说,恼不得他的儿子可以成为薛家的进士呢。
  就跟自己的二叔似的,为了个举人,生生地熬死了自己,现在留下了婶子,堂弟堂妹,何苦来哉。
  知足常乐啊!
  薛蟠这般地安慰自己道。
  至于自己的堂弟堂妹如今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薛蟠却是没有过问的打算,反正有父亲在,他们也不会挨饿便是了。
  不过是庶出的二叔罢了,也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儿子交给了别人教导,薛老爷自己腾出了空儿来,不过现在薛家的大部分生意么,都是在维持,他也不指望能挣大钱,能维持就不错了。
  这么维持下去,子孙后代也足够花用了。
  所以他完全没必要将自己累的半死不活的,不是吗?
  至于薛家的手套生意么,自然不是独门生意,甚至连宫中的贡品今年都不是薛家的了,而是另一个皇商了。
  薛老爷对于这种情况早有预料,自己吃的差不多了,也别撑着了,让别人也喝口汤得了。
  所有薛家的铺子,货卖完就直接地下架了,再不补货了。
  也有眼皮子浅的自己偷摸组织人去做,不过可惜的是,现在的市场简直一片混乱,没赔死,能收回本就不错了。
  毕竟手套这种东西可不是消耗品,也不是必备品,而且简单容易上手,刚刚开始学针线的女孩子都能自己照着做一双出来,不是吗?
  薛家幸好退的早。
  薛老爷也不去各地巡查商铺生意的,缩在金陵守着老婆孩子,别人除了笑话他英雄气短之外,倒也无可奈何,毕竟你还能逼着他出门不成?
  直到平地惊雷一声起,太子殿下造反了,大皇子和太子殿下同归于尽了之类的消息传来之后,薛老爷这才觉得浑身轻松了起来。
  毕竟谁的头上顶着一颗炸弹,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是不是?
  所以他最讨厌的便是皇权的世界了。
  当然,他并不讨厌自己成为皇帝!
  看着自家老爷一脸的轻松侥幸,欣喜,薛蟠也觉得自己大大地送了一口气。
  不过毕竟是天家之事,父子俩人除了能偷摸儿地聊上几句外,在别人面前,竟是半点口风也不敢露就是了。
  毕竟薛家也算是参与其中了,那么多的银票递了出去,幸好皇帝老爷快刀斩乱麻地将事情给压了下去,没有牵扯太广,否则的话,薛家就是妥妥儿的炮灰了。
  看着金陵城不少人家凄惶的模样,薛蟠心想,恼不得当初老爷逼着自己上进呢,那副交代后事的模样却也是实实在在地吓坏了他。
  现在好了,雨过天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薛蟠这般坚定地对着自己说道。
  有些时候,人倒霉了喝凉水也会塞牙,这事儿在冯源头上能应验,在薛蟠头上也能应验!
  不过是一个小丫鬟罢了,为何就将两个人给卷了进去?
  好在现在的薛蟠与之前截然不同,否则的话,冯源这小子,他又得死一次了!
  薛老爷只觉得自己的额头一跳一跳的,这些年,自己这真的是老了吗?
  薛老爷忍不住地怀疑道。
  也对,自己如今倒真是不年轻了。
  不过也容不得别人在自己的头上撒野,是不是?
  金陵知府贾雨村几板子下去,拐子恨不得将自己小时候偷了别人家的一根针的事儿给吐露出来,还有什么是不能交代的呢?
  至于英莲么,就送还甄士隐的妻子封氏得了,反正大家基本上都在金陵范围内不是?
  至于母女俩将来如何过日子,那就不关薛家的事儿了,说不定冯源那小子还真看上了小丫头英莲,两人成亲,奉养一个封氏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
  薛老爷静极思动,这些年都一直龟缩在金陵,如今大局已定,他也该是带着家人出去走走了。
  打定了主意之后,薛老爷便对着妻儿将自己的打算告知了。
  薛蟠和宝钗自然是满脸的欢喜,薛夫人还想着儿子今年是不是该下场去考试了呢。谁知自家老爷竟然说一出是一出的。
  “这还不简单,明年制定圣上会开恩科,让蟠儿再下场也不迟。”
  这话也只能糊弄薛夫人,宝钗和薛蟠俩人都知道,不好生地复习,就算是下场了那也没有多大用便是了……

  第233章 薛蟠3

  不过若是能出去走走,薛蟠和宝钗俩人还是挺满意的,毕竟这年头出门不易,男儿家还算好些,可是女孩子呢?
  除了出门上香之外,一辈子似乎都只能待在四四方方的小院子里,大院子里,或精致或荒凉罢了,本质上并无区别。
  所以有了薛蟠和宝钗的撺掇,外加上丈夫已经定了下来,薛夫人即便是想反对呢,其实也没有多少的余地了。
  想要出行,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很多该处理的事情自然是要早早地安排下去的。
  族中的事情可以委托给几位族老,他们肯定是很乐意去替薛老爷做主的,这里头不知道有多少的油水可捞呢。人心不足蛇吞相,这话自然是在理的。
  薛老爷对此倒也无所谓,不过是些个小钱,他自然是不放在心上的,只要这些人能瞒过自己,不惧自己将来查账,那么说明他们是真有本事的。
  这就足够了。
  族长一家人要出行的消息尽管并没有大肆宣扬,不过该知道的还是都知道了,薛蟠的堂弟,薛蝌上门了,薛老爷的那位庶弟心气儿高,想着要凭着自己的努力给儿女们挣出个前程来。
  可惜的是,哪怕是书读到了三十岁,可他仍旧是个小秀才。
  按理来说,秀才已经足够好了,商户人家能出这么一个读书人,那简直是合族上下的荣耀啊。可是薛老爷的这位堂弟却是不同,他和族里的关系,尤其是和薛老爷之间的关系,僵的什么似的,甚至到了后来,年节上都不大走动了。
  薛蝌的父亲似乎是怨怪父亲的偏心,怨怪嫡母的手段,怨怪兄长的能为(也许),总之,老族长过世之后,兄弟俩便分了家,他自己奋发图强,几乎和薛家一拍两散了。
  这个时候的人最为重视的便是宗族,像薛蝌的父亲这般有骨气,完全不靠家族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没有人称赞他的骨气,反而笑话他的傻气,依着他的才学,再凭着薛家的能耐,对着兄长服个软,让薛老爷出面,请个好先生,别说是举人了,就是进士,只怕也是不在话下的。
  所以薛老爷的这位庶弟,也是个迂腐的,只怕是读书读傻了!
  大家心中腹诽,薛蝌的父亲屡试不第,年过三十之后便渐渐地熄了这种争强好胜的心思,反正尽管和嫡支的关系僵硬,可是薛老爷并没有亏待了他的这位庶弟,外加上当初分家的家产,薛蝌一家人的生活决计是不成问题的。
  薛蝌的父亲到了后来,熄了科考的心思之后,转而专心地培养自己的儿子薛蝌了,要不怎么说呢,东头不亮西头亮。薛蝌还真是挺有那么点天赋的,薛老爷简直欣喜若狂,自己看来是不成了,不过有个可以继承自己志向,完成自己愿望的儿子,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儿吗?
  薛蝌的父亲知道自己在金陵,他的儿子只怕也是请不到什么好的先生来教导的,所以一家人离开了金陵,全国各地地游学,让儿子见识一下民生艰难,让他知道一下书本外的知识,增加一下阅历,当然,还有就是求学。
  每到一个地方,便打听一下本地的大儒先生,然后薛家二老爷便会想方设法地让人家教导教导儿子,还真甭说,薛二老爷的这种方法还是挺管用的,至少这么些年下来,薛蝌确实长进了不少。
  不过就在薛蝌过了童生试之后,薛老爷一病不起,然后没有多久就呜呼丧命,去了黄泉了,撂下了薛蝌母子三人。
  人死如灯灭,就算是生前有再多的恩怨,可是人死了,大家也就不想着再去追究了,薛老爷其实也是稍微地有些后悔的,若不是自己稍微地打压了一下,只怕自己的这位庶弟也是有大出息的吧?
  所以他在薛二老爷的后事上尽心尽力,一下子感动了不少人,毕竟嫡庶之间的那点子事儿,谁人不是门儿清?
  这其中,薛蝌对于大伯的观感也是改善不少,他哪怕是年纪小,可是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自然还是明白的。
  两家再次地恢复了走动,不过薛蝌母子三人为逝去的薛二老爷守孝,所以哪怕是走动,却也有限的很,薛老爷忙着教导儿子呢,对于这个侄子,倒也没有太多的关注便是了。
  如今,薛老爷要带着一家人出门,却不想,第一个上门的便是薛蝌,和上一次相比,薛蝌更瘦了,不过个子却是蹭了一大截儿。
  看着还是带着稚气的,不过和薛二老爷长的很像,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般。
  薛蝌在见礼之后久久地没有得到回应,忍不住地抬头望了一眼大伯,却不想,看到的是大伯满脸的怔愣,满脸的泪水,似乎是瞧见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薛蝌急忙地又低下了头。
  薛老爷被他的动静给惊醒过来,从怀中掏出了锦帕,拭干了脸上的水痕,带着几分意兴阑珊地道,
  “侄儿请起。”
  薛蝌方缓缓地直起了身子。
  “你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许是刚才的情绪波动,所以薛老爷哑着嗓子问道。
  “大伯,我听人说,您要带着一家子人出行?”薛蝌收敛了心神,急忙地回道。
  “嗯,这几年我一直都守在金陵,薛家各地的铺子也已经有好多年没有查过帐了,这次正好地去各地查账。”
  薛老爷这般地对着薛蝌解释道。
  “大伯会去京城吗?”
  “这是自然,京城是最后一站,好多该疏通的关系自然是需要疏通的,薛家是皇商,说的好听的便是皇商,不好听么,就是皇家的奴才,好多关系需要我亲自去走动一二。”
  “大伯去了京城,可否去梅翰林家一趟,宝琴和梅翰林的长子定下了婚约,我们兄妹已经出了父孝,想着能否……我不着急,可是我不能耽搁了妹妹,所以妹妹早日出嫁,也不是不可以的。不过如今父亲已逝,母亲身子也不大好,侄儿也没有办法放心下家里出门,所以只能拜托大伯了。”
  “这是我份内之事,你放心。”
  薛老爷淡淡地应承道。
  “这是和梅家约好的婚书,这是当初定亲的信物。”
  也不知道薛蝌自己是不是也有不详的预感,所以将信物和婚书都拿了过来。
  “你放心,我薛家的姑娘,还轮不到别人来委屈!”
  薛老爷看着薛蝌略带坚毅的面容,轻声道。
  “侄儿,侄儿多谢大伯了。”
  自从父亲离世之后,薛蝌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已经好久没有体会过这种有靠山的滋味了,哪怕在金陵城,薛家人可以横着走,可这并不代表薛蝌就可以横着走了。
  薛家二老爷和族人的关系也没见得有多好,现在他走了,也不是人人都和薛老爷似的大度,所以薛蝌这些年的日子,着实地有些不好过。
  不过他都一一地咬牙硬撑了下来,只盼着将来自己出人头地,然后没有人再能欺负到自己母子的头上!
  现在,大伯的这一番话,尽管不知道有几分真假,不过薛蝌还是宁愿相信,此刻的大伯是真心实意的,否则的话,如何解释他刚刚满脸的泪水呢?
  薛蝌离开了,薛老爷将信物和婚书收好,隐去不提。
  薛家人除了薛蟠之外,也没有人知晓薛蝌的到来。
  薛蟠和薛蝌并不相熟,自然也不会开口相问便是了。
  薛家人在忙忙碌碌一个月之后,终于踏上了出行的船只。
  江南水系发达,河沟满布,所以出行的时候船只是第一选择,并不似北方内陆,出行的时候不是骑马,便是乘车。
  自小儿地就在温柔水乡长大,不过宝钗还是第一次坐船出行呢,毕竟她是女孩子,出门的时候机会不多,也不会太远便是了。
  是以宝钗的表现有些激动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宝钗和母亲在后舱,薛蟠和父亲在前面,除了一日三餐,一家人基本上就分成了两拨在活动。
  有些时候兴致来了,薛老爷也会抽出笛子,吹上一曲,焚香弹琴什么的就别提了,讲究太多,等折腾完了也没有那个兴致了。
  还是笛子好,挂在腰间,兴致来了吹上一曲,哪怕薛老爷的笛声一般,不过也让薛家人觉得颇为地新奇,毕竟薛老爷一向都是稳重有加,没想到这出门儿了,竟然还会有这般“活泼”的时候。
  薛老爷也不解释,出行虽然也有趣儿,可是时间久了呢?那简直就是枯燥至极,薛老爷一年四季,大江南北地乱跑,早就没有了欣赏美景的心思,所以只能自娱自乐打发时间了。
  这次倒是不错,至少有儿子女儿在身边,可以读书聊天解闷儿,倒也不错。
  薛夫人轻易不出船舱,成天地闷在里面也不怕闷出病来,毕竟她是女眷不是,又自诩是官家小姐出身,薛夫人在外面对于自己的要求可不低。
  薛老爷便随她去了,只是苦了宝钗,被薛夫人拘着,连窗子也不能开,在船上也只能看看书,偶然兴致来了,做会儿针线。
  那股子兴头过去了之后,日子便是越来越无聊了,好在他们的每一站都不是太长,所以每到了一个地方,薛老爷带着儿子去查看生意,薛夫人带着闺女,四处地走走看看,有什么新鲜的好玩意也买上一两样儿。
  大多数都是首饰,衣料这些东西,毕竟是女眷么,看重的可不就是这些么?她们既然要回京,娘家,国公府,自然都是避不开的,在金陵他们可以横着走,不过到了京城,满地都是贵人,自然需要小心谨慎,娘家和国公府正好也算是薛家的助力了。
  此刻的薛夫人倒是隐隐地有些后悔这几年自己和娘家和国公府的关系有些疏淡了,自己做事太多随性,看来这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将来少不得有求到别人头上的时候呢。
  比如说一双儿女的婚事。
  薛夫人自己嫁到了商家,心中着实地有诸多的不甘呢,自然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在婚事上也不顺。
  如果女儿真的能嫁入国公府,那么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想来多年前,姊妹俩的笑谈,薛夫人的心又热了起来。
  不过这些事情她只是藏在了心中,谁也没吐露,哪怕是自己的丈夫,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丫头嬷嬷呢。
  反正事情还没成,等到将来尘埃落定了再说吧,再者,除了要和丈夫商量之外,也要看姐姐和国公府那边的情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