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娶妻如玉-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学士放杯子的声音传来,沈越侧着的身子又端正面向沈学士,就听老人家道:“你祖父也曾问过主考左侍郎,此次你名次所以后于超儿,是因试帖诗太过呆板。为防你先生误会咱们府上,你春闱时尽管放手一搏。只是这试帖诗一道,春闱也是要考的。”
  林如海清了清嗓子,不得不由着沈学士借了自己的名头:“说是呆板,也是练的少、胸无丘壑之过。日后每日三首,再将前人之作多多读来,也能生巧。”
  自己挖下的坑,这是要把自己给埋了。沈越还不能不认命的自己跳下去:“是,学生定当遵先生教导。”他此时是认错的姿态,没看到坐着的两个老狐狸正相视而笑。那笑意都是一闪而过,沈越被叫起之后只见两人面色还都有些阴沉,哪儿想到两人已经不约而同地把这坑替他又挖大了些?
  不仅如此,沈越在送林如海出府的时候还听到了另一个噩耗:“这几日你在家中认真读诗,我会将出的题目也给玉儿一份,你若是做的不如她,哼哼。”
  您老人家不用哼,想到自己被黛玉刮着脸羞的样子,已经足够沈越死上一死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于做诗一途能比得上黛玉,上次去庄子上与黛玉联句之时,他已经认了命。
  见他不应,林如海的鼻子里传来“嗯?”的一声,正在赎罪之中的沈越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是,再就是躬身送他上车,嘱咐车夫一路慢行,不肯多与林如海多说一句。
  “好玉儿,千万手下留情。”第二日沈越从国子监下学就急急到了林府,趁着林如海还没下衙的时候对着黛玉打恭做揖。
  黛玉十分不解:“我这几日并没有麻烦蔼哥哥之事,就是前几日请哥哥找的花儿,也早送来了。哥哥这话从何来?”
  沈越便苦着脸把林如海要给二人一起出题之事说与黛玉听,然后悲催地发现,黛玉不光没觉得每日多做诗是负担,还兴奋的抓了自己的袖子问:“老爷真要让咱们一样做诗?那用不用我也跟着蔼哥哥一起做文章?”
  “不用吧?”沈越觉得生无可恋,他怎么就忘了黛玉也是要强的性子?尤其是诗之一道,更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做出来的诗虽然雄浑不足,却胜在别出新意、思绪快捷,最是不肯在这上头让人的。
  读过原著的沈越在作诗上已经有了思想准备,若是作文章也让黛玉比下去,沈越无奈地看了黛玉一眼,自己还是去看看什么地方豆腐卖的便宜,去买一块回来备用吧。
  或许他的眼神太过可怜,黛玉眼珠一转,带笑向沈越道:“我倒有个主意,也不知可行不可行。”
  小丫头越大心眼转的越快,沈越不抱希望地问道:“先生最是明察秋毫,你藏拙先生一眼就能看出来。”
  黛玉强忍了笑:“老爷不是每日要让咱们做三首诗,我只做两首,第三首的时候只说自己已经没有诗兴,做不得了。到时就算蔼哥哥做的平平,胜在诗的数量够了,老爷也责备不得你。”说完看着沈越夹眼睛,似乎在说这个主意如何,还不快些谢我?
  我谢你十回。沈越就知道自己在小丫头这里占不着便宜:“玉儿,你觉得自己这话,先生能信吗?”
  黛玉两只纤手一拍:“不管老爷信不信,我只说做不出不就得了?”两眼晶晶,似乎沈越说声不信,她就要当着林如海面前试上一回,那天真中带着倔强认真的神情,将一张瓜子脸映得灿若朝霞,倒把沈越看的一呆,小丫头又长大点儿了呀。


第80章 
  林如海倒没有沈越想的那么不近人情——国子监还放了沈越半个月的假呢; 他身为沈越的先生; 不带着沈越拜客也就算了; 还能真在人家刚中举的时候天天逼着人家做诗,连同年之间的联络也不参加不成?
  不过他也交待沈越; 不管是看一花一木,还是一盆一景,都尽量想想若是入诗; 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不求成章,哪怕是一言半句也要记下来。沈越觉得此法可行; 在拜会同年之时; 若觉得话题无聊; 便满屋子撒吗些有趣的东西看两眼; 然后面上带出微笑与若有所思之态,让人以为他专注听人说话。
  这样的神情在外人看来; 就是小小的少年举人全没年少中举的傲气,态度谦和与人为善。也不是没有借着同年之谊和沈越谦逊之姿向他求画的; 不过都让他以自己最近神思倦怠手难提笔给否了。
  除了有数几个书呆子,京中举子无不知沈越是常入宫中为贵人画像的。听到他的推辞也就不再坚持——万一是贵人有过交待; 不愿意让沈越给别人画像呢?至于那几个书呆子,你可见过书呆子除了书外,还喜好别的东西吗?
  所以沈越与沈超会同年会的还算顺利,兄弟两个都得了学问好人品好的评价。又有沈家的背景在; 一时在京中名声大燥。甚至有好事之人化“陌上人如玉; 君子世无双”这句为“沈家郎如玉; 君子名超越”,竟称这兄弟两个为大沈、小沈起来。
  此名一起,沈超兄弟直接被沈尚书给拘到了家里,孩子有会读书的名声也就够了,什么大沈小沈,难道是要效那三苏不成?三苏父子下场可不怎么尽如人意呢,沈家儿郎不必学他。
  好在此时该参加的宴会已经参加的差不多,只等着房氏归京,沈家就可以广发请帖,替沈家兄弟做贺了。除了沈尚书把关过可去的人家,沈超兄弟重新拾起书来读。
  这日沈越正对着一盆子玉竹寻诗材,双喜在外头报了一声:“公子,奶奶使人送信儿来了,说是明日上午可以抵京,老太太请公子去晚晖院呢。”
  沈越听了精神也是一震,他已经有三年多没见到房氏,就算是五日一信,怎么能如面对面的体贴?加之房氏是他最初来此世相依为命之人,这份感情是谁也无可取代的。
  老太太见沈越急急前来,向他笑道:“可是让你给盼回来了,明日早些去接你娘。”
  这一声娘几乎没让沈越的眼泪掉下来,他低头应了个是,和算把眼圈的湿意给逼回去。又听身后传来沈超的声音:“明天二婶要回来了,我和越儿一起去接二婶。”老太太也答应下来:“这才是正理。”
  因此比起贾敏进京来,码头上长身玉立的少年就多了一个,偏这两人的衣裳一式一样,就是花纹也只分了左右,让人一眼就能辨别出谁大谁小。
  等船在沈越的盼望之中缓缓靠岸之时,沈越向着甲板上就喊了一句:“沈赴,你再往出走一步试试。”甲板上本来在向着岸上挥手的孩子手就是一顿,把脚向后撤了一步,嘴里却还高兴地喊:“哥哥!”
  船舱里就又跑出一个裹的圆滚滚的孩子,这个比先头叫哥哥的矮了有一头光景,一把拉了叫哥哥的那个,问:“在哪儿,哥哥在哪儿?”
  这时船夫已经搭好了船板,沈越早踩着颤微微的板子上了船:“谙哥儿?”他向矮的那个叫了一声。
  谙哥儿抬起小脑袋,把叫他的人仔细看了又看,还把手往自己荷包上按了一按,试探着叫了一声:“大哥。”
  沈超也随着沈越上了船,听谙哥儿叫沈越大哥,忙纠正他:“错了,我才是大哥,他是二哥。”
  谙哥儿就让他给说糊涂了,看向自己一直叫二哥的那个:“二哥?”这是怎么回事?
  询哥儿到底大些,自己站好身子,还拉了谙哥儿一把,向着沈超行了个礼:“大哥。”又给自己的亲大哥行礼:“哥哥。”就是不叫二哥两个字。谙哥儿自是跟着询哥儿行事,一边叫哥哥,一边不错眼珠地看沈越。
  沈越便一把将他抱起来,小孩的脸一下子有些胀红,想要挣扎又不大敢,小声地再唤一声:“哥哥?”
  询哥儿便向着自己的大哥道:“哥还是把他放下吧,这小子可沉了。奶奶一定等急了,哥快跟我来。”
  沈越并没有放下谙哥儿,小心地护着小孩儿的头不使他碰着船舱,跟着询哥儿就向舱内而来。房氏跟前的锦儿已经做了妇人打扮,见到沈越也惊喜地行礼:“公子。”
  沈越向她的头上很看了两眼,又去看询哥儿,见询哥儿面上没有什么反感之色,才道:“起来吧。没想到你竟已经成亲了。”
  说的锦儿脸就是一红:“是,去年奶奶恩典,将我指给了沈福。”沈越哪儿还听她唠叨?早越过她进了房氏所在的房子。
  “蔼哥儿。”房氏看到抱着小儿子的大儿了,那泪水怎么也忍不住,叫了一声便说不得别的话,只把儿子的袖子紧紧拉着,生怕下一刻又不见了。
  沈越将谙哥儿放到地上,自己直直跪到房氏面前:“儿子来接母亲回府。”说着眼泪也流下来了。正因为这三年多来,沈越一直坚持着每五日一次送信回扬州,房氏与沈任也必有回信,后来又加上了询哥儿五日要寄自己的功课给沈越看,所以这家人的感情并没因为距离而变淡。
  感情没淡,更让房氏只能听着儿子的成长,却无法亲身参与而对长子更加想念。何况这儿子又是争气的,小小年纪就让自己身上的诰命比二爷的官职还高一级,现在更是中了举人。
  “给二婶请安,还请二婶收拾一下,咱们回府后再说话。”一向在沈越看来不靠谱的沈超,此时十分有眼力见地转移起房氏的注意力来。
  房氏的泪一时收不住,脸上却带出了笑意:“是詠哥儿呀,你也长高了,中了举行事也大人样了。出息了,你们都是出息的好孩子。”
  沈超倒让房氏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扶了沈越起来,笑话他道:“二婶不知道,从他回京之后处处把我比下去了。正好二婶回来给我主持公道。”
  此言一出,把房氏一下子带回了离京前的岁月,心中那一点不安一扫而空,泪水也终于止住了,向着沈越笑道:“先带你弟弟们下船等我吧。”自己哭了一场,总要收拾妥当了再去见太婆婆与婆婆。
  沈越却不肯离开:“儿子服侍母亲吧。”说着就要接丫头高捧的水盆,嘴里向房氏道:“刚才见锦儿已经做妇人打扮了,母亲这里使的人都眼生起来。”
  房氏将嘴抿了抿,顾自洗手似没听到沈越的话,就让沈越心里打了个突。沈超不过是口快,并不真的心无城府,拉了询哥儿就往舱外走:“咱们去看看轿子可抬来了没有。”
  谙哥儿自是跟着询哥儿,屋子里一下子只剩下了母子两个。沈越脸色已经不大好看,不过声音还算平静:“二爷是知府做的顺利,竟然连祖训都不顾的想快活了?”
  房氏一个没忍住,举手就拍到他的肩膀上,却忘了自己手还在水盆子里,这下直接让沈越的衣裳湿了一块:“呀,这可怎么好。”沈越哪儿还顾得上衣裳,还是不依不饶地看着房氏:“我在京里日日能见到老爷与太爷,母亲怎么没在信里提起?”
  房氏知道自己这个长子,对内宅之事不是一般的上心,就是平日送信回扬州,也往往会单独给自己一封信,说是怕自己远离京中,有了委屈无人可诉。现在这样七情上面,也是怕自己有话憋在心中不得发散。
  于是顾自边梳洗边道:“二爷的品性你还不知道,自是不会让人随便引得迷了眼。不过有人却当自己出类拔萃,非得试试自己几斤几两。二爷自己就将人开发了,并没用我操心。”只是自己还是生了几日的气。
  她说话的时候并没避着丫头们,沈越知道这也有敲打的意思地里头,脸上也有些阴狠之态:“二爷是软性子,等我知道那背主的奴才是哪个,将与她家有关的人都送到西北开荒去。”
  丫头们一个个低了头,二爷将那个罗儿直接让人在院子里生生打杀不说,一家子人发卖的天南海北,一辈子别想见面,在公子眼里竟然只是软性子。
  房氏将丫头们的神情看到眼里,心中对长子的依重又增了一分,手下描画的也加紧了。不一时已经戴上了帏帽,由沈越扶着出来坐上轿子,再听沈越与沈超一人负责一个地把询哥儿、谙哥儿带下了船。
  即知房氏要在京中长住,来接的除了沈越兄弟自也有管事的。沈越兄弟护着房氏回府,自有管事的上前与房氏从扬州带回的人一起,清点行李,装车送回府中。
  先期回府的房氏母子,受到了家中所有体面管事的跪拜迎接,又在二门处见到了早早等候在那里的刘氏与谚哥儿、讷哥儿。房氏早早行下礼去:“嫂子这些年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尽孝,着实辛苦了,请受我一拜。”
  刘氏早上前扶她:“出门几年,这嘴也巧上来了。正与玉儿是对婆媳。”
  房氏要不是刚在船上见到长子太过激动,早就问出声了,现在听刘氏说起,脸上的笑又深了几分:“听说嫂子也要做婆婆的人了,哪日让我也见见。玉儿老早就说李姑娘样样出挑。”
  “玉儿也是好的。”刘氏与房氏携手而入,留下四个没见过面的孩子大眼瞪小眼。沈超拍拍自己兄弟的头:“这个是询哥儿,你不是总念叨他来着?小的是谙哥儿。”
  两个小孩子对视一眼,同时行下礼去。谚哥儿叫了一声“三哥。”又把眼去看谙哥儿。谙哥儿也已经五岁,又见过沈越送回扬州的画像,向着谚哥儿行了个礼:“四哥。”讷哥儿发现只有自己最小,却还是懂事儿的给所有哥哥们见礼,再一一称呼过。
  等六兄弟进了晚晖院正房,一下子将屋地塞了满满当当,更将屋里那点久别重逢的感叹给冲没了。老太太也不等孩子们见礼完,早叫询哥儿与谙哥儿到自己跟前儿来:“快让老太太看看,没想到还有见到你们的时候。”摸摸这个,搂搂那个,一个也想落下。
  讷哥儿趁着老太太换手的空儿,自己挤进老人家怀里:“还有我,老太太还有我。”
  被曾孙们围绕着,老太太只有更高兴的:“是,还有你,如今你也不孤单了,有人陪你玩儿了。”
  谙哥儿一本正经地纠正老太太:“二爷说了,回了京中也不能落下功课,我要每日上学后才能陪六弟。”
  沈太太早眼馋了半天,借机将孙子拉到自己跟前,问他谁给他开的蒙,先生可进京了没有等语。询哥儿也早跑到沈越面前,向着他表功:“来的路上我也给谙哥儿看哥哥的像了,他是不是一下子就认出了哥哥?”
  这个兄弟虽然不时地坑自己一下,也不过是求关注的小把戏,沈越看他的心态与房氏看沈越差不多,也摸着他的头道:“你做的好。”
  就这已经足够让询哥儿满意,毫不羞愧地向着沈越伸出了手。沈越带笑从荷包里掏出一块糖来放到他手里:“这是西洋进贡来的,说是叫什么奶糖。我得了就给你留着呢。”
  谚哥儿早跟着询哥儿过来了,听沈越这么一说,有点控诉地看着沈越不说话,把个沈越看的有些讪讪,又掏出一块递到他手里:“这是前两天进宫新得的,我出门拜客忘了给你。”
  那边两个小的也坐不住了,纷纷蹭下地围了上来,沈越只好把自己的荷包从腰上扯下来,倒提了将糖都倒在身边的小几上:“只有这么多,你们自己分去。”看的一屋子人都笑得不行。
  老太太向着沈太太道:“放七八年前,咱们哪儿敢想去?咱们家的孩子哪儿就差这一口吃的,不过是要看看他哥哥可公平,心里可想着自己呢。”
  沈太太也笑眯眯:“这都是托了太爷与老太太的福气,孩子们才都平平安安长大,兄弟之间也和气。日后等超儿成了亲,再给老太太添了玄孙,老太太这屋里更热闹了。”
  说的老太太也想起来了:“如今太爷越发不愿意动弹,让他们兄弟去见太爷吧。”
  房氏的脸就是一红:“孙媳失礼了。”
  老太太摆了摆手:“你只在这里呆着就好,现在太爷除了见见孙子们,也就是见见玉儿。”又笑向房氏道:“玉儿嘴又巧,心又灵,诗作的比越儿还让太爷喜欢。你即回京了,明日那孩子是必来的。”
  房氏听了只有更高兴的:“难得那孩子能与太爷说得上话。”
  沈太太就点头:“也细心体贴。一会儿你回自己院子就知道了,早早替你把房子都和越儿一起收拾好了。”
  刘氏听了便向房氏道:“若是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这次可不能找我,只管明日与玉儿算帐便好。”
  房氏带笑道:“她不过是动动嘴,这支用物件寻东觅西的,还不是要嫂子操心?”沈太太等人便让她回自己院子先休息。
  都是自家人,房氏便也不再客气,由着丫头婆子簇拥着回了西院。院门口早有丫头婆子直直站好,见她们过来齐齐说了声:“恭迎奶奶回府。”然后拜下去。
  房氏轻轻点头,自有婆子叫起,然后簇拥房氏的人就更多,都随着她慢慢行到正房。房氏走的慢,看的细,虽未特意弯腰,眼睛却把将通道边、矮树下、细池中一一看在眼里,但见上头并无扫痕,却收拾的一尘不染,想来不是匆匆打扫能做到的,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待进了室内,更有热气扑面而来,还杂了淡淡的香气,房氏心神又是一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