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有穴-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纵观今朝,当今圣上自称莲华宫弟子。不论是朝堂纷争,军队建设,皇子后妃的废立,官员的任用……无一不拜坛问吉凶。莲华宫人在我朝的势力却如日中天。上至天潢贵胄,下至斗升小民,或真心或被迫,无不依附道家。郭公这一另类,其声如惊涛骇浪中的呼喊般渺小微弱。即便如此,罢官之后,老爷子的书案上亦常年摆着王仲任的《论衡》。挂在嘴边的话便是,“天地合气,万物自主,犹如夫妻合气,子自生矣。”家中子弟但凡识字伊始,须背《论衡》全篇,就连女儿也不许嫁给一心求道的郎子。因此,下元节这一日,郭家是从来不参与的。
  郭老夫人不满家家张灯结彩,单自家一片萧条,到底还是让家奴搓了几碗小圆子分食给家中的子女,算是应景过节了。
  郭秉直不信鬼神,不敬修仙道人,郭老夫人年纪已高,性淡薄,无所谓。底下的儿孙却并不满意。小儿辈就盼着“留福”吃吃,解解馋,家中的年轻娘子们也指望这一日街上走走逛逛,开开眼界。于是,郭家的小娘子们,这一日都找各种借口“回娘家”,没有婆家的,便跟着嫂嫂们“串门子”。郭秉直素来不管家中的事情,郭老夫人却是打闺阁出来的,哪里会不知道这些心思,遂张一只眼闭一只,也就默许了。
  因此,下元这一日的傍晚,郭家能出门的都出门了。只郭家小郎君的新妇,赵氏实在是找不到借口出去。她不过嫁来月余,才回门归来,哪里就再有机会“回娘家”?正在她唉声叹气之时,郭家的姑奶奶,郭秉直的胞妹郭照推门进来。郭照年过四十,人生的白皙丰腴,团脸上一双笑目,最喜欢同小儿辈玩笑,赵氏亦对这个姑婆很是亲近。因此,才闲聊了几句,赵氏便开始同她倒苦水。郭照闻言咯咯一笑,将她手儿一拉,“我老人家觉少恰也睡不着,不若就一同出去逛逛。”
  郭照早年曾被媛珍县君选为贴身侍婢,县君在世时极其宠信她,她对县君亦是忠心耿耿,因此终身侍奉县君,一直未嫁。媛珍县君逝世之后,郭照便回了郭家,大半时间都帮着郭老夫人管理家事,因为媛珍县君一生无所出,因此郭照小半年的时间要住到莲华山上媛珍县君当年的别院里去,帮县君打理别院,祭祀供奉的神君。郭秉直那些“天地合气”偏管不了他这个妹妹,郭照也懒得搭理他这个酸儒,兄妹俩倒是井水不犯河水,谁都不妨碍谁。
  郭照在郭家来去自如,她既然说要陪着赵氏逛逛,那么便是真的了。赵氏坐在羊车上,一路兴奋的小脸通红,心里欢喜嘴上便如同摸了蜜糖一般,殷勤的“姑婆”长“姑婆”短。郭照从来跟着媛珍县君惯了,并不把自己当做中年人,尤其是见着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总觉得自己还是当年媛珍县君身边伶牙俐齿的小丫头,乐的宠爱这些花朵一般的女娃娃。她挑开车帘子,尽着赵氏往外瞧风光,一路介绍当年县君府里的盛事,惊的赵氏一会欢呼一会捂嘴。
  街上又遇见了借口回娘家的妯娌,并已经出嫁的小姑。姐妹几个同行,一路欢声笑语,看灯游船,买吃食胭脂,好不畅快。赵氏一心惦记着莲花山上的法事,催着要去看。郭照将她手一攥,“那人挤人有什么好看的,过几日县君冥诞,那云翳仙师一准会到县君府邸去,你随我去看个够。”
  女娘们一阵欢呼,争着抱住郭照的胳膊脖子,这个说:“姑婆儿,儿也想去”那个说:“姨奶奶,儿从未近眼瞧过仙师的模样”……。郭照宠溺的挨个搂进怀里,“都去都去,老身说准了,你们都去。”又是一阵欢呼,郭照被几个小儿辈的拥在当中,车也不坐了,亲亲热热的就往那人最多,景最美,灯最耀的地方去了。
  快到子时,众女还未尽兴。郭照打着哈欠,直说老迈不中用,要回去歇息。女娘们才依依不舍的散了,“回娘家”的自然还是回娘家去,只赵氏悻悻的跟着郭照,坐着羊车往郭家回。才走进巷子口,就看见郭家的一个家奴守在路口,见了郭照的车过来,远远的提着灯笼跑过来。原来郭秉直突然心血来潮,偏要今夜招儿孙论学,结果儿孙遍寻不见,儿媳闺女也均不见了。郭老爷子大发雷霆,正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的读《论衡》呢。赵氏吓的瑟瑟发抖,郭照打着哈欠,“就他事多。”将赵氏的手一拉,“莫要怕他,姑婆在,看他敢动你们。”
  话虽如此说,郭照心中计较了一番,还是决定态度恭谨一些。吩咐不要从正门进去,免得郭秉直觉得她大摇大摆的挑战他家长的权威。只从侧门进院子,不声不响的,挨到明日再同他理论。因此车夫鞭子一甩,拉着羊头便拐进了另一处小径。这里居户众多,街道狭窄,两遍多是杂物,眼看子夜,归来的人又多,路窄人众,羊车行进艰难。郭照只得令车夫照看好羊车,自己同赵氏下车步行。娘俩个正又说有笑的走着,突遇一人迎面而来,疾走如飞,势头甚猛。赵氏虽然是闺阁弱质,却到底是年轻敏捷。郭照来不及躲避,两胸同来人相撞,竟然身和为一了。
  郭照当即便身如水淋,寒噤不已,直呼寒冷。赵氏急忙命家奴将郭照背回家中。将将坐定,郭照突然高声惊叫道:“你这妇人,拦我去路,可恶至极!”自扇耳光数十下,又狠命捋自己头发。捋下发丝不知数,根根都带着血丝。耳环首饰均砸碎扔了遍地。又对着脸狠狠的挠,素日里养的指甲寸八长,生生扣进面皮里,一把下去就挖下一垄血肉来。力气更是大的惊人,家人均阻拦不住,只得跪在地上祈求。哪知道郭照恶狠狠的一把将自己衣裳都撕了,口中骂的更凶,“拦我去路者,死罪难逃,活罪不免。”
  赵氏慌了,顾不得自己被责骂,急忙禀报了郭秉直夫妇。郭老妇人见小姑如此,连忙将紧随其后的郭秉直推出门去,将房门紧闭了,任她在房内打砸怒骂。只吩咐不许开门。郭秉直听了赵氏的叙述,瞪眼睛吹胡子,“天地合气,万物自主,犹如夫妻合气,子自生矣。早便叫你们不要凑着热闹,如今可好,生生逛出病来了。”
  赵氏虽然是女流之辈,在闺阁中也曾读书习字,此时小心奏明道:“阿翁容禀,姑婆这恐不是病……。”
  郭秉直眼睛一瞪,“那是什么?”
  赵氏后半句话被噎在喉咙里,下不去说不出,委屈的红了眼睛。郭老夫人责怪的瞪了丈夫一眼,“依妾看,小姑这是招了不干净的东西了。”
  郭秉直岂能不知道她们要说的是什么,鼻子里哼了一声,斥道:“‘天地合气,万物自主,犹如夫妻合气,子自生矣。’甚么鬼怪妖魔,子虚乌有也。”
  郭秉直不肯承认郭照撞了鬼,郭老夫人又不能背着他请莲华宫的仙长来驱鬼。赵氏亦是无能为力,只得在自己的房门内焦急的踱步,单等她郎子回来再想办法。哪知道,这一等就是一日。到了这日的傍晚,郭小郎君才从外面姗姗归来。赵氏连忙上去替他脱衣,拿冠。郭小郎君一边将衣带自己解开一边疑惑的问:“家里是不是什么人冲撞了鬼神?”
  赵氏粉拳捶着她郎子的后背,嗔怪道:“你可是知道过问了。姑婆昨夜被鬼怪附身了。”遂将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竟然真是这样。”郭小郎君另外找了一件居家常服自己穿上,一边往外走,“我才回来的时候,瞧见有个神仙似的人物站在门外。口口声声说咱们家里鬼气冲天,只是父亲吩咐不许他进来,如今正在外面候着呢。”


第13章 第 13 章
  各房均相携着往门外走,想来都是去瞧门外那个神仙的。赵氏的祖父赵缵绪乃是前使馆修纂,父亲赵钢同莲华宫云翳道长交好多年,未出阁时曾于家中见过云翳一面。赵氏自认为见过世外高人,便对门外的这个“神仙”不那么的热情。她故意放慢了脚步,优雅的提着裙摆,仿佛沿江看花一般,款款的挪着。小姑郭画还未及笄,生性活泼最是见不得这般慢捻的性子,猴急的拉着她往外跑。赵氏被她拉的一个趔趄,埋怨道:“莫不是真去见神仙不成?”
  郭画性子急,说话的语速也快,“哎呦我的好嫂嫂你就快点吧瞧见你就知道了,恐怕神仙也不过就是这般的人品。”
  赵氏不得已被郭画拉着疾走,心中满是不屑。神仙哪有堵在人家门口的?怕只不过是听了风声来骗取钱财的江湖郎中。若是让他们见着真正的神仙……,哼。正想着,郭照已经拉着她在一处事先占好的位置站定了。
  郭照朝着门外一指,压低了声音,兴奋的小脸通红,“嫂嫂快瞧那边。”
  远远的,一人当门而立。青衣乌发,披着玄色的大氅。形貌昳丽,风神异质。那眉眼间似笑非笑,仿佛自带了一段风流。不是何岫又是那个呢?
  赵氏的一颗心突然便似活了一般,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就如同一百只兔子在里面乱跳,一百只小鹿在里面乱撞。郭画将她耳畔的琳琅一拉,“嫂嫂,我没说错吧,这不是谪仙是什么?”到底孩童心性,丝毫未觉察出她嫂嫂的不妥来,依旧唧唧喳喳的说道:“阿耶顽固的很,只躲在屋子里不肯信他,也不肯见他,口口声声说他是骗子。”言语里竟然是站在那神仙人物一边的。
  赵氏脑中一片迷糊,仿佛自己身在梦中,只有眼前这神仙般的人物才是真的。此刻却也未觉得小姑说的话有哪里不妥,开口赞同道:“阿翁若是肯见他,自然便信他了。”
  郭家迟迟也不肯请何岫进门,若是寻常人恐怕早就羞愧的离开了。偏何岫不恼不怒,神情自若,瞧着就似站在门外看花一般,“既然郭著作不肯让在下进去作法,那么请允许何某在此施法,将那厉鬼引出”。郭老夫人一见这来人的风神,立刻便信了五六分。又听不必进院门只在门外便可施法救人,心思又活动了七八分。此时何岫又说道:“还请准备热油一锅,高香三扎,另各备火烛三根。”
  这简单啊。郭老夫人拍板道:“还不快备去,愣着干什么?阿郎哪里自有我担着。”
  这厢刚刚备好,那厢院内一股邪风突然吹来,在场众人均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先前如同痴呆的郭照突然张开双目,眼中血红,牙齿龇出寸许。指甲暴长足有丈长,冲破窗户,从屋内飞身而出。面孔狰狞,身上半裸,对着何岫的面门就刺了过来。何岫挥袖将身侧的郭家众人同郭照隔开,以身拦在前。一手执火,一手执水,同她斗在一起。一时间郭家院子里,一会通红一会幽蓝,一会冷一会热,一会鬼哭一会人吼。这阵仗郭家的人哪里见过?众家奴纷纷跪在地上求饶祈祷,就连郭老夫人也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不知不觉的念着,“神仙保佑啊神仙保佑。”
  郭秉直梗着脖子吹胡子瞪眼的坐在书房内,亦觉得一会阴风阵阵,一会仙气怡人。知道是鬼气同仙气交战的结果。虽然依旧倔强的挺直腰杆坐着,后背的汗不知不觉已经湿透了衣衫。
  何岫同“郭照”斗在一处,看似激烈,火花四射,其实不过是障眼之法。二人不过虚虚碰手便立刻收手,同儿戏差不多。斗了一刻钟,眼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郭照”借着一个姿势凑近何秀,低声道:“岫郎,我瞧着差不多了,若是再斗下去将莲华宫的道人引来便不好收场了。”
  何岫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天已经渐渐黑了,今夜还有集会,闹的太大引来道士确是不太好办。他甩出一条火链,晃的众人都闭上了眼,自己凑近了“郭照”,“都准备好了?”
  附在郭照身上的蒋仪安瞥了一眼郭家众人身后慢慢分开人群走出来的郭秉直,笑道:“时机正好。”随后给了何岫一个‘瞧好吧’的眼神。郭照的身体突然腾空数丈,在空中涨大了数十倍不止,阴深深的桀桀笑着,笑声如同魔音,震的在场的众人无不心力憔悴。
  何岫低声笑道:“可造之材。”他扬手在众人身周下了屏障,如同看不见的网,阻挡了阴气怪声。在众人对他滔滔不绝的仰止之中飞身跃起,如同白鹤翔在空中。
  蒋仪安得意的挤弄眼睛,一掌击过来,打在何岫的胸口上。何岫不查,结结实实挨了一下,就势跌落下来,唬的众人连连惊呼。
  赵氏焦急关切恨不得冲出来,“神仙如何了?是不是受伤了?”
  郭画不满的瞪了她嫂嫂一眼,“上仙乃是得道真仙,法术高超,岂会落败?此定然是诱敌之计。”
  何岫捂着胸口暗骂:混蛋,打的好疼。可是眼下却并不能计较,他扬声道:“此鬼乃是即将入魔的厉鬼,狠厉非常,道行高深。何某不敌,须得请上帮手。来啊。”
  郭家众人齐齐应声,“在此。”
  “速备高香火烛,请蒋神仙助我。”
  何岫一脸浩然正气,仙气翩翩的撒谎骗人,对面的蒋仪安憋笑憋到内伤,几乎破功。好在他还知道自己现在的立场,只是身形晃了晃,到底还是绷住了一个狰狞的表情没动。
  郭家的人都忙不迭的将何岫所需所要呈上来。何岫手执三根高香,冲着天地叩拜道:“肯请蒋公相助。”
  郭秉直心里天人交战,震惊之情不能用言语表达。当朝国师云澜等人自诩身份高贵,绝对不会在凡人面前炫耀法术。即便是有所作为,也是暗地里施展。故而,莫说是寻常百姓,即便是天潢贵胄达官贵人,见过神仙之术的也不过有限的寥寥几人。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从前同僚之间传言如何,郭秉直均嗤之以鼻。今日一日之间见了猛鬼,又见神仙。有心强辩不过是障眼之法,可是,这水火之术可以障眼,那暴涨的身形,丈长的指甲,飞升的身姿……这些早超出了郭老爷子的认知,似乎唯有鬼神之说可以解释。可怜他笃信无神论一辈子,从来对鬼怪神仙之说不假辞色。一日之间,多年的信仰被打破的感觉,实在是糟糕透了。老爷子一瞬间颓废了彷徨了,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了。故而郭老夫人把高香塞到他手里的时候他也毫无知觉,让他跪拜便跪拜,全程木木然不知所以然。只随着众人而已。
  众人叩拜了三五次之后,突然一阵狂风平地而起。瞬间将暴涨身形的郭照缠绕的密不透风。郭照在风阵中哀嚎不已,声音尖锐凄厉,完全不似寻常的声音。这一声声鬼呖,钻入脑海,在场的众凡人皆捂住脑袋,头疼欲裂。何岫趁机大喊道:“郭家娘子乃是无辜凡人,还请蒋公莫要伤她性命。”
  狂风陡然消去,郭照两眼一翻,颓然从高空跌落下来,何岫连忙飞跃起身将她接住,平放在地上。手指一点,锅内翻滚的热油淋漓在郭照的身周,热油落地,光华一闪,变成看不见的桎梏。蒋仪安暗地里赞了一声“好”,这一手画地为牢之术用的甚妙。何岫又将其中一根火烛点燃了,托在手上,十指翻飞在火烛上游走,似是在作法。“此妇人夫君何在?”
  郭秉直哆哆嗦嗦的走到人前,趴在地上,“家妹一生未曾婚配,并无夫家。”
  “此乃那被鬼魅惑之人的命火,接火烛之人须得以自身的阳气同她共抗鬼魅,直至将鬼魅逼迫而出之前不可令这烛火熄灭。”何岫一脸的端方正气,“若是这位娘子有夫家,则夫妻一体,阴阳和合,事半而功倍。”
  郭秉直此时心中乱做一团,道:“家妹未曾婚配,郭某人乃是她的兄长,不知可否接下这火烛?”
  郭夫人一把拉住她夫君,压低了声音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阿郎乃是一家之主,此时竟然全忘了?”
  郭秉的执拗又犯了,直斥道:“此乃吾一奶同胞的亲妹,救妹于危境,乃是做兄长的职责所在。莫说如此,就算是刀山火海,老夫也舍得。”
  郭夫人将他衣袖紧紧攥在手心里,“郎君便是不顾妾身,难道,欲舍了这一家老小吗?”
  郭秉直一瞬间想到了大儿子早夭,二儿子远在安西,三子是个残疾,四子一心只知读书,小儿子又不学无术,孙子又都小……。几个女儿远嫁的远嫁,另有一个未曾成年的小女儿。他先是看了看站在郭夫人身旁的小儿子,又看见小女儿眼巴巴的眼神。一犹豫的功夫,已经被郭夫人拉到身后。
  她左右环顾,“你们谁来接此烛火?”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次读《孟子》,书中说,“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一句话我便想吐槽——咱们现在的狗狗吃的都比人好了,不知道孟夫子知道了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第14章 第 14 章
  郭照平日里待郭家人都不错,说话行事利落干脆,乐于亲近小儿辈。偏偏受她主子媛珍县君的影响,眼里揉不得沙子,待人极其苛刻。郭家便没有不被她责罚惩戒的人。若她是郭家的正经主子便罢,只可惜她年逾四旬还未曾出阁,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