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弃智道长-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禹呻*吟一声,醒了过来,他方才昏迷之时,便隐约听得几人说话,心下焦急,便强迫自己快些醒来。他轻声道:“我们先去……再查查这法庆的来历,说不得……说不得他是被夺舍了……”
  寇怀点头道:“我与惜年改日便化形下山去,再打听打听这法庆。你快歇息,我去熬药。你且跟我说说,需要哪些药材?”
  陆禹说的,正是陶惜年想的。法庆很可能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法庆了,而是换了个魂魄,变成了妖僧。至于他究竟想做什么,陶惜年猜不出来,只能等。
  他叹了口气,阿柏还在院子里等他,看来至少今日是等不到了。他动手写了一张简短的字条,用的是最简单的字,阿柏看得懂。写完后,他翻出一张符箓,右手挥了挥,化作一只白鸽。陶惜年将纸条绑在信鸽腿上,将它放飞了。信鸽会飞到阿柏那里,告诉他自己的行踪。
  他看着眼前的一叠空白符箓,突然想给元遥写封信。先不说他的法力不能将幻化的鸽子送得那么远,他就连元遥如今在浮山还是在洛阳都不清楚,鸽子怎么能找到元遥呢?
  洛阳,北魏宫城。
  宫闱中,衣衫华丽年轻美貌的女子抱着四五岁的熟睡孩童,正低头看一份奏报。她眉头微蹙,道:“冀州妖僧法庆、李归伯造反,崔伯平乱不成,败死,请求朝廷出兵。冀州来的急信,崔大夫,你怎么看?”说罢,抬起头来,将这奏报递给眼前人。
  这女子便是当今北魏太后胡太后。自先帝驾崩,她从贵嫔成了太后,又因圣上年幼,常常代为批阅奏折。
  但朝中之事并非她一人说了算,还有几位辅政大臣,这崔光便是其中之一。
  崔光四十岁上下,身材瘦弱,但双目炯炯有神,擅谋略,是当朝右光禄大夫,更是太子少傅,如今太子继位,他便是帝师了。他道:“太后,冀州之事并不简单,若造反的是一般人,崔伯平乱足矣。而从近日收到的急信表明,这法庆等人似乎会些妖法。”
  “妖法?那便从平城、洛阳的道观里寻几位高师如何?”
  “太后英明,不过,在此之前,需从军中寻一位主将领兵前去。”
  胡后思忖片刻,道:“元澄将军、候刚将军如何?”
  崔光回道:“两位将军功绩累累,朝廷派他二人去对付一个小小妖僧太过隆重。”
  被驳了意见,胡后也不恼,问:“依崔大夫看,该派谁去领兵平乱?”
  “元遥。”
  “元遥?”胡太后皱了皱眉头,从一堆折子里翻翻捡捡,“哀家记得这位小元将军,写过两次折子,请求解任。一回是先皇在世之时,另一回则是几月前先皇驾崩。”
  崔光道:“是三回,还有一份在微臣处,微臣与他交谈良久,拦了这折子没交上去。”
  胡后停止了手头的动作,不再找元遥的那份解任书,问:“既然如此,崔大夫为何举荐这位小元将军?”
  “元遥身怀异能,是我大魏不可多得的人才,此次派他去冀州降服妖僧,再合适不过。他还年轻,功绩没有元澄、侯刚两位将军多,在魏国名声也不大。派他去冀州,即使并未降服造反妖僧,魏国百姓也不会过于失望。”
  “哦,这样说来,倒也合适。但他一心请求解任,此番会愿意去冀州么?”
  “微臣尽力劝服。”
  胡太后摸了摸怀中熟睡孩子的柔软黑发,问:“他莫非是不满于目前的官职?他入军也有些年头,为我大魏立下不少功劳,不然便封他作征北大将军,赐些田产。待他凯旋归来,再赐个爵位。”
  崔光回道:“他恐怕并非不满于官职,只是个性较为冷僻,不愿待在官场。臣领了旨便去劝服他。此时正是我大魏用人之际,相信他能深明大义,领旨北征。”
  年幼的圣上醒了,揉着眼睛,从胡后腿上跳了下来,满地弹珠子玩,扯着胡后的裙摆。
  胡后起身道:“时辰不早,崔大夫便回吧。就按崔大夫的意思,命元遥领兵,那圣旨,崔大夫便代皇上写了吧。”言毕,蹲下摸了摸幼子的脸颊,陪他一起玩了起来。
  崔光跪地行礼,退出大殿。
  此时元遥正在洛阳家中打扫,家中没有仆从,偌大的宅院只他一人,形单影只。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也去了,他大哥更是在十年前便出家为僧,这些年他都是一个人过的。
  门外传来扣门之声。元遥放下手中的扫帚,前去应门。
  “阿遥,许久不见,不请崔某进去坐坐?”
  来人正是崔光崔大夫。崔光是他父亲朝中好友,这些年来也一直关心他的仕途,但多数时候,他并不领情。他孤身一人并不想深入朝中,卷入是是非非。
  “崔叔,进来坐,只是家里没什么东西招待,招呼不周。”
  崔光一身便服,像是随意串门。但元遥心里明白,崔光前来找他,定是有事相商。
  两人面对面坐下,先是随意聊了些家常,崔光总算进入正题。
  “元遥,崔叔今日前来,给你带了份圣旨。”说罢,将一卷圣旨推到元遥面前。
  元遥神色不变,并不去接。崔光道:“加官赐爵的任务,你不接?”
  “崔叔,我早已请求解除职务,如今为何还有任务?”
  崔光挑眉:“你这是要抗旨?”
  元遥目光深沉,并不言语。
  崔光笑了,他这故人之子一向如此,真是拿他没辙。他道:“这次的任务,恐怕非你不可。冀州出了乱子,一个叫法庆的妖僧,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控制了城内百姓,就连当地驻军也被杀死……”
  元遥抬起头来,问:“冀州?什么时候的事情。”说罢,拿起圣旨,将它展开。
  崔光见他准备接旨,连忙道:“有些日子了,附近的驻军将领崔伯领兵前去平乱,却被杀死。他的手下将此事连夜上报朝廷,眼下没有合适的将领领兵前去。那法庆像是不满于待在冀州,要起兵造反……”
  还不等崔光说完,元遥便道:“臣领旨,这就出发。”
  崔光没料到他竟这样急,大感意外,道:“明日出发不晚,我手下已去洛阳几个道观,为你寻法术高强的道人。此次出兵比不得往日,要格外小心些。”
  元遥抬头看了一眼日头,已经正午了。他道:“那我便先行出发,即刻前往城外军营领兵,你让道人们随后赶来。”说罢便进房收拾行李。
  崔光微微笑了,这小元将军一向雷厉风行。不过,他欣赏的,也正是这一点。

  ☆、第027章 锦书

  陶惜年一行人在玄妙观中待了十日。短短十日间,冀州城中天翻地覆。
  来玄妙观避难的第二日,陶惜年便与寇怀用幻化术化成普通百姓悄悄下了山。此时城中不少平民百姓感觉事态不对,拖家带口逃出城去,而城中留下的百姓有近半成了疯人。
  陶惜年听见铃声远远自西边天界寺传来,绵绵不绝,那些疯人听了铃声,皆目光呆滞往西行去,浩浩荡荡。他与寇怀试了好几种道法都控制不住,即使用了定身符,法力消失后,疯病人还是会接受铃声引导,向西行去。
  又过了半日,城门被人封死,幸存的百姓都只能躲在家中,街上卖东西的小贩已然绝迹。据说官府派人去天界寺查看,去的人却一个也没回来,冀州城几乎成了死城。
  他们几个道人,虽道法尚可,但对付法庆,力量太小,简直是以卵击石。于是寇怀想办法送了信出去,与陶惜年和轻尘老道合力在北郊附近的一所大宅里做了个结界,搭救幸存之人。
  又过了三日,崔伯带着救兵来了。陶惜年与寇怀下山投其帐下,助他一臂之力。然而在僵持几日之后,法庆手下一个叫李归伯的妖道,将崔伯杀死,剩下的士兵,亦很快溃散。陶惜年还险些被李归伯捉住,幸而寇怀搭救,才保住性命。
  救兵全军覆没,法庆的气焰更盛。在三清铃的引导下,狂病人全然成了活走尸,向四周蔓延,甚至进入周边县市地界,对当地驻军下手。陶惜年真的不明白了,这法庆是要造反么?他一个和尚,就算坐上皇位,也不会有人认的。或者是,他想将冀州附近隔绝出来,自立为王?
  他猜不透法庆要做什么,其他人亦是满面愁云。他们在玄妙观里住了十日,除了搭救幸存民众,将他们引入保护圈内,并为他们寻来食粮之外,竟是什么都做不到。
  寇怀的信送了出去,崔伯手下的信也送往洛阳。他们如今能做的,就只有等。在走尸围城的这段时日里,在救兵到来之前,守护好山下宅子里的幸存者。
  陶惜年往天空望去,不知是否是他的错觉,近日天空全然灰蒙蒙的,不如刚到冀州城时晴朗。阿柏也向上望去,见天上有只鸽子,便指着那处叫道:“道长,有鸽子哎!”
  “鸽子也没什么稀奇吧。”陶惜年在院子里散步,顺便浇花。
  那鸽子盘旋一阵,竟是朝他们飞来。陶惜年一喜,难不成是外面送消息来了?
  鸽子拍打着洁白的羽翼,落在他肩上。陶惜年觉得这只鸽子看着有些眼熟,这不是元遥的飞星么?他喂过它几次,飞星认得他。
  见有信鸽前来,陆禹精神奕奕地走了出来。他损耗的精力差不多养回来了,好奇地看着陶惜年将绑在信鸽腿上的信筒摘下来。
  “阿柏,去拿点米给飞星吃。”
  阿柏也认得元遥的鸽子,虽说他讨厌元遥,但很喜欢飞星,立马跑到厨房拿了两把米过来。
  信里写着什么?他为何派飞星过来为他送信?陶惜年有些吃不准,心急火燎地将信展开。
  陶兄惜年亲启:忽闻冀州叛乱,陶兄是否安好?我领五万魏军北上平乱,不日将抵达冀州。
  字迹干净秀丽,语言简洁,像是那人的风格。陶惜年笑了起来,左脸颊酒窝深陷,连日来的紧张竟消除大半。他觉得元遥领着魏军来了,他们一定有足够的力量对付法庆。
  飞星还在啄米,陶惜年忙不迭地翻出笔墨,在一张薄纸上写下了报平安之语,并将冀州城内的现状简要写了。末了,将那薄纸卷起来,塞进竹筒里。飞星吃饱了,在院中来回踱步。阿柏跟在它身后,走来走去,却也不抓,只跟着它晃。
  陶惜年将飞星一把捞起来,将竹筒重新系回它腿间,往天空一抛,飞星便振翅飞走,原路飞回,去找元遥。
  “陶兄,是你的鸽子么?”陆禹问。
  陶惜年点头笑道:“是我朋友的,他要北上平乱,带了五万大军,或许就快到了。”
  陆禹睁大了眼睛,也笑了起来:“没想到陶兄竟然还有如此神通广大的朋友。若有五万魏军相助,收服法庆指日可待。见素道长、玄玉还有轻尘道长和寇兄回来后知道了定然很开心。”
  阴沉的天空仿佛要下雨,元遥抬头去看天色,难得地有几分焦急。如今离冀州还有一日的路程,几万大军连日行军已经相当辛苦,若是在进入冀州城前未能好好休息,如何与城中的走尸一战?
  见天黑欲雨,与元遥同来的监军魏远上前询问道:“元将军,天色晚了,是否该扎营歇息?”
  元遥犹豫半晌,道:“再往前走半个时辰,冀州城里还有百姓需要搭救。”
  魏监军回了声“是”,继续骑马跟上。
  一只白鸽振翅而来,盘旋一阵,认清主人后俯身而下,停在元遥肩上。元遥伸手将飞星右腿上的竹筒拆了下来,见里面有信,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他迅速将信纸展开,陶惜年不羁的字迹充盈着他的视线。确认故人无事,元遥放下心中大石。他转头对监军道:“魏监军,快下雨了,让兄弟们停下歇息。”
  魏监军领命前去通知诸位将士,待将士们停下来,搭好帐篷,未多时雨便落了下来。
  魏远道:“元将军好眼力,时辰正正合适,一刻不多一刻不少,兄弟们都没淋雨。”
  “不过凑巧罢了,魏监军过奖。”
  入夜后,他将那封信又细细看了一遍,对冀州城里的情形有几分了然。
  此次的走尸是活人,比死尸更难对付。他必须要想办法将疯病者控制住,然后去夺法庆手中的三清铃。信中还提到,上回逃走的黑蛇精恐怕正是法庆的妻子,女尼慧晖。但她近日并未出面作恶,或许是因旧伤未愈。法庆麾下还有一个叫李归伯的妖道,懂得奇门阵法,极难对付,法庆则擅长蛊惑人心的法术。
  他将纸条收了,唤来魏远和几位同行的道人,商议对策。
作者有话要说:  看文的诸位大大,中秋快乐呀~

  ☆、第028章 遇险

  清晨,天刚蒙蒙亮,陶惜年穿了身褐色麻衣,用幻化术将自己变成一个毫无特色令人过目即忘的年轻人,背着竹箱下了山。阿柏跟在他身后,不时警惕地朝四周观望。然后小声道:“道长,好像没事儿。”
  陶惜年朝前走,山下一个人也没有,整个冀州恍若死城。但他知道,若是进了内城城门,城内的景象称作人间地狱毫不为过。活走尸们没有家属照料,没有食物,出现互相撕咬的情形,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这些活走尸们都要变成真的死尸了。
  这些天,偶尔会有几只走尸走到荒郊野外来,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避免与这些烦人的活走尸发生冲突。
  他沿着城墙走到城东地带,在城墙上贴了一张符箓,念了一阵咒,拉着阿柏穿墙而过。城东有个粮仓,他们的粮食不够了,他得去弄点粮食给北郊大宅里的人,保证他们不至于饿肚子。
  他躲在几棵树后,周边围了不少走尸,趁着几只走尸转头,他连忙贴了符箓穿墙而过,来到粮仓内部。
  阿柏伸手擦了擦头上的汗,道:“好险啊,差点就被发现了。最近的走尸可凶得很,要是被咬到可就麻烦了……”
  话音未落,只听得黑漆漆的粮仓内,几声声响传来,阿柏吓得连忙抓住陶惜年的袖子,往后躲去。陶惜年点了油灯,朝那处照去,几只老鼠正肆无忌惮地偷吃。他拍了拍阿柏的头,道:“几只老鼠罢了,不用怕,快帮我装粮食。”
  他将油灯放在地上,卸下竹箱,扛了一袋米,往竹箱里倒。装了三袋,竹箱沉了不少,他掂量着重量,又倒了一袋进去。再装就不好背了,他很可能得背着这几袋米一路逃命,若是太沉,会影响他施展道法。
  阿柏将竹箱重新系好,陶惜年拎着带子,将竹箱背回背上。
  用符咒开了锁,他打开粮仓大门,迈出门去。前一次来时,驻守在这里的将士已经全部殒命,整个粮仓空无一人。而这处院墙极高,他也不担心会有走尸进得来,因此大大咧咧地就从正门走了出去,打算爬到墙头观察下周围情况,再御剑回北郊。
  “偷粮的小老鼠,终于现身了。”
  陶惜年刚迈出去的脚又缩了回去,一个身穿深灰道袍的道人站在院中,三十岁上下,手执拂尘,狭长的双眼似笑非笑,正盯着他。这正是法庆的同伙,妖道李归伯。
  上回他险些被此人捉住,幸而寇怀帮了他。而这次他只有一人,还有阿柏拖他后腿,事态有些严重。
  阿柏见了李归伯吓了一跳,险些倒下去,连忙抓住陶惜年的衣摆,小声问:“道长,我们该怎么办?”
  陶惜年呵呵一笑,说:“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逃啰。”说罢急速后退几步,将粮仓门关上,贴了好几贴符咒,转身便朝北边又贴了一张穿墙符,穿墙而过。
  李归伯将手伸到门处,被烫了一下,连忙收回手,再一贴符下去,整个粮仓大门便打开,粮仓里已经没了陶惜年的踪迹。他再看北边墙上贴的那张穿墙符,心下了然,御剑往北追去。
  陶惜年御剑而飞,越过几个活走尸的头顶,急速往北边行去。今日陆禹和见素在山上,寇怀和轻尘在北郊山下大宅里镇着,虽然寇怀和轻尘可以救他,但他不能将李归伯往北郊引。去玄妙观也不好,暴露老巢也不明智。他略略思索一番,硬着头皮,绕了个弯,掉转方向往南郊飞去。
  “道长!我们不是该往北吗,怎么往南了?”阿柏缩得小小的,蜷缩在陶惜年的胸口。
  陶惜年面色深沉,道:“我们不能把他引到那里去。”
  阿柏明白了,北郊宅子里藏了那么多人,陶惜年不愿为找寇怀和轻尘救他,而将李归伯引到那处去,也不愿让见素和陆禹涉险。可这样便没有人来救他们了,该怎么办?
  陶惜年心里也在打鼓,可真的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了。
  刚越过城墙,陶惜年便觉得身后有东西朝他射来,他往右一偏,险些没站稳。往后回看一眼,李归伯已然到了他身后,差了几寸便能抓住他的衣摆。他往高处飞去,李归伯也跟着往上,飞了一阵,陶惜年突然俯下身,一头扎进密林中。
  李归伯再往下追,陶惜年却不见了。
  陶惜年在李归伯追着他下来的空档,幻化成一棵树,俨然融入了整个树林。看着李归伯一直留在树林里来回搜寻,他有几分惆怅,不知这幻化法能骗得住李归伯多久。阿柏战战兢兢贴在陶惜年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