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娶妻如玉-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不管是林如海还是贾敏都爱听,林如海笑问:“怎么你家奶奶就要生妹妹,你师母却要生弟弟?”贾敏也一脸期盼地看着蔼哥儿。这时的人都相信小孩子眼净,蔼哥儿说话再有板眼,身量也是五岁孩子,要不也进不得二门。
  蔼哥儿回答得理所当然:“当日詠哥哥就盼着我是妹妹,都说要一男一女才能凑成好。师母有了妹妹,当然要生弟弟。”原著里林妹妹不是就有个弟弟?虽然说是庶出,可现在不防给贾敏做个念想。反正现在林府也没有姨娘,庶出是出不来了。
  林如海与贾敏两个就又打听詠哥哥是谁,蔼哥儿得以把不在眼前的詠哥儿从头抹黑到脚。听在林如海与贾敏耳中,却都是小孩子淘气,里头不能不让人想到兄弟情深。
  孩子的记性本不好,蔼哥儿离京已经两三个月,还把詠哥儿的事儿记得清楚,说兄弟不情深都没人相信。夫妻两个对视一眼,让人先带了蔼哥儿去与黛玉玩,又挥退了丫头,继续说着府中之事:“太太听刚才蔼哥儿的话,只管每日放开心怀,好生保养吧。”未必不能再得一子,但求再得一子。
  贾敏有些期艾地向林如海道:“老爷把两个姨娘都打发了……”
  林如海心里也要叹气,又想贾敏本就多思,把那气放在半路上,说出的是另一番话:“老太太也是为儿孙考虑,想的是荣国府家声不坠。”就是不知道那府还有没有家声:
  “太太理家事繁,还有教养玉儿,日后不必事事说与老太太,倒让她老人家跟着操心。倒是那两个贱人还有太太陪房的事儿,可以说与老太太听。老太太一向明理,又疼你,不会怪罪不说,还该替你出气。”怪罪就是不疼你,不替你处置那几个奴才的家人也是不疼你。
  贾敏自己叹气成了习惯,没与林如海一样忍着,悠悠一叹后才道:“只怕我这个身子难养。”
  “你我还年轻,何况你也见了古嬷嬷的手段。没听刚才蔼哥儿说,还要给玉儿添弟弟?何必自己先丧了气?老太太说将来玉儿的第二子过回林家,终不如咱们亲生的更亲近。何况与荣国府相比也是沈家的人丁更兴旺些,得第二子的机会更大些。太太出嫁从夫,为林家子嗣计,也该放宽心才是。”
  贾敏这两日是为林如海在古嬷嬷检查了鸣翠与拂柳的屋子后,指出了好些不妥之处,拔出萝卜带出泥,自己几房陪房都得了不是,直接被撵到了庄子上。家里的规矩按着林老太太在时的章程改回好些。
  贾敏也知道林如海因着自己与娘家通信太过频繁,又事事要听母亲的主意对自己有些心结。要不是为着出嫁从夫,她也要与林如海理论一下:后宅从来是女人理事,老爷插手是什么道理?
  可几房陪房被发作得有根有据,贾敏先就有约束不严之罪。再想林如海并不是禁 着自己与娘家往来,不过是要林家的规矩为重,不得不回思自己这些年处事太以娘家为重之处。终是夫妻之情占了上风,想着日后样样改过。
  还有一则,林如海主动将姨娘和陪房们送到庄子上,再没有老太太的耳报神往京里递消息,贾敏也少了些担心,不必三五不时地面对老太太的指责。
  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儿子,与林如海理论底气实在不足。要不就按着蔼哥儿说的,放宽了心攒福气?那孩子如此肯定地说自己会给黛玉生弟弟,万一是能成真呢。
  思想后正想着怎样给林如海赔个笑脸,缓和一下夫妻间的尴尬,东厢房里传来了孩子们高兴的笑声。林如海已经坐不住,先向着贾敏笑了起来:“蔼哥儿一来,玉儿也跟着伶俐了好些。”
  虽然先夸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贾敏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笑向林如海道:“不如我们去看看,怎么就这样高兴?”
  悄悄让打帘子的丫头禁声,夫妻两个在外间把蔼哥儿与黛玉两个看了个正着:蔼哥儿手里拿着一个布老虎,向着黛玉一递,黛玉伸手一接时,蔼哥儿便故做失手,那老虎直掉到大红毡子上。两人看着布老虎笑一时,黛玉刚要去拿,蔼哥儿已经伸手。他的手却故意下得慢,被手还有些不稳的黛玉抢了先,然后两人又一起大笑。黛玉再把布老虎递到蔼哥儿手里,两人接着笑,重复刚才的动作,一遍一遍没个厌烦。
  悄悄出了屋门,林如海清咳一声:“再过一刻,便让蔼哥儿到书房来。”自己向着书房而去,两个孩子相处得再好,也不能误了正事。何况沈夫人有了身子,纳采还不知道是几时,若是让人知道蔼哥儿过府只陪着黛玉玩笑,自己这个先生做得实在汗颜。
  蔼哥儿是察觉到林如海与贾敏两个来了又去,却不肯出来,只与黛玉玩得没心没肺。古嬷嬷知道蔼哥儿是有主意的人,一直赖着不走,必是有话要与自己说,将丫头们一个个都支了出去。
  “嬷嬷觉得,林太太的身子?”果然蔼哥儿低声问了起来。
  古嬷嬷向外张了一张,也低声道:“太太的身子也弱,林老爷也悄悄问过奴才。一则是思虑太重,再则,”有些阴私事实在不好对这样小的主子开口。
  蔼哥儿已经明白,又问:“那两个姨娘不妥当?”
  古嬷嬷都想叹气了,自己家的主子太过通透,不知道是好是坏,明明家里并没有一个姨娘,怎么就想到这个上头:“这话哥儿回去不要对奶奶说。”
  “嗯,我知道,奶奶有妹妹了,不能让她着急。”蔼哥儿回答得一本正经:“林太太什么时候能生弟弟?”
  ※※※※※※※※※※※※※※※※※※※※
  潜移默化这就开始了。
  向大家推荐一下林一平的新作:《距离有些远》by林一平简介:人生百态,这里加一。


第15章 
  古嬷嬷一口气顺不过来,很艰难地咳嗽了两声:“这个要看缘份。”
  “身子调理好了也不行?”蔼哥儿知道古嬷嬷的能耐。
  古嬷嬷这一口气到底还是叹了出来:“太太进得饮食,多活动,少思虑,不喝那些补药就好了。”虽未明言,蔼哥儿也知道古嬷嬷嘴里的补药,还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小,不好直说是贾敏喝的是求子秘方。
  就前三样也都是难事:进饮食,这个时候的夫人小姐们人人吃的是猫食,不为减肥也为了没有活动量没胃口;平日出门软轿进门有人搀扶,又不能直接让贾敏围着院子跑圈子,哪儿来得活动量?想少思虑,那荣国府时时指手划脚的贾母也不肯让贾敏不思虑。
  看原著的时候,蔼哥儿对一笔带过的贾敏没什么感觉,现在为了让黛玉有个好心情也得让贾敏好起来。再一次恨自己穿越没有金手指、不符合穿越定律的蔼哥儿,还得自己想主意。
  “太太明天去看奶奶吗?”蔼哥儿上前拉贾敏的手,脸上带着期盼。
  贾敏刚从黛玉房里叫蔼哥儿出来,被温热的小手一拉,心里软了一下,有些舍不得放开,跟着他的步子往二门上去:“怎么想着让我去看你奶奶?”
  蔼哥儿带出一些小狡黠:“太太要去,妹妹也能跟着。我有好些玩器想给妹妹,奶奶却说是我自己想玩,不肯让我玩物丧志。”
  贾敏就是一笑:“你家奶奶刚有了身子,不好上门打扰劳动她。”
  蔼哥儿没想到这个,有些小沮丧,看在贾敏眼里就是小孩子的计谋没有得逞,安慰他道:“妹妹还小呢,也不会玩太多东西。”
  蔼哥儿继续做出丧气的样子:“听说我小时候詠哥哥总和我玩,我就比别的孩子懂事得早。”
  贾敏不由得抿嘴:“是,你很懂事。”说话间已经到了二门,蔼哥儿还做恋恋不舍状:“太太明日跟着我和妹妹一起玩,我陪着妹妹,好让她将来也懂事。”
  不知不觉走了一大段路的贾敏,没觉得自己上了小孩子的当,也没觉得累,只觉得蔼哥儿对自己的依赖,脸上笑容又多了三分:“好,你好生跟着老爷读书,老爷要是夸你,明日我与我一起陪妹妹。”
  林如海教的,与沈任又不一样,问过蔼哥儿可以认一般的字,除了让他练字外,就是教他读史,先不读正史,只读《史记》中各世家、列传。他的理由很简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知道先贤之功,更应知先贤何以为功。”这样的方法蔼哥儿觉得有趣,那些原来只听过名字的人物,一点儿点儿在自己脑子里生动起来。
  就是沈任听到了,觉得有些拔苗助长。不好说林如海教得不对,只能在蔼哥儿回家后自己再教四书五经。可怜的蔼哥儿本以为自己表明不学为官之道,可以免去学写八股文之苦,谁知沈学士不许自己家中出白丁。沈家子弟不做官可以,但必须有功名。
  房氏自己养胎,也要叹一声蔼哥儿辛苦,才五岁的小人,要被两个老学究轮番搓磨,还要均出时间在自己跟前承欢,又要时时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搬到林府。房氏觉得,这样下去儿子要瘦,可儿子脸上还是有些肉的好看。
  “奶奶,这个滋味如何?”蔼哥儿要笑不笑地从糕点上抬起头,邀功地问。
  房氏也觉得厨房做出的新点心,酸酸甜甜的正对胃口,好笑地问:“是不是明日还要厨房做了,送给你林妹妹?”
  这样的打趣,蔼哥儿完全不当回事:“这个方子是我从师母那里得来的。妹妹已经吃过了。”
  房氏一噎,不知道眼前的还算不算是自己的儿子。蔼哥儿就如知道她所想一样:“外祖母来信了,我把方子给外祖母也抄一份,说是妹妹孝敬外祖母的。”
  房氏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儿子,又是这样先让自己堵一下再给点儿甜头,闹得这甜头感觉太一般。幸亏二爷不是这样的性子,要不自己被卖了还得帮着数钱。不过林家的小丫头,将来会不会被儿子……房氏脸上露出了笑意,竟然有些期待黛玉快些长大,好看看到时谁治得住谁——看着自己儿子吃瘪,好象也不错?
  安抚好了房氏,蔼哥儿又絮絮叨叨地吩咐丫头婆子一车的话,才带了新挑出来的玩意坐车往林府。再过几日就要进腊月,小年之后他的功课也可以放一放,这几日林如海却是加紧了他的功课,怕他自己生出懈怠之心。
  前几日房氏胎略稳,已经择吉日纳过采,两家亲事算是过了明路,因此蔼哥儿才到府门,门房颠颠地跑来巴结:“太太早让人看公子来了没有,说是姑娘闹着找公子呢。”
  蔼哥儿轻弹自己身上不存在的灰尘,来福已经上前要抱也被他推开:“姑娘的事儿也是你该说的?”眼睛里隐隐有寒光,让门房身子都快弯成对折,自己抽嘴巴:“小的该死,小的胡沁,请公子饶了小的这一回,小的再不敢了。”
  “你敢得很。”蔼哥儿的话如有冰浇:“昨日你说姑娘要新鲜拔啷鼓,前日你说姑娘爱花,让我想想,大前日你说什么来?”
  没等他说完,门房已经立身不住,扑通跪在地上,头磕得砰砰响:“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该死的不是你,是从二门里传话出来的人。蔼哥儿一点不放松地盯着眼前的人,原著里荣国府有不少这样嚼说主子的人,开始也可能当好话传来传去,到后头就变了味。林妹妹那时受了多少委曲,听了多少奴才尖刻,不想这世还没到荣国府,在自己府上竟要先听上了。
  “这是怎么了?”林如海的官轿停在面前,越到年底,衙门里事儿越忙碌,所以今日他回家的晚。远远见蔼哥儿不进府门,又见门房忽然跪下,便知里头的缘故。这两个月来,足够林如海看清,蔼哥儿面上看着冷清些,内里并不是小心眼的人。
  门房听到林如海的声音,更吓得魂不附体。蔼哥儿不愿意在大门口让他再把黛玉说上一回,向林如海行礼后,冷声道:“这个奴才不大规矩,还请先生回书房处置吧。”
  林如海鼻子里哼一声,带头向书房而去。门房还不知道自己怎么马屁就拍在了马蹄上,心惊胆战地跟在后头,跟蔼哥儿出门的几人倒觉得平常。
  等听了蔼哥儿说自己发作门房的原因,林如海也是大怒。他还以为自己已经将规矩改过,这些奴才就该按部就班照行。谁知道竟然把内宅的姑娘也拿到门口说,就算姑娘还小,也不能忍。
  蔼哥儿不管他如何处置这个奴才,自己向后院看黛玉。贾敏已经听到了消息,有些不安地问:“你先生可是生气了?”脸上带着些焦急。
  那门房的媳妇原是她的一等丫头,到年纪放出去才配了门房,现在还管着她房里浆洗上的事儿,刚才已经哭着向她讨情。
  贾敏也觉得为难。
  这两月她行起事来顺手,就是老爷与自己的隔阂也少了些,让她的愁绪去了不少。往年冬季收租忙年,总要躺上几日,今年竟然还没倒下,想来是古嬷嬷替她调理身子之功。本觉得现在事事都算顺意,不想又出了这样的事儿。
  蔼哥儿真心为岳母大人着急,这位治家的本事还真一般:“先生很生气。”贾敏“哦”了一声后神情有些黯然。
  其实是蔼哥儿不知道那门房与贾敏前丫头的关系,更不知道贾敏与林如海之间并不如表现得那么相敬如宾,要不就不会这样顾不得自己高冷表情,七情上面地替贾敏出主意:“妹妹纵是还小,也是姑娘家。再妹妹是主子,没有让奴才议论的理儿。先生很该生气。师母别等先生问,自己从后宅查起,看是谁与那门房说闲话,一并交给先生处置。先生省了事,自然高兴了。”
  贾敏苦笑一下,这个人不交还好,一交林如海发现又是自己身边人所为,怕是会觉得自己不长教训对下人太宽,刚与自己和顺些,又要生嫌隙。摸了一下蔼哥儿的头,手是冰凉的:“去找玉儿玩吧,一大早就找你呢。”
  劝说过,就是尽了自己的心,蔼哥儿放下此事,拿起东西向东厢房来。门口丫头打起帘子,还似模似样地通报一声:“公子来了。”
  这也是蔼哥儿要求的,一定要在林府就让黛玉养成谁进她的屋子,都得有人通报的习惯,谁也别想再有机会没等林妹妹起床就闯进屋子。
  古嬷嬷笑意满满的声音就从里头传来:“姑娘请公子。”自己的主子实在古怪,本该叫“蔼大爷”,避讳着二爷也该称一声“小蔼大爷”。谁知道他偏说是人人叫他二大爷,把自己叫老了,让人言必称公子。
  一进屋,热气已经扑面,淡淡香气里,各色摆设都换了喜庆颜色,古嬷嬷带着丫头们站着迎自己,床上是已经长了三颗洁白小牙的黛玉甜甜的笑脸。
  ※※※※※※※※※※※※※※※※※※※※
  昨天大家都觉得作者在黑贾敏,在这里说说作者自己的感觉,不一一回复评论了:
  讲真,对原著中的贾敏作者同情居多。远嫁,多年没有生儿子,自己身子羸弱,生下的女儿也是会吃饭便吃药,样样说明她也是千红一悲中的一位。可是同情归同情,作者却不认为贾敏是一个好母亲。还记得黛玉初进京时带的那两个人吧:王嬷嬷与雪雁,用贾母所说老的太老、小的太小。可能会有人说那时贾敏已经死了,是林如海让黛玉带的。可是大家不要忘记,那时黛玉已经六岁,她身边的人按说贾敏早应该给挑好了,这是贾敏身为人母的责任。注意,在第三回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特意点出“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也是自幼随身的”而黛玉自幼身边使唤的就是这样两个人,作者真不觉得贾敏很会识人:王嬷嬷一进荣国府就一言不发,除了高鹗续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出过场外,曹公前八十回几乎未着一墨。有书友提出贾敏应该挣扎着不死,免得黛玉婚事被人诟病“丧母长女”,哈哈,这个有点强人所难了。不过从给黛玉挑选的服侍人来说,作为母亲的贾敏,真的是一位好母亲?
  还有一个疑问,按着原著推论,那就是贾敏是应该有陪嫁丫头与陪房的,这个只要看邢夫人身边的王善保家的和王夫人身边的周瑞家的就知道了。远嫁的贾敏,挑选服侍黛玉的人,她的陪房或是陪嫁是不是最优先的选择?因为愚顽如邢夫人也有王善保家的,面善心苦如王夫人也有周瑞家的跟着出门。如果王嬷嬷是贾敏的陪房,前面的问题又来了,看不出忠心何在。如果不是陪房,那么就有个疑问:如此重要的事情上陪房们都不出现,贾敏的陪房们忠心吗?又哪儿去了?是谁不用贾敏的陪房服侍黛玉的?
  林家能做主的只有林如海和贾敏两人,毕竟那时黛玉还小。如果是林如海不让用贾敏的陪房,那天使们想想,为什么?如果是贾敏自己都不愿意用自己的陪房,天使们再想想,又是因为什么?
  所以不是作者黑贾敏,只是顺应自己读原著的一些感受,进而希望自己心疼的角色,能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还是那句话,人人对原著都有不同的解读,人人对原著里的人物都有不同的理解,求同存异吧。


第16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