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秀田园_果无-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狐小媚偏着脑袋想了想,老实的道:“其实我也没办法。要不然等这两日卫府招下人完了再说?这两日咱们在城里逛逛,顺便瞧瞧有没有针线坊的分号,若是有,咱们暂时就不用愁了。”
“是啊,大叔,你们也不用太心急,就算暂时没有事儿做,也不用太着急,我手里头还有些银子,而且还有杨九。只不过,这会儿顾上这头,恐怕篱笆去学堂的事就得耽搁了。”
还有狐篱香找婆家也只能等明年再看。
卫三娘默默看眼狐大友。狐大友也是一脸无可奈何,也不知道他们一家搬到卫家是对是错。本来好好的生活,为什么突然之间都变了呢?院子里的气氛突然有些沉闷。
后来的两日,狐小媚几人有空便去大街上去逛,十三也帮着看了看,竟没有发现有针线坊的分号。第三日,杨九来了。
“好消息,我打听到了,东城区那边好像确实有一个针线坊。”
“什么,真的?”狐小媚一脸惊喜。
“是的,不过,听说那掌柜的这两日不在,你若有事,恐怕得再等两日。”杨九道。
“杨公子真是谢谢你了。”狐小媚客气的道,等两日就等两日,只要知道卫县城里有针线坊的分号就成了。
找到针线坊,狐小媚心里一块大石也放下。她把精力放到眼前卫府招下人的事情上。
第四日一大早,一家子就去了东城卫府外。
卫府座落在一条宽阔的街道上,长长的院墙一堵连一堵,几个其它府弟与卫县比临而建。只在外面看就觉得卫县肯定很大,里面屋檐叠叠重重,树影摇曳,满院花草芬香。
光看这大门就修得威峨大气,门外两只石狮子凶狠霸气!驱邪避恶,又显得卫府庄严肃目。
招人的地方就在卫府大门外,卫府在门外的路上设置了临时点,一个管事带着几个下人记录前来应聘的人。
一个写,一个问,还有一个在旁边监督,做事果然严谨。
前去应聘的人也是骆络不绝,排了两排长长的队伍,狐小媚一家子去得不早不晚,恰巧排在了中间,她还瞧见了排在别一队前头的卫青宝,隔得几人的距离,卫青宝同狐小媚打了招呼。
今天只是第一试,只询问几个问题,做下记录即可离开。就算如此简单,也不能代行,必须自己身体力行。
卫三娘也没打算让卫大河和孔去也去应聘,可卫大河和孔氏说:“咱们不能留在家里吃白饭啊。”
于是,只好一家人全都上了,相氏连王小宝也带上了。希望能进府跟着自己又或者得个好运被主人看中,招去当个小童。
狐小媚不好打击她。王小宝识字很少,诗词歌赋亦都一般,也没有其它特殊才华,哪个大户人家会要这样的人做小童?
问题也很简单。除了姓谁名谁,年龄,老家地址,家里几口人等等,最后还问了识不识字和是会作过户籍登记。
狐小媚就瞧见好几人因为没有作过户籍登记,那记录的卫府下人直接让他回去不用再等消息了。幸好她们是有做过户籍登记的。
这有否做过户籍登记,只要到时候卫府的管事到县衙一查便可知。
轮到狐小媚一行人时,那管事很诧异的瞧了她们一眼。如是全家大小老老少少集体想进卫府的还真是不常见呢!
狐小媚只好笑着对他道:“卫家镇遭了泥石流,我们迫不得已背井离乡,只求能够安稳度日。咱们是实诚的庄稼人,只会农务。卫府体恤灾民,才有了这次公开招下人,咱们自是希望能进卫府。”
管事听完她的话并不接话,只嗯了一声,便看向别一支队伍。而那记录的人则多打量了狐小媚两眼,在记录薄上打上一勾,最后拿了一块牌子给她:“既然你们是一家其它人就不用拿了,到时候拿着这牌子过来就行。”。
狐小媚大喜,忙向那人道谢。
狐大友卫三娘等人也十分高兴,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
回到家,几人都猜测着下一次卫府会考什么。狐小媚想着现代招聘的场景,不是问些与农事有关的,便是回答些应急难题,又或者做些小测试。
到这会儿,狐小媚才发现,其实她对农事并不熟悉,只知道什么时节该种什么,但是麦和稻平日的管理她从来就没搭过手,全都是卫三娘,狐大友和狐篱香做的。如果到时候问起这些,她可是一总三不知呢。于是,狐小媚忙拉了卫三娘,让她讲些农忙事情和播种后的事情以及注意事项。
临时抱佛脚也有用,至少对春耕农事过程有了大概了解。
过了一日,大街上公告栏就贴上了告示,大意是说从卫府应试的人,通过的当时全都有发一块牌子,翌日,拿着这块牌子再到卫府外集合便可。
一家人大喜!
为了第二日去卫府应试,几人兴奋得觉也没睡好,还有紧张的。
翌日,一众人选了一身不好不坏的衣裳穿上,头发也梳整齐后,一起去了东城卫府。
到卫府时已经(八点),府外聚集了不少二次应试的人。人人手里都拿着牌子。众人等到(九点),卫府大门才开,一个管事从里昂首阔步的走了出来。
ps:明天再来检查
第170章 各有去处
狐小媚一行人即懂庄稼,又在县衙做过户籍登记。看上去也是老实本份的人,自然轻松的拿到牌子。回家休息了两日,按照卫府管事事先吩咐的拿到牌子的人全部到卫府集合。
所有人集中在一处,管事拿着之前的记录薄。上面不仅记录了在场每个人姓名,出生地,家庭情况,父母等等,包括自己平日所擅长的。
对着记录薄,管事每念一个人,那人便走出来,有些会问上一个问题,有些只看眼便让那人下去。最后在上百人中,划掉一些人,留下一些人。划掉的人卫府会送上一点东西,然后便让其离开回家。
留下的人大约有四五十人,基本算是被卫府留用了。至于被分配于何处,暂时还没有安排。
狐小媚一行人,除了孔氏和卫大河,其它人,包括狐篱笆和王小宝都被留到卫府。
“……想在狐家村的时候,家里几亩地全是我和你外公两人干的,竟然嫌咱们岁数大?”孔氏愤愤不平的道。
“诶,算了,这外面流民一大把,全是些年轻力壮的,咱们会被嫌弃也是情理之中。”卫大河也很失望,但他想得开。
“没事,外婆,您和外公正好留在家里守家。进了卫府后咱们肯定会住在府里,大户人家规矩多,到时候出来也不方便,十三这院子也要有个人看顾,您们俩老辛苦了一辈子,就当在这里享福。”狐小媚搂着孔氏的胳膊笑着道。
“是啊,外婆,咱们家里五个人难不成还供不起您和外公两人?”狐篱香也道。
“到卫府做工有吃有住,还有月钱。到时候每个月我娘就把银子给您们送出来,您们呢,在家想吃啥就去买……”
谁老了不想有儿女奉养,不愁吃不愁穿的,可是眼下就不是他们享福的时候,补来乍道,得赶快挣点银子存点儿家底。不然。在这卫县大城里可活不下去。手头没有银子,也活不出个人样。
孔氏眉头打结,一脸愁帐。
“……而且。我和针线坊的契还有效,既然针线坊在卫县有分号,这夹衣的事还得想法子和针线坊联系上。如果能继续帮针线坊做夹衣,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最好是能续约。所以,这事还得靠您和外公帮我盯着。”狐小媚道。
昨日她去东城的针线坊看过。里面的伙计一个也不认识,掌柜的本来说好的两日后回卫县,因为有事耽搁了,今日也没回来。
“是啊。娘,您和爹在外住着,有空的时候就去针线坊转转。也好打听打听消息,若是能遇见吴掌柜更好。”卫三娘也道。
孔氏一听这话。倒觉得有几分道理,若是一家大小全进了卫府,那谁来跟针线坊联系。现在她和卫大河住在外面,岂不正好!
这么一想,心头郁闷也少了许多。
接着就接着狐小媚问:“……那吴掌柜长什么模样啊?万一他不在卫县怎么办?或者针线坊不认帐咋办?”
“没事儿,只要针线坊的东家是个有眼界的,也定不会违约……”因为狐小媚做的鸭绒可是经过高温消毒的,这些人定是不懂这个的,虽然只是简单清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若遇到皮肤娇贵的主儿,再加上鸭绒清理不干净,有细菌,那可是会过敏的。
“……退一步来说,若是针线坊真的那般无赖,想违约,咱们一平头老百姓肯定是没能力跟人叫板的,不过,既然在卫家镇咱们都能把这夹衣卖出去,卫县衣料铺,成衣铺,绣坊比比皆是,咱们更不用怕。”狐小媚很有信心。
大不了她再来个二次推销。
将孔氏和卫大河说通,卫三娘就准备着要去卫府的事宜,每人得带两身衣裳,还有一些日常的必需品,那羽绒夹衣是必须带上的。可是两件一起带着又怕被人惦记。
“要不然就穿一件去便是,其余一件留在家里,到时候要用的时候给外婆捎个信,让外公给咱们送过来。”
别看现在都要进卫府,看上去挺体面荣光的,但那也是在外人看来,这些流民本身还是一样穷困,只是不用再愁吃住,有点月例拿而已。所以,若是带了好东西进去,难免有人起歪心思。
这夹衣现在可是稀罕物,丢了想要再弄一件可就麻烦多了。
一切事宜就此定下!
在去卫府其间,卫青宝过来了一次,他们一家子都被卫府留下了。孔氏便感叹卫石明一家运气真好。
仔细想想又说得过去,卫青宝一家个个都是年轻劳力,卫青宝和卫青柱长得都壮实,一看就知道力气不小。而卫石明又是老庄稼人,平日还走南闯北做生意,有见识,又懂得不少。流氏干活也是个得索的。
个个身体健康,有力气,还老实诚恳,卫府不要才怪呢!
卫石明做了好多年的生意,这次也是实在没有办法,这才想到进卫府做工。听卫青宝的意思,等到手头上有点积蓄,流民生活安定下来,外面世道泰平了,卫石明还是会自个儿做生意的。
那日卫青宝在狐小媚家留到很晚,直到吃过晚饭才离开。
很快到了进卫府的时间,几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孔氏和卫大河,背着包袱去了卫府。
上次卫府留下的人差不多有五十人,狐小媚抬眼望去,略一数,这次竟有七十来人。仔细一看,才发现有几个竟是认识的。
正是狐应地几兄弟带着家人。
狐篱云和狐篱月亦是在当中。
狐篱云仍穿着平日素色的粗布衣裳,就算进了卫府做下人,她亦是挺直腰背,一幅清冷高傲的模样,不过,她长得漂亮,倒不会让人反感,反而会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感,让人不免生出亲近倾慕之心。
狐小媚收回目光,跟着卫三娘和狐大友顺次站到队伍后面。
稍待片刻,待人齐后,上次那管事带着一个下人从月亮拱门外走了进来。
这次招进卫府的人全是活契,时间为三年,依例,管事先训完话,然后便是众人的分配。
卫府做的生意多,各地都有分店,卫县的农场上千顷,农田,牧场,果林,当属几个家族中最大的。此次天灾,卫府也是率先带头施粥,救民。所以,卫府在百姓心目形象极好。
卫县卫府乃壤城卫氏庶出,而壤城卫氏的嫡枝远在京城做官,上至朝堂三品大元,下至小县芝麻小官都有。所以,不管是壤城,还是卫县,卫氏都有极大脸面。
卫县卫氏能在商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与卫氏嫡枝的帮扶有很大关系。当然卫县卫氏每年也向京城卫氏送去不少银子。嫡庶相帮相扶,在官场上及商场上都亦如鱼得水,各取所需。
这也是很多人想进卫府做事的原因。
三个地方,狐小媚更倾向于进农田务农,因为狐大友和卫三娘祖辈都是种地的,对小麦水稻播种收割如数家珍,闭着眼也能知道该做啥。而果林,狐大友虽然也会,但其中一些小门道还是不知道。而且他也没有什么经验。
牧场又要比果林好上一些,不过,牧场养殖家禽动物很是费心,特别是一些刚出生的小动物,尤其需要小心照顾。家禽的饲养环境都要干净通风干燥,环境稍差一些,就容易引起禽流感,要不然就会大量死亡。身后没有关系,没有人担着,那可容易惹祸的!
但这似乎也不是狐小媚几人能作主的。
那管事将记录薄看完便丢到一旁,然后坐到一张木椅上开始端茶喝起来。分配的工作则由一个卫府的下人帮着做了。
不管谁分配,只要别让人太糟心就行!
最后分配结果不尽如人意。
狐大友,卫三娘,狐篱香,狐篱笆被分到了农田处;相氏和王小宝运气好,被分在一起,去果林。而狐小媚则和十三待在一处,去牧场。
狐小媚在心中将那分配的管事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她不想去牧场,却偏让她去牧场。她想和狐大友和卫三娘待在一块,却偏要把她分开。
相氏和王小宝最高兴,虽然没和狐大友一家子在一起,但母子俩好歹也在一块,她能顺便照顾王小宝。至于卫三娘等人,等以后安顿好了,总能打听到住处,到时候众人平日再联络。
相氏是这么想的。
狐大友一家子心情很糟糕,卫三娘满目担忧的看着狐小媚,狐大友抿着唇,想说却又不敢说的样子。
管事的安排谁敢有疑?别一句好话没问到,最后得罪了管事,以后给几人下绊子就不好了。
狐大友只好忍下去说情的念头。
狐篱香和狐篱笆亦是担心又不舍的看着狐小媚。狐小媚抿嘴对几人露出一个微笑,指指一旁镇定自若的十三,意思是告诉卫三娘和狐大友几人,有十三在,她不会吃亏的。
收到狐小媚的暗示,十三立刻对狐大友夫妻投以一个放心的眼神。
卫三娘无力,十三虽然挺照顾狐小媚,可是那也只是白日在牧场干活的时候。
趁着前面无人注意的时候,卫三娘拉着狐小媚的手,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这里不是狐家村,这儿的人也没有你唐大叔好说话,咱们只能暂时这样,等咱们熟了,再去找管事说情,希望能把你送到爹娘这边来。”语气说不出的忧愁。
ps:每天写每天更,这种状态好痛苦啊!
第171章 进府
她们只不过是流民罢了,哪有这么大的脸面。
不过,狐小媚还是顺着卫三娘的话道:“行。我知道娘,您别担心,有什么事我都会找十三商量的。”
“……这高门大户里的人心思都重,你别轻易得罪人,但也别跟人交心,凡事自个儿心里都得有数,也别被人利用了,当个傻子……”说到这儿,卫三娘就想到狐小媚以前傻乎乎的样子,心里一酸,老天爷不开眼,闹出个天灾,让他们这些人无家可归,背井离乡跑到这地方来,现在还母女分开,万一以后狐小媚有啥事,又找不到她和狐大友帮忙,那可怎么办呀!
卫三娘眼眶湿润,眼看泪水就要掉下来了。
狐小媚忙阻止她:“娘,您别哭,让管事的看见会不高兴的。”
说不定立马就把她们家赶出去了。
卫三娘立刻止住眼泪。到底心里舍不得狐小媚,一直拉着她的手不肯放。
一行八人进来,狐大友,卫三娘,狐篱香,狐篱笆被分到农田处,狐小媚和十三分到牧场,相氏母子被分到果林!
还好大家都在一个农场内,彼此隔着一段距离,但想办法总能找到。
分配好去处,各处便由一个小厮领着众人过去。临走前,狐大友和卫三娘四人齐齐担心的看眼狐小媚,狐小媚和十三站在一处,微笑看着狐大友几人。
被分到牧场的除了狐小媚和十三,还有狐篱云和谭氏。一共有六个人。另外两人,一个是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叫杨武,另一个是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姓秦,大家都叫她秦氏。
两人也是逃难来的。
跟着小厮几人坐着一辆牛车出了卫府,很容易就出了城,一路直走,直往卫县东郊。路上稀松几个流民,比前几日狐小媚看到的情景好了许多,想必大多数流民都被安排到流民区。
赶车的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听那小厮称呼那老头为老马。那小厮十七八岁,叫卫三。路上卫三不停的和老马说话,杨武几次想和卫三套近乎。卫三开始还嗯嗯,答一两个字,最后干脆不理了。这让同样杨去套近乎的秦氏歇了心思。
牛车沿着小道一路朝着荒无人烟的山头里驶去,大约一个时辰的路程。几人终于到地了。是个大大的农场,亦是庄园。站在外面一眼看不见庄园院墙的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